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之固涩剂及安神剂

合集下载

中医《方剂学》固涩剂(固崩上带)——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中医《方剂学》固涩剂(固崩上带)——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中医《方剂学》固涩剂(固崩上带)——完带汤(《傅青主女科》)一、组成白术一两,土炒(30克)、山药一两,炒(30克)、人参二线(6克)、白芍五钱,酒炒(15克)、车前子三钱,酒炒(9克)、苍术三钱,制(9克)、甘草一钱(3克)、陈皮五分(1.5克)、黑芥穗五分(1.5克)、柴胡六分(1.8克)。

二、用法水煎服。

三、歌括1.完带汤完带汤中二术陈,苍术参草车前仁;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能。

2.易黄汤易黄芡实与山药,车前黄柏加白果;健脾清热又除湿,能消带下粘稠多。

3.清带汤清带汤中海螵蛸,龙牡山药加茜草;带下清稀色赤白,益脾固肾自然好。

四、功用补中健脾,化湿止带。

五、主治脾虚肝郁,湿浊下注。

带下色白或淡黄,清稀无臭,面色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六、方解带下一证多与脾肝关系密切。

盖脾主运化,肝主疏泄。

如脾虚不运,则水谷之精微不化,湿浊内停,下注成带;若肝郁乘脾,脾失健运,则湿浊下注,亦可致带。

故带下色白或淡黄,清稀无臭,面色白,倦息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满弱,均为脾虚湿盛之象。

治宜益气舒肝、化湿止带之法。

方中人参、白术、山药均为补气健脾之品,白术并能燥湿,山药兼可涩精,更合健脾止带之用,是为君药。

苍术、陈皮燥湿运脾,芳香行气,既使君药补而不滞,亦取气行湿自去之意;车前子淡渗利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去,共为臣药。

君臣相配,止带而不留湿,利湿而不伤正。

白芍舒肝扶脾,柴胡升阳,使湿气不致下流入里;芥穗入血分祛风胜湿以止带,共为佐药。

甘草调药和中,是为使药。

诸药配合,补散并用,使气旺脾健而阳升湿化,则带下自止。

所以本方为脾虚带下之常用方剂。

七、附方及方论1.易黄汤(《傅青主女科》):山药一两,炒(30克)、芡实一两,炒(30克)、黄柏二钱,盐水炒(6克)、车前子一钱,酒炒(3克)、白果十枚,碎(10枚),水煎服。

功用:健脾燥湿,清热止带。

主治:脾虚湿热,带下黄白,稠粘腥臭,腰痠腿软者。

2.清带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生山药一两(30克)、生龙骨六钱,捣细(18克)、生牡蛎六钱,捣细(18克)、海螵蛸四钱,去净甲,捣(12克)、茜草三钱(9克),水煎服。

超好的中医方剂学记忆口诀

超好的中医方剂学记忆口诀

1.解表剂1。

麻黄汤--干妈贵姓 (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2。

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4。

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5。

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6.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皮桔梗荆芥白前** 百部甘草紫箢)7.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

(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10。

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11.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 (升麻葛根芍药甘草)12。

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13.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14。

加减崴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2.泻下剂1.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2.大黄牡丹汤-—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芒硝牡丹皮冬瓜子)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3.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大黄附子)4.温脾汤——黄夫人当家炒姜忙(大黄附子人参当归 ** 甘草干姜芒硝)5.麻子仁丸——朴实妈要黄杏蜜(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大黄杏仁蜂蜜)6。

济川煎—-智者骑马,从容西归(枳壳泽泻 **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7。

十枣汤-—甘愿着急(甘遂芫花大枣大戟)黄龙汤-—肖大人识谱当炒姜枣根(芒硝大黄人参枳实厚朴当归甘草生8.姜大枣桔梗)3.和解剂1。

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2.大柴胡汤--秦皇只要半壶枣酱(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柴胡大枣生姜)3.蒿芩清胆汤——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茯苓青蒿竹茹半夏碧玉散枳壳陈皮)4.达原饮-—后母要冰炒黄果仁(厚朴知母芍药槟榔甘草黄芩草果仁)5。

上中大方剂学讲义02各论-8固涩剂

上中大方剂学讲义02各论-8固涩剂

第八章固涩剂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治疗气、血、精、津滑脱散失之证的方剂,统称固涩剂。

本类方剂系根据《素问²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的理论立法,属于“十剂”中的涩剂。

气、血、精、津是营养人体的宝贵物质,既不断地被肌体所消耗,又不断地由脏腑所化生,如此盈亏消长,周而复始,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一旦脏腑失调,正气亏虚,消耗过度,则每致滑脱不禁、散失不收,轻则有碍健康,重者危及生命。

由于引起滑脱散失的病因及发病部位不同,散失物质亦有气、血、精、津之殊,’因此临床表现亦各不相同,常见有自汗、盗汗、久咳不止、久泻不止、遗精滑泄、小便失禁、崩漏、带下等。

故本章方剂根据所治病证的不同,相应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五类。

固涩剂所治的滑脱散失之证,皆由正气亏虚而致,故应根据气血、阴阳、精气、津液耗伤程度的不同,配伍相应的补益药,使之标本兼顾。

然而,若是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大汗淋漓、小便失禁或崩中不止,又非急用大剂参附之类回阳固脱不可,非单纯固涩所能治疗。

固涩剂为正虚无邪者设,故凡外邪未去,误用固涩,则有“闭门留寇”之弊。

此外,对于热病多汗、痰饮咳嗽、火扰遗泄、热痢初起、伤食泄泻、实热崩带等,均非本类方剂之所宜。

第一节固表止汗固表止汗剂,适用于体虚卫外不固,阴液不能内守而致的自汗、盗汗。

临证组方常用麻黄根、浮小麦、牡蛎等收敛止汗药以治标,配伍黄芪、白术等益气实卫之品以治本。

代表方如牡蛎散。

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黄芪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三味为粗散。

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30g),同煎至八分,去渣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为粗散,每服9g,加小麦30g,水煎温服;亦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加小麦30g,水煎温服)。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

方剂学

方剂学

方剂学一、解表剂1、辛温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又平喘。

桂枝汤桂枝汤治风寒虚,芍药甘草姜枣同,发汗解肌调营卫。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解表蠲饮止咳喘。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防苍朮,细芷川芩生地草,外感寒湿里蕴热,发汗祛湿清里热。

香苏散香苏散用陈皮草,理气和中散风寒。

止嗽散止嗽散中百部前,紫菀陈桔荆芥草,止咳化痰兼解表。

2、辛凉银翘散银翘散主风热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透表又解毒。

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清肺热,辛凉宣泄平咳喘。

桑菊饮桑菊饮中杏桔翘,芦根甘草薄荷饶,疏风宣肺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柴葛解肌汤柴葛解肌羌芷芍,膏芩桔草姜枣同,邪在二阳热势张,解肌清热双解方。

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用芍草,解肌透疹效果好。

3、扶正败毒散人参败毒羌独活,芎枳柴前桔苓草,气虚外感风寒湿,益气解表散风湿。

参苏饮参苏饮中葛夏前,陈桔枳苓草木香,气虚外感内有痰,益气化痰兼理气。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草白薇,豆豉桔枣葱薄荷,滋阴解表又发汗。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治少阴。

二、泻下剂1、寒下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大黄,枳实厚朴加芒硝,峻下热结治腑实。

小承气汤小承气汤枳朴黄,轻下热结治腑实。

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治燥实。

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用桃仁,冬瓜子内加芒硝,肠痈初起脓未成,泻热破瘀散结肿。

大陷胸汤大陷胸汤治结胸,芒硝甘遂大黄供,心坚硬满便难通,泻热逐水为峻剂。

2、温下温脾汤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温补脾阳攻冷积,冷积久痢自尔康。

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痛莫当,温阳散寒泻积滞,功在温下妙非常。

3、润下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润肠泻热又行气,津伤便秘服之易。

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少肠中燥,温肾益精便自通。

4、逐水十枣汤十枣汤攻逐水饮,大戟芫花与甘遂,咳唾引痛心下痞,实水身肿效无差。

5、攻补兼施黄龙汤黄龙汤有大承气,参归草桔姜枣同,阳明腑实气血虚,补益气血兼清热。

方剂学名词解释、简答、问答

方剂学名词解释、简答、问答

名词解释总论1.十剂:“十剂”说始于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条例》,原是针对药物按功用分类的一种方法。

宋·赵佶《圣济经》于每种之后加一“剂”字,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中说:“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

”用为方剂分类法。

2.八阵:“八阵”出于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即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用为方剂分类法。

是对原有功用(治法)分类方法的发展。

各论第一章解表剂2. 辛甘化阳:按中药的性味配伍的用药法或治法,指辛味药与甘味药配伍同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化生或化生阳气以助散寒。

如桂枝汤中辛味的桂枝与甘味的炙甘草配伍同用,可以化生卫阳。

3. 酸甘化阴:按中药的性味配伍的用药法或治法,指酸味药与甘味药同用,有益于滋化人体阴液的生长。

如桂枝汤中酸味的芍药与甘味的炙甘草配伍合用,可以化生营阴。

4. 逆流挽舟:是一种治疗外邪陷里痢疾的治法。

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可以用解表剂疏散外邪,使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这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方如败毒散,原方治疗气虚外感证,清代医家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

并认为本方能使陷里之邪,还从表出,痢疾得愈,并称其为“逆流挽舟”法。

第二章泻下剂5. 釜底抽薪:指用寒下通便法泻去热结里实的治法。

如用大承气汤治疗实热内结积滞肠胃,症见“痞”、“满”“燥”、“实”以及谵语、潮热,脉实等热盛伤津的里热实证,通过泻下,邪热积滞随大便泻下而解,使里热得清。

此治法犹如抽去锅下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一样,喻为“釜底抽薪”法。

第三章和解剂第四章清热剂2.以泻代清:用泻下药治疗里热证的一种治法。

针对里热病证,可用清热药和泻下药配合同用,配合泻下药的目的是为了清泄里热,这种治法称为“以泻代清”。

方如凉膈散用大黄、芒硝、甘草泻火通便,清泄中上二焦实火。

第五章祛暑剂第六章温里剂第七章补益剂2.培土生金:即补脾以益肺,属于“虚者补其母”的间接补益方法。

方剂学重点知识

方剂学重点知识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欲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或阳虚失血;或小儿慢惊;或病后喜唾涎沫,或霍乱吐泻,以及胸痹等中焦虚寒所致者。
方解:干姜--温中祛寒(君)人参--补中益气(臣) 白术-健脾燥湿(佐)
炙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使)
牡丹皮——清泻肝火,并制约山茱萸之温(佐)
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以健脾(佐)
三药(三泻)利湿泻浊除火,以助恢复肾肝脾三脏功能(泻其有余以治标
金匮肾气丸
组成: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附子、肉桂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虚证。症见腰脊冷痛,下肢不温常有冷感,少腹拘急,阳痿早泄,小便清长,或小便少而有浮肿等。舌淡苔白,脉沉迟尤尺脉无力。
当归----补血和营(佐) 陈皮----理气和胃(佐)
升麻、柴胡----升阳举陷(佐\使) 炙草----调和诸药(使)
生脉散——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补气生津,敛阴止汗
玉屏风散——组成:黄芪、白术、防风
功用:补气固表止汗
当归补血汤
功用:补气生血
第三章 和解剂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以及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苍术--燥湿运脾(君) 厚朴--燥湿行气(臣)
陈皮--行气和胃(佐) 炙甘草--调和诸药、甘缓和中(使)
方歌: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燥湿运脾除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十二五”版方剂学教材方剂歌诀(书后)整理

“十二五”版方剂学教材方剂歌诀(书后)整理

十二五版方剂学教材方剂歌诀汇编1解表剂 2泻下剂 3和解剂 4清热剂 5祛暑剂 6温里剂 7表里双解剂8补益剂 9固涩剂 10安神剂 11开窍剂 12理气剂 13理血剂 14治风剂15治燥剂 16祛湿剂 17祛痰剂 18消散化积极 19驱虫剂 20涌吐剂1 解表剂1.1辛温解表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2.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5.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6.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1.2辛凉解表1.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2.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麻杏甘石汤,肺热喘咳兼烦满,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烦效力彰。

4.柴葛解肌汤柴葛解肌芷桔羌,膏芩芍草枣生姜,恶寒渐轻热增重,解肌清热此方良。

5.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1.3扶正解表1.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有奇功。

2.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芎芍桂附与羌防,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无汗病可痊。

3.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解表法优良,少阴脉沉反发热,寒邪外解不伤阳。

4.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2 泻下剂2.1寒下1.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2.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方剂学笔记-固涩剂

方剂学笔记-固涩剂

2.【固涩剂—敛肺止咳】
九仙散《卫生宝鉴》
【组成】人参 款冬花 桑白皮 桔梗 五味子 阿胶 乌梅各30克 贝母15克 罂粟壳24克(去顶,蜜炒黄)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g),白汤点服,嗽住止后服。
【主治】久咳肺虚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粘,脉虚数。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3.糖尿病顽固性腹泻 应用本方加减:人参5g(或党参30g),炒白术、肉桂、白芍各12g,肉豆蔻15g,诃子15g,罂粟壳6g,广木香6g,炙甘草5g。寒甚者加附子12g,干姜10g;泻下清水,伴五更腹痛喜按者加巴戟天15g,补骨脂15g;久泻伴腹刺痛,舌质瘀黯,脉涩者加五灵脂12g,蒲黄12g,细辛6g。每次加水800ml,煎50分钟,共2煎,混合,分3次温服,每日1剂,5日为1疗程。治疗糖尿病顽固性腹泻78例,、男43例,女35例;年龄最小者42岁,最大81岁,平均58.7岁。结果:腹泻停止,大便成形,自觉症状消失,停药后1年以上不复发为完全控制,共61例;腹泻停止,其它症状明显改善,舌脉好转,或腹泻消失,但停药后又出现轻度腹泻,再次投药后又可控制者为基本控制,共14例;用药5个疗程未减轻者为无效,共3例;总有效率为96.2%。
佐3 木香 疏理气机,止痛
(用木香的意义,中医配药往往这样,以涩为主,也怕涩之太过,少量用点木香既能够疏理三焦气机,又能有止痛作用,也不会收涩太过。)
佐使 甘草 调和药性,增加补气作用
【加减】
1.脾肾虚寒甚,手足不温者,可加附子以温肾暖脾;
2.脱肛坠下者,加升麻、黄芪以益气升陷。
分类: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包括涩肠止泻)、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一般是针对滑脱散失的基础物质的不同种类来分。)

方剂学名词解释

方剂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总论方剂: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的。

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科学,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治法: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常用治法“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吐法: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下法: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温法: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清法: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消法: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

补法: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

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有两种意义。

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意义。

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物格拒。

使药:有两种意义。

1.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中医《方剂学》固涩剂(固表止汗)——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医《方剂学》固涩剂(固表止汗)——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医《方剂学》固涩剂(固表止汗)——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组成黄芪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各30克)。

二、用法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渣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为粗末,每服9克,用小麦30克,水煎。

亦可按原方比例酌减用量,加小麦30克,水煎服)。

三、歌括牡蛎散内用黄芪,浮麦麻根合用宜;卫虚自汗或盗汗,固表收敛见效奇。

四、功用固表敛汗。

五、主治诸虚不足。

身常汗出,夜卧尤甚,久而不止,心悸惊惕,短气烦倦。

六、方解汗有自汗、盗汗之分。

如不分寤寐,不因劳动,自然汗出,谓之自汗;睡则汗出,醒则倏收,谓之盗汗。

自汗者属阳虚为主,盗汗者属阴虚为主。

本方所治,既有阳虚自汗,复有阴虚盗汗之证。

汗为心之液,阳虚不能卫外而固密,则肌表空疏而身常自汗;阴虚不能内营而敛藏,则阴液外泄而夜卧汗出。

至于心悸惊惕,短气烦倦,系汗出过多,久而不止,耗损心经气阴,虚火内扰所致。

治宜益气阴、固肌表、敛汗液之法。

方中牡蛎益阴潜阳,兼以除烦敛汗,为君药;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麻黄根专于止汗,小麦益心气,养心阴,清心除烦,止汗泄,共为佐使药。

诸药合用,使气阴得养,肌表得固,心火得清,汗出可止。

本方与当归六黄汤都有滋阴清热、固表止汗作用,以治阴虚盗汗之证。

但本方滋阴清热之力不足,收敛止汗之功较胜,为治疗诸虚不足,身常汗出的常用方剂;当归六黄汤则偏重于滋阴清热,以治阴虚火扰,发热盗汗为主。

七、文献摘录(方论)张秉成:“夫自汗盗汗两端,昔人皆谓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立论。

……然二证虽有阴阳,其为卫虚不固,则一也。

此方用黄芪固卫益气;以麻黄根领之达表而止汗;牡蛎咸寒,潜其虚阳,敛其津液;麦为心谷,其麸则凉,用以入心,退其虚热耳。

此治卫阳不固,心有虚热之自汗者也。

”(《成方便读》)。

08方剂学-固涩剂

08方剂学-固涩剂

固 涩 剂
炙甘草——调和诸药,合参、术益气,合芍药缓急 调和诸药, 使:炙甘草 调和诸药 合参、术益气, 止痛
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 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
固 涩 剂
随证加减: 随证加减:
脾肾虚寒甚者,加附子、干姜; 脾肾虚寒甚者,加附子、干姜; 脱肛者加升麻、 脱肛者加升麻、黄芪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 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
固 涩 剂
主证病机分析: 主证病机分析:
脾肾虚寒——脐腹疼痛,喜温喜按, 脐腹疼痛,喜温喜按, 脾肾虚寒 脐腹疼痛 倦怠食少 舌淡苔白, 舌淡苔白,脉迟细 阳虚失固——泻痢无度,脱肛坠下 泻痢无度, 阳虚失固 泻痢无度
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 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
方解: 方解: 罂粟壳重用 重用——涩肠止泻 君:罂粟壳重用 涩肠止泻 肉豆蔻、诃子——温脾暖胃,涩肠止泻 温脾暖胃, 臣:肉豆蔻、诃子 温脾暖胃 人参、白术——益气健脾 佐:人参、白术 益气健脾 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止痛 当归、白芍 养血和血止痛 肉桂——温补脾肾,消散阴寒 温补脾肾, 肉桂 温补脾肾 木香——理气醒脾,使补涩不滞 理气醒脾, 木香 理气醒脾
固 涩 剂
方解: 方解:
补骨脂——温肾暖脾 君:补骨脂 温肾暖脾 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 温脾暖胃, 臣:肉豆蔻 温脾暖胃 五味子——固肾,止泻 固肾, 佐:五味子 固肾 吴茱萸——温脾肾而散阴寒温肝,散郁 吴茱萸 温脾肾而散阴寒温肝, 生姜——暖胃散寒 使:生姜 暖胃散寒 大枣——补脾和胃 大枣 补脾和胃
菖蒲开心窍,远志通肾气上达于心, 菖蒲开心窍,远志通肾气上达于心, 合菖蒲则交通心肾
固崩止带
分述·固崩止带 分述 固崩止带
妇女崩中漏下 带下淋漓不尽

中医《方剂学》固涩剂(涩精止遗)——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中医《方剂学》固涩剂(涩精止遗)——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中医《方剂学》固涩剂(涩精止遗)——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一、组成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各60克)、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各30克)。

二、用法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现代用法:每日1~2次,每次9克,淡盐汤或开水送下,亦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减,加入适量莲子肉,水煎服)。

三、歌括1.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与蒺藜;莲粉糊丸盐汤下,能止无梦夜滑遗。

2.水陆仙丹水陆二仙金樱芡,精遗带下都能祛。

四、功用补肾涩精。

五、主治肾虚精亏。

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痠软,腰痠耳鸣。

六、方解遗精一证,有因肾之阴精亏损,精关不固而致遗;有因心、肝之火内内动,或湿热下注,扰动精室而致遗,原因虽多,但主要责之于肾。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本方所治为肾虚精关不固所致。

肾精亏损,封藏失职,则精液自泄;阴精内亏,阴伤及阳,以致下元虚惫,故见神疲乏力、四肢痠软;腰为肾之府,肾开窍于耳,肾精不足,故见腰痠耳鸣。

治宜补肾涩精之法。

方中沙苑蒺藜补肾涩精,为君药。

莲子、芡实助君药以补肾涩精,为臣药,君臣相配,以补不足为主。

莲须、煅龙骨、煅牡蛎性涩收敛,专以涩精为用,共为佐使药。

诸药合用,既可涩精液之外泄,又能补肾精之不足。

但本方究以固涩为主,故遗精滑泄已止,便需用补肾之品,补虚固肾以治本。

本方多为收敛之品,偏于固涩。

如属心、肝火旺,或下焦湿热所扰,以致遗精者,禁用本方。

方名金锁固精丸,是形容其固涩精关之效有如金锁之意。

七、附方及方论水陆二仙丹(《洪氏集验方》):芡实、金樱子各等分,先以金樱子熬膏,芡实研为细粉,以金樱子膏和芡实粉为丸,每日服二次,每次服9克,食前温酒或淡盐汤送下。

亦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定,水煎服。

功用:补肾涩精。

主治:男子遗精白浊,女子带下纯属肾虚不摄者。

本方与金锁固精丸均有固肾涩精作用,但补涩之力都不及金锁固精丸。

八、文献摘录(方论)张秉成:“夫遗精一证,不过分其有火无火,虚实两端而已。

中医方剂学趣味速记歌诀

中医方剂学趣味速记歌诀

中医方剂学趣味速记歌诀中医方剂趣味记忆歌诀第一章解表剂1、辛温解表剂麻黄汤《伤寒论》:麻子炒杏仁。

/干妈贵姓?桂枝汤《伤寒论》:大芍炒姜汁。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

小青龙汤《伤寒论》:麻子将要甘心下跪。

/少将为嘛甘心下跪?加味香苏散《医学心悟》:臣子穿芳草,福将慢戒酒。

止嗽散《医学心悟》:百草园前臣敬接。

2、辛凉解表剂桑菊饮《温病条辨》:荷叶杏花,草根更俏。

/荷花根,巧接杏桑果银翘散《温病条辨》: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葱豉桔梗汤《通俗伤寒论》:猪吃草帘脖子更白。

升麻葛根汤《闫氏小儿方论》:麻哥要草。

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母牛早餐河东柳叶,哥姐馋。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钦差高举枪,白要姜枣草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干妈姓石。

3、扶正解表剂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

/活熊身伏草埂,二虎只可强攻。

再造散《伤寒六书》:早起穿少干活,缝织人生幸福。

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麦地将割,白吃白睡。

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为何猪吃红草更白。

第二章泻下剂1、寒下剂大承气汤《伤寒论》:小黄识谱。

/皇后只是笑。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二人笑大肚。

大陷胸汤《伤寒论》:大陷胸汤谁大笑。

2、温下剂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皇子细心。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黄夫人炒姜。

/为姜大人附子干杯。

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三物备急黄豆浆。

3、润下剂麻子仁丸《伤寒论》:布什妈要大白杏。

/二人要小承气。

济川煎《景岳全书》:智者骑马,从容西归。

4、逐水剂十枣汤《伤寒论》:甘愿起早。

/达古愿找谁。

舟车丸《景岳全书》:请陈将军轻骑花牛,干香槟。

疏凿饮子《济生方》:鞋匠上路吃槟榔,嚼姜皮,拎木桶。

5、攻补兼施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猿人皇帝卖姜炒小海龟。

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深冬皇帝忙。

第三章和解剂1、和解少阳小柴胡汤《伤寒论》:今夏大人走江湖。

/生芹菜炒大虾仁。

方剂学-固涩剂

方剂学-固涩剂

吴茱萸——温脾肾而散阴寒温肝,散郁
佐使:生姜——暖胃散寒
大枣——补脾和胃
2021/3/14
35

涩肠固脱·四神丸


组成特点:
由二神丸与五味子散合方而成
(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
2021/3/14
36

涩肠固脱·四神丸


证治要点:
五更泄泻,不思饮食, 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加减变化:
根据阳虚程度,可合理中丸
白芍药一两六钱(48g)
木香不见火,一两四钱(42g)
诃子去核,一两二钱 (36g) 罂粟壳去蒂萼,蜜炙,三两六钱(108g)
2021/3/14
散剂或汤剂 21
功用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2021/3/14
22
主治
久泻久痢 脾肾虚寒证
2021/3/14
23

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


主证病机分析:
脾肾虚寒——脐腹疼痛,喜温喜按,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小儿尿频、遗尿以及糖尿病、 神经衰弱等属心肾两虚,水火不交者。
3.使用注意 下焦湿热或相火妄动所致之尿频、遗尿
或遗精滑泄,非本方所宜。
2021/3/14
48
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组成: 沙苑蒺藜 芡实 莲须各二两
龙骨 牡蛎各一两 莲子
2021/3/14
49

涩精止遗·金锁固精丸
舌淡苔白,脉细弱
45
病机
心肾两虚,水火不交
2021/3/14
46
桑螵蛸 --补肾固精止遗
龙骨 --收敛固涩,镇心安神

龟甲 --滋养肾阴,补心安神

【方剂学】高频知识点之方剂学各论——固涩剂(一)?

【方剂学】高频知识点之方剂学各论——固涩剂(一)?

【方剂学】高频知识点之方剂学各论——固涩剂(一)01固经丸的功用是(单选)A. 滋阴清热,止血化瘀B. 滋阴清热,止带固经C. 补气健脾,固经摄血D. 温阳健脾,摄血固经E. 滋阴清热,止血固经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解析] E。

固经丸中重用龟板益肾滋阴、白芍敛阴益血以养肝、黄芩清热止血,为滋阴、清热、止血的常用组合,共为君药;臣以苦寒之黄柏泻火坚阴,佐以苦涩而凉之椿根皮固经止血。

共奏滋阴清热,止血固经之功(E对)。

02固冲汤的功用是(单选)A. 补肾清热,祛湿止带B. 滋阴清热,固冲止血C. 益气健脾,固冲摄血D.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解析] C。

固冲汤中,重用白术、黄芪补气健脾,以摄血、固冲,为君药;山茱萸、白芍补益肝肾,以调固冲任,共为臣药;佐以煅龙骨、煅牡蛎、棕榈炭、五倍子,功专收敛固涩,以止血,同时配以海螵蛸、茜草化瘀止血,使血止而不留瘀。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固冲止血之功(C对)。

03固涩剂的禁忌病证是(多选)A. 热病多汗B. 湿热带下C. 五更泄泻D. 痰饮咳嗽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解析] ABD。

固涩剂,即以固涩药为主,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以治疗气、血、精、津耗散滑脱病证的方剂,故适用于正虚无邪者。

因此,有外邪未去者,或病证属邪实者,不宜过早使用,以防“闭门留寇”。

热病多汗(A对)、湿热带下(B对)、痰饮咳嗽(D对),均属有实邪未除,故不宜使用固涩剂。

五更泄泻,是由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失健运所致,当予以温肾暖脾,收敛止泻(C错)。

04桑螵蛸散证的病位是(单选)A. 心、肾B. 肝、肾C. 脾、肺D. 心、肝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解析] A。

桑螵蛸散主治心肾两虚证,病位也是心、肾。

05固冲汤与固经丸组成中均不含有的药物是(多选)A. 龟板B. 升麻C. 牡蛎D. 柴胡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答案解析] BD。

固冲汤方含白术、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C 对)、萸肉、生杭芍、海螵蛸、茜草、棕边炭、五倍子,以益气健脾、固冲止血;固经丸方含黄芩、白芍、龟板(A对)、黄柏、椿树根皮、香附,以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方剂学(第九版)方歌

方剂学(第九版)方歌
大建中汤 大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干姜参饴糖, 阴盛阳虚腹冷痛,温补中焦止痛强。
第二节 回阳救逆剂
四逆汤 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 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回阳救急汤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 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建奇功。
第三节 温经散寒剂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枣通草施, 血虚寒厥四末冷,温经通脉最相宜。
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俩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苜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
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左归丸 左归丸用大熟地,枸杞萸肉薯牛膝, 龟鹿二胶菟丝人,补阴填精功效奇。
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熟地黄,龟板知柏合成方, 猪髓蒸熟炼蜜丸,滋阴降火效力强。
一贯煎 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枸杞麦冬襄, 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第三节 调和寒热剂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 大枣和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阴。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一节 清气分热剂
白虎汤: 白虎汤用石膏偎,知母甘草粳米陪, 亦有加入人参者,躁烦热渴舌生苔。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 再加粳米同煎服,暑烦热渴脉虚寻。
第二节 清营凉血剂
泻白散 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 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喘嗽此方施。
苇茎散 千金苇茎生薏仁, 桃仁瓜瓣四味临, 吐咳肺庸痰秽浊,凉营清气自生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神丸: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脾肾阳虚之肾泄证。
肉豆蔻60g补骨脂120g五味子60g吴茱萸30g
固涩剂之涩精止遗
方名及方歌
功效及主治
药物组成
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与蒺藜,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
涩精补肾。肾虚不固之遗精。固冲摄 Nhomakorabea,益气健脾。
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
白术30g生黄芪18g龙骨24g牡蛎24g萸肉24g生杭芍12g海螵蛸12g茜草9g棕边炭6g五倍子1.5g
固经丸:固经龟板芍药芩,黄柏椿根香附应,阴虚血热经量多,滋阴清热能固经。
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阴虚血热之崩漏。
黄芩白芍龟板各30g黄柏9g椿树根皮22.5g香附7.5g
易黄汤: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固肾清热又祛湿,肾虚湿热带下医。
固肾止带,清热祛湿。
肾虚湿热带下。
山药30g芡实30g黄柏6g车前子3g白果12g
安神剂之重镇安神
方名及方歌
功效及主治
药物组成
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
酸枣仁汤: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
酸枣仁15g甘草3g知母6g茯苓6g芎藭(即川芎)6g
朱砂15g黄连18g炙甘草16.5g生地黄4.5g当归7.5g
安神剂之滋养安神
方名及方歌
功效及主治
药物组成
天王补心丹: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味砂桔三参,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
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15g当归五味子麦门冬柏子仁酸枣仁各30g生地黄120g
久咳肺虚证。
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各30g贝母15g罂粟壳240g
固涩剂之涩肠固脱
方名及方歌
功效及主治
药物组成
真人养脏汤: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蔻与粟壳;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
人参当归白术各18g肉豆蔻15g肉桂炙甘草各24g白芍药48g木香42g诃子36g罂粟壳108g
沙苑蒺藜芡实莲须各60g龙骨牡蛎各30g
桑螵蛸散:桑螵蛸散龙龟甲,参归茯神菖远加,调补心肾又涩精,心肾两虚尿频佳。
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心肾两虚证。
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甲各30g
固涩剂之固崩止带
方名及方歌
功效及主治
药物组成
固冲汤:固冲芪术山萸芍,龙牡倍榈茜海蛸,益气健脾固摄血,脾虚冲脉不固疗。
固涩剂之固表止汗
方名及方歌
功效及主治
药物组成
牡蛎散: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齐,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
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体虚自汗、盗汗证。
黄芪麻黄根牡蛎各30g
固涩剂之敛肺止咳
方名及方歌
功效及主治
药物组成
九仙散:九仙罂粟乌梅味,参胶桑皮款桔贝,敛肺止咳益气阴,久咳肺虚效堪谓。
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