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目标错配与管理研究

合集下载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货币错配的视角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货币错配的视角

政策 框架 的前瞻性研 讨 中 ,通货膨胀 目标 制也正受 到越来越 多 的关 注 。 高 昂 。资本 项 目和经 常项 目的 “ 双顺 差 ”局 面使货 币错 配问题 (ur c i a h cr nyms t )凸现。这种债 权 e m c 型货 币错配 的直接后 果是人 民币升值 压力增 大 。此外 ,在外 汇储备 屡创新 高 的同时 ,因我 国存在 巨 额 的债 权型货 币错配 ,患有 “ 浮动恐 惧症 ”( a f ot g ,为 避免 汇 率 的大 幅波 动 ,国家 不 得不 f ofan) e i r l 连续 增发人 民币购买 外汇 ,人 民币的等量 发行 又导致 了国内通货膨 胀压力 的不 断累积 。为抑制通货 膨胀 ,保证 经济平稳增 长 ,2 0 07年 以来 ,除 了公 开市 场 操作 外 ,央行 每个 月都 有 一次 非 常规 的 紧
正 受到越 来越 多的 关注 ,很 多学者认 为我 国也应该 采取通 货膨胀 目标制 。本文正是 在这种 背帚 下 ,在 考察 了我 国货 币错 配现状 并界 定通货膨 胀 目标 制 内涵的基础上 ,从分析 货 币错 配影 响通货膨 胀 目标 制 实施 的 内在机 制这 一视 角,结合我 国特殊 的 国情 对通货膨胀 目标制
率 和扩大银 行问 即期外汇市 场人 民币兑 美元 汇率浮 动 幅度等三项 货 币政策 。但 中国社 科 院金融专 家
彭兴韵 认为 :“ 此次 宏观 调控对整 体经 济和市 场影 响 有 限 ,更 多 的是 心理 方 面 的作用 。众 多学 者也 纷纷 表示 :“ 央行此 次组 合调控很 难从 根本上 缓解 宏观 经 济和 资本 市 场所 面 临 的压力 ,人 民 币升值 是一个 较长 期渐进 式过程 ,流 动性 过 剩 的状况 短 期 内很难 改 变 … …” 。 总 的来 看 ,近年来 ,我 国 ①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它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手中的钱变得不再那么“值钱”。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通货膨胀?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它呢?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经济实际需要,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需求拉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经济增长迅速,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大幅增加,超过了社会的供给能力,就会拉动物价上涨。

比如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过热等,都会导致对原材料、劳动力等的需求急剧上升,从而推动物价上扬。

其次,成本推动也不容忽视。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随着工人工资的提高、福利的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随之上升,为了保持利润,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如果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或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会导致相关产品的成本增加,最终反映在物价上。

再者,货币供应量过多也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关键。

当央行过度发行货币,或者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大量的货币涌入市场,而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没有相应增加,就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此外,外部输入因素也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波动、汇率变化等都会传导到国内,引发通货膨胀。

比如,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会导致国内运输成本增加,进而推动物价上升;汇率贬值会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国内同类商品价格的上涨。

面对通货膨胀,我们并非束手无策,而是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应对。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提高利率可以增加借贷成本,抑制投资和消费,从而减少货币需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可以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降低货币乘数,收缩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政策来影响经济。

例如,增加税收可以减少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政府支出可以降低社会总需求,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货膨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目录•••••••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概述2O世纪9O年代以来,在国际货币政策领域出现了一个新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在这种政策框架下,稳定物价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根据通货膨胀预测值的变化进行政策操作,以引导向预定水平靠拢.是否得到是公众评价货币策绩效的重要依据.自199O年新西兰率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到2OO5年,已有加拿大、英国、瑞典等22个国家先后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盛行,引起了国内外金融理论界的广泛关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含义是:货币当局明确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并将当局在未来一段时间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货膨胀率向外界公布,同时,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目标期的进行预测得到目标期通货膨胀率的预测值,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和目标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距来决定的调整和操作,使得实际通货膨胀率接近目标通货膨胀率.如果预测结果高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采取;如果预测结果低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采取;如果预测结果接近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保持货币政策不变.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传统的货币政策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不再设立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决策依据主要依靠定期对通货膨胀的预测.团政府或中央银行根据预测提前确定本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中长期通货膨胀目标,中央银行在的监督下运用相应的使通货膨胀的实际值和预测目标相吻合.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越性与、、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相比,采用通货嘭胀目标制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1、通货膨胀目标制克服了传统货币政策框架下单纯盯住某种经济、金融变量的弊端,实现了规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上的,货币当局一旦公布了通货膨胀目标,中央银行就要在政策连贯性方面做出承诺,维持实际通货膨胀率和日标通货膨胀率的基本一致;与此同时,中央银行有权自主决定使用何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通货膨胀目标,并且这个目标是一个区间值,当发生无法预见的的时候,通货膨胀率允许超出这个区间范围.这样,通货膨胀目标制就实现了规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2、通货膨胀目标制提高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中央银行不但预先公布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或目标区间,而且还定期向政府和公众解释当前的通货膨胀状况和应对措施.这样,中央银行、政府和公众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开放、透明的沟通机制与.通过与公众的交流,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公众对货币政策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众评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绩.3、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助于经济的稳定.盯住汇率的往往为了实现外部均衡而放弃内部均衡.而直接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制度是以国内作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制度.它可以直接缓和经济的波动,有利于经济的稳定.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缺陷在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的增加并不是偶然的现象.通货膨胀目标制过分重视来自需求方面的扰动,而在处理供给方面的因素的时候缺乏必要的弹性;同时完全忽视了货币政策对就业的影响以及频繁变动政策工具对的不利影响.1、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可能会导致失业的增加.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中央银行只对通货膨胀率负责而不需要考虑其他变量.当通货膨胀率的预测结果高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根据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如果这种价格的上涨是由引起的,那么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正确的;如果这种价格的上涨是由供给冲击条件恶化的结果,那么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错误的,它将进一步减少产出,增加失业.1991年加拿大经济的严重衰退证实了这一结论.当时,加拿大保守党实行了通货膨胀目标制,恰好遇上世界石油价格的上涨和国内引起的供给冲击,中央银行为了尽快实现通货膨胀目标,实行提高利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结果使得产出减少,失业激增,导致加拿大经济的严重衰退.2、通货膨胀目标制容易导致货币政策工具的过度波动.当货币政策工具对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时,不顾经济条件变化而长期盯住一个具体的政策目标会增加政策工具的波动性.的存在,使得政策变量对政策目标的当期影响较小而滞后影响较大由于当今各国均以利率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因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必然造成利率水平的过度波动.利率的频繁变化,不但增加了公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提高了的成本,而且还降低了产出的增长率,使得这些国家的长期居高不下,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条件一确定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货币当局必定要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货膨胀率向外界公布,换句话说就是必须确定和公布合理通货膨胀目标区间.所谓通货膨胀目标区间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经济体中,客观存在的能够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的通货膨胀率的上下限,通货膨胀率位于此区间中是可接受的,或者说可容忍的.二对通货膨胀率的精确预测我们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涵可以看到,目标期通货膨胀率的预测值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操作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预测的准确与否将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预测不准确的话,中央银行根据这个误差很大的来调整货币政策,必然会使得目标期的实际通货膨胀率偏离目标区间,那么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就没有实际意义了.由此可见,对通货膨胀率的精确预测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条件.三中央银行的高度独立性欲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就要求中央银行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履行、制定、实施货币政策时的自主性,就是中央银行可以不接受来自政府的指令,当然,可以与政府.央行的独立性体现在与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直接有关的职能领域,如确定中央银行、制定与调整金融机构的、进行等等.对中央银行独立性可能产生影响的还有央行的人事任免制度、经费预算制度、为政府提供信用服务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可信度是通货膨胀日标制成功的关键.也就是说,中央银行要有绝对的权力选择必要的政策工具来实现通货膨胀目标.与此同时,增强中央银行的声誉和可信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公众对中央银行的意愿和能力产生怀疑,其行为就会与中央银行的要求发生背离,以致影响政策实施的效果.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特点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货币政策承诺维持一个具体的长期通货膨胀水平,长期价格稳定将是压倒一切的首要的政策目标.第二,在长期通货膨胀目标值的约束下,为达到产出稳定等其它目标,中央银行短期内拥有采取灵活政策的权力——这就是“弹性通货膨胀目标”这一术语的真正含义.第三,通货膨胀目标制要求货币政策决策者保持实质性的开放和透明,例如,应定期公布通胀形势报告,并让公众参加政策讨论.公布通货膨胀目标,不仅包括通货膨胀的及其决定它的依据,而且还包括价格指数、目标期限和目标区的类型;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如何实现通货膨胀目标;偏离通货膨胀目标的原因.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通货膨胀目标制具有许多令人羡慕的优点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缺陷.从它的诞生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在大多数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总体上比较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完全忽视它的缺陷就来采用它,而是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一预测通货膨胀率存在较大误差通货膨胀目标制是高度向前的货币政策,能否精确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成为货币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迄今为止,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仍然是不精确的.这是因为,一方面从货币政策操作到影响通货膨胀率存在一个相当长的一般为—2年,所以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至少是一年半以上.而预测期距离目标期的时间越长,预测的精确性就越差;另一方面,现实中的经济现象错综复杂,仅仅用计量手段来反映经济运行规律并模拟其未来的运行轨迹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运行波动较大时尤为如此.新西兰从1990年就开始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按理说应该具有比较丰富的预测经验和预测方法,但它在1992年到1999年期间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误差仍较大,更何况我们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面还很不成熟,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误差就更大了.二缺乏独立性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立性较弱的银行.1995年通过的第2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实施监督管理”,这就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是国务院领导下的宏观调控部门.该法第5条第1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做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从上述法律规定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在重要事项的决策方面对政府的独立性是较弱的.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要求中央银行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所以现阶段我国还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三经济增长与发展是我国的首要目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首要目标是经济增长和发展,如果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必然要求中央银行把物价稳定作为首要目标,并且目标期的实际通货膨胀率是否落人目标区间被认为是评价该国中央银行政策绩效的首要标准.这样就会激励中央银行不顾一切地去完成通货膨胀目标,有时候这种做法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构成一定的威胁,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四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局限在我国通货膨胀是一个,常常与需求过度、供给冲击、及政治不稳定等联系在一起,因此,通货膨胀的治理不能完全依靠货币政策来进行.而且对于我国来说,汇率稳定是必要的.一旦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中央银行会收缩货币供应,为避免汇率升值,将不得不抛出,结果使得一圜国际储备减少,干预能力下降,面临国际游资的可能性增大.此外,即使可以置汇率波动丁不顾,当中央银行为抑止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会使资本流人,汇率升值,出口减少.此时,即使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目标能够实现,也必然以产出的损失为代价.综上所述,我国目前仍然不具备实行通货嘭胀目标制的必要条件,不宜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的几点建议第一,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可信度.保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可信度是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一旦公众对中央银行的意愿和能力产生怀疑,其行为就会与中央银行的要求相背离.从而影响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有待提高.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需要中央银行拥有必要的自主权.当然,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也应加强责任约束,当没能实现政策目标时.中央银行必须对公众作出解释和说明,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确定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区.我国现行的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这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而没有数量化的指标,因而对其职责的履行难以进行准确的评判.为了使中央银行的职责更加明晰.需要确定中长期通货膨胀目标值或目标区.保持物价稳定并不是说必须使通货膨胀率为零,而是说只要通货膨胀率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波动,就不会对宏观经济稳定运行造成负面影响.第三,加强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为了有效地进行预调和,中央银行需要通过可靠的通货膨胀预测方法.把握,估计货币政策操作对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因此需要建立实用而精确的预测模型体系.比较准确地估计出货币政策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中央银行应当提高自身的经济预测能力,建立监测分析经济金融运行的指标体系,把模拟测算的数据作为货币政策评估与决策的参考依据.第四,以“积极规则” 指导货币政策操作.所推崇的“”,是按固定的货币增长率行事,而不是依据形势变化来调整政策取向,其缺点是政策僵硬、缺乏弹性.的“”强调了货币政策的应变性,缺点是缺乏规则对政策执行的约束.比较来看,把二者结合起来的“积极规则” 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原则较好. “积极规则” 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货币政策操作是有规则约束的.主要是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目标区间进行限定:二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政策作出及时反应和调整.这样的政策操作较为规范、主动和灵活.另外,“积极规则” 有助于把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联系起来,促使中央银行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以预调和作为日常的调控方式.第五,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透明度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有利于中央银行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的取得,是离不开公众的理解与支持的.实践表明,透明度能够增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政策决策的公布与说明有时比政策本身更能影响经济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并引导经济主体的预期朝着中央银行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应当建立中央银行与公众的机制,向公众解释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明确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取向,这样做会放大政策的告示效应,促进货币政策的传导,提高货币政策的效力.。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

试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相关治理对策通货膨胀的原因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主要观点是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升。

这种通货膨胀表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对价格水平产生拉上作用的过度需求有两个方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

实际因素包括过度的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其中主要是过度投资。

货币因素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度导致总需求过剩。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三、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 )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和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这种结构型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种情况:1. 需求转移型2. 部门差异型3. 外部输入型1.需求转移型。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时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就会上涨,而需求减少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

2.部门差异型。

英国经济学家萨尔沃用部门间的差异来解释结构型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却大体相同,而且这种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的,结果造成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这种部门间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和货币工资的一致增长,形成服务业部门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

通货膨胀的论文论关于通货膨胀成因与对策的思考(1)

通货膨胀的论文论关于通货膨胀成因与对策的思考(1)

通货膨胀的论文论关于通货膨胀成因与对策的思考(1)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问题也更加严重,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很多学者都作出了研究和论文,探讨通货膨胀成因和对策。

本篇论文就就此展开论述,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通货膨胀成因1.1 国家货币政策国家货币政策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国家发行货币过多或维持利率过低时,很容易造成通货膨胀。

这时候货币过剩,购买力过强,市场供不应求,物价不断上涨,形成恶性通货膨胀的局面。

1.2 进口贸易不平衡如果一个国家对外出现了进口贸易过度的情况,会导致外汇的不断流出,进而导致国内流通的货币总量减小,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提高。

1.3 生产成本上涨当生产成本上涨,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运输成本等,生产商为了维持销售利润率,不得不提高商品价格,进而推动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对策2.1 限制货币量国家可以通过减少货币的供应量来控制通货膨胀。

这种方法需要资本市场流入的资金有抑制作用,缩小货币供应,延缓物价增长,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

2.2 加强进口贸易对于进口贸易的不平衡,可以通过促进进口和限制出口来改善。

对于逆差国家,加大对其的贸易许可和投资,加快市场的多元化,使外汇收支得到平衡并真正实现贸易平衡。

2.3 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工业、农业和金融体系的改革,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内需市场,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缩小资源和劳动的流动成本,控制生产成本的增长。

三、反思与启示针对以上的思考,我们发现,通货膨胀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而货币政策等手段只是暂时的治标方法,要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和别的经济问题,必须要制定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加强经济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实现全面、深层次的经济结构和体制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发展中保持稳定,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大全五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大全五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大全五篇)第一篇: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11、通货膨胀的成因、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治理对策?1)、通货膨胀的成因:1、需求拉上说:这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以至于“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多的商品”而引起的。

或者说,因为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按现价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2、成本推进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的。

3、供求混合推进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

4、“结构型”通货膨胀说:该理论认为即使整个经济生活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也会发生。

5、通货膨胀预期说: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如果人们普遍预期一年后的价格将高于现在价格,就会在出售和购买商品是把预期价格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引起现行价格水平提高,直至其达到预期价格以上。

2)、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强制储蓄效应2、收入分配效应3、资产结构效应4、产出效应3)、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1、需求管理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削减政府支出;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和增加赋税。

紧缩性货币政策既控制货币供应量,缓减货币的增长速度,遏制总需求的急剧膨胀。

2、收入政策,具体政策包括指导性为主的限制;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强制性限制。

3、收入指数化政策,又称指数联动政策,是指在货币性契约中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第二篇:2011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浅谈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对策建议摘要:作者结合目前国际、国内主要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趁势,对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进行了浅析,并提出了如何进行通货膨胀治理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今年召开的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策略(3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策略(3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策略(3篇)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策略(3篇)第⼀篇: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摘要: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较复杂,既有短期因素,⼜有长期因素。

受到的影响也是多⽅⾯的,包括内外需求、⾃然因素、市场波动、资源价格、经济结构调整等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益加快,现阶段正是⼤⼒推动经济发展⽅式转变是我国加快宏观调控,取得经济改⾰的重⼤历史阶段。

从短期看需要经历阵痛期,从长期看,必须深化⾦融体制改⾰,完善货币调控机制,才能处理市场经济中各种各样的⽭盾,迎接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通货膨胀;特点与成因;对策分析2008年全球⾦融危机爆发。

我国经济也经历过了巨震。

当时采取了⼀系列应对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反危机成效。

但2010年下半年通货膨胀果然来临并逐步加剧,经济回落速度持续加⼤,经济多次触底,其迅猛之势波及到各⾏各业。

如何应对成为党和国家、政府、经济学家的最关⼼的问题。

各界都在为通货膨胀的形成与治理寻找出路与对策。

⼀、我国通货膨胀现状(⼀)消费者价格指数指数呈现上升态势截⾄2016年3⽉,CPI虽然以前有过⼀个阶段的⼩幅下降,但整体⽔平⼀直呈现上升趋势。

尤其是在2016年1⽉以来,CPI始终处于较⾼⽔平。

再加上新常态下因为经济下⾏的压⼒央⾏采取了多种稳健宽松政策以刺激国内需求,通货膨胀压⼒出现了增加的情况。

(⼆)⽣产价格指数呈现上升⾛势随着外资资本的流⼊,我国⼈民币呈现了升值态势。

2016年1⽉以来央⾏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持续增加,促使国内投资需求开始回暖,使得从2015年10⽉到2016年3⽉PPI同⽐增幅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通货膨胀特点(⼀)我国的通货膨胀与世界很多国家是同步的本轮通货膨胀出现了全球⼀体化的特征。

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平要⾼于我国⽬前的发展⽔平,因此衡量标准会有所不同。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百分之三是⼀个分界线,低于这个数字即为温和型通货膨胀,⽽对于我国来说,这个数字是百分之五。

以美国为例,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际,其CPI出现⼤幅波动,⼀度达到了百分之四以上,在采取了⼀系列措施之后,虽然有所下降,但不久就⼜抬起头来,上升接近到百分之六。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及其管理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及其管理问题的思考

就是 管理 通货膨胀预期。预期的概念 在西
方经济理论中早已提出 ,但是将其引入通
前购买等行为 ,这样会加
速物价 的上涨 。比如 ,如
货膨 胀研 究是 2 0 世纪 6 0 年代之后 的事情。
我 国到 2 0世纪 8 0年代后期通胀的预 期理
果消费者和投资者认为某
些产 品和资产 ( 地产 、股
接近零 。
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 ,做 出对未来通
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 ,从而形成通货
膨胀预期。而管理好通货膨胀的关键因素
发生的情况下 ,由于通胀预期 的作用 ,公 众会产 生一种恐慌心 理 ,担心 物价再一次
上涨 ,也会采取涨价和提
1 2 0 1 0 0 8 0 6 0 4 0 2 O
存款利率 ,就会将存款从
银行取 出,去购买这些产 品或资产 ,以达 到保值 或
图1 2 00 7 — 2 01 1年我 国的 消费者 信心 指数 、预期 指数 和 满 意 度 指 数
通 货 膨 胀 预 期 的影 响
( 一) 通货膨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对冲通胀 的 目的。
( 四 )通 货 膨 胀 预 期 对 政 府 政 策 的 影 响
( 三) 通 货膨胀预期对物价 的影 响 我 国历 次物 价上涨过程 当中,特别是 1 9 8 8年测算通货膨胀 的时候 ,有 1 0个百 分 点是 因为预期所决定的。在通货膨胀 已
不 同周 期 通货 膨 胀 的成 因 、 影 响及 对 策
( 一) 第 一 次 通 胀 周 期 :1 9 7 9 — 1 9 8 3 年
泡沫 , 进而从中获利。如图 1 所示, 从中可 以看到消费者心 理。从统计的我国 2 0 0 7 —

论通货膨胀预期及其对策

论通货膨胀预期及其对策

论通货膨胀预期及其对策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对通货膨胀预期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通货膨胀预期的定义指标以及产生原因,从本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 希望运用数量型工具,理顺相关价格工具,注重总量调控.增强货币政策针对性,加强结构调控,以加强对其的管理。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预期的定义通货膨胀预期指公众对后一段时期内可能发生的通货膨胀及其幅度大小的事前估计。

预期行为本身具有主观性,但人们进行预期所依据的却是客观事实。

影响或决定人们预期的因素有:过去一段时期中物价总水平变动的情况和发展趋势;整个经济发展变动的趋势;政府所宣布的将要执行的各种经济政策,主要是物价和货币政策;政府遵守诺言、贯彻政策的可信程度等。

在通货膨胀预期中充分考虑政府政策的作用是现代预期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通货膨胀预期的指标通货膨胀预期是经济中消费者对未来不确定的通货膨胀的判断,即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实际通货膨胀的估计。

虽然通货膨胀预期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心理概念,但是其却能通过自我加强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最终将预期转化为现实。

因此,合理估计并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是央行的重要目标之一。

由于通货膨胀预期是一个尚未实现并且不一定会准确实现的抽象概念,选择何种指标对其进行衡量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建立通货膨胀预期,实际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方面,菲利普斯曲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通货膨胀预期是否会调整,菲利普斯曲线分为短期形式和长期形式。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假设通货膨胀预期固定,通货膨胀率与产出缺口之间呈现同向变化。

而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中,通货膨胀预期会根据经济形势进行调整,因此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率的绝对值之间没有关系,而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因此,通过考察产出缺口与实际通货膨胀率及其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以间接得出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化情况。

根据粮食价格的超调假说,也有学者认为存在通货膨胀预期时,粮食价格会先于工业品价格上涨,因此粮价波动可以看作是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衡量。

通货膨胀的原因与控制

通货膨胀的原因与控制

通货膨胀的原因与控制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控制通货膨胀的方法至关重要。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1. 货币供应量过多:当央行大量印发货币,或者金融体系中的信贷扩张过度时,货币供应量会超过市场需求,导致通货膨胀。

2. 需求过热:当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购买力增加,需求超过供应时,企业会提高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3. 成本推动:生产成本上升会导致企业提高产品价格,从而传导到整个经济体系,引发通货膨胀。

4. 外部因素: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际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也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1. 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人们的储蓄价值减少,投资回报率下降。

2. 财富重分配:通货膨胀会导致富人的财富相对稳定,而中低收入人群的购买力下降,财富分配不均。

3. 不确定性增加: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环境不稳定,企业难以预测未来的成本和价格,投资者也面临更大的风险。

4. 资金流动性下降:通货膨胀会导致市场利率上升,资金流动性下降,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投资活动受到限制。

三、控制通货膨胀的方法1. 货币政策调控:央行可以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

2. 财政政策调控: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财政支出、调整税收政策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总需求,从而控制通货膨胀。

3. 供给侧改革:通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生产效率和供给能力,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4. 控制成本上涨:政府可以通过监管机制和市场竞争来控制企业成本的上涨,从而遏制通货膨胀。

5.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通货膨胀问题,避免外部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总结起来,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包括货币供应量过多、需求过热、成本推动和外部因素等。

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控制通货膨胀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政策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张成思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张成思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成思教师档案:张成思性别男职称教授职务院长助理兼货币金融系主任电子邮件zhangcs@;zhangchengsi@ 工作时间1999年8月接待日教育背景1999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经济学士学位(国际经济学方向)2006年9月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考金融,选凯程”!凯程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保录班战绩辉煌,在2014年考研中,10人被人大金融硕士录取,6人为人大金融硕士北京录取,4人被人大金融硕士苏州校区录取, 经过凯程保录班初试和复试的全程培训,顺利考入人大.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保录班开始报名了,同学可以咨询凯程老师.工作经历2006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数学本科双语实验班特色项目执行主任2006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2008年4月至今:芝加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金融EMBA项目协调人学术和社会兼职FrontiersofEconomicsinChina期刊编委(Econlit收录期刊)JMCB等多个国际知名SSCI期刊匿名审稿人《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中文权威学术期刊匿审专家国家外汇管理局、世界银行与IMF顾问专家中国农业部项目规划办项目评标金融专家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金融专家美国计量经济学会成员(2008-)英国皇家经济学会成员(2006-)讲授课程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金融计量学国际金融金融专业英语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acroeconomics;BasicEconometrics;AdvancedStatistics;香港中文大学:AppliedTimeSeriesAnalysis(Ph.D、MPhil)AppliedForecastingMethods(Undergraduate)教学成果和荣誉2011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011年,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10年仅6篇)2011年,北京市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二等奖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特等奖(第一名)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201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主持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金融计量学》科研方向宏观金融(货币银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动态机制)金融发展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代表性学术成果专著:[1].2012,张成思(专著,50万字),《金融计量学——时间序列分析视角》(新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通货膨胀目标制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目标制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目标制名词解释通货膨胀目标制,也被称为通胀目标制,是一种经济政策框架,旨在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调整利率来实现稳定的通货膨胀水平。

该政策是许多国家中央银行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以保持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之间的平衡。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目标是保持通货膨胀率稳定,并在一定的目标水平范围内维持。

这些目标通常由中央银行设定,并经常与政府的经济目标保持一致。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核心理念是,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稳定和增长至关重要,但过高或过低的通货膨胀率都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具体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取决于中央银行的策略和经济条件。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设置一个具体的通货膨胀率目标,例如2%。

中央银行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实现这个目标,例如调整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监督金融市场等。

此外,中央银行还会定期发布经济预测和政策声明,以向市场和公众传达其通货膨胀目标和政策意图。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点之一是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预测的经济环境。

维持适度的通货膨胀率可以鼓励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通货膨胀目标制还可以帮助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从而减少价格上涨的压力,提高市场信心。

然而,通货膨胀目标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设置和实现目标通货膨胀率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因为通货膨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物价、劳动力市场和国际经济条件等。

此外,通货膨胀目标制可能会导致经济周期的不稳定,因为中央银行可能会在通货膨胀超过或低于目标水平时采取紧缩或扩张性政策。

总之,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经济政策框架,旨在通过控制通货膨胀率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这种政策方法有助于提供一个稳定可预测的经济环境,并为中央银行提供了一种重要工具来实现其经济目标。

然而,通货膨胀目标制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权衡各种经济因素和综合考虑。

论述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论述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论述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货币购买力普遍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的原因复杂,包括需求拉动、成本推动、货币供应增加等多个因素。

治理通货膨胀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等多方面措施。

通货膨胀的原因:1.需求拉动:当需求增加超过经济能力时,企业会提高价格以满足需求,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动企业成本增加,压力传导到产品价格上。

3.货币供应增加:当中央银行过度发行货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货膨胀可能会加剧。

4.外部冲击:如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汇率波动等因素,可能对进口商品价格产生影响。

5.通货膨胀预期:如果人们普遍预期未来物价会上涨,他们可能提前购买商品,导致需求增加,进而推高物价。

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影响通货膨胀水平。

2.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增加或减少公共支出来影响整体需求水平,从而对抗通货膨胀。

3.汇率管理:稳定汇率可以降低进口通货膨胀的风险,有助于抑制外部冲击。

4.结构性改革:通过改善市场竞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等手段,可以减缓通货膨胀的成本推动因素。

5.监管和市场竞争:通过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垄断行为,促进市场竞争,有助于控制价格上涨。

6.提高生产能力:投资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提高经济的生产能力,有助于满足增长的需求而不引起通货膨胀。

需要注意的是,通货膨胀治理措施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同时综合考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

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

提高抵御外部冲击 的能力
面对外部冲击,各国央行需要 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应加强 与其他央行的合作与协调,共 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同时采 取适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来稳定国内物价。
感谢观看
THANKS
通货膨胀目标制强调价格稳定, 通过与公众沟通实现政策透明度 和可信度,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制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通货膨胀目标制起源于20世纪90年 代的新西兰,随后被其他国家如加拿 大、英国、瑞典等采纳。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国家开 始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并将其作为 货币政策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 和分析市场信息,对政策实施过 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 改进。
0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案例
瑞典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践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 之一,其政策目标是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定 范围内,以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
瑞典央行设定了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并定期 评估和调整货币政策,以确保达到目标。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缺点
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信度
通货膨胀目标制明确规定了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减少 不确定性。
减少货币政策的随意性
通过设定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中央银行可以避免过度依赖短期经济数据和政 治压力,从而减少货币政策的随意性。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缺点
• 促进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助于减少经济波动和促 进经济稳定增长。
瑞典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践表明,通过稳定物 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同时还能减少 经济波动和金融风险。
加拿大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践
01
加拿大是另一个较早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其政策目标 也是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美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美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美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解决方案近年来,美国通货膨胀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虽然众所周知,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中的常见现象,但是美国所面临的通货膨胀问题却有其独特的特征。

本文旨在探讨美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原因分析1. 市场供需失衡首先,美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在于市场供求失衡。

在广泛的商品和服务领域中,美国过去几年经历了一连串的供应链问题,如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天气灾害、地缘政治风险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市场上某些商品供需失衡,价格难以抑制。

2. 货币政策失衡其次,美国通货膨胀的原因还体现在货币政策失衡上。

美联储过去一年来推出了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包括购买国债和低息政策等,以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这些政策也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进而导致了通货膨胀。

3. 税制政策失衡最后,美国通货膨胀的原因还可以从税制政策失衡的角度分析。

美国通过减税和支出增加等手段刺激经济,但这些政策也会导致财政赤字和货币供应量增加,从而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二、解决方案1. 调整市场需求在解决市场供求失衡问题方面的策略,要求有关 parties 主动调整市场需求。

包括加强供应链管理、适度提高生产能力等。

同时,政府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市场需求过度。

比如,降低关税、增加贸易救济、提高出口补贴等政策有望刺激国际贸易和市场需求。

2. 调控货币政策从货币政策的角度出发,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适当调整货币政策,尤其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方式,来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同时,调整利率和国际汇率等政策也是有效的措施。

3. 调整税制政策最后,美国为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还可以通过改善税收政策来达到目的。

具体而言,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高收入者的税收、提高企业税、减少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应对通货膨胀压力。

总之,美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形成的,政府和各有关 parties 需要共同努力来应对这一问题。

采取的具体措施可以是市场供需平衡、合理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改革,但只有努力协调各方面力量,才能取得通胀问题有效的解决。

货币政策的通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的通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的通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的通胀目标制,也称为通胀目标管理,是指央行通过设定目标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以维持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在通胀目标制中,央行通常设定一个特定的通胀目标水平,通常是一个年度通胀率。

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和其他政策工具,以实现通胀目标。

通胀目标制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价格稳定。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但过高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降低人民的购买力,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央行通过设定通胀目标来平衡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的关系。

通胀目标制的形式有多种,包括固定目标制、区间目标制和非对称目标制等。

固定目标制是指央行设定一个固定的通胀目标水平,例如2%的年度通胀目标。

区间目标制是指央行设定一
个通胀目标水平的范围,例如2-3%的年度通胀目标。

非对称
目标制则是根据经济状况的变化,央行根据情况调整通胀目标水平。

通胀目标制在许多国家已经被广泛采用,并被视为一种稳定和透明的货币政策框架。

它可以提供市场参与者对货币政策的预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并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稳定性。

2022年苏州市吴江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2年苏州市吴江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2年苏州市吴江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2022年10月22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表示,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I-2M“托马克”装置取得突破性进展,等离子体电流突破()兆安培,距离可控核聚变点火又近了一步,可在此基础上,常规开展前沿科学研究。

(2分)A、1B、2C、3D、4答案:A2.2022年8月10日,我国在()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D09星,云窑一号04—08星等16颗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2分)A、西昌B、文昌C、太原D、酒泉答案:C3.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中。

(2分)A、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B、《论十大关系》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中美上海公报答案:A4.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是在()上。

(2分)A、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B、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C、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D、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答案:D5.“飞矢不动”这一观点是指()。

(2分)A、静中有动B、动中有静C、绝对运动D、绝对静止答案:B6.垄断的形成是( )(2分)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B、生产输出的结果;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答案:A7.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2分)A、唯心主义的观点B、历史循环论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折衷主义的观点答案:C8.下列哪种风格的领导者对成员不提供指导或支持,而是通过授权鼓励成员自主做好工作:(2分)A、命令B、说服C、授权D、鼓励答案:C9.下列选项中,计算机会成本方式错误的是( )。

基于理性预期理论的通货膨胀研究

基于理性预期理论的通货膨胀研究

基于理性预期理论的通货膨胀研究通货膨胀是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经济现象,它可以影响到人民币的购买力以及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性。

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人们的理性预期,本文将基于理性预期理论探讨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一、理性预期理论简介理性预期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新凯恩斯派经济学家发明的一种经济理论。

它认为,经济市场中的参与者会根据自己对未来经济情况的预期来行动。

这种理论认为,人们会在预期价格上涨之前提高自己的储蓄,以便在价格上涨后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

这种行为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因此,理性预期理论通常被用来解释通货膨胀。

二、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通货膨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现象,影响因素也非常复杂。

然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货币的供应量是通货膨胀的关键因素。

当货币的供应量增加时,经济中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因此,如果政府或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那么通货膨胀就有可能加剧。

另一个影响因素是生产能力。

如果生产能力增加,那么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量将随之增加。

如果供给量增加,需求不变,价格就会下降。

因此,如果增加生产能力,就可以降低通货膨胀。

三、如何应对通货膨胀由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政府和央行一直在研究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下面是一些应对通货膨胀的方法:1. 控制货币供应量:政府和央行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应对通货膨胀。

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多,央行可以控制利率来限制银行贷款,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

2. 控制预算赤字:预算赤字也是通货膨胀的一个因素。

政府的预算赤字越大,货币供应量就越多,通货膨胀就越严重。

3. 增加生产能力:增加生产能力可以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供给量,从而减少通货膨胀。

政府可以通过投资于基础设施和教育等领域来增加生产能力。

4. 加强监管:如果通货膨胀加剧,政府可以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控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从而减缓通货膨胀。

四、总结通货膨胀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广泛的经济问题。

高通货膨胀下的企业风险管理策略

高通货膨胀下的企业风险管理策略

高通货膨胀下的企业风险管理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状况的变化会给企业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

尤其是在高通货膨胀的时期,企业面临着供应链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产品价格波动的挑战。

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通货膨胀下的企业风险管理策略,并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1. 做好成本控制在高通货膨胀环境下,成本控制是企业最重要的挑战之一。

企业应该审查并重新评估其成本结构,找到可以削减的开支。

例如,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寻找更具竞争力的供应商或调整销售渠道等方式,减少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

此外,企业还可以考虑在谈判供应合同时争取更有利的价格和条件,以抵御通货膨胀的冲击。

2. 多元化供应链高通货膨胀可能导致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为了降低这种风险,企业应该考虑多元化供应链,避免过于依赖单一供应商。

通过与多个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并减少供应中断的可能性。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来锁定价格,以规避供应链风险。

3. 劳动力管理高通货膨胀往往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这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有效管理这一风险,企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优化人员组织结构,确保每个岗位都发挥最大的价值。

其次,建立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并留住优秀人才。

此外,企业还可以考虑引入自动化技术,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从而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压力。

4. 价格管理在高通货膨胀环境中,企业应适度调整产品价格,以保持盈利能力。

然而,过度调整产品价格可能导致市场份额的损失。

因此,企业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并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来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产品质量、提供增值服务或推出创新产品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价格弹性。

5. 资金管理在高通货膨胀时期,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地管理资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货膨胀目标错配与管理研究内容提要本文以1979~2010年中国广义价格指标通货膨胀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通货膨胀率动态机制特征的显著差异为基础,运用不可观测成分随机波动模型测算和对比不同通货膨胀指标预期时序的动态路径,并应用反事实对比实验方法比较货币政策对不同通货膨胀指标动态特征转变的影响程度。

结果显示。

由于中国长期以CPI为单一通货膨胀目标,没有将广义价格指标通货膨胀率纳入政策决策的信息集,形成通货膨胀目标错配问题,从而导致近年来广义价格指标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而且其波动性呈现显著上升态势。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目标货币政策一引言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受制于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临重重掣肘。

特别是随着经济金融局势不断变化,国内通货膨胀(简称通胀)与通货紧缩(简称通缩)出现明显的交替与更换。

2007年,国内物价上涨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持续攀升使通货膨胀一度成为当年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到了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以CPI指标衡量的通胀率水平开始呈现下行趋势,还一度出现负值。

而自2009年底开始至2010年上半年,在中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的强力经济刺激背景下,CPI通胀率有所上升,但最高也不过在3%左右。

因此,从CPI指标来看,国内通胀仍然处于比较温和的水平。

与CPI指标所衡量的通胀水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对现实中总体物价水平明显上涨的感受,以及在此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强烈通胀预期。

尽管公众、市场及媒体对每月公布的CPI通胀率非常关注,但各界对CPI指标所反映的通胀水平日益表示出不满,尤其是对CPI指标中与房地产相关的价格要素的权重表示质疑。

①因此,CPI作为通胀指标似乎陷入了统计与现实不相一致的困境。

既然传统通胀指标面临两难境地,那么重新大幅调整中国CPI篮子中各子成分的权重(例如参照发达国家的权重)是否就能够解决通胀度量失真问题?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答案是否定的。

更重要的是,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暗示,由于长期以来货币当局以CPI指标作为单一通胀目标,忽略了涵盖内容更为广泛的广义价格指标——GDP平减指数通胀率,从而形成严重的通胀目标错配问题,为现实通胀的有效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

关于中国的通胀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重要内容,但近年来的文献主要以通胀的驱动因素为主线进行分析。

范志勇(2008)认为货币供给而非超额工资增长是中国通胀的主要动因。

吴军和田娟(2008)提出中国通胀主要是结构性驱动因素所致,但霍德明(2008)认为结构性因素不是中国通胀的主要动因,货币政策过于宽松才是国内通胀的主要原因。

张成思(2009)和杨继生(2009)的研究则从流动性过剩角度分析通胀形成原因,他们认为近年来中国的通胀主要是货币现象。

毋庸置疑,这些文献对理解中国现阶段通胀动态走势和宏观政策调控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但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研究均是以CPI作为惟一的通胀指标,很少有研究关注涵盖内容更广泛的GDP平减指数价格指标,更没有研究深入比较不同通胀指标动态性质的差异及其对通胀目标管理的深层含义。

作为衡量通胀水平的重要指标,GDP平减指数与CPI各自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CPI主要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程度,而GDP平减指数则是更为广义的价格指标。

因为GDP平减指数是基于没有扣除物价变动的GDP(名义GDP)与剔除物价变动的GDP(真实GDP)来计算的,其核算基础对经济整体价格状况的覆盖面更为广泛,而且与投资相关的价格水平(如房地产价格)在这一指标中具有更高的权重,所以GDP平减指数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国当前通胀的总体状况。

对中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环境而言,广义价格指标的动态走势可能对通胀管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在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的时间内,无论是经济体制还是宏观政策都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特别是在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以后,从住房实物分配到房地产市场化的转变对中国最近十几年来价格形成机制带来了重大影响。

从本文的后续分析中我们将看到,这种影响反映在CPI通胀指标与GDP平减指数通胀指标动态走势的持续差异上(例如,CPI通胀率在1998年以后持续低于GDP平减指数通胀率),而这种差异特征在其他国家并不多见。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通胀目标错配问题,希望找出不同通胀指标动态性质的差别对货币政策(特别是反周期政策)的选择与实施具有什么深层含义和启示。

有鉴于此,本文将对1979年1季度至2010年1季度CPI和GDP平减指数通胀率的动态性质差异及其与货币政策联动程度的差别进行分析,阐释以CPI指标作为单一通胀目标形成的通胀目标错配对当前通胀管理带来的现实问题,并据此对中国当前通胀管理问题提出具体建议,为决策层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地制定反周期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本文使用的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对比不同通胀指标的动态时序路径特征;第三部分运用不可观测成分随机波动模型(UCSV)来捕捉和比较不同通胀指标的通胀预期动态性质;第四部分通过对比仿真实验探索货币政策对不同通胀指标动态特征影响的差异;第五部分是政策含义分析;第六部分总结全文并归纳研究结果的相关启示。

二数据描述与分析总体通胀水平可以通过不同的价格指数来衡量,例如CPI和GDP平减指数各自的变化率情况。

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以CPI作为通胀率的度量指标,货币当局也主要以CPI作为通胀管理和政策调整的核心目标。

尽管GDP平减指数通胀率涵盖的价格变化信息更为广泛,但尚未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综合分析这两种不同通胀指标的动态特征差异,通过研究包含不同信息的通胀指标的动态变化,希望尽可能全面地刻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体通胀的特征变化及其与货币政策的内在联系。

为确保经验分析的准确性与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对所使用的数据进行描述与分析。

CPI通胀率的原始数据(月度同比)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月报》,季度频率的数据由对应季度内的月度平均值转换获得。

GDP平减指数通胀率的季度数据依据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水平值进行推算。

由于中国目前只公布1992年以来的名义GDP的季度数据和对应期间的不变价格增长率(即真实GDP增长率),因此我们首先根据这两个序列的数据并以1997年为基年,推算出1992年1季度至2010年1季度真实GDP的水平值。

然后,本文利用Abeysinghe 和Gulasekaran(2004)的方法将1992年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真实GDP数据分解为季度数据,从而获得1978年1季度至2010年1季度真实GDP的完整序列。

1992年以前的名义GDP序列使用年度数据的季节平均值转化获得。

这样,根据GDP平减指数的基本定义(名义GDP/真实GDP)获得1978~2010年的GDP 平减指数序列,其同比增长率即为GDP平减指数通胀率(以GDPD1表示)。

根据以上说明,图1给出了中国两种通胀率指标在1979年1季度至2010年1季度的动态时序路径。

从整体上看,两种通胀指标变量的总体动态走势基本一致。

各通胀变量在上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都表现出较强的高涨态势,而自90年代后期开始物价变动幅度明显减弱,与前期相比两种通胀指标都表现出一定程度下降态势。

但是,如果从细节上观察,基于不同价格指数的通胀率动态路径却存在明显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各个时点不同指标的水平值上,而且反映在不同时期两种指标的统计属性上。

从图1中可以看到,在1998年之前,以CPI指标度量的通胀率水平在大部分时期要高于GDP平减指数通胀率,而且CPI通胀率的波动幅度也明显高于后者;但1998年以后,这种情况出现了逆转,广义价格指数通胀率水平持续10年高于CPI通胀率,而且在多个时期(2001、2005、2008和2010年)高于CPI通胀率3%以上,其波动性也明显高于CPI通胀率。

为了更清楚地对比不同通胀指标统计特征差异的动态变化情况,表1归纳了总体样本区间以及自1979年开始的每个10年期间两种指标对应的平均通胀水平、通胀波动性和通胀持久性,其中通胀持久性衡量的是通胀率受到外生冲击后返回其静态水平所需要的时间长度。

首先,从平均通胀水平的比较来看,在1999年之前的20年期间,GDP平减指数通胀率水平低于CPI通胀率1%~2%。

但是最近10年来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平均来看广义价格指数通胀率高出CPI通胀率2个百分点以上。

其次,从通胀波动性水平来看,2000年以后GDP平减指数通胀率的波动性明显高于CPI通胀率的波动性,而此前情况正好相反。

最后,从通胀持久性的对比来看,最近10年来GDP平减指数通胀率的持久性下降幅度高于CPI 通胀率。

综合起来看,表1提供的信息说明,中国CPI通胀率与GDP平减指数通胀率的统计特征在不同阶段存在明显差别,而且不同阶段的差异性特征也明显不同。

另外,从两种通胀指标各自的动态时序属性特征变化来看,在1979年至今的30多年时间内,通胀动态机制也有可能发生显著的结构性变化。

而不同指标的结构性变化特征是否存在差别,以及各自变化的驱动因素是否相同,这些问题关系到货币政策的通胀目标选择以及通胀管理效果。

下面部分将对这些重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三通胀预期的波动性特征比较通胀预期对现实通胀动态走势具有重要影响,也日益成为决策层在通胀管理问题中考虑的核心要素。

同时,通胀预期的波动性特征决定了现实通胀率的动态走势。

因此,通过比较不同通胀指标预期序列的波动性特征,可以深入探索不同通胀指标的动态走势是否存在差别。

但是要准确地度量通胀预期及其波动特征并不容易。

已有的通胀预期度量方法包括消费者调查(如中国的城镇储户物价扩散指数调查)、专业经济学家调查(如美联储费城分行管理的专业预测调查)以及通胀率的理性预期度量指标等。

这几种通胀预期度量方法各有特点:通过调查数据获得的预期序列更贴近生活现实,但可能受到调研对象的局限;理性预期度量指标简单直观,但在计量分析中会引入额外的噪音信息(Zhang et al.,2009)。

因此,究竟使用哪种通胀预期度量方法要根据具体研究内容的性质和需要而定。

本研究的核心是比较不同通胀指标各自对应的通胀预期序列动态特征(特别是波动性)的差异,上述3种通胀预期水平序列的测度方法无法满足研究需要。

为了能够在获得通胀预期水平序列的同时计算出各个时点对应的通胀预期波动性,本文运用不可观测成分随机波动模型(Unobserved Component Stochastic Volatility,UCSV)来捕捉中国通胀预期及其波动性的动态演进路径。

UCSV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通胀时序进行分解,分解为一个长期趋势成分和一个短时周期性成分,并且同时允许这两个成分的方差具有随机变化性(服从随机游走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