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横塘(宋)范成大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诗以“石桥”“朱塔”等物的“________”(用诗中的词语填写)反衬出人、事的变化。

(2)诗末句寓情于景,颇具情韵。

试分析诗人的情感与景物是怎样巧妙融合的。

【答案】(1)依然(2)写横塘的景中,如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与离情别绪直接相连;结尾以景物作结,烘托离别之情。

【解析】【分析】(1)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

“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2)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

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依依惜别之情,与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以抒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

【点评】此题考查诗歌赏析。

(1)此题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做此类题,要注意理解全诗的意思,重点理解“ 石桥朱塔两依然”的诗的意思。

(2)此题考查诗句表现手法。

主要围绕情景交融的写法来展开,要注意围绕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来分析。

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昼梦”、“南风”等意象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夏季的生活场景。

(2)本诗中“偷”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1)青苔;绿树(2)“偷”字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南风这个旧相识的顽皮可爱,也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解析】【分析】(1)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具体的意象填写作答。

这首诗写夏季的生活场景主要用“青苔”“绿树”“昼梦”“南风”等几个意象。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诗词鉴赏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诗词鉴赏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本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9.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迟日:__________丽:__________
10.给全诗划分节奏。
古诗阅读
____________。
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____________。
15.把古诗补充完整。
16.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所写。诗人登山前为春光逝去而遗憾,登山后发现大林寺桃花盛开又感到惊喜。
17.诗人用________(对比 衬托)的写作方法,表现了自己发现山上桃花盛开的惊喜之情。
33.把古诗补充完整。
34.“野渡无人舟自横”中“横”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结合注释写出这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
A.兴奋B.激动C.愉悦D.沉郁
32.对比杜牧的《清明》一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滁州西涧①
[唐]韦应物
独怜②幽草③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
春潮④带雨晚来急,野渡⑤无人舟自横⑥。
(注释)①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②独怜:唯独喜欢。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④春潮:春天的潮汐。⑤野渡:郊野的渡口。⑥横:指随意飘浮。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精选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精选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精选及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________之情。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答案】(1)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2)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解析】【分析】(1)首先要熟读诗歌,把握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体会感情,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惊喜。

(2)这首诗描写了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离别的伤感和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故答案为:⑴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⑵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点评】⑴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⑵本题考查学生句子的赏析,要按照题目提示,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

答题格式:通过写什么景色,表达了什么感情。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潮平两岸阔”的“阔”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2)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B. 诗的颔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 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 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答案】(1)“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视野也因之开阔。

(2)D【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5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50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50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古诗词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冷露”写出中秋月夜________的氛围。

(2)“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凄凉(意思相近即可)(2)“不知秋思落谁家”以委婉的问句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突出自己中秋见月不见人的愁苦,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意思相近即可)【解析】【分析】(1)“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而“冷露”写出中秋月夜凄凉的氛围。

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联想。

(2)“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思乡的情绪。

普天之下不知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

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而诗人有感于家人离散,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抒发了作者对家人,对友人强烈的思念之情。

故答案为:⑴凄凉(意思相近即可)⑵“不知秋思落谁家”以委婉的问句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突出自己中秋见月不见人的愁苦,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意思相近即可)【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意进行理解。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人情感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要求考生整体感悟诗歌,结合诗人的处境和诗歌语言,进行分析。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梅子,芭蕉,柳花。

(2)“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50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50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50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①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②,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释】①断雁:失群的雁,这里是失群孤雁的叫声。

②侵晓:破晓(1)诗中________、________等物象表明这是一首羁旅诗。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如何看出来的?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案】(1)断雁;家书、或者旅馆(2)抒发作者羁旅的孤寂心情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诗人羁旅他乡,没有亲人作伴,只能面对着“寒灯”,听着“断雁”的鸣叫声,内心很是忧伤,旅途的孤寂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更是在半睡半醒、迷迷糊糊中见到了家乡美丽的风光,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

【解析】【分析】(1)诗中的具体物象有很多,如“旅馆”,“寒灯”,“断雁”,“家书”等。

(2)这是羁旅怀乡之作。

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

幽恨乡愁、委实凄绝。

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

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颈联与尾联看似跳出了乡愁,艳羡门外沧江鱼船的清闲自在,其实是借他乡之物,更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

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点评】此题考查诗歌赏析。

(1)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

通读全诗,具体物象较多。

(2)此题考查诗歌表情达意。

做此类题,可以抓住重点诗句或词语进行分析。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宿牛群头①(元)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②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③供晚厨。

【注】①牛群头:地名。

②拙:同“茁”。

③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本诗和《天净沙·秋思》都写到了干枯的树木,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回答。

泉州市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泉州市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泉州市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横塘(宋)范成大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诗以“石桥”“朱塔”等物的“________”(用诗中的词语填写)反衬出人、事的变化。

(2)诗末句寓情于景,颇具情韵。

试分析诗人的情感与景物是怎样巧妙融合的。

【答案】(1)依然(2)写横塘的景中,如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与离情别绪直接相连;结尾以景物作结,烘托离别之情。

【解析】【分析】(1)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

“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2)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

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依依惜别之情,与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以抒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

【点评】此题考查诗歌赏析。

(1)此题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做此类题,要注意理解全诗的意思,重点理解“ 石桥朱塔两依然”的诗的意思。

(2)此题考查诗句表现手法。

主要围绕情景交融的写法来展开,要注意围绕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来分析。

2.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1)本诗的作者是唐朝的著名诗人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B. 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多多体谅,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

C. 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古诗词鉴赏(友情诗和哲理诗)(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古诗词鉴赏(友情诗和哲理诗)(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古诗词鉴赏(友情诗和哲理诗)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诗词曲鉴赏阅读。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_______”,展示了一幅离别的画面。

起句“_______”,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2.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表现手法),进一步说明送别的地点在桃花潭。

“_________”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尾一句的抒情作了伏笔。

3.桃花潭的水真的有“千尺”深吗?诗人把潭水和什么相比?4.结尾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前两句是叙事,展示一幅离别画面。

B.第一句表明李白乘舟待发,第二句写送行者,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C.后两句是抒情。

第三句描写潭的特点,照应起句。

D.结尾用拟人手法抒发作者难忘汪伦的深厚情意。

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解释词语:辞:________________烟花:________________7.这首送别诗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___________;送别的时间:____________;故人的去向:________________;以及送别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填空用自己的语言)。

8.这首诗中“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_,“故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唯”的意思是___________。

9.后人评说此诗是:千古丽诗。

请结合诗歌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阅读。

峨眉山①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②,影③入平羌④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

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开头写“杨花”与“子规”点明什么季节?有何用意?(2)结合诗的背景和内容,说说诗人因为何而“愁”。

【答案】(1)暮春。

写柳絮飘零,杜鹃哀鸣,烘托出悲凉哀伤的气氛。

(2)因友人不幸遭贬而愁;因担忧友人路途遥远而愁;因不知何时能再与友人相见而愁。

【解析】【分析】(1)“杨花”即柳絮,每年春末,杨絮开始漫天飞舞。

杨花本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别的花都在枝头,绿叶相扶,格外妖娆,而杨花却要离开枝头,漫天飞舞,这给春天增加了一种况味,杨花的漫天飞扬,也就预示着百花将凋、春天将逝,杨花这一意象,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惜春伤感的象征。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这种鸟春末时从南方飞来,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据此理解和分析答题即可。

(2)结合诗歌背景和诗歌内容分析,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据此可知诗人“愁”的原因是:因友人不幸遭贬而愁;因担忧友人路途遥远而愁;因不知何时能再与友人相见而愁。

故答案为:⑴暮春。

写柳絮飘零,杜鹃哀鸣,烘托出悲凉哀伤的气氛。

⑵因友人不幸遭贬而愁;因担忧友人路途遥远而愁;因不知何时能再与友人相见而愁。

【点评】⑴本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的能力。

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

二年级语文诗歌赏析练习题及讲解

二年级语文诗歌赏析练习题及讲解

二年级语文诗歌赏析练习题及讲解诗歌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赏析诗歌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二年级语文诗歌赏析的练习题及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练习题一:下面是一首诗,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稻田》黄灿灿的稻穗一串串摇曳着暖黄的稻鸟翱翔在田野上问题:诗中的稻田是什么颜色的?有哪些动态的描写?还有哪种鸟在田野上翱翔?讲解:这首诗以稻田为背景,通过描写稻穗的颜色和动态,展现了一个美丽的田园景象。

诗中提到了黄灿灿的稻穗,用形容词“暖黄”来描绘,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其中“摇曳着”一词描写了稻穗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情景。

诗中还提到了稻田上飞翔的鸟,用词“稻鸟”来形容,给人以生动的印象。

练习题二: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彩虹》天空一道弧线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优美地展开问题:诗中的彩虹由几种颜色组成?这些颜色优美地展开在哪里?讲解:这首诗以彩虹为题材,通过列举彩虹的七种颜色,形象地展示了彩虹在天空中的美丽景象。

诗中提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展示了彩虹丰富多彩的色彩组合。

而这些颜色是优美地展开在天空上的。

练习题三:请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世界》大地是一座宽广的舞台有高山巍峨有河流蜿蜒有草原一望无际人们在这里唱歌、跳舞问题:诗中的舞台由什么构成?人们在舞台上做些什么?讲解:这首诗通过描述大地是一个宽广的舞台,描绘了人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场景。

诗中提到了高山、河流、草原等自然景观,构成了这个宽广的舞台。

而人们在这个舞台上唱歌、跳舞,这表达了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快乐生活的状态。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及讲解,相信大家对二年级语文诗歌赏析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通过多读诗歌,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野池(唐)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_______,植物________的景象。

(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满溢(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景物特点。

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加以归纳,“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的意思是:野外的池塘水满的已经连到秋天的河堤,菱花结了果实草木很茂盛.前一句写出了池水满的特点,因为有丰富的池水的滋养,菱花结了果实蒲叶长得非常茂盛.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满溢(满)、丰盛(茂盛、果实丰硕、生机勃)。

(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诗句描绘了野池蜻蜓随意飞舞,鱼儿任意游玩的悠闲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1)① 满溢(满);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2)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景物特点。

答题时应注意,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概括要点作答。

池水:满溢(满);植物: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时应注意,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

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中“___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古诗词赏析真题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古诗词赏析真题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古诗词赏析真题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一.古诗词赏析(共8小题)1.(2022春•邓州市期中)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1)把诗的后两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的。

(3)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诗人走出篱笆门,忽然迎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了一股伤悲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B.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C.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诗人被罢官回乡,他心情低落,从此不再关心国事。

D.我们学过的《示儿》和这首诗表达的有相同的情感。

(4)写出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以及你从中体会到的情感。

2.(2022春•永年区期末)(一)课内阅读。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解释诗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陂:②漪:(2)这首诗中直接描写乡野黄昏景物的诗句是(3)诗中描写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4)这首诗中“衔”“横”二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5)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后两句描写了牧童横骑牛背,信口吹笛,表现出牧童怎样的情致?3.(2022春•成都期末)(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填空。

①诗歌题目的意思是②作者写下这首诗时,他和家人身在,他渴盼回到的故乡是。

(用诗句中表示地名的词语填空)(2)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空。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泪”是欣喜之泪,为自己和家人而喜,更为国家和天下人而喜。

B.颔联中的“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C.颈联中的“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了诗人期盼趁着年轻,赶紧携妻带子回归故乡的心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②才:仅。

(1)“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能让人产生哪些联想?(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解析】【分析】(1)这首诗被《千家诗》选入,所以流传很广,几乎稍读过些古诗的人都能背诵,“寒夜客来茶当酒”,几被当作口头话来运用。

常在口头的话,说的时候往往用不着思考,脱口而出,可是细细品味,总是有多层转折,“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就可以让人产生很多联想。

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倚杖无时夜敲门”,主人不必专门备酒,也不必因为没有酒而觉得怠慢客人。

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所以能与主人寒夜煮茗,围炉清谈,不在乎有酒没酒。

“(2)本题考查根据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后两句以写景融入说理。

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

这两句写主客在窗前交谈得很投机,却有意无意地牵入梅花,于是心里觉得这见惯了的月色也较平常不一样了。

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

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

故答案为:(1)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九 古诗词鉴赏(二)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训练九 古诗词鉴赏(二)
答案:(示例)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来飞去,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吹落瓶中之花。 (画面合理,语言顺畅即可)
2.这首词采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①雉雊(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 不归?”
专项训练九 古诗词鉴赏(二)
时间:20分钟 满分:17分 得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①径杨花铺白毡, 点溪荷叶:小野鸡。③凫雏:小野鸭。
1.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 杨花 ”“ 溪 ”“ 荷叶 ”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初夏郊 野图。(3分) 2.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2分)
答案:“傍”,本指靠近、依靠。诗句中写小野鸭亲昵地依偎在母鸭身边安然入睡的情态,流露出 作者对这幅宁静、温馨画面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4分) 浣溪沙·春日即事 刘辰翁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恨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 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2分)
1.全诗围绕“归”字描绘了五幅图画,请一一列举出来。(2分) 答案:①牛羊归巷;②野老念牧童;③野鸡唤伴侣;④蚕儿造窝;⑤农夫絮语。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愫?(2分)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田夫闲适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以及自己意欲归田而不得的怅然之情。

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及试题答案解析(6套)

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及试题答案解析(6套)

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及试题答案解析(6套)早晴至报恩山寺文与可山石巉巉磴①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

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犹卧斫桑稀。

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

[注]①磴:石级。

(1)钱钟书在《宋诗评论》中评价文与可“在诗里描摹风景,常跟绘画联结起来”,创造了以画写诗的手法,请结合本诗的颔联和颈联,谈谈你的理解。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分析时,要紧扣“以画写诗”的题干提示,抓住具体的意象进行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本诗是一首山水田园诗,体现了诗人闲适、恬淡和喜悦的心情,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阐述。

[答案](1)两联的景色描写由远及近,动静相生,形色相映,很有画面感。

颔联描绘出一幅烟开远水,日照高林,鸥落雉飞的动态画面。

颈联描绘的则是一幅大麦满园、蚕卧桑叶的静态画面。

(2)本首诗表现诗人闲适、恬淡、喜悦的心情。

首联诗人清晨沿着山路拂松穿竹,露水打湿了衣裳。

颔联和颈联写太阳升起后诗人所见的清新明丽的山林乡村景色。

尾联写在村庄的晚景中,诗人踏着月色信步回到住处。

这些无不流露出诗人对山寺的喜爱和内心的闲适恬淡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沈石田落花诗[明]唐寅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1)诗中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小学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20篇(有答案)

小学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20篇(有答案)

小学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一、《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

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

(采莲人)(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二、《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

(北)(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三、《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色彩:白毛、绿水、红掌动作:向、歌、浮、拨。

四、《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

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

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2)“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小学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

小学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

小学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古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作者辛弃疾是_________朝的豪放派词人。

[2]下列选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神往。

B.“稻花香”和“听取”两句,写诗人闻着稻花香,看着丰收的景象,欣悦之情,尽在言表。

C.“七八个”和“两三点”两句中,七八个写出“星”的稀疏,“两三点'写出雨的细微。

D.“旧时”和“路转”两句表现出诗人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 )A.江上风景美B.江上鲈鱼美C.江上一叶舟美D.看渔民打鱼[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题专项训练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题专项训练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题专项训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题专项训练(一)一)阅读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完成第7题。

(6分)枝间新绿一重重,XXX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喜风。

7.(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答案:A2)XXX《木兰花》中有“XXX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句子,请你说出这两首诗词中的“闹”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分)答案:《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中的“闹”表达的是花开的欢快和热闹,而《木兰花》中的“闹”则表达的是春意盎然的喜庆气氛。

3)请说出作者写作本诗的意图。

(2分)答案:本诗的意图是借描写海棠花的美丽和欢快,来表达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和关怀。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一)城东早春 XXXXXX在新春,XXX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6.这首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

(3分)答案: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城东早春的自然景色,其中“清”字的妙用在于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出春天的清新和明媚。

三)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4分)渡荆门送别XXX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答案:这句诗描绘了荆门附近的山和江,山势高耸,与平野相接,江水奔腾,进入了荒芜的流域。

这里的景象给人一种辽阔、荒凉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离愁别绪。

②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答案:该诗尾联中的“送”字妙在表达了别离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旅途的期望。

四)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

(4分)偶题 XXX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①,侧坐莓苔②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①纶,钓丝,“垂纶”即垂钓。

②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

这里是写小儿选取了一个僻静、利于垂钓的地方。

(1)诗歌前两句中“学垂纶”“侧坐莓苔”的两个动作描绘出一个________的小儿。

(2)诗歌三,四两句可见小儿是什么心态?结合具体字词简要分析。

【答案】(1)一本正经、认真、机灵、聪敏(2)谨慎或者害怕被打扰(害怕鱼儿被吓跑)的心态。

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来,他害怕钓鱼被打扰(鱼儿受惊吓),远远就向路人招手示意,不回应路人的询问,从而看出小儿谨慎。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从“学垂纶”“侧坐莓苔”的两个动作可以看出“小儿”认真聪明、一本正经的形象。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三四句诗的意思是: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小儿生怕鱼儿被惊吓的小心谨慎心情。

故答案为:(1)一本正经、认真、机灵、聪敏;(2)谨慎或者害怕被打扰(害怕鱼儿被吓跑)的心态。

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来,他害怕钓鱼被打扰(鱼儿受惊吓),远远就向路人招手示意,不回应路人的询问,从而看出小儿谨慎。

【点评】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2.品味诗歌语言,完成下列人物对话。

赏牡丹唐代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①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小学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

小学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

小学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第一题: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题:1. 请简要概括这首古诗的主题。

2. 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3. 请解释诗中的“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答案:1. 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赏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

通过描绘白日西斜、黄河奔流的壮丽景象,诗人以壮美的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启示人们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己的境界。

2. 这首古诗的作者是王之涣,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3. “更上一层楼”在这首诗中是一种象征,表示人们应该不断努力、超越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境界。

诗人通过描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后,以“更上一层楼”来呼应人生追求的意义,鼓励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自我超越。

第二题: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问题:1. 请解释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什么意思?2. 请简要概括这首古诗的主题。

3. 这首古诗是谁的作品?答案: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通过描述明月光线透过窗户照在床前,被人误以为地上结霜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因身处他乡,望着明亮如霜的月光,不免思念起故乡温暖的家。

2. 这首古诗的主题是思乡之情。

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后,不由得思念起遥远的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乡愁和渴望。

3.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杨炯创作的作品。

杨炯是唐代初期的文学家,他通过这首诗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三题: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百随野鹤飞。

问题:1. 请解释诗中的“百随野鹤飞”是什么意思?2. 这首古诗的主题是什么?3. 请简要介绍这首古诗的作者。

答案:1. “百随野鹤飞”是借用了野鹤的飞行象征自由,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的愿望。

作者通过描绘白日西斜、黄河奔流的壮丽景色之后,以“百随野鹤飞”来引申出对自由的向往,希望能够摆脱束缚,追寻内心的自由。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试题(附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颔联主要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潮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叶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

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2)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解析】【分析】(1)注意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有:江潮、江岸、船帆,注意形容词和动词“平”“阔”“正”“悬”,既然题目要求描绘画面,就要在头脑中把这些意象想象成画面,并用恰当、优美、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如:潮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叶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

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2)结合诗歌最后两句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⑴潮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叶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

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⑵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景象的能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很多写景的诗句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答这样的题,首先要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并在头脑里想象这样的意境,然后再结合诗意进行描绘。

描绘的语言一定要恰当、优美、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⑵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宿牛群头①(元)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②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③供晚厨。

【注】①牛群头:地名。

②拙:同“茁”。

③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本诗和《天净沙·秋思》都写到了干枯的树木,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题一、《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年间设置的一种掌管音乐的机构(有点像现在的娱乐公司),负责搜集民歌,乐谱,训练音乐人才(歌手)。

所以由乐府搜集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就是乐府诗了。

2、相关考题(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长江)(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汉朝掌管音乐的机构)(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

(采莲人)(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二、《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顾名思义就是歌颂北方敕勒族游牧生活的美好。

2、相关考题(1)敕勒歌是一首____朝时的民歌。

(北)(2)穹庐是指______(蒙古包)(3)“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____(现)三、《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的作者是骆宾王很多孩子都知道,但是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就很少了。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合称为“初唐四杰”2、理解这首诗应该注意的几点:色彩:白毛、绿水、红掌动作:向、歌、浮、拨。

四、《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

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

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2)“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解落____秋叶,能开_____月花。

过江_____尺浪,入竹_____竿斜。

五、《山村》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一首经典的少儿启蒙诗,但在给四年级孩子授课的过程当中仍然有学生不知道这首诗,尤其是对于作者的一些情况的不了解,下面整理一些供大家参考。

1、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又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

2、与邵雍相关(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出自邵雍(2)邵雍一声淡泊名利,以教书为生。

当时的司马光,程颢,程颐等都非常敬重他。

还凑钱给邵雍买了一套房子。

取名为“安乐窝”这也是他号安乐先生的由来。

(3)邵雍精通易学。

说白了就是很会算命。

(4)邵雍最适合读的一首作品就是这首《山村》六、《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

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

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七、《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

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

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1)“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八、《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

《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

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著名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九、《悯农》其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

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

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

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

“一粒粟”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十、《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字季凌。

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1)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尽:消失穷:达到极点更:再。

3、相关考题。

(1)前两句诗是诗人所____(见),短短的十个字,现在看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后两句是诗人所(想),要想看到最远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层楼。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现在被人用来鼓励别人积极向上、不断努力。

请你写出其他的激励人们的诗句(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十一、《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作者:唐寅,字伯虎。

是明朝很有名的画家和文学家。

2、直译: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栽培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

一生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了。

3、这首诗前两句状物明确,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生动的刻画出了大公鸡的威严姿态。

后两句又道出了深刻的道理,说出了公鸡的威严,同时也是在暗喻自己。

十二、《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作者:杜甫。

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人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2、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作者居住的环境四周美丽的景色。

碧绿的柳树上,黄莺在歌唱,晴空万里的蓝天,一行白鹭在飞翔。

(近景)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山的白雪,门外沿江停着来自万里以外的船只。

(远景)这首诗由近及远,描写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副非常优美的图画。

3、相关考题(1)大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2)诗人杜甫生于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时,历尽艰难,他的诗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现实,所以被后人称为(诗史)(3)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请另外写出两句描写该季节景色的诗。

十三、《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题目顾名思义就是送给汪伦的诗,汪伦是李白的朋友。

本诗以潭水之深比喻两人情谊之深。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真正做到了“景真情切”2、相关考题。

(1)这是一首(送别)诗,是(汪伦)送别(李白)(2)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3)本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的写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十四、《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夜雨景。

“好雨”同时也说出了作为一个“好人”应该具有的高尚品格。

2、相关考题。

(1)读音。

好(读三声)雨,潜(二声)入夜,花重(读众)锦官城(2)这首诗是描写春夜(雨景)的,诗人按照(盼)雨,(听)雨,(看)雨的思路,赞美了(春雨)的及时。

(3)“好雨知时节”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十五、《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直译: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2、凉州词:又名《凉州歌》。

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

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属于一种乐器. 杨柳:《折杨柳》曲。

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度:越过。

何须:何必。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3、相关考题(1)辨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声)京口瓜洲一水间(四声)十六、《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作者: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主要擅长写七言绝句。

与当时另外一位著名诗人李商隐合称“小李杜”除本篇以外杜牧的七绝《赤壁》建议学生背诵。

2、诗文分析: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山势的高峻。

三四句写深秋美景。

通过对夕阳中的枫叶和二月的花朵的对比,突出了红叶特有的美。

描写景物的顺序由远及近。

3、相关考题。

(1)小李杜是指________(李商隐和杜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王孟指(王维和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韩柳指的是(韩愈和柳宗元)(2)仿照例子填空。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写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写枫叶特有的美(3)古人写秋常写秋的悲凉,而这首《山行》却是秋的颂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