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第一部分

合集下载

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货币发行与银行监管

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货币发行与银行监管
对于存款机构从事与保险有关的业 务,金管局与保险业监督处也必须进行
香港银行业监管是由政府监管、行业自律、银行内部风 险管理的三级监管体系构成。
券有关业务上的角色及责任做出了详细 的阐述,并对实际监管工作中的许多细 节给出了详细的说明。金管局与证监会 根据谅解备忘录定期开会,讨论共同关
摄影:赵新喜
合作。双方也签订了谅解备忘录,以加 强双方合作和信息交流。香港设有强制 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负责监管强制性 公积金(强积金)业务。与强制性公积金 有关的中介活动会涉及到银行、保险、 证券等金融机构。金管局、保险业监督 处、证监会和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 共同签署了《有关监管强制性公积金中 介人的谅解备忘录》,以保证监管行为 的一致性。
中国大陆的金融监管机构设置与香 港比较类似。大陆没有存款保险制度, 但建立这一制度只是时间问题。由于香 港是混业经营,大陆是分业经营,香港 对金融机构的限制远较大陆为少,香港 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协调配合的难度应 该远较大陆为高。但是,香港的重复监
管、监管缺位和监管套利问题都不明 显。虽然还会有漫长的过程,但是大陆 的分业经营体制必将向混业经营转化。 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度也必然越来 越高。如何有效协调不同监管机构之间 的监管行为,将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 的问题。这方面,香港的经验有两点值 得我们借鉴:一是正式规则的确立。香 港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签订的谅解备忘 录,是非常详细的法律文件。这就使得 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有了明 确的划分。中国的监管机构之间,目前 尚缺乏这种详细的法律条文,所以不能 有效解决重复监管、监管缺位和监管套 利问题。二是非正式规则的建立。香港 的不同监管机构之间,有一个行之有效 的协调会制度。对于法律不够明确的地 方,以及实际执行中的具体问题,不同 的监管部门能够认真协商,并迅速解决 问题。几乎没有不同监管部门之间互相 推诿的问题和监管领地意识,这一点也 值得我们学习。

我国2009年国际收支金融项目分析

我国2009年国际收支金融项目分析

我国2009年国际收支金融项目分析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9-046-01摘要本文以我国2009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为研究对象,将关注重点聚焦于资本与项目中的金融项目,重点分析其中我国对外投资的部分,通过对这一类项目的分析,进而为我国外汇储备的运用与流向提出自己的建议,特别是对外汇储备投资实现多元化进行思考。

关键词国际收支对外投资外汇储备一、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金融项目数据金融项目从属于资本与金融项目,同时拥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个子项目,在2009年,此项目发生了如下变化:1.外国来华直接投资下降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9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110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撤资清算等流出318亿美元,增长143%,增幅比上年增加126个百分点;净流入782亿美元,下降47%4。

2009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是:金融和非金融部门吸收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均呈现下降态势。

金融部门吸收外国来华直接投资41亿美元,下降72%;非金融部门吸收外国来华直接投资1059亿美元,下降28%。

2.对外直接投资减少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48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4%;对外直接投资撤资清算等汇回42亿美元,增长91%;净流出439亿美元,下降18%。

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是:金融和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呈现不同的态势。

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47亿美元,下降69%;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434亿美元,增长7%。

3.对外股本证券投资大增,债券投资继续回流09年我国对外股本证券投资净流出338亿美元,上年为净流出11亿美元;对外债券证券投资净流入437亿美元,上升29%。

4.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入增加二、直接投资项目分析直接投资项目包括外国来华的直接投资以及我国对外国的直接投资,2009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两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在笔者看来,这与国际经济尚未完全且明朗地复苏以及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潜流涌动有巨大的相关性。

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其风险防控研究

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其风险防控研究

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其风险防控研究作者:全毅薛同锐来源:《贵州省党校学报》2022年第04期摘要:近年来,中国积极融入国际金融服务市场,有序开展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全方位推动对外开放、全面履行开放承诺,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既是行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在国际国内双循环背景下的时代需求。

本文在梳理了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沿革后,分析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压力与风险,针对金融业风险防控能力建设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风险防控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2)04 - 0089 - 09一、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历史回溯1978年,中国金融服务业踏上对外开放征程。

40多年来,金融产品从简单到复杂,金融服务从局部到全面,我国金融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在华投资力度不断加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银保监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上半年,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共计41家,分行115家,代表处139家,总资产3.73万亿元;外资保险机构共计66家,代表处85家,专业中介机构17家,总资产1.94万亿元。

本节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主要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将其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1992年,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起步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主要通过货物贸易活动实现对外经济往来,有关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法规相对较少。

随着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经济特区的设立,各类外资机构陆续进入中国设立营业网点。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同步开启,1992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深圳市人民币特种股票投资者开户暂行规则》,B股试点的开启,标志着中国证券交易正式走出国门。

境内企业可以在境外市场进行股票债券融资,极大地扩展了企业的资金来源,丰富了企业的股本构成。

整体而言,这一阶段我国的外汇和境外资本都处于短缺状态,但是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吸引了不少外资机构的青睐,为金融业开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09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地区政策论坛在京举行

2009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地区政策论坛在京举行

动 , 同应对危机; 共 立足 自 持续推进趋 同; 身, 协调准则, 便利贸易投 资; 办好论坛 , 承担公众责任。
此 次论 坛 为期 一 天 , 会代 表 就 全球 金 融 危机 分 别 与
出席 , 本地 区应对金融危机应采取 的行动 , 以及促 进本
一 : FN NCA 蠢 RSS . IA I C II :
金融 危 机 鬻羹 l
该 利 用好 国家 退 税 政 策 、外 汇 管 理 责任 , 并为危 机之 后 企业顺 利 进入 全 防 范风 险 的前 提 下 ,不 但 要 积 极 主
当好家 、 理好财 , 要 更 政策 、银行信贷 政策、 保 增长、 “ 促 面的、 可持续 的科学发展轨道打下 良 动地 记好账、 注意把好 关、 当好参谋 、 用好政 策。 就业 ” 等方面 的鼓励或扶 持政策, 好 的基础 。
地 区建立准则制定机构合作机制, 对增强本地 区 国际 对 准则制定机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与会代表一
取 向,国际会计 准则理事会和各 国会计准则制定机 构 应 当携手推 动建立全球统一 的高质 量财务报告 准则; 三是要 采取措施 ,进一步改进 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 构 的治理结构 , 完善金 融工具 、 允价 值等会计 准则; 公 四
以 及 新 修 订 实 施 的 《 业 所 得 税 企
伏 总之 , 面对这场 金融危机 , 广大 财会 人员 要发扬 “ 牛 昂首志 在
不用扬鞭 自奋蹄 ” 的工作作 风, 法》 《 、 增值税暂行条例》 《 、 劳动合 外贸企业财会人员责无旁贷 :踏踏 远 ,
同法 》 等 法 律 法 规 的政 策 变 化 , 实 实立 足 本 职 岗位 , 一切 工 作 要 从 尽 最大 努 力 ,诠释 危 机 来 临 时 每 位 筑 敬 巢 引凤、 放水养鱼 , 实现企业收益最 “ 从于企业 大局 、服 务于业务发 会 计人 的专 业 、 业 和职 业精 神 。 服

2009年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2009年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2009年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包永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7%,大大低于2007年5.0%的实际经济增长率。

其中,美国经济增长将从2007年的2.0%降至1.4%;欧元区从2007年的2.6%降至1.2%,日本从2007年的2.1%降至0.5%。

估计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9.8%降为8.5%;预计2009年各国政府将继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将得到解决,而投资者市场信心也将逐步恢复,从而推动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脱离价值低估的底部区域。

2009年商品市场将会有众多新品种推出,商品市场将先于股票、房地产等市场率先对各项经济刺激措施作出反应,我们对2009年商品市场持相对乐观态度,逢低做多应成为我们年度战略的首选。

一、国际经济形势分析1、次贷危机动摇美国霸主地位2007年初露端倪的次贷危机因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跌而不断升级,并最终在2008年演变为一场罕见的金融危机,不仅摧毁了贝尔斯登和雷曼,而且终结了华尔街过去70年来的神话。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美国2008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负增长0.5%,创下了2001年以来新低,而第三季度消费者支出下跌幅度创下近3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12月中旬美联储将美国联邦基金率下调至0%~0.25%,同时表示它将利用一切手段来结束这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并激活信贷市场。

美国财政部最近公布的一系列重大救市举措并未有效地遏制住经济下滑态势。

图1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变化趋势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方正期货研发中心图2美国工业生产增长率2007年7月-2008年11月变化趋势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方正期货研发中心美国2008年1-10月贸易逆差累计达711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继续增加。

受经济放缓、大规模经济刺激和金融援助计划影响,财政赤字大幅上升,在9月30日结束的2008财年联邦政府预算赤字创下同期历史新高4550亿美元。

关于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思考王方宏(中国银行海南金融研究院,海南海口570102)摘要:本文从账户体系和金融产品的角度回顾了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轨迹,发现当前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呈现多个具有离岸功能的账户体系并行、监管规定分散化、地域分散化、数据分散化特点,而国外成熟的离岸金融市场是有统一账户体系、监管要求、统计体系和地域相对集中及最初的内外分离特点。

随着我国金融扩大开放和融入全球化,建议我国借鉴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经验,建立离岸金融统计体系、探索本外币一体化账户、走集中发展的道路、制定离岸金融税收优惠政策等,以此促进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

关键词:离岸金融;账户体系;监管政策DOI :10.3969/j.issn.1003-9031.2021.02.010中图分类号:F830.3;F8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21)02-0081-07收稿日期:2020-12-29作者简介:王方宏(1972-),男,海南海口人,经济学博士,中国银行海南金融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根据IMF 的定义,离岸金融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银行作为中介向非居民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

我国《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规定,离岸银行业务是指银行吸收非居民的资金,服务于非居民的金融活动。

离岸金融市场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开放的扩大,诸多离岸金融的研究文献均提出加快发展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议。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目前呈现分散化发展的特点,与我国扩大金融开放的形势、强化金融监管的要求不相适应,故有必要针对其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厘清发展思路,加强顶层设计,以加快发展和防范风险。

一、从账户和产品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轨迹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在人民币尚未自由兑换的背景下,走的是一条多领域并进的发展道路,相当一部分业务没有冠以离岸金融之名、但实质上具有离岸功能且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措施均不是对原有政策进行改进,而是另起炉灶,原有政策措施(除了1989年在深圳的试点)继续实施。

美联储_量化宽松_货币政策的原因_影响与启示

美联储_量化宽松_货币政策的原因_影响与启示

一、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货币市场利率迅速走高,金融机构融资意愿大幅度下降,次贷危机迅速转化成信贷危机。

美联储在连续下调基准利率几近零的水平后,又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别应对措施,通过购买国债等证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早由日本央行提出,2001年至2006年间,在通货紧缩的长期困扰下,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降至零,并定量购买中长期国债,就是典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该政策的最终意图是通过扩大和调整中央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的总量和结构,增加货币供给,降低中长期市场利率,避免通货紧缩加剧,以促进信贷市场恢复和实体经济复苏。

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放松银根:改变货币价格(即利率)或改变货币数量。

常规的货币政策一直以利率杠杆为中心,然而随着通货膨胀率回落、短期名义利率逼近零水平。

从原则上,央行可以数量杠杆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

与利率杠杆等传统工具不同,“量化宽松”被视为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收购300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和至多1.25万亿美元两房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规模创近40年之最。

至此,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式出台,具体内容包括:(1)推出7000亿美元不良资产纾困基金(TARP),将被用于向银行注资、购买不良资产、提供担保以及为住房贷款者提供服务等四个方面;(2)推出2,000亿美元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旨在重振消费者与小型企业贷款;(3)提出公私联合投资计划(PPIP),旨在从金融机构手中收购问题贷款和其他资产;该计划将动用原先TARP中的750亿~1000亿美元,再搭配民间资金,预计计划购买力最高可提升至5000亿美元,未来甚至可能将扩大至1万亿美元;(4)实行私人资本担保,根据美财政部公布的PPIP 计划细则,私人资本如通过甄选介入“问题贷款”的处置,联邦贷款保险公司(FDIC)将按1:6的比例为其提供担保,以便投资者从美联储获得无追索权贷款;而剩余部分,财政部将与私人资本按50%的比例各自出资组成股本。

2009年,世界经济事件

2009年,世界经济事件

2009:事件一:东欧国债危机冲击西欧发达市场银行业2 月17 日:穆迪发布报告警告,东欧国债危机可能严重冲击西欧发达市场的银行业,许多西欧银行的评级可能面临大幅下调。

消息引起了市场对于东欧国债危机可能进一步扩散的担忧,欧洲股市和欧元汇价大幅下挫。

我们认为东欧危机中的主要债务国其债务总额相对较小,约为405 亿美元,短期到期的债务更小,对欧洲银行系统将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冲击。

并且东欧的主要债权国85%在西欧,美国所占的债务比例微乎其微,这意味着东欧债务对世界金融核心国美国来说根本构不成威胁。

事件二:美国出台财政刺激方案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2 月17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

该刺激计划几乎涵盖美国所有经济领域,是美国经济走向复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其中资金总额中约35%将用于减税,将有95%的美国家庭从中受惠,这对刺激美国经济的主要引擎,即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政策方面,在无降息空间后,3 月18日:美联储出台总规模在1.15 万亿美元的“定量宽松”货币刺激政策。

“定量宽松”将使实体经济及金融机构享受到利率更低、汇率更软、流动性更宽松所带来的“廉价货币”的好处,将对在危机中艰涩运行的美国经济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事件三:全球主要成熟经济体股市触底反转3 月10 日:花旗董事长潘迪特表示一季度花旗有望迎来久违的盈利。

我们认为花旗集团业绩的巨幅攀升有可能成为美国股市甚至是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金融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将支持美国经济在年中触底。

该消息公布后,美股开盘大涨,欧洲股市盘中走强,全球主要成熟经济体的股市至此触底反弹。

事件四:G20 峰会催生国际金融新秩序4 月2 日:G20 国集团在伦敦金融峰上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催生了国际金融新秩序。

并且各国同意对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采取行动,准备实施制裁,以及共同维护贸易和投资开放,抵制保护主义抬头。

盘点2009年国内重大经济政策

盘点2009年国内重大经济政策

盘点2009年国内重大经济政策2009-12-26 21:49:46 中国经济导报编者按在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重击之下,2009年的保八(指确保GDP增速达到8%以上)任务,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保八要艰难得多。

去年底,我国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新增贷款预计接近10万亿元。

正是因为天量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拉动消费上(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使得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弥补了外贸净出口的短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为6.1%,二季度为7.9%,第三季度增长率达到8.9%,前三季GDP增速为7.7%。

众多分析机构指出,四季度的GDP增幅或不会低于9.5%,全年保八已毫无悬念。

“保增长,防风险”1月10日银监会从10个方面对信贷监管政策做出了调整。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保增长,防风险”的原则,在切实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我国经济稳健发展。

2月23日央行表示正在加快制订《放贷人条例》,企业和个人都可能成为“只贷不存”的放贷人。

3月2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部署55项重点工作,要求维护股票市场稳定。

3月31日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意味着筹备10余年之久的创业板有望于5月1日起正式开启。

4月15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重点抓好八方面经济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

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调控工作不能放松,调控重点更加突出。

2009年国际大事盘点

2009年国际大事盘点

2009年,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携手合力,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

全球主要中央银行多次降息并向市场注入巨额流动资金,一些国家央行则采取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大规模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

到下半年,在各国应对危机措施的共同推动下,全球经济呈现好转。

欧元区16国经济今年第3季度恢复增长,结束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美国连续4个季度下滑的GDP今年第3季度出现首次增长;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宣布今年GDP增长“保八”的目标不成问题。

印度公布其2008-2009财政年度的GDP增长率为6.7%。

已连续半年多负增长的巴西经济,今年第2季度开始反弹。

只有俄罗斯,因能源价格大幅下跌而经济严重下滑,其总统说,俄经济今年将萎缩7.5%。

面对全球经济下滑趋势得以遏止、金融状况改善、零售业销售逐步稳定、消费者信心开始恢复等等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0月初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全球经济呈现复苏迹象且速度快于先前预期。

但该报告同时发出警告:全球经济尚未稳定,各经济体采取停止动用公共财政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政策”为时尚早。

11月初,G20财长会议达成共识,各国继续保持政策支持力度,以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

显然,全球经济实现全面复苏,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气候变化:如何应对待行动持续干旱、湖泊干涸、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人类经历和目睹着气候变化带来的种种灾害。

世界银行2009年9月发布的年度报告《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中指出:气候变暖的威胁,远比金融危机严重且持续时间也长得多。

造成的损失,估计75% ~80%将由发展中国家承担。

面对气候变化的威胁,国际社会2009年密集磋商:联合国2009年气候变化首轮谈判3月底至4月初在德国举行。

主要为确定发达国家2013年~2020年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目标,以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并提供资金而做出具体安排。

2009年我国经济应对危机报告

2009年我国经济应对危机报告

2009年我国经济应对危机报告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云笼罩了世界各国,我国也不例外。

面对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我国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努力应对危机带来的冲击,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首先,我国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的经济刺激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收负担、扩大内需、提高对外贸易的支持力度等。

通过提高财政支出,政府积极扩大了公共投资,促进了基建项目的开展,拉动了经济增长。

同时,政府还大幅降低了企业税负,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雇佣人员,以稳定就业。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对外贸易,包括加大对外贸易信贷的投放、降低关税,以促进出口贸易增长。

这些刺激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提振了市场信心,推动了经济复苏。

其次,我国加大了对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金融体系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市场信心受到了打击。

因此,为了稳定金融市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推进市场化改革等。

通过实行严格的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有效地遏制了金融风险的扩散,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同时,我国还加大了对金融市场的开放力度,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通过这些措施,我国金融体系得到了有效的改革和完善,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此外,我国还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了经济结构的优化。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一些传统产业受到了较大的压力,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提供创新企业的支持,我国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型,促使我国经济从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提高了经济的竞争力。

最后,我国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认识到单靠国内力量很难取得较好的成效,因此,我国积极参与了各种国际机构的合作,包括参与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推动货币体系的多元化等。

2022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银行管理》试题及答案(最新)

2022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银行管理》试题及答案(最新)

2022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银行管理》试题及答案(最新)1、[题干]在发展战略上,( )于2009年被确定为资产公司商业化转型改革试点单位,确定了“改制一引战一上市”三步走战略目标,2010年完成股改,2013年在香港上市。

A.信达公司B.华融公司C.东方公司D.长城公司【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在发展战略上,信达公司于2009年被确定为资产公司商业化转型改革试点单位,确定了“改制一引战一上市”三步走战略目标,2010年完成股改,2013年在香港上市。

参见教材P163。

2、[题干]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限额统一采用人民币核定。

( )A.正确B.错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

境内机构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限额统一采用美元核定。

3、[题干]资本市场主要包括( )。

A.回购市场B.票据市场C.基金市场D.股票市场。

E,债券市场【答案】CDE【解析】本题考查资本市场的内涵。

资本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

4、[单选题]金融租赁公司的同业拆借比例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 )。

A.20%B.50%C.80%D.100%【答案】D5、[题干]银行的环境责任包括( )。

A.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要求,参照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行业准则制订经营战略、政策和操作规程,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B.尽可能地开展赤道原则的相关研究,积极参考借鉴赤道原则中适用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相关内容C.组建专门机构或者指定有关部门负责环境保护,配备必要的专职和兼职人员D.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员工进行环保培训,鼓励和支持员工参与环保的外部培训、交流和合作。

E,倡导独立对融资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现场调查、审核,而不能只依赖客户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资料作出判断【答案】ABCDE【解析】本题考查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责任。

银行的环境责任包括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要求,参照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行业准则制订经营战略、政策和操作规程,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09金融风暴下的中国

2009金融风暴下的中国

先看倒闭。

有关统计表明,2008年10月之前,珠三角已经有8000多家企业倒闭或转移。

香港工业总会预计,珠三角的6万~7万家港资工厂中,2008年将有10%停产,是20年来最高的。

而另一份媒体报道则称,仅2008年10月上旬,珠三角就有近50家香港企业申请破产清算。

而香港工业总会会长陈镇仁则表示,珠三角7万家港资企业中,年底时可能会有1/4即1.75万家倒闭。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的统计数据称,广东1~9月企业关闭总数为7148家,包括关闭、停产、歇业和搬迁数。

关闭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中关闭数量较多的地市分别是东莞市1464家、中山市956家、珠海市709家、深圳市704家、汕尾市587家、佛山市526家以及潮州市432家。

从行业分布看,关闭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五金塑料、电子产品、陶瓷建材等传统型、低技术、高耗能行业。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同时也出示了广东省工商局统计的全省企业新注册数目以及注吊销情况。

据统计,1~9月,广东各类市场主体共注吊销企业62361家,新注册企业数100634家,全省新注册企业总数与注吊销企业总数比较,净增加38273家。

东莞是此次企业关停最为严重的地区,该市市长李毓金2008年11月14日回答记者提问时,否认了境外媒体"一天就倒闭了好几百家企业"的报道,声称"没有那么严重",1~10月东莞累计关停、外迁企业714家,其中关停689家,外迁25家,预计全年关停在900家上下,而以往每年也要关停700~800家。

由往年七八百家上升到2008年的900家上下,实在说不上不正常。

但这位市长的数字却与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公布的数字不符,后者的数据显示2008年1~9月东莞关闭的企业为1464家,是市长所称数字的1倍还多……长三角的情况如何?浙江省工商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浙江全省超过1200家企业关门歇业。

据浙江温州市经贸委7月对31个工业强镇和开发区的15521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有1259家企业停工或半停工甚至倒闭,占调查企业总数的8.1%。

金融衍生产品与银行业务发展法律问题报告——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标准文本ISDA和NAFMII法律风险研究

金融衍生产品与银行业务发展法律问题报告——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标准文本ISDA和NAFMII法律风险研究

中国银行业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科研课题(2009)金融衍生产品与银行业务发展法律问题报告——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标准文本ISDA和NAFMII法律风险研究牵头行:上海银行参与行:中国银行渣打银行二〇一〇年一月目录3引言5第一部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地位及现状5第一节金融衍生产品概述12第二节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地位16第三节国内对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监管22第二部分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标准文本——ISDA和NAFMII文件群22第一节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国际标准文本——ISDA 文件群结构及其条款35第二节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国内标准文本——NAFMII 文件群结构及其条款43第三节 ISDA与NAFMII文件群比较50第三部分ISDA和NAFMII标准文本面临的法律问题及立法建议50第一节单一协议原则面临的法律问题53第二节净额结算原则面临的法律问题57第三节转让式担保面临的法律问题60第四节相关立法建议67第四部分 ISDA和NAFMII标准文本的避险运用技巧67第一节 ISDA和NAFMII主协议版本的选用69第二节ISDA和NAFMII主协议中公允市场价值计算方法的运用73第三节ISDA和NAFMII主协议中的交叉违约和特定交易违约条款76第四节其他相关条款87结束语88附录:1、《ISDA主协议1992版》(中英文)2、《ISDA主协议2002版》(中英文)3、《NAFMII主协议2009版》引言金融衍生产品与银行业务发展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议题。

从大类角度划分,商业银行参与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基本分属两种,即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

场内交易由于其规范程度较高,且具备产品标准化、品种固定化、技术先进化、清算集中化、监管严格化等特征,其一般意义上的法律风险一直被认为处于低度状态,除非出现罕见的系统风险状况。

因此,场内交易的模式一直为金融界和法律界所推崇。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危机的原因摘要:2007年7月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已演变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20世纪50年代大危机以来所罕见,教训与启示很多。

要防止悲剧重演,各国和国际社会要妥善处理四大关系:一是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要相辅相成,二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要协调发展,三是社会收入分配和税收政策要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四是加强合作,协调发展。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中图分类号:F112.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6-0158(2009)04-一0027—03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影响美国爆发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又一次严重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迄今仍众说纷纭,其中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美英模式是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祸根。

法国和德国近来不断强调,。

市场自由”的美英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资本主义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祸根。

…2008年9月25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一次会议上指出,这场金融风暴并非单纯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其根源更深,“对冲基金”之类以套利为={三要目的的资本出现,这类基金的操控者将资本主义股票市场引入纯粹的投机歧途而无法自拔。

他指出,目前的金融危机表明。

金融资本主义的终结”,那种认为“市场万能、不需要任何规则和政治干预。

的观点是“疯狂”的,市场经济应该有所规范。

第二种看法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深化的结果。

2009年2月1113,在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世界历史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资本论》《帝国主义论》与当前西方金融危机”学术研讨会上,与会150多位专家学者深入分析了当前西方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根源,指出,这场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后基本矛盾不断深化和集中爆发的结果。

Ⅲ第三种看法认为,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信托责任的沦丧,其背后甚至隐藏着美国的战略意图。

金融危机后欧盟对于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态势

金融危机后欧盟对于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态势

2010年04期金卡工程・经济与法NO.04,2010149金融危机后欧盟对于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态势□许美婷(苏州大学法学院江苏苏州215006)摘要: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社会对于信用评级机构的失灵,深感绝望,于是,改革与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

欧盟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经济体,对于信用评级的倚赖不言可喻,危机后也加快了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2009年REGULATION (EC )No1060/2009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6September 2009on credit rating agencies 的出炉,就信用评级的监管机构及登记制度有了明确规范,且就信用评级的监督、发行与利益冲突的避免均有严格的规范,本文即就此加以说明,期该法对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用评级立法监管信用评级制度系为减少投资者与资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以提供投资者有关信用违约可能的风险评估而产生。

自19世纪滥觞于美国发展迄今,已成为资本市场依赖的重要信息依据,然而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各国却处于消极、放任的态度。

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信用评级机构无法预知风险或提出警示于先,嗣后又剧降评等,对于金融市场的冲击更甚,投资者也难掩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失望,于是,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信用评级制度已是整个金融市场所不可欠缺的环节,对于此次金融危机的改革,将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与评级制度列为当急要务。

欧盟对于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原本无统一的法规,仅要求各盟国遵守国际证监会《信用评级机构行为守则精要》规范,金融危机后,同感于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重要性,遂加快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终于,2009年9月16日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通过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立法,REGULATION (EC )No1060/2009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6September 2009on credit rating agencies ,并于同年11月17日公布于欧盟公报,对于信用评级的发行、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独立性的要求与利益回避问题及揭露制度,都已明确规范。

“一带一路”下在岸人民币NDF市场的发展

“一带一路”下在岸人民币NDF市场的发展

“一带一路”下在岸人民币NDF市场的发展李富有 韦 星(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 710061)提要: 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入发展,合作国家不断增加,合作规模持续扩大,整体上有利于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权货币普遍存在汇率不稳定的风险,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投资和金融稳定。

应对人民币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冲击,通过发展在岸人民币NDF市场,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和实现人民币自由化与国际化。

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经济合作中的汇率问题和人民币NDF发展现状,并借鉴国际经验,力争于在岸人民币NDF之前做好理论研究和市场培训的准备,在市场准入、交易模式、干预和监管方面,吸取澳、韩的教训,并结合我国实际金融发展现状,制定干预和监管制度。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在岸人民币NDF;战略思路中图分类号: F8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21)01-0130-08 2013年以来,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入发展,其沿线合作的国家不断增加,合作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整体上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促进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主权货币普遍存在着汇率不稳定的问题,在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进程中,直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投资和金融稳定。

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改革人民币和外汇管理体制来应对该问题的冲击。

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on-deliverableForwards,简称:NDF)是国际金融市场最为重要的离岸金融产品之一,是外汇管制国家为了规避和管理汇率风险而使用的一种货币工具,其操作原理是事先确定银行为交易中介,基于买卖双方的预期汇率,来签订非交割远期交易合约。

在此合约中,远期汇率得到确认后,合约到期日再进行交割清算,其依据是按照已确定的远期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差额,结算货币是自由兑换货币,该经济业务中并不需对NDF本金进行交割,这就规避了汇率管制风险。

中国金融业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

中国金融业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

中国金融业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摘要] 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从而影响金融稳定性并且加剧金融危机,成为学术界、实务界及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31家金融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运用描述统计、相关性研究等分析方法,研究顺周期效应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程度。

本文结论是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对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利润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效应,但整体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金融危机;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金融业上市公司一、引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暴露出一些国家深层次经济矛盾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公允价值计量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诸多缺陷与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公允价值会计前所未有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从而影响金融稳定性,并最终加剧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经济后果。

这场争论已经不仅仅是学术论战,甚而影响了一些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改革政策。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已于2008年10 月13 日投票通过放宽公允价值使用要求,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2008年12月3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向国会提交了长达211页的报告:《SEC Report to Congress on Mark-to-Market Accounting》,反对废除公允价值会计,提出了包括金融资产减值需要重新设计等8项改进措施。

2009年11月,IASB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对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报告有关的会计准则做出重大调整,简化了现行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的会计处理,将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两类,替换原有的四分类,引起了广泛讨论。

我国于2007年开始执行的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然而2008年遭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公允价值会计产生了不小冲击。

2009年全球FDI现状

2009年全球FDI现状

2009年全球FDI现状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2009~2010年,最受跨国公司青睐的前十大投资国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巴西、越南、德国、印尼、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长远来看,稳定的经济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低成本劳动力以及市场开放等因素,将使中国继续成为最具吸引力的FDI东道国,中国依然位居最具投资吸引力国家榜首。

2009年全球FDI现状2009年上半年全球性FDI流量大幅下跌。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FDI流入量从2007年1979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下降到2008年的16970亿美元,下降了14%。

2009年,全球FDI流入量跌势持续扩大:2009年第一季度,流入量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44%,2009年上半年,流量较上年同期减少了49%。

此数据是基于54个国家(包括20个发达国家和34个新兴市场国家)的统计数据而得出的。

2008年,这54个国家吸收了全球性FDI流量的近90%;而2009年上半年,这其中的47个国家,吸收的FDI 较上年同期都有所减少;仅7个国家有所增长。

发达国家是FDI流出和流入的主要地区。

由于本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是发达国家,因此,这两年,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FDI流出量大幅减少。

2009年第一季度,发达国家FDI流出量下降了46%,其中,美国和英国的降幅分别高达68%和85%。

相应地,全球FDI流入量也大幅下降。

新兴市场中降幅最大的是东欧地区,为55%。

拉美和亚洲地区均下降了三分之一(中国是新兴市场国家中最主要的FDI流入国,仅下降了18%;巴西和墨西哥均下降了25%)。

全球并购数量大幅减少,2009年下半年,全球FDI情况不会有重大改观。

尽管世界经济近几个月来有所好转,但跨国并购并未明显复苏。

2008年,发达国家的FDI流量下降了29%,其主要原因是,跨国并购历经五年繁荣期于2007年结束后,并购额下降了39%。

欧洲的跨国并购交易骤跌56%,日本下降了43%。

2009年国际十大经济新闻

2009年国际十大经济新闻

2009年国际十大经济新闻一、各国刺激计划应对危机,新兴经济体率先复苏受持续恶化的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全球经济一度跌至二战来最低水平。

为帮助持续衰退的经济复苏,各国相继推出规模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

三季度以来,刺激计划显成效,以“金砖四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引领全球经济走向缓慢复苏。

二、油价金价大宗商品走牛,全球股市触底反弹在充裕流动性的推动下,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一路走高。

国际金价一度创出1227.5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国际油价则从33.2美元/桶的5年新低一路涨至82美元/桶的年内新高。

国际铜价、铝价、大豆、玉米等商品期货也纷纷创出新高。

同时,全球股市大幅反弹,新兴市场走势强劲。

与3月创下的10多年新低相比,道指涨幅已逾60%。

三、甲型流感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再受打击今年3月,墨西哥、美国等多国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很快蔓延至全球,给正处复苏的全球经济带来众多不确定性。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报告指出,根据打击程度的不同,“甲流”可能造成的全球GDP损失范围在0.7%-4.8%。

四、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低碳及新能源受热捧12月7日至18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190个国家的15000名代表出席,参加人数创历史之最。

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低碳及新能源领域因此受到投资者热捧。

最终,气候大会以通过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宣告闭幕。

五、美元地位受威胁,超主权储备货币呼声高涨3月份以来,因美联储大举购买国债,美元指数迅速进入下滑通道,美元对一揽子主要货币汇率持续下跌。

美元持续贬值使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受到质疑,中国、欧盟及俄罗斯相继呼吁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

六、迪拜风波引发忧虑,全球资产泡沫危机隐现11月25日迪拜政府宣布其主权投资实体迪拜世界推迟偿还债务,标普等国际评级巨头先后下调迪拜政府6家关联实体及希腊、墨西哥的信贷评级,同时欧美主权信贷评级也因巨额赤字面临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〇〇九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小组二〇一〇年四月负责人:苏宁总纂:凌涛刘明志审稿:杜要忠金琦刘春航刘薇鲁素英罗扬穆怀朋童道驰王振营谢多谢世坤邢早忠张健华张启胜张涛郑杨周道许统稿:白当伟金艳平王晟执笔:白当伟陈静范春奕费英珮金艳平李琪刘斌刘涛卢嘉红马昀庞魁霞邵欢宋诚陶昌盛王家辉王晟王旭祥吴培新张昀郑朝亮周庆武朱磊提供材料:傅浩胡汝银黄凌燕黄少军李柏梅刘宇光祁国中隆武华宋钰勤王玉菲魏振祥吴方伟吴昊吴满宇薛小兴杨照东张爱农张敏张生举宗军英文总纂:谢多刘明志英文统稿:白当伟张昀英文翻译:白当伟范春奕邵欢宋诚张勤张昀(以上审稿人、统稿人、执笔人、提供材料者和英文翻译分别按姓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特别致谢: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致谢:新华通讯社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内容提要●2009年,在极度宽松宏观经济政策刺激下,全球经济逐步走出衰退,主要发达经济体从第三季度起缓慢走向复苏,新兴市场经济体率先反弹。

发达经济体就业形势严峻、信贷持续收缩以及财政赤字日益扩大,个别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凸显,构成经济稳定复苏和长期增长的不利因素。

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将延续2009年的复苏势头,但是由于扩张性政策退出、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加大,仍不能完全排除复苏进程出现反复的可能性。

●2009年,危机救援活动取得积极成效。

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主导国际金融市场格局,新兴市场经济体所占市场份额继续有所上升,全球金融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国际金融市场回暖。

主要股指、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和黄金价格等大幅回升;主要货币短期利率显著下降,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受避险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美元除在年初走强外持续走弱。

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将受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和主要经济体扩张性政策退出等因素的影响。

●200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应对,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金融合作。

在外资继续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中资也继续积极审慎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

今后,中国将适当扩大境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全面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协调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目录第一部分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的宏观环境 (7)一、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 (8)(一)美国经济走向复苏 (8)(二)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 (8)(三)英国经济疲弱复苏,通胀压力已显 (9)(四)日本经济复苏进程并不平坦,通货紧缩重现 (10)(五)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表现差异较大 (11)二、主要经济体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11)(一)各主要中央银行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2)(二)各主要经济体实施刺激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明显增大 (18)三、国际贸易大幅萎缩 (21)四、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大幅降低 (24)(一)跨国直接投资大幅下跌 (24)(二)国际债券发行平稳,跨境证券投资缓慢恢复 (25)(三)银行跨境借贷继续下降 (26)第二部分国际金融市场运行 (28)一、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和格局 (29)(一)伦敦、纽约、东京为全球三大外汇交易中心,全球外汇市场交易规模大幅下降 (29)(二)英国是跨国借贷业务的集中地,全球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规模稳步回升.31 (三)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在全球债券市场占据绝大多数份额,全球债券市场未清偿余额稳步增长 (32)(四)纽约股票市场规模依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内地股票市场规模增长显著 (34)(五)伦敦、纽约是世界黄金现货、期货交易中心,全球黄金交易量下降 (36)(六)纽约、芝加哥和伦敦保持在商品期货市场的领先地位,全球商品期货成交量继续增长 (37)二、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价格走势 (40)(一)美元在年初走强后持续走弱 (40)(二)主要货币短期利率显著下降 (43)(三)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明显上升 (44)(四)全球主要股指大幅回升 (45)(五)国际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创历史新高 (47)(六)主要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大幅回升 (47)三、值得关注的国际金融动向 (49)(一)危机救援活动取得积极成效 (50)(二)金融监管体制酝酿改革 (56)(三)全球经济金融仍蕴涵着诸多风险 (64)四、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前景 (69)第三部分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 (71)一、中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经常项目顺差大幅下降 (72)二、外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进一步加深 (72)(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72)(二)外资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新设、参股及其经营情况 (73)(三)外资证券类金融机构继续积极参与证券市场 (74)(四)外资继续积极参与保险市场 (75)(五)外资继续积极参与黄金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 (76)三、中资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 (79)(一)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79)(二)中资金融机构境外经营和投资的情况 (80)(三)中资企业境外筹资的情况 (83)(四)中资金融机构和企业继续参与国际借贷市场 (86)(五)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87)(六)社保基金逐步增加对境外股票市场的投资 (87)四、中国金融市场继续融入国际金融市场 (87)(一)中国债券、股票、黄金、期货等市场份额的全球占比情况 (87)(二)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价格走势的关联性有所增强 (90)(三)中国金融市场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创新 (95)五、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服务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98)(一)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吸引境外参与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交易 (98)(二)全面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 (99)(三)进一步加强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102)(四)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102)六、协调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03)附录: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大事记 (107)专栏专栏1.1 澳大利亚、挪威等国中央银行率先加息抑制通胀 (16)专栏2.1 全球碳排放权市场 (37)专栏2.2 美国中小金融机构大量倒闭 (52)专栏2.3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改革与清算安排 (60)专栏2.4 迪拜世界债务风波 (67)专栏3.1 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取得新进展 (82)专栏3.2 中资企业走出去和相关政策 (84)专栏3.3 香港人民币产品市场的发展和前景 (93)专栏3.4 中国塑料期货和钢材期货交易取得成功 (96)专栏3.5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情况 (100)专栏3.6 全球金融信息市场在低迷中等待市场转机 (105)表表1.1 主要发达经济体重要经济指标 (10)表1.2 全球商品贸易结构(2000-2008)(%) (22)表1.3 2008-2009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FDI流入 (25)表2.1 美国问题金融机构与FDIC的存款保险基金余额 (55)表3.1 2009年外资金融机构交易规模及变动 (78)表3.2 2009年主要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概况 (83)表3.3 近两年中国政府出台的支持和规范企业“走出去”的文件 (85)表3.4 2009年中资企业跨国并购标志性事件 (85)图图2.1 全球债券市场国际债券余额结构 (117)图2.2 全球债券市场国内债券余额结构 (117)图2.3 全球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结构 (117)图2.4 全球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金额占比 (117)图2.5 欧元汇率 (118)图2.6 日元汇率 (118)图2.7 英镑汇率 (118)图2.8 1年期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 (118)图2.9 主要货币3个月期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19)图2.10 主要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 (119)图2.11 美国三大股指 (119)图2.12 欧洲主要股指 (119)图2.13 亚洲主要股指 (120)图2.14 伦敦黄金价格 (120)图2.15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 (120)图2.16 伦敦期铜、期铝价格 (120)图2.17 橡胶期货价格 (121)图3.1 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 (121)图3.2 2008年上证综指、深证综指走势图 (121)图3.3 2008年上海金价与国际金价差价 (121)第一部分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的宏观环境2009年,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经济体极度宽松宏观经济政策刺激下,全球经济逐步走出衰退。

其中,主要发达经济体从第三季度起缓慢走向复苏,通缩风险明显降低,金融市场流动性压力大幅缓解;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率先反弹,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发达经济体就业形势严峻、信贷持续收缩、财政赤字日益扩大,以及个别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凸显,构成全球经济稳定复苏的不利因素;主要经济体采取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也埋下了未来出现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隐忧;一部分新兴市场或发展中经济体仍存在着国内金融部门不稳定、外部融资困难等问题;也有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了资产价格上涨过快的苗头。

2009年,世界贸易大幅萎缩,同时各主要经济体经济不平衡程度有所减轻;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大幅降低。

2010年,世界经济将延续2009年的复苏势头,但是由于扩张性政策退出、局部通货膨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加大,仍不能完全排除复苏进程出现反复的可能性。

一、(一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美国经济走向复苏受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美国经济仅增长0.4%。

2009年下半年,在异常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下,美国经济开始从衰退走向复苏,第四季度复苏势头比预期更为强劲,创下2003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涨幅。

2009年美国各季度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分别为-6.4%、-0.7%、2.2%和5.6%,前三季度GDP同比分别下降3.3%、3.8%和2.6%,第四季度同比增长0.1%,全年实际GDP下降2.4%。

消费支出和存货调整是拉动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二者在第四季度对实际GDP 增长分别拉动3.39和1.44个百分点。

美国全年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为3807亿美元,和2008年6959亿美元的逆差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创八年来最低水平。

经济走向复苏并未伴随失业率同步降低,美国经季节调整的失业率从1月份的7.7%升至10月份的10.1%,11、12月份均为10%,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