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浩:叶芝诗中的东方因素
《当你老了》三个中文译本
当你老了》三个中文译本之评析1. 引言正如很多中文诗歌有不同的英文译本一样,许多英文诗歌也不止一个中文译本。
读者在阅读欣赏时,一方面会发现不同译本各有特色,但同时可能也会觉得无论哪种译本均难以全面体现原诗的风格、神韵。
本文选用了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当你老了》。
这首诗在中国流传的译文有十多种,而且很多学者也非常注重对其译文的研究。
傅浩教授运用五种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来阅读,“从不同距离和角度来观察和分析文本,以期有所发现和收获”(傅浩,2002),区?教授遵循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美”理论和喻云根的译文比较评析的五点原则对六种译文进行了比较(区?,蒲度戎,2005)。
另外,还有学者用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文本观来解读译文。
本文选取此诗的三个中译本,结合德莱顿的诗歌三分法理论,讨论诗歌翻译的不同方式。
在《翻译的三种类型》中,德莱顿提出了他认为最合适的诗歌翻译方式。
他把诗歌翻译分成三种类型:逐字译、释译和拟作,本文将遵循这三种类型对译文进行评析。
2. 《当你老了》的三个中文译本诗歌《当你老了》的作者威廉?叶芝(1865-1939 ),是一位爱尔兰诗人。
早年曾参加爱尔兰独立运动,后脱离政治运动,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叶芝在1923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位对现代诗歌具有重大影响的诗人。
他在1889 年遇见女演员、爱尔兰独立运动战士毛德冈,并爱上她。
他曾多次向她求婚,但均遭拒绝,但他终生爱慕着她,并为她写了许多诗歌。
《当你老了》就是其中一首。
诗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甜蜜的柔情,甚至听不到一句爱的誓言。
诗人用略带悲哀的语调,诉说着不可挽回的爱情。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第一种译文:当你年老陈黎译当你年老,花白,睡意正浓,在火炉边打盹,取下这本书,慢慢阅读,梦见你眼中一度发出之柔光,以及深深暗影;多少人爱你愉悦丰采的时光,爱你的美,以或真或假之情,只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心灵,爱你变化的容颜蕴藏的忧伤;并且俯身红光闪闪的栏栅边,带点哀伤,喃喃低语,爱怎样逃逸,逡巡于头顶的高山上且将他的脸隐匿于群星之间。
华丽而深刻的“诗舞”——浅论叶芝诗歌的象征艺术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华丽而深刻的“诗舞”——浅论叶芝诗歌的象征艺术林静怡 辽宁大学文学院摘 要:威廉・巴特勒・叶芝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伟大的爱尔兰诗人,是后期象征主义、神秘哲学的代表人物。
被艾略特誉为:“我们这一时代最伟大的诗人”。
叶芝创作生涯长达四十余年,诗作风格几经变化,从早期较为单纯的浪漫主义到中期接受法国象征主义并将其发扬,再到后期建立起个人独特的象征主义原则以及神秘哲学体系。
叶芝的作品极为震撼,其意象之丰富,象征手法之华美,哲学思辨之深刻,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拟从叶芝的艺术思想入手,来对叶芝诗歌的象征艺术与意象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尼采;艺术形而上;象征主义;意象作者简介:林静怡(1994-),女,辽宁大连人,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120-01一、尼采的艺术形而上与叶芝的艺术哲学在西方现代派文学百花齐放的时代,有一股与之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力量,那就是以尼采和休谟等人为代表的现代哲学。
现代派的艺术家们进行不同创作尝试的同时,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同时代哲学家们的思想影响,这在叶芝身上体现的极为明显。
叶芝本人对于尼采极为推崇,称尼采为“倡导悲剧喜悦的超强之人”,并在读过尼采著作后称“以前从未读过像这样能给我带来如此喜悦心情的作品”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强调:“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
”尼采认为人的一生就是在强烈的生存欲望和深刻的痛苦意识两者之间挣扎进行的,要超越这种绝对的理性,就要用绝对的感性也就是艺术来美化人生,来救赎生命的存在价值。
叶芝对于艺术的看法以及表现与上述观点如出一辙,在《探索》中,叶芝写到:“艺术是激情,不是死板的教条,它赞扬生命。
”叶芝对于艺术美化人生的讴歌在他的戏剧《这里一片虚无》中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主人公保尔先是感觉:“这里的人都认为这个世界充斥着死亡与罪恶”,后来明白:“一切虚无就是一切皆有,空无一人就是任何人都在,在这里我们可以获得真正的愉悦和自由,因为这里一片虚无。
叶芝在国内的译介分析
叶芝在国内的译介分析叶芝的艺术代表着英语诗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缩影。
叶芝早年的创作具有浪漫主义的华丽风格,善于营造梦幻般的氛围,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凯尔特的薄暮》,便属于此风格。
然而进入不惑之年后,在现代主义诗人艾兹拉庞德等人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参与爱尔兰民族主义政治运动的切身经验的影响下,叶芝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变化,更加趋近现代主义了。
叶芝在国内的译介分析叶芝(W.B.Yeats,1865 1939),爱尔兰现代著名诗人,也是足以与艾略特媲美的西方现代派诗人。
1923年,他因为成功地保持了与本族人民的联系,同时又坚持最具贵族气派的艺术技巧[1]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从20世纪20年代初,叶芝及其作品在中国就有翻译和介绍,至今已有近百年。
鉴于叶芝在中国的译介以及对于新文学的建构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本文将对近百年叶芝及其作品在我国的译介和传播轨迹做一详细梳理,试以分析其在我国的接受和影响情况,并探究叶芝译介的内在文化机制以及对新文学主体建构的意义。
一、二十年代:民族主义的高扬中国对于叶芝的最初译介始于二十年代,而且主要集中在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艺术,与此同时注重翻译被压迫民族和弱小民族的文学。
因此,为爱尔兰争取民族自治、倡导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叶芝就受到关注。
对叶芝翻译最早的是沈雁冰。
1920年3月25日,沈雁冰译夏芝(W.B.Yeats)的《沙漏》发表于《东方杂志》17卷6号,同时作《近代文学的反流爱尔兰的新文学》一文。
茅盾认为叶芝是提倡爱尔兰民族精神最力的人,他是爱尔兰民族独立的先锋[2]。
1921年,腾固所作的《爱尔兰诗人夏芝》除了介绍诗人的思想艺术之外,还对诗人下了这样的评论:夏芝的思想艺术,固然可使我们钦服,但尤所钦服者!他对于社会的活动,非常出力;爱尔兰的所以得文艺复兴乡土艺术与民族艺术的恢复,民族的觉醒的胜利;夏芝的功劳很大。
[3]由此可见,叶芝最先是以一位民族主义诗人的身份引起新文学运动者的注目。
爱尔兰诗人叶芝《当你老了》原文及十二种译文
爱尔兰诗人叶芝《当你老了》原文及十二种译文叶芝当你老了情感原文:When you are old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译文:一、当你年老时傅浩译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慢慢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弯下身子,在炽红的壁炉边,忧伤地低诉,爱神如何逃走,在头顶上的群山巅漫步闲游,把他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
二、当你老了袁可嘉译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外国诗歌,一个到不了的远方——以叶芝《当你老了》为例谈外国诗歌赏析
2020.04诗歌,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之一,它的一觞一咏承载着历史的兴衰沉浮,同时它的韵律和结构还带给人们一种如歌如乐般的审美体验。
然而,那些经典的诗歌通常与我们有着一定的时空距离,如何能够真正领会其精髓呢?尤其是外国诗歌,从“会读”到“爱读”再到“读懂”,这中间还存在着语言的、文化的甚至是精神上的差异。
本文以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的代表作《当你老了》为例,归纳分析学生在赏析外国诗歌时难以避免的一些障碍,以期探讨对此进行改善的教学策略。
一、走进原诗,避免翻译过程的“隔岸观火”叶芝的这首《当你老了》,有冰心、傅浩、袁可嘉、杨牧、裘小龙、飞白等人的多个翻译版本。
其中,最受推崇的是袁可嘉的译本,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用的就是这个版本,就连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赵照的《当你老了》——也明显是以此为蓝本改编的。
然而,不得不说,袁可嘉的这篇译文也并非尽善尽美:意象上,第一小节的“shadows deep”似乎是遵从原文,直译成了“浓重的阴影”,但在中文语境中,“阴影”一词常含贬义,放在此处略显不妥,少了许多美感;音韵上,第一小节的“沉”和“影”,第二小节的“心”和“魂”,以及第三小节的“逝”和“子”,都没有按照原诗格式进行押韵;结构上,原诗中只出现了一次的“dream”,而译文中使用了两次“回想”一词,这种中文式的重复容易使诗歌变得散文化。
如果参照闻一多先生提出的诗歌的“三美”原则——“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那么,最受推崇的袁可嘉的译文,也未能完美地在意象上体现“绘画美”,在音韵上体现“音乐美”,抑或是在结构上体现“建筑美”。
事实上,无论如何贴近原诗,外国诗歌的翻译过程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带有译者主观理解的二次创作。
正如茅盾先生所说:“诗经过翻译,即使译得极谨慎,和原文极吻合,亦只能算是某诗的Retold (译述),不能视为即是原诗。
《当你老了》译文赏析
《当你老了》译文赏析
董煦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21()24
【摘要】When You Are Old是由爱尔兰诗人叶芝所著的一首经典爱情诗,表达了他对茅德·冈的爱恋。
诗歌语言简明,但情感丰富真切。
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甜蜜的柔情,作者用优雅舒缓的语调,诉说着爱而不得的落寞,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
我国的翻译家对这篇诗歌分别有不同的领悟,因此在诗歌界存在着多种译本。
该文选取袁可嘉、飞白、傅浩三位译者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
主要依据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探讨诗歌翻译的策略。
【总页数】2页(P39-40)
【关键词】《当你老了》;译本对比分析;翻译
【作者】董煦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从词汇层面对比《当你老了》原译文
2.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美学赏析与译文浅析
3.外国诗歌,一个到不了的远方?——以叶芝《当你老了》为例谈外国诗歌赏析
4.《当你老了》译文赏析
5.谈谈赏析《当你老了》的两种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叶芝诗歌作品中的基督教元素探析
- 244-校园英语 / 文艺研究Erl-King tried to imprison and control the protagonist and turned her into one of his thousands of birds. While to the end of story, the heroine seduced and killed him. In the game of power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the powerful and strong Erl-King was weakened under female bodily offensive. At the end, the old fiddle cried out “Mother, mother, you have murdered me!” which embodies the converted position of the two.By denying traditional female femininity set by patriarchal society, Carter built up a female image of confidence, courage, intelligence, independent self-awareness and rebellious spirit.4. Conclusion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female who is subordinate, ignorant and passive, Carter ’s protagonist is strong, intelligent, brave and curious about body and sexual desire. She had the courage to seize freedom, to fight against male, to get rid of chains that male put on her. By making good use of female ’s body and desires, female rescue themselves and reconstruct the sexual relationship of harmonious companion. Telling a story from female perspective is a subversion of traditional narrationand traditional patriarchal society.By presenting female ’s curiosity about body and sexual desire, female is given equal right and position as male. By subverting image of male and female, Carter reconstru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n the moder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society, female are awakening and fight for their own right and freedom, which Carter intends to say in her works.References:[1]Angela Carter.The Bloody Chamber and Other Stories[M].New York:the Penguin Group,1979:pp.101-109.[2]方路祎.安吉拉·卡特:经典的颠覆者[J].世界文化,2012,(06): 14-16.[3]黄炜芝.安吉拉·卡特的重构童话文本研究[D].暨南大学, 2014.[4]李庆建.论安吉拉•卡特对经典童话的女性主义重构[D].山东科技大学,2009.[5][英]安吉拉·卡特.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M].严韵,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9-162.叶芝诗歌作品中的基督教元素探析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王欣媛【摘要】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叶芝的写作风格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作品中采用大量西方基督教元素和相关神话原型。
浅析叶芝意向主义诗歌《二次圣临》
浅析叶芝意向主义诗歌《二次圣临》作者:彭鹏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07期摘要:叶芝创作历时40余年,跨越两个世纪,风格也随世事变迁而发展变化。
本文选取其比较有代表性的神秘主义诗歌《二次圣临》来着重分析叶芝晚期的创作风格以及其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叶芝基督意象集体无意识【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7-0023-01如余光中对叶芝的评语:要了解叶芝的深厚与伟大,我们必须把握他诗中所呈现的对比性,这种对比在现实世界里充满矛盾,但是在艺术世界里,却可以得到调和与统一。
本诗题目The Second Coming源自《圣经》,所指的是基督耶稣的复活。
在《新约·马太福音》中,耶稣预言他将再次降临人间(The Second Coming),主持末日审判,带来新纪元的福音。
而《新约·约翰一书》(1John)第2章第18节中,约翰却预见到一个狰狞恐怖的“伪基督”(Antichrist)将在世界末日之前来临,为世界带来灾难。
叶芝借用The Second Coming的说法,但表现的却不是基督再次降临所带来的太平盛世,是为伪基督出现所带来的疑惑和恐慌。
这种充满讽刺揶揄的写法与他诗中出现的“好人失落,坏人嚣张”的景象是吻合的,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混乱,人性丧失的状况。
在诗首行中所出现的旋锥(gyre)及月亮等意象是他在后期诗歌创作中经常采用的喻体,这些富质感的形象恰如其分的体现了它的神秘主义体系和抽象的哲学概念。
叶芝深受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和东西方宗教教义的影响,认为人类文明每两千年一个轮回,而他创作本诗之时(1919年1月)基督教纪元已进入20世纪,因此他认为基督教文明也行将结束。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俄国革命已经发生,而叶芝的故乡爱尔兰也正遭受“黑褐战争”所带来的摧残和磨难。
整个欧洲风雨飘摇,仿佛预示着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到来。
《当你老了》叶芝诗歌赏析
时光易逝,爱情永恒。流转的是岁月, 恒久的是爱情。叶芝用一生真心地爱慕 着,也用一生真挚地追求着。爱她的前 天、昨天,也爱她的今天、明天。爱她 稚气未脱的清纯,也爱她风华正茂的青 春,更爱她那铭记了岁月痕迹的容颜。
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飞白译
我曾经爱过你
(普希金1829 戈宝权 译 )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象我爱你一样。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飞白译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 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 冰心译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象我爱你一样
当你老了
叶 芝
四个主题词
爱尔兰 诗歌 戏剧
爱尔兰的身份和民族意识使叶芝找到了创作 的源泉,也给予了他至高无上的荣耀。 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之一, “以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 了整个民族的灵魂” 。 他因为戏剧的创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他有一段折磨他一生的爱情。
爱情
茅德·冈(Maud Gonne)是一 位驻爱尔兰英军上校的女儿。 她在感受到爱尔兰人民受到英 裔欺压的悲惨状况之后,开始 同情爱尔兰人民并投身到争取 爱尔兰民族独立的运动中来, 并且成为领导人之一。
叶芝的情诗《When you are old》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叶芝的情诗《When you are old》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摘要翻译工作不是语言转换的技术性雕虫小技,尤其在现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研究者对所研究的翻译文本应该有所选择。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散文家,也是爱尔兰文艺复兴的领导人。
叶芝及其文学作品早在20世纪早期就被介绍进入我国,但对叶芝及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开展的一波三折,到目前为止对叶芝的研究仍不是特别深入。
所以本文通过叶芝的经典情诗《when you are old》的四种翻译版本的分析,来简略透析叶芝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
关键词叶芝《when you are old》译介一、叶芝在中国的译介简介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
在爱尔兰人民看来,叶芝是爱尔兰文学的代表和象征,是整个爱尔兰人民的骄傲,在文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不可企及的地位。
不过,叶芝在最初连名字都没有统一的官方翻译版本。
在当时叶芝在中国被译作“夏脱”或“夏芝”。
1919年,沈雁冰在《学生》杂志第6卷第7-12号上连载的《近代戏剧家传》对“夏脱”有简略的介绍。
这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关于叶芝的介绍。
次年,沈雁冰又在《东方杂志》第17卷第6号上发表了其翻译叶芝的剧本《沙漏》(the hour-glass,1903)。
随后(an 王统照又于1921年1月和9月分别翻译并发表了叶芝的《忍心》ending heart)和《尘土已闭了亥林的眼》(dust hath closed helen’s eye)。
随后一直到共和国建立,都是叶芝作品的翻译全盛时期和对叶芝本人介绍的兴盛时期,期间对叶芝的自主研究几乎没有。
但值得一提的是,1946年,袁可嘉的大学论文《论叶芝的诗》是第一篇中国大学生用英文撰写的关于叶芝的论文。
①在共和国建立后的三十年里,由于政治形势和当时的意识形态的原因,对叶芝的翻译和研究几近属于停滞阶段。
叶芝早期诗歌中的双重意识
叶芝早期诗歌中的双重意识本文围绕爱尔兰诗人叶芝三部早期作品表现出的双重意识加以讨论,分析其双重意识的实质及作用,从中领略到在叶芝诗歌的变幻之中隐藏着诗人对现实和理想的思考。
关键词: 双重意识;意识并至威廉·白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可称得上英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著名的剧作家。
他的诗作对当代英国和爱尔兰诗歌影响巨大。
1923 年,他以“始终富于灵感的诗歌,并以精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叶芝以理性和感性的高度融化,象征手法和写实手法的巧妙结合,写出了妙不可言的诗歌。
创作早期的叶芝是一位“梦想仙境”的浪漫主义诗人。
青年时期的叶芝是一个充满了遥远梦想的诗人,渴望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在叶芝的早期诗歌中, 乃至他的生活中, 都试图摆脱一种无奈的困境, 都在寻找着解决既要追求名利又要满足精神世界的需要所产生的冲突与不和谐。
时而是这个现实世界向他招手,时而是其它的,幻想的梦境向他招手;在某个合适的时候, 它们就结合在一起。
在如此错综复杂之中, 叶芝时而使它们各自独立, 时而使破碎的自我与世界成为一体。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芝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种逃离现实的倾向,当时的爱尔兰正处于争取自治的过程,周围面对的种种问题令人沮丧,而在个人生活中,对茅德?冈爱情得不到承认,这都使他绝望,于是诗人只能怀着梦似的憧憬去寻找远离尘嚣的乌托邦。
在这个时期的诗歌中出现了用“双重意识”来表现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结合与分离。
本文中笔者把双重意识这一理论用于叶芝诗歌的分析之上,向人们说明诗人现实意识和梦幻意识的对立与融合。
两个自我而应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凸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一例如:The Man Who Dreamed of Faeryland《那个梦想仙境的人》这是一首关于斯莱戈(Sligo——叶芝度过青少年期的外祖父家) 的诗。
这首诗从人死之前的和死之后的视角,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想象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
叶芝《当你老了》英文+十二种中译本
原文When you are old --- William Butler Yeats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译文1 当你年老时傅浩译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慢慢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弯下身子在炽红的壁炉边忧伤地低诉爱神如何逃走在头顶上的群山巅漫步闲游把他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
译文2 当你老了袁可嘉译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叶芝的神秘哲学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叶芝的神秘哲学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作者:傅浩主题类号:J4/外国文学研究【文献号】1-35【原文出处】外国文学评论【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002【原刊页号】14~24【分类号】J4【分类名】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0009【标题】叶芝的神秘哲学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作者】傅浩【作者简介】傅浩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内容提要】神秘哲学是叶芝的三大兴趣之一。
他在对东西方种种秘密法术亲身实验的基础上,构造了自己的信仰体系。
其内容涉及个人秉性类型、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死后灵魂的存在状况。
这些是诗人毕生关心的“主观真理”,也是其中晚期文学创作的主题和意象的源泉和参照背景。
通过把神秘哲学与文学统一起来,诗人完成了自我的宗教修行。
【关键词】神秘哲学/幻景/象征/自动书写/宗教【正文】一、叶芝的神秘哲学主要基于对东西方宗教和秘法的实验和体证大约自19世纪60年代起,欧美兴起一股对宗教、神话史以及超自然现象和秘密法术的研究兴趣。
中古拉丁文秘学著作如埃里法斯·列维的《法术之神秘》和阔涅琉斯·阿格里帕的《秘术哲学》等被译成英文,重新流传于世间。
稍后问世的马克斯·缪勒主编的《东方圣书》(1891)则把包括多种中国道家经典在内的大量东方秘笈介绍给了西方。
适时出现的所谓“新时代”宗教——通灵学更是得风气之先。
这种学说于19世纪70年代中期滥觞于美国,着重于通过个人修炼,彻悟自身灵性,进而溯及客观现象之本质,它似乎无所不能,人人适用,其悟道过程似乎与文学创作的玄秘环节暗合,因而尤其为某些文人所热衷。
其实,号称“集科学、宗教和哲学于一体”的所谓通灵学是一个东西方神秘主义的大杂烩:它兼容新柏拉图主义哲学、犹太教密学卡巴拉、瑞典斯维登堡的神秘主义,以及印度宗教的智慧、古埃及和巴比伦的亡灵说、古希腊的多神崇拜等等。
其创始人之一,俄裔通灵学家海伦娜·佩特罗夫娜·勃拉瓦茨基夫人所著《伊西丝揭秘》(1875)和《秘密教义》(1888)二书更使此学说风行一时。
叶芝诗十一首(傅浩译)
周边·爱尔兰小辑叶芝诗十一首傅浩译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又译夏芝、叶慈、耶茨等),是用英语写作的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被T ·S ·艾略特推崇为“二十世纪英语世界最伟大的诗人”。
如叶芝所自称和众所公认的,他发起的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创造了一种新(现代)的民族文学———用英语写作的爱尔兰文学。
叶芝的诗风几经变法,熔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象征主义、现实主义于一炉,在艺术上达到了他所谓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性质的结合”。
诚如一位论者所说,他“在现代作家中最具现代感,而无须是现代主义者”。
1923年,“由于他那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永远富有灵感的诗”,获诺贝尔文学奖。
146All Rights Reserved.衰老而孤独者他们说我傲慢又孤独,对,傲慢,因为在不断变幻的人群中间我的爱与恨永远都保持不变直到长眠,高傲的灵魂永不变。
嘲笑我的人群,他们的爱与恨在世上流浪,找不到固定家庭,两个在许多门前乞讨的游魂,啊,它们比风中的浪花还要轻。
从前的日子我往往爱到狂热,可我爱的人总是变心,从热恋有的到冷淡,有的到仇恨———而我始终如一,高傲的灵魂永不变。
我在爱恋中往往也乐于憎恨,憎恨中也为爱找到一个家庭,虽然最近变老了却没有变更,可是它们比风中浪花还要轻。
因此之故我永远傲慢而伤感,直到长眠,高傲的灵魂永不变;人群,他们的爱与恨永无家庭,啊,它们比风中的浪花还要轻。
疯狂的月亮由于生子众多而发狂,月亮在天空之中蹒跚;被她游移之眼那绝望目光照射得神经错乱,我们寻觅,徒劳地寻觅生自她的痛苦的孩子。
茫然或已死去的孩子!她满带她那处女傲慢初次在山头踏舞之时,何等的骚动传遍乡间:双脚都服从她的眼神!领舞的那是何等男人!好像捉月的捕蝇草丛,我们双手变苍白,手指不过像是细细的骨针;被那恶意的梦魇漂白,伸展开来,每根都会划破可以够着的东西。
叶芝《驶向拜占庭》译本赏析与批评
2021年第06期48文学研究叶芝《驶向拜占庭》译本赏析与批评黄一竹背景介绍《驶向拜占庭》是叶芝最负盛名的长诗之一,写于1928年,是诗集《塔堡》中的第一首诗歌,也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驶向拜占庭》表现了诗人对灵与肉、永恒与生命之间矛盾对立的独特领会,表达了他在年华老去之后,希望通过艺术追求不朽的愿望。
全诗的抒情活动建立在有生命的生物和永恒的艺术与理性产品两组象征上,前者暗示有限的生命、物欲和自然,后者象征超自然的不朽、永恒,核心象征“拜占庭”。
诗题中的“拜占庭”,通常是指中世纪的东罗马帝国,以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为中心。
如同伊斯坦布尔是地理上连接东西方的纽带一样,拜占庭则在时间和心理层面上作为沟通古希腊和文艺复兴的桥梁而闻名遐迩。
在英国贝尔法斯特的一次BBC广播节目中,叶芝说道:“我打算写写自已的灵魂,因为叩问灵魂证是一位老者的分内之事,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想法我写进了《驶向拜占庭》中。
拜占庭曾经是欧洲文明的中心及其精神哲学永不衰竭的源泉,我把朝向这座城市的旅程作为追寻精神生活的象征。
”叶芝认为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皇帝统治下的拜占庭王朝(527-565)是贵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那时精神与物质、文艺与政教、个人与社会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拜占庭作为内蕴丰富的象征,代表着一个超凡的新的永恒,是诗人的理想的永恒之乡。
然而现实中却充斥着种种危机与灾难,这首诗就表达了他对情欲、现代物质文明的厌恶和对理性、古代贵族文明的向往。
作者简介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 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
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
叶芝的艺术代表着英语诗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缩影。
丝绸之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东罗马神人纹鎏金银盘文化意象解读
Feb. 2021Vol. 33 No. 12021年2月 第33卷第1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文章编号:1009-4873(2021)01-0057-04丝绸之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东罗马神人纹墓金银盘文化意象解读郭佳雯a,王朝辉&(河北师范大学a.文学院;b 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北石家庄 050024)摘要:丝绸之路连结亚欧大陆,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具有深远历史彩响。
对陆上丝绸古道上出土的东罗马神人纹銮金银盘的文化意象进行解读,并将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探索丝绸之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与 融合。
关键词: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东罗马神人纹建金银盘中图分类号:G115文献标志码:A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国际通 道,有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丝绸之路之分。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是古老 的海上航线,更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陆上丝绸之路起点为中国古都长 安(今陕西西安),途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而到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 约六千多公里。
陆上丝绸之路连结亚欧大陆,为古 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
也正是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 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 流和中西方文化的互鉴C1-3\本研究以陆上丝绸古道上出土的文物——东罗马神人纹鑒金银盘为主要 研究对象,解读其文化意象,探索丝绸之路上的中西 文化交流与融合。
一、东罗马神人纹銮金银盘概况东罗马神人纹遽金银盘见图1⑷,现藏于甘肃 省博物馆,是甘肃省博物馆除铜奔马之外的又一镇馆之宝。
1988年,银盘出土于甘肃省靖远县北滩乡,直径31厘米,原为鉴金,现大部分已脱落。
盘内 满饰浮雕花纹,分三圈置列。
外圈纹饰为相互钩联的葡萄卷草纹,其间装饰有蜜蜂、小鸟等小动物;中 间一圈浮雕为古希腊奥林匹司十二主神的头像,每个头像左侧各有一只动物;盘中央为高佛雕的倚豹、手执权杖的酒神,是银盘的主题花纹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l937)的思想和创作自始至终与东方文化有关。他很早就接受了东方神秘主义的某些观念,并且把它们融入了毕生的创作之中。他早期和晚期的诗歌题材都不时涉及东方事物,作品中所表达的哲理有许多都是基于源自印度、埃及、日本、美索不达米亚乃至中国的东方智慧之上的。凭着对神秘的东方文明的浓厚兴趣和一知半解,这位爱尔兰诗人居然在20世纪初的西方文坛上傲然称雄,这不能不令人惊叹深思。叶芝与东方的关系相当微妙,远非数千字就能梳理清楚,故本文拟仅就叶芝的几篇直接涉及印度、日本和中国的具体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以初步探讨东方因素84或1885年,叶芝还在念高中的时候,就读到A.P.辛奈特所著《佛教密宗》一书,深受影响。稍后,他在都柏林听了印度婆罗门摩希尼?莫罕?查特基对印度教教义的阐述,从此树立了他对轮回转世学说的终生信仰。他后来写道:“那是我第一次遇到一种哲学,它加固了我的模糊的玄想,显得既合逻辑又博大无边。”①查特基的讲演给叶芝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于四十多年后,叶芝在《摩希尼?查特基》(1928)一诗中还重述了这位通灵术士的一些话:
我问是否我应当祈祷,/可是那婆罗门却说:/“什么也不要祈祷,/只是每夜在床上说:/‘我曾经是一个国王,/我曾经是一个奴隶,/傻瓜、无赖、流氓,/没有什么东西/我不曾当过,/然而在我胸脯上面/曾有亿万头颅躺过。’”//为使一个男孩的动乱/日子得到休息,/摩希尼?查特基/说了这些,或类似的话。②
这就是查特基对印度特有的轮回转世学说的形象解说。而早在1892年以前,叶芝就已把这种东方概念用在了纯爱尔兰题材的作品中。在《佛格斯与祭司》一诗里,北爱尔兰王佛格斯声称:“我眼看我的生命漂流像条河,/变化不辍;我曾是许多事物——/波浪中一滴碧沫,一柄剑上/寒光一抹,山丘上冷杉一棵,/一个推着沉重的石磨的老奴,/一位坐在黄金宝座上的国王——”然而,叶芝对轮回的理解却有所不同,并未契合东方哲学的深义。在《摩希尼?查特基》中,他继续写道:“我加以补充注释:/‘年老的恋人们还会有/时光所拒绝给予的一切——/坟墓叠积在坟墓上头,/好让他们得到慰藉——/在这变暗的大地之上,/那古老的军队行进;/诞生叠积在诞生之上,/好让这隆隆的炮声/可以把时光轰走;/生的时刻与死的时刻相遇,/或者,如伟大的贤哲所说,/人们以不死的双脚跳舞。’”
叶芝关于印度题材的作品还有《阿娜殊雅与维迦亚》、《印度人致所爱》等。据叶芝自称,这些作品都作于他20岁之前,但是,赋予这些作品以灵感的东西却跟了他一辈子,贯穿于他的思想体系之中。在中、后期的作品如《麦克尔?罗巴蒂斯的双重幻视》和《雕像》中,还有佛陀等意象出现。晚期的《须弥山》(1935)一诗当然也与印度有关。1912年,他为泰戈尔的诗集《吉檀伽利》英译本作序,深为该书内容所感动。1935年,他协助印度教僧人师利?普罗希大师翻译印度教论典《奥义书》。这说明,他毕生都在直接从印度文化中汲取着营养。
风吹雨打一座古谯楼,/一位盲隐士敲钟报漏。//无坚不摧的长剑仍旧/背在流浪的傻子肩头。//剑刃包裹金缕的锦衣,/美人和傻子躺在一起。
这首诗乍看之下并不好懂,因为作者的真正意思显然并非在于字面。“古谯楼”的原型是叶芝于1917年购置的13或14世纪诺曼人建造的巴里利塔堡,其中有螺旋形的楼梯。叶芝的两本主要诗集《塔堡》(1928)和《旋梯及其它》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以巴里利塔堡为象征的。例如:“我宣布这座塔是我的象征;我宣布/这架似盘绕、转圈、螺旋的踏车般的楼梯是我祖传的楼梯”;“是否每个现代国家都像这塔,/顶端半死?”(《血和月》)。塔楼的象征含义在叶芝诗中非止一端,它可以“象征黑夜”(《自性与灵魂的对话》),也与“高接星汉的巴比伦塔”(《智慧》)有关,总之,它是阳性、理智、灵魂、超自然的象征。“盲隐士”或许与荷马有关——“那悲剧始自/荷马,他就是个瞎子”(《塔堡》),象征对物质世界视而不见的贤哲智者。“长剑”的原型则来自东方,是1920年日本外交官佐藤纯造赠给叶芝的一柄家传的宝剑,在这里象征愚昧和战争的毁灭力量。包裹剑鞘的“织锦的和服衣料”(《我的桌子》)象征美和爱情以及生殖。战争和爱情这两股阴阳对立互相纠缠的势力是推动人类文明历史的主要动力,叶芝的这一信念在名诗《丽达与天鹅》(1923)中有更生动的表现。
在诗集《旋梯及其它》(1933)中,紧接在《摩希尼?查特基》之后的是著名的《拜占廷》一诗。这首诗比较难懂,原因之一即其中应用了轮回概念。拜占廷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叶芝在以此为题材的这首诗中也融汇了东、西方的思想和意象。此诗所根据的观念是,灵魂不断轮回转世,逐渐达到不朽境界,而每次转世再生之前,须经炼狱之火的净化;所描写的景象是,灵魂超脱轮回、走向永恒之前的最后一次净化。不过在这里,灵魂的进化不是通过内在的自我修炼,而是借助外来的力量达成的。这显然是结合了柏拉图和基督教的说法。柏拉图认为,灵魂不灭,经过不断历炼,可以逐渐达到完善境界,即成为介乎神、人之间的一种存在——“精灵”。炼狱与佛教的地狱也有所不同,大概是基督教徒想象出来的,是供可能升天堂又不够完美的灵魂涤罪之所,在但丁的笔下,是为那些非基督徒圣贤准备的。然而,叶芝此诗中的炼狱之火却非一般的火。它既是传说中可涤除死魂灵身上之不洁的拜占廷街角的磷火——“不假柴薪和钢镰燃点,/狂风不扰,生自火焰的火焰”,又是艺术之火——“烧不焦衣袖的火焰”。这后一种意象系出自日本能乐剧中一少女在想象的罪恶之火中挥袖而舞的场景。艺术,在叶芝个人的信念中,才是不朽的境界和达到不朽的手段。自然的造物,包括人的肉体,都是变化无常,转瞬即逝的;只有人为的艺术,才能达到完美纯粹,永垂不朽。所以,“奇迹,鸟或金制的玩艺,/说是鸟或玩艺不如说是奇迹,/栖身在星光照耀的金枝上,/能像哈得斯的晨鸡一样啼唱,/或被明月激怒,炫耀起/不朽金属的光华,大声轻贱/平庸的飞鸟或花瓣,/和一切淤泥或血液的混合体。”
而在较早的姊妹篇《驶向拜占廷》(1927)一诗中,这一信念表达得更为清晰:诗人祈愿,灵魂脱离自然的肉身之后,不再投托凡胎转世,而要依附于一只古代巧匠铸造的金鸟,借助艺术的力量获得不朽。可见,叶芝最崇尚的不朽还是世俗成就,而不是印度圣哲所追求的灵魂的寂灭。艺术可以使人名垂后世,这种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十分流行。我国古代先贤所谓的三不朽之一的“立言”与此也颇为相似。但这些仍是积极入世的,与印度宗教的出世哲学有本质的不同。叶芝是一位把艺术当做宗教的诗人。他认为自己天生就是要当艺术家和诗人的,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什么事业比这更重要了。他还认为,人类文明的精华就是由艺术构成的,艺术家则是人类文明的建设者。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不绝,就是因为有一代代艺术家的奉献。这就把不朽的概念从个人扩大到了人类。在晚期的《天青石雕》一诗中,叶芝以生动的形象把这种信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
1916年,叶芝为庞德根据费诺罗萨遗稿整理编辑的《若干日本贵族剧本》作序。他写道:“事实上,借助于‘由厄内斯特?费诺罗萨翻译、埃兹拉?庞德完成’的日本剧本,我发明了一种戏剧形式,高雅、间接、象征,无须暴民或新闻界买帐一——种贵族形式。”⑦具体而言,他借用了日本能乐的面具、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背景合唱、程式化的舞蹈、甚至舞台布景等戏剧表现手段,追求理想美的间离效果,以反抗欧洲戏剧的现实主义倾向。他认为:“现实主义为普通人创造的,过去一直是他们的特别娱乐;今天则是所有这类人的娱乐——他们的头脑只受到学校教师和报纸的教育,而不记得美和情感的微妙。”⑧在论及东西方艺术的不同时,叶芝精辟地指出:“我们的缺乏想象的艺术满足于把一块世界如我们所知的那样孤零零地置于一处,把它们的照片如其仿佛的那样放在豪华或朴素的镜框里,但是那种令我感兴趣的艺术一方面似乎把一群人物、形象、象征与这世界和我们分离,另一方面使我们得以暂时进入一片迄今为止还过于微妙而不适合我们居住的心灵之海。”⑨这就是说,西方艺术注重模仿现实,而东方艺术与现实保持距离,注重象征写意,更富于想象。所以“现在该摹仿东方,从容地生活了”。10
叶芝自称是“最后的浪漫主义者”(《库勒和巴里利,1931》),因此他无疑也相信浪漫主义所谓“遥远的事物才是美”的信条。当然,“遥远”既有空间上又有时间上的含义。叶芝由于受民族主义者约翰?欧李尔瑞的影响,从20岁起就开始从写印度和古希腊题材转向写爱尔兰神话和民俗题材了。其实,除了年代久远的因素之外,爱尔兰题材对于叶芝来说,还有着一定的文化和心理距离。叶芝出身于说英语的新教徒家庭,对以盖尔语为载体的爱尔兰本土文化知之甚少,这就使他得以以一种陌生人的眼光去发现平凡中的新奇。同样,地理位置遥远的东方对于他应该有着类似的吸引力。但是,自从确立了为爱尔兰人写爱尔兰的创作方向之后,叶芝掌握了开启民族文化宝藏的钥匙,就很少像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那样特意转向东方寻找创作题材和灵感了,而只是偶尔利用东方的感性形象来象征他的抽象理念。例如《象征》(1933)一诗:
在佛教和印度教的观念中,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仅仅是三千大千世界之一。在这个娑婆(意为“尚可忍受”)世界上有六种存在,即天神,阿修罗、人、饿鬼、地狱、畜生、名为“六道”。灵魂在这六种状态间轮流投生赋形,此死彼生,是为“轮回”。轮回中有生、老、病、死四种苦,被喻为无边苦海,故要获得永恒的幸福,就必须脱离轮回,不再投生,即所谓“无生”,或曰“涅槃”。所以说,佛教和印度教对轮回亦即世俗生活是持否定态度的。叶芝则不然。他对心灵学和神秘主义哲学感兴趣是因为他父亲的怀疑主义影响阻碍了他接受正统基督教,而也正是他父亲的怀疑主义影响又使他对东方宗教缺乏真正的热诚。③实际上,他不可能全盘接受印度哲学的精义,而只是有选择地利用它来为自己的“隐秘思想”作注脚。如在以上引诗中,叶芝即发挥印度哲学的轮回说来肯定世俗人生的永恒,有意规避其“消极”的一面,而这正是与印度哲学的原义背道而驰的。
也许就是在《佛教密宗》一书的影响下,叶芝认识到神秘主义哲学是一切真理中最为重要的。他自称通过研究神秘主义哲学和心灵学,才得以摆脱他父亲的影响,而他父亲是实证论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信徒。然而,1887—1891年他在伦敦居住期间,积极参加那里风靡一时的“异教运动”,进一步钻研东西方各种神秘法术时,却又企图通过实验来证明某些法术是否灵验,终致违反规矩,遭到驱逐。应该说,叶芝这种对待神秘现象的实证态度是正确的,它对于破除西方迷信尤其有效。但是,这不等于说他完全相信科学。实际上,他同情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的信念,认为无论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对任何人来说都无关紧要。④也就是说,他认为所谓的“通俗科学”或其它世俗知识的“灰色真理”都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人类灵魂的奥秘,与人的切身体验无关,所以他鄙弃关于物的“客观真理”,而追求关于人的“主观真理”。在早期诗剧《雕像之岛》(1885)的尾声《快乐的牧人之歌》中,叶芝就借古希腊阿卡狄亚牧羊人之口表达了这种信念:“并没有真理,/除了在你自己心里”。这显然是来自佛教的观念——佛教讲究一切唯心,四大皆空;即心即佛,何必外求,尽管这首诗的题材是关于古希腊的。实际上,叶芝这首早期诗作从题材到形式都是摹仿埃德蒙?斯宾塞的《牧人月历》的,⑤而主题思想却融合了东方哲学的影响。另一首早期诗作《印度人论上帝》(1886)更以生动的寓言形式表述了他对于主观真理的理解。诗人借一个漫游的印度人之口讲了一个故事,说他分别听见水鸡、荷花、獐鹿和孔雀在谈论何为上帝:在这些拟人化的动植物看来,所谓造物主不过是一个比它们自身大得多的同类。这首诗可以说是对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摹仿其自身形象造人”之教义的反动,也是“叶芝最坚定的信念之一——真实在于观者的眼中——的早期陈述”。⑥而且,这首诗从标题到内容都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影响的来源。佛教讲究“一切唯心所造”,由于心的作用,各人对同样的客观现实就会有不同的感知,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代西方人不也承认。“上帝是人造的”吗?在这一点上,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区别被搁置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