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5篇)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5篇)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2、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内在品质。

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教法和学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注重实践过程中探究新知,培养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与他人学会合作。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明确目的1、师:有这样一种树:它没有桃李的芬芳艳丽,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但它高大挺直,在风沙中傲然挺立。

是的,这就是白杨树!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课《白杨》。

(板书课题)2、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并借白杨表白了自己的心愿的事。

那么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他又是怎样借白杨表白自己心愿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理解白杨外形特点和品格特征1.这位边疆建设者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特点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读读课文,找到爸爸介绍白杨树的句子,把它画下来。

2.生自由读书,勾画后指名说。

3.请生逐句品读,想想每句话各讲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4.逐句感悟。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高大挺直)(2)“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①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从哪些关键词可以体会出?(板书:适应性强。

哪儿……哪儿……很快)②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怎样?文中哪句话写的?(齐读第一段,理解“浑黄一体”。

)请学生看书上大戈壁的插图,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沙石。

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篇模版)[修改版]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篇模版)[修改版]

第一篇:《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理解生字新词,会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2、能读通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爸爸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崇高品质。

4、学会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养成自于学习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著名作家袁鹰写的《白杨》一文,(板书:白杨)学习了生字和新词,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揭示目标。

昨天老师布置了一道预习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按照先后顺序划出描写爸爸神情变化的词语。

大家完成了没有?好,下面我们交流一下。

学生边回答老师上依次出示:出神小结:爸爸先是出神,接着是微笑,再接着是变得严肃起来,然后是陷入沉思,最后又浮起微笑,这就是爸爸的神情变化。

三、细读课文,体会含义。

l、首先我们来讨论,爸爸为什么出神。

先看屏幕,然后再自由读课文的第14节,想想看,能回答吗?同桌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2、爸爸为什么微笑呢?请每个学习小组用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课文4至12节,然后我们互相交流。

每个学习小组练该对话.(一人读哥哥的话,一人读妹妹的话,一人读爸爸的话,一人读叙述人的话、)指名读。

3、爸爸的神情为什么又变得严肃起来呢?请同学们快读课文的第14节,然后回答,好吗?是因为爸爸要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品格,所以他显得严肃起来。

爸爸用三句话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的品格。

试试看,能不能把爸爸的话读通。

指名试读。

还有谁能读得更好吗?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讨论:这三句话应该怎样读?自由练读。

齐读。

看屏幕。

教师叙述: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6【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⑴学会本课4个生字,掌握“戈壁”“清晰”“介绍”“边疆”等词语;⑵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⑶了解白杨的特点。

2、能力训练点:⑴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⑵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3、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尚品质。

4、美育渗透点:感受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理解白杨树与建设者形象美的实质,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重建与再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即能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

【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真阅读课文,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⑴理解爸爸介绍白杨的话;⑵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难点:体会爸爸借白杨来表白什么?3、疑点:⑴爸爸为什么接孩子到新疆来念书?⑵爸爸为什么要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爸爸在表白什么?4、解决办法:⑴图文结合,让学生感知白杨的形象美,重点品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进而感悟白杨的品格美,并说一说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

⑵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自己解决问题。

当学生的思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给予点拨,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在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谁见过白杨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呢?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现代著名作家袁鹰一起到荒无人烟的沙漠,去看一看白杨在那里是怎样生长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青河县小学新疆青河836200)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白杨树是我国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作家袁鹰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为我们写出了一篇散文《白杨》。

(课题多媒体出示《白杨》)2. 讲授新课2.1 学生自渎课文,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这篇课文,把形容白杨特点的一个词语找出来,看谁找得最准?(课件出示:高大挺秀)(课件出示:秀的意思?)(2)请同学朗读第3——12自然段。

①思考:为什么这里不说“高大挺拔”,却说“高大挺秀”呢?(结合第一自然段回答。

)②学生回答交流。

③教师小结:(出示课件戈壁图)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黄沙,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出示课件白杨)因此人们在大沙漠里看到白杨树,就感到分外秀美了。

(3)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有哪些变化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课件出示:爸爸先是出神,接着是微笑,再接着是变得严肃起来,然后是陷入深思,最后又浮起微笑,这就是爸爸的深情变化。

)①爸爸为什么出神?(课件出示)(学生读第1-4自然段进行交流。

)②为什么微笑呢?(课件出示)(学生自渎第4-12自然段交流回答)③每小组分角色读第4-12自然段。

④爸爸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呢?(课件出示)(快速默读第14自然段,学生自由回答)⑤指名试读第14自然段。

⑥讨论:这三句话应该怎样读?⑦自由读。

⑧课件出示: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风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

《白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

《白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

《白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白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篇1 目的要求1、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边境战士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3、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

4、学会本科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重点了解白杨树的特点,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爸爸”介绍白杨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教具学具鹏博士教育软件幻灯片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板书课题解题1、水见过白杨?说说白杨是什么样的?2、微机出示“资料部分”,认识白杨二、检查预习1、微机出示“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2、指名读课文,指导生字的读音3、指导读描写“大戈壁”、“白杨”的话和爸爸谈论白杨的话。

三、讲读课文(一)、讲读第一段1、默读课文想想这一段主要些什么?2、讨论解答弄懂环境和气候的恶劣点击:理解词语:戈壁清晰浑黄一体(二)、理解2—3自然段1、指名朗读2—3自然段2、微机出示白杨树的画面理解“高大挺秀”3、读了这一段后你有什么感受?(喜爱、崇敬)(三)、理解4—14自然段1、分角色朗读课文2、讨论:白杨树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一位旅客”指谁?说说“爸爸的神态有什么变化?(望着—出神”—“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微笑消失色变得严肃起来”)4、理解爸爸说的话表达了什么心愿?①默读15—17自然段。

②说说爸爸的话表达了什么心愿?(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希望自己的子女在边疆落户、学好本领长大建设边疆)(三)、讲读第15自然段1、齐读课文2、说说爸爸沉思什么?3、“一课高大的白杨树”和“一棵小树”各比喻什么?为什么嘴角又露出一丝微笑?四、作业:朗读课文,尝试给课文分段。

总结段意。

第2课时一、默读课文讨论分段概括段意1、自由度课文分段2、讨论分段情况,概括段意一段:(1—3)列车在大戈壁上运行。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爱国情操。

三、教学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

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白杨树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小白杨》或展示白杨树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讲解生字、新词: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特别是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来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如白杨树的形象特点、作者的描绘方式等。

归纳总结:总结归纳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爱国情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体会。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朗读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作业批改、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意思的方法,初步培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问句的三种类型。

4、初步培养学生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提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学习第1段。

教学过程一、审题。

1、揭题读题。

你见过的白杨是长在什么地方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的白杨是长在戈壁滩的(简介大戈壁)2、设置悬念。

课文围绕白杨写了一件怎样的事呢?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搞清它。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按要求自学课文。

(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划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情况。

(1)先指名几个同学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进行归纳:爸爸和他的孩子们在去新疆的列车上谈论白杨的事。

(2)生字新词的检查,重点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

如“浑黄一体”,可联系前面的“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来理解。

(3)指名读课文,及时进行讲评。

(4)质疑问难。

三、学习第一段。

1、第1自然段:这一段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2、第2、3自然段:这是一个“自问自答”从哪儿可以看出白杨树很多?“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指的是什么?3、用“虽然--但是--”来说说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例:虽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是白杨树长得高大挺拔。

)4、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四、课堂练习。

课后习题4。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学习提示”;读懂第2、3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课后习题4)二、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学习提示”:它告诉我们读懂句子里含着的意思的方法是什么?(2)强化对方法的理解:这种方法分成哪两个步骤来进行?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

(1)“一位旅客”和“卫士”各指的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2)从哥哥和小妹妹的谈话中可以看出白杨外形特点是什么?(3)从字面上看。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_教案教学设计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_教案教学设计

《白杨》第二课时教课方案6【教课目的】1、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培育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的能力。

3、经过认识白杨的质量,悟出边境建设者扎根边境,建设边境的崇高质量,培育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4、经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境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崇高质量。

【教课难点】领会爸爸借白杨来表白什么。

【教具准备】挂图、投电影、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课过程】一、情境导入昨天我们已经把白杨这课背景资料认识一下,今日我们就一同跟着文中父子三人走进新疆,走进课文《白杨》。

板书课题:白杨二、领会白杨的形态美1、看教课挂图,观看白杨的样子和它的生长环境,对白杨的外观有较直观的认识(解读:大沙漠、浑黄一体)读第一自然段。

2、出示投影:寻人启事我是一棵贪玩的小白杨,生长在遥远的西部大沙漠,头几日,我一人静静地跑出来玩,直到此刻还没有回家。

我的爸爸必定会很焦急的,我也很想我的爸爸,可我找不到我的爸爸了。

同学们,我的爸爸的特点是__________,假如你们有谁看到我的爸爸,请告诉我,我必定让我爸爸重谢你。

小白杨月日依据这个启事,同学们自己读2~14自然段,边读边画,找出描绘白杨的语句,而后归纳一下帮助达成寻人启事。

三、体验白杨的精神美1、分角色朗诵2~14自然段看看谁的话语重心长。

(爸爸的话单单是讲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吗?还讲了什么?)2、指导读14自然段。

3、从中你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精神?四、赏识建设者的奉献美1、小白杨找到爸爸后给兄妹送来了感谢信,信中说兄妹的爸爸与大白杨有很多相像点。

(出示投电影)请同学们来找这相像点,能够小组组议论。

2、兄妹看了这封信后,有很多迷惑,他们只知道一些最简单的事,读──那么他们不知道什么,读──(出示投电影,引读16自然段)。

3、你能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4、小白杨还送给兄妹一幅画:父亲变为一棵高大的白杨树,兄妹俩变为两棵小白杨。

你能告诉我小白杨为何送这幅画吗?谈谈原因。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目的体会白杨的寓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领会文中的思想;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借物抒怀。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白杨树(含外观及内在的特点)。

2、老师小结:白杨树生长的地方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到处浑黄一体。

白杨树却不软弱,不畏风沙雨雪,不畏干旱和洪水,依然长得高大挺秀。

3、导入新课:“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爸爸表白的是什么心呢?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爸爸的思想感情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反复阅读爸爸说的话,讨论爸爸要表白自己的什么心?(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各抒己见。

)⑴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⑵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2、从爸爸的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体会无数像爸爸一样在边疆参与建设的人们的崇高思想。

3、指导名读、小组读,说说你们此时的心里感受。

4、爸爸在孩子们面前借白杨树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有目的。

(学生从文中找词句,逐句逐段的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⑴ 爸爸希望子女和他们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⑵ 爸爸的希望能实现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①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爸爸的嘴角为什么浮起微笑?一棵高大的白杨树的含义?几棵小树的意思?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的含义?② 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5、教师小结:是啊,边疆的建设者们有这样一句豪言壮语:“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生献儿孙。

”边疆建设者就像白杨树一样,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现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二、教材分析《白杨》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__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了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结合本单元“走进西部”的主题,本篇课文,一是要激发学生对献身于西部的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是要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遵循三个原则为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

一是以“三为主”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为主线;二是直观性原则。

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三是文道统一原则。

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学习边疆者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感。

在这样的前提下,本课的教法我主要运用诱思探究法和引疑推导法。

从整体着眼,以疑为主线,读思结合,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新知,培养创新能力。

本节课中,教法学法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情景教学法。

采用各种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品悟法。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研读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合作交流法。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师:今天我么一起学习袁鹰的散文佳作《白杨》,我们先看一段视频,视频看完之后,谁能最先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谁就会被老师聘请为本节课的“教学小助手”。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播放视频《小白杨》师:听过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生:《小白杨》师:这首歌是歌唱谁的?生:边防战士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通过画面(观察很认真)通过歌词(很会学习)请两位做小助手,让小助手到台前宣读他的任务。

《白杨》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白杨》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白杨》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白杨》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杨》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杨》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使学生从小树立服从祖国需要,立志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切的思想。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3、懂得本课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没有……没有……也没有……”、“哪儿……哪儿……”造句。

【教学重点】爸爸介绍白杨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白杨的特点和文章的中心。

【教学过程】一、揭题1、谁能说说下面播放的这首歌歌颂的是什么?2、那么《白杨》这篇课文仅仅写白杨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请同学们打开书,找出有关的语句。

3、学生齐读:“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二、指导自学,品读重点过渡:爸爸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哪些可贵的品质?表白了什么心愿?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的十二、十三两段。

1、出示提示:⑴ 白杨树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⑵ 爸爸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愿?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2、学生反馈,教师点拨,完成板书:⑴ 白杨树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

师:第二句中的“哪儿”可以是哪些地方?换成地方说一说。

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白杨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出示填空题:风沙四起,白杨_______;大雪纷飞,白杨_______;数月干旱,白杨_______;洪水浸泡,白杨_______。

师:你体会白杨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师:白杨的品质值得我们赞美!现在,请同学们把文中的“它”换成“您”读一读,来赞一赞可爱的白杨吧!出示课件。

过渡:想不想走进戈壁目睹白杨的风采?请看屏幕。

⑵ 表白了什么样的心愿,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过渡: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白杨的品格,也知道了爸爸借白杨表白的心愿。

《白杨》《桃花心木》《乌塔》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白杨》《桃花心木》《乌塔》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白杨》《桃花心木》《乌塔》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白杨》《桃花心木》《乌塔》,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白杨》1.导入简介作者林清玄,引导学生关注其作品风格。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白杨吗?它在我国的象征意义是什么?2.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白杨是树中的伟丈夫”等。

分析白杨的特点,如坚韧、挺拔、无私奉献等。

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白杨,感受白杨精神。

4.课堂小结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具有白杨精神的人吗?他们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第二课时:《桃花心木》1.导入简介作者席慕蓉,引导学生关注其作品风格。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桃花心木吗?它在我国的象征意义是什么?2.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桃花心木,那是一种怎样的树”等。

分析桃花心木的特点,如优雅、坚强、生命力顽强等。

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桃花心木,感受其精神内涵。

4.课堂小结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像桃花心木一样的人?他们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第三课时:《乌塔》1.导入简介作者林清玄,引导学生关注其作品风格。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乌塔吗?它在我国的象征意义是什么?2.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乌塔,那是一种怎样的鸟”等。

分析乌塔的特点,如勇敢、坚毅、忠诚等。

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乌塔,感受其精神内涵。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教案萧萧课题3.白杨二课时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化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化含义,学习边疆建立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2.情感态度价值观:歌颂了边疆建立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立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3.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借物喻人。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读法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白杨的图文资料。

2.搜集有关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进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才能。

2.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重点字形区别。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文章的写法和父亲扎根边疆、建立边疆的情怀。

教学方法读议法读、思、评、悟相结合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白杨的图文资料。

2.搜集有关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

2.看课题激疑: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把生字新词标出,不理解的词用"?"划出,联络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二读:快速阅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标出。

(1)学生找出三个问句后全班交流。

(2)课件出示三个问句。

①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②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三读:默读课文,把找出的三个问句当成考虑题,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请边读书边考虑边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并加以理解。

2、讨论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边疆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的崇高品质。

教学流程:一、回顾课文内容1、初读课文后,你对白杨树有了哪些了解?(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也可补充课外知识)2、这节课,我们继续合作学习,来品味课文的魅力。

二、品味课文内容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你感兴趣的部分,重点练习朗读,并加以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2、学生自由结合讨论交流。

3、大家学习的气氛很深厚,能不能把你的体会、感受和我们说说?(全班交流)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也不动摇。

”学生会爱读,交流中会概括白杨树的特点,可由学生板书。

指导朗读,读出对白杨的赞美。

⑵“爸爸只是向孩子们……自己的心。

”学生会爱读,更会思考,爸爸表白什么?教师要适时引导,联系上下文体会其含义。

借机指导朗读。

⑶“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成长起来。

”学生会爱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其中含蓄的深情。

4、小结:文章写白杨,赞白杨,实则是为了赞颂边疆建设者,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使人回味无穷,大家在写作时可以借鉴。

三、质疑看来你们已经深深地品味到文章表现魅力,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需要我们帮忙?四、朗读练习请你根据自己对文章的体会,有选择性地练习感情朗读,可以几人合作分角色读,也可以尝试背诵积累。

(学生有感情朗读,展示自己朗读的风采)五、总结课文内容1、学生总结收获。

2、教师总结课堂的闪光点。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三课,请同学们用最响亮的声音齐读!2、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该写些什么?3、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的重点内容是不是单纯写白杨?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暗示文章借物喻人的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内在品质。

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三、教学准备
1.课件: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

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乐朗读录音带。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2、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白杨》。

请四位同学每人朗读一段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出示幻灯片,请同学齐读题目,《白杨》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请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白杨》这篇课文记叙了爸爸在旅途中向孩子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的事。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卫士”指什么。

(这里讲的“卫士”指的是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这位旅客“出神”为什么呢?我们分析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理解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

突破课文难点。

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并说一说每句话都讲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第一句是这样写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这句话写出了白杨树直的特点。

第二句话是,“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这句话写了白杨树适应性强的特点,无论“在哪儿”它都能适应,并且很快生根、发芽。


集体朗读这两句话,再一次体会白杨树的特点。

板书:直适应性强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谈一谈哪些地方表现了白杨树直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高大挺秀”,说明了白杨树又高又直。

爸爸讲白杨树特点的话中有两个“哪儿”,说明了无论在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白杨树都能够很快生根发芽。

表现了白杨树适应性强。

)说得很好。

请看书上的图,这些白杨树生长在什么地方?
(大戈壁上)
对。

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图画,听配乐朗读第一段的录音,想象一下大戈壁的样子,谈谈你的感觉。

(大戈壁荒无人烟、环境很恶劣。


在这样荒无人烟,环境很差的地方,白杨树却生长得这么“高大挺秀”,这一点不仅说明白杨树直,而且也说明白杨树适应性强。

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爸爸的第二句话,体会白杨树的这一特点。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
爸爸讲的第三句话介绍的是白杨的什么特点呢?
(这句话讲的是白杨坚强,不软弱,不怕艰险和抵御灾害的特点。


板书:坚强
从这里可以看出,白杨树不但“高大挺秀”,适应力强,而且还能抵御灾害。

爸爸讲的话无不流露着他对白杨树的赞美。

请同学们以赞美的语气朗读这段话。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同学们,请你想一想,爸爸的话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请你用书上的话来谈一谈。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
“表白”是什么意思?
(“表白”就是向别人解释或说明自己的思想。


可是,此时此刻孩子们还不能理解爸爸的“表白”,他们“只知道”什么呢?
(“他们只知道……还要坐汽车。

”)
课文连续用了三个“只知道”告诉我们孩子们知道的全部内容。

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我们同学能不能替他们想一想呀?四个人一组讨论、研究一下,他们不知道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的讨论,然后请小组选出代表发表意见。

除了孩子们知道的,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请各组派代表谈谈你们的讨论结果。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做什么工作,怎样工作?
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自己亲人身边工作,而要去新疆工作?)
同学们讲得很有深度,他们还不知道什么?
(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上学?他们还不知道新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如果继续讨论下去,可能还会有众多的不知道。

孩子们不知道的这些内容,都是爸爸想让他们知道的。

那么,爸爸到底想让他们知道什么呢?请同学们再一次分小组议论议论,替孩子们找到答案。

当年很多边疆建设者都和课文中的爸爸妈妈一样,听从祖国的召唤来到新疆。

为什么他们又要把自己的孩子也接到新疆呢?
(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希望孩子们能继承他们的工作,建设边疆。


爸爸的心愿,也就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没有直接讲明,却让同学们给解释得这么好。

看来同学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可是爸爸好像对白杨树情有独钟,为什么?
(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目的是要表白自己的心。


同学们,你们说他们是不是具备了白杨树的高贵品格的人呢?
我们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几句话。

三、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爸爸“又陷入了沉思。


同学们,爸爸“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他又沉思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棵小树象征的是:边疆建设者的下一代正迎着困难,茁壮成长。

这一点是他希望的。

因此他很欣慰。

由此,我也理解了刚才爸爸沉思的内容,他在想孩子们是否也能同他们一样迎着困难,不怕艰苦,建设边疆呢?
说得好。

爸爸的“微笑”已经说明,他不必担心了。

四、朗读全文,体会边疆建设者具备白杨树的高贵品格。

五、理解《白杨》表达的情感。

教师出示投影:
选择你认为概括的最准确的情感:
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六、总结全文。

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白杨树,可是通过分析课文,我们又进一步明白了,作者描写白杨树,实际上赞扬了边疆的建设者。

这种写法很新颖,能够引人入胜。

这种方法叫做借物喻人。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记住白杨的特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板书设计:
直扎根边疆
适应性强
坚强建设边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