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搭石 (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1课《搭石》详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1课《搭石》详解

很( 麻烦、辛苦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 默读课文第2至4段,画出让你感受 到“美”的地方,并在旁边作批注。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 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 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 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 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 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 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 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 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 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 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 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 协调有序
协调有序过搭石
前面的 抬起脚来 清波漾漾 后面的 人影绰绰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给人 像轻快的音乐画一般的美感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 一道风景。
相遇谦让过搭石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 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 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 才相背而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引领课
21 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 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 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 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 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 人们出工就必须( 脱鞋挽裤 ) 人们收工就必须( 脱鞋挽裤 ) 人们赶集就必须( 脱鞋挽裤 ) 人们访友就必须( 脱鞋挽裤 ) 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挽裤)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 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 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 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 (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拓展延伸{21搭石}

拓展延伸{21搭石}

国第一代农民诗人,出席了全国青年业余创作积极分子大会;1977 年调入石家 庄工作。近年来出版了《刘章诗选》、《刘章新诗》、《南国行》、《枫林曲》等诗集。
主题分析
课文通过描写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表现了乡亲们互帮互助 的关系,歌颂了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Nhomakorabea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讲搭石的来历。 第二部分(第 2~4 自然段):讲乡亲们在搭石上走过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 5 自然段):一排排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 美好的情感。
品读感悟
这篇课文虽然是描写乡下的生活场景,但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美。既有看得 见的具体的美,更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乡间的小河,小溪是一种美,乡间 的纯朴,热心,善良的人是一种美。让我们对美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也启示着我 们人与人之间应该互帮互助,这样才能享受到真正的美。
课外积累
作者介绍 刘章,1939 年 1 月 22 日生于承德市兴隆县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 刘玺。1956 年 17 岁时在《群众日报》发表第一首新诗《矿山之夜》;1958 年《诗 刊》10 月号以《日出唱到太阳落》为总题一次刊出短诗 20 首,在诗界引起很大 反响;1959 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燕山歌》;1962 年已出版 3 部诗集,23 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会员;1965 年,作为新中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搭石》课件(共21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搭石》课件(共21张PPT)
写写自己发现的平凡事物中的美。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 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 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 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 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 意了才肯离去。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一行人走搭石: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 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 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 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5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2021/9/152021/9/152021/9/1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52021/9/15September 1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52021/9/152021/9/152021/9/15
bào zhà xùn sù
bāo fu
( 爆 炸) ( 迅 速) (包 袱)
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让 你感受到了美?划出有关句子,多读 一读,并在旁边写一写体会。
2、反复读句子,体会看不见的美,想 想具体从哪些字词可以体会到 ?
3、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交流.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课《搭石》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课《搭石》ppt课件

年轻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
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
当然的事。
尊老
理所当然:
课文中“理所当然的事 ”指什么?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 理所当然的事情。
举例说说我们身边哪些是
“理所当然的事 ”?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 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1. 搭 石
我来读:
汛期 俗语
平衡 联接
间隔 猛涨
山洪暴发 理所当然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懒惰 伏下
平稳 谴责
清波漾漾 脱鞋绾裤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 去,必须脱鞋挽裤。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 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 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 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 满意了才肯离去。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 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 去,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 (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②宽裕;富裕。 ③形容姿态柔美。
清 波 漾 漾
人影绰绰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
(中心句)
A、这句话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 默默无语的品格。( )
B、这句话实际是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 私奉献的精神。( )
C、这句话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 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 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 爱、友好互助的情感纽带。(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1课《搭石》的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1课《搭石》的课件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 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
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 的情感。
说一说
在生活中,你看到了平凡事情 中的哪些“美”。
21. 搭 石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 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 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 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 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 过,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小组合作学习
朗读二到四自然段,找找你 用眼睛看到的哪些“美” 的画 面,又有哪些是你用心体会到的 “美”画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 说。
后面的 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给人 画一般的美感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 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 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 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 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 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 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 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 (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 上去,踏踏的声音,象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 一般的美感。
绰绰有余
绰(chuò): ①宽;不狭窄。 ②宽裕;富裕。 ③形容姿态柔美。
人 影 绰 绰
每当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时候 动作 是那么协调有 序 前面的 抬起脚来

搭石课文解析

搭石课文解析

搭石课文解析
【实用版】
目录
1.搭石课文概述
2.搭石课文的作者背景
3.搭石课文的内容解析
4.搭石课文的教育意义
5.搭石课文的现实意义
正文
一、搭石课文概述
《搭石》是一篇出现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 21 课的课文。

课文讲述了作者刘章回忆家乡的一条无名小溪,以及在小溪两岸的村庄里,人们如何在汛期和秋天时,找来平整方正的石头,搭成踏脚石,方便过河的故事。

二、搭石课文的作者背景
刘章,原名刘瑞龙,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人,中国著名作家、诗人。

他的作品以真实、朴素、感人为特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三、搭石课文的内容解析
课文通过描述家乡的无名小溪和两岸的村庄,展现了乡亲们在困难环境下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

在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人们无法直接过河,只能脱鞋绾裤,涉水而行。

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便找来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四、搭石课文的教育意义
这篇课文旨在教育学生团结互助、互帮互爱的精神,以及克服困难、共渡难关的勇气。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在困难面前,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是克服困难的最好方法。

五、搭石课文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这时候,我们应该像课文中的乡亲们一样,团结互助,共同应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课《搭石》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课《搭石》课件
汛期 挽裤 谴责
俗语 懒惰 间隔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伏下身子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 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小溪的流水长年不断。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 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 必须脱鞋挽裤。
两个问题:
•1、什么是“搭石”?
•2、“搭石”给你留下 了怎样的印象?
形容人多、 姿态柔美。
清 波 漾 漾
人影绰绰
上了点年岁 的人,无论怎样 急着赶路,只要 发现哪块搭石不 平稳,一定会放 下带的东西,找 来合适的石头搭 上,再在上边踏 上几个来回,直 到满意了才肯离 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 这样的情景:
两人相遇,招手礼让: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 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 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 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 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很( 麻烦

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的将搭石摆放 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 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搭石,原本就 是天然石块,踩上 去难免会活动,走 得快才容易保持平 衡。人们走搭石不 能抢路,也不能突 然止步。如果前面 的人突然停住,后 边的人没处落脚, 就会掉进水里。
遇见老人,背负过溪: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 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 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 事情。
人性美
假如遇上小孩来走搭石,年轻
人总要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上 走搭石,年轻人
总要
,人们
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 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 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 情感。

小学四年级语文21课 搭石

小学四年级语文21课 搭石

小学四年级语文21课《搭石》原文: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

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

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wǎn)裤。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ǎn)责这里的人懒惰(duò)。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语。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小学四年级语文21课《搭石》练习题:一、巧填量词(16分)一( )小溪一( )风景一( )石头一( )俗语一( )村庄一( )阳光一( )明月一( )搭石二、错别字门诊(在错别字的下面画横线并改正在括号里)(18分)1、每年迅期,山宏爆发,溪水猛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等重点词句。

3、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5、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作业纸。

3、课文写作背景介绍。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平凡的事物感受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出示情境图)同学们请看——(流水声)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轻音乐起)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缓缓流淌的小溪。

但作者每次回忆起家乡,给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老师边描述边画山、树、小溪简笔画。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1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

二、初读感知1、这一课大家都预习了吧。

请同学们打开书到103页,再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要反复多读几遍。

2、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我想这一课的生词一定难不住你们,我们来看一看。

(分组出示)一行人俩人联结(引导:这三个词语中都有一个多音字,谁能读准?平常站队说排成一行,这里是一起行走的人,我们读为一行人;俩相当于两个,比如说咱们两个,还可以说咱们俩)谴责懒惰俗语溪水猛涨脱鞋挽裤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分别指名读,再齐读。

三、品味搭石(一)体会搭石的重要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搭石是什么吗?谁能用文中的话说说看?出示这句话。

2、哦,原来搭石就是摆在小溪中方便人们过小溪的石头。

画搭石简笔画。

3、如果小溪中没有搭石,人们怎么过小溪呢?文中怎么说的?指名说。

4、“脱鞋挽裤”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每年汛期,山洪过后,如果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必须——没有搭石,人们收工必须——没有搭石,人们赶集必须——没有搭石,人们访友必须——一句话,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透过这一个个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了什么?5、如果在夏天,人们麻烦点没关系。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就必须要走——搭石了,可见在作者家乡,搭石真是太重要了。

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回忆课文,确定学习内容。

叙述简笔画,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我们不仅会读这些难读的词语了,还初步了解了课文,走进了刘章爷爷的故乡。

还记得那个美丽村庄的山山水水吗?谁来说说--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树......---引导学生用四字词语回答,老师画简笔画。

在我们的眼里,这连绵不断的青山,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清澈见底、潺潺流水的小溪,构成了刘章爷爷家乡的一道美丽的风景!而在刘章爷爷眼里,是什么构成了家乡一道美丽的风景?板书课题:搭石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搭石》,去寻找一片美的风景。

二、走进文本,初识搭石,激发寻美情感。

1、打开书本,快速阅读课文,找一找什么是搭石?用波浪线划下来。

2、反馈:①读句子。

“什么是搭石?”谁能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读读。

②画搭石。

接下来老师要在黑板上来画一画这条小溪上的搭石。

你们有什么需要提醒我的吗?(抓住“平整方正”、“两尺”、“间隔”谈理解。

)3、聚焦中心句:这就是搭石,由寻寻常常、普普通通的几块石头,联结着故乡的小路,方便了两岸的人们。

板书“小小搭石寻常景” 就是这几块平平凡凡、毫不起眼的石头,却在作者心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诵读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紧扣“风景”,谈话,激疑:读到这里,老师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生活中,能被称之为风景的,大多是非常有名的景物,如杭州西湖,黄山奇石,还有咱们刚学完的颐和园等,那可都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啊!可这么几块普通的石头,怎么能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其原因究竟何在?让我们再度走进课文,去细细寻找,精心品味吧!三、品读文本,鉴赏搭石图,感受风景这边独好。

(一)、默读2~4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用波浪线划出课文中打动了你,让你感觉到了美的句子。

(二)、汇报交流,体会美丽:鉴赏画面一:“老人走搭石,细细摆放勤劳美”。

下面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这字里行间让你感觉最美的、最能打动你的风景是什么?1、出示句子: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2、引出关联词。

这一段是写什么的?(摆搭石)这么长的句子怎么才能读好?同学们观察一下:这都是些什么词?引出关联词语“无论……只要……一定……再……直到……才”3、指导朗读。

作者一连用了几个关联词,把老人摆搭石的动作连接起来,使文章顺畅自然,条理清晰。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体会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4、想象画面。

这是一位怎样的搭石人啊?出示课件,想象填空:当上了点年岁的人,发现(),他不由得停下匆匆的脚步,担心地想:()。

多么勤劳善良的搭石人啊!他不仅这样想着,还这样做着:(出示课件)他首先(),接着(),然后()。

看到石头稳极了,他满意的(),仿佛看到人们()。

5、总结提炼。

平凡的搭石,因为老人的几个普通的动作而美了起来!板书:细细摆放为他人。

鉴赏画面二:“众人走搭石,协调有序声影美”。

1、读课文,写批注。

请你小声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美在哪里,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把他圈出来,并在旁边简要地写上你的感受。

2、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们的协调美。

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人们走搭石的美?(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重点体会乡亲们是怎么走的。

哪一句话写出了“协调有序”这个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很好。

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去,通过朗读把这和谐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3、各种形式读课文。

鉴赏画面三:“两人走搭石,谦让敬老传递美”。

1、导入:当然,走搭石时,也有“撞车”的时候,请你自由读读下面这一段,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和体会。

2、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动之处。

3、品味:什么叫“理所当然”?人们都把哪些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还有哪个字让你的心头有所触动?透过“伏”字谈理解。

做做“伏下”的动作体会。

你为什么要把腰深深地弯下去?(随机板书:谦让敬老见真情)4、小结,指导朗读:是的,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朴、善良、谦让和敬老,也深深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来,让我们把心中的这份感动,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吧。

师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读——(三)、想象拓展,补充画面,提炼情感。

1、谈话,指导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展开你们的想象,还有哪些假如呢?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会怎样?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假如生病的人来走搭石——请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

(出示作业纸:小小的搭石,演绎着人间的真情,我能试着写一写。

轻声播放音乐)2、学生展示写作内容。

3、小结,回扣中心句:是啊,正是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画面,使原本无情的搭石,变得如此多情。

景美情更美,乡亲们这种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精神使我们再次感受到——(再读中心句:搭石,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走出文本,透过搭石,感悟诗人情怀。

1、谈话:课文学到现在,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是一排排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吗?那它是什么?2、课件展示文章结尾段,深情诵读。

3、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还感受到了什么?4、反复的朗读,提升情感。

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不正是家乡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吗?我们再包含深情的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感受这可贵的心灵美。

5、课外拓展,感悟情怀。

①拓展介绍:是呀,本文的作者刘章爷爷,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在那里生活了13年,他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

1977年末,来到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工作,可是每当他见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见人们无序地忽然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乡的潺潺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

于是在1980年,作者写出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

因为他由衷地感受到——②再度回读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五、超越文本,美诗欣赏,发现生活中的美。

1、根据板书总结:刘章爷爷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去发现美,传递美,很值得我们学习。

他的美文《搭石》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一种看得见的风景美,也让我们品味到了一种看不见的心灵美。

欣赏有关“美”的小诗。

2、格言总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吧!附:板书设计:搭石小小搭石寻常景,细细摆放为他人。

协调有序走搭石,谦让敬老见真情!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自主,富有想象力的学习舞台,让孩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让孩子按他的理解来感知课文,用他们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收获,孩子必将还你一片湛蓝的天空。

本案例的设计理念,旨在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我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中心句,紧紧围绕“老人走搭石,众人走搭石,两人走搭石”这三个画面,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品读,使学生在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重点研读,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一个切实的提高,使阅读变成学生个体对文本的感受和具有创造性的鉴赏。

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很好地体会到这人情美。

教学各个环节能顺利完成,达到较好的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