五下第二单元回顾整理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 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教案
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的知识之间的关系,并能进一步深化对各概念的理解。
2.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板书:比较图形的面积地毯上的图形面积动手做(底和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教学过程:活动一:回顾与反思1.回顾所学的内容。
知识内容主要比较图形的面积、地毯上的图形面积、动手做(底和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2.开展知识的整理。
(1)如何简单地归纳所学的知识?(2)重新仔细地阅读教材,对并每个专题栏目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
(3)学生交流自己知识的整理过程。
(4)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简单地说明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5)全班交流,学生和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3.问题研究(1)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学习的问题。
(2)对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4.方法的总结。
(1)在学习本章内容的时候,有哪些重要的学习策略,小组合作交流。
(2)结合例子全班交流。
(3)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指导和交流。
(4)在书上填写下面的表。
活动二:实践应用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此基础上交流和分享。
注意对学生比较困难题目的讲解和反思。
下面是一些主要题目的交流。
1、找出28的全部因数和100以内8的全部倍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掌握运用举例的方法,罗列出符合条件的数,然后再逐步进行筛选。
28的全部因数是:1、2、4、7、14、28100以内28的全部倍数:8、16、24、32、40、48、56、64、72、80、88、96一个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72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6、12、18、24、36、723、写出20以内的所有质数2、3、5、7、11、13、17、194、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单位:cm)学生先独立完成,讨论这4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三角形、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运用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先出示平行四边形,然后逐步减少上底的长度,直至上底为零,通过演示,可以让学生较深刻体会这3种图形的关系。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回顾整理——总复习》是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篇内容,在本篇内容中,通过对前面各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让学生对整个学期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并对学生进行能力的综合训练。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回顾整理巩固之前所学数学知识;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1.归纳总结各单元所学知识点;2.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四、教学难点1.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合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2.提高计算能力。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1.课前准备:复习前面各单位内容,准备笔和作业本。
2.第一步,铺垫内容:介绍《回顾整理——总复习》的作用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该内容所包含的知识点。
3.第二步,知识点总结:结合教材,对前面各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包括了数学概念、性质、公式的记忆和应用,口算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等,总结方法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或类比抽象的方式进行。
4.第三步,能力综合训练:安排一些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的练习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5.第四步,课堂讲解:对于学生课堂上未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解答疑问,消除学生的困惑。
6.第五步,课后作业:布置针对性强的练习题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六、教学方法1.演讲法:在内容总结环节中,采用演讲法让学生逐个介绍自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互动法:在能力综合训练阶段,采用互动式问题解答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方法1.作业评价:批改作业,每错一题扣去相应的分数,及时反馈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2.出题评价:组织小组出题,并对小组出的题目进行评价,从中选出一些优秀的题目作为教师布置的作业。
八、教学注意事项1.关注学生学习情况,随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及时指出问题和解决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___: 整理和复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研究目标:1.能够判断哪些数之间具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能够流利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能够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快速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
3.能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知道奇数与偶数的特征。
重点难点:1.回顾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2.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学生通过独立练,交流讨论,整理总结,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流程:自主研究:1.判一判:1)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2) 一个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3) 在自然数中,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质数。
(×)4) 任何一个自然数最少有两个因数。
(√)5) 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2.填一填:1) 7是7的1倍数,也是7的7倍数。
2)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2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36.3) 在1~20的自然数中,质数有2、3、5、7、11、13、17、19,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合作探究:1.(1) 567、576、5852) 357、375、537、573、735、7532.(1) 6、7、82) 31、33、353) 22、24、263.不一定,举例:3、4、5;4、5、6;5、6、7.4.11、13展示交流:1.小组内交流因数、倍数的特点,抽取部分小组演示讲解。
2.小组内交流讨论2、5、3的倍数的特征,组内归纳总结。
3.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
4.质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合数是有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的数。
总结提升:总结收获:今天我学会了判断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快速判断2、5、3的倍数,判断质数和合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我在判断质数和合数方面表现很好,但在判断倍数和因数方面需要注意。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内容是《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
本单元重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读法、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数的比较与排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记忆掌握1-100之内整数的基本读法及数轴表示方法。
2. 熟练掌握整数及小数之间的比较、排序方法。
3. 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规则,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 具备小数的基本认识,能熟练运用小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内容1.数的认识、数的读法2.数在数轴上的表示3.数的比较与排序4.数的加减法5.小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与示范。
2.小组合作,同伴研究与交流。
3.小结与作业。
五、教学步骤1. 课前铺垫小学大家读数到100有多少人啊?我们有没有学过0、1、2、3、4、5、6、7、8、9,我们把这10个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一下整数和小数。
2. 讲授与示范(1)数的认识、数的读法教师出示一张1-100数码牌,并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们熟悉1到100之间的数字。
然后,教师对学生们讲解整数的读法和表示法,让学生们读出50-65之间的整数,同时,教师可以出示相应的数码牌。
(2)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教师可以将一根1-100的数轴张贴在黑板上或是墙壁上,并通过口头或小黑板书写出教案中所涉及的数,让学生们在数轴上找出相应数的位置,从而练习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3)数的比较与排序教师给出若干个整数,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进行排序。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多个数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自己向其它同学提问题,来进行比较与排序。
(4)数的加减法教师利用具体例子来引导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并通过练习来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例如:36 + 22 = 46 + 12 =68 + 27 =57 - 28 =75 - 39 =(5)小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教师让学生们通过举例来学习小数的基本认识,并通过练习来熟悉小数的加减法。
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统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了古诗文阅读、作文和语文实践活动。
这一单元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通过作文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对古诗文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一些较难的古诗文,学生可能存在阅读理解困难的问题。
在写作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但作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体会古诗文的意境美。
2.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写出内容丰富、表达清晰的作文。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2.作文内容的丰富和表达方式的提升。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讨论、展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好相关的古诗文材料,包括课文、译文、鉴赏文章等。
2.准备好作文题目和相关的写作素材。
3.准备好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古诗文阅读和作文写作。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理解古诗文的意境美,并从中汲取写作灵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作文写作练习。
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彼此的作文,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如演讲、朗诵等,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古诗文阅读和作文写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语文实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复习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熟练掌握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包括诗歌朗诵、词语解释、阅读理解等;•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诗歌朗诵:复习课文中的诗歌,进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2.词语解释: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扩展词汇量。
3.阅读理解: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诗歌朗诵和词语解释的训练。
•难点:较难词语的解释和阅读理解题目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复习课文教材及相关课外资料。
2.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活动和个人练习任务。
3.准备朗诵比赛评分表和阅读理解题目。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诗歌朗诵:–学生分组练习朗诵,老师指导调整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选取几组进行朗诵比赛,并评选出优胜组。
2.词语解释:–老师讲解生字词语的解释方法,学生进行词义解释练习。
第二课时1.词语解释练习:–学生进行词义解释练习,并相互讨论学习。
2.阅读理解训练:–老师出示阅读理解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讨论答案。
第三课时1.阅读理解练习:–学生继续进行阅读理解训练,老师进行答案讲解并订正。
2.复习检测:–综合性复习检测,检验学生对第二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注重了诗歌朗诵、词语解释和阅读理解这三方面的训练,希望通过这些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第二单元内容的理解,巩固知识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和合作精神。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整理课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整理课教案教学目标-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 能够正确使用本单元的重点句型。
- 能够听懂并模仿相关对话和短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单词卡片- PPT幻灯片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本单元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单词的意思。
- 利用图片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研究做铺垫。
2. 研究单词和短语- 利用单词卡片,向学生依次展示本单元的重点单词和短语,并帮助他们正确读音和掌握意义。
- 运用图片、造句、配对练等方式,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单词和短语。
3. 研究重点句型- 利用幻灯片展示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并请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和模仿。
- 通过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并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对话练。
4. 听力训练- 利用录音机播放与本单元相关的对话和短文,要求学生听懂并回答相关问题。
- 根据学生的听力水平,适当调整听力材料的难度。
5. 练与巩固- 利用练册提供的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 利用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和合作研究。
6. 总结与评价- 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对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
- 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句型进行创作,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 提供更多相关的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语言广度。
-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研究惯和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研究效率。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安排得当,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和练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较高。
然而,需要注意听力训练部分的难度调整,保证学生都能够听懂并参与互动。
此外,在巩固和延伸部分可以加入更多的交际活动和任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整理课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
元单元整理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理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 掌握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单位和符号。
3. 理解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度。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物理量测量器具,如尺子、量杯等。
3. 学生练册和作业本。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量,引发学生对物理量的认识和兴趣。
2. 介绍物理量:讲解物理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3. 测量单位和符号:逐个介绍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单位和符号,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连接。
4. 示范测量:选择几个物理量,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测量过程,展示正确的使用方法。
5. 练与巩固:让学生在练册上完成一些测量题目,巩固所学的测量知识。
6. 总结和评价:进行课堂总结,强调物理量测量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自行寻找其他物理量的测量单位和符号,并与同学分享。
2. 将测量单位和符号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测量。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练册上的题目和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物理量测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参考资料
1.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教学设计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第二单元的课文内容;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及成语,并能够正确运用;3.能够简单描述课文中的情节,并能够进行初步分析;4.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满由来》的阅读训练;2.生词和成语的学习;3.课文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小满由来》中的主要故事情节;2.掌握生词及成语的意思和运用。
四、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运用生词及成语;2.能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情节分析。
五、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复习资料及练习题;3.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教学工具。
六、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前几次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生词和成语学习:分别介绍生词和成语,进行示范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造句练习。
3.课文理解: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表达和情节发展。
4.情节分析:带领学生进行课文情节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道理和含义。
5.课文朗读: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并进行语音语调方面的纠正和指导。
6.练习及巩固: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本次课程内容,做好课后复习。
七、教学反思本次复习课程中,通过生词、成语学习和课文理解,学生对第二单元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尤其是在课文情节的分析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讨论,提高他们的综合语文能力。
以上是本次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教学设计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了课文理解、词汇积累、语法应用和表达能力提升等方面。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丰富词汇量,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词汇的积累有一定的掌握。
但在语法应用和表达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丰富词汇量,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
3.提高语法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词汇的积累,语法知识的掌握。
2.教学难点:语法应用能力的提升,表达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实际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语法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PPT或教案。
2.相关词汇和语法练习题。
3.教学视频或音频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或音频材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教案,呈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课文内容、词汇和语法知识。
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为后续的操练和巩固打下基础。
3.操练(15分钟)根据呈现的知识点,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操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年级:五年级课程:语文内容:第二单元统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主要信息•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够编写简单、连贯的故事情节•能够在阅读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复述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教学重点•教学文本的理解和扩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提炼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教学准备•教材《年语文五年级下册》•课堂教学PPT•扩展阅读资料•板书、粉笔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文原文朗读与分段解析 1. 讲解课文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 跟读原文,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
3. 分段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把握主题。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与合作 1. 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2. 合作展示各小组总结的关键信息。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写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文扩展与阅读 1. 分配扩展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内容。
2. 引导学生归纳扩展阅读内容,取得新的收获。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展示扩展阅读成果 1. 学生小组合作,总结出扩展阅读内容。
2.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使全班获益。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扩展阅读内容的见解,提出问题供下一课堂讨论使用。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语言表达与写作技巧 1.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2. 练习叙事文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教学活动:结对活动,写作练习 1. 学生结对合作,进行故事情节的创作。
2.老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提升写作质量。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继续完善课堂上的写作,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设计结合了课文的理解、扩展阅读和写作等多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二单元所学内容,包括课文、词语、古诗等。
2.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第二单元主要知识点,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生字词、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生字词及句子。
2.如何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1.复习资料:包括课文、PPT等。
2.学生教材:确保学生都带齐教材和课本。
3.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导入(10分钟)老师复习提问关于第二单元的内容,复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步:词语解释(15分钟)老师给学生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读音、解释词义,并进行造句练习。
第三步:课文朗读(20分钟)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再进行整体操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步:课文分析(15分钟)老师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课文中难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第五步:文学作品赏析(20分钟)老师给学生朗读古诗或文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展开讨论。
第六步:课堂练习(20分钟)老师给学生发放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第七步:课堂小结(10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
2.阅读巩固教材相关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次复习教案侧重于对第二单元课文内容的复习,通过课堂互动、词语解释、课文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同时,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课后预习和复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希望以上教案能满足您的要求,如有需要进一步修改或补充,请告诉我。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一)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一)一. 整理1. 整理题型第二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题型:1.两数之和(差、积、商)问题2.两步算式求解问题3.与时相关的应用问题4.三角形的特性(周长、面积、角度)问题5.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问题2. 整理重难点1.两数之和(差、积、商)问题–运用不同的算法求解问题–运用物品分组和运算律求解问题2.两步算式求解问题–分析题意和计算过程–运用结构关系和运算律求解问题3.与时相关的应用问题–建立时间轴和时间计算模型–运用加、减、乘、除、取余等运算求解问题4.三角形的特性(周长、面积、角度)问题–运用周长、面积和角度的定义和公式求解问题–运用三角形的特性和性质求解问题5.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问题–分析实际问题和问题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整理复习资料为方便复习,可以整理一份复习资料,如下所示:1.两数之和(差、积、商)问题–问题类型:两数之和(差、积、商)计算问题–问题解法:运用不同的算法求解问题、运用物品分组和运算律求解问题–代表例子:小明有15元,他买了5本书,每本3元,还剩多少钱?2.两步算式求解问题–问题类型:两步算式求解问题–问题解法:分析题意和计算过程、运用结构关系和运算律求解问题–代表例子:小华卖了20个苹果,每个0.5元,买了一包零食,10元,还剩多少钱?3.与时相关的应用问题–问题类型:与时相关的计算问题–问题解法:建立时间轴和时间计算模型,运用加、减、乘、除、取余等运算求解问题–代表例子:如果现在是下午3点20分,45分钟后是几点?4.三角形的特性(周长、面积、角度)问题–问题类型:三角形的特性(周长、面积、角度)计算问题–问题解法:运用周长、面积和角度的定义和公式求解问题、运用三角形的特性和性质求解问题–代表例子: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80度、60度和40度,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5.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问题–问题类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问题–问题解法:分析实际问题和问题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代表例子:小红家附近有两个超市,离她家的距离分别是600米和800米,她坐公交车去第一个超市需要10分钟,第二个超市需要12分钟,她应该选择哪个超市购物?二. 复习1. 复习步骤1.温故数学基础知识。
五下回顾与教案
五年级下回顾与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学期所学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社会等学科。
2. 整理各科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3. 分析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整理各科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3. 成果展示:各组代表分享本组的整理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4. 分析与反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进行总结,制定改进措施。
5. 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整理成果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学生总结、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3.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的分析与反思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各科重点知识点的资料。
2. 学生准备自己的学习笔记和资料。
3. 教室环境布置,便于学生合作交流。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建议1. 教师在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知识时,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课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改进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内容1. 针对学生整理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练习,巩固重点知识。
2. 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教学过程1. 课堂练习: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解答疑问:教师收集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3. 拓展提升: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初一次函数概念,并使用初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初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感受到学习初一次函数的意义和价值,并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初一次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初一次函数的应用题解决能力训练。
2.教学难点:初一次函数的复合及其性质;初一次函数的应用题解决思维能力提高。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Step 1:知识复习与回顾1.大纲知识回顾:回顾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分数、小数、百分数、分配律、可逆性、借位、进位、取整等。
2.拓展技能练习:导入初一次函数概念,让学生通过操作电子秤、温度计等实践场景,掌握初一次函数的定义和基础性质。
Step 2:概念讲解与学习1.初一次函数的定义:解释初一次函数的概念,即输入(自变量)和输出(因变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引导学生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概念。
2.初一次函数的性质:介绍初一次函数的线性性质,包括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图像、特征和性质等方面,鼓励学生通过临界点推论来掌握其性质。
3.初一次函数的复合:引导学生掌握初一次函数的复合运算,并与正比例函数相区分,培养学生对函数的组合使用能力。
Step 3:例题演示与思路分析1.找规律应用题:引导学生通过找规律的方式,解决初一次函数的应用题。
例如:若第1个星期日的日期为1号,则第2个星期日的日期为几号?2.原理分析应用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原理,巩固初一次函数的应用能力。
例如:为提高某物品的销量,在一定条件下,每次调整售价增加1元,销量增加10件,如果售价是20元,销量为300件,问售价为35元时销量为多少?Step 4:练习与巩固1.课内小练习:分发课内小练习卷,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加深对初一次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课外巩固练习:布置适量的课外巩固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巩固和加深练习,提高其对初一次函数的掌握程度。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整理课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整理课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剪纸技法和特点。
- 研究运用剪纸技法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红纸、剪刀、画笔、胶水等工具材料。
- 学生准备:课本、研究用具。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剪纸作品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剪纸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了解(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民间艺术中的剪纸技法,并简单解释剪纸的由来和发展历史。
2. 学生们观看教师展示的剪纸技法演示视频,加深对剪纸技法的了解。
实践(2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剪纸作品,并说明剪纸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们按照教师的示范,使用剪刀在红纸上剪出简单的图案。
3.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运用画笔给剪纸作品添加细节和色彩。
4. 学生们在完成剪纸作品后,使用胶水将剪纸黏贴在透明胶纸上,并进行整理。
总结(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并邀请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心得体会。
2. 教师总结剪纸的基本步骤和技法要点,并鼓励学生多练,提高剪纸的技巧和创意。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制作剪纸作品,丰富自己的艺术创造力。
- 学生可以研究更复杂的剪纸技法和图案,挑战更高难度的剪纸作品。
课堂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剪纸作品和听取学生的分享,评价学生对剪纸技法的掌握和创作能力。
-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指导。
注意事项- 学生在进行剪纸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剪伤手指。
- 学生在使用剪刀和其他工具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意外发生。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整理课教案
第13课时单元整理课一、教学目标1. 复习本单元所学词语、课文内容等,巩固基础知识,做到查缺补漏。
2. 积累古典名著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阅读了四大古典名著的一些片段。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做好知识的整理。
(二)回顾单元字词回顾本单元所学基础词语,包括每课重点词语、日积月累。
1. 我会读。
都督幔子翎毛水寨擂鼓呐喊弓弩丞相诡计踉跄蹿下胯下霹雳抡起簌簌咆哮锤子酥软迸裂獐鹿猕猿拖男挈女瞑目蹲身石窍石碣楷体镌刻顽劣抽屉丫鬟忌讳宝钗敞开袭人李纨绞断姊妹2. 我会辩。
bó停泊 hē呵责泊呵pō湖泊 kē呵叻3. 我会写。
妒忌曹操都督委托惩罚鲁肃遮挡私自水寨擂鼓呐喊插满景阳冈饥渴恰好榜文谋害诡计坠下胸膛泄气两截拳头喘气酥软4. 复习日积月累。
(三)回顾课文内容回顾本单元课文中的基础内容。
1.《草船借箭》(1)这篇文章选自古典名著,作者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故事?(2)这篇文章为我们呈现了几位形象鲜明的人物:的诸葛亮、的周瑜、的鲁肃。
2.《景阳冈》(1)这篇文章选自古典名著,作者是。
《景阳冈》故事内容可以分为、、、四部分。
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故事?(2)课文中武松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因为(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3)部分人物的绰号。
武松——()宋江——()卢俊义——()吴用——()李逵——()张顺——()杨志——()鲁智深——()史进——()李忠——()柴进——()3.《猴王出世》(1)这篇文章选自古典名著,作者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故事?(2)课文中石猴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因为(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4.《红楼春趣》(1)这篇文章选自古典名著,作者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故事?(2)课文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他(她)是一个的人,因为(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四)词句段运用1.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和生活经验猜一猜下面这些词语的大致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整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4-27页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借助六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
通过中间四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习的各个知识点,通过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进行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理解,进一步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并能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在探索分数的意义,探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数感,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熟练的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探究、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和困惑?咱们交流一下吧!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激发学习热情。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独立思考,拓展延伸
师谈话:同学们在这一单元中学到的知识可真不少呀,这么多内容散乱无序,同学们想不想对它们进行整理呀?下面请大家结合刚才回顾的知识,想一想知识之间的联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一下,好吗?
2、组内交流,补充完善
师谈话:把整理好的内容在组内交流,交流时一个同学一个同学地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小组内自由交流)
3、全班进行组与组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总结提升。
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合作整理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谈话:你认为那个小组整理得更合理更有创意?为什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让全体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交流,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
学生从独立完成到小组内交流方法,集体总结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将知识点重新建构,形成知识网络。
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三、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1.出示综合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出示综合练习第2题
让学生找出每个分数的单位“1”,然后再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3.判断对错
出示综合练习第4题
4.出示综合练习第6题
这是一道诗配画的题目。
画中有四句诗,共有10个表示数的文字,先让学生回答占整首诗字数的几分之几,再让学生提出其他有关分数的问题,如:“一个字占总字数的几分之几?”“一句占总字数的几分之几?”……
5.出示综合练习第9题
先让学生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再写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长是宽的几倍。
对于涂出长方形面积的1/2,要让学生自主去涂,重在交流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四、综合练习,拓展应用。
1.出示综合练习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 出示综合练习第14题
这是一道思考题,红色部分占整个图形几分之几的,学生能直接看出来,其他颜色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学生不易看出来,这时可启发学生动手画一画、分一分,然后写出相应的分数。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兼顾了习题的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并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胶州市常州路小学潘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