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文学跨域的华文写作

合集下载

从马华文学论争看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

从马华文学论争看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

从马华文学论争看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贾颖妮摘要:20世纪90年代,马华新生代批评者点燃文坛战火,引爆各种论争话题,引来各路人马的激烈交锋。

论争激发了马华文学的活力,提高了马华作家建构马华文学的主体自觉性。

同时,频繁的论争将中国性推上风口浪尖,逆向凸显了中国文学的在场。

进入21世纪,相关议题的探讨不仅在马华文坛持续发酵和深化,也引发新加坡、文莱等邻国和中国大陆的回响,促进了中国文学在海外的再度传播与深度传播。

硝烟散去,矫枉过正的偏激言辞沉静为文化反思和学理探讨,华文世界开始出现多元论述共存与互动的新气象。

关键词:马华文学;文学论争;中国性;海外传播作者简介:贾颖妮,文学博士,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华侨华人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69(2019)06-0198-0920世纪90年代,马华文坛爆发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文学论争。

黄锦树、林建国、陈大为、安焕然、张光达等新生代批评者借助报纸副刊的传播力量,以放火“烧芭”的方式大胆挑战以方修、方北方、吴岸、韦晕等为代表的文坛权威及其现实主义文学模式,引爆各种论争话题。

文学论战经由报刊传播进入公众视野&甚至成为文学圈外读者关注的社会话题和社会事件&主要的论战文章后结集为《辣味马华文学一90年代马华文学争论性课题文选》出版。

该书将20世纪90年代最具争论性的课题归结为五项:马华文学的定位;经典缺席;选集、大系与文学史;文学研究与道义;中国性与奶水论。

①但无论是马华文学的定位问题、经典问题、重编大系问题,还是现实主义文学模式问题,都涉及如何看待马华文学的中国性因素,催发了20世纪末对马华文学的中国性进行大清算的“断奶论”。

悖论的是,有关现实主义文学模式的探讨和中国性的论述并没有因新生代批评者的挞伐而销声匿迹,反而在华文文学世界引发更为广泛、持久、深入的反响。

在一次次对此类议题的言说、争论中,中国文学/中国性也不断发散传播o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华侨华人与百年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项目编号:12AZD87);2017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华文报纸副刊与马华文学批评空间的开创(1990-2017)”(项目编号:2017GZYB76)。

小度写范文黎紫书:马华作家的笔下,早已不是雨林、动物和马共模板

小度写范文黎紫书:马华作家的笔下,早已不是雨林、动物和马共模板

黎紫书:马华作家的笔下,早已不是雨林、动物和马共刚刚过去的第四届“红楼梦文学奖”在香港揭晓,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黎紫书凭借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获得专家推荐奖,与她同获此奖的是旅美作家严歌苓。

在文学条件相对贫瘠的马华(马来西亚华语)文坛,黎紫书可谓一个传奇。

自1995年以短篇小说《把她写进小说里》获马来西亚“文学奥斯卡”—花踪世界文学奖之马华小说的首奖后,连续多届获奖,是花踪文学奖设立以来获奖最多的作家;此外,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亦屡屡获奖,如冰心世界文学奖、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国时报》文学奖、香港《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说等。

近日,黎紫书携《告别的年代》参加上海书展。

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这位自24岁开始便不断获奖的女作家用开玩笑的语调告诉记者她的“获奖秘诀”:“每个参赛的人当然都希望自己获奖,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一种计算去得奖,肯定有。

我是一个很懂考试的人,在我打算参加文学奖的时候,我首先就去翻阅历年文学奖的评审记录。

我想知道评审是如何看稿的,他们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作品。

”“计算是一回事,你的写作能力有没有达到你计算出来的高度,那是另外一回事。

”黎紫书的自信,自然有其根源。

而首部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其犹如俄罗斯套娃般的复杂结构,以及内容所包含的“写一本大书”的野心,无一不是她写作技巧上自信的体现。

“5·13”开始的告别《告别的年代》里的故事,从513页开始—无论是小说里的小说,还是小说本身,开始的第一页,便是513页。

对马来西亚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一定能发现“513”数字的特殊意义。

1969年,马来西亚举行第三届大选,反对势力获得50.9%的得票率,第一次超越联盟政府。

反对党在5月11日进入吉隆坡庆祝胜利并且游行。

这时,一些巫统的激进党员为之所触怒,举行反示威。

5月13日,两派人马在街头短兵相接,最终演变成为流血大暴动。

马来西亚官方解释五5·13事件,主要是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种族冲突。

从马来西亚独中教材《华文》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从马来西亚独中教材《华文》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03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华文》教材中的体现
文学作品选篇及作者介绍
《华文》教材中选入了多位中国现当 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如鲁迅、茅盾、 巴金、老舍、曹禺等,涵盖了小说、 散文、诗歌、戏剧等多种文学体裁。
教材中对每位选入作品的作者都进行 了详细介绍,包括其生平经历、代表 作品、文学成就等,有助于学生全面 了解作家的创作背景和风格。
从马来西亚独中教材 《华文》看中国现当 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汇报人:XX 20XX-01-29
目录
• 引言 • 《华文》教材概述 •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华文》教材中的体现 • 《华文》教材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
播 • 《华文》教材编写与文学传播的挑战与对
策 • 结论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日益重要
促进中马文学交流
通过教材的桥梁作用,促进中马两国在文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 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教材在促进中马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 当代文学作品在《华文》教材中的传播 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海外 华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VS
推动中马文化交流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 外传播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马来西亚独中教材《华文》具有代表性
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独中)是华文教育在海外的重要阵地之一,其采用的教材《华文》在内容和编排上都具有一 定的代表性。通过研究《华文》教材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情况、受 众接受度以及影响因素等。

《华文文学》杂志对马华文学的传播与研究

《华文文学》杂志对马华文学的传播与研究

的特点来探讨 《 文文 学》 华 对马 华 文学 的传 播 与研 究 工
作。
《 文文学》自创干 起到 19 华 0 9 9年 , 其杂志定位 与办刊
思路 一直有所波动 , 主要 表现 为评 论性 文章 与文 学作 这 品的刊载比例 的变 化 , 以及 刊 载作 品内容 的纯 文学 性与 通俗性 之间的前后摇摆 , 以有学 者指 出, 《 文文学》 所 “华 仍在研 究性 期刊与 大众 化之 间徘徊 , 甚至 有趋 向大 众化 的特 点” _ 经 过多年 的跋涉 摸索 , 到 19 。] 直 9 9年 , 志定 杂
参考 阅读 的文本。 从 刊载的阶段来看 , 学作 品的刊 登集 中在 18 文 9 5— 19 9 8年 。其中 18 9 5—1 8 9 7年全部刊 登文学 作品 ,9 7— 18
载范 围 , 有意识地将大量 的马 华文学作品囊括其 中 ( 试刊 号便 已刊 载马 华著名 小说家 年红 的一 部短 篇小 说 ) 。办
马华文学作 品的刊 载 , 中国大 陆对马 华 文学 的接受 与 为
的沟通 与交流有着非常之功 , 这就是汕头大学 主办 的《 华
文文学》 杂志。 成立于 18 的《 文文 学》 创刊起 便拓 展 了刊 9 5年 华 从
熟悉发挥 了重要 的桥 梁 作用 , 为研 究者们 提供 了可供 也
( oil cecs Sca Sine)
《 文文学 》 华 杂志对 马华 文学 的传播 与研究
燕 世 超 ,罗 洁
( 汕头大学 文学院, 汕头55 3 广东 1 6) 0
摘 要 :华 文文 学》 为台 港澳及 海 外华 文文 学研 究 期刊 , 马 华文 学 的 引 介起 着 极 为重 要 的 作 用 。前期 《 《 作 对 华

近年来华文文学研究的焦点与热点

近年来华文文学研究的焦点与热点

近年来华文文学研究的焦点与热点陈美霞华文文学研究具有较为深厚的学科基础与学术积淀。

近三年来,华文文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热点现象。

既有从学术自身生长出来的热点问题,如史料整理与学科建设、陈映真与经典作家研究等,也有反映时代语境与人民心声的学术热点,如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传承、华文文学与文化抵抗等议题。

一、学科建设与史料整理作为与改革开放同期起步的学科,华文文学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成绩。

学界曾提出“语种的华文文学”“文化的华文文学”“族裔的华文文学”“跨域的华文文学”“复合互渗的华文文学”等概念。

刘登翰和刘小新曾以“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系列论文参与华文文学理论建构。

针对“华语语系文学”的偏执,沈庆利认为“跨境华文文学”的提出,最大限度保持该学科跨区域、跨学科、跨疆界的“文化特区”性质,含有探索华文文学全球交流共融之意。

①朱文斌认为应回到具体历史语境,从史料出发,重构和编纂华文文学史。

受客观条件所限,华文文学史料搜集整理相比其他学科难度更大。

近期,华文文学史料搜集整理乃至数据库编撰成为学界热点。

2023年白杨教授的“百年海外华人文学社团、期刊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2019年赵作者简介:陈美霞,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祖国大陆台湾文学学术史研究”(FJ2021B085)。

①沈庆利:《论“跨境华文文学”的提出》,《暨南学报》2023年第9期。

095学术动态稀方教授的“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研究”、2022年凌逾教授的“香港当代报章文艺副刊整理与研究(1949—2022)”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赵稀方围绕“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研究”举办多次学术研讨会,在《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发表多组相关文章。

2023年程桂婷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南下香港的内地作家轶作辑考、年表编撰与整合研究”也与香港文学史料整理相关。

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3)

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3)

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3)
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
马来西亚独立后在本地出生的作者大部分在当地受教育。

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直接接触到来自中国的作家和书籍。

在报章上,这几十年来在报章任职的副刊编辑多留学台湾,或多受台湾文学影响,报章也多介绍港台作家和作品,因此新一代读者和作者对中国文坛已经是非常陌生。

但是,这些读者和作者在接受中学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华文课本,已经具备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知识,也阅读不少现代中国文学作品,他们对中国当代作家作品不但不会感到隔膜,而且很容易就能在现代文学的基础上,和中国当代文学连贯起来。

自1919年马华文学发微以来,马华文学就一直和中国因素分不开。

由于特殊的文化和政治背景,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本地意识之余,也吸收外来影响,因此马华文学有别于中国文学,有自己的特色。

进入21世纪的今天,马华文坛新生代可说是受台湾影响为多,他们阅读台湾文学作品,以台湾作家为典范。

但是,这不能说,中国文学对他们就没有任何的影响。

可以说,中国现代文学对马华文坛的影响是持续的,即使很多年轻作者不认为自己曾经吸收中国现代文学的养分,但是不能否认,中学时期奠下文学的基础,无形中促使他们日后喜欢文学,最后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从马来西亚独中教材《华文》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从马来西亚独中教材《华文》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添加标题
机遇: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 机会,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国际文化竞争与合作
文化竞争: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竞争与挑战 文化合作:国际间的文学交流与合作项目,促进文学传播与理解 跨文化传播:克服文化差异,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的途径与策略 多元文化融合:在海外传播中,如何保持文学作品的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平衡
跨文化传播:中国现当 代文学作品在海外传播 过程中,通过跨文化交 流,促进了世界对中国 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海外评价:中国现当代 文学作品在海外获得了 广泛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作品在海外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影响力: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20世纪50年代: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开始在马来西亚广泛传播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马来西亚的影响逐渐扩大,出现了一批优秀 的翻译家和研究者
21世纪初: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马来西亚的传播达到高峰,成为当地文学界的重要话题
近年来的发展与影响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马来西亚的翻译出版数量逐年增加,成为当地文学市场的重要部分。

建立完善的文 学评价体系, 鼓励作家创作 出更多高质量
的作品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外文学作品 的互译与出版
加强作家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
举办国际文学节和 文学交流活动
利用数字技术推广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 品
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提高传播效果
创新传播方式和 手段,提高传播 效果
借助新媒体平台, 扩大文学作品的 传播范围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传播中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对于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和 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往哲性乡愁的途中——以马华天狼星诗社的中华文化书写为分析对象

通往哲性乡愁的途中——以马华天狼星诗社的中华文化书写为分析对象

“哲性乡愁与华文文学”专辑主持人龚刚澳门大学南国人文研究中心学术总监,中文系教授主持人语:乡愁是中西方文学中广泛涉及的一个概念,文学史上表现乡愁的诸多作品也各成风骨,自出机杼。

自澳门学者龚刚提出“乡愁三境”的理论及"哲性乡愁”的概念后,关于文学作品中乡愁类型的划分便臻于清晰完善。

其中最高境界的“哲性乡愁”,实为诸多作家都曾在笔下尝试解答的一个终极问题,本专辑围绕“哲性乡愁”这一核心概念,分别以马来西亚天狼星诗社、沈从文及郑愁予为例,分析海内外华文文学中关于哲性乡愁的书写与追问。

通往哲性乡愁的途中——以马华天狼星诗社的中华文化书写为分析对象金进摘要:天狼星诗社是1970年代马来西亚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诗歌团体,其领袖温任平以其笔下的文化中国书写开启了马华文坛的一个重要主题,其诗歌创作以一种现代主义技艺和文化中国主题的交融,体现出从文化乡愁向哲性乡愁演变的趋向。

本文从温任平及天狼星诗社的具体创作入手,对天狼星诗社诞生的背景、诗歌创作的主题,以及具体的表现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梳理那段珍贵的文学历史,还原天狼星诗社群体的创作心态,保存那个特定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群像。

关键词:温任平;天狼星诗社;现代主义;神话世界;哲性乡愁天狼星诗社前身为绿洲分社,草创于1967年。

任平,执行编辑温瑞安,总务黄昏星,文书蓝启1973年2月,天狼星诗社宣告成立,选出社长温元,财政周清啸。

①1973年11月,温任平受邀赴台①据支撑天狼星诗社12年之久的末代社长谢川成回忆:“一九七二、一九七三年是诗社相当重要的年份。

我替香港《纯文学》双月刊汇编的《大马诗人作品特辑》分两期刊登于一九七二年十月号与十二月号,我相当自觉地尝试把现代诗的力量扩展岀去,耶争取'国内与国外的认可。

一九七三年正月我个人也开始在台北《幼狮文艺》撰写《谈文说艺》专栏。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瑞安与周清啸、蓝启元赴首都拜会姚拓、白垚、悄凌、周唤、雅蒙、赖瑞和、思采、沈钧庭、李忆莙、凝野诸人,与《蕉风》、《学生周报》建立较密切的联系。

马来西亚的华文文学发表园地与出版

马来西亚的华文文学发表园地与出版

马来西亚的华文文学发表园地与出版马华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1919年,新加坡《叻报》等提倡白话文后,马华新文学最早的政论和杂感散文顺势诞生。

1925年,新加坡《新国民日报》创设以白话文作品的“南风”副刊后,旧文学的副刊逐渐没落。

1932~1936年,丘士珍于《民国日报》连载了代表作《峇峇与娘惹》,林参天则出版了马华第一部长篇小说《浓烟》,曝露教育界的阴暗面。

1934年丘士珍以废名提倡“马来亚地方文艺”后,一直到1936年,“马来亚的新文学”概念形成,逐渐替代南洋概念。

1937~1941年,马华文艺运动急激上升,文艺出版物十分活跃,再加上中国南来作家,如铁抗、丘士珍、林参天、段枝阳等的作品,还有郁达夫、胡愈之等中国著名作家抵达新马办报出刊;新马的文学新秀,如林晨等在创作上热情呼应着抗日卫马而写下大量的抗战小说,将马华新文学推向了首个高潮。

1949~1953年,英国殖民政府颁布紧急状态对付马来亚左翼分子,管制民间结社与出版活动,拘捕及遣送不少侨民文学作者出境,马华文艺独特性在没阻力之下迅速发展。

当时创作小说最成功的姚紫,出版了《秀子姑娘》、《马场女神》等,畅销一时。

《蕉风》与马华现代主义1955年,马来西亚最悠久的文学期刊《蕉风》在新加坡诞生。

隔年,《学生周报》在新加坡创刊,正式区别于香港版。

1957年2月,姚拓南来担任《学生周报》主编,同时也编辑《蕉风》,成为上个世纪马华文坛、艺坛与教育界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其《美丽的童年》等皆是40多册蕉风丛书中重要的著作。

1959年,这两份刊物迁移马来亚八打灵再也。

白垚担任编辑后,《蕉风》陆续刊登欧美及台湾现代主义作品,主张“马来亚化”,开启了马华现代主义之路,影响了文艺青年团体如海天、银星等。

同时也造就了如今马华文学作家中重要的宋子衡、雨川、洪泉、温祥英、沙禽、黄远雄、方昂、沙河、梅淑贞等。

1965年新马分家,但马华文学仍然联系长堤两岸关系,如陈瑞献在新加坡协助编辑《蕉风》,在蕉风出版社出版翻译诗集等。

马华作家陈政欣的“交替复合式”中国书写

马华作家陈政欣的“交替复合式”中国书写

马华作家陈政欣的“交替复合式”中国书写作者:许涵来源:《美与时代·下》2021年第07期摘要:陈政欣是一位驰骋马华文坛近50年的老将。

从其创作道路和创作倾向来看,“中国性”与“本土性”之间的张力,始终是陈政欣无法清除也不想抹去的“结”。

正因为有了这个“结”,才使得他的中国书写是“复合式”的。

陈政欣的写作并非是“模式化”的,而是“创造性”的。

这种期望超越的“雄心”,使得他的中国书写并非是单调的“复合式”,而是多姿多彩的“交替复合式”。

这位老作家已经用“交替复合式”的中国书写给读者带来了很多的惊喜和审美享受,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他未来的创作充满期待。

关键词:陈政欣;中国书写;本土性;中国性;交替复合式自20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五指之内》至今,陈政欣共出版了《树与旅途》等十部小说集和一部散文集《文学的武吉》、一部杂文集《风中文字》,还翻译了《大骗局》等一批小说。

作为马来西亚的华裔作家,陈政欣的作品不可避免地涉及其对本土及原乡的体验、思考与想象。

对马来西亚华人而言,他们经历了由渴望“叶落归根”的移民到“落地生根”的遗民的过程[1],由此带来了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的变化。

朱立立曾提道:“所谓的独特性或马华经验,不仅仅指涉地方色彩和南洋特色,也不单是抒写传统意义上的乡愁,而是倾向于做多向度的文化探寻,以及个体与族群复杂缠绕命运的沉潜书写。

”[2]以此观之,在陈政欣的马华性操练中,也隐含着对另一维度——中国书写的探索。

通过分析陈政欣的作品,可揭示其中的中国书写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一是认同暧昧阶段的中国书写,主要以《树与旅途》等早期作品为代表;二是对现实中国和文化中国的批判性反思以及超越想象,主要以《荡漾水乡》为代表;三是在回归马华本土的同时重新客观审视中国历史阶段,主要以其近作“武吉三部曲”为代表。

一、“文化中国”与“现实中国”在探讨“文化中国”之前,必须先谈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即“中国性”。

“中国性”的概念是多元繁复、玲珑立体的。

论马华后现代文学的文体转向

论马华后现代文学的文体转向

论马华后现代文学的文体转向当后现代主义铺天盖地席卷全球之际,马华文学在这一波文学风潮的冲击下,与曾经对它具有深远影响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思潮有着怎样的不同,它又在具体的文本体式上与过去的风格有着怎样的变化,这是所有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者所关注的课题。

一方面这样的趋向有着普范的意义,其他地区的华文文学也同样面对:另一方面也可作为一种个案来审视,以掌握当下华文文学的范式转向与思维移势。

后现代登陆马华文坛为文学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特别是不只吸引了新生代作家,也把资深作家推向台前:明显的它让这些作家具有更大的实验勇气,开拓了不少新型的文体,为文坛拓展了更多元的文风。

当然这些后现代作品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如何从失败中去寻求改进,将是考验这股文学风潮能否走得更远的关键。

一、引言后现代主义的风潮在全球各地掀起,已经成为一股无法抵挡的艺术范型与生活方式,拜全球化所赐,后现代文化已经铺天盖地冲击着许许多多的领域,不只是在发达国家(或所谓的后工业国家),连那些所谓的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接受了后现代主义的洗礼。

本文主要是考察与论说在接受后现代主义文学技艺与话语影响下的马华文学,在文学文本的形构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范式转移?推出了哪些与前期不同的文本类型?在创作方式与文字形式上有何创新等?谈到“后现代”(postmodern)这一词,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Arnold Toynbee)可能是最早使用这术语的学者,他在1934年的著作《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第1卷中指出,历史学家所指的“现代时期”大约在1850至1875年期间逐渐终结,进入“现代之后”(After Modernism)的缓冲期。

1939年第5卷本中正式使用“后现代”,并修订了他较早前的看法,把现代时期的结束推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而“后现代”时期正式在两次大战期间(1918—1939)粉墨登场。

[1](P1-43)无论如何,一般学者把后现代主义的起始,特别是在文学、社会思想、经济学、宗教领域,定在1960年代之后[2],即与欧美国家所发生的大学生“造反”运动同步,或者也可这样说,在政治上,后现代主义实际上是这场大学生反权威运动的产物。

马华文学,丰富中文表达的潜质和可能性

马华文学,丰富中文表达的潜质和可能性

马华文学,丰富中文表达的潜质和可能性“香港、台湾还有马来西亚等地的华文文学,从文字到文学观念,到实践操作,都与大陆的极不相同。

这个差异是什么?我自己的理解是,1949年后中国白话文的书写方式是分裂成两半的,一半属于大陆,一半属于海外。

这个系统过去一直被大陆的读者漠视,所以我觉得这些作品都需要被引进到大陆。

任何一个语种在文学上都有很强大的表现力,像英语,因为内部的纷杂、多元、混乱,使得它的语言表现的丰富程度加强,今天的英语文学的表现力一定比一百年前强多了,这全靠过去一百年来,来自五大洲的人用英文写作。

同样的,如果我们能够看到不同华语地区的文学书写,而且能够感受到那个冲击的时候,华文文学上的表现力是会被拉开的。

”在一次媒体群访中,梁文道如是回应对引进港台及其它地区华文文学的看法。

在此外的一些场合,他都表达过想要引介马华文学的心愿。

本刊连线梁文道先生,请他谈谈为什么他觉得引进马华文学是重要的,以及大陆读者该用怎样的角度理解马华文学。

书香:关于马华文学,您曾经以英语文学做过一个类比。

梁:我用英语文学类比,是针对大陆读者来说的。

就如我所说的,印度人、奈及利亚人也会用英语创作文学,同样的,马来西亚人、新加坡人也会写华文文学,我们不要那么简单地把文学的创作跟一个国家连结起来。

事实上,如果真的要从政治历史的角度去谈的话,我觉得这些海外华文文学的写作更像是一种移民或者是离散文学。

比如说,犹太人到了欧洲之后以自己的希伯来语或者是混合出来的希伯来语继续写作,那是一种离散文学,但是这种离散文学说起来又是非常复杂的。

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历史背景更复杂,在看马华作品的时候要注意,国族身份认同是他们书写的一大主题,但是不要用这个眼光去框住他们,而应该看到,恰恰是复杂的历史现实,使得他们在书写这些题目的时候,让我们看到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不同于已经清楚被给定的身份,是有待发掘探讨的主题。

书香:相对来说,这两年港台文学引进在大陆蛮火的。

海外华文诗歌的精彩篇章——马华诗歌的诗美探索与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科归属问题

海外华文诗歌的精彩篇章——马华诗歌的诗美探索与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科归属问题

作者: 程国君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94-98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马来西亚华文诗歌;诗美探索;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归属
摘要:当代马来西亚华文诗歌创作个性鲜明,诗关探索多样。

在现代诗知性关品格、自由体诗诗体和冰心以来“小诗”的革新方面,马华诗人继承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五四新诗传统和台湾五六十年代现代诗探索的成果,把现代汉诗艺术大大推进了一步,创作出了海外华语诗歌的一批精彩篇章。

马华当代诗也是五四现代新诗、台湾现代诗之后汉语诗歌创作的最有成就的部分。

马华诗人创作了一批汉诗经典,为海外华文诗歌创作提供了范例。

以马华诗歌为代表的世界华文文学已经成了中国文学体制的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当代汉语文学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

在全球化语境中非常值得关注。

马华小说与台湾文学 _0

马华小说与台湾文学 _0

马华小说与台湾文学一、“在台马华文学”的发展谱系从1950年代末以来,海外年轻华裔学子来到台湾完成大学和研究所学业,为台湾高等教育带来一股新气象。

其中又以马来西亚地区学子在台深造期间,投入创作,发展文学事业,最值得注意。

随着这些马来西亚的文艺青年参与或组织文学社团,出版刊物、发表各文类作品、获得重要文学奖项、出版作品集,并展开马华文学的批评和论述,其长期累积的庞大生产与文学效应,显然已在台湾文学场域内形成颇为特殊的文学传统。

如此清晰可辨的马华文学社群由此产生,并逐渐以“在台马华文学”型态在华文文学领域占据一个颇受注目的位置。

严格说来,“在台马华文学”的发展已有40余年的历史。

早期习称的“侨生文学”、“留学生文学”、“旅台文学”,表现了这支从校园到文学奖而崭露头角的文学创作队伍的组成生态。

近年经过张锦忠教授以“在台马华文学”为其正名,这支从1960年代渐进形成的文学创作队伍,透过各类型的书写在台湾文坛建立自身的写作传统,替台湾文学形塑一道特殊的文学风景。

随着这些马华创作者的两地往返、落地生根或长期迁居,他们的作品持续对南方故乡的回顾与创新,探寻热带雨林的历史伤痕与奇幻想象,辩证族群政治和离散华人的文化和家国认同,以及面对台湾在地经验的撞击与融入,离散、忧患及故乡/异乡的回旋摆荡,奠定了“在台马华文学”特殊的写作风格和蓬勃的生命力。

恰恰这样的文学传统和地域风格,在台湾形塑了热带风情与文化想象的文学窗口。

早在1960年代、1970年代在台湾大专院校和文坛冒出头的“星座诗社”和“神州诗社”,这两个由马来西亚侨生为主体的社团,开启了马华青年在台湾组织和参与文学社团的传统。

他们的文艺情怀,积极投入文学和出版活动,气象颇为壮盛,深刻改变了马华青年在台湾的文学和文化实践意义。

在此同时,几位重要的马华小说家李永平、张贵兴和商晚筠也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角逐两大报文学奖,并有获奖的记录。

他们的早期作品接续出版,李永平的《拉子妇》、商晚筠的《痴女阿莲》(1977)和张贵兴的《伏虎》(1980)都展露了无比的才气,奠定了这些小说家日后在台湾的写作事业。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马华文学我读得并不多,所以并没有完整的概念。

第一次读黎紫书,是花城出版社出的一套跨区域华文女作家精品文库,其中有一本黎紫书的短篇小说集《出走的乐园》。

黎紫书以短篇小说见长,所涉题材也广,文字细密带些许冷峻,故事的张弛把握得很好,十分耐读。

有段时间她住在北京,结果写出来的故事都带着京味,很有意思。

从出版角度来说,首先确定的是她的作品的文学价值,像《告别的年代》写的是三代人的故事,是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生活和历史。

在引进她的作品时,我们并没有特别考虑她的马华背景,而是视为华语文学。

华语文学说大一点,大陆、港台、新马等地的华语创作都包含在其中,甚至越南、缅甸、印度等亚洲作家所写下的亚洲经验都可以算,海外华人作家如哈金等人虽然是用英文写作,但写的是华人的经验,也都可以视为大华语文学圈的一部分。

简单说,用汉语写作的,或是写华人(亚洲)经验的都涵括在内。

黎紫书说过马华文学至少有两种,现在进入我们视野的(可能是语言的关系),只是华语写作的部分。

对马华文学的了解,多是来自台湾“联合报小说奖”、“中国时报小说奖”等。

马华作家在台湾得奖并开始被其它地区的读者关注,这种现象跟娱乐圈有点像,比如孙燕姿也是在台湾红起来的。

从地域和历史来说,马来西亚的华人是边缘人,所以不容易受到重视。

华语文学其实很宽广。

从文字层面上看,应该是很丰富的,但现在我们读到的只有简体字,只有白话文,只有现代汉语,长此下去,华语会变得越来越贫乏,尤其是对下一代来说。

所以,我会更关注其它形式的华语写作。

从内容层面来说,因为国家政治的隔阂,不同华语地区所关注的命题明显不同,因为写作都是从经验出发,经验不同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同,比起大陆,其它地区的创作更显自由和开阔。

我们希望可以打造一个平台,把更多中文写作的可能性介绍给大陆读者,让读者知道汉语还有其他的样貌,以及其他华人(亚洲人)是怎么生活的,也就是提供一种阅读的可能以及生活的可能。

从出版角度来说,我们经营的是作家而不是某一部作品,所以会对感兴趣的作家的全部作品细读,然后决定是否出版、如何规划、以何种方式让读者接近这个作家,作家的背景并不是我们考虑的主要问题。

文学神州·地方重构·女性经验——马华留华女作家的旅华书写

文学神州·地方重构·女性经验——马华留华女作家的旅华书写

文学神州地方重构女性经验——马华留华女作家的旅华书写易淑琼
【期刊名称】《华文文学》
【年(卷),期】2024()2
【摘要】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来,马来西亚的旅华书写经历了从1990年代观光热中的“神州”书写到2000年代后马华留学生中国“在地”书写的阶段性变化。

本文选取的四位留学内地的马华女作家其“在地”书写聚焦于北京、南京两座城市,表现出深浅不一的中华文化涵融,她们各具书写个性的文化“混血”式和比较性“在地”审美“凝视”,摒弃了1990年代“神州”书写某种微妙的优势居位的“祛魅”与解构,赋予各自旅居的城市以“地方感”,为马华社会重构作为“异乡”的文化原乡和人文“地方”,实际上也新生成了中国内地城市的“地方感”。

其书写同时凸显了马华知识女性的跨域生命经验和自我主体意识,伸展着现代性心灵自由,包容、谦卑、柔软的对话式叙事笔调折射出由跨域文化交流延展出的开放性。

【总页数】10页(P31-40)
【作者】易淑琼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图书馆世界华侨华人文献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马华左翼文学缘起与流变的新探索——评谢诗坚《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
2.马华女作家黎紫书的食色书写:以《告别的年代》为中心
3.中国与马华女作家小说文本女性意识之异同研究r——以林白与商晚筠为例
4.从马华“旅台”文学到“在台”马华文学
5.论马华女作家戴小华的报导文学创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华文学:“地方错置”境遇里的“在地实践”——以诗歌为例

马华文学:“地方错置”境遇里的“在地实践”——以诗歌为例

存在着文化认同上的,也在不断消失中。美国
的创作,又进一步演绎为“差异文化与个别经验交糅
部分华人第二代之后不再说华语,并非是一种失落,
出的多重性” 。关于 1949 年之后“写在家国以外”


而应看成是本地化的自然结果,不应以民族中心的价
的华文文学身份认同的复杂情状,从以下引述的几段
验的特殊性与“文化中国”的多元性,马华文学是一个
会、文化情境不同而日渐消灭或转化。”
“马来(亚)民
不可忽视的文化景观。
间华社在文化属性与政治认同的问题所在,不在于认
同,而在于不被认同。因此,无论马华文学表现如何,
一、多重认同及
“地方的特殊性”
对本土的文化属性如何鲜明,马华文学乃至文化至今
从文学创作及作家分布的地理区域上看,海外华
美丽的历史已经颠覆
地”影响∕收受,在世界范围的本地实践中已经生产
消失的他者
(并 不 断 再 生 产)出 一 种 杂 糅 的“ 诸 中 国 性 ”
(Chinesenesses)及“诸中国身份”
(Chinese identites)⑧ 。
多 琳·玛 西 的“ 进 步 地 方 感 ”
(progressive sense of
坜)及林幸谦、温瑞安、方娥真(马来西亚—台湾—香
向、
跨国批评,
因此在根本上有别于其它接近
‘后国家’
港)等,足可为证。林幸谦写道:

的跨国论述。”
离开一座孤岛
由此可见,单一的“中国性”
(Chineseness)或“内
被我伪装成,
故乡的异国
在中国”,在“家国以外”的本地实践中已然瓦解。海
离我远去
外华文文学中的“中国”影响∕收受,同时伴随着其“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华文学跨域的华文写作
命名,往往滞后于事物的存在。

这个现象在马华文学的发展中颇为明显。

到底是华人文学还是华文文学?在学术界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

如果是前者,在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的环境下,当地的华人文学无疑包括了马来西亚华人以华文、英文、马来文等语言写作的文学作品。

而由于历史、政治等因素,马来(西)亚的分分合合,若以地缘划分,界线也是一直游移的。

在人的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跨域的经验也不断进入到创作者的生命和书写当中。

什么人用什么语言书写哪个地方(什么人)的定义方式在马华文学身上突然变得不适用。

把范围缩小为华文文学后,我们也发现,华文作为马来西亚非主流的语种,华文文学的发展存在着结构性的困境,创作者言:那是一种民间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