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域下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困境与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7月社科纵横Jul,2018总第33卷第7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33NO.7
随着信息网络社会的到来,高校教师之间的联系日益呈现出合作、网络与扁平化及动态整合发展态势。
为保持或提升自身持续的专业发展优势,高校教师需要更加重视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合作,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关系网络共享隐性知识以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与动能。
然而,由于受到隐性知识的内隐特性、共享双方的意愿与能力、共享环境与工具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效果一直难尽人意。
在学术届,学者们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较多,典型的学者如汪贤泽、闻曙明、胡泽平和施琴芬等,但他们仅仅是对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外在环境与条件进行了研究。
就隐性知识转移的发生机制而言,隐性知识转移存在“选择性转移现象”,即隐性知识接收方会倾向性地选择向某些特定的知识源来寻求和转移知识,这是因为隐性知识活动总是嵌入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隐性知识共享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1]。
社会资本作为人际互动的分析工具,强调行动者通过建立社会关系网络获取存在于一定社会结构的资源,包括社会网络关系、信任、规范等合作因素。
社会资本的这一理念与教师隐性
知识共享所期待的基本要求有某种契合之处[2]。
因此,从社会资本视角来考察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方式、流程及存在的问题,对推动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本文将运用社会资本的理念重点考察当下的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究竟遇到了哪些困境、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变量如何作用于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如何运用社会资本促进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等问题。
一、社会资本与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相关性分析
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一书中首先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概念。
他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不仅隐含在个人经验中,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和价值体系等因素”[3]。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私人性。
隐含于个体的行为与经验之中;难以用编码化的方式明确表达出来;难以转移、复制和获取;②程序性。
引导人们怎样去行动,是行为指向的程序性知识;③路径依赖性。
产生于认知主体的亲身实践与体验,并受主体特性、组织文化、情景及环境
社会资本视域下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困境与突破
简世德张美荣冯丽莎
(南华大学湖南衡阳421001)
【内容摘要】文章引入社会资本理论,通过厘清社会资本与隐性知识的内在关联及其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制约,深入考量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中社会资本匮乏所造成的困局,进而提出运用社会资本促进高校教师之间开展隐性知识共享的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社会资本
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8)07-0118-07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课题“缄默知识视阈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简世德(1964—),男,南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与教育经济;张美荣(1991—),女,南华大学党政办;冯丽莎(1995—),女,南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教育改革研究·
118
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根据高校教师承担的社会职能和相应的工作实践,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类:包括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隐性知识和个人隐性知识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服务等。
如图:
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具体类型与表现形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体及组织间的隐性知识共享越来越成为个体或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隐性知识转移是指在个体及组织间面对面的接触过程中进行的,是在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接触性传播。
有关隐性知识转移的理论研究,最具代表性是1995年日本著名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合作撰写的《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一书中提出的SECT模型。
该模型认为:知识的转移一般由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四种不同的模式,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交互作用与转移,并以类似螺旋状反复进行过程中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
此外,Tsai Ghoshal等也对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进行了研究。
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得到如下启示:一个完整的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包含了被转移的知识、知识发送方、知识接受方、知识转移渠道和知识转移场景等因素构成。
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隐性知识从一个单元向另外一个单元转移,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顺利转移与共享。
所谓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是指拥有隐性知识的教师通过知识传播媒体如网络或教师之间的直接的频繁互动,促进隐性知识交流、沟通与协商,最终达成育其他教师共享隐性知识的行为过程。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最早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
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体或团体通过与外界的紧密联系所积累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是与占有某种持久性的网络密不可分的”。
之后,1990年美国学者科尔曼(Coleman)在《美国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社会资本》一文,从社会结构功能的角度认为“社会资本是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的,行动者通过社会关系可获得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资源,它便利了个体的某些行动”[4]。
随后,奈皮特(Nahapiet)和高瑟尔(Ghoshal)通过对以为研究的扬弃,把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于个人的、可获得的、源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5],并将其分为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关系维度。
具体而言,结构维度是指双方存在的一种社会互动状况,包括互动的频度与密度等;关系维度是指双方保持的一种社会关系质量,诸如彼此之间的情感、信任等;认知维度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对所处群体的认知,例如共同的价值观念、语言及理念等。
本文讨论的社会资本是指个体在信任、情感、互惠和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获取或使用嵌入在社会关系中的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情报与其他资源。
高校教师的社会资本主要由以下因素构成:一是与信任、互惠、合作等有关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二是社会网络组织,即将同事、项目社区和工作等联系在一起的网络组织;三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通过上述社会资本与隐性知识共享内涵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资本与隐性知识共享存在天然的契合性和逻辑关联:
1.二者的背景相同。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隐性知识共享已由传统的点对点思维走向网状式的群体行为;社会资本所蕴涵的信任、互惠与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解决网络中成员间可能存在的信任与承诺等问题。
高校教师由于工作环境相同或相似,他们之间所存在的或紧或松的关系网络中尚有大量的社会资本,如相互信任与行为规范。
这些社会资本对推动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愿望的达成具有重要价值。
2.二者的本质趋同。
隐性知识共享呈现的往往是多元主体之间存在的一种协作与互动的关系,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行为正是隐性知识拥有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而社会资本就是一种以个体间、组织间的联系为关注重点的社会关系,
表现类型表现的具体形式
教学理念、诀窍、经验、技能
科研直觉、技巧、感悟
价值个体价值观念取向
服务服务模型、行为方式
119
并体现在人际交往中所产生的信任、互惠、规范与网络中。
3.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个体具有的社会资本能为个体间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沟通联系的纽带和信任合作的动力。
而顺畅的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又反过来可以增强个体之间的信任和互惠等特质,进而促进个体社会资本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
只有隐性知识转移双方秉承合作共赢的态度,以诚相待,才能事半功倍。
因此,运用社会资本理论考察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就是指高校教师之间在遵循已有的行为规范的前提下,在已有的社会参与网络中,通过频繁的交往、沟通交流与友好协商等方式,彼此将自己的隐性知识向它人进行转移并分享,从而推动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进程。
二、社会资本驱动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理
学者们对社会资本的论述因角度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通过比较分析,Nzhapiet和Ghoshal的三维度分类几乎可以涵盖其他学者的全部构成要素。
可见,社会资本主要发生在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网络之中。
个人参加的社会团体与社会关系网络愈多,其拥有的社会资本就愈丰富;个人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异质性越强,其拥有的社会资本越雄厚,摄取隐性知识的能力就会越强。
社会资本水平高的网络,个体间容易建立起平等互利融洽的协作关系,更愿意耗费时间等成本向合作者共享隐性知识,并形成稳定的隐性知识转移通道,这有助于加速信息与知识的流动,促进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
具体来说,社会资本主要通过关系、结构和认知等三个维度的综合作用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产生影响。
(一)关系维度社会资本催生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意愿
关系维度社会资本,一般是指隐性知识共享双方通过关系或由关系手段获得社会资源的过程,具有信任、互惠与合作等特征。
许多学者认为,信任作为关系社会资本中最重要的内容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与资源交流。
个体间的信任关系是一种在互相合作基础上促发形成的社会联系,有人称之为“关系信任”。
隐性知识共享愿望是指主体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将自己长时间积累的工作经验、转移技能和诀窍与他人分享,包括对转移中的时间、精力成本的付出和对转移自身带来的声誉认识。
在隐性知识转移阶段,隐性知识固有的情景依赖性及转移的不确定性等特点有可能导致共享双方的误解。
但以信任、合作及规范为特征的良好的社会关系质量,一方面可以消除共享双方的不信任或不满情绪,推动隐性知识的交流与转移。
另一方面也会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意愿。
社会关系质量程度越高,隐形知识共享双方的共享意愿就越强烈,共享行为也更容易发生。
在教师人际社会关系网络中,一个教师可能因为对同伴的信任或依附感而转移自己的隐性知识,而另外一个教师由于缺乏此类联系纽带而保守自己的隐性知识。
教师之间的社会联结越紧密、互动的质量越高,就意味着教师之间共享隐性知识的愿意就越强。
(二)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增加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机会
结构维度社会资本,是指共享双方之间联系的整体模式,包括网络联系存在与否,中心性、网络密度和个体间联系的强弱与紧密度等特征。
由
于高校教师之间基
于专业学科的差异,
大多缺乏直接联系
和大量的交集,因此
强联系对教师隐形
知识共享的积极作
用最为明显,主要体
现在:一是强联系的
信息源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Coleman(1988)信息潜能、权威关系信任、规范和惩罚机制
共同愿景Tsai Ghoshal(1998)社会互动连接信任与可依赖性
Gulati(1998)结构镶嵌关系镶嵌
Nahapiet Ghoshal(1998)网络连接、网络形态、
可移动的组织关系
信任、规范、义务、认同
共同的编码和语言、
共同的叙事方式
Adler Kwon(2000)网络规范、规则、信任信念资料来源:于鹏:中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研究。
学位论文。
山东大学,2006[6] 120
要求与场景能够让隐性知识共享双方更加接近,也更容易为隐性知识共享创造更多机会;二是高校教师在强联系的氛围中频繁交流,有助于增进了解、加深感情进而比较容易促使教师自愿地分享隐性知识。
此外,由于隐性知识共享网络的某些中心节点比其他边缘节点拥有更多的社会关系,因此越接近中心位置就越能掌握相关的资源和享有更广的收益,隐性知识共享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教师人际结构网络是教师之间知识、信息与其他资源流动的重要管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模糊重叠或交叉于不同共同体之上的组织正式结构的边界,使身处不同共同体的教师知识转移成为可能,从而增加教师之间的互动,提高知识和信息资源的流动效率。
(三)认知维度社会资本提升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能力
认知维度社会资本,是指参与社会网络的共享双方共有的认知体系与意义体系,前者如共有的语言、符合,后者如共有的文化、习惯与价值观等。
而有相似认知体系与意义体系的成员相对于认知体系与意义体系相异的成员更容易实现隐性知识转移。
网络成员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愿景和比较一致或相近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都会促进成员之间沟通与合作,从而提升社会效率。
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能力是主体在多大程度上能通过语言、体态和示范等方式表达、领悟和运用隐性知识的能力。
在教师人际社会认知网络中,语言和相关符号是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重要前提,共同的价值观念则是提升隐性知识共享转移效果的基础。
因为语言和符号是沟通、交流与信息交换的首要工具,一方面可以减少沟通障碍,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双方的隐性知识传递能力和吸收能力。
此外,隐性知识共享双方如果有了共同价值观,就会产生共同的想法与目标,从而更容易激发他们隐性知识共享的内驱力和参与度;反之,如果缺失共同价值观,教师个体一般会倾向于将自己想要的隐性知识据为己有,影响共享文化的生成。
因此,个体间知识距离小,意味着转移中主体较强的吸收与传授能力,在促进知识转移、信息与资源共享并促进新知识的产生。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点认识:
一是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点各有侧重。
结构维度主要通过网络联系,加强教师间非正式沟通,突破隐性知识共享方式所造成的障碍;认知维度重在通过建构共同的语言、体验,促进有效沟通,缓解隐性知识本身难以言明性的障碍;关系维度则体现在通过建立信任与情感,克服收益不确定性的障碍等。
二是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层层递进、紧密联系。
结构维度通过加强社会沟通和联系,进一步提升关系维度中信任与互惠的质量,增强隐性知识共享中的互动频率和强度;认知维度促进共同的价值观和话语体系,使隐性知识共享双方实现有效沟通,以加深相互信任;关系维度中的信任与情感有利于双方形成更加紧密的网络联系,并进一步强化彼此信赖的文化氛围。
因此,高校教师的社会资本是由结构、关系和认知社会资本等三者构成的相互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一般发生并存在于教师参与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并在教师经常性互动过程中,通过共同话语与共同愿景的导引,实现隐性知识资源的转移、扩散与共享。
社会资本驱动教师知识共享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三、社会资本视阈下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中的困境
德维泊特和朴斯克认为,“要实行将个人的知识分享给他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7](P23-35)。
由于社会资本在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中扮演着网络集成和网络联动的角色,因而培育社会资本可以说是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
但是,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还面临着社会资本缺失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
互动强度
网络密度
信任
互惠
合作
共同语言
共同愿景
社会资本的
认知维度
知识共享
能力
知识共享
意愿
社会资本的
关系维度
社会资本的
结构维度
知识共享
机会
知识共享
行为发生
121
(一)教师之间缺乏知识交流与对话平台
从结构维度的社会资本考察隐性知识共享,它主要是强调个体间的接触沟通的模式,这种模式最核心的指标包括网络密度与连接强度,前者指个体间互相接触的频率及情感上的依附程度,后者指个体间在交流中的互动程度。
考量高校教师隐性知识交流与对话现状:第一,由于专业、学科化的过于细化将教师个体局限在特定的岗位和场所,加上高校经过扩招后引起的教学任务繁重,使教师很少有机会和时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第二,即使有教师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拥有的诀窍与经验,但由于隐性知识自身包含的内隐与“情境嵌入性”等特征,它需要高互动与特定的情境与活动,而教师目前在餐厅、阅览室、教研室、办公室等场所及其短暂的交流,充其量只能是一种显性知识的表达,不大可能彼此进行深层次交流与讨论;第三,由于对隐性知识的认识程度不一,许多高校所重视的知识共享网络,其实基本就是显性知识共享网络,而对有特殊要求的隐性知识共享网络的建设基本还是空白。
(二)教师之间缺乏信任互惠的合作关系
从关系维度的社会资本考察隐性知识共享,它主要是强调个体间的情感交融、友好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最核心的指标是信任与互惠,前者指个体间互相接触的频率及情感上的依附程度,后者指个体间在交流中的互动程度。
反观高校教师信任与互惠现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教师出于某种担心如害怕丧失自身优势,加上对利益最大化的期待,隐性知识拥有者一般不会将多年累积且来之不易的经验技巧告之别人,因而不愿意主动地分享隐性知识;第二由于隐性知识固有的内隐特征,其转移与共享需要特定的情境与场所,对信任互惠关系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第三高校没有提供隐性知识共享的制度保障与政策鼓励,高校现有的奖励政策基本是侧重对显性知识成果的奖励,隐性知识拥有者一旦将自己长期积累的的经验与诀窍与他人分享,很可能得不到任何的物质与精神补偿。
(三)教师之间缺乏知识共享的话语体系
从认知维度的社会资本考察隐性知识共享,它主要是强调教师知识的区域性或者说知识距离或认知结构,通俗地讲就是共享双方现有存量知识的结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知识势差”在为知识转移提供动力的同时也对知识转移造成障碍。
反观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话语体系,当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从一般意义上看,由于科层体制及分公过细,教师身处不同岗位,对同一话题的讨论,即使有想法也不敢或不愿敞开心扉,往往由职务高的或所谓权威人士说了算;第二,从特殊意义上看,由于专业学科过细,教师学科背景单一、差异大,对同一问题很难达成统一的认识,往往不欢而散;第三由于教师个体对隐性知识的获取、掌握和表征方式存在差异,将影响教师之间共同话语的有无和强弱,进而阻碍隐性知识共享的产生。
四、社会资本突破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障碍的路径
由上可知,社会资本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还存在严重的社会资本缺失现象,因此,只有积极培育社会资本,发掘和重置各种有效资源,才能既突破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障碍,又可以推动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进程。
(一)增强教师对强联系价值的认知。
网络中的强联系和弱联系都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知识的交流。
当共享显性知识时,所需要的知识交流比较简单,弱联系就可以实现。
如邮件、微博、QQ等。
但共享隐性知识时,则需要双方频繁、双向、深入地交流,此时只有强联系才能实现。
“强联系往往是个人与外界发生关系的基础和出发点,网络中的知识转移往往发生在强联接之间”[8]。
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在教师培训中增加与社会资本和隐性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教师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强联系的特点与优势,了解强联系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所能发挥的推动作用,从而唤醒教师对强联系思维的普遍重视,并培养他们在隐性知识交流与沟通中建立强联系的能动意识。
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例如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教学团队经验交流会、课题组经验分享会、周
122
末沙龙等,切实增大高校教师之的互动频率与机会,相互之间有着频繁交流的个体或有着强烈感情依附的个体之间更容易分享知识。
此外,由于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的嵌入性,其转移需要通过共同的活动来体验相同的经验,关键是需要通过共享主体之间多次交互作用后才能被对方所理解,这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隐性知识只有借助强联系才能得以传递。
(二)确立教师的共同价值观和愿景。
共同价值观主要强调个体间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彼此一致的认同和凝聚意识。
共同愿景是组织中所有成员共同认可的、发自内心的自发的一种意愿。
共同价值观能够驱动教师将个人追求与所在高校的愿景有机融合。
因为共同价值观可以促进高校教师就集体目标、主要愿景与行为方式等达成共识,并将全身心地奉献和投入,而非被动地附和与遵从。
在这一共同愿景的引导下,教师便乐于频繁地进行隐性知识共享,进而有利于知识共享的发生,并能达到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目的。
为此,高校应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挖掘精神内涵,培育共享价值观念,形成包括隐性知识共享特色的共同价值观,并内化为教师共同遵守和普遍遵循的思想体系。
共同的价值观是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思想与行为的关键指标,它可以促进教师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形成与沉淀;二是倡导团队学习,确立具有隐性知识共享特色的共同愿景。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明确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9](P56-57)。
这就是意味着,要使学校的愿景通过在教师之间的分享成为大家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当这种共同愿景建立起来的时候,教师们都会力行卓越,用心学习,奋发向上。
因此高校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并借助五项修炼,倡导学习和超越,改变思考的心智模式,使广大教师都能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和知识的传递者。
(三)营造教师间彼此信任的文化氛围。
Levin Cross认为,“在知识管理中,不管转移双方拥有什么样的关系,信任往往是促使知识成功转移和共享的决定性因素”[10]。
“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核心因素,具有相对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它能促使人们增进合作,减少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因而也是完善关系维度的重要因素。
隐性知识共享双方之间信任度愈高,就愈会愿意接受并吸收他人提供的隐性知识。
同时,由于信任可以减少个体间的冲突、猜忌以及对他人的防御性意识与行为,因此能够降低隐性知识共享的成本与难度。
因此,只有营造一种彼此信任的文化氛围,教师之间才有一种和谐的关系,才能在共同意愿基础上进行隐性知识交流。
为此,高校应致力于创建一种彼此信任、团结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教师从社会道德的高度遵守诚信原则,帮助教师积极主动地去营造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与人际关系网络;同时高校还要完善信用制度,严惩失信行为,增加失信成本,激励守信正向发展。
如此,必将有力地促进高校教师社会资本的积累。
(四)倡导教师间利他主义互惠规范。
现实生活中人们被包裹在各种利益交织而成的网络里,如何协调各自的利益,唯有将分散的各自具有有利益的人嵌入到社会互惠规范的网络中来。
普特南认为,“互惠作为规范最为主要的一种,普遍的互惠是一种具有高度生产性的社会资本。
遵循了这一规范的共同体,可以更有效地约束投机,解决集体行为问题。
”[11](P195、200)基于高校中业已形成的信任文化,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彼此互相帮助,衍生出普遍化的互惠与规范,为约束各自的行为提供准则。
这种互惠与规范,学术界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基于别人利益的利他主义倾向,无疑对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正面的影响。
当教师之间存在着某种积极的互惠关系(包括利他导向和双方利益导向)时,教师之间的感情会更融洽,且更容易产生彼此间的信任关系;反之,如果受利己主义观念的主导,教师之间则可能会出现信任缺失和彼此互不尊重等不良现象。
因此,高校应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强化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培育他们的理性、守法和互相帮助的品行,实现基于伦理的传统社会资本升化到以互惠规范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资本;同时,还应加强内部各种互惠规范的制度建设与完善,通过广播、报刊、网络等渠道宣传、奖励先进人物,充分发挥其引导与示范作用,进而培育教师的志愿精神与互助意愿。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