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二单元《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关于陨石 、地球科学和地质学的知识,拓
宽了视野。
学生在阅读、思考和表达方面得 到了锻炼,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
。
下节课预告
下一节课将围绕“地球的奥秘”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地球的 形成、地壳运动和自然灾害等话题。
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相关资料,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自然现 象。
学生预习指导
学习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有详有略的 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01
通过朗读、默读、圈点勾画、想 象、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课文。
02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质疑问 难,善待学生的意见,以培养其 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李四光对巨石由奇怪产生疑问, 通过研究终于明白巨石由来的执着、 勤于思考、不懈追求的精神。
和记忆。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01
02
03
04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 ,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参
与讨论。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小测验或课后作业, 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
况。
思维能力发展
分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 过程,判断其逻辑思维能力的
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 态度,以及价值观的体现,了
分析课文结构
引导学生分段阅读课文,理解各段落的含义和作用,掌握文章的整 体结构。
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
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课堂活动
01
02
0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就巨石 的形成原因、影响等进行 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 究能力。
小学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奇怪的大石头》,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与美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大石头的描绘,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颗大石头,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这颗大石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2.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教学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如“奇怪”、“巨大”、“形态各异”等。
4.课文讲解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逐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讲解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提问:“你们觉得大石头为什么奇怪?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5.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大石头的认识和理解。
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大石头的形态、颜色、质地等。
7.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观察身边的大自然,找出一个你觉得奇怪的事物,写一篇短文介绍它的奇怪之处。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3.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了课堂氛围。
4.课后作业设计,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究兴趣。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自然界的探究兴趣。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公园,了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2.开展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大石头的性质。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奇怪的大石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一块大石头产生的疑问,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
课文通过李四光与老师、父亲的对话,以及他自己的不懈探索,展现了李四光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执着追求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品质。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2、教学难点体会李四光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叫李四光。
在他小时候,发生了一件和大石头有关的有趣的事情。
想不想知道是什么?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奇怪的大石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哪些内容?(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 1、2 自然段指名读第 1、2 自然段,思考:这块大石头“怪”在哪里?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大小、形状、位置等方面来说)指导朗读,读出大石头的“怪”。
2、学习第 3 10 自然段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面对这个问题,李四光的老师和爸爸分别是怎么说的?李四光又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读第 3 10 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小组交流讨论。
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李四光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3、学习第 11、12 自然段李四光长大后是怎么做的?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奥秘。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运用想象与创造,让学生进行故事续写,锻炼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
(2)教育学生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奇怪的大石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掌握阅读理解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蕴含的哲理的理解。
(2)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奇怪的大石头》,了解故事背景及寓意。
(2)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准备教学素材。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2. 学生准备:(1)预习《奇怪的大石头》,了解故事梗概。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自然景观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欣赏。
(2)提问:“你们知道大石头是如何形成的吗?”(3)引入《奇怪的大石头》的故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奇怪的大石头》,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故事中的奥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故事背景及寓意。
(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3)讲解如何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写作水平。
4. 小组讨论:(2)每组选取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编写续写故事。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修改。
五、课后作业3. 选择一个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和描绘,锻炼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了如何开展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活动。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了解大石头的形态、特点以及可能的成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辨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石头的不同形态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辨的能力。
3.引发学生对地质学知识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大石头的形态和特点。
2.大石头可能的成因。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环节(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一些关于大石头的问题,如:•你们见过哪些奇怪的大石头?•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大石头是怎么来的?•大石头有什么特点?通过导入环节,让学生对大石头产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第二步:观察石头(15分钟)将准备好的多个大石头摆放在教室或者户外,并让学生进行观察。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大石头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点,进行记录和比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他们思考和描述不同石头的特点。
第三步:小组合作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大石头的特点,并且根据石头的特点,推测可能的成因。
每个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记录表格等方式整理想法。
第四步: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来进行展示。
展示时,代表可以简要介绍石头的特点,并分享小组的推测成因。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和提问。
第五步:扩展活动(20分钟)针对学生展示的结果和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知识讲解,介绍大石头的可能成因,如地质作用、侵蚀、自然力等。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提出更多问题。
第六步: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总结和归纳今天的学习内容,并与之前的讨论进行对比。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检验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1.观察记录表:学生根据观察石头的特点进行记录的表格。
2.小组讨论记录:每个小组对于石头特点和可能成因的讨论记录。
六、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和讨论石头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地质学知识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辨能力。
7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精选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7奇怪的大石头(教案)7奇怪的大石头1.通过学习,学生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认识“考、秦”等6个生字。
会写“著、藏”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1.挂图、幻灯片。
2.搜集李四光的故事。
2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出示挂图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它是从哪儿来的?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开火车读词语:陨(yǔn)石突兀(wù)大坑(kēnɡ)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卧进旅行考察奇怪严严实实平整震惊(2)认读要写的字。
(3)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考”“秦”为上大下小的上下结构。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在写“纪”时,要注意右边是“己”不是“已”。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4)各自练写,评价反馈。
(5)质疑问难,解难。
同学们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予以相应的解答。
3.走近李四光(幻灯出示材料)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
原名仲揆,蒙古族,湖北黄冈人。
曾留学日本和英国。
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
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员地质研究所所长。
建国后任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等。
中科院地学部委员。
奇怪的大石头课文教案范文(精选5篇)
奇怪的大石头课文教案范文(精选5篇)奇怪的大石头课文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奇怪的大石头课文教案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奇怪的大石头课文教案1【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3、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
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4、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读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
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一、认读词语二、全班交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可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说说原因。
让学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运用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描述的场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未知的情感。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培养感恩的心。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大石头的奇怪之处,引导学生思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大石头的奇怪之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理解大石头的奇怪之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展示大石头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奇怪的大石头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奇怪的大石头的课文。
2. 课文朗读:(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生字词学习:(1)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解析:(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6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最新6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篇一【重点难点】了解李四光童年的疑问与他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关于李四光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请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检查预习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
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共十七画,第六画为└。
卧: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李四光童年的疑问与他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
2、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的词语。
二、感知巨石的形象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老师在黑板上画石头讨论:(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三、感受好问精神1、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石头有了疑问。
他产生想到的是问老师。
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演。
2、同桌读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四、解开巨石之谜1、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
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读后讨论:李四光是怎么解开巨石来历这一谜团的?3、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1)这个问题使李四光思考了二十多年。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大石头的特征和外观。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中地质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观察、讨论和交流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关于大石头的故事或画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挑战的精神,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大石头的特征和外观。
(2)培养学生观察、讨论和交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关于大石头的故事或画作。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大石头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2)准备关于大石头的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1)携带自己观察过的大石头图片或实物。
(2)准备一颗勇于探索和挑战的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大石头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观察过的大石头图片或实物。
2. 观察与描述:(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石头的特征和外观,如形状、颜色、质地等。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描述对方的大石头,培养观察和交流能力。
3. 创作与展示:(1)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关于大石头的故事或画作。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2. 学生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周边的自然环境,了解大石头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3. 学生收集有关地质现象的资料,加深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敬畏之心。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描述和创作表现,评价学生对大石头的认识和想象力的发展。
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观察日记和家庭讨论,了解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程度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大石头的存在和自然环境中的地质现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优秀9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优秀9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奇怪的大石头》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导入课题1、同学们,我们第二单元即将学完,大家还记得这一单元主要是讲什么的吗?对,这单元主要是讲中外一些名人的故事,那同学们还记得这是谁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课件出示列宁、高尔基的图片)2、那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奇怪的大石头》(学生读课题),这个故事中又向我们介绍了哪位名人的故事呢?(李四光)3、指名学生简介李四光。
反思:本单元的主题是讲述一些中外名人故事的,这篇课文是本单元最后一篇未学的课文,因而在导入时我就以单元目标为切入口,在复习前几篇所学的名人之时过渡到今天所要学的内容。
这样的设计意在让学生能从整体上去把握和回顾本单元的主题,进而利于学生对本篇课文内容的认识。
从课堂上的实施来看,这样的一种设计还是较有效的,对于旧知识的设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起和热情,同时也把新旧知识有效地衔接和组织起来了。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生字(1)同桌之间互相读生字词语(2)指名读,如该生读对,其他学生跟读两次。
(3)看拼音自己读(4)随机以各种形式读,如男女生读、小组读、点学号读等。
3、质疑问难,解难。
黑板上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不懂或需要向别人请教的吗?谁来帮他解决?反思:本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解决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的,而我在设置识字词目标时却被局限在了一二年级那个层次的目标上。
那就是我只注重了字音,只注重了认字,忽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而这一点也恰恰是中年段和地年段最不同的地方。
由于自己对年段目标的把握不够准确,因而在教学实施上所采取的措施和策略也显得特别不妥当,课堂上我依然还是按照一二年级时的那种模式和形式去组织学生识字,虽然学生的识字效果确实不错,但是这个学段更需要学生掌握的对词的理解和运用却没能很好地落实好。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奇怪的大石头教案教案一:奇怪的大石头探索活动目标年龄:4-6岁活动目标:1.帮助孩子们培养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2.提升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孩子们学习合作和沟通。
材料:1.大石头(可在户外找到,确保安全无尖锐边角)。
2.彩色画笔。
3.纸张。
4.音乐。
活动过程:1.引导孩子们观察大石头,鼓励他们描述石头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提问他们是否发现了石头上的特殊之处。
2.给孩子们提供画笔和纸张,让他们用彩色画笔画出自己眼中的大石头。
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可以添加其他元素来丰富画面。
3.将孩子们的画挂在教室的墙上或放在地板上,展示给其他孩子观看。
鼓励他们相互分享自己画中的故事。
4.引导孩子们一起围坐在大石头周围,一同观察石头。
播放柔和的音乐背景,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的氛围。
5.提问孩子们:如果这块大石头会说话,它可能会说些什么?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展开讨论。
6.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形成一个故事情节,从大石头的角度出发,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
7.分组或分角色,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表演。
可以提供简单的道具和服装,增加乐趣。
8.孩子们表演完后,鼓励他们互相分享表演中的经验和感受。
9.结束活动时,让孩子们一起合力将大石头搬回原处,表示感谢和敬意。
教案二:奇怪的大石头科学实验目标年龄:7-9岁活动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
2.增加孩子们对地质学的兴趣。
3.提高孩子们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材料:1.大石头。
2.酸性液体(例如柠檬汁或醋)。
3.碱性液体(例如肥皂水或小苏打溶液)。
4.水。
5.各种颜色的食用染料。
6.平底容器。
7.汤匙。
活动过程:1.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探索大石头。
鼓励他们发现和记录石头上的特殊之处,比如颜色和纹理。
2.将大石头分成若干块,每块大石头分配给一个小组。
3.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些酸性液体、碱性液体和水。
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液体对大石头进行观察和实验。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词和短语。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大石头的兴趣。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讨大石头的成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1)展示大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2)播放关于大石头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2. 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探讨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2. 任务型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大石头的调查问卷。
(2)各组问卷互相填写,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分享结果。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大石头的故事。
(2)学生书写一篇关于大石头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看法。
2. 拓展作业:(1)学生收集其他奇怪的自然现象,进行研究。
(2)学生制作PPT,在下节课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任务型活动中的表现。
2. 作业评价:(1)评估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书写规范、内容完整性等。
(2)评价学生的拓展作业,关注学生的研究深度、PPT制作水平等。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奇怪的大石头》。
2. 大石头的图片、视频资料。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大石头的特征和形成原因;(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观察大石头,学会用恰当的词汇描述其外观和质地;(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观察和描述大石头的特征;(2)了解大石头的形成原因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子描述大石头的特征;(2)探究大石头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关于大石头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准备相关词汇和句型的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1)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了解石头的特征;(2)提前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大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请大家用恰当的词汇描述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板书关键词汇。
2. 新课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关于石头的特征和描述方法的词汇和句型;(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大石头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观察大石头,用学到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大石头特征和形成过程的理解;(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提出保护自然环境的建议。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用学到的词汇和句型描述其特征;3. 搜集关于大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语言表达:评估学生在描述大石头特征时的词汇选择、语法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科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了解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科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课文中所描述的科学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景。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3.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查阅资料的相关工具(如书籍、网络等)。
六、教学内容《奇怪的大石头》是一篇描绘大自然神奇景观的课文,通过讲述一块大石头的来历,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尊重自然。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通过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大石头的外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模仿。
(3)分角色朗读,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互相交流,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大石头的来历和它所代表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育学生珍惜友谊,懂得关心他人。
(2)引导学生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内容的大意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学会正确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2. 理解大石头的来历和它所代表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大石头图片或实物。
3.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大石头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石头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3. 学习课文内容(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石头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讲解。
5. 拓展延伸(1)学生发挥想象,为大石头设计一个故事。
(2)学生互相交流故事,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 总结课堂(1)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发誓保护环境。
7. 布置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
(2)观察身边的大自然,写一篇感悟文章。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课堂评价1. 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奇怪的大石头的来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景物。
(2)运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奇怪的大石头的来历,以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奇怪的大石头》的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景物。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奇怪的大石头的看法和疑问。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和解释生字词。
(2)学生分组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石头的奇怪之处。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并回答问题。
(2)学生展示他们对奇怪的大石头的研究成果,分享他们的思考和疑问。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奇怪的大石头》的内容,并讲述他们对于奇怪的大石头的看法和疑问。
2. 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话,展示他们对生字词的运用能力。
3. 学生思考并准备一个问题,关于课文中所描述的奇怪的大石头,以便在下节课上与同学进行讨论。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石头的形成过程,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小学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奇怪的大石头》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石头奇怪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未知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小组讨论,理解石头奇怪的原因。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通过细节描写分析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大石头图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奇怪的大石头》。
(2)携带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大石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石头的看法。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告奋勇朗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等。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展示生字词卡片,教师点评并给予奖励。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石头奇怪的原因。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奖励。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奇怪的大石头》。
(2)用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他们心中的奇怪的大石头。
2. 拓展作业:(1)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试着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描写。
(2)与家长一起探讨大自然的奥秘,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大石头的特征和外观。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和好奇心。
(3)提高学生运用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描述:让学生观察大石头,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其特征。
(2)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大石头的成因和作用。
(3)课外调查:让学生课外调查其他奇怪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石头的特征。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大石头的特征。
(2)如何引导学生探讨大石头的成因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大石头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相关词汇和句子结构,以便学生在描述大石头时使用。
2. 学生准备:(1)课外调查其他奇怪的自然景观。
(2)准备好笔记本,以便记录和分享自己的调查成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大石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石头的外观特征。
(2)学生尝试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大石头的特征。
2. 新课内容:(1)教师介绍大石头的成因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大石头的特点。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大石头的成因和作用。
3. 实践环节:(1)学生观察和描述大石头,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看法。
(2)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互相评价和交流。
4. 拓展环节:(1)学生分享自己课外调查的其他奇怪自然景观。
(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这些景观的成因和作用。
五、课后作业:2. 让学生思考和探究:如何保护自然景观,使其不受破坏?3. 让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分享,主题是:“我眼中的奇怪自然景观”。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1)观察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评价其对大石头特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大石头的来历。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讨大石头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大石头的来历。
难点: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课件、图片、讨论问题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大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石头的外观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石头的认识和经历。
2. 阅读理解:(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大石头的来历。
(2)学生回答关于故事的问题,检查阅读理解效果。
3.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石头的形成原因。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4.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故事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一幅关于大石头的画作,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阅读理解评价: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大石头来历的理解。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反馈、课堂氛围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确保教案设计的教学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方案
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课题《奇怪的大石头》
主备者王奋初备时间9月8日课型精读课课时 1 导学者呼海燕复备时间9月17日授课时间9月18日
教材分析
《奇怪的大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小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疑问,通过自己多年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不仅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才会取得成功,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写具体。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美好品质。
2.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语句意思。
3.感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可贵品质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朗读感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法,质疑法,表演法。
教学
准备
搜集李四光的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复备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题,提问: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你还想
知道什么?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
答案;但是有些问题,还需我们做进一步探索,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奇怪的大石头》【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
望。
二、读中感悟
(一)出示导读提纲:
1.大声读一遍课文,思考: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在书上划出有关词句。
2.在文中李四光提出了哪些问题?用括号画出来。
3.组内交流你的思考:奇怪的的大石头“怪“在哪?读一
读李四光的问题,从他的问题中你觉得李四光是一个什么样?
(二)集体交流: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看到有的同学眉头都紧锁了,哪个
小组汇报你们的思考?
谁来读李四光提出自己的问题?
你觉得李四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品读奇怪的大石头的。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
词句展开讨论:
它是独立的──“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体积庞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时间久──“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没有人说得清它的由来──“爸爸也说不清楚”。
谁来做李四光提出自己的问题?
你觉得李四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这么大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分角色演一演3——8自然段。
3.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4.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5.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6.听了老师、爸爸的回答,李四光是不是就放弃了自己心中的疑团呢?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5.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项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所以我们自豪地说(引读):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6.学完课文,你知道李四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阅读课后资料袋,进一步体会人物品质。
师:是呀!同学们,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精神,不但替自己解决了小时的困惑,他的善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精神还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急需石油,但很多外国专家断定中国没有石油。
而李四光经过长期的研究,认定我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
也就是根据他的研究成果,我国先后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所以我们骄傲地说(引读):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爷爷说的吗?
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可贵品质。
四、阅读语文主题丛书1《苏轼学写诗》。
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
善于观察李四光善于思考
执着探索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