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专题

合集下载

第一讲东方文学概述.ppt

第一讲东方文学概述.ppt

二、世界文学发展脉络中的东方文学
1.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的先导地位 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
均为东方国家,古代东方地区也是世界文学 最早的发祥地。 古代埃及《亡灵书》是世界上最早编辑的诗 文集,古巴比伦《吉尔伽美什》是人类创作 的第一部史诗。
2.中古文学处于优先地位
西方文学正在神学的桎梏下裹足不前时,东 方却呈现了民族文学的繁荣。
3、泛道德色彩和浓厚的宗教意味
文以载道,劝善惩恶的文学观念。 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
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讨论:宗教对文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4、和谐同一性和缘情表现性的审美特质
“天人合一”、“梵我同一”是主要东方民族 文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昔人论诗词,有景 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也。”“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 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3. 从各国文学交流的角度来看,历史悠久国家的宗 教流传到其他国家,不仅促进了后者宗教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后者文学的发展,甚至使一些后进 国家的文学产生飞跃。
消极影响
1. 宗教观念和宗教信仰经常限制作家的思想 甚至扭曲创作的内容,使文学作品产生消 极、悲观、宿命、遁世等不良倾向。
2. 宗教势力和宗教思想往往制约作家的艺术 创作才能,束缚作家的艺术创作力量,使 文学创作长期囿于狭小的、固定的框框之 内,缺乏创新,因循守旧,因而缩小了文 学前进的步伐,延缓了文学发展的速度。
古埃及湮灭古巴比伦印度南亚东南亚文化圈中国东亚文化圈古希伯来基督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欧美文化圈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古希腊罗马西方各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共同的宗教信仰地理位置接近种族和政治的联系与纠葛交流频繁文学的发展基本上呈现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态势

《东方文学专题》期末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东方文学专题》期末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东方文学专题》作业一、单选题1、()是古代埃及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诗集和最早的书面文学作品。

A 《亡灵书》B 《庄稼人的歌谣》C 《荷马史诗》D《神话》2、()被称为“史诗之王”,代表作是《王书》。

A 菲尔多西B 海亚姆C 萨迪D 哈菲兹3、田山花袋的中篇小说田山花袋的中篇小说()被称为是日本的第一部私小说。

A 《蔷薇园》B 《棉被》C 《文身》D《痴人之爱》4、新感觉派的代表作有横光利一的小说()A 《梅花的雄蕊》B 《真空地带》C 《太阳》D 《浅草的少男少女》5、以下作品中,属于川端康成的早期创作的是()A 《千鹤》B《山之音》 C 《睡美人》 D 《伊豆的舞女》6、迦梨陀娑的()创造了“信使体”文学。

A 《云使》B 《妾斋》C 《争风吃醋》D 《列王记》7、“鲁拜诗人”海亚姆,其代表作是()A 《鲁尔集》B 《野草集》C《鲁拜集》 D 《诗歌集》8、帕勒登杜的政治剧(),被誉为印地语文学中第一部爱国主义作品。

A 《印地全貌》B 《印度史》C 《印度文学》D 《印度惨状》9、《吉檀迦利》是()诗歌代表作之一。

A 泰戈尔B 萨·查特吉C 芥川龙之介D 哈菲兹10、()共分八卷,有一百八十个散文故事和一百零二首格言诗组成。

该书记载了诗人三十年漂泊生涯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是诗人生活经验的总结。

A 《蔷薇园》B 《列王记》C 《哈菲兹诗集》D 《鲁拜集》11、()通过一只猫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了自命不凡、不满现状又无能为力的知识分子的艰难处境和弱点;对反动的国家机器和以资本家为代表的金钱势力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与批判,从而再现了二十世纪初日本社会的黑暗现实。

A 《我是猫》B 《罗生门》C 《新月集》D 《飞鸟集》12、作家塔哈•侯赛因,代表作为自传体长篇小说()A 《生活》B 《日子》C 《先知》D 《智慧》13、()是黎巴嫩作家纪伯伦呕心沥血30年写成的散文诗集。

第10讲 现当代东方文学

第10讲 现当代东方文学

"战后文学" 战后文学"
"战后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东亚的日本 和韩国的"战后派"文学.日本战后派文 学的产生以1946年《现代文学》杂志创办 为开端,其后出现了野间宏(1915-1991) 的《脸上的红月亮》(1947),大冈升平 (1909- )的《俘虏记》(1948)等优秀 作品.韩国战后派文学代表了韩国战后文 学的主流.战后派又以"六二五"南北战 争为界分为前后期两部分.
③1945年以后 1945年以后
三个走向: 三个走向: 《舞姬》(1950),《古都》(1961) 《千只鹤》(1951),《山音》(1954), 《湖》(1954),《睡美人》(1960), 《一只胳膊》(1963)等表现变态的情欲 和官能刺激的作品. 报告小说(或实录小说)《名人》 (1954).川端素以女性为主人公,他的 作品充满了女性的气息,而《名人》完全 是写男性的世界,写男性灵魂的奔腾和力 量的美.
2,当代东方文学
由近代化文学时代的东西方文化 冲突转向东西方文化融合, 冲突转向东西方文化融合,文学观和 创作方法呈现为多元开放的新局面, 创作方法呈现为多元开放的新局面, 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得到进一步体 现.
①现实主义
当代东方各国的现实主义大致可分为: 历史文化派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 通俗化,大众化的现实主义
《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
一个20岁的高中学生, 和一位14岁的卖艺舞女 薰子,在伊豆汤岛邂逅 相遇,结伴而行.两个 情窦初开的男女之间那 种似有似无,若隐若现 的爱情,犹如一曲悠扬 飘渺的乐曲,形成了如 诗如画的意境.
②30年代至1945年 30年代至1945年 年代至1945
"浅草物语",包括《浅草红团》(1929), 《浅草的姐妹》(1932),《浅草祭》 (1934)等,引发了一场"浅草热".另 外还有《温泉旅馆》(1930),《水晶幻 想》(1931),《抒情歌》,《致父母的 信》(1932),《禽兽》(1933),《花 的圆舞曲》(1936),《雪国》(1935- 1947),《母亲的初恋》等.

东方文学综述

东方文学综述

第四章 古代希伯来文学
一、希伯来文学史纲
(1)氏族社会的文学。 一是神话; 二是传说; 三是故事。 (2)王国时期的文学。 一是史传。 二是先知文学。 (3)沦亡时期的文学。诗歌代表作是抒情诗集《雅歌》,诗 剧《约伯记》揭示了人性恶是造成人生苦难和悲剧的根源, 流露出悲观主义和宿命主义的思想。
第三章 中古阿拉伯文学
一、中古阿拉伯文学的历史分期及主要成就 中古阿拉伯文学分为四个时期: ①蒙昧时期:主要成就是诗歌,有“格西特”“悬诗”,又 称“金诗”,被视为阿拉伯诗歌的典范。中古时期,阿拉伯 人每年都要在麦加举行诗会,评出的优秀诗作用金水写在布 上,悬挂于“克尔白”天房墙上,供人鉴赏,故称悬诗。代 表人物是盖斯。 ②伊斯兰时期:主要成就是散文,代表作是《古兰经》; ③阿巴斯王朝时期:是阿拉伯文学的繁荣时期,最高成就是 故事,代表作为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④外族统治时期:文学全面衰落,代表作有埃及诗人蒲绥里 的长诗《斗篷颂》。
二、希伯来文学的总体特征 (1)宗教性(2)民族性(3)悲剧性(4) 民间性(5)浪漫性 三、希伯来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1) “二希”传统 。 (2)东西方文学艺术的宝库。 (3)提供了世界性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 了各国语言的内涵和表现力。 (4)影响了伊斯兰文化艺术。
第五章 古代印度文学
第二章 中古日本文学
(1)奈良时期(710—793)。《古事记》《日本书
纪》文学。 (2)平安时期(794—1192)。贵族文学繁荣。 物语、日记、随笔是本阶段最有成就的领域。 (3)镰仓室町时期(1193—1602)。武士文学兴 起;町人文学后来居上——古典戏剧的两种形式: 能(脚本称谣曲)和狂言。因战乱而形成的隐逸文 学。 (4)江户时期(1603—1867)。市民文学取代武 士文学成为文坛主流。俳句、浮世草子(通俗艳情 小说)、净琉璃(木偶戏)、歌舞伎(歌舞剧)创 作繁荣。

东方文学课件:古代文学

东方文学课件:古代文学
✓ 《次经》又称《逸经》、《经外经》和《后典》。其中的大部分 作品用希伯来文写成,其余部分用希腊文和亚兰文写成。这些作 品都产生于公元前200年以后。这部经典分为15卷。
✓ 《伪经》是指后人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之间所写的《旧约》 和《次经》以外的作品,分别用希伯来文、阿拉米文和希腊文写 成,其价值不如《旧约》和《次经》,但有些作品流传相当广泛。
✓ 阿什康尼王朝时期的文献典籍流传下来 的很少,只有几种铭文和少数地契文书。
✓ 萨珊王朝时期是伊朗古代文化和文学创 作的高峰时期,虽然这些成果后来遭到 毁坏,但是仍有不少科学、宗教、历史 和文学著作保存下来。2024/11/24二、古国文学的斐然业绩
• 古代希伯来文学
❖ 古代希伯来文学的内容也很丰富。由于古代希伯来人崇尚宗教, 所以许多文学作品都与宗教有关,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文学作品 几乎都被收集在与犹太教和基督教有关的几部经典中,即《旧 约》、《次经》、《伪经》和《死海古卷》中,其中以《旧约》 最为重要。
• 同时,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从事创作的半专业和专业 作家随之产生,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变化。
2024/11/24
一、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
• 在长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古代东方文学形成了如下一些鲜明的 特点。
✓ 首先是历史古老。东方几个文明古国创造了人类最古老的文学。 ✓ 其次是产生的多源性。东方古代文学有埃及、巴比伦、印度、中
古代文学
目录
第一节 文明古国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印度两大史诗 第三节 《旧约》
2
第一节 文明古国文学的产生 和发展
一、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
• 大量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证明,西亚的两 河流域和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是人类首先摆 脱蒙昧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

Y216-高起专-汉语-《东方文学专题研究》期中作业

Y216-高起专-汉语-《东方文学专题研究》期中作业

《东方文学专题研究》期中作业第一单元古代东方文学第一章总论一、简答题1、简述古代东方文学史上有哪些世界之最。

二、论述题1、论述古代东方文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学一、名词解释1、解释《亡灵书》二、简答题1、简述古埃及的世俗诗。

2、简述故事在古埃及的发展。

3、简述古埃及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古代巴比伦文学一、简答题1、简析吉尔伽美什的形象。

2、简述《吉尔伽美什》的基本思想倾向。

3、简析《吉尔伽美什》的艺术特点。

第四章古代希伯来文学一、简答题1、简述《旧约》的主要内容构成。

2、简谈希伯来文学的总体特点。

3、简述《雅歌》的艺术特点。

二、论述题1、论述古希伯来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第五章古代印度文学一、名词解释1、解释“吠陀文学”2、解释“佛教文学”3、解释“印度两大史诗”4、解释“梵语文学”二、简答题1、简述《梨俱吠陀》的内容。

2、简谈《沙恭达罗》的艺术特色。

3、简析沙恭达罗的形象。

第二单元中古东方文学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解释“东方三大文学圈”。

二、简答题1、简述《五卷书》的世界影响。

2、简述中古朝鲜文学的“三大诗人”和“三大传”。

3、简述中古东方文学史上的世界之最。

4、简述中古东方文学的三个组成部分。

5、简述阮攸的《金云翘传》。

6、简述《五卷书》的思想蕴涵。

三、论述题1、论述中古东方文学的特点。

第二章中古日本文学一、名词解释1、解释《万叶集》2、解释“物语文学”3、解释“浮世草子”4、解释“俳句”5、解释“江户三杰”6、解释隐逸文学二、简答题1、简析《源氏物语》的主要思想内容。

2、简析《源氏物语》的艺术特色。

3、简述《源氏物语》对日本文学的贡献和影响。

4、简析《源氏物语》中的主要妇女形象及意义。

5、简论井原西鹤的创作。

6、简论松尾芭蕉的创作。

7、简论近松门左卫门的创作。

三、论述题1、论述日本中古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2、论析光源氏形象。

第三章中古阿拉伯文学一.名词解释1、解释“悬诗”。

东方文学ppt

东方文学ppt

二、思想内容
• 《源氏物语》浸润着浓厚的佛教色彩,透过光源 氏身世 、用世、玩世、超世之苦,映射出“四大 皆空”的佛学观念。但它并不是一部宣传宗教教 义的宗教性文学作品,它思想上的真正价值在于 展示了平安王朝的宫廷豪华奢侈、腐朽淫乱的生 活,反映了贵族阶级人与人之间争权夺势、互相 倾轧的人际关系,暴露了贵族社会门第为重、男 尊女卑的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这就从客观上预示 了旧贵族阶级必然崩溃、灭亡的趋势。因此,具 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思想意义。
中古阿拉伯文学
• 蒙昧时期(475— 622):“悬诗” • 伊斯兰时期(622— 750) • 哈里发统治时期 (630—661): 《古兰经》 • 阿拔斯时期(750— 1258) :《一千零 一夜》 《卡里莱和 笛木乃》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 故事来源:一是波 斯和印度故事;二 是伊拉克,即以巴 格达为中心的阿拔 斯王朝时期流行的 故事;三是埃及麦 马立克王朝 (1250—1517)时 期流行的故事 。
四、“物哀”之美
• 所谓“物哀”,是人由外在环境触发而产生的一 种凄楚、悲凉、伤感、缠绵悱恻的感情,有“多 愁善感”、“感物兴叹”、“感物伤怀”之义。 • 1、选取日常男女私情这个角度表现“人情世界”, 表现他们可悲的命运,他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 辣,使人感喟,使人动情,使人悲泣。 • 2、作者擅长于描写不同的人物复杂微妙的心理活 动,尤其是女性内心深处复杂曲折的情感变化过 程,写得委婉、细腻、缜密而纤巧。
(二)《吉檀迦利》
• 1、“诗人的宗教” • 《吉檀迦利》题名是孟加语音译,意译即 “献歌”的意思。诗人称自己这部诗集是 “献给那给他肉体、光明和诗才之神的”。 以歌颂神、敬仰神、渴求与神合一为主题。 但这部诗集并不是宣扬宗教信仰的一般的颂 神诗,它集中表达了泰戈尔的宗教、哲学、 社会、文学、美学等方面的观点以及对人生 的崇高理想,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

东方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汇编

东方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汇编

绪论一、东方的概念1.地理学的概念2.历史、政治概念3.文化概念——“文化体系”(1)中国文化体系(2)印度文化体系(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4)欧美文化体系前三个属于东方专制主义倾向,具有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二、东方文学概念东方文学是亚非地区社会文学的艺术再现,是东方式的伦理道德、宗教意识、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的艺术载体,是多民族的,地区性的文学结合体,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古代文学(前3世纪——3、4世纪)特点:(1)多源性;(2)宗教性;(3)口头性与集体性;(4)交流性与影响性第一节古代埃及文学(前3100——前332年)一、概况(1)箴言(教谕文学)《普塔霍地普箴言》(2)神话A.太阳神拉神的创世纪神话盖勃(男神)大地努特(女神)天空B.奥西里斯死而复生的神话奥西里斯(农耕民族)——尼罗河神、植物之神、丰收之神伊西斯(妹妹/妻子)赛特——南风之神荷鲁斯——战神C.神话意义:这则神话形象反映了古代埃及人的死亡或生命观念、宗教观念、王权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

a.奥西里斯是尼罗河水复涨复落、两岸植物荣枯有序的人格化象征。

古埃及人认为,人的死亡也像自然界的事物一样,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人既可以复活,也可以进入他界;b.这个神话表明已经建立起人间、天堂、地狱三层宗教、宇宙观,并由此生发出善恶有报的宗教道德观;c.神话客观反映古埃及社会状况,比如人世间的权力之争,血缘家庭关系的确立,长子继承制,妇女忠于丈夫,为父复仇的道德意识形成。

(3)故事《遭难水手的故事》、《厄运被注定的王子》、《昂普、瓦塔两兄弟》主题:故事反映了底层劳动者反抗王权统治的强烈愿望和必胜信心,在瓦塔不断死而复生的浪漫主义中,揭示了劳动人民和被压迫阶级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表明正直和善良是任何时候也消灭不了的。

(4)诗歌A.劳动歌谣(3首)《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谣》、《搬谷人的歌谣》B.爱情诗宗教诗、赞美诗、怨妇诗二、《亡灵书》与埃及人的死亡观《亡灵书》并非宗教经典,而是古埃及文学汇编,是世界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之一。

东方文学专题研究

东方文学专题研究

东方文学专题研究章节:学习目标:1、通过文化历史考察,并与西方、西方文化、西方文学进行比较,明确东方、东方文化、东方文学三个概念,并对其文化上的整体统一性有所理解。

2、宏观掌握东方文学的鲜明特质、历史分期及主要成就。

3、建立比较的文化学的文学观。

知识点:∙东方、东方文化、东方文学概念∙东方文化的整体统一性∙东方文学的历史分期、主要成就正文:一、东方所谓“东方”,是一个内涵丰富、可作多种诠释的复杂概念,它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东方”(Orie nt)这个名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亚、非两大洲的合称,它不再是狭隘的民族中心论,也突破了“东方学”中“东方”概念的凝固性和西方霸权主义,而成为世界性的共识,是在单纯的、相对的地理概念基础上,融入了历史的、政治的因素,尤其还有统一性的文化的因素,并与“西方”(Occident)相对而言所作的一种划分和概括。

“西方”基本上有一个整体统一的文化历史内涵。

①整体性:西方各民族自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再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现代资本主义,有一条清晰的发展线索,具有很强的文化整体性。

②统一性(一致性):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美洲居民主要为英、法等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即白种人,其次为印欧混血人、印第安人、黑人,北美还有少数格陵兰人、波多黎各人、犹太人、日本人和华侨,大洋洲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居民是欧洲移民的后裔。

他们有源于同一系统的宗教信仰,多信天主教和基督教,有着共同的语系语族和大体一致的历史发展进程,欧洲属印欧语系的占全洲总人口的95%,有大致相同的民族个性,崇尚个性自由、民主、法制与科学。

尽管西方各国的情况并非完全一致,也有冲突和抵牾,但西方——欧洲文化体系是一以贯之、没有中断的,它的社会历史文化的一致性始终是显而易见的。

与此相反,“东方”世界看上去却是一个纷纭芜杂的世界,这个世界在地理上相对分散和阻隔,种族上形形色色,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亚洲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非洲居民多信原始宗教、伊斯兰教,少数信天主教和基督教,语族语系较多,这一切都造成了东方文化的多源性特征。

东方文学论文参考题目

东方文学论文参考题目

1、整理分析东方主要国家的“宇宙起源”神话
2、整理分析东方文学中的“泥土造人”神话
3、整理分析东方文学中的“大洪水”神话
4、谈吉尔迦美什对死亡的恐惧
5、我看《约伯记》中的“好人受难”
6、湿婆与二郎神形象的比较分析
7、从印度的阎摩到中国的阎王
8、印度神话传说特点的整理与分析
9、歌颂还是批判?——《沙恭达罗》主题思想之我见中古东方文学部分
1、整理分析东方文学中的“兄妹婚恋”神话
2、古埃及与日本神话中太阳神形象的比较分析
3、整理与分析某个《五卷书》故事的流变
4、分析松尾芭蕉俳句《古潭》的思想意蕴
5、你如何看待《源氏物语》中的爱情?
6、《源氏物语》主题思想之我见
7、你如何评价井原西鹤艳情小说的“好色”主题
8、“框架式结构”的整理与分析
9、“诗文相间”作品的整理与分析
近代东方文学部分
1、如何评价泰戈尔思想与创作的不同步?
2、《吉檀迦利》思想主旨之我见
3、我看泰戈尔的“泛神论”
4、日本近代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整理与分析
5、论“私小说”何以能成为日本文坛主流?
6、如何评价“谷崎文学”的“施虐”“受虐”主题?
7、谈《罗生门》的思想意蕴
8、我看《竹林中》的主题思想
1、《先知》的思想意蕴
2、川端康成小说“悲美”的根源
3、我看岛村的“虚无”
4、驹子与叶子形象的比照分析
5、《雪国》思想主题之我见。

6、整理与分析《雪国》中的感觉印象式表现手法。

东方文学ppt

东方文学ppt

紫式部与《源氏物语》
一、情节结构
• 《源氏物语》是日本中古长篇写实小说。 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全书54回, 近百万字。可分为两大部分:前44回写源 氏极享荣华,伴随着感情纠葛的一生。这 是作品的中心内容。后10回写源氏之子薰 君(实为三公主和柏木大将的私生子)与宇治 山庄女子之间错综的爱情故事。小说历经4 代天皇、跨越70多个年头,登场人物数以 百计,仅主要人物就有几十人之多。
《旧约》
• 《旧约》全书分为39卷,按照希伯来的传 统观点,《旧约》分3部分:经律、先知书 和杂著。现在大部分研究者主张按其内容 和编纂体例分为4个部分:律法书、历史书、 先知书、诗文集。
• 三大神话:上帝创世 、伊甸乐园 、洪水方 舟
三 大 神 话
摩西十诫
• ①信奉上帝为唯一的 神;②不雕刻、跪拜 和信奉任何偶像;③ 不妄称上帝之名;④ 第七天为圣安息日; ⑤孝敬父母;⑥不可 杀人;⑦不可奸淫; ⑧不可偷盗;⑨不做 假见证;⑩不贪恋财 色。
梵天(创造神)
毗湿奴(护持神)
2、史诗时期文学
罗 摩 衍 那
3、古典时期文学
• 婆罗门教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 首陀罗迦的戏剧《小泥车》 • 迦梨陀婆的抒情长诗《云使》和诗剧《沙恭 达罗》
《沙恭达罗》 剧照——
中古日本文学(公元7世纪中叶——1867年
明治维新前)
• 中古日本文学分为四个时期:奈良时期、 平安时期、镰仓室町时期和江户时期。 • 1、奈良时期(公元710—794)《万叶集》 • 2、平安时期(公元794—1185)物语文学 《竹取物语》《伊势物语》《源氏物语》 • 3、镰仓室町时期(1186—1336) • 4、江户时期(1603—1867)
中古阿拉伯文学

东方文学专题研究期末作业答案

东方文学专题研究期末作业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考试《东方文学专题研究》期末作业答案注意: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2、务必将装订线内相关信息填写完整,否则成绩无效。

3、答卷时必须字迹工整,标明题号,否则无效。

第二单元中古东方文学第四章中古波斯文学一、名词解释1、答:《王书》是菲尔多西的代表作,它是中古波斯的长篇英雄史诗。

约12万行,分为50章,别名为《列王记》,叙述了波斯4000多年历史中四个朝代50位帝王的生平业绩,收集了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他是古代波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古代波斯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的总汇。

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1)神话传说。

(2)历史故事。

(3)勇士故事。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勇士故事,是全书的核心部分和精华部分。

最著名的当属《鲁斯坦姆的故事》。

总之,它在波斯文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体裁,为他们的想象力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他是波斯后世叙事诗的典范。

二、简答题1、答:《蔷薇园》是一部训悔性故事集。

全书共分八卷,有一百八十个散文故事和一百零二首格言诗组成。

该书记载了诗人三十年漂泊生涯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是诗人生活经验的总结。

它的思想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本书正是基于这种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诗人同情人民的疾苦,怒斥暴君苛政,揭露和鞭挞一切社会恶势力。

诗人爱憎分明,揭露大胆而彻底。

(2)进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诗人清醒地认识到人的尊严价值,提出了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

首先,诗人否定了宗教出世观,大声疾呼“应当珍惜今生今世”。

其次,诗人主张乐观进取。

只要尽上自己的努力,就能有所作为:“你不肯吃苦就得不到财富;你不肯冒险就打不倒敌人;你不去撒种就没有收获。

”第三,重视学识,认为“有了智慧、才识、能力才可治理国家”,“知识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用之不竭的财富”,是“战胜恶魔的武器”。

第四,赞美劳动。

认为它是人生追求的首要目标。

“勤劳远比黄金可贵”,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远比骄奢淫逸的统治者“豪迈崇高”。

东方文学知识总结

东方文学知识总结

东方文学知识总结1. 介绍东方文学是一个庞大而多样的领域,涵盖了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文化圈的文学作品。

东方文学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特色吸引了全球读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东方文学进行总结,包括中国文学、日本文学和韩国文学。

2.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约两千五百年前的古代经典。

从《诗经》、《楚辞》到《红楼梦》、《西游记》,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

2.1 古代文学古代中国文学主要包括诗、词、赋等形式。

其中,诗歌被认为是古代文学的顶峰之一,代表作品包括《诗经》、《离骚》等。

而词是一种短小精致、抒发情感的文学形式,宋代的词人如李清照、苏轼等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2.2 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自19世纪末开始兴起,主要创作形式包括小说、散文和戏剧。

在这个时期,李鸿章、鲁迅、韩愈等作家的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20世纪,中国文学进一步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作家,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莫言、余华等。

3. 日本文学日本文学源自古代的和歌和物语,在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中逐渐发展起来。

日本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精神内涵,以其独特之处在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

3.1 和歌和歌是一种古代日本的诗歌形式,被誉为日本文学的开端。

和歌主要以表达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其特点是音韵和节奏的和谐。

著名的和歌诗人有“万叶集”中的大友皇子、阿倍仲麻呂等。

3.2 物语物语指的是古代日本的文学故事,包括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平安时代的《竹取物语》、《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物语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方式而受到广泛赞誉。

3.3 现代文学日本现代文学自19世纪末开始兴起,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

在20世纪,日本的文学创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文学家夏目漱石、川端康成等享誉国际。

现代日本小说的特点是深入探讨人性、关注社会问题和传统文化。

4. 韩国文学韩国文学起源于古代的记载和传说,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东方文学综述

东方文学综述

《亡灵书》(Book of the Dead),又叫《死人之书》,是古
埃及人为死者准备的地下王国的旅行指南,是古埃及第一部 诗歌总集,也是人类最早的书面文学作品。内容主要是颂神 和咒魔,是古埃及神话传说的宝库,表现了古埃及生活的各 个方面。 《亡灵书》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古埃及的一部小 型百科全书,为后人了解古埃及各方面的情况提供了形象而
亚伯拉罕“燔祭献子” 惑
雅各村口遇见小表妹
约瑟逃离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妻子的诱
谈谈对《约伯记》主题的理解 ①通过这个好人受难的故事,《约伯记》探索 了人生悲剧命运的根源,它显示了《圣经》 这部精心打造的神圣经典仍然无法彻底掩盖 上帝的乖谬和人本然的价值。“我是无辜的, 为什么受难?”正是约伯对全能者的诘问。
(2)史诗时期的文学(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 a 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被称作“历史”、“历史传说” 。 作者相
传是广博仙人(毗耶娑)。《摩诃婆罗多》意即“伟大的婆 罗多族”,是世界上最长的诗。核心情节是婆罗多王族的两 支后裔争夺天下的斗争。
《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的一部英雄史诗。被称作“大诗”、
“俳圣”松尾芭蕉画像
中译本《好色一代男/好色五人女》书签
紫式部和《源氏物语》
小说通过皇室贵族的爱情悲剧,表现了爱情
毁灭之后的悲伤和长恨,客观上反映了贵族 阶级的腐败堕落,展现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 趋势。 男主人公源氏——作家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皇室贵族的典型代表。具有理想和现实交织、 美好和丑陋并存的双重思想性格特征。光源 氏在内心经历了混世、厌世到出世的历程, 这体现了贵族阶级盛极而衰、直到精神崩溃 的发展过程。
《罗摩衍那》:神猴拜见罗摩

东方文学知识点

东方文学知识点

东方文学知识点(共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东方文学知识点(汉语言143班姜兴丰 12)一、分析吉尔伽美什形象及意义。

1、吉尔伽美什的形象变化而统一(1)最初是乌鲁克城邦的残暴统治者。

(2)与恩启都苦斗结交后,转变成为民除害的英雄。

(3)恩启都死后,他又成为生死问题的勇敢探求者。

2、吉尔伽美什形象的意义(1)他对死亡的恐惧昭示了人类精神深层的生命悲剧意识;(2)他对生死奥秘的探索显示了人类在生命意识上的精神自觉;(3)客观上证明了人的生命有限、死亡不可避免,人之生死是自然规律;(4)他的英勇无畏、为民献身精神体现了人的肉体生命虽然有限、但人的精神生命却可以永垂不朽的价值观念。

二、如何理解主人公对死亡的恐惧他对死亡的恐惧昭示了人类精神深层的生命悲剧意识。

令人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的不断迫近和想象中死后的虚无。

这是每一个灵魂的深度痛苦,是潜藏于人之意识深层的本体悲哀。

死亡是悬挂于每个人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对于生死现象不再像早期人类那样自生自灭的被动接受,而是作为生命的主体主动积极地探求生命奥秘,试图扼住必死命运的咽喉。

三、《旧约》的内容构成。

1、“经律书”: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五卷,是其古代神话传说和教规法典的汇编。

2、“历史书”:包括《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记》等十卷,是其民族的兴衰史,特点是历史和文学结合。

3、“先知书”:包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等十四卷,是思想家和改革家们揭露社会腐败的演说,特点是富于激情的政论、散韵结合的文体、寓言意象式表现手法。

4、“诗文集”:有抒情诗集《诗篇》、《哀歌》、《雅歌》;哲理诗集《箴言》、《传道书》;短篇小说《路得记》、《以斯帖记》、《但以理书》;诗剧《约伯记》等十三卷,都是文学作品。

四、《圣经》的地位和影响。

《东方文学专题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东方文学专题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东方文学专题研究》作业参考答案一. 解释或说明1. “摩西五经”:《旧约》开头的五卷,即《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

据传是创国英雄摩西受命于天而作。

内容包括神话传说,教义教规等。

2. 佛教文学:佛教认为,宇宙万物最高本质高深莫测,必须借助文学艺术才能形象地加以说明。

于是佛教中便常常借用一些民间故事,说明和比喻一个深刻的教义和原理,这部分佛经及其演义便被称为佛教文学。

代表作《佛本生经》。

3. 东方三大文学圈:形成于中古,即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学圈,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文学圈,以阿拉伯为代表的西亚北非文学圈。

其核心是各自的宗教和文化。

4. 《亡灵书》:又叫《死人之书》,是古埃及人为死者准备的地下王国的旅行指南,是古埃及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人类最早的书面文学作品。

内容主要是颂神和咒魔,是古埃及神话传说的宝库,表现了古埃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5. 《罗摩衍那》:意为“罗摩的故事”,是古代印度的一部英雄史诗。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之间,作者相传是蚁蛭仙人,其实是无数诗人、学者、歌手在漫长历史时期集体创作的结果。

核心故事是王子罗摩与魔王罗波那间的矛盾斗争,颂扬了英雄主义主题,是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6. “物语文学”:“物语”最初是“语说事物”之意,后来逐渐演变成“故事、传奇”的意思。

“物语文学”是指中古日本以“物语”命名的所有叙事文学作品。

日本“物语文学”的鼻祖是《竹取物语》,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成就最高。

7. “东学西渐”:是对中古和古代时期东西方文化文学交流影响关系的一个描述。

是指近代以前,东方文化与文学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超出了同时代的西方国家,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因而不断向西方文化和文学渗透和影响,在学术界就叫做“东学西渐”。

8. 《吉檀迦利》:是近代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性诗集,题名含义为“献给神”,内容主要写人与神关系,表现诗人对神崇拜、向往以及与神合一的强烈愿望,它的理论基础是泛神论,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东方文学具体文本案例

东方文学具体文本案例

东方文学具体文本案例东方文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学,涵盖了从先秦时期到现代的文学作品。

下面列举了十个东方文学的具体文本案例:1.《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华富贵与虚伪堕落。

2.《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小说融合了民间传说、佛教故事和道教神话,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经典形象,以及众多仙魔妖怪,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3.《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英雄传奇小说,描绘了北宋末年108位梁山好汉的生活和抗击腐败官府的故事。

小说以英雄豪杰的形象塑造了宋江、晁盖、李逵等多个经典人物,展现了对抗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

4.《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和思想。

书中包含了孔子的伦理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内容,强调仁德、孝悌、忠信等道德准则,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305篇诗歌,涵盖了先秦时期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内容的诗歌作品。

这些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咏史抒怀,又有赞美自然和生活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6.《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对唐代诗歌的精选和总结,包括了杜甫、李白、王维等众多著名诗人的作品。

这些诗歌以咏史、抒怀、山水田园等多种题材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7.《红高粱家族》《红高粱家族》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在中国农村的一个家族中,通过三代人的生活和命运变迁,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人性的复杂。

8.《围城》《围城》是中国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上海大学教授的婚姻生活和社会交往,反映了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冲突与矛盾,以及人们在围城中的迷茫和无奈。

东方文学专题

东方文学专题

东方文学专题一、名词解释1、吠陀文学:答:“吠陀”原是“知识”或“学问”之意,后来经过宗教化的解释,转化为“圣典”或“圣经”之意。

作为书名,它是古代印度一些文献的总称。

在古印度“文学”和“文献”同义,所以“吠陀文学”就有了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就是指四大吠陀本集;广义则是指婆罗门对《吠陀本集》进行注释或解说而产生的各种文献,一般称作“吠陀文献”,如《梵书》、《奥义书》等。

2、苏菲文学答:“苏菲”是阿拉伯词汇,意为羊毛,因该派成员身穿粗毛织衣以示质朴而得名,是伊斯兰教内部的神秘主义派别,专注于精神修炼,以求达到“人主合一”的最高境界。

在伊斯兰教中,他们以宣扬苏菲教义及其神秘主义哲理为主旨,诗歌成就高于散文。

阿拉伯最有名的苏菲诗人是伊本·法里德,代表作《酒颂》、《神秘的历程》等。

3、东学西渐答:在东方文学中,“东学西渐”主要是指在上古和中古时期,东方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古代世界文学最早的发源地,从而这个时期东方文学的成就向西方传播,对西方文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的情况。

这里的“东学西渐”,是与近现代东方文学中“西学东渐”的情况相对应的。

表现在例如:在人类思想的全部历史中,没有第二部书能像古希伯来的《圣经》文学那样长期统摄西方的精神领域,并成为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之一。

它对西方的思想意识、哲学观念、宗教理论、伦理道德、政治法律、文学艺术以及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广的影响。

4、《吉檀迦利》答:《吉檀迦利》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部诗集,也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倾向和艺术特色的诗集。

“吉檀迦利”是献诗的意思,是献给神的诗。

泰戈尔是一个泛神论者,他所信奉的神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偶像,而是他的理想、希望和光明的化身。

《吉檀迦利》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泛神、泛爱的思想,二者在诗中紧密结合,泛爱思想是基础,是要达到的目的。

正是这种结合所呈现的不同表现,构成了《吉檀迦利》诗歌的神秘主义特色。

诗中通过神秘主义的描写,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希望----探求----失望这三者的不断反复、不断撞击的矛盾心情,又表现了诗人追求宁静、和谐、自由欢快的美好境界的爱心和愿望。

东方文学专题书籍

东方文学专题书籍

东方文学专题书籍
以下是一些关于东方文学的专题书籍:
《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王向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本书是外
国文学专业方向的教材,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专业的教参或书,可以作为东方文学的参考书。

《东方文学史通论(第2版)》(郁龙余、孟昭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探索人类发展史,适合大学教材使用。

《简明东方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旗舰店正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外国文学系列教材,中古、上古、近代东方文学,人际关系、伦理化、等级化,了解东方文学历史发展。

《世界文学史》(张德明著,博雅大学堂文学丛书,正南正北图书专营店):这本书呈现世界文学景观,包括古巴比伦文学、古希腊文学、中古欧洲文学、东方文学等。

此外,还有《东方文化集成:日本文学史(现代、近代两卷)》(叶渭渠著,悟空空书屋)、《伊凡·伊格奇之死》(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短篇小说集悬疑
侦探推理/恐怖惊悚小说人类文学史上描写死亡的巅峰神作,东方出版社)等。

这些书籍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东方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了解东方文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请注意,这些书籍出版时间较早,所以内容可能已经过时。

如果需要更新的信息,建议查阅最新的学术著作或在线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文学专题
一、名词解释
1、吠陀文学:
答:“吠陀”原是“知识”或“学问”之意,后来经过宗教化的解释,转化为“圣典”或“圣经”之意。

作为书名,它是古代印度一些文献的总称。

在古印度“文学”和“文献”同义,所以“吠陀文学”就有了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就是指四大吠陀本集;广义则是指婆罗门对《吠陀本集》进行注释或解说而产生的各种文献,一般称作“吠陀文献”,如《梵书》、《奥义书》等。

2、苏菲文学
答:“苏菲”是阿拉伯词汇,意为羊毛,因该派成员身穿粗毛织衣以示质朴而得名,是伊斯兰教内部的神秘主义派别,专注于精神修炼,以求达到“人主合一”的最高境界。

在伊斯兰教中,他们以宣扬苏菲教义及其神秘主义哲理为主旨,诗歌成就高于散文。

阿拉伯最有名的苏菲诗人是伊本·法里德,代表作《酒颂》、《神秘的历程》等。

3、东学西渐
答:在东方文学中,“东学西渐”主要是指在上古和中古时期,东方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古代世界文学最早的发源地,从而这个时期东方文学的成就向西方传播,对西方文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的情况。

这里的“东学西渐”,是与近现代东方文学中“西学东渐”的情况相对应的。

表现在例如:在人类思想的全部历史中,没有第二部书能像古希伯来的《圣经》文学那样长期统摄西方的精神领域,并成为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之一。

它对西方的思想意识、哲学观念、宗教理论、伦理道德、政治法律、文学艺术以及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广的影响。

4、《吉檀迦利》
答:《吉檀迦利》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部诗集,也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倾向和艺术特色的诗集。

“吉檀迦利”是献诗的意思,是献给神的诗。

泰戈尔是一个泛神论者,他所信奉的神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偶像,而是他的理想、希望和光明的化身。

《吉檀迦利》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泛神、泛爱的思想,二者在诗中紧密结合,泛爱思想是基础,是要达到的目的。

正是这种结合所呈现的不同表现,构成了《吉檀迦利》诗歌的神秘主义特色。

诗中通过神秘主义的描写,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希望----探求----失望这三者的不断反复、不断撞击的矛盾心情,又表现了诗人追求宁静、和谐、自由欢快的美好境界的爱心和愿望。

5、战后派
答:“战后派”是最能代表二战后日本文学走向的创作流派。

“战后派”的作家大都在战争年代备受摧残和迫害,断送了青春年华。

因此,反映侵略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心灵创伤、探讨战争悲剧的根源,成为他们创作的主要倾向。

另外在艺术上他们采用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手法,不拘泥于对外部世界的描绘,而侧重于深层心理世界的开掘,力图确立新的表现形式。

著名作家主要有野间宏、椎名麟三、梅崎春生等。

其中野间宏是这一派的代表作家,长篇小说《真空地带》是他的代表作。

二、简答题
1、简述《吉尔伽美什》的基本思想倾向。

答:《①历史层次全面地展现了过渡时期的社会面貌;赞美为民立功的英雄人物和英雄行为,歌颂勇于违抗神意的斗争精神;②哲理层次探索生命的奥秘,说明了人的自然生命有限,死之不可避免,渴望永生只是徒劳的幻想,但是精神可以永存;③在同自然暴力和社会暴力的斗争中,突出了史诗的英雄主义主题。

2、日本中古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答:中古日本文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表现在:
(1)奈良时期(710—793)。

第一部书面文史著作《古事记》是日本神话传说的总集,《日本书纪》也收录了一些神话传说:奉神命从天而降,第七代配偶神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兄妹结合,生下日本诸岛、山川草木,以及支配诸岛和万物的太阳女神天照大神、月亮男神和八百万神。

《怀风藻》是日本最早的汉诗集。

“和歌”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是本期的主要成就:《万叶集》确立了日本“和歌”的民族形式(长歌、连歌、短歌和俳句),开创了
日本抒情文学的传统(成为历代抒情文学的典范和推动力),孕育出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胚胎(“物哀”萌芽、“四季感”“季物”“季题”、白色为美)。

(2)平安时期(794—1192)。

贵族文学繁荣。

物语、日记、随笔是本阶段最有成就的领域。

“物语”一词最初是“语说事物”之意,后来随着不少叙事性作品以此命名,逐渐演变为“故事、传奇”之意,“物语文学”是对日本以“物语”命名的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总称。

“物语文学”的鼻祖是《竹取物语》,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最高成就,道纲母的《蜻蛉日记》(又译作《螟蛉日记》,螟蛉即朝生暮死的蜉蝣)抒写作者21年不幸的婚姻生活,开女性日记之先,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抒发对自然的赞美之情、感叹社会和人生,是随笔文学的代表作,与《源氏物语》并称为平安文学双璧。

(3)镰仓室町时期(1193—1602)。

有三种文学:武士文学兴起——军记物语的代表作《平家物语》刚劲豪迈的风格、散韵结合的文体、后世创作的母体。

町人文学后来居上——古典戏剧的两种形式:充满象征梦幻色彩的歌舞剧能(脚本称谣曲)和富有讽刺幽默的科白剧狂言,前者的代表是世阿弥的《熊野》,后者的名作是集体创作的《两个侯爷》。

因战乱而形成的隐逸文学的两位代表:鸭长明的随笔《方丈记》(前半部抒发人生无常的感叹,后半部诉说隐居生活的清静)和吉田兼好的杂著《徒然草》(是一部根植于无常观的人生论、处世论)。

《徒然草》和清少纳言的《枕草子》被誉为日本散文(随笔)的双璧。

(4)江户时期(1603—1867)。

市民文学取代武士文学成为文坛主流。

俳句、浮世草子(通俗艳情小说)、净琉璃(木偶戏)、歌舞伎(歌舞剧)创作繁荣。

分别代表诗歌、小说、戏剧这三种文学样式成就的是“江户三杰”:“俳圣”松尾芭蕉的俳句集《俳谐七部集》,代表作《古潭》;日本最早描写商人生活、最能体现市民阶层精神面貌的井原西鹤反对封建礼教及禁欲主义的小说《好色一代男》(艳情小说的发韧之作)、《好色五人女》(描写商人社会中五个家庭主妇的爱情生活)和描写商人经商发财的《日本永代藏》;近松门左卫门反映下层市民爱情悲剧的剧作是《曾根崎情死》和《天网岛情死》。

3、简析《雪国》的思想意蕴。

答:描写了生活于社会底层的艺妓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取精神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也有消极的方面,这就是流露出了虚无悲哀的的思想情绪(表现生的悲哀,死的诱惑)。

三、论述题
1、论述«圣经»的地位和影响。

答:流传至今的希伯来《圣经》、《次经》、《伪经》和40多年前发现的《死海古卷》,组成一大文学宝库,为世界古代影响最大的文学四大宝库之一,和中国、印度、希腊文库并列。

其中,《圣经》随着基督教传道了全世界,成为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文学著作。

从出版发行量上来讲,共计25亿多册,号称“万书之书”。

1、以《旧约》为代表的希伯来文化同古希腊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欧洲文化的两个“发源地”。

它的思想观点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的法则和道德准则。

2、《圣经》的传播和翻译,推动了西方国家语言的规范化和文字的形成。

3、《圣经》为后世西方文学家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文学家取材的宝库和土壤。

如《失乐园》的作者弥尔顿的作品均取材于《圣经》,还有但丁的《神曲》、
歌德的《浮士德》及托尔斯泰的《复活》等均受《圣经》的影响。

4、《圣经》提供了世界性的成语典故,丰富了各国语言的内涵和表现力,如:天堂、禁果、上帝、先知、复活、忏悔这些词广泛应用于各国的语言中。

5、《圣经》通过穆罕默德和《古兰经》影响了伊斯兰文化。

《古兰经》种的大量传说和词汇都来自于《圣经》。

2、简析沙恭达罗的形象。

答:沙恭达罗是伽梨陀婆的《沙恭达罗》中的女主人公。

她是追求自主婚姻、具有叛逆性格的下层善良妇女的形象,也是印度古代理想妇女的典范和古代女性美的化身。

一方面是她的外在美,她“天生丽质”,有一种天然的美;另一方面是她的内在美。

这与她的自然美和谐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她心地纯良质朴,性格温柔细腻,在净修林中,与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互相依恋,与女友之间互相爱护、和睦相处、对待义父母尊重有加。

(2)她对爱情的大胆、执著的追求。

她对爱情的追求是很纯洁的,她的爱情的火花是自然而然引发的,没有任何虚伪,大胆吐露心声。

她与国王以“干闼婆”方式结合,表现了对传统礼法和修道院中清规戒律的极大蔑视。

(3)她柔中有刚,不是逆来顺受,而是果敢刚强,她不顾路途遥远,千里寻夫,重视感情,而对于国王的背信弃义,她义正言辞,但又不失身分、态度庄重,并且毅然决然得离他而去,不失矜持,显示了大无畏的反抗精神。

总之,沙恭达罗的性格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但其真诚、坦率、温柔的主导性格仍然十分鲜明。

作者在这一形象上寄托了对女性的美的理想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