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16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教案: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的政治建设举步维艰,甚至一度陷入瘫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逐步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的政治建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香港、澳门的回归丰富了“一资料卡片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指出了光明的前景。
.本专题主要讨论的是新中国政治建设和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内容包括新中国重大政治制度的确立、曲折发展和完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
我们可以将中国近代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与课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进行简略对比,从而加深我们对新中国政治建设内容的理解;我们还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和探讨20世纪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前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
◆l954年宪法规定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筹建新中国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改革开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领会改革开放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2.掌握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事件,提高对历史现象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3.掌握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基本情况,了解国内外环境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影响,提高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1.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可能存在片面性,需要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帮助他们全面、深入地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成就。
2.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事件。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b.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促进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一首反映改革开放时期的歌曲《春天的故事》作为导入,让学生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思考这首歌背后的历史背景。
2.提问方式: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首歌的了解,以及这首歌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a.简述改革开放的背景和过程。
b.列举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取得的三个重大成就,并分析其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c.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2.教师引导: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答题情况,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2.针对难点内容,采取以下措施:
a.通过案例分析、问题驱动等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历史背景?
A、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 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C、中国内政外交取得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提 高。
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历史背景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6、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 1945年4月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就既是 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权就 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但由于美国的 阻挠,这个问题一直被搁置,直到70年代初才 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说是合法席位被恢复。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 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宪章》是20世纪人类政 治智慧的一个伟大结晶。 中国主张: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要维护世界和 平、促进共同发展,联合国的权威只能加强,不能 削弱。联合国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按照《联 合国宪章》规定,在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和平以及 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联 合国机构也要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的 外交政策?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美国采取敌视中国 的政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 上包围,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为了 保卫胜利成果、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自 主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三大外交政策 2 .中苏友好 1949年,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 并于次日与我国建交。(建国一周年 时,新中国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 系)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 访问苏联。两国政府签订《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和其他协定。
1978 中美《建交公 年 报》 1979 中美建交 年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15张PPT)
——摘编自黄天华编著《中国关税制度》
195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是基于当时的时代条件, 在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下的产物。 改革开放后,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这一税则的不少规定已 不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如材料中所示各种问题。 因此,国务院于1985年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
肆 个 人 所 得 税 的 起 源 与 发 展 (自主学习并解决以下问题)
1.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国家是 哪个?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 何时?开始征收于何时?
2.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都没 有征收个人所得税,直到1980年才开始 征收。这是为什么?
3.1980年我国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 国个人所得税法》,后又数次修订 完善。有何作用?
——《资治通鉴》卷226
780年,李适接受宰相杨 炎建议,实行“两税法”
户籍损坏,人口统计少于实际人口 赋税繁多,任意加收,随意增科
两种名目 两次征收
户税+地税 夏季+秋季
富者逃税,穷者课税,贫富差距拉大 官吏盘剥严重,逃户变多,矛盾激化
政缓 府和 财阶 政级 困矛 难盾
根本原因?
因为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原有的租庸调制无法维系
银钱等,名目繁多
军役、力役、杂役等
01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P T ·O N E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概况(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7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2.利用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生动展现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体变革的场景。
3.创设虚拟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政治势力的代表,亲身参与政体变革的探讨与实践。
4.结合现实案例,让学生思考我国现代政体制度的优势和不足,激发学生对政体变革的兴趣。
4.其他政体变革:简要介绍清朝晚期的其他政体变革,如张之洞的洋务运动、光绪帝的戊戌变法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政体变革进行深入研究。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总结所选政体变革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张及其影响。
3.各组汇报研究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提问。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针对这一课程内容,本案例旨在通过分析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种政治势力在近代政体变革中的角色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政体变革的优缺点,使学生认识到适合国情的政体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2.戊戌变法:讲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倡导变法的背景和原因。阐述戊戌变法的具体措施,如废科举、兴学校、练新军等。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及其影响。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三第1课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教案
第15课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内容标准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和教育方针。
说出“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严重破坏以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蓬勃发展的概况。
说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成就以及促进教育发展的举措。
认识到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版本教材的封面,知道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激发学习新中国建立后教育发展的史实。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以及课本知识的阅读,掌握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内容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提出的教育发展方针及取得的成就。
通过对史料中的数字分析,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影响,并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的落后影响经济和国家的发展。
利用课程资源,掌握党中央关心教育发展的史实,理清发展脉络。
通过对新时期教育取得教育成就的史实的学习,能对新时期教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历程,认识到党关心教育发展的史实。
通过新时期教育事业取得成就,感受到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优越性,认识到“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教学策略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新时期政府支持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教学形式本课主要采用互动教学,通过情境与问题的设置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要把发展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只有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同学们,我们现在学的历史教材是哪个版本的?你还知道哪些版本的教材?幻灯片上的教材封面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反映出我国教育怎样的发展过程呢?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新中国的教育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二十五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案➊教学目标一、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深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培育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二、学会分析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列举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理解这些举措的影响和意义。
三、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外交成就和新中国逐步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史实。
四、认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然性,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与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以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深远意义。
五、通过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确立,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培养熟练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➋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二、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深远历史意义➌教学过程设计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时间:1949年10月1日2、准备工作(1)1949年6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成立奠定理论和政策基础注:对人民内部要民主,对反动派要专政,两者相互结合就是人民民主专制(仅作了解)(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①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②内容A、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B、通过《共同纲领》: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③意义:《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3、成立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并进行开国大典4、历史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二、人民政权的巩固1、经济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1)农业:土地改革①时间:1950—1952年②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③意义: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清了障碍(2)工商业①在大城市同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物价,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统一②没收官僚资本,确立国营企业主导地位(3)交通运输业:恢复因战争破坏的交通运输业(铁路)2、军事上(1)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在大陆残余势力(华南、西南),同时剿匪镇反(2)抗美援朝战争①时间:1950—1953年②背景A、二战结束后,在冷战背景下,朝鲜半岛于1948年以三八线为界分裂为朝鲜和韩国两个政权B、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韩国一路溃败,美国组建联合国军武装干涉(仁川登陆)C、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界(鸭绿江、图们江);派美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D、1950年10月,应朝鲜请求,中国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彭德怀任司令员③经过A、通过五次战役(长津湖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美方被迫同意谈判B、双方边打边谈(上甘岭战役),于1953年7月签署《朝鲜停战协定》④意义:涌现了无数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3、外交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新中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①内容A、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C、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方②表现A、出现了第一次与新中国建交高潮(主要为社会主义国家)B、1949年末到1950年初毛泽东访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获得了苏联经济援助,推动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巩固了中苏两国友谊,加强了新中国国防安全(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正式确立:1954年中印、中缅双方正式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③具体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④历史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成熟;成为我国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3)日内瓦会议①时间/地点:1954年/瑞士日内瓦②内容A、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注:印度支那联邦指老挝、柬埔寨、越南三国;近代被法国殖民,二战期间又被日本占领,二战结束后法国欲恢复对印度支那联邦的统治,但当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于是双方进行了长达八年的印度支那战争(仅作了解)B、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议C、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宣言》③意义: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4)万隆/亚非会议①时间/地点:1955年/印尼万隆②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③内容: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遭遇相同、目标相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④意义:培养了万隆精神;加强了同亚非各国联系;出现了第二次建交高潮(主要为亚非国家)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经济上:过渡时期总路线(1)含义: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一化三改、两翼齐飞)(2)内容:一五计划(1953—1957年)①工业建设A、重工业部门相继建立(鞍钢、长春一汽),主要以国防军事为主,集中在东北地区B、交通运输业获得发展(宝成铁路、武汉长江大桥)②三大改造(1953—1956年)A、农业: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B、手工业: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赎买政策实行公私合营,利润四马分肥注:公私合营(企业所有权归国家,经营权归国家和个人);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资本家股息红利)补充:三大改造的实质为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历史意义①工业建设: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尤其是重工业);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东北成为我国经济重心);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②三大改造:小农经济彻底解体;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补充知识(仅作了解)①一五计划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A、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奠定工业化基础B、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工业,才能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C、苏联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借鉴作用②一五计划为何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对象A、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煤铁资源B、东北自近代以来有较好的重工业基础,交通运输网较完善C、邻近苏联,便于接受苏联援助2、政治上:三大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确立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注:该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②历史意义: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确立标志: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立②政治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③具体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④历史意义: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注:我国主要的民主党派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致公党、九三学社(仅作了解)(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确立过程: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立;1954年写入宪法②主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宪法规定内行使自治权注:我国五个民族区域自治区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仅作了解)③历史意义: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巩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发展3、补充:毛泽东思想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➍当堂练习1.自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我国共召开了两次国家级别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两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分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464人和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4703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重大事件,以及这些政策对我国国际地位和世界局势的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方针的内涵,以及分析其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运用和调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背景和基本原则,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外交方针的含义。
2.掌握新中国初期重大外交事件,如抗美援朝、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了解我国在这些事件中的立场和作用。
3.了解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过程,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提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哪些国际挑战和机遇?”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师简要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其重大事件,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外交方针的内涵,分析这些方针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2.详细阐述新中国初期重大外交事件,如抗美援朝、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介绍我国在这些事件中的立场和作用。
4.分析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结合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谈谈你对我国未来外交政策的建议。
这道作业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让他们关注现实国际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
5.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与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相关的书籍、文章,如《中国外交历程》、《新中国外交五十年》等,拓宽知识面。
最新-高中历史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学案 岳麓
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目标导学】要了解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整个过程,既要掌握政治、经济建设的成就,分析其原因,也要总结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取得的突破,突出改革取得的成果。
同时,要归纳中苏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中苏改革成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改革开放的背景:1、国内形势:(1)国内的政治形势:文革对的影响,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的局面。
(2)思想动员——: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为标志,开始新的思想解放。
(3)建国后经济探索的经验教训:成功探索:①的开端,②的基本完成,③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④的正确决策;经验教训:①“三面红旗”;②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2、国际形势:(1)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与中国面临的挑战;(2)国际政治形势的需要:多变的世界政治格局与中国大国地位的显现。
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方针,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
2、改革的主要内容:(1)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和民主法制进一步完善,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城市,实行。
(3)对外开放:形成由的对外开放格局。
(4)思想解放:实现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建立经济体制,提出“一国两制”思想。
三、改革的历史影响1、国际地位的提高:真正实现了向世界大国的转变。
2、政策的转变: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关系;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状态由封闭转为开放。
3、社会的巨变:(1)经济腾飞。
(2)城镇化进程加速。
(3)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表现在、、、等方面。
合作探究1:材料一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
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材料二 (中共 )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高中历史上学期第16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教学设计
主干知识整合(学生自主复习落实)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四、改革开放前社会生活的变迁
重理解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正确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策”的不同
(1)从目的上看,三大政策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2)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3)从影响上看,三大政策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也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外交: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4.科技文化:国防科技和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和教育事业受到重大冲击。
第1讲 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与外交
主干知识整合(学生自主复习,构建本节知识结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三、“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3.对“求同存异”方针的理解
“求同存异”方针是周恩来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的阻挠、破坏而提出来的。
(1)“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2)“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
同步训练:
《课时集训》板块九第1讲
高中历史选修1第5单元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案1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学目标】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本课学习。
一、历史背景(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原因(1)“左”倾错误的继续(“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2)真理标准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前途和命运.2、目的:为了纠正“左”倾错误3、表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意义)。
4、结果:肯定了……5、意义: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因为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二、改革内容(一)经济领域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里取得突破?率先突破:农村(安徽、四川)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社会的稳定;②人民公社的体制(一大二公)不能调动家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③农民生产生活困难。
(2)过程(内容)①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含义: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通过对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使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基本上形成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轨经营体制。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1950土地改革——1956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②1984年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16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教学设计
教师
授课时间
课时
5
课题
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课型
教学
目的
1.高频考点:本讲重点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和外交的突破。
2.备考策略:(1)不建议复习时完全弱化该部分内容,特别是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当代对外关系的关联。(2)新中国的外交要特别注意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还要注意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关系及如何促进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
3.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4.科技文化:“双百”方针提出,文学、艺术、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第二阶段:1956~1976年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
1.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发展完善,“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经济: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
(2)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小结
课后
反思
(2)从现实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特点
(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高三历史教案:《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高三历史教案:《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姓名崔新芳工作单位保定七中年级学科高三历史教材版本人民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一节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学习主要内容是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通过对新中国民主制度的学习,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
培养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二、教学目标阐述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认识这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通过对新中国民主制度的学习,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
培养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三、学生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历史知识基础较差,学习阅读习惯不好,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四、教学过程一、人民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1、人民政协的召开2、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3、新中国的成立二、建国初的三大政治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三)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小节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出示开国大典音像资料设问1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虽成功反清,尝试了崭新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无实际结果,只留下中华民国的招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成功,该如何进行政治制度的建设?一、人民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请同学独立完成以下知识点学习,由第组展示学习成果)1、人民政协的召开1)背景:时间2)内容:3)作用:2、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3、新中国的成立(1)标志:(2)、成立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能力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回答)1.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2.新中国与中国历史其他国家政权有哪些本质区别?(p65)3.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从国家性质、中央政府委员会构成分析)合作探究: (同桌商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回答)1.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4.新中国与中国历史其他国家政权有哪些本质区别?(p65)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从国家性质、中央政府委员会构成分析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3导疑: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
四川宜宾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针;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性质,选举国家领导人,定国旗国徽国歌,这说明《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这次会议代表着当时广泛的人民利益,政协会议现在已经是第十一届了,政协代表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问题1:概述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特点及表现的主要形式1.发展历程1)初步形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2)正式形成——1954年一届人大后,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政治协商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发展——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4)完善——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2.特点: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前提,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是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
2)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3)多党合作的实质是团结合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
……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问题2:根据材料概括:民主党派可以发挥什么作用?提供建议,监督作用,参政议政综上所述,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为了团结执政党和各参政党之间的关系,为国家建设奠定政治基础。
现在所说的两会除政协会议外就是人大了,我们一直来看一下人大是怎样产生的?二、全国人民第一次代表大会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由于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而,我利用一系列材料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联系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1)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2)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
【教案】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信息课程模块政治与法治对应章节第三课第一框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授课时间40分钟课程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题目伟大的改革开放一、学情分析【已有基础】高一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加之初中历史就已经对改革开放的知识有所涉猎,因此,学生拥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学习难度不大。
现实生活中学生能体会到的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具体事例较多,比如进口博览会、一带一路,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已经通过家人、朋友、老师等有了初步了解,拥有较好的生活基础。
当今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举世瞩目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伟大的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国经济在疫情时代的突出表现,更增加了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认识与认可,从这个角度而言,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并付诸实践拥有良好的时代背景。
【现实问题】本框的知识学理性比较强,传统意义上来说显得有些枯燥,学生在基本概念理解,综合思考上难度不大,但是我们如何摆脱说教式的方法,让学生内心自觉地认识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才是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解决办法】采用课前预习——确定议题——小组合作探究——分享展示——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教材地位本节课内容是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的第一框题。
教材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从第二课开始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本课承接前一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继而讲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后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自然过渡作用。
因此,本课在全书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课程标准依据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要求3.1编写。
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及分析如下。
1.阐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2.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一第1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案
第14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一、教学目标二、重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难点:建国初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对制定外交方针影响。
三、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分三目,叙述了两个问题:一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总原则及其内容;二是新中国初期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派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四、知识点汇编(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探究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国际的环境是怎样的?1、背景:(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美苏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学生活动:学生表演话剧引出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3、基本内容“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这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成果:第一次建交高潮(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1)建国一周年时已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英国等8个国家承认新中国;(3)最突出的成就:和苏联建交;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背景:A、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B、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C、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2)、内容: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题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目标1.1.时空观念:通过梳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发展脉络,使学生认识到赋税制度的演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息息相关,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2.史料实证:通过对赋税制度史料的研读,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精神。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关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教学难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趋势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是2006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纪念邮票,名字叫做《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庆祝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这意味着,在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农业传统税收的终结。
从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的农民就必须给国家上缴田赋,那么除了田赋外,我国的农民还有哪些负担呢?我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又是怎样演变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一: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古代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教师活动】明确赋役制度的概念和分类明确概念:我们既然要学习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首先我们就需要对“赋役制度”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赋役制度: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向人民征收一定数量的田赋、人头税,征发徭役而形成的基本制度。
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教师设问:大家能否通过课前预习回答赋役制度是如何分类的。
学生预设:赋役制度包括赋和役两个不同的方面。
赋指赋税,包括田赋: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
人头税:以人口数量为依据的人头税。
以及其它杂税。
徭役是以成年男子为依据,为封建国家无偿从事劳动的劳役。
包括力役、兵役和杂役。
那么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是怎样演变的,又有怎样的演变趋势呢?请同学们展示预习成果。
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
请大家对照表格完善自己的答案(PPT出示答案)结合表格内容,下面我们重点讲四个内容: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我们先来看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我们已经在《中外历史纲要》中学习过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相关内容(PPT展示书影),那么接下来请大家结合选择性必修一第94页和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0—41页回答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内容是什么?征税的标准是什么?以及相对于以往征税制度的变化是什么?(学生回答)租庸调制是从北魏时的租调制发展过来的,根据材料(PPT展示94页材料)可以看出租庸调制包括田租、户调和徭役三个部分,田租以粟的形式征收,户调以绢帛的方式征收,役可以以庸代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课后
反思
2.正确认识“和平共处五原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策”的不同
(1)从目的上看,三大政策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2)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3)从影响上看,三大政策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也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从现实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特点
(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重理解: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异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
不
同
点
经济基础
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
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
行使权力的主体
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权力主体是全体人民
资产阶级
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
三权分立制
主要权力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除受人民监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制约,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3.外交: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4.科技文化:国防科技和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和教育事业受到重大冲击。
第1讲 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与外交
主干知识整合(学生自主复习,构建本节知识结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三、“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教学设计
教师
授课时间
课时
5
课题
板块九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课型
教学
目的
1.高频考点:本讲重点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和外交的突破。
2.备考策略:(1)不建议复习时完全弱化该部分内容,特别是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当代对外关系的关联。(2)新中国的外交要特别注意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还要注意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关系及如何促进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
3.对“求同存异”方针的理解
“求同存异”方针是周恩来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的阻挠、破坏而提出来的。
(1)“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2)“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
同步训练:
《课时集训》板块九第1讲
3.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4.科技文化:“双百”方针提出,文学、艺术、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第二阶段:1956~1976年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
1.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发展完善,“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经济: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
行政、立法、司法权三权分立,互相制约,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利益
阶级本质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
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政党活动方式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
相同点
两者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
重点
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新中国的外交
难点
宏观构建这部分整体认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教学
环节
说明
备注
教
学
内
容
【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1949~1956年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
1.政治:三大政治制度确立,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2.经济:通过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中国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
第2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社会生活变迁
主干知识整合(学生自主复习落实)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四、改革开放前社会生活的变迁
重理解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