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做个宽容有格,严格有度的好老师
宽容有格,严格有度-----做个好老师春天我担任一名人民教师已有四年了,这四年里我也教过不少学生。
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塑造人的科学,教育更是一门艺术,一门让心灵升华的艺术,而宽容是进行这项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手段,适度的严格要求则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宽容和严格是教育艺术的两个重要方面。
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做到“宽容有格,严格有度”。
现在我就自身的经历谈谈我个人对这八个字的浅薄看法。
我有史以来一直是抱着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心来工作的。
所以我一开始就对学生尤其的宽容。
马克吐温说:“当紫丁香把香气留在了那个踩扁了他的脚踝上时,那就是宽容。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宽容!不管遇到多么调皮的学生,不管遇到多么难处理的问题,我们要想到,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还只是孩子。
孩子哪有不犯错的!我们都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尊重学生,接纳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用鼓励的方式激励他们发现错误并自己改正错误。
要把学生当成我们的朋友,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爱,用自己的心灵去温暖他们,用精神甘霖去洗涤他们思想上的污垢。
1、关于宽容的哲理故事佛教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位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中散步,发现墙角有一张椅子,心想:这一定是有人不顾寺规,翻墙出去玩了。
老禅师搬开椅子,蹲在原处观察。
没多久,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在黑暗中踩着老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
他落地时,发现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老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
但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了,快去多穿件衣服。
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告诉其他师兄弟。
此后,再也没人出去闲逛了。
这样的例子在教师工作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而学生的心灵却受到了触动,学生的行为得到改变,这就是宽容的力量宽容是一种心境、是涵养、是气质、是境界,更具有无穷的魅力。
育人者教师,需要有这样的境界与魅力;需要适应学生,善待学生;需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需要原谅学生,重塑学生;给学生留出一块芬芳的属于他们的领地,也给自己开辟一片腾飞的空间。
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它的科学性,更要注意它的艺术性,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在社会生活中,当领导的要讲领导艺术、搞外交的要讲外交艺术、搞推销的要讲推销艺术。
同样,搞教学的也要讲教学艺术。
艺术的内容很丰富,在工作中指人们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
工作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
教学中,若能很好地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巧妙的结合起来,教学将具有广阔的前景,那学生的学习的效益上将会得到新的提高。
1.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呢?1.1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用广博的知识充实自己的教学,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科学的体系,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相关理论。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为进一步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提供物质基础。
做到既要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又要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完善自己的个性,建全自己的人格。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精辟的比喻充分体现了育人的重要性。
然而,要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内在素养。
要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格风范,这一切都应从老师的示范做起。
老师要充分准确的发挥自身的示范效应,就必须具有完善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也只有如此,教师才会有健康科学的表现艺术。
1.2认清教学艺术的最终目的。
教学艺术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
因此,教学艺术是要解决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怎样求得发展的问题。
它的选择完全取决于教学的对象。
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有利于协调师生问的亲密关系,风趣幽默的语言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豁达开朗的个性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无论是学生的身理上、心上、个性特点上、还是知识结构上,无不成为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
这就决定了教学艺术的多样性。
1.3教学艺术的内容是广泛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教学艺术表现为肢体的、神态的、语言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彼此促进的。
教育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教育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是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联姻必将是今天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教育的生存模式。
时代在前进,教育不仅要跟上时代,而且还应具有先导性,具有先见之明。
教育要不断地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越历史。
一个真正的教育家至少应具备以下6个方面的特征:一、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二、曾经亲自创办过一所或几所学校。
三、曾经亲自当过校长或教导主任。
四、曾经亲自教过书、育过人。
五、曾经亲自管理过教学及行政工作。
六、能够在教育领域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并将经验逐步上升为理论,其理论是对教育规律的高度概括。
一个没有真正的教育家的国家和民族,能有真正发达的教育事业吗?雪莱曾经说过,大学就是智慧。
爱因斯坦也曾经讲过科学就是智慧。
哲学在希腊语中的原意就是智慧。
大凡真正懂得教育的人,都会把教育的着眼点首先放在如何引导受教育者学会做人上。
为受教育者注入精神和灵魂的力量,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是人类的伟大实践,将其上升为理论,就成为了教育科学;将其继续上升,就会逐渐形成教育的艺术。
人类,创造了伟大的艺术,伟大的艺术又创造了全新意义上的人。
人类,创造了伟大的教育艺术,教育艺术必将增进人的智慧,去塑造人的美好灵魂。
教育工作者如果不懂教育艺术,那他的教育教学实践就不可能有魅力,即吸引力、感染力、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
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怎么可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与欢迎,怎么可能教好学生呢?教育要做到诗化、美化、艺术化、哲理化,这是必然的趋势,没有这几个方面的转化,所谓素质教育就只能是空谈。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几对矛盾:左脑与右脑;智商与情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静态与动态;已知与未知。
如果把这5对矛盾研究透彻了,对他们之间的联系、对立、互动、联动与递进等各种关系,有一个比较清醒的、科学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就一定有一个大的改观。
“教育教学与教育艺术,的确如同车之两辐、鸟之两翼”。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是人们的共识。
正如教育学奠基人、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说: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
它追求的是永远要求达到而从来没有充分达到的一种理想,即追求一个“完人”的理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说:在人类的种种发明中,有两件事是最困难的,一是政治的艺术,二是教育的艺术。
所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教学艺术的研究逐渐深入,并有了长足的发展。
实际上,从教育学理论体系来看,教学理论体系大致有三个组成部分,即:教学科学论、教学艺术论和教学历史论。
可见,教学艺术论是教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分类。
如果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艺术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要把教学科学理论应用于具体有不同特点要求的教学实践,就离不开艺术。
所谓“运用之妙,见乎一心”就是讲的这一点。
因此,完全可以说,教学艺术是连接教学科学于实践的桥梁。
所以,进行教学艺术的研究对于教学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改革,都是十分必要的和有价值的。
当然,对教学艺术的研究在我国还是刚开拓的新领域。
因为我国在近十几年来,尤其是70——80年代,基本上进行的是教学科学的研究,只是到了90年代,受国外教学研究的影响和本国教学研究发展的需要,教学的艺术问题才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的经验总结,谈谈我对教学艺术问题的理解和体会。
一、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这不仅是经验的总结,而且是对教学的高层次概括。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第一、从教学的主体来看,教学是一门艺术。
因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
教学的主题包括教师和学生,他们都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都在进行艺术创造,表现自己的艺术天赋。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已经用充分的科学资料证明,人的生理结构不仅有真和善的功能,而且有美的功能;人的心理结构不但有真和善的因素,而且有美的因素。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且充满艺术性的任务。
它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情感和道德价值观。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因为它需要教师们运用自身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引导学生发现世界,认识自我,追求真理。
首先,教育是一门科学。
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使得教育过程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根据科学研究的成果,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和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教育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它更是一门艺术。
教师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让教育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艺术性的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教育思维,他们需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具,以丰富教育内容,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互动式讨论、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只有将教育过程变成艺术,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教育的引导下不断成长。
教育也是心灵的艺术。
在塑造孩子的品格和价值观时,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道德素养。
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力量和价值观念。
教师应该通过感性教育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分享经典文学作品,启发学生对美的追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以引导他们积极追求心灵的满足。
总之,教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
它需要教师具备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同时也需要他们拥有艺术性的教育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是一个人灵魂的点拨者,教师应精心的去做一个智者,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巧妙的与教学结合起来,绘制成一幕幕令学生终生难忘的教学画面,孜孜不倦的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去。
一位优秀的教师,必定a要有一定的教育策略,体悟其中的智慧,并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来,促进自身的成长,提高学生的发展。
教学之所以理解为一门科学,是因为教学的过程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从准备教案、教学日历、讲稿、课件等工作开始,都需要理解整门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从而有目的性、针对性地传授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之所以将教学也理解为一门艺术,是因为,教育工作者除了传授知识,更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当老师要为人师表,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们,除了教知识,更要教做人.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有耐心无偏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些都是艺术.当然包括老师的语言,举止,风度,对于一个好老师而言,这些都是艺术.教师和学生间确立的强有力关系是教学过程的关键所在。
当然,知识可以各种方式获取,而且远距离教学和在教学方面使用新技术已表明卓有成效。
但是,对几乎全部学生,尤其是尚未掌握思考和学习方法的学生而言,教师仍是无法取代的。
如果说个人发展的继续必须以独立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为前提,那么这种能力只有在向一位或数位教师求学一段时间后才能获得。
教育学虽然被称为一种艺术,但更是一门学问。
是一门研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育”的学问。
具体地说,教育学研究有关教育的理论和目的、教育原则等问题,涉及的领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教育。
教育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课堂教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成功的课堂教学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创造性很强的综合艺术。
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
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的感到: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未来,未来的前景在于奋进。
教育和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共同活动。
这一活动的实施过程,犹如一场演出,教师处在导演兼演员的角色地位。
一名教师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就必须掌握这门艺术,并且还要培养于处理教学表演艺术和教师的教育机智的问题。
教师职业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门艺术,这是由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所决定的。
教师的活动表现为对学生的一种示范、感染和熏陶作用。
就拿传授知识来讲,并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行了,而是要依靠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做出示范,运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感染、去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创造欲望,启迪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让学生自觉而有效地去掌握知识。
因此,一名教师要想搞好教学工作,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仅具有学科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原理和方法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教师本身的示范表演技巧以及教师的人格形象的感染力,这两方面都属于教育艺术的范畴。
此外,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班学生,他们都各具不同的个性,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而且,教育环境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有随机应变地作出反应的能力。
这也是一种表演艺术。
总之,教师工作的实施,是由教师主持的一场即席表演,教师职业活动是教师的一种表演艺术。
有人说是科学,有人说是艺术,说科学,便强调甲乙丙丁,山清河晏。
是艺术,便强调“运用之妙,存于一心”。
到底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这恐怕也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是科学,要求人们一丝不苟,严肃对待,不能乱弹琴,瞎扯淡;是艺术,要求人们不拘条框,敢于创新,不能生搬硬套,食古不化。
教育首先是科学,我们首先要弄清它的规律,它的严肃,我们懂得它的脉络,才能认识它;然后它才能是艺术,让我们活学活用,用活规律,升华常规工作,升华科学的精神,让教育和受教育者如沐春风,有更美的感受。
教学是科学又是艺术
艺术是什么?艺术也就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教育就是一门艺术,怎样把自己知道的东西,经过大脑加工、提炼,再把它很好地展现给别人这是很重要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这个论断首先来自于历史上有影响的教育家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思想。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育建艺术,是学生的学习达到了“欲罢不能”的境界。
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一个特征是多样性、差异性、个性化,对不同人的教育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随机应变。
教育更像艺术,艺术也有法则,但不拘泥于法则,更多的是创造……教育是艺术,有无尽的创造力在吸引着教师。
我们每一个人只要走进艺术的殿堂,总会被一件件艺术品所吸引,被他们的艺术创造所震撼。
学校就是艺术殿堂,儿童就是一件件艺术品,他们吸引着我们去创造。
老师很普通,很平凡。
但我们的课,有的要朴素平实,平实中见功底,大气潇洒,大气中透灵气;有的要清晰而细腻,流畅而完美;有的要简洁严谨,丝丝入扣,含而不露,引而不发,达到与学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之效;有的要时而奇峰突起,引人入胜,时而妙趣横生,扣人心弦,颇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势……我们的教学要风格各异,使学生学得愉快,感到是一种美的享受。
、要创造充实的育人环境只有创造并且经常得到充实的教育人的环境,才能使教育手段收到预期的效果。
外部环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彩,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
农村教师首先应考虑学生学习的氛围问题。
在农村学校工作的同志,首先用考虑学生学习的氛围问题。
要力争做到使家庭和学校充满书籍,要使农村形成一个善思考、勤读书,崇尚知识、科学和文化的氛围。
、必须让学生经常接触大自然少年时期多方面的精神生活,要求大自然不再成为培养智力兴趣的某种附属品和设置的环境,而是成为生命的媒介。
园长家长会发言稿
园长家长会发言稿园长家长会发言稿(通用5篇)园长家长会发言稿1大家好!幼儿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事关生命健康成长的系统工程,她涉及到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共同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此,我们新桥一幼全体同志都怀着对事业的无限忠诚,为每一位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尽心尽责地工作着。
董事会他们舍得花钱,在不断地更新幼儿园的设施设备,为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园领导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团结协作、善于管理,形成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结合的有序管理系统;教师们敬业爱岗,关爱幼儿,钻研业务,为幼儿的发展搭建各种平台;后勤同志乐于奉献,立足服务,为幼儿的安全、饮食、活动提供全面保障,让小朋友们在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家长委员会的同志,也在怀着奉献的精神,尽义务地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教育活动,为幼儿园的长足发展献计献策。
在这里,我更殷切地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能直接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教育中来,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是最基本的教育工作者,无疑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幼儿信息的提供者、幼儿活动的督促者、幼儿园课程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幼儿园活动的参与者、幼儿教育经验的提供者、幼儿园课程的审议者、幼儿园课程的评价者。
因此,我深切的感到孩子的成长乃是家长和教师不可推卸的共同责任。
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绝不是其教育责任的移交,而是家长有幸在教育孩子方面增加了专业的合作者。
我们的老师,则不能只要求家长去做什么,而要立足于希望家长和自己合作做些什么,要让家长和老师一起构建家园共育的连心桥,使孩子们在爱的阳光下尽享爱的甘甜,让幸福人生在家园的共同引领下启航。
有一种美丽叫奉献,有一种快乐叫付出,愿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为了我们的幼儿而去奉献,而去付出;愿我们的家长能理解教师,我们的教师能尊重家长,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切磋,在“互动”和“求索”中去共同推进幼儿教育事业卓有成效地发展。
优秀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培训班心得体会
优秀班主任带班育人方略培训班心得体会班主任带班育人,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立德树人,育人为本。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不止于教书的园丁,更要做育人的大先生,先生之“大”,在于学识广度,专业厚度,育人温度。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底气和初心。
我的带班理念是用心用情用智慧,育人育心育成长。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依据,制定班级发展总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班主任只有关心和爱护学生,学生才能够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只有和学生之间有了感情基础,才能有效引导和及时纠正,各项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
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这也说明了关注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当代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一、知识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灰度理论告诉我们,在对与错之间还有很多维度,如果我们看人辨事,能尽量把他人的心境、经历、动机考虑进去。
这样我们思考的维度加宽了,对他人更加体谅,也一定会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在长沙的培训学习,我认真聆听,把培训中的营养变成自己的生长素,并产生强烈共鸣:教育就是育己,育人先育己,做好榜样引领,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育就是用人格影响人格,用情操陶冶情操,用个性涵养个性。
二、教育之道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教育的本质是发现和唤醒,教育不是将不一样的学生塑造成同样的人,而是要将不同的学生培养成他们各自独特的样子。
《道德经》有言:弱者,道之用。
荷兰教育哲学家格特比斯塔提出了“教育之弱”的概念。
他认为:教育是缓慢的、艰难的、受挫的、不确定的过程,教育是一种弱的方式,存在着美丽风险。
是的,教育是弱的,它不是万能的;教育是弱的,它不一定立竿见影,也许若干年后才会见效;教育是弱的,它不逞强,也不用力过猛;教育是弱的,它不应当功利。
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它的科学性,更要注意它的艺术性,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在社会生活中,当领导的要讲领导艺术、搞外交的要讲外交艺术、搞推销的要讲推销艺术。
同样,搞教学的也要讲教学艺术。
艺术的内容很丰富,在工作中指人们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
工作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
教学中,若能很好地将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巧妙的结合起来,教学将具有广阔的前景,那学生的学习的效益上将会得到新的提高。
1.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呢?1.1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用广博的知识充实自己的教学,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科学的体系,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相关理论。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为进一步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提供物质基础。
做到既要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又要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完善自己的个性,建全自己的人格。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精辟的比喻充分体现了育人的重要性。
然而,要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内在素养。
要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格风范,这一切都应从老师的示范做起。
老师要充分准确的发挥自身的示范效应,就必须具有完善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也只有如此,教师才会有健康科学的表现艺术。
1.2认清教学艺术的最终目的。
教学艺术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
因此,教学艺术是要解决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怎样求得发展的问题。
它的选择完全取决于教学的对象。
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有利于协调师生问的亲密关系,风趣幽默的语言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豁达开朗的个性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无论是学生的身理上、心上、个性特点上、还是知识结构上,无不成为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
这就决定了教学艺术的多样性。
1.3教学艺术的内容是广泛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教学艺术表现为肢体的、神态的、语言的。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彼此促进的。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是一门艺术。教育艺术的复杂性,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是一门艺术。
教育艺术的复杂性,就是要善于感觉到一个人身上那种纯属个性的东西。
个性的精华是艺术,艺术追求精神世界的和谐完美,通过心血浇灌的精湛艺术来祥和与净化学生的心灵。
道德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把道德的意识,运用鲜明的形象,激起其情感的共鸣,唤起其追求。
我觉得一个懂教育技巧和艺术的老师,首先要接触学生,分析学生,要善于从学生的眼睛里看出其内心世界的细微活动,教育要因人而异,慎用词语,保护好每个学生稚嫩的心灵。
谈某个学生的缺点时,不要指名道姓,不要用谴责的目光看着他,不要对他的举止评头品足,不要把他的错误行为交给集体评判,这样既保护了这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又不会让其孤立于集体之外。
谈话时应该做到,使每个人想的不是某个同学的某一错误行为,而是自己与同学们交往时对同学的态度以及自己的品行等。
让每个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使他们在听到教师的号召后,都努力表现得好一些。
自从看了裴老师的教育的艺术,我才发觉原来“听明白了没有”一直是我习惯的一句问话,反思了一下这句话,其实拉远了和学生的距离,之后,我试着用“我说清楚了没有”,努力用最易理解语言讲述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觉得学生更易和自己亲近了,也愿意共同探讨问题了。
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教师要做好榜样。
比如,发现学生随地乱扔杂物时,教师当着学生面主动捡起,放到垃圾桶,而且自己也要做到不乱扔垃圾,身教胜于言教,在老师的带动下,我相信学生的行为习惯会向着理想的方向前进。
好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其追求的“教育境界”和讲究的“教育艺术”,如果向着这一的目标努力,他们一定格外受到学生的热爱!他们的教育工作才能有实效!。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息县张陶初级中学温世华教育是一个工程,他不仅具有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职能,而且还担负着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责任,要实现教育的这些目标,教育者即老师既要掌握教育科学又要具备一定教育艺术。
老师教学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要遵循教育规律,上课之前要备好课,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合理安排教学的环节,预设研讨的问题,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何发现有价值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展开研讨,解决问题,要做好这些难道不是一门科学?需要老师既有科学知识,科学理论,又要有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设计。
为什么说教育又是一门艺术呢?,是因为,教育工作者除了传授知识,更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当老师要为人师表,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们,除了教知识,更要教做人。
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有耐心无偏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些都是艺术。
当然包括老师的语言,举止,风度,对于一个好老师而言,这些都是艺术。
所谓艺术,大致有三种涵义:一是指"技艺"、"技能"。
二是指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三是指"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吸引,彼此的的欣赏,课堂就成了发现美,欣赏美,共享美的阵地,这样的课堂趣味无穷,魅力无限,师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审美情趣,谁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学生哪能厌恶学习,反感老师呢?所以说教育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地方,是一个创造美,享受美的场所。
特点: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
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是指艺术总是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形象就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
综上所述,不难理解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树立不断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意识,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专业知识,高深的教学理论水平,又要有相当艺术修养,独到的审美眼光,欣赏美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浅析“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摘要:针对“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这一话题,笔者从教育学的起源回顾教育学的主要发展历程,说明教育学对教育实践形成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然后再从学习者和教师的特性进行分析,说明教育不能仅仅是一门科学,而要成为一门个性化的艺术。
最后,评述教育者应追求的教育境界。
关键词:教育;科学;艺术;教无定法“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这一命题自提出之日,就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直至今日仍有不少教育学者提出这样或是那样的材料来说明这个问题,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在此,作者仅根据自身的认识对这个命题进行简单阐发。
一、教育是一门科学1 教育与教育学何谓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1]简单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促进人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制约下进行的,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等都会影响到教育的进行。
要使教育的整个过程得以实现需要三个因素,即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这三个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莫过于学习者,这是因为不同的学习者常常具备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的自我管理能力,所需要的学习帮助也是各有差异,这就决定了学习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怎样在这样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过程中找出可以广泛应用的一套经验,这就是教育学产生的最初动因。
在这样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各国的教育学家们为此付出了长期艰辛的努力:英国科学教培根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成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发表,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产生[2]。
19世纪以来,教育学又出现了众多的分支,它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研究教育规律的方法等问题。
其中影响巨大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他在《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著作中提出的教育命题对教育界影响深远,例如“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浅谈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
浅谈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教育是科学,指的是通过给学生传授大量的科学知识,以得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科学是可以复制的,科学寻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呕心沥血的科技创新获得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
教育是艺术,是指在教育过程当中,通过教育者个性的艺术表现手段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个性的精华是艺术,艺术是不能复制的,艺术追求精神世界的和谐完美,通过心血浇灌的精湛艺术来祥和与净化学生的心灵。
好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其追求的“教育境界”和讲究的“教育艺术”,因此他(她)们才格外受到学生的热爱!他(她)们的教育工作才能有实效!一、教育艺术的形成是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总结中形成的教师教学、学生反馈,教师反思升华再教学,学生再反馈,周而复始,直至完美。
教育艺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积累和完善的。
学生和教师要平等相处,相互信任、相互学习,尤其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更要充分发挥和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优势,实现与传统教学的互补。
让学生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全方位给老师的教学以评价与反馈,帮助老师完善教育艺术。
二、在规范教师行为的同时,讲究教育艺术教师是教学行为的直接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教育艺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为此,教师要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行为,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艺术。
1、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实现教育的艺术让自己的语言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通过幽默、风趣、哲理化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巧妙的提问或回答,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俗化,让学生真感到简单,容易掌握,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实际上,很多时候学生没有理解并不是他们的能力问题,都是教师的讲述问题,好的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理解,讲述的内容都应该透彻清晰。
切忌把大家都知道的东西用大家都听不懂的语言讲出来,假装自己博学、高深。
2、对待学生的教育艺术“没有无能的学生,只有无能的老师”,没有学习“差”的学生,只有学习“慢”的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鼓励和引导,“笨鸟”可以先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实验学校郑柏利
您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陶丽丝·诺蒂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
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
在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在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
在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
在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
在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关心他人;
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逞强好斗;
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在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在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在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
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在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因此,再次感谢在座的各位家长能够前来参加本次家长会。
许多人说,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我更觉得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虽然也有规律,教育活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教育的对象是人,
人的一个特征是多样性、差异性|个性化,对不同人的教育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因而教育有法,没有定法,需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
教育更像艺术,艺术
也有法则,但不拘泥于法则,更多的是创造。
每个孩子就是一件件艺术品,
他们吸引着我们去创造。
孩子的价值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孩子身上如果有这
样或那样的问题,责任在你,而不在孩子。
孩子是无辜的,甚至是可悲的。
好孩子是我们用心雕刻出来的。
家长有三类,那么您属于其中哪一类?
A类:能发现自己的孩子有10个优点,管理、教育孩子靠眼睛;
B类:能发现自己的孩子有5个优点,管理、教育孩子靠嘴巴;
C类:不能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任何一个优点,管理、教育孩子靠手脚。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对孩子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少一点批评和指责;多一点宽容和期待,少一点粗暴和苛求;多一点唤醒和点拨,少一点埋怨和空谈,也许你将会得到一个优秀的孩子。
作为家长,绝对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还应该了解孩子生活学习是否感到愉快,是否能和睦的与同学相处,更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
在教育过程中,要改变思维观念,正确对待你所谓的问题。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和孩子平等相处,做孩子的朋友。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以商量的口吻和她谈心,倾听她的心声。
做的好的地方表扬她,做的不好的地方提示她、鼓励她。
让孩子成为我们的知心朋友,跟我们无话不谈。
2.注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现在,很多家长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只要孩子一心读书,可孩子偏偏读不好,这是为什么?其实,作为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实践能力,避免读死书和高分低能,另一方面,孩子在劳动中会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从小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同时会激发孩子认真读书的热情。
3.创造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
夫妻之间难免不发生一些矛盾,但父母之间尽量要相互理解,特别要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
还有,孩子在做作业,父母却打麻将,对孩子的影响也相当大。
如果家庭鸡犬不宁,孩子的学习必然会受到影响。
4.学会宽容,学会等待。
有这样一个故事:......
5.学会尊重,尊重是教育的良方。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无论你现在生活中的角色成功与否,亦或是你上学的时候如何如何。
注意,孩子不是你的影子,更不是你的私有财产。
孩子是一块玉,是一件货真价实的艺术品,能否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取决于你。
6.学会鼓励,鼓励是教育的催化剂。
学会恰当地鼓励自己的孩子,鼓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劈波斩浪的浆,鼓励是人生中相互支撑的拐杖。
他总会在汹涌波涛中给予孩子无穷的力量,在低谷中总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有了周围人的不断的鼓励,他就会在跌倒后的第一时间内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前行!我们要学会善于抓住契机,充分肯定和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使之从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转化为无穷的前进的动力。
7.学会与孩子沟通,沟通是教育的最好的纽带。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善于和孩子沟通,更要学会培养孩子善于和我们沟通。
通过沟通,能够让孩子学会释放,学会宽容,学会理解;通过沟通,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净化。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语言、手势、文字,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才能让孩子始终都会健康的成长。
8.言必行,行必果,永远做孩子的好榜样。
在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哄骗甚至是欺骗孩
子。
9.学会学习,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教育不是亡羊补牢,父母不只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工具。
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们要力争做到先知先觉,不但是孩子休息时的港湾,更是孩子前行的灯塔。
同老师共同合作,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坚决不能把孩子只是推给学校,推给老师。
不负责任的说,我的孩子只听老师您的,根本不听我们的,老师,您随便打,随便骂,越严厉越好。
教育似乎只有严厉这一种方式。
那你为什么自己不打、不骂?我希望我的家长从今天开始和我一道共同教育好这个班,在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也能关注一下其他孩子,水涨船才会更高吗。
学习如果帮不上忙,生活上的忙还是没有问题的吗。
尤其是市内的家长更有条件,比如帮外县的孩子洗洗衣服这类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10.关注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道德品质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最重要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永不会沉落的航母。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应一味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丢了西瓜捡芝麻,而应该把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发展永远放在首位,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我以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的一句话作为本次家长会的结束语:“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