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教材整合课件[岳麓版]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单元整合3 (共8张PPT)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集体农庄的变化。从材料来看,农庄发放物质
报酬的周期缩短,农民还可以像工人一样领取工资,这些做法会大
大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1953年,苏联没有改变计划
经济管理体制,故B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不可能消除城乡
单元整合
-1-
单元整合
知纳整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2-
单元整合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核心心观观点点 归归纳纳整整合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20世纪形成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资本 主义经济模式互相影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给世界各国探索现代 化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新经济”出现
盾
-3-
单元整合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核心心观观点点 归归纳纳整整合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二、苏联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1.赫鲁晓夫改革 领域:农业、工业,以农业为突破口。评价: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 先河,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改 革以失败告终。 2.勃列日涅夫改革 领域:政治、经济,工业改革为重点。评价: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 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最终失败。 3.戈尔巴乔夫改革 领域:政治、经济,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评价:改革没有取 得预期成效,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5-
单元整合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心观点 归纳整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政策的调整。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国家干预的弊端 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尼克松发出了“呼吁”,故A项正确。尼克 松并非要把权力下放到州政府,故B项错误。尼克松的想法是减少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与扩大福利覆盖范围无关,故C项说法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并非要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故D项错误。 答案:A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PPT课件
九彩
西周以后,我国丝织工艺有了
龙凤
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种日益丰
纹绢
富,花色图案精美。
地绣
衾
(战
国)
1972年,在湖南长沙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 衣。收拢后能攥在一只手 里,重量只有49克。
9
唐代的缂丝对马图
自由变化色彩,纹饰更加绚丽, 极具有艺术神韵。织业的发展
22时期特征新石器时代东汉南北朝隋唐陶器青瓷制瓷业成为独立的部门瓷器大量出口出现地方瓷窑体系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青花和釉里红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斗彩和五彩瓷粉彩和珐琅彩2324经营形态生产关系产品特点地位作用官营手工业从征役制到雇募制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产品有政府制定和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学习目标: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 青铜冶铸业: 1、“青铜时代”:从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
历时约15个世纪。
二里头文化:因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 今河南全省与河北省南部、山西省西南部、陕西省东部, 迄今以发现100多处。二里头文化的年代与中心分布区域 和夏朝的年代与中心分布地域形同,因而许多学者认为, 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的遗存。
13
三、从烧陶到制瓷——古代陶瓷业的发展历程
▪ 陶器发明是人类最早的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1、新石器时代:已开始烧制陶器。 2、成就:彩陶、黑陶、白陶等。
江西万年仙
新石器时代
人洞遗址出土的 龙山文化,蛋壳
陶器。
黑陶杯。
白陶鬹,山 东龙山文化。
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二课件:第11课_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共31张ppt)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教材图解阅读教材第51页“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和“被日 本兴中公司吞并的龙烟炼铁厂”两幅图片,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 信息? 提示:侵华日军对沦陷区经济进行疯狂掠夺;民族工业遭到严重 破坏。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三、民族资本的困境 1.帝国主义挤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资本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 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2.官僚资本压迫 (1)形成与发展 ①全民族抗战开始前,国民政府实行了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 政治腐败势力把部分国家资本占据为官僚资本。 ②到全民族抗战中后期,官僚资本的势力不断扩大。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探究点 当堂检测
3.阅读下面的示意图,造成图示现象的外部条件主要在于 (
)
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 A.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解析:从折线图的趋势来看,中国纱厂在1915—1919年的发展虽有 曲折,但始终呈发展趋势。注意限制词:外部条件。从时间上看,结 合所学知识,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C、D两项是内部因素,与 题意不符。 答案:B
课堂篇 合作学习 探究点 当堂检测
5.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 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的压迫榨取也!”此种状况出现于( ) A.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B.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作者认为民族工业没有在抗战中 毁灭,反而在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统治下,陷入了绝境。抗战胜 利后,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 到沉重的打击。故选D项。 答案:D
历史岳麓必修二第课课课件
园林与建筑相结合
岳麓书院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建筑相结合,形成 了独特的园林式书院风格。
石雕与木雕工艺
岳麓书院的建筑细节体现了精湛的石雕和木雕工 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文化内涵丰富
岳麓书院的每一处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02
岳麓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岳麓书院的课程设置
岳麓书院的创新发展
岳麓书院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 变革和发展,如南宋的“朱张 会讲”、明代的“阳明学派” 等,不断创新和进步。
岳麓书院在近现代也经历了变 革和创新,如清末的“岳麓新 学”、民国的“岳麓大学”等 ,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 了重要贡献。
今天的岳麓书院已经成为一个 集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 综合性机构,通过举办各种学 术活动、展览、讲座等,传承 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岳麓书院的文化影响力
岳麓书院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影响力和地位随着历史的沉淀而不断提升。
岳麓书院的文化影响力不仅限于中国,也影响了东亚地区的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 展。
今天的岳麓书院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进一步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04
历史岳麓必修二第课课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岳麓书院的历史背景 • 岳麓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 岳麓书院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 岳麓书院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01
岳麓书院的历史背景
岳麓书院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初创阶段
北宋时期,岳麓书院创立,成 为当时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兴盛阶段
南宋时期,岳麓书院得到官方 支持,规模扩大,成为全国著 名的学术中心。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单元整合4(共12张PPT)PPT课件
原
因
核心内容 在坚持公有制 的前提下,实行 分户经营,自负 盈亏
意
义
家庭联 党中央在总结教训 产 的前提下,决定实行 承包责 经济体制改革 任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极大地调动了 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推动了农 业生产的发展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单
元
整
合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二、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要调整
原 因 核心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 所有制,实行农 民土地私有制 把土地等生产 资料变为公有 制,实行集体经 营 提高公有化程 度和扩大公有 化规模 意 义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新解放区的封建土 土地改 地制度严重阻碍生 革 产力发展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 农业合 以满足国民经济发 作化 展的需要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 人民公 观地认为农业合作 社 化规模越大,公有化 化运动 程度越高,越能促进 生产力发展
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促进了农 业发展 进一步解放了 农村生产力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_《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同步课件 (1)
(3)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 战,但在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从机遇看,它有 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从挑 战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 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许多不发达国家在 政治上被边缘化的同时,最终完全有可能在经济上被边缘化。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 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自主预习
课堂导学
知能提升
课后提示
退出
历史 •岳麓版•必修2
解析: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 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经济全球化加 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 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并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 发展中国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 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 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本题选C项。
(2)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 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在全球化 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 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这种 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自主预习
课堂导学
知能提升
课后提示
退出
历史 •岳麓版•必修2
课后提示
退出
历史 •岳麓版•必修2
对点范例 有研究显示,2001年全球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这
些公司通过建立独资与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形式,几乎渗 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这反映了世界 经济发展中的( )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 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自主预习
课堂导学
知能提升
课后提示
退出
历史 •岳麓版•必修2
解析: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 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经济全球化加 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 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并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 发展中国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 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 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本题选C项。
(2)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 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在全球化 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 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这种 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自主预习
课堂导学
知能提升
课后提示
退出
历史 •岳麓版•必修2
课后提示
退出
历史 •岳麓版•必修2
对点范例 有研究显示,2001年全球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这
些公司通过建立独资与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形式,几乎渗 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这反映了世界 经济发展中的(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课件
听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思考:
1、 上述分析表明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有哪些变化? 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时期 方式 原因
商周时期 春秋时期
大规模简单协作 自耕农经济出现
生产工具和耕 作技术的进步 以及私有土地 的出现
2、自耕农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春秋时期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进步. (2)私有土地的出现. (3)宗法制的破坏和个体家庭逐渐成为社会基本单位等, 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
பைடு நூலகம் •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主 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 相提并论的“六畜”。
陶猪 (出土于上海崧泽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年)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
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十二生肖中包括了“六畜”,即家畜饲 养业中的猪、牛、马、羊、鸡、狗,说明这 一时期人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还包括鼠、 蛇、猴、虎等当时人们捕猎到的动物;另外, 还包括人们想像中的动物“龙”——传说中 司雨的神物,它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同 时还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改进)
出现时间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曹魏时期(三国) 唐代
主要工具
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 耒、耜 铁农具、牛耕 翻车 曲辕犁和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 2.重要的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
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 生产。(原因:生产力低下)
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古代何种生活方式? 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个体农民经济。 “戏中”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特征? 1.原因: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 2.特征:提示:规模-结构-目的 自耕农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并与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目 的为自给自足和交纳赋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件:单元整合 共张PPT
一
元
整 合
二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归纳整合 归纳整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一、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1)社会背景: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 水平相近。 (2)历史教训:各国冲突和战争连绵不断,给欧洲人民造成了无穷 的灾难。 (3)外部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受到来自美、苏两个 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 (4)欧洲觉醒:西欧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 能重塑辉煌。
目 标 导 航 1.欧洲共同体成立的 必要性 2.欧洲经济一体化建 设的措施 3.欧盟成立及欧元的 诞生 4.欧洲一体化的意义
方
法 点 拨
1.了解欧洲一体化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知道欧共体向欧盟发展的过程,注意两者 之间的区别 3.欧洲一体化为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提供了 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16-
单
-20-
单
一
元
整 合
二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归纳整合 归纳整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自主思考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说中说:“西欧……是 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 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西欧已经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说明经济区域集 团化促进了西欧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18-
单
一
元
整 合
二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归纳整合 归纳整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2.欧洲共同体形成 (1)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元
整 合
二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归纳整合 归纳整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一、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1)社会背景: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 水平相近。 (2)历史教训:各国冲突和战争连绵不断,给欧洲人民造成了无穷 的灾难。 (3)外部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受到来自美、苏两个 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 (4)欧洲觉醒:西欧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 能重塑辉煌。
目 标 导 航 1.欧洲共同体成立的 必要性 2.欧洲经济一体化建 设的措施 3.欧盟成立及欧元的 诞生 4.欧洲一体化的意义
方
法 点 拨
1.了解欧洲一体化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知道欧共体向欧盟发展的过程,注意两者 之间的区别 3.欧洲一体化为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提供了 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16-
单
-20-
单
一
元
整 合
二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归纳整合 归纳整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自主思考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说中说:“西欧……是 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 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西欧已经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说明经济区域集 团化促进了西欧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18-
单
一
元
整 合
二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归纳整合 归纳整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2.欧洲共同体形成 (1)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单元整合4 (共12张PPT)
试题回放 1.(2017课标全国Ⅰ)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 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 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 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题干材料肯定了计划与市场相 结合,并结合1990年的时代特征: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必然要摆 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可知C项正确。题干材料包含计划与市场 两层信息,而国家干预经济只涉及计划,故A项具有片面性。题干材 料没有反映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故排除B项。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 目的,在于说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故D项不是报告的主旨, 故排除。 答案:C
-23-
单
探究点
元
整 合
当堂检测
知识网络 系统构建
核心观点 归纳整合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提示:(1)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从经济一体化到 政治一体化;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逐渐扩大;灵活渐进。 (2)观点:区域一体化不仅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且加强了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论证:欧洲经济一体化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欧洲民族国家的疆界, 加强了欧洲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欧洲一体化使欧盟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改变了世界格局,加 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单
元
整
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后取得辉煌的 成就。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 渡。 一、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 体制转变 (1)原因 ①照搬苏联模式。 ②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 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开展工 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 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配套ppt课件
核心观点 归纳整合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2.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其动力主要来自手工工人的经验积累以 及对手工业的充足投入。 3.经营方式不断进步。从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 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明代中叶以后,资 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4.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一方面,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另一方面,明中叶之前官营 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私营 手工业的发展。明中叶之后,官营手工业衰落,私营手工业逐步占 据主导地位,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开始产生。
试题回放 话题归纳
4.(2017课标全国Ⅲ)《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 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 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题干材料反映出,西汉前 期各行各业的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大都可以致富,这反映出 西汉前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西汉时期的义利观并 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故A项错误。西汉的经济政策主要是重农抑 商,故B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地方豪强势力控制郡县的问 题,并且地方豪强势力主要是在东汉时期得到较大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
元朝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推行
(1)明清时期形成以白银为主、铜钱为辅的银钱并行的 货币流通制度 (2)明清时期的徽商和晋商也经营金融活动,晋商在乾 隆年间开始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业务,也为 官府代解钱粮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课课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 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整合教材框架、线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图片和文字史料,培养学生识辨史料辅助学习的能力 ,力求做到论从史出;通过阅读教材填充表格,培养整合教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古代中国农业机构及的特色,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智慧,培养对本民族的温情。
A.都江堰 C.灵渠
B.郑国渠 D.芍陂
5.(2010· 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 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C.精耕细作的开始
B.耕犁技术的成熟 D.单位亩产量提高
6.下列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是 ①刀耕火种 ②铁器牛耕 ③曲辕犁 ④翻车、 筒车 ⑤都江堰 ⑥农学知识理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农业的起源 从耒耜到曲辕犁 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起源 起源
生产工具 水利设施 耕作方式
发 展
中国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作业布置
完成学案及活页卷本课内容(包括填空)
巩固练习
• 1、(2006年上海历史卷)在中国古代,“易 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 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 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 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 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 • A.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 B.佃农经济
(1)、概念: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出现时间: 春秋 (3)、形成条件:(教材) 1)铁农具、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 社会生产力 2)私有土地出现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 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整合教材框架、线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图片和文字史料,培养学生识辨史料辅助学习的能力 ,力求做到论从史出;通过阅读教材填充表格,培养整合教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古代中国农业机构及的特色,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智慧,培养对本民族的温情。
A.都江堰 C.灵渠
B.郑国渠 D.芍陂
5.(2010· 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 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1
图2
A.铁犁牛耕的出现 C.精耕细作的开始
B.耕犁技术的成熟 D.单位亩产量提高
6.下列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是 ①刀耕火种 ②铁器牛耕 ③曲辕犁 ④翻车、 筒车 ⑤都江堰 ⑥农学知识理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农业的起源 从耒耜到曲辕犁 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起源 起源
生产工具 水利设施 耕作方式
发 展
中国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作业布置
完成学案及活页卷本课内容(包括填空)
巩固练习
• 1、(2006年上海历史卷)在中国古代,“易 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 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 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 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 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 • A.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 B.佃农经济
(1)、概念: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出现时间: 春秋 (3)、形成条件:(教材) 1)铁农具、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提高了 社会生产力 2)私有土地出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 新航路的开辟课件(岳麓书社)
北美洲
西
一个中心
两个 大 方向
欧洲
欧
洲 东亚 洲
平
西
西欧←亚洲←美洲←西欧 两条航线ຫໍສະໝຸດ 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
哥伦布、麦哲伦 四个 人物
迪亚士、达·伽马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 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
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齐世荣《西班牙、葡萄牙帝国的兴衰》
美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在殖民者到达美洲 后的一个世纪,当地人口减少了95%。……在屠杀、奴役和瘟疫之下,印 第安人口几近灭绝。
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是,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 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重要贡献。
1502年开始的黑奴贸易持续了400多年,使非洲损失了1亿多人口,造成 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客观上黑奴贸易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 积累,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
亚洲
非洲
印度洋
美洲
问题探究 问题1:材料反映了欧洲人什么样的需求?
材料1: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 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 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哥伦布
葡萄牙和西班牙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传播基督教的需要
星盘 多桅帆船
罗盘针
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为远洋航行准备了条件。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原因(必要性) 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
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 社会根源: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的微观调整: “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创立: 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 影响:
东欧:照搬苏联模式
剧变
解体
三年恢复期(1949——1952) 苏联模式的计划 三年过渡期(1953——1956) 经济体制的失败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殖民者的 扩张与掠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世界市场的拓展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由农业文明社会向工业文明 (二)亚非拉国家的被动 被动转型: 社会过渡 被动
经济结构变化
欧美列强侵略
亚非拉国家
卷入世界市场
近代工业起步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两种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同 性质不同的经济模式 性质不同
(一) 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 史。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整合历史必修二内容可 以发现历史发展的轨迹,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 以发现历史发展的轨迹,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 (二)对研讨某个相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 对研讨某个相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人物而言, 人物而言,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整合历史必修二 内容可以使我们能够全面、科学地认识评价历史。 内容可以使我们能够全面、科学地认识评价历史。
高中历史必修二
教材整合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
一、为什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为什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二、为什么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整合教 材内容? 材内容?
整合教材可以对本册教材的全部内容有一个 全面、系统的认识。 全面、系统的认识。 在以后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 在以后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在处理一册 课本之前, 课本之前,一定要先从某个角度去整合全 部内容,把点连成线, 部内容,把点连成线,加强知识间的横向 和纵向联系, 和纵向联系,然后在复习每节课时再把点 放在线上,这样就可避免“ 放在线上,这样就可避免“只见树木不见 森林” 森林”。
1、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2、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 展历程
二、从整体史的角度 整体史的角度整合教材: 整体史的角度
1、陆地时代——铁器与牛耕的“地域文明” 2、海洋时代——枪炮与商品搭建的“世界舞台” 3、天空时代——卫星与网络拓展的“宇宙”空间
“三面 八大、1960— — 红旗” 1962经济调整、 其他 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点)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开放
城市: 国企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飞和生 活剧变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三、信息化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 电脑与网络 信息化时代
地域的角度整合教材: 一、从地域的角度 地域的角度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十年探索期(1956——1966)
十年文革(1966——1976) 新时期(1976——今)
三年恢复期(1949——1952) 三年过渡期(1953——1956) 十年探索期(1956——1966) 十年文革(1966——1976) 新时期(1976——今)
改革 两年徘徊 经济体制改革 “一化三改”、五年计划 既有成就 成就又有失误 成就 失误
2、土地制度的演进:土地公有制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
井田制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
土地私有制
(战国以后) 战国以后)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男耕 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二)农耕经济的补充:工商业 (三)政府的政策: 重农抑商 (四)分化出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 资本主义 萌芽
阻碍 封建制度、自然经济、市场因素、政府政策、观念因素 封建制度、自然经济、市场因素、政府政策、 发展缓慢) (发展缓慢)
明清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固守农耕经济 内因:
(五)近代前夜的迟滞
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对外侵略扩张 外因:
二、工业文明时代
(一) 欧美列强 率先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主题线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整合必修二内容: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整合必修二内容:
一、 农业文明时代 二、 工业文明时代 三、 信息化 时代
一、农业文明时代
(一)农耕经济 (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1、耕作方式的演进: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原始末期至商周) 从春秋战国起) (原始社会) (原始末期至商周) 从春秋战国起) 原始社会) (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
自由放任 30年代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 机制的调整
实践: 罗斯福新政
国家干预经济
理论: 凯恩斯主义
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 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建立起比较完善的 社会福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