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文论要点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整理
1.“思无邪”说:孔“《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是孔子确立的文学批评标准,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中和:中正和平),对文学作品而言,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要委婉曲折,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是孔子从“诗教”的观点出发。
对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给了很高的估价。
这里孔子对文学作品的美学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作了充分的肯定。
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兴”:指“引譬连类”,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
“观”:指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心态,“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交流思想感情,达到和谐,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3.“辞达”说与“文质”说: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记载道,子曰:“辞达而已矣。
”这是孔子在论述文字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他主张言辞通晓畅达即可。
“辞”指语言,文学。
达:表达。
“文质”说,孔子在《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是关于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重视中起着主导作用。
4.“以意逆志”说:孟子在《万章上》中提出:“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从孟子的思想体系反说诗的状况来看,这个“意”及指读者之意。
“以意逆志”说比较接近于还《诗》以文学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5.“知人论世”说:孟子在《万章下》中提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也也。
古代文论知识要点
古代文论知识要点《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言于外。
”这段诗论出自(《毛诗大序》)。
提出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四外”说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司空图)。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
”元好问的这首论诗绝句是(认为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缺少“邺下风流”的建安风骨,主张诗尚壮美)。
“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这种比较符合诗歌创作和鉴赏规律的见解山自明代诗论家(谢榛的《四溟诗话》)。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白居易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清空”和“意趣”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古代文论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1.孟子提出了两种文学批评方法:“以意逆志”说和“知人论世”说。
2.《庄子·外物》篇说:“笙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笙;蹄者之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之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3.《毛诗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需“主文而谲谏”。
4.扬雄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观点。
5.汉代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疾虚妄”。
6.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诗赋欲丽”这一观点。
7.刘勰在《文心雕龙》提出“体性”这一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之间的关系8.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9.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是《文赋》。
10.陆机在《文赋》中论诗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
11.皎然最重要的诗论作品是《诗式》。
12.严羽《沧浪诗话》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13.明代后期的思想家李贽提出了“童心说”,主张文学表现真情。
14.针对明代复古派末流在创作上拘泥于古人格调,公安派打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旗帜。
15.李贽提出了“《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这一观点。
16.王夫之认为“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17.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运事”。
二、名词解释1.以意逆志:此说是在《孟子·万章上》中提出的批评方法。
“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
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
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
此说也往往被误解,导致主观武断的批评。
2.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以写真人真事为原则,即不虚假地对统治者歌功颂德,不隐讳他们的凶狠残暴的恶行,一切都照历史的实际情况真实地予以记录,这种"实录"精神,对后世的史学产生过巨大影响,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成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
古代文论复习要点梳理
古代文论复习要点梳理先秦1、《尚书》诗言志2、儒家文学观孔子《论语》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的社会功用:兴观群怨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论雅乐与郑声孟子《孟子》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知言养气说荀子《乐论》“天行有常”的自然观对荀子文学思想的影响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对文艺和政治关系的系统阐述3、道家文学观老子《道德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无乐之乐解衣般礴言意之表虚静、物化、得意忘言的艺术创作论两汉1、司马迁文论对《离骚》的重要评论“发愤著书”说实录精神2、《毛诗大序》“发乎情,止乎礼义”讽谏说六义说情志统一说3、扬雄文论对屈原作品的评价:“过以浮”“蹈云天”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辞赋观4、班固文论对屈原作品的评论对《诗经》及汉乐府诗的评论5、王充《论衡》对谶纬神学思想的批判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6、王逸《楚辞章句》称《离骚》为“经”对屈原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魏晋南北期1、曹丕《典论论文》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文非一体,鲜能备善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文以气为主对文章价值的崇高评价: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对前人文学批评态度的意见:文人相轻,暗于自见2、陆机《文赋》文学创作中艺术构思的重要性各类文体的特征及其艺术风格对文学创作中作品结构和布局方面的分析文学作品艺术美的五条标准:应、和、悲、雅、艳3、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对晋宋以前文学发展进行了简单梳理,承认“变”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4、刘勰《文心雕龙》对文学本质的看法:《原道》篇文学创作论:论文学创作的构思:《神思》篇论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隐秀》篇论文学的风格:《体性》篇、《定势》篇、《才略》篇论文学作品的风骨美:《情采》篇、《风骨》篇论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总术》篇、《情采》篇、《附会》篇、《熔裁》篇文学文体论:《明诗》至《书记》共20篇,论述了共34种不同的文体文学发展论:通变文学批评论:六观(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宫商)5、钱嫌《诗品》以“直寻”为核心的文艺美学思想:诗歌的本质是表现人的感情诗歌的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以怨愤为主要内容的风骨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对历代五言诗人的评价:风、骚传统(体系)准确把握诗人创作特点,作出全面、公允的评价6、萧统《文选序》沉思瀚藻7、萧绎《金楼子立言》阐述自己关于“文”的认识古之学者有二,今之学者有四:儒、学、文、笔8、颜之推《颜氏家训》调和南北文风“理致”“气调”“天才”“兴会”看重作家的人品,讲究道德修养隋唐五代1、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风骨论兴寄论2、王昌龄诗论风格上:格律说意境上:“三境”“三格”说3、李白诗论自然清新的诗歌主张以“清算”为核心的诗歌艺术美理想4、股瑞诗论以“兴象”为中心的文艺思想:诗歌应当有风骨诗歌应具备“神来、气来、情来”之妙诗歌构思要新颖、奇特、巧妙,并且具备自然的声律之美5、杜甫诗论文学应当揭露当权统治者的弊政,描写百姓的疾苦,以达到民请命为目的诗歌艺术美理想是肯定清新秀丽,而又更重壮阔豪迈6、皎然诗论境中含情,情由境发诗歌“取境”有难、易之分诗境与禅境合一7、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文章之蕴境生于象外8、韩愈诗文论文以明道“气盛言宜”论为陈言之务去“不平则鸣”论9、柳宗元文论文有二道观批判地对待古文重视作家的自身修养10、白居易诗论诗歌创作要有为而作,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诗歌创作要起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积极社会作用美刺观提倡“直笔”“实录”11、司空图诗论思与境偕韵味说四外说宋金元1、欧阳修诗文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诗穷而后工说诗歌意境理论2、苏轼诗文论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论艺术构思中“虚静”“物化”和“妙观逸想”论形象塑造的“随物赋形”和“传神”论“无法之法”论平淡的艺术意境3、黄庭坚诗文论肯定诗歌“刺世嫉邪”的怨刺作用夺胎换骨,点铁成金诗歌创作要有精博的学问为基础讲究严密的法度4、李清照《论词》勿“破碎”要有“铺叙”讲“故实”要求词的格调高雅、典重5、吕本中诗论“活法”“悟入”6、张戒《岁寒堂诗话》意味说去词去意8、朱臬诗文论文道一体论诗志合一论三变说“兴”与“涵咏”9、严羽诗论论“别材”“别趣”论“妙悟”论“以盛唐为法”10、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主张写诗必须要有真情实感崇尚清新自然之美崇尚雄浑、刚健的风骨之美11、张炎《词源》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提出了“清空”的审美要求提出了“意趣”的审美要求明代1、李梦阳诗论诗文之辨唐宋之辨2、谢榛诗论情、景体、志、气、韵四要素感兴3、王世贞诗文论诗文的核心是意:意的形成:自外而内,外界事物触发自内而外,作家感情借外物宣泄意的传达:法才气与格调相统一4、李贽文论童心说:天下之至文,未有出于童心焉者也以自然为美的创作思想:化工、传神5、袁宏道诗文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提倡文学创作的“真文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因时因事而“变”强调文学作品之“趣”讲究文学创作之“奇”求古人真诗清代1、金圣叹小说理论区分圣人作书与古人作书比较《史记》与《水浒传》重视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塑造2、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审虚实词采第二: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重视戏剧的宾白语言:声务铿锵、语求肖似、词别繁减、字分南北、文贵洁净、意取尖新、少用方言、时防漏孔关于科浑语言的原则:戒淫亵、忌俗恶、重关系、贵自然戏剧的“格局”:非常重视开场、冲场,要求开场数语应“包括通篇”,而冲场则须“蕴酿全部”。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重点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重点知识点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从先秦时期到清朝晚期的几千年的文学批评和创作理论。
这个时期的文论主要以文献为依据,深刻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规律。
以下是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的重点知识点。
一、文学批评的起源1.先秦时期的文学批评:先秦时期的文学批评主要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注重对诗歌的字句、音韵和意境的分析和评价。
2.魏晋时期的文学批评:魏晋时期,文学批评逐渐形成了以议论为主要形式的文论,如王逸的《论诗》、嵇康的《文赋》等。
二、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1.文心雕龙理论:《文心雕龙》是魏晋时期谢灵运所著的文论著作,系统总结了当时的文学理论。
主要内容包括文学的起源、境界、分类、特征及修辞技巧等。
该书提出了文学要有“情理兼备”、“旁征博引”、“意在笔先”等原则,对后世文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2.六朝文学理论:六朝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文学理论,如陆贾的“薄艺轻文”、刘勰的《文心雕龙》、谢灵运的《文心雕龙》等。
他们对文学的修辞、格调、风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后世文学理论的基础。
3.唐宋文学理论:唐宋时期的文学理论主要以文人词章和诗歌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注重文学的音韵、章法和修辞等方面的研究。
宋代张载的《顾炎武说文解字》提出了“考据经义”的文学批评方法,成为后世文人研究古代文献的重要依据。
三、文学创作的主要原则1.豪放派文学创作原则:豪放派的文学创作原则主张用表现生活真实和个性情感的手法来创作作品。
代表作家有陆游、辛弃疾等。
2.儒家文学创作原则:儒家的文学创作原则主张文人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以明礼修身为原则来创作作品。
代表作家有欧阳修、苏轼等。
3.佛教文学创作原则:佛教的文学创作原则主张用描写人生苦难的手法来创作作品,以达到觉悟和解脱的目的。
代表作家有慧琳、明月等。
四、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技巧1.父子相承法:文学批评中常采用“父子相承法”,即将作品与前人的作品进行比较,以评价作品的优劣。
古代文论知识点总结
一、《毛诗序》得文学观1、情志融合说——文学创作得本质“情志”伴随情感得理性认识,第一次提出诗歌具有抒情特征。
《毛诗序》融合了先秦以来得“情志说”提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倡导情理兼容。
情激活了志,使原先积淀在作者心中得、带有必然性得“志”,变成偶然性得、个体性得情,志入于情,情蕴含着志,这样得诗歌既能传达政教内容,又能打动人心,从而使政教内容为天下人所接受。
2、教化说——文学得社会功能作者认为从诗与乐中可以瞧出政治得失与社会心理走向:“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与。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就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毛诗序》瞧到了诗歌与音乐由于以情为动力,故而其感动人心、教化百姓最具价值,它强调从调协父子、夫妇等人际关系出发,进行移风易俗,美化社会,实行儒家理想中得王道之治。
这样,文艺之美就与政治教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3、美刺说——文学得社会功能《毛诗序》在解说“六义”时提出了美刺得观点,释颂为“美盛德之形容”;释风为“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依据《毛诗》及注释者得理解,美与刺有许多就是通过比兴手法而得到展现得。
但讽谏必须掌握好尺度,不能过分。
“温柔敦厚,诗教也。
”形成温与含蓄得抒情特征。
二、司马迁文论1、发愤著书说①阐述了社会生活、个人经历就是文学创作得原动力。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强调个体写作得决定因素,可以说就是开魏晋文论自觉意识得先河。
②苦难在文学创作中得作用。
悲愤痛苦得情感往往使作者能够体会到生活与宇宙中最深刻得意蕴,这种建立在体验之上得思索,往往构成了作品情理交融得魅力,也就是艺术特有得魅力。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重点(考试必过)
一、《左传》的文艺观点:《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1.赋诗言志“赋诗”指引用《诗经》,“不歌而诵谓之赋”,“诗”是现成的,已有的诗歌句。
借助《诗经》中的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登高而赋”,大夫在外交中经常背诵《诗经》中的句子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或者被邀请背诵。
对后世影响深远,如西汉定都西安,东汉定都洛阳,杜笃写《论都赋》力贬洛阳,班固写《两都赋》赞美洛阳。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赵武出使宋,回晋途中适郑简公款待,七大臣作陪,赵武要求赋诗。
子展赋《草虫》:“既观君子,我心则降。
”佰有赋《鹑之奔奔》:“人心无良,我以为足;人心无良,我以为君。
”另一人赋:《野有蔓草》邂逅相见,适我愿兮”2.观志观风提出“赋诗,吾以观其志”,“观风”说是说用诗歌了解民情、风俗和政治兴衰,用诗歌、音乐等文艺作品为政治良窳提供例证,以达到改进政治的目的,最早见于《国语》、《左传》。
季札观乐,从季札对周乐的评论看,他正是把音乐(文学)和政教结合起来了。
他认为政治的治乱会对音乐(文学)发生影响,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音乐(文学)去“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
因为政治的治乱会影响人,而人的思想感情又会反映到音乐(文学)中来。
《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季札听《周南》《召南》后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听《邶风》《鄘风》《卫风》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
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听《齐风》曰:“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听《颂》:观止矣(看到了最好的了)3.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言得其要,理足少传”。
“立言”属于“再次”的地位,它的价值意义小于前两者,但是它与“立言”、“立功”的政治价值取向则是相同的。
古代文论知识点 精简版,考试复习,裸考必备小抄
❤《尚书尧典》:“诗言志”是中国古典诗学与文学批评的奠基,朱自清称之为“开山的纲领”;重文艺教育功能,提到原始艺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
“诗言志”:诗歌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情志,概括了诗歌基本特点,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诗”一般专指《诗三百》,“志”也并非泛指。
“诗言志”三个支派:1、重志:诗歌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对人进行道德规范。
志即指规范性的情,要合乎礼义道德。
如孔子“思无邪”,忽视了艺术规律,片面强调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窒息了文学的发展,影响不大。
2、重情:强调诗歌对于抒发个体情感的作用。
陆机“诗缘情而绮靡”。
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性、客观性及其教育作用,对文学创作带来不良影响;是对诗言志理论的片面发展。
对诗歌艺术规律的总结贡献较大。
3、情志并重:“诗言志”理论主流。
闻一多“志”有三个意义:记忆;记录;怀抱。
“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
孔颖达指出:“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情志并举在理论上得以确立,标志着中国传统诗学对诗歌本质特征的体认已趋于成熟。
刘勰、钟嵘、等人主张情志并举。
强调诗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重视文学本身的抒情性特点,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孔子:1、“思无邪”:从文艺社会功能出发,把“思无邪”作为评价文艺标准。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无邪”,即“雅正”。
反对“淫放”。
比后世“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要全面开放。
2、孔子论文艺社会功能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①“可以兴”:兴,起也。
诗可以启发人的意志,鼓舞人的奋发向上。
要求具有艺术感染力。
从作家讲,即由自然景物或社会某些事物触动了诗人主观之情,然后“形于言”。
从读者讲,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而受到感染。
②“可以观”:这都是从诗歌反映社会生活和诗歌的认识作用立论的。
诗人要反映现实的真实:而读诗的人,又是通过作品来认识其社会真实面貌的。
可见,“可以观”具有认识作用。
③“可以群”:群居相互切磋,研究学问,交流思想,和睦相处.说明诗具有团结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作用。
古代文论选读重点(00814)
古代文论选读重点(大纲中需要掌握的知识)【1.1】《尚书》(上古文献汇编)(掌握)诗言志的基本观点。
诗言志的观点:“诗言志”是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诗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认识和概括,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关于诗的最早的一个定义,它对我国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影响源远流长。
“志”指的是意志和感情。
诗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
诗的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媒介来表达感情、抒发志向,诗的作用表现在它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上。
【1.1】《尚书》(上古文献汇编)诗、乐、舞三者之间关系的描述。
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文中“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和“击石附石,百兽率舞”的描述,反映了上古时期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关系。
在当时,除了诗以外,乐也起着教育的作用,乐与诗到后来才发展成两种独立的文艺形式,即以声音为媒介的音乐和以语言为媒介的诗歌。
尚书。
舜典〉中的描述,为后代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
【1.2】《论语》(孔子极其门人)(理解)“思无邪”:孔子对诗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思想内容方面,孔子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所说的无邪一般解作“诚正”。
所谓诚正,当然有他具体的阶级标准。
但我们从《诗经》本身的题材和内容的广泛、风格和感情的多样等这些特点来分析,可以认为,孔子提出的“思无邪”的本意,未必就像像汉儒、宋儒那样保守和偏狭。
相反,他的尺度还是比较宽泛的。
【1.2】《论语》(孔子极其门人)(理解)“文质彬彬”:孔子主张文质并重,辞意兼顾《论语庸也》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彬彬完整表达了孔子的质文观。
孔子以后质文并重便成了儒家的传统思想。
并为后世学者所丰富和发展。
这是强调文质不可偏废,内容和形式并重的思想。
在《论语卫灵公》中,”子曰:“辞,达而已矣”。
这是强调文学既要有文采,又必须以达意为主,要恰到好处,不过又无不及。
孔子的这个文质并重、辞意兼顾的看法,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古代文论复习资料
先秦文论1、诗言志:《尚书·尧典》所提到的一个文论范畴,《尧典》中讲:“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言志的意思是说:诗歌史用来抒发人的情志的。
这一观点正确的揭示了诗歌的性质作用,对中国诗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思无邪:出自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意思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文学倾向要雅正、纯正。
这个观念反应了孔子对文艺作品内容的基本要求,儒学文艺观念的核心。
3、尽善尽美:出自《论语》:“子谓《韶》,尽善矣,又尽美也”是关于文艺作品内容形式的要求,要求文艺作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这一观念正确揭示了文艺作品文质之间的关系,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
4、中和之美:出自《论语》:“《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美学范畴,是儒家文论的核心和支柱,它要求文艺创作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过,会理性的节制人的情感,要含蓄的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要去否去泰,防止过犹不及。
5、兴观群怨:出自《论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孔子对文艺社会作用的认识。
意识是有启发鼓舞的作用,有认识社会现实的作用,有互相感化互相提高的教育作用,有讽刺不良政治的作用。
此外,诗还有道德教化的作用和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的作用。
6、知人论世:要正确理解一个人的创作特点,真正掌握作品的内涵,第一要知人,第二要论事,知人就是了解这个人的思想,生活经历,成长过程和审美趣味。
论事就是要理解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环境,这是一种文艺批评,涉及到文学批评的社会学方面。
是中国文艺批评方法论中的金绳宝X7、以意逆志:意,推导,追求的意思,志,作品中的深层含义。
不管哪种解释方法,都强调不能因为拘泥个别词句而误解了诗的原意,而要通观全诗,以作者之志,推求作品含义。
8、知言养气:知言是指能够辨别言辞的本质,能够辨别那些片面的,不公正的和闪烁其词的语言并指出其实质。
养气是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孟子强调要用儒家的道德去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代表先秦儒家对完美人格的追求。
古代文论知识要点
选择部分知识点第一、二章1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2 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多义性。
3 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发展为以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
4 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态有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文人之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小说评点、散见于文学作品、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的言论。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宋人诗话大多是以资闲谈的。
6、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7、汉儒将文学和学术区别开来。
8、“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9、对文艺充分肯定的是儒家,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大加否定的有道、墨、法三家。
10、孔子十分重视诗歌的社会教化作用和伦理实践意义。
他强调学《诗》对于道德修养和立言修辞的重要性。
在关于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方面,他提出了“文质彬彬”、“尽善尽美”、“情欲信”、“辞欲巧”。
11、“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是荀子在《乐论》中提出,他强调文艺源于情感。
12、庄子崇尚自然、崇尚自由的精神,正是一种审美的追求。
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3“非乐”论和“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三表是由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也就是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现实和将其运用于实际事务的实践价值。
14、“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源情”之说,源于屈原的主张。
16、两汉文论主要是研究《诗经》、屈赋、汉赋、和《史记》。
17、先秦儒家和道家学说对立互补,确立了我国古代文论的基本体系与框架。
18、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论批评中许多矛盾对立的范畴,如美丑、虚实等推其滥觞,即发韧于《易》。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复习要点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复习要点一、文论的起源和发展:1.文学批评的起源和发展:从《诗经》的评价到《左传》的叙事批评,展示了古代文学批评的雏形和发展轨迹。
2.文学批评的目的和意义:古代文学批评主要是为了修辞技巧的提高、发展文学的审美标准和传承优秀文学传统等。
二、古代文论家及其代表作:1.刘勰《文心雕龙》:主要包括文论概论、文体论、修辞论、文义论、评说论等内容。
强调“雕饰”修辞语言,重视形象和表达的精确性。
2.韩愈《韩文公论》:主张文学要追求真实性、发人深省,不同于追求艳丽的辞章,提倡以内容为主的文采。
3.欧阳修《五代诗论》:提出“人情之文章”的观点,主张文学要紧密结合人生,把握社会变迁和人情世故。
4.柳宗元《文心雕龙钞》:是对刘勰《文心雕龙》的扩充和解释,强调文学的精神内涵和意义。
三、文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修辞论:主要讲述修辞技巧的运用、辞章的雕饰和修辞手法的分类等,如《文心雕龙》的篇章等。
2.文体论:讨论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要求,如《文心雕龙》的文体分类等。
3.诗歌批评:主要评述诗歌的内容、风格和艺术表现,如《五代诗论》对于五言绝句的评价等。
4.散文批评:关注散文的主题、结构和修辞手法,如《韩文公论》对于散文的论述等。
5.文章的修辞技巧:注重对修辞手法的应用和辞章的雕饰,如《文心雕龙》对于修辞方法的阐述等。
6.评说论: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和评论,重视对作品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分析,如《文心雕龙》的评说论等。
四、文论的影响和意义:1.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古代文论为后世文学批评提供了基础和范例,如现代的文化批评、修辞学等。
2.对古代文学创作的指导作用:古代文论通过提出文学创作的标准和要求,对古代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指导作用,如宋代构建的文人文化体系等。
3.对文学研究的启示和参考:古代文论通过对文学形式、内容和意义的探讨,为后世的文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如中国现代文论研究等。
这些是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的一些重点内容和要点,通过复习和掌握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起源、发展和意义,深入了解古代文论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指导作用,以及对后世文学研究的影响和启示。
中国古代文论概要
中国古代文论概要一.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1)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
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
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
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孔子赞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2)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
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观群,可观怨。
”(《论语·阳货》)。
兴指“感发意志”,具有艺术感染力。
观是“考见得失”,指诗的认识作用。
群是指诗的团结作用。
怨是批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3)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质彬彬,文质并重。
《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
”形式的目的是体现内容,不必过于华丽。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并重。
二、庄子的文学观(1)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心斋”、“坐忘”。
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
“心斋”、“坐忘”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和完成“道”的两种方式。
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功功利影响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坐忘”。
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
“庄周梦蝶”即是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2)文艺创作客体的两种互有关联的审美风格:“自然”、“素朴”。
庄子认为,文艺创作应该顺应、恪守自然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美超过任何一种美的类型。
庄子实际上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
提倡天籁,反对东施效颦。
(3)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形象:“得意”、“忘言”。
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
庄子认为:“言”是“意”的基础,“意”是“言”的指向,领悟到“意”就是超越于“言”。
古代文论考点
关键词填空1、沧浪诗话•诗辨——严羽;闲情偶寄——李渔;原诗——叶燮姜斋诗话——王夫之;人间词话——王国维名词解释1、三表法:——历史、文学、政治结合的统一体墨子提出了判断事物是非的三项标准,称为“三表法”:一表是古代圣王的作为,二表是百姓民众利害,三表是“百姓耳目之实”,即根据百姓耳闻自睹的事例来判断是非。
简答题1、《礼记乐记》中“乐”的作用:感染作用、移情作用(移风易俗)尊崇雅乐、反对郑卫之声(反其污染作用)乐对人心理的影响1.乐能影响人的情感。
《乐记》认为,音乐可以表达情感。
音乐是人感情的表现,音乐离不开情感。
2.乐对人的性格、意志的影响。
由于音乐是感情的体现,而感情是有个性特征的,所以音乐对人的性格能发生巨大影响。
政治教育与教化功能1.乐教能促使政治清明,社会秩序稳定。
《乐记》认为,乐是人的感情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而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人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状况是紧密相联的。
分析题1、风、雅、颂:“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
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
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
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
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
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
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
《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
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
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
但是没有情诗。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1、诗言志。
填空: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诗言志”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朱自清先生把它看做是中国文学理论的“开山纲领”(见朱自清《诗言志辨》)。
历代文论知识点
历代文论知识点一、前言文论是研究文学的一门学科,旨在探讨文学的本质、规律和审美价值。
历代文论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观点。
本文将围绕历代文论的知识点展开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二、古代文论古代文论主要集中在对文学形式和内容的探讨上。
先秦时期的文论家提出了“章法”、“比兴”等重要概念。
章法是指文章结构的安排,包括起承转合、主题明确等要素。
比兴是指通过类比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
这些概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文论更加注重对文学批评的实践。
刘向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象形”、“比兴”等重要原则,强调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而兰陵笑笑生则注重对文学风格的研究,提出了“章法文学”和“诗骨文学”等概念,对后世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唐宋文论唐宋时期,文论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王勃、韩愈等文学家提出了“文以载道”、“文必正”等重要观点,强调文学作品应当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高尚的情操。
而韩愈还提出了“文心不在诗,心诗则知音”的观点,强调文学创作需要具备真挚的感情和独特的才华。
宋代文论家更加注重对文学创作技巧的研究。
苏洵在《论文》中提出了“章句”、“文思”等重要概念,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而欧阳修则注重对文学修辞的探讨,提出了“六艺”、“词章”等概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明清文论明清时期,文论进一步发展,并且对文学作品的评论更加深入。
杨慎、李贽等文论家提出了“理学”、“格物致知”等重要观点,强调文学作品应当具有合乎人性和天理的特点。
而王士禛则注重对文学的历史和发展的研究,提出了“文学体制”、“文学史观”等概念,对后世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现代文论近现代的文论更加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
胡适、钱钟书等文论家提出了“文人主义”、“文学独立性”等重要观点,强调文学作品应当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自由的创作精神。
而鲁迅则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提出了“文学的立场”、“文学的人民性”等概念,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文论知识点
古代文论知识点古代文论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对于文学艺术的理论分析和评价准则。
在古代文论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逐步介绍其中的几个。
一、文心雕龙的主要观点文心雕龙是东晋时期刘勰所著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其中包含了很多有关文学创作的观点。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气质”,刘勰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具备独特的气质,这是作者的个性特点在作品中的体现。
他强调作品中的语言要准确、简洁、生动,同时也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深入。
二、唐代文论的代表性观点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文论研究的重要时期。
唐代文论主要集中在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追求上。
其中最著名的观点是“以兴为主”,也就是说作品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同时,唐代文论也强调了写作技巧的重要性,如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性。
三、宋代文论的核心理念宋代文论主要集中在对文学创作的研究和讨论上,其中最核心的理念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宋代文人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既有理性思考的深度,又要有感性表达的情感力量。
他们强调修辞的简练、语言的准确,同时也注重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表达。
此外,宋代文论还特别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强调作品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四、明代文论的特点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在文论方面也有其特点。
明代文论主要强调文学作品的独立性与独创性,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明代文人认为作品要有独特的思想观点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
明代文论对于文学创作的技巧和规范也有详细的论述,如章法的运用、叙事结构的把握等。
综上所述,古代文论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从文心雕龙到明代文论,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理念和追求,但都对文学创作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古代文论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卓越成就。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中国古代文论讲义(提纲)第一讲绪论:中国文论概况一、文论(文学理论)的产生人用文学和艺术来表现,用批评和理论来解释。
刘若愚说:“所有文学和艺术试图表现不可表现者,所有的文学和艺术理论也试图解释不可解释者。
”(《中国文学理论》5页)文学先于文论产生和发展。
文学产生并且有了相当的发展以后,要整理,于是出现了文论,就是对于文学的评论、批评。
整理,一面可以看出文学和其他学术(非文学)的不同,一面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本身的“本同而末异”。
批评就得有眼光,有标准。
于是为批评的批评——批评的理论产生了。
批评的理论可以指导批评,同时对作家也有借鉴。
于是,批评变得有力量、有价值、有意义。
二、文论的演变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从先秦到南北朝,上古期,约2600年);一是文学观念复古期(从隋唐到宋,中古期,约700年);一是文学观念完成期(从元到清,近古期,约700年)。
上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中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后一时期,是批评家试图建立一种完善的批评理论,使得批评言之有据,所以谓之完成期。
这是一个大概的轮廓。
可以再说详细一些。
1、文学观念演进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先秦为一期,两汉为一期,魏晋南北朝为一期。
先秦时所谓“文学”,是广义的文学观念,也是最初期的文学观念。
当时的“文学”是和学术不分的,文学兼有“文章”和“博学”两重含义。
孔子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莫(大约)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论语》1-6、7-33)文,文献。
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
人们把属于词章一类的作品(讲究形式与修辞)称之为“文”或“文章”,把含有学术意义的作品,称为“学”或“文学”。
班固批评屈原“露才扬己”“以离(罹,遭受)谗贼”,但“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
(《汉书艺文志》)虽说“文学”一词与今天的含义不同,但毕竟汉人对“文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古代文论重点
一、儒家孔子的文艺思想(一)、礼乐之重。
1.关乎天道2.关乎政事(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3.人格教育(1)关于人格的修养:孔子提出具体的方式,孔子说有三乐,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2).理想人格的培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与艺”(3)理想人格的塑造与孔子的文艺思想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二)、批评标准——中和A中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B.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孟子对于儒家文艺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2、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论(一)行仁政,(二)是要发扬仁教,而仁教就的要发扬乐教。
荀子(一)、原道、征圣、宗经(二)、礼别异,乐合同。
(三)、儒家文论对后世的影响1.人格主义2.功利主义3。
经学中心主义二、道家道家文艺观的总体特点1.虚静其心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2.法贵天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言外之意。
道家认为言语不能达意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对文艺美学贡献:一是对于象的论述,是从审美的角度对艺术创作的客体所要达到的标准的描述二是对虚静的论述,是从心理的角度对审美主体所提出的要求。
1.崇尚自然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2.虚静庄子的文艺思想——神乎其技1,心斋坐忘2,用志不分3.以天合天第一个“天”是主体之天,是主体之自然之天性。
第二个天就是客体之天,是琴木之自然之天性。
第三,是以主体之天性合乎自然之天性。
4.无象之象三、汉代物感说:中国古代文论讲作家是感物而动,讲诗人被外物感召,然后产生创作的冲动和紧张。
1.是自然外物“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2.是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
“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3.作者自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史记·屈原列传的》屈原论1.淮南子的屈原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孔子的)“尽善尽美”说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有一句话:“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提出了“尽善尽美”说。
就是说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但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孔子的)“辞达”说"辞达"就主要应是指文学作品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作品的内容,不必要徒事与内容无关的文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好改造。
千万不要搞出几十分卷子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诗言志:古代诗学概念。
体现了古人对于诗歌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语出《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近人朱自清《诗言志辨》以为先秦流行的“诗言志”说,是儒家传统诗论的“开山的纲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从文艺主体论出发,概括地说明了诗歌文学表现思想感情的特征。
但在先秦时期,这一理论还是比较朦胧的,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子对叔向称“诗以言志”,《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庄子·天下》“诗以道志”,所谓“言志”或“道志”,意义并不完全一致,也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解释。
发展到汉初,《礼记·乐记》据此发挥,指出诗人所言之志是“感于物而后动”,探讨文艺产生的本原,从文艺主体论进一步探讨创作主客体的关系,涉及到文艺的本体论。
《诗序》又深一层地作具体发挥:“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其作者又强调所言之志必须“发乎情,止乎礼义”,情不能超越封建伦理规范。
因而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很大,“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虽然所言之“志”,与后来陆机《文赋》“”说有质的区别,不是属于纯粹审美的意识,但是,汉人由言志扩大到道情,却开拓了诗人视野,扩大了“志”的表现范围,其中又提出了“情”与“志”的关系新课题。
大概经过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意识的冲击,“诗言志”说在唐宋以降,也日渐增强了它的审美意蕴。
如唐孔颖达,虽是经学家,但也解释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一年疏》)发为情、志统一之说。
诗人所言之志,不仅是涉及政治教化的理性规范,而且可以容纳生动的个性化的情感活动。
古代文论家常把“言志”与“缘情”二说加以对立,但考其源头,原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而“美教化,移风俗”的说法,又从诗歌的认识功能,进一步论其社会教育作用。
东汉初班固《汉书·艺文志》据此发挥说:“《书》曰:…诗言志,歌永言。
‟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
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
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知得失,自考正也。
”这是在“诗言志”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发扬了古代“采诗观志”的精神,充分发挥了诗歌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作用,从抒发个人情志,进一步要求去反映生活,以便在封建体制中完成能动改造社会的任务。
在这里,汉儒已逐渐把传统诗论从主体意识的表现延伸到对于创作客体的探索。
但无论是“志”或“情”,都是人的思想感情。
社会极为复杂,人的思想感情的抒发及其艺术反馈也就千变万化,各逞异貌。
如《礼记·经解》篇有“温柔敦厚”的“诗教”之说,它是“诗言志”说众多理论表现形态中影响重大的一种。
“温柔敦厚”作为传统“诗言志”的一个思维模式,要求按照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来“发乎情,止乎礼义”,限制了诗歌文学反映和批评现实的斗争性。
这一理论规范却不可能永远一统诗坛。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诗言志”说又被后人赋予新意。
传统诗论中的“诗言志”说之所以源远流长,生命绵延,这种突破与发展所注入的新鲜血液的奔腾是必不可少的。
如唐的“”(《送孟东野序》)之说,认为诗歌所言之志不仅温柔敦厚,逆来顺受,而是标志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对社会环境压迫的抗争和呐喊,是诗人干预生活、改造社会并求得内在心理平衡的一种特殊需要。
后来白居易《与元九书》又以“诗言志”为据,发为“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之论,逐渐加强了诗歌文学的批判精神和斗争性,从而把古代的“诗言志”说,发展为富有古典现实主义精神的诗歌理论。
而清初黄宗羲《万贞一诗序》,又结合时代斗争,对“温柔敦厚”的“言志”之说作出了全新的解释。
他批判了俗儒“厌厌无气”、“委蛇颓堕”的言志方式,要求诗人“怒则掣电流虹,哀则凄楚蕴结,激扬以抵和平”,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温柔敦厚”。
这一新说,虽然并不符合汉儒原意,但新思维拓宽了“诗言志”说的理论视野,并赋予了新的审美活力。
可惜直到晚清,仍然是汉儒所称“温柔敦厚”式的“诗言志”说统治传统诗坛。
诗六义:古代诗学概念。
“六义”原称“六诗”,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师》载:“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以风、赋、比、兴、雅、颂为“六诗”,当是先秦时代的美学观念。
汉初《诗序》加以继承发展,改“六诗”为“六义”,成为我国传统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极大。
《诗大序》云:“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而变风变雅作矣。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按照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的解释:“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之异辞耳。
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后来朱熹又据此发挥,称风、雅、颂是“三经”,是“做诗的骨子”;赋、比、兴“却是里面横串的”,是“三纬”(见《朱子语类》)。
用今天的话来说,风、雅、颂是诗的体裁,赋、比、兴则是诗歌的表现方法。
但近人郭绍虞《“六义”说考辨》(见《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则以为风、雅、颂、赋、比、兴原本都是古代诗体,颂为入乐诗体,赋比兴是不入乐民间诗体,后来又因不入乐的民间诗体太多,不便分类,于是当时的史官或采诗官只能本于作诗表现手法来加以分体。
所以后来赋比兴又逐渐衍化为三种不同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
所论新颖,可备一说。
不过至今一般人仍沿用朱熹的“三经三纬”之说。
《诗大序》之“六义”,有关赋、比、兴的解释,可参见“赋比兴”条,此不赘述。
关于风、雅、颂,《诗大序》以为风与雅的性质比较接近,不同的是风“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所谓“一人”,指作诗之人。
所以孔颖达解释说:“诗人览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故一国之事系此一人使言之也。
”而雅则是“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
也就是说,风是产生于各诸侯国的地方诗歌,雅是产生于周朝中央地区的诗歌。
至于颂,则是祭祀时赞美祖宗的诗乐。
但当作者进一步引申发挥,如谓风有风教、风化、风刺、风俗等解释;谓雅为“正”,专言王政废兴,而“政有大小”,故有大雅、小雅之别等,特别强调各类诗体宣扬政治道德的教化功能,则不免过分牵强。
“六义”说中,提出“风刺”、“变风变雅”、“主文谲谏”诸问题,从诗歌的艺术风格要求,到诗歌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等等,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对后代的儒家批判现实主义诗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如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的“六义”说,即是一例:“故闻…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则知虞道昌矣。
闻五子洛汭之歌,则知夏政荒矣。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
乃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之道缺。
于时六义始刓矣。
”白氏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儒家“六义”诗论的现实意义。
兴观群怨:古代诗学概念。
始见于《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起也。
孔安国以为是“引譬连类”,朱熹以为是“感发意志”,前者重在创作的比兴艺术,后者则强调读者的接受感染。
二者角度不同,但是并不矛盾,都具有“起”的意思,指的是诗歌创作通过比兴的艺术方法来抒情言志,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诗歌作品具有了艺术感染力,就能起到“感染意志”的社会作用,这就是“兴”。
观,郑玄以为是“观风之盛衰”,朱熹则以为是“考见得失”,通过诗歌作品,反映现实生活的“风俗盛衰”,从而引起读者对于政治“得失”的思考。
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
”(《论语集解》称引)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对于诗歌作品的切磋讨论,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统一认识,提高修养,起到安定社会的团结教育作用,所以朱熹说是“和而不流”,既彼此和谐,但又坚持原则,而不受流俗偏见的影响。
怨,孔安国注指“怨刺上政”,认为可以通过诗歌作品来批判现实,诗人有责任来批评统治者的为政得失,并抒发人们的怨愤之情。
总之,孔子的“兴观群怨”之说,对诗歌的艺术创作,特别是对于文艺的社会功能,进行了言简意赅、较为全面的概括,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古典诗歌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汉儒《毛诗序》,六朝梁代钟嵘《诗品》,到清代的,历代的文学家和理论家,无不蒙受沾溉,并给予高度评价。
钟嵘《诗品序》以具体事例,重点说明了“群”和“怨”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作用。
而王夫之更是结合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认识,对“兴观群怨”的内在相互关系作了新的阐发和全面论述,他在《诗绎》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尽矣。
……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
出于四情之外,以从生起四情;游于四情之中,情无所窒。
作者用一致之,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于有诗。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大大丰富和发展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容。
清初黄宗羲《汪扶晨诗序》也有共同的认识,认为“昔吾夫子以…兴观群怨‟论诗。
……古之以诗名者,未有能离此四者,然其情各有至处”。
为古老的“兴观群怨”说输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活力。
发愤著书:古代文学理论术语。
语出自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美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迁继承屈原“发愤以抒情”(《惜诵》)的精神,并依据自身的遭遇,阐发了“发愤著书”的思想。
所谓“发愤著书”,即认为优秀作品都是作家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迫害后的产物,其中都隐含了作家对黑暗社会的义愤。
这将文学创作与作家的生活经历直接联系了起来,强调了作家与现实的对立,突出了文学的社会批判意义。
司马迁所倡的“发愤著书”说,在文艺思想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唐代韩愈讲“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送孟东野序》),宋代欧阳修认为诗“穷者而后工”(《梅圣俞诗集序》),显然都受到了这一思想的启发。
到明、清时代,这一思想又进一步影响到了小说理论,象李贽曾称《水浒传》为“发愤之所作”(《忠义水浒传序》),蒲松龄也自言《聊斋志异》是“孤愤之书”(《聊斋自志》)。
联系文学创作的实际来看,“发愤著书”确实概括了文学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