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酸结构式

合集下载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有机物的名称、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编号名称分子式结构简式烷烃1甲烷CH42乙烷C2H6CH3—CH3、CH3CH3、3丙烷C3H8CH3—CH2—CH3、CH3CH2CH3、、4正丁烷C4H10CH3—CH2—CH2—CH3、CH3CH2CH2CH3、52—甲基丙烷异丁烷C4H10、CH CH33、6正戊烷C5H12CH3—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H3、CH3CH23CH3、72—甲基丁烷异戊烷C5H1282 ,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C5H12、C CH349正己烷C6H14CH3—CH2—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H2CH3、CH3CH24CH3、102—甲基戊烷异己烷C6H14113—甲基戊烷C6H14122 ,3—二甲基丁烷C6H14丁烷CH3—CH2—CH2—CH2—CH2—CH2—CH3、14正庚烷C7H16CH3CH2CH2CH2CH2CH2CH3、CH3CH25CH3 2—甲基己烷C7H1615异庚烷163—甲基己烷C7H162 ,2—二甲基17C7H16戊烷3 ,3—二甲基18C7H16戊烷2 ,3—二甲基19C7H16戊烷2 ,4—二甲基20C7H16戊烷2 , 2 ,3—三甲21C7H16基丁烷223—乙基戊烷C7H162,2,4,4—四甲C9H2023基戊烷2,3—二甲基—24C9H203—乙基戊烷3 ,3,4—三甲C9H2025基己烷2,2,4—三甲基26C8H18戊烷戊烷2,2,3—三甲基28C8H18戊烷2,3,4—三甲基C8H1829戊烷环烷烃30环丙烷C3H6、31环戊烷C5H10、32环己烷C 6H12、、33甲基环己烷C7H14、34乙基环己烷C8H16顺对二甲基环C8H1635己烷反对二甲基环36C8H16己烷烯烃37乙烯C2H4CH2=CH2、33丙烯C3H6CH3—CH=CH2、CH3CH=CH2 341—丁烯C4H8CH2=CH—CH2—CH3、352—丁烯C4H8CH3—CH=CH—CH3、CH3CH=CHCH3 36甲基丙烯C4H8371—戊烯C5H10CH2=CH—CH2—CH2—CH3、CH2=CHCH2CH2CH3、CH2=CH CH22CH3 382—戊烯C5H10CH3—CH=CH—CH2—CH3、CH3CH=CHCH2CH3392—甲基—1—丁烯C5H10403—甲基—1—丁烯C5H10412—甲基—2—丁烯C5H1042 1 ,3—丁二烯C4H6CH2=CH—CH=CH2、CH2=CHCH=CH2432—甲基—1 ,3—丁二烯异戊二烯C5H8442,2,5,5—四甲基—3—己烯C10H20、CH33CCH=CHC CH33 452,4,4—三甲基—1—戊烯C8H16462,4,4—三甲基—2—戊烯C8H16473—甲基—1,3—己二烯C8H14482—甲基—32,2—乙基—1,3—丁二烯C9H16493,4—二甲基—2—乙基—1—戊烯C9H183—乙基—1 ,350C7H12—戊二烯514—甲基环己烯C7H12炔烃52乙炔C2H2HC≡CH、H—C≡C—H53丙炔C3H4HC≡C—CH3、CH≡CCH3541—丁炔C4H6HC≡C—CH2—CH3、CH≡CCH2CH3、552—丁炔C4H6CH3—C≡C—CH3、CH3C≡CCH3 561—戊炔C5H8HC≡C—CH2—CH2—CH3、CH≡CCH2CH2CH3、572—戊炔C5H8CH3—C≡C—CH2—CH3、CH3C≡CCH2CH33—甲基—1—58C5H8丁炔3—甲基己—3C7H1059—烯炔3—乙基戊—360C7H10—烯炔芳香烃61苯C6H6、、62甲苯C7H8、、C6H5—CH363乙苯C 8H10、、C6H5—C2H5 64邻二甲苯C8H1065间二甲苯C8H1066对二甲苯C8H1067间甲乙苯C9H1268戊苯C11H16C6H5C5H11、692—苯基戊烷C11H16702—甲基—1—苯基丁烷C11H16713—甲基—1—苯基丁烷C11H16722—甲基—3—苯基丁烷C11H16732,2—二甲基—1—苯基丙烷C11H16、C6H5CH2C CH33743—苯基戊烷C11H16、C6H5CH CH2CH3275苯乙烯C8H8、、C6H5CH=CH276苯乙炔C8H6、C6H5C CH77联二苯C12H10、C6H5—C6H5、C6H5278二苯甲烷C12H12、CH2C6H52 79萘C10H880—甲萘C11H1081—甲萘C11H10821,6—二甲萘C12H12831,5—二甲萘C12H1284—乙萘C12H1285—乙萘C12H1286蒽C14H1087菲C14H1088并四苯C18H1289并五苯C22H1490C16H1091C22H12卤代烃92一氯甲烷CH3Cl CH3Cl93二氯甲烷CH2Cl2CH2Cl2三氯甲烷氯CHCl3CHCl394仿95四氯化碳CCl4CCl4三碘甲烷碘96CHI3CHI3仿97四氟化碳CF4CF498四溴化碳CBr4CBr499四碘化碳CI4CI4100氯乙烷C2H5Cl C2H5Cl、CH3CH2Cl101溴乙烷C2H5Br C2H5Br、CH3CH2Br102氯苯C6H5Cl、C6H5Cl103溴苯C6H5Br、、C6H5Br 104四氟乙烯C2F4CF2=CF21051,1,2,2—四溴乙烷C2H2Br4CHBr2—CHBr2 1061,2—二溴乙烯C2H2Br2BrCH=CHBr107氯乙烯C2H3Cl CH2=CHCl1083,4—二溴—1—丁烯C4H6Br2CH2=CH—CHBr—CH2Br 1091,4—二溴—2—丁烯C4H6Br2CH2Br—CH=CH—CH2Br 110邻氯甲苯C7H7Cl111间氯甲苯C7H7Cl112对氯甲苯C7H7Cl1132,4,6—三溴甲苯C7H5Br3114苄氯苯甲氯C7H7Cl1154—溴辛烷C8H17Br、CH3CH23CHBr CH22CH3醇116甲醇CH4O CH3—OH、CH3OH117乙醇C2H6O C2H5—OH、C2H5OH、CH3CH2OH1181—丙醇C3H8O C3H7—OH、C3H7OH、CH3CH2CH2OH 1192—丙醇异丙醇C3H8O1201—丁醇正丁醇C4H10O C4H9—OH、C4H9OH、CH3CH23OH 1212—丁醇异丁醇C4H10O1222—甲基—1—丙醇C4H10O1232—甲基—2—丙醇C4H10O、1242,2—二甲基—1—丙醇C5H12O1252—甲基—2—丁醇C5H12O、、126乙二醇C2H6O2、HOH2CCH2OH、CH2OH2127丙三醇C3H8O3、C3H5OH31282—丁炔—1,4二醇C4H6O2129氨基乙醇C2H7NO1302,2—二甲基—1—丁醇C6H14O1313—甲基—1—丁醇C5H12O1322—戊醇C5H12O、1333—戊醇C5H12O1341,2—丁二醇C4H114O2 1352—氯乙醇C2H5OCl136苯甲醇苄醇C7H8O137环丙醇C3H6O138对甲基环己醇C7H14O139邻甲基环己醇C7H14O醚140甲醚C2H6O CH3—O—CH3、CH3OCH3141甲乙醚C3H8O CH3—O—C2H5、CH3OC2H5、CH3OCH2CH3142乙醚C4H10OC2H5—O—C2H5、C2H5OC2H5、CH3CH2OCH2CH3、C2H52O143甲正丙醚C4H10O CH3—O—C3H7、CH3OC3H7、CH3OCH2CH2CH3144甲异丙醚C4H10OCH3OCH CH32、145甲苯醚C7H18O146异丙醚C6H14O、CH32CHOCH CH32环氧烷147环氧乙烷C2H4O148二氧杂环己烷C4H8O149甲基环氧乙烷C3H6O酚150苯酚C6H6O、1511,2,3—苯三酚邻苯三酚C6H6O31521,3,5—苯三酚间苯三酚C6H6O31532,4,6—三溴苯酚C6H3Obr3、154邻甲苯酚C7H8O155间甲酚C7H8O156对甲酚C7H8O1572,4,6—三硝基苯酚C6H3N3O7醛和酮158甲醛CH2OHCHO、159乙醛C2H4OCH3CHO、160丙醛C3H6O CH3CH2CHO、C2H5CHO161丁醛C4H8O CH3CH2CH2CHO、C3H7CHO1622—甲基丙醛C4H8O、CH32CHCHO 1633—丁羟醛C4H8O2164乙二醛C2H2O2、、CHO2165丙酮C3H6O、、CH32CO、CH3COCH3166丁酮C4H8O、CH3COCH2CH3167丙二烯酮C3O2O=C=C=C=O、邻乙酰基苯乙168醛羧酸169甲酸CH2O2HCOOH、、170乙酸C2H4O2CH3COOH、171丙酸C3H6O2CH3CH2COOH、C2H5COOH、172丁酸C4H8O2CH3CH2CH2COOH、C3H7COOH173甲基丙酸C4H8O2、CH32CHCOOH174硬脂酸C18H36O2C17H35COOH、175软脂酸C16H32O2C15H31COOH、176油酸C18H34O2C17H33COOH、、177苯甲酸C7H6O2C6H5COOH、178苯正丙酸C9H10O2、C6H5CH2CH2COOH 179乙二酸C2H2O4、、COOH2、HOOC—COOH180丙二酸C3H4O4、HOOC—CH2—COOH、CH2COOH2181丁二酸C4H6O4、HOOC CH22COOH、CH2COOH2 182顺丁烯二酸C4H4O4183反丁烯二酸C4H4O4184邻苯二甲酸C8H6O4185间苯二甲酸C8H6O4186对苯二甲酸C8H6O4187甲酸酐C2H2O3HCO2O188乙酐C4H6O3、CH3CO2O189乳酸—羟基丙酸C3H6O3、190—羟基丙酸C3H6O31912,2—二甲基丙酸C4H10O2、CH33CCOOH1923—甲基戊—4—烯酸C6H12O2193邻羟基苯甲酸C7H6O3194对羟基苯甲酸C7H6O3、195间羟基苯甲酸C7H6O3196对羟基苯—2—丙烯酸C9H8O3197间羟基羧基苯甲醇C8H8O4酯198甲酸甲酯C2H4O2HCOOCH3、199甲酸乙酯C3H6O2HCOOC2H5、HCOOCH2CH3200乙酸甲酯C3H6O2、CH3COOCH3201乙酸乙酯C4H8O2、CH3COOC2H5、CH3COOCH2CH3202甲酸正丙酯C4H8O2HCOOC3H7、HCOOCH2CH2CH3203甲酸异丙酯C4H8O2、、HCOOCH CH32204甲酸新戊酯、甲酸2,2—二甲基丙酯C6H12O2、HCOOCH2C CH33205甲酸—2—甲基丁酯C6H12O2206甲酸异戊酯C6H12O2、HCOO CH22CH CH32 207对乙酸甲苯酯C9H10O2208丙酸甲酯C4H8O2CH3CH2COOCH3、C2H5COOCH320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C8H8O32102,2—二甲基丙酸甲酯、新戊酸甲酯C6H12O2、CH33COOCH3211硬脂酸甘油酯C57H110O6、C17H35COO C3H5212软脂酸甘油酯C51H170O6、C15H31COO C3H5213油脂酸甘油酯C57H104O6、C17H33COO C3H5214苯甲酸甲酯C8H8O2、C6H5COOCH3215硝酸乙酯C2H5NO3C2H5ONO2、CH3CH2ONO22163—羟基丙酸正丙酯C6H12O3、HO CH22COO CH22CH32172—羟基丙酸正丙酯C6H12O3218丙二酸二乙酯C7H12O4、C2H5OOC—CH2—COOC2H52192—丁酮酸异丁酯C8H14O3220乙酸对甲酚酯C9H10O2221甲酸氯甲醇酯C2H3O2Cl222异戊酸异戊酯C10H20O2、CH32CHCOO CH2CH CH32223乙二酸乙二醇酯C4H4O4224三硝酸甘油酯硝化甘油C3H5N3O9硝基化合物225硝基苯C 6H5NO2、、C6H5—NO2 226硝基甲烷CH3NO2CH3—NO2、CH3NO2227硝基乙烷C2H5NO2C2H5—NO2、C2H5NO2、CH3CH2NO22282,4,6—三硝基甲苯TNTC7H5N3O6229—硝基萘C10H7NO2230—硝基萘C10H7NO22311,8—二硝基萘C10H6N2O42321,5—二硝基萘C10H6N2O4糖类233葡萄糖C6H12O6、CH2OH CHOH4CHO 234果糖C6H12O6CH2OH CHOH3COCH2OH235蔗糖C12H22O11C12H22O11236麦芽糖C12H22O11C12H22O11237淀粉C6H11O5n C12H22O11n238纤维素C6H11O5n、[C6H7O2OH3]n氨基酸239甘氨酸氨基乙酸C2H5NO2240丙氨酸—氨基丙酸C3H7NO2241苯丙氨酸—氨基——苯基丙酸C8H11NO2242谷氨酸—氨基戊二酸C5H9NO4高分子化合物243聚乙烯C2H4n244聚丙烯C3H6n245聚氯乙烯C2H3Cl n246聚苯乙烯C8H8n、247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n、248聚丙烯腈人造羊毛C2H3CN n 249聚四氟乙烯塑料王C2F4n 250酚醛塑料电木C7H6O n 251脲醛塑料电玉CH4N2O n 252环氧树脂C19H20O3n25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的确良C10H10O3n254聚己内酰胺绵纶C6H11NO n255聚乙烯醇缩甲醛维尼纶C5H8O2n256丁苯橡胶C12H14n257顺丁橡胶C4H6n 258氯丁橡胶C4H5Cl n 259丁腈橡胶C7H9CN n 260聚硫橡胶C2H4S4n 261硅橡胶C2H6SiO n 262丁基橡胶263异戊橡胶合成天然橡胶C5H8n264聚乳酸C3H3O2n 265聚丙酸甲酯C4H6O2n 266聚丙酸正丁酯C7H12O2n 267聚乙丙丁酯C9H18n 268人造象牙CH2O n 289聚环氧乙烷C2H4O n 290聚乙炔C2H2n 291C9H16n 292戊苯橡胶C13H16n 293C10H10n294C10H10n295Nomex纤维C14H10N2O2n296C15H16O6n其它297二恶英C12H4O2Cl4n298维生素C C6H8O6n299立方烷C8H8n3002,3,4—三羟基苯甲酸—2,3—二羟基—5—羧基苯酚酯C14H10O9n301苯磺酸C6H6SO3 302对氨基苯磺酸C10H9NSO3 303吗啡C17H17NO3 304葡萄糖二酸C6H10O8三硝酸纤维素305C6H7N3O9n酯306丙二酰氯C3H2O2Cl2 307丙二酰胺C3H6N2O23,7—二甲基—308C10H16O 2,6—辛二烯醛309三聚甲醛C3H6O3 310氨基树脂C6H6N6。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有机物的名称、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编号名称分子式结构(简)式烷烃1 甲烷CH42 乙烷C2H6CH3—CH3、CH3CH3、3 丙烷C3H8CH3—CH2—CH3、CH3CH2CH3、、4 正丁烷C4H10 CH3—CH2—CH2—CH3、CH3CH2CH2CH3、5 2—甲基丙烷(异丁烷)C4H10、CH(CH3)3、6 (正)戊烷C5H12 CH3—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H3、CH3(CH2)3CH3、7 2—甲基丁烷(异戊烷)C5H128 2 ,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C5H12、C(CH3)49 正己烷C6H14CH3—CH2—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H2CH3、CH3(CH2)4CH3、10 2—甲基戊烷(异己烷)C6H1411 3—甲基戊烷C6H1412 2 ,3—二甲基丁烷C6H1413 2 ,2—二甲基丁烷C6H1414 (正)庚烷C7H16 CH3—CH2—CH2—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H2CH2CH3、CH3(CH2)5CH315 2—甲基己烷(异庚烷)C7H1616 3—甲基己烷C7H1617 2 ,2—二甲基戊烷C7H1618 3 ,3—二甲基戊烷C7H1619 2 ,3—二甲基戊烷C7H1620 2 ,4—二甲基戊烷C7H1621 2 , 2 ,3—三甲基丁烷C7H1622 3—乙基戊烷C7H1623 2,2,4,4—四甲基戊烷C9H2024 2,3—二甲基—3—乙基戊烷C9H2025 3 ,3,4—三甲基己烷C9H2026 2,2,4—三甲基戊烷C8H1827 2,3,3—三甲基戊烷C8H1828 2,2,3—三甲基戊烷C8H1829 2,3,4—三甲基戊烷C8H18环烷烃30 环丙烷C3H6、31 环戊烷C5H10、32 环己烷C6H12、、33 甲基环己烷C7H14、34 乙基环己烷C8H1635 顺对二甲基环己烷C8H1636 反对二甲基环己烷C8H16烯烃37 乙烯C2H4CH2=CH2、33 丙烯C3H6 CH3—CH=CH2、CH3CH=CH234 1—丁烯C4H8 CH2=CH—CH2—CH3、35 2—丁烯C4H8 CH3—CH=CH—CH3、CH3CH=CHCH336 甲基丙烯C4H837 1—戊烯C5H10CH2=CH—CH2—CH2—CH3、CH2=CHCH2CH2CH3、CH2=CH(CH2)2CH338 2—戊烯C5H10 CH3—CH=CH—CH2—CH3、CH3CH=CHCH2CH339 2—甲基—1—丁烯C5H1040 3—甲基—1—丁烯C5H1041 2—甲基—2—丁烯C5H1042 1 ,3—丁二烯C4H6 CH2=CH—CH=CH2、CH2=CHCH=CH243 2—甲基—1 ,3—丁二烯(异戊二烯)C5H844 2,2,5,5—四甲基—3—己烯C10H20、(CH3)3CCH=CHC(CH3)345 2,4,4—三甲基—1—戊烯C8H1646 2,4,4—三甲基—2—戊烯C8H1647 3—甲基—1,3—己二烯C8H14482—甲基—3(2,2—乙基)—1,3—丁二烯C9H1649 3,4—二甲基—2—乙基—1—戊烯C9H1850 3—乙基—1 ,3—戊二烯C7H1251 4—甲基环己烯C7H12炔烃52 乙炔C2H2 HC≡CH、H—C≡C—H53 丙炔C3H4 HC≡C—CH3、CH≡CCH354 1—丁炔C4H6 HC≡C—CH2—CH3、CH≡CCH2CH3、55 2—丁炔C4H6 CH3—C≡C—CH3、CH3C≡CCH356 1—戊炔C5H8 HC≡C—CH2—CH2—CH3、CH≡CCH2CH2CH3、57 2—戊炔C5H8 CH3—C≡C—CH2—CH3、CH3C≡CCH2CH358 3—甲基—1—丁炔C5H859 3—甲基己—3—烯炔C7H1060 3—乙基戊—3—烯炔C7H10芳香烃61 苯C 6H6、、62 甲苯C7H8、、C6H5—CH363 乙苯C 8H10、、C6H5—C2H564 邻二甲苯C8H1065 间二甲苯C8H1066 对二甲苯C8H1067 间甲乙苯C9H1268 戊苯C11H16 C6H5C5H11、69 2—苯基戊烷C11H1670 2—甲基—1—苯基丁烷C11H1671 3—甲基—1—苯基丁烷C11H1672 2—甲基—3—苯基丁烷C11H1673 2,2—二甲基—1—苯基丙烷C11H16、C6H5CH2C(CH3)374 3—苯基戊烷C11H16、C6H5CH(CH2CH3)275 苯乙烯C8H8、、C6H5CH=CH276 苯乙炔C8H6、C6H5C≡CH77 联二苯C12H10 、C6H5—C6H5、(C6H5)278 二苯甲烷C12H12 、CH2(C6H5)279 萘C10H880 α—甲萘C11H1081 β—甲萘C11H1082 1,6—二甲萘C12H1283 1,5—二甲萘C12H1284 α—乙萘C12H1285 β—乙萘C12H1286 蒽C14H1087 菲C14H1088 并四苯C18H1289 并五苯C22H1490 C16H1091 C22H12卤代烃92 一氯甲烷CH3Cl CH3Cl93 二氯甲烷CH2Cl2CH2Cl294 三氯甲烷(氯仿)CHCl3CHCl395 四氯化碳CCl4 CCl496 三碘甲烷(碘仿)CHI3CHI397 四氟化碳CF4 CF498 四溴化碳CBr4 CBr499 四碘化碳CI4 CI410氯乙烷C2H5Cl C2H5Cl、CH3CH2Cl 101溴乙烷C2H5Br C2H5Br、CH3CH2Br10 2 氯苯C6H5Cl、C6H5Cl10 3 溴苯C6H5Br、、C6H5Br104四氟乙烯C2F4CF2=CF210 5 1,1,2,2—四溴乙烷C2H2Br4CHBr2—CHBr21061,2—二溴乙烯C2H2Br2BrCH=CHBr 107氯乙烯C2H3Cl CH2=CHCl10 8 3,4—二溴—1—丁烯C4H6Br2CH2=CH—CHBr—CH2Br10 9 1,4—二溴—2—丁烯C4H6Br2CH2Br—CH=CH—CH2Br11邻氯甲苯C7H7Cl111间氯甲苯C7H7Cl112对氯甲苯C7H7Cl11 3 2,4,6—三溴甲苯C7H5Br3114苄氯(苯甲氯)C7H7Cl11 5 4—溴辛烷C8H17Br、CH3(CH2)3CHBr(CH2)2CH3醇116甲醇CH4O CH3—OH、CH3OH117乙醇C2H6O C2H5—OH、C2H5OH、CH3CH2OH 1181—丙醇C3H8O C3H7—OH、C3H7OH、CH3CH2CH2OH11 9 2—丙醇(异丙醇)C3H8O12 0 1—丁醇(正丁醇)C4H10O C4H9—OH、C4H9OH、CH3(CH2)3OH12 1 2—丁醇(异丁醇)C4H10O12 2 2—甲基—1—丙醇C4H10O12 3 2—甲基—2—丙醇C4H10O、12 4 2,2—二甲基—1—丙醇C5H12O12 5 2—甲基—2—丁醇C5H12O、、12 6 乙二醇C2H6O2 、HOH2CCH2OH、(CH2OH)212 7 丙三醇C3H8O3、C3H5(OH)312 8 2—丁炔—1,4二醇C4H6O2129氨基乙醇C2H7NO13 0 2,2—二甲基—1—丁醇C6H14O13 1 3—甲基—1—丁醇C5H12O13 2 2—戊醇C5H12O、1333—戊醇C5H12O 1341,2—丁二醇C4H114O2 1352—氯乙醇C2H5OCl 136苯甲醇(苄醇)C7H8O 137环丙醇C3H6O 138对甲基环己醇C7H14O 139邻甲基环己醇C7H14O醚14甲醚C2H6O CH3—O—CH3、CH3OCH3141甲乙醚C3H8O CH3—O—C2H5、CH3OC2H5、CH3OCH2CH314 2 乙醚C4H10OC2H5—O—C2H5、C2H5OC2H5、CH3CH2OCH2CH3、(C2H5)2O143甲正丙醚C4H10O CH3—O—C3H7、CH3OC3H7、CH3OCH2CH2CH314 4 甲异丙醚C4H10OCH3OCH(CH3)2、145甲苯醚C7H18O14 6 异丙醚C6H14O、(CH3)2CHOCH(CH3)2环氧烷147环氧乙烷C2H4O148二氧杂环己烷C4H8O149甲基环氧乙烷C3H6O酚150 苯酚C6H6O、151 1,2,3—苯三酚(邻苯三酚)C6H6O3152 1,3,5—苯三酚(间苯三酚)C6H6O3153 2,4,6—三溴苯酚C6H3Obr3、154 邻甲苯酚C7H8O 155 间甲酚C7H8O156 对甲酚C7H8O157 2,4,6—三硝基苯酚C6H3N3O7醛和酮158 甲醛CH2O HCHO、159 乙醛C2H4O CH3CHO、160 丙醛C3H6O CH3CH2CHO、C2H5CHO 161 丁醛C4H8O CH3CH2CH2CHO、C3H7CHO162 2—甲基丙醛C4H8O、(CH3)2CHCHO 163 3—丁羟醛C4H8O2164 乙二醛C2H2O2、、(CHO)2 165 丙酮C3H6O 、、(CH3)2CO、CH3COCH3166 丁酮C4H8O 、CH3COCH2CH3167 丙二烯酮C3O2O=C=C=C=O、168 邻乙酰基苯乙醛羧酸169甲酸CH2O2 HCOOH、、17 0 乙酸C2H4O2 CH3COOH、17 1 丙酸C3H6O2 CH3CH2COOH、C2H5COOH、172丁酸C4H8O2 CH3CH2CH2COOH、C3H7COOH17 3 甲基丙酸C4H8O2、(CH3)2CHCOOH17 4 硬脂酸C18H36O2 C17H35COOH、17 5 软脂酸C16H32O2 C15H31COOH、176油酸C18H34O2 C17H33COOH17 7 苯甲酸C7H6O2、、C6H5COOH、17 8 苯正丙酸C9H10O2、C6H5CH2CH2COOH179乙二酸C2H2O4 、、(COOH)2、HOOC—COOH18 0 丙二酸C3H4O4、HOOC—CH2—COOH、CH2(COOH)218 1 丁二酸C4H6O4、HOOC(CH2)2COOH、(CH2COOH)2182顺丁烯二酸C4H4O4183反丁烯二酸C4H4O4184邻苯二甲酸C8H6O4185间苯二甲酸C8H6O4186对苯二甲酸C8H6O4187甲(酸)酐C2H2O3 (HCO)2O18 8 乙酐C4H6O3、(CH3CO)2O18 9乳酸(α—羟基丙酸)C3H6O3、190 β—羟基丙酸C3H6O319 1 2,2—二甲基丙酸C4H10O2、(CH3)3CCOOH19 2 3—甲基戊—4—烯酸C6H12O2193邻羟基苯甲酸C7H6O319 4 对羟基苯甲酸C7H6O3、195间羟基苯甲酸C7H6O319 6 对羟基苯—2—丙烯酸C9H8O319 7 间羟基羧基苯甲醇C8H8O4酯198甲酸甲酯C2H4O2 HCOOCH3、199甲酸乙酯C3H6O2 HCOOC2H5、HCOOCH2CH320 0 乙酸甲酯C3H6O2 、CH3COOCH320 1 乙酸乙酯C4H8O2 、CH3COOC2H5、CH3COOCH2CH3202甲酸正丙酯C4H8O2 HCOOC3H7、HCOOCH2CH2CH320 3 甲酸异丙酯C4H8O2、、HCOOCH(CH3)220 4 甲酸新戊酯、甲酸(2,2—二甲基)丙酯C6H12O2、HCOOCH2C(CH3)320 5 甲酸—2—甲基丁酯C6H12O220 6 甲酸异戊酯C6H12O2、HCOO(CH2)2CH(CH3)2207对乙酸甲苯酯C9H10O220丙酸甲酯C4H8O2 CH3CH2COOCH3、C2H5COOCH3820 9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C8H8O321 0 2,2—二甲基丙酸甲酯、新戊酸甲酯C6H12O2、(CH3)3COOCH321 1 硬脂酸甘油酯C57H110O6、(C17H35COO)C3H521 2 软脂酸甘油酯C51H170O6、(C15H31COO)C3H521 3 油脂酸甘油酯C57H104O6、(C17H33COO)C3H521 4 苯甲酸甲酯C8H8O2、C6H5COOCH3215硝酸乙酯C2H5NO3C2H5ONO2、CH3CH2ONO221 6 3—羟基丙酸正丙酯C6H12O3 、HO(CH2)2COO(CH2)2CH321 7 2—羟基丙酸正丙酯C6H12O321 8 丙二酸二乙酯C7H12O4、C2H5OOC—CH2—COOC2H521 9 2—丁酮酸异丁酯C8H14O322乙酸对甲酚酯C9H10O2 221甲酸氯甲(醇)酯C2H3O2Cl22 2 异戊酸异戊酯C10H20O2 、(CH3)2CHCOO(CH2)CH(CH3)222 3 乙二酸乙二(醇)酯C4H4O422 4 三硝酸甘油酯(硝化甘油)C3H5N3O9硝基化合物22 5 硝基苯C6H5NO2、、C6H5—NO2226硝基甲烷CH3NO2 CH3—NO2、CH3NO2227硝基乙烷C2H5NO2 C2H5—NO2、C2H5NO2、CH3CH2NO222 8 2,4,6—三硝基甲苯(TNT)C7H5N3O6229α—硝基萘C10H7NO2230 β—硝基萘C10H7NO22311,8—二硝基萘C10H6N2O42321,5—二硝基萘C10H6N2O4糖类23 3 葡萄糖C6H12O6、CH2OH(CHOH)4CHO234果糖C6H12O6 CH2OH(CHOH)3COCH2OH 235蔗糖C12H22O11 C12H22O11236麦芽糖C12H22O11 C12H22O11237淀粉(C6H11O5)n (C12H22O11)n23 8 纤维素(C6H11O5)n、[C6H7O2(OH)3]n氨基酸23 9甘氨酸(氨基乙酸)C2H5NO224 0丙氨酸α—氨基丙酸C3H7NO224 1苯丙氨酸α—氨基—β—苯基丙酸C8H11NO224 2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C5H9NO4高分子化合物243聚乙烯(C2H4)n 244聚丙烯(C3H6)n 245聚氯乙烯(C2H3Cl)n24 6 聚苯乙烯(C8H8)n、24 7 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n、24 8聚丙烯腈(人造羊毛)(C2H3CN)n24 9 聚四氟乙烯(塑料王)(C2F4)n25酚醛塑料(电木)(C7H6O)n251脲醛塑料(电玉)(CH4N2O)n252环氧树脂(C19H20O3)n25 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的确良)(C10H10O3)n25 4 聚己内酰胺(绵纶)(C6H11NO)n25 5 聚乙烯醇缩甲醛(维尼纶)(C5H8O2)n256丁苯橡胶(C12H14)n257顺丁橡胶(C4H6)n 258氯丁橡胶(C4H5Cl)n 259丁腈橡胶(C7H9CN)n 26聚硫橡胶(C2H4S4)n 261硅橡胶(C2H6SiO)n 262丁基橡胶26 3异戊橡胶(合成天然橡胶)(C5H8)n264聚乳酸(C3H3O2)n 265聚丙酸甲酯(C4H6O2)n 266聚丙酸正丁酯(C7H12O2)n 267聚乙丙丁酯(C9H18)n 268人造象牙(CH2O)n 289聚环氧乙烷(C2H4O)n 29聚乙炔(C2H2)n 291(C9H16)n292戊苯橡胶(C13H16)n293(C10H10)n294(C10H10)n295Nomex纤维(C14H10N2O2)n296(C15H16O6)n其它297二恶英(C12H4O2Cl4)n298维生素C (C6H8O6)n299立方烷(C8H8)n30 0 2,3,4—三羟基苯甲酸—2,3—二羟基—5—羧基苯(酚)酯(C14H10O9)n301苯磺酸C6H6SO3302对氨基苯磺酸C10H9NSO3303吗啡C17H17NO3304葡萄糖二酸C6H10O830 5 三硝酸纤维素酯(C6H7N3O9)n306丙二酰氯C3H2O2Cl2307丙二酰胺C3H6N2O230 8 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C10H16O309三聚甲醛C3H6O331氨基树脂C6H6N6。

常用有机酸结构、化学式、分子量、别名

常用有机酸结构、化学式、分子量、别名
15
丙二酸
≥98%
HOOCCH2COOH
104.06
缩苹果酸
16
一水合柠檬酸
≥99.5%
C6H8O7
192.14
2-羟基-1,2,3-三羧基丙烷
17
香草酸
98%
C8H8O4
168.15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
18
2,4-二羟基苯甲酸
≥99%
C7H6O4
154.12
19
水杨酸
≥99.5%
C7H6O3
CH3CH(OH)COOH
90
α羟基丙酸
7
富马酸
≥99.0%
HOOCCH=CHCOOH
116.07
反丁烯二酸
8
对羟基苯甲酸
≥99.0%
C7H6O3
138.13
尼泊金酸
9
马来酸
≥99.5%
HOOCCH=CHCOOH
116.07
顺丁烯二酸
10
肉桂酸
≥99.5%
C6H5-CH=CH-COOH
148.17
β-苯丙烯酸、3-苯基-2-丙烯酸
138
邻羟基苯甲酸
20
丁二酸
(琥珀酸)
≥99.5%
HOOCCH2CH2COOH
118.09
琥珀酸
21
DL-苹果酸
≥99%
C4H6O5
134.09
2-羟基丁二酸
22
齐墩果酸
97%
C30H48O3
456.71
3β-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
23
β-甘草次酸
97%
C30H46O4
470.64
3-羟基-11-氧化-18,20-齐墩果烷-12-烯酸

10-羟基-2-癸烯酸 结构式

10-羟基-2-癸烯酸 结构式

10-羟基-2-癸烯酸结构式
摘要:
1.10-羟基-2-癸烯酸的概述
2.10-羟基-2-癸烯酸的结构式
3.10-羟基-2-癸烯酸的性质与应用
正文:
1.10-羟基-2-癸烯酸的概述
10-羟基-2-癸烯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化学式为C18H32O3,是一种长链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中。

在生物体内,10-羟基-2-癸烯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调节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分化等。

此外,它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保健品。

2.10-羟基-2-癸烯酸的结构式
10-羟基-2-癸烯酸的结构式为CH3CH2CH2CH2CH(OH)COOH,它是一种含有羧基和羟基的长链脂肪酸。

其中,羧基和羟基分别位于分子的两端,使得该化合物具有酸碱性,能够在水中形成离子。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10-羟基-2-癸烯酸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3.10-羟基-2-癸烯酸的性质与应用
10-羟基-2-癸烯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调节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分化等。

在生物体内,它主要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调节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实现对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控。

此外,10-羟基-2-癸烯酸还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10-羟基-2-癸烯酸被广泛用于生产保健品、化妆品等。

作为一种天然的有机化合物,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作为保健品补充人体所需的脂肪酸。

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用于化妆品中,保护皮肤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总之,10-羟基-2-癸烯酸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和广泛应用价值的有机化合物。

常用有机酸结构、化学式、分子量、别名

常用有机酸结构、化学式、分子量、别名
24
咖啡酸
98%
C9H8O4
180.15
3,4-二羟基苯基烯丙酸
25
蛇床子素
99%
C15H16O3
244.29
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
26
熊果酸
93%
C30H48O3
456.68
龟裂链霉菌菌种交接说明
今由陈晓红将张江波、秦宝福老师2016年月日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寄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实验实训中心的土霉素发酵菌种龟裂链霉菌冻干粉(牛奶管)支,斜面支,转交给刘建党、张江波老师,并将牛奶管支保藏在陈鹏老师实验室-80℃冰箱,斜面支保藏在陈鹏老师实验室4℃冰箱。特此说明。
经办人:
日期:2016年3月11日
CH3CH(OH)COOH
90
α羟基丙酸
7
富马酸
≥99.0%
HOOCCH=CHCOOH
116.07
反丁烯二酸
8
对羟基苯甲酸
≥99.0%
C7H6O3
138.13
尼泊金酸
9
马来酸
≥99.5%
HOOCCH=CHCOOH
116.07
顺丁烯二酸
10
肉桂酸
≥99.5%
C6H5-CH=CH-COOH
148.17
β-苯丙烯酸、3-苯基-2-丙烯酸
11
没食子酸
≥99%
C7H6O5
170.12
3,4,5-三羟基苯甲酸
12
烟酸
≥99.5%-100.5%
C6H5NO2
123.11
维生素B3、维生素PP、尼克酸
13
山梨酸钾
≥98%
CH3CH=CHCH=CHCOOK

各种氨基酸的结构式

各种氨基酸的结构式

各种氨基酸的结构式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共有20种标准氨基酸,它们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氨基酸的结构式。

1. 甘氨酸(Glycine,Gly,G)甘氨酸是最简单的氨基酸,其分子式为C2H5NO2,结构式为H2NCH2COOH。

甘氨酸的侧链是一个氢原子,因此是一种非极性氨基酸。

2. 丝氨酸(Serine,Ser,S)丝氨酸的分子式为C3H7NO3,结构式为H2NCH(CH2OH)COOH。

丝氨酸的侧链是一个羟基(-OH),因此是一种亲水性氨基酸。

3.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F)苯丙氨酸的分子式为C9H11NO2,结构式为H2NCH2C6H5COOH。

苯丙氨酸的侧链是一个苯环,因此是一种非极性氨基酸。

4. 色氨酸(Tryptophan,Trp,W)色氨酸的分子式为C11H12N2O2,结构式为H2NCH(C6H4NH2)COOH。

色氨酸的侧链中含有一个吲哚环结构,是一种含氮芳香族氨基酸。

5. 赖氨酸(Lysine,Lys,K)赖氨酸的分子式为C6H14N2O2,结构式为H2N(CH2)4NH2COOH。

赖氨酸中含有两个氨基,因此是一种含有两官能团的碱性氨基酸。

6. 缬氨酸(Leucine,Leu,L)缬氨酸的分子式为C6H13NO2,结构式为H2N(CH2)3CH3COOH。

缬氨酸是一种疏水性氨基酸,其侧链是一个异戊二烯基。

7. 苏氨酸(Threonine,Thr,T)苏氨酸的分子式为C4H9NO3,结构式为H2NCH(CH3)COOH。

苏氨酸是一种亲水性氨基酸,其侧链中含有一个甲基和一个羟基。

8. 色胺酸(Tyrosine,Tyr,Y)色胺酸的分子式为C9H11NO3,结构式为H2NCH2C6H4OHCOOH。

色胺酸是一种含酚基的氨基酸,具有亲水性。

9. 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E)谷氨酸的分子式为C5H9NO4,结构式为H2N(CH2)2COOH。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有机物的名称、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编号名称分子式结构简式烷烃1甲烷CH42乙烷C2H6CH3—CH3、CH3CH3、3丙烷C3H8CH3—CH2—CH3、CH3CH2CH3、、4正丁烷C4H10CH3—CH2—CH2—CH3、CH3CH2CH2CH3、52—甲基丙烷异丁烷C4H10、CH CH33、6正戊烷C5H12CH3—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H3、CH3CH23CH3、72—甲基丁烷异戊烷C5H1282 ,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C5H12、C CH349正己烷C6H14CH3—CH2—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H2CH3、CH3CH24CH3、102—甲基戊烷异己烷C6H14113—甲基戊烷C6H14122 ,3—二甲基丁烷C6H14132 ,2—二甲基丁烷C6H1414正庚烷C7H16CH3—CH2—CH2—CH2—CH2—CH2—CH3、CH3CH2CH2CH2CH2CH2CH3、CH3CH25CH3152—甲基己烷异庚烷C7H16163—甲基己烷C7H16172 ,2—二甲基戊烷C7H16183 ,3—二甲基戊烷C7H16192 ,3—二甲基戊烷C7H16202 ,4—二甲基戊烷C7H16212 , 2 ,3—三甲基丁烷C7H16223—乙基戊烷C7H16232,2,4,4—四甲基戊烷C9H20242,3—二甲基—3—乙基戊烷C9H20253 ,3,4—三甲基己烷C9H20262,2,4—三甲基戊烷C8H18272,3,3—三甲基戊烷C8H18282,2,3—三甲基戊烷C8H18292,3,4—三甲基戊烷C8H18环烷烃30环丙烷C3H6、31环戊烷C5H10、32环己烷C 6H12、、33甲基环己烷C7H14、34乙基环己烷C8H1635顺对二甲基环己烷C8H1636反对二甲基环己烷C8H16烯烃37乙烯C2H4CH2=CH2、33丙烯C3H6CH3—CH=CH2、CH3CH=CH2 341—丁烯C4H8CH2=CH—CH2—CH3、352—丁烯C4H8CH3—CH=CH—CH3、CH3CH=CHCH3 36甲基丙烯C4H8371—戊烯C5H10CH2=CH—CH2—CH2—CH3、CH2=CHCH2CH2CH3、CH2=CH CH22CH3382—戊烯C5H10CH3—CH=CH—CH2—CH3、CH3CH=CHCH2CH3392—甲基—1—丁烯C5H10403—甲基—1—丁烯C5H10412—甲基—2—丁烯C5H1042 1 ,3—丁二烯C4H6CH2=CH—CH=CH2、CH2=CHCH=CH2432—甲基—1 ,3—丁二烯异戊二烯C5H8442,2,5,5—四甲基—3—己烯C10H20、CH33CCH=CHC CH33452,4,4—三甲基—1—戊烯C8H16462,4,4—三甲基—2—戊烯C8H16473—甲基—1,3—己二烯C8H14482—甲基—32,2—乙基—1,3—丁二烯C9H16493,4—二甲基—2—乙基—1—戊烯C9H18503—乙基—1 ,3—戊二烯C7H12514—甲基环己烯C7H12炔烃52乙炔C2H2HC≡CH、H—C≡C—H53丙炔C3H4HC≡C—CH3、CH≡CCH3541—丁炔C4H6HC≡C—CH2—CH3、CH≡CCH2CH3、552—丁炔C4H6CH3—C≡C—CH3、CH3C≡CCH3 561—戊炔C5H8HC≡C—CH2—CH2—CH3、CH≡CCH2CH2CH3、572—戊炔C5H8CH3—C≡C—CH2—CH3、CH3C≡CCH2CH3583—甲基—1—丁炔C5H8593—甲基己—3—烯炔C7H10603—乙基戊—3—烯炔C7H10芳香烃61苯C6H6、、62甲苯C7H8、、C6H5—CH363乙苯C 8H10、、C6H5—C2H5 64邻二甲苯C8H1065间二甲苯C8H1066对二甲苯C8H1067间甲乙苯C9H1268戊苯C11H16C6H5C5H11、692—苯基戊烷C11H16702—甲基—1—苯基丁烷C11H16713—甲基—1—苯基丁烷C11H16722—甲基—3—苯基丁烷C11H16732,2—二甲基—1—苯基丙烷C11H16、C6H5CH2C CH33743—苯基戊烷C11H16、C6H5CH CH2CH3275苯乙烯C8H8、、C6H5CH=CH276苯乙炔C8H6、C6H5C CH77联二苯C12H10、C6H5—C6H5、C6H5278二苯甲烷C12H12、CH2C6H52 79萘C10H880—甲萘C11H1081—甲萘C11H10821,6—二甲萘C12H12831,5—二甲萘C12H1284—乙萘C12H1285—乙萘C12H1286蒽C14H1087菲C14H1088并四苯C18H1289并五苯C22H1490C16H1091C22H12卤代烃92一氯甲烷CH3Cl CH3Cl 93二氯甲烷CH2Cl2CH2Cl294三氯甲烷氯仿CHCl3CHCl395四氯化碳CCl4CCl496三碘甲烷碘仿CHI3CHI397四氟化碳CF4CF498四溴化碳CBr4CBr499四碘化碳CI4CI4100氯乙烷C2H5Cl C2H5Cl、CH3CH2Cl 101溴乙烷C2H5Br C2H5Br、CH3CH2Br 102氯苯C6H5Cl、C6H5Cl103溴苯C 6H5Br、、C6H5Br 104四氟乙烯C2F4CF2=CF21051,1,2,2—四溴乙烷C2H2Br4CHBr2—CHBr21061,2—二溴乙烯C2H2Br2BrCH=CHBr 107氯乙烯C2H3Cl CH2=CHCl1083,4—二溴—1—丁烯C4H6Br2CH2=CH—CHBr—CH2Br1091,4—二溴—2—丁烯C4H6Br2CH2Br—CH=CH—CH2Br110邻氯甲苯C7H7Cl 111间氯甲苯C7H7Cl 112对氯甲苯C7H7Cl1132,4,6—三溴甲苯C7H5Br3114苄氯苯甲氯C7H7Cl1154—溴辛烷C8H17Br、CH3CH23CHBr CH22CH3醇116甲醇CH4O CH3—OH、CH3OH117乙醇C2H6O C2H5—OH、C2H5OH、CH3CH2OH1181—丙醇C3H8O C3H7—OH、C3H7OH、CH3CH2CH2OH1192—丙醇异丙醇C3H8O1201—丁醇正丁醇C4H10O C4H9—OH、C4H9OH、CH3CH23OH1212—丁醇异丁醇C4H10O1222—甲基—1—丙醇C4H10O1232—甲基—2—丙醇C4H10O、1242,2—二甲基—1—丙醇C5H12O1252—甲基—2—丁醇C5H12O、、126乙二醇C2H6O2、HOH2CCH2OH、CH2OH2127丙三醇C3H8O3、C3H5OH31282—丁炔—1,4二醇C4H6O2129氨基乙醇C2H7NO1302,2—二甲基—1—丁醇C6H14O1313—甲基—1—丁醇C5H12O1322—戊醇C5H12O、1333—戊醇C5H12O1341,2—丁二醇C4H114O21352—氯乙醇C2H5OCl136苯甲醇苄醇C7H8O137环丙醇C3H6O138对甲基环己醇C7H14O139邻甲基环己醇C7H14O醚140甲醚C2H6O CH3—O—CH3、CH3OCH3141甲乙醚C3H8O CH3—O—C2H5、CH3OC2H5、CH3OCH2CH3142乙醚C4H10O C2H5—O—C2H5、C2H5OC2H5、CH3CH2OCH2CH3、C2H52O143甲正丙醚C4H10O CH3—O—C3H7、CH3OC3H7、CH3OCH2CH2CH3144甲异丙醚C4H10OCH3OCH CH32、145甲苯醚C7H18O146异丙醚C6H14O、CH32CHOCH CH32环氧烷147环氧乙烷C2H4O148二氧杂环己烷C4H8O149甲基环氧乙烷C3H6O酚150苯酚C6H6O、1511,2,3—苯三酚邻苯三酚C6H6O31521,3,5—苯三酚间苯三酚C6H6O31532,4,6—三溴苯酚C6H3Obr3、154邻甲苯酚C7H8O 155间甲酚C7H8O 156对甲酚C7H8O1572,4,6—三硝基苯酚C6H3N3O7醛和酮158甲醛CH2OHCHO、159乙醛C2H4OCH3CHO、160丙醛C3H6O CH3CH2CHO、C2H5CHO161丁醛C4H8O CH3CH2CH2CHO、C3H7CHO1622—甲基丙醛C4H8O、CH32CHCHO 1633—丁羟醛C4H8O2164乙二醛C2H2O2、、CHO2165丙酮C3H6O、、CH32CO、CH3COCH3166丁酮C4H8O、CH3COCH2CH3167丙二烯酮C3O2O=C=C=C=O、168邻乙酰基苯乙醛羧酸169甲酸CH2O2HCOOH、、170乙酸C2H4O2CH3COOH、171丙酸C3H6O2CH3CH2COOH、C2H5COOH、172丁酸C4H8O2CH3CH2CH2COOH、C3H7COOH173甲基丙酸C4H8O2、CH32CHCOOH174硬脂酸C18H36O2C17H35COOH、175软脂酸C16H32O2C15H31COOH、176油酸C18H34O2C17H33COOH177苯甲酸C7H6O2、、C6H5COOH、178苯正丙酸C9H10O2、C6H5CH2CH2COOH179乙二酸C2H2O4、、COOH2、HOOC—COOH180丙二酸C3H4O4、HOOC—CH2—COOH、CH2COOH2181丁二酸C4H6O4、HOOC CH22COOH、CH2COOH2 182顺丁烯二酸C4H4O4183反丁烯二酸C4H4O4184邻苯二甲酸C8H6O4185间苯二甲酸C8H6O4186对苯二甲酸C8H6O4187甲酸酐C2H2O3HCO2O188乙酐C4H6O3、CH3CO2O189乳酸—羟基丙酸C3H6O3、190—羟基丙酸C3H6O31912,2—二甲基丙酸C4H10O2、CH33CCOOH1923—甲基戊—4—烯酸C6H12O2193邻羟基苯甲酸C7H6O3194对羟基苯甲酸C7H6O3、195间羟基苯甲酸C7H6O3196对羟基苯—2—丙烯酸C9H8O3197间羟基羧基苯甲醇C8H8O4酯198甲酸甲酯C2H4O2HCOOCH3、199甲酸乙酯C3H6O2HCOOC2H5、HCOOCH2CH3200乙酸甲酯C3H6O2、CH3COOCH3201乙酸乙酯C4H8O2、CH3COOC2H5、CH3COOCH2CH3202甲酸正丙酯C4H8O2HCOOC3H7、HCOOCH2CH2CH3203甲酸异丙酯C4H8O2、、HCOOCH CH32204甲酸新戊酯、甲酸2,2—二甲基丙酯C6H12O2、HCOOCH2C CH33205甲酸—2—甲基丁酯C6H12O2206甲酸异戊酯C6H12O2、HCOO CH22CH CH32 207对乙酸甲苯酯C9H10O2208丙酸甲酯C4H8O2CH3CH2COOCH3、C2H5COOCH320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C8H8O32102,2—二甲基丙酸甲酯、新戊酸甲酯C6H12O2、CH33COOCH3211硬脂酸甘油酯C57H110O6、C17H35COO C3H5212软脂酸甘油酯C51H170O6、C15H31COO C3H5213油脂酸甘油酯C57H104O6、C17H33COO C3H5214苯甲酸甲酯C8H8O2、C6H5COOCH3215硝酸乙酯C2H5NO3C2H5ONO2、CH3CH2ONO22163—羟基丙酸正丙酯C6H12O3、HO CH22COO CH22CH32172—羟基丙酸正丙酯C6H12O3218丙二酸二乙酯C7H12O4、C2H5OOC—CH2—COOC2H52192—丁酮酸异丁酯C8H14O3220乙酸对甲酚酯C9H10O2221甲酸氯甲醇酯C2H3O2Cl222异戊酸异戊酯C10H20O2、CH32CHCOO CH2CH CH32223乙二酸乙二醇酯C4H4O4224三硝酸甘油酯硝化甘油C3H5N3O9硝基化合物225硝基苯C6H5NO2、、C6H5—NO2 226硝基甲烷CH3NO2CH3—NO2、CH3NO2227硝基乙烷C2H5NO2C2H5—NO2、C2H5NO2、CH3CH2NO22282,4,6—三硝基甲苯TNTC7H5N3O6229—硝基萘C10H7NO2 230—硝基萘C10H7NO22311,8—二硝基萘C10H6N2O42321,5—二硝基萘C10H6N2O4糖类233葡萄糖C6H12O6、CH2OH CHOH4CHO 234果糖C6H12O6CH2OH CHOH3COCH2OH235蔗糖C12H22O11C12H22O11236麦芽糖C12H22O11C12H22O11237淀粉C6H11O5n C12H22O11n238纤维素C6H11O5n、[C6H7O2OH3]n氨基酸239甘氨酸氨基乙酸C2H5NO2240丙氨酸—氨基丙酸C3H7NO2241苯丙氨酸—氨基——苯基丙酸C8H11NO2242谷氨酸—氨基戊二酸C5H9NO4高分子化合物243聚乙烯C2H4n 244聚丙烯C3H6n 245聚氯乙烯C2H3Cl n246聚苯乙烯C8H8n、247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n、248聚丙烯腈人造羊毛C2H3CN n249聚四氟乙烯塑料王C2F4n250酚醛塑料电木C7H6O n251脲醛塑料电玉CH4N2O n252环氧树脂C19H20O3n25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的确良C10H10O3n254聚己内酰胺绵纶C6H11NO n255聚乙烯醇缩甲醛维尼纶C5H8O2n256丁苯橡胶C12H14n 257顺丁橡胶C4H6n 258氯丁橡胶C4H5Cl n259丁腈橡胶C7H9CN n 260聚硫橡胶C2H4S4n 261硅橡胶C2H6SiO n 262丁基橡胶263异戊橡胶合成天然橡胶C5H8n264聚乳酸C3H3O2n 265聚丙酸甲酯C4H6O2n 266聚丙酸正丁酯C7H12O2n 267聚乙丙丁酯C9H18n 268人造象牙CH2O n 289聚环氧乙烷C2H4O n 290聚乙炔C2H2n 291C9H16n 292戊苯橡胶C13H16n 293C10H10n294C10H10n295Nomex纤维C14H10N2O2n296C15H16O6n其它297二恶英C12H4O2Cl4n298维生素C C6H8O6n299立方烷C8H8n3002,3,4—三羟基苯甲酸—2,3—二羟基—5—羧基苯酚酯C14H10O9n301苯磺酸C6H6SO3 302对氨基苯磺酸C10H9NSO3 303吗啡C17H17NO3 304葡萄糖二酸C6H10O8305三硝酸纤维素酯C6H7N3O9n306丙二酰氯C3H2O2Cl2 307丙二酰胺C3H6N2O2308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C10H16O309三聚甲醛C3H6O3 310氨基树脂C6H6N6。

花生四烯酸

花生四烯酸

花生四烯酸1简介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又名花生油烯酸,是一种重要的人体必须脂肪酸,也是人体中含量最高、分布最广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维持机体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结构脂类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组织(特别是神经组织)器官中,而且还是人体前列腺素合成的重要前体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重要的营养作用,已经在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理化性质图一花生四烯酸结构式花生四烯酸是一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有20个碳原子和4个双键,化学名称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分子量为304.5,分子式为C20H32O2,在室温下呈液体,熔点为-49.5℃,沸点为245 ℃,溶解于醇、醚和水中,碘值为333.50 gI/l00 g,紫外吸收峰为257,268和315 nm[1]。

由于 A A是一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其含四个不饱和双键,因此极易受空气中光照氧气、金属离子的影响而被氧化,被氧化后即丧失A A的生理功能,还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3 花生四烯酸的生理活性在哺乳动物中的A A通常由亚油酸代谢而得到。

途径为食物来源的亚油酸先脱饱和生成γ一亚麻酸( GLA ),再经延长碳链,脱饱和生成A A。

然后A A再转变成前列腺素,白三烯,血栓素等类二十烷。

A A是这些二十碳衍生物的直接前体。

这些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A A 和这些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如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平滑肌收缩,促进细胞分裂,抑制血小板聚集等[2]。

4 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在生物体内,A A主要以磷脂的形式存于细胞膜上,当细胞膜受刺激时,于磷酶A 2和磷脂酶C的作用下,A A从细胞膜磷脂池中释放出来,然后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通过以下三种主要途径进行代谢:图二二十碳衍生物的生化合成途径[3]4.1 环加氧酶(COX)途径游离的AA在环加氧酶(CO)的作用下,先形成不稳定的环内过氧化物(PGG2和PGH2),然后进一步形成前列腺素(PG),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烷素(TXA2).TXA2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很快降解为TXB2.PGI2的性质不稳定,在中性溶液中可水解成6-k-PGF1α,然后在肝脏中进一步代谢为6-k-PGE1[4]。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编名称分子式结构,简,式号烷烃1甲烷ch42乙烷ch26ch—ch、chch、3333ch—ch—ch、chchch、3233233丙烷ch38、4正丁烷chch—ch—ch—ch、chchchch、41032233223 2—甲基丙烷5ch410,异丁烷,、ch,ch,、33ch—ch—ch—ch—ch、chchchchch、32223322236,正,戊烷ch512ch,ch,ch、32332—甲基丁烷7ch,异戊烷,5122,2—二甲基丙烷8ch512,新戊烷,、c,ch,34ch—ch—ch—ch—ch—ch、3222239正己烷ch614chchchchchch、ch,ch,ch、32222332432—甲基戊烷10ch614,异己烷,113—甲基戊烷ch6142,3—二甲基丁12ch614烷2,2—二甲基丁13ch614烷ch—ch—ch—ch—ch—ch—ch、322222314,正,庚烷ch716chchchchchchch、ch,ch,ch322222332532—甲基己烷15ch716,异庚烷,163—甲基己烷ch7162,2—二甲基戊17ch716烷3,3—二甲基戊18ch716烷2,3—二甲基戊19ch716烷2,4—二甲基戊20ch716烷2,2,3—三甲21ch716基丁烷3—乙基戊烷22ch7162,2,4,4—四甲23ch920基戊烷2,3—二甲基—24ch9203—乙基戊烷3,3,4—三甲基25ch920己烷2,2,4—三甲基26ch818戊烷2,3,3—三甲基27ch818戊烷2,2,3—三甲基28ch818戊烷2,3,4—三甲基29ch818戊烷环烷烃30环丙烷ch36、31环戊烷ch510 、32环己烷ch612、、33甲基环己烷ch714、34乙基环己烷ch816顺对二甲基环35ch816己烷反对二甲基环36ch816己烷烯烃37乙烯ch24ch,ch、2233丙烯chch—ch,ch、chch,ch363232341—丁烯chch,ch—ch—ch、48223352—丁烯chch—ch,ch—ch、chch,chch48333336甲基丙烯ch48ch,ch—ch—ch—ch、2223371—戊烯ch510ch,chchchch、ch,ch,ch,ch22232223ch—ch,ch—ch—ch、323382—戊烯ch510chch,chchch3232—甲基—1—39ch510丁烯3—甲基—1—40ch510丁烯2—甲基—2—41ch510丁烯421,3—丁二烯chch,ch—ch,ch、ch,chch,ch4622222—甲基—1,3—丁二烯43ch58,异戊二烯,2,2,5,5—四甲44ch1020基—3—己烯、,ch,h,chc,ch,33332,4,4—三甲基45ch816—1—戊烯2,4,4—三甲基46ch816—2—戊烯3—甲基—1,347ch814—己二烯2—甲基—483,2,2—乙基,—ch9161,3—丁二烯3,4—二甲基—492—乙基—1—ch918戊烯3—乙基—1,350ch712—戊二烯514—甲基环己烯ch712炔烃52乙炔chhc?ch、h—c?c—h22丙炔hc?c—ch、ch?h53ch3334541—丁炔chhc?c—ch—ch、ch?hch、462323552—丁炔chch—c?c—ch、chc?h463333561—戊炔chhc?c—ch—ch—ch、ch?hchch、58223223572—戊炔chch—c?c—ch—ch、chc?hch58323323 3—甲基—1—58ch58丁炔3—甲基己—359ch710—烯炔3—乙基戊—360ch710—烯炔芳香烃61苯ch66、、62甲苯ch78、、ch—ch65363乙苯ch810、、ch—ch652564邻二甲苯ch810间二甲苯65ch81066对二甲苯ch81067间甲乙苯ch912戊苯68ch1116chch、65511692—苯基戊烷ch11162—甲基—1—70ch1116苯基丁烷3—甲基—1—71ch1116苯基丁烷2—甲基—3—72ch1116苯基丁烷2,2—二甲基—73ch11161—苯基丙烷、chchc,ch,65233743—苯基戊烷ch1116、chch,chch,6523275苯乙烯ch88 、、chch,ch65276苯乙炔ch86、chc,ch6577联二苯ch1210、ch —ch、,ch,6565652二苯甲烷78ch1212、ch,ch,265279萘ch10880,—甲萘ch111081,—甲萘ch1110821,6—二甲萘ch1212831,5—二甲萘ch121284,—乙萘ch121285,—乙萘ch121286蒽ch141087菲ch141088并四苯ch181289并五苯ch2214 90ch161091ch2212卤代烃92一氯甲烷chclchcl3393二氯甲烷chclchcl222294三氯甲烷,氯仿,chclchcl3395四氯化碳ll4496三碘甲烷,碘仿,chichi3397四氟化碳cfcf4498四溴化碳cbrcbr4499四碘化碳cici44100氯乙烷chclchcl、chchcl252532101溴乙烷chbrchbr、chchbr252532102氯苯chcl65、chcl65103溴苯chbr65、、chbr65104四氟乙烯cfcf,cf24221,1,2,2—四溴105chbrchbr—chbr22422乙烷1061,2—二溴乙烯chbrbrch,chbr222107氯乙烯chclch,chcl2323,4—二溴—1108chbrch,ch—chbr—chbr46222—丁烯1,4—二溴—2109chbrchbr—ch,ch—chbr46222—丁烯110邻氯甲苯chcl77111间氯甲苯chcl77112对氯甲苯chcl772,4,6—三溴甲113chbr753苯114苄氯,苯甲氯,chcl771154—溴辛烷chbr817、ch,ch,chbr,ch,ch323223 醇116甲醇choch—oh、choh433117乙醇choch—oh、choh、chchoh262525321181—丙醇choch—oh、choh、chchchoh383737322 2—丙醇,异丙119cho38醇,1—丁醇h—oh、choh、ch,ch,ohc120cho4949323410,正丁醇, 2—丁醇121cho410,异丁醇,2—甲基—1—122cho410丙醇2—甲基—2—123cho410丙醇、2,2—二甲基—124cho5121—丙醇2—甲基—2—125cho512丁醇、、126乙二醇cho262、hohhoh、,choh,2222127丙三醇cho383 、ch,oh,3532—丁炔—1,4128cho462二醇129氨基乙醇chno272,2—二甲基—130cho6141—丁醇3—甲基—1—131cho512丁醇2—戊醇132cho512、1333—戊醇cho5121341,2—丁二醇cho411421352—氯乙醇chocl25136苯甲醇,苄醇,cho78137环丙醇cho36138对甲基环己醇cho714139邻甲基环己醇cho714醚140甲醚choch—o—ch、choch263333141甲乙醚choch—o—ch、choch、chochch38325325323h—o—ch、choch、c25252525142乙醚cho410chchochch、,ch,o3223252143甲正丙醚choch—o—ch、choch、chochchch4103373373223144甲异丙醚cho410choch,ch,、332145甲苯醚cho718146异丙醚cho614、,ch,choch,ch,3232环氧烷147环氧乙烷cho24148二氧杂环己烷cho48149甲基环氧乙烷cho36酚150苯酚cho66、1,2,3—苯三酚151cho663,邻苯三酚,1,3,5—苯三酚152cho663,间苯三酚,2,4,6—三溴苯153chobr633酚、154邻甲苯酚cho78155间甲酚cho78156对甲酚cho782,4,6—三硝基157chno6337苯酚醛和酮158甲醛cho2hcho、乙醛159cho24chcho、3160丙醛chochchcho、chcho363225161丁醛chochchchcho、chcho48322371622—甲基丙醛cho48、,ch,chcho321633—丁羟醛cho482164乙二醛cho222、、,cho,2165丙酮cho36、、,ch,co、chcoch3233166丁酮cho48、chcochch323167丙二烯酮co32o,c,c,c,o、邻乙酰基苯乙168醛羧酸169甲酸cho22hcooh、、170乙酸cho242chcooh、3171丙酸cho362chchcooh、chcooh、3225172丁酸chochchchcooh、chcooh48232237173甲基丙酸cho482、,ch,chcooh32174硬脂酸cho18362chcooh、1735175软脂酸cho16322chcooh、1531油酸176chochcooh183421733、、177苯甲酸cho762chcooh、65178苯正丙酸cho9102、chchchcooh6522179乙二酸cho224、、,cooh,、hooc—cooh2180丙二酸cho344、hooc—ch—cooh、ch,cooh,222181丁二酸cho464、hooc,ch,cooh、,chcooh,2222182顺丁烯二酸cho444183反丁烯二酸cho444184邻苯二甲酸cho864185间苯二甲酸cho864186对苯二甲酸cho864187甲,酸,酐cho,hco,o2232188乙酐cho463、,chco,o32乳酸189cho363,,—羟基丙酸,、,—羟基丙酸190cho3632,2—二甲基丙191cho4102酸、,ch,ooh333—甲基戊—4192cho6122—烯酸193邻羟基苯甲酸cho763194对羟基苯甲酸cho763、间羟基苯甲酸195cho763对羟基苯—2—196cho983丙烯酸间羟基羧基苯197cho884甲醇酯198甲酸甲酯chohcooch、2423199甲酸乙酯chohcooch、hcoochch3622523乙酸甲酯200cho362、chcooch33201乙酸乙酯cho、482chcooch、chcoochch325323202甲酸正丙酯chohcooch、hcoochchch48237223203甲酸异丙酯cho482、、hcooch,ch,32甲酸新戊酯、204甲酸,2,2—二甲cho6122基,丙酯、hcoochc,ch,233甲酸—2—甲基205cho6122丁酯206甲酸异戊酯cho6122、hcoo,ch,ch,ch,2232207对乙酸甲苯酯cho9102丙酸甲酯chchcooch、chcooch208cho323253482对羟基苯甲酸209cho883甲酯2,2—二甲基丙210酸甲酯、cho6122新戊酸甲酯、,ch,cooch333211硬脂酸甘油酯cho571106、,chcoo,ch173535212软脂酸甘油酯cho511706、,chcoo,ch153135213油脂酸甘油酯cho571046、,chcoo,ch173335214苯甲酸甲酯cho882、chcooch653215硝酸乙酯chnochono、chchono2532523223—羟基丙酸正216cho6123丙酯、ho,ch,coo,ch,ch22223 2—羟基丙酸正217cho6123丙酯218丙二酸二乙酯cho7124 、chooc—ch—cooch252252—丁酮酸异丁219cho8143酯220乙酸对甲酚酯cho9102221甲酸氯甲,醇,酯chocl232222异戊酸异戊酯cho10202、,ch,chcoo,ch,ch,ch,32232乙二酸乙二,醇,223cho444酯三硝酸甘油酯224chno3539,硝化甘油,硝基化合物225硝基苯chno652、、ch—no652226硝基甲烷chnoch—no、chno323232227硝基乙烷chnoch—no、chno、chchno252252252322 2,4,6—三硝基228chno7536甲苯,tnt,229,—硝基萘chno1072230,—硝基萘chno10721,8—二硝基萘231chno106242321,5—二硝基萘chno10624糖类233葡萄糖cho6126、choh,choh,cho24234果糖chochoh,choh,cochoh6126232235蔗糖chocho122211122211236麦芽糖chocho122211122211237淀粉,cho,,cho,6115n122211n238纤维素,cho,6115n、[cho,oh,]6723n氨基酸甘氨酸239chno252,氨基乙酸,丙氨酸240chno372,—氨基丙酸苯丙氨酸241,—氨基—,—chno8112苯基丙酸谷氨酸242chno594,—氨基戊二酸高分子化合物243聚乙烯,ch,24n244聚丙烯,ch,36n245聚氯乙烯,chcl,23n246聚苯乙烯,ch,88n、有机玻璃,聚甲247,cho,582n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248,ch,23n,人造羊毛,聚四氟乙烯249,cf,24n,塑料王,250酚醛塑料,电木,,cho,76n251脲醛塑料,电玉,,chno,42n252环氧树脂,cho,19203n聚对苯二甲酸253乙二醇酯,cho,10103n,涤纶、的确良,聚己内酰胺254,chno,611n,绵纶,聚乙烯醇缩甲255醛,cho,582n,维尼纶,256丁苯橡胶,ch,1214n257顺丁橡胶,ch,46n258氯丁橡胶,chcl,45n259丁腈橡胶,ch,79n260聚硫橡胶,chs,244n261硅橡胶,chsio,26n262丁基橡胶异戊橡胶263,ch,58n,合成天然橡胶,264聚乳酸,cho,332n265聚丙酸甲酯,cho,462n266聚丙酸正丁酯,cho,7122n267聚乙丙丁酯,ch,918n268人造象牙,cho,2n289聚环氧乙烷,cho,24n290聚乙炔,ch,22n291,ch,916n292戊苯橡胶,ch,1316n293,ch,1010n294,ch,1010n295nomex纤维,chno,141022n296,cho,15166n其它297二恶英,chocl,12424n298维生素c,cho,686n299立方烷,ch,88n2,3,4—三羟基苯甲酸—2,3—300,cho,14109n二羟基—5—羧基苯,酚,酯301苯磺酸chso663302对氨基苯磺酸chnso1093303吗啡chno17173304葡萄糖二酸cho6108三硝酸纤维素305,chno,6739n酯丙二酰氯306chocl3222307丙二酰胺chno36223,7—二甲基—308cho10162,6—辛二烯醛三聚甲醛309cho363310氨基树脂chn66621 / 2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花生四烯酸

花生四烯酸

花生四烯酸1简介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又名花生油烯酸,是一种重要的人体必须脂肪酸,也是人体中含量最高、分布最广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维持机体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结构脂类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组织(特别是神经组织)器官中,而且还是人体前列腺素合成的重要前体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重要的营养作用,已经在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理化性质图一花生四烯酸结构式花生四烯酸是一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有20个碳原子和4个双键,化学名称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分子量为304.5,分子式为C20H32O2,在室温下呈液体,熔点为-49.5℃,沸点为245 ℃,溶解于醇、醚和水中,碘值为333.50 gI/l00 g,紫外吸收峰为257,268和315 nm[1]。

由于A A是一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其含四个不饱和双键,因此极易受空气中光照氧气、金属离子的影响而被氧化,被氧化后即丧失A A的生理功能,还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3 花生四烯酸的生理活性在哺乳动物中的A A通常由亚油酸代谢而得到。

途径为食物来源的亚油酸先脱饱和生成γ一亚麻酸( GLA ),再经延长碳链,脱饱和生成A A。

然后A A再转变成前列腺素,白三烯,血栓素等类二十烷。

A A是这些二十碳衍生物的直接前体。

这些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A A和这些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如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平滑肌收缩,促进细胞分裂,抑制血小板聚集等[2]。

4 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在生物体内,A A主要以磷脂的形式存于细胞膜上,当细胞膜受刺激时,于磷酶A 2和磷脂酶C的作用下,A A从细胞膜磷脂池中释放出来,然后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通过以下三种主要途径进行代谢:图二二十碳衍生物的生化合成途径[3]4.1 环加氧酶(COX)途径游离的AA在环加氧酶(CO)的作用下,先形成不稳定的环内过氧化物(PGG2和PGH2),然后进一步形成前列腺素(PG),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烷素(TXA2).TXA2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很快降解为TXB2.PGI2的性质不稳定,在中性溶液中可水解成6-k-PGF1α,然后在肝脏中进一步代谢为6-k-PGE1[4]。

【高中生物】核酸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高中生物】核酸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生物科技行业)核酸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核酸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核酸是生物体内极其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最早是瑞士的化学家米歇尔于1870年从脓细胞的核中分别出来的,由于它们是酸性的,并且最先是从核中分其他,故称为核酸。

核酸的发现比蛋白质晚得多。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核糖核酸(简称RNA )两大类,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核苷酸(包含脱氧核苷酸)。

1 .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每一个核苷酸分子由一分子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碱基分为两类:一类是嘌呤,为双环分子;另一类是嘧啶,为单环分子。

嘌呤一般均有A、G2种,嘧啶一般有C、 T、 U3种。

这 5 种碱基的结构式以以下图所示。

由上述结构式可知:腺嘌呤是嘌呤的 6 位碳原子上的 H 被氨基取代。

鸟嘌呤是嘌呤的 2 位碳原子上的 H 被氨基取代, 6 位碳原子上的 H 被酮基取代。

3 种嘧啶都是在嘧啶 2 位碳原子上由酮基取代 H ,在 4 位碳原子上由氨基或酮基取代 H 而成,对于 T,嘧啶的 5 位碳原子上由甲基取代了 H 。

凡含有酮基的嘧啶或嘌呤在溶液中可以发生酮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现象。

结晶状态时,为这类异构体的容量混杂物。

在生物体内则以酮式占优势,这对于核酸分子中氢键结构的形成特别重要。

比方尿嘧啶的互变异构反应式以以下图。

酮式( 2 , 4–二氧嘧啶)烯酸式( 2 , 4 –二羟嘧啶)在一些核酸中还存在少量其他修饰碱基。

由于含量很少,故又称微量碱基或稀有碱基。

核酸中修饰碱基多是 4 种主要碱基的衍生物。

tRNA 中的修饰碱基种类很多,如次黄嘌呤、二氢尿嘧啶、 5 –甲基尿嘧啶、 4 –硫尿嘧啶等, tRNA 中修饰碱基含量不一,某些tRNA中的修饰碱基可达碱基总量的10 %或更多。

核苷是核糖或脱氧核糖与嘌呤或嘧啶生成的糖苷。

戊糖的第 1 碳原子( C1)平时与嘌呤的第 9 氮原子或嘧啶的第 1 氮原子相连。

常用有机酸结构、化学式、分子量、别名

常用有机酸结构、化学式、分子量、别名
CH3CH(OH)COOH
90
α羟基丙酸
7
富马酸
≥99.0%
HOOCCH=CHCOOH
116.07
反丁烯二酸
8
对羟基苯甲酸
≥99.0%
C7H6O3
138.13
尼泊金酸
9
马来酸
≥9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HOOCCH=CHCOOH
116.07
顺丁烯二酸
10
肉桂酸
≥99.5%
C6H5-CH=CH-COOH
148.17
β-苯丙烯酸、3-苯基-2-丙烯酸
经办人:
日期:2016年3月11日
24
咖啡酸
98%
C9H8O4
180.15
3,4-二羟基苯基烯丙酸
25
蛇床子素
99%
C15H16O3
244.29
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
26
熊果酸
93%
C30H48O3
456.68
龟裂链霉菌菌种交接说明
今由陈晓红将张江波、秦宝福老师2016年月日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寄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实验实训中心的土霉素发酵菌种龟裂链霉菌冻干粉(牛奶管)支,斜面支,转交给刘建党、张江波老师,并将牛奶管支保藏在陈鹏老师实验室-80℃冰箱,斜面支保藏在陈鹏老师实验室4℃冰箱。特此说明。
15
丙二酸
≥98%
HOOCCH2COOH
104.06
缩苹果酸
16
一水合柠檬酸
≥99.5%
C6H8O7
192.14
2-羟基-1,2,3-三羧基丙烷
17
香草酸
98%
C8H8O4

【高中生物】核酸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高中生物】核酸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生物科技行业)核酸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核酸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核酸是生物体内极其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最早是瑞士的化学家米歇尔于1870年从脓细胞的核中分离出来的,由于它们是酸性的,并且最先是从核中分离的,故称为核酸。

核酸的发现比蛋白质晚得多。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核糖核酸(简称RNA)两大类,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核苷酸(包含脱氧核苷酸)。

1.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每一个核苷酸分子由一分子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碱基分为两类:一类是嘌呤,为双环分子;另一类是嘧啶,为单环分子。

嘌呤一般均有A、G2种,嘧啶一般有C、T、U3种。

这5种碱基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由上述结构式可知:腺嘌呤是嘌呤的6位碳原子上的H被氨基取代。

鸟嘌呤是嘌呤的2位碳原子上的H被氨基取代,6位碳原子上的H被酮基取代。

3种嘧啶都是在嘧啶2位碳原子上由酮基取代H,在4位碳原子上由氨基或酮基取代H而成,对于T,嘧啶的5位碳原子上由甲基取代了H。

凡含有酮基的嘧啶或嘌呤在溶液中可以发生酮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现象。

结晶状态时,为这种异构体的容量混合物。

在生物体内则以酮式占优势,这对于核酸分子中氢键结构的形成非常重要。

例如尿嘧啶的互变异构反应式如下图。

酮式(2,4–二氧嘧啶)烯酸式(2,4–二羟嘧啶)在一些核酸中还存在少量其他修饰碱基。

由于含量很少,故又称微量碱基或稀有碱基。

核酸中修饰碱基多是4种主要碱基的衍生物。

tRNA中的修饰碱基种类较多,如次黄嘌呤、二氢尿嘧啶、5–甲基尿嘧啶、4–硫尿嘧啶等,tRNA中修饰碱基含量不一,某些tRNA中的修饰碱基可达碱基总量的10%或更多。

核苷是核糖或脱氧核糖与嘌呤或嘧啶生成的糖苷。

戊糖的第1碳原子(C1)通常与嘌呤的第9氮原子或嘧啶的第1氮原子相连。

在tRNA中存在少量5–核糖尿嘧啶,这是一种碳苷,其C1是与尿嘧啶的第5位碳原子相连,因为这种戊糖与碱基的连接方式特殊(为C—C连接),故称为假尿苷如下图。

dha-pc结构式

dha-pc结构式

dha-pc结构式
DHA-PC是一种化合物,它的结构式是较为复杂的,我会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

DHA-PC指的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磷脂酰胆碱(PC)的结合物。

DHA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通常存在于鱼油中,而磷脂酰胆碱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中的磷脂类化合物。

因此,DHA-PC是DHA和PC分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DHA-PC的结构式可以通过化学式来表示,DHA的化学式为
C22H32O2,而PC的一般化学式为R1R2NCH2CH2N(CH3)3PO4,其中R1和R2代表脂肪酰基。

DHA-PC的结构式可能是DHA与PC分子通过酯键连接而成,具体的结构式可能需要通过实验手段和仪器分析来确定。

此外,DHA-PC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其结构也与其生物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DHA-PC在人体内可能发挥着重要的神经保护和调节细胞膜功能的作用,因此其结构与这些生物学功能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总之,DHA-PC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其结构式涉及到DHA和PC分子的结合方式,通过化学式和实验手段可以确定其具体
的结构式。

同时,其结构也与其生物功能密切相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花生一烯酸标准品__概述说明

花生一烯酸标准品__概述说明

花生一烯酸标准品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介绍了花生一烯酸标准品的概念、作用以及制备方法。

花生一烯酸是一种重要的脂肪酸,具有多种应用价值和健康功效。

在食品工业中,花生一烯酸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的调理和改良以及药物制剂中。

为了确保质量控制和检测准确性,花生一烯酸标准品的制备和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花生一烯酸标准品的作用、制备花生一烯酸标准品方法、花生一烯酸标准品的分析和检测方法以及结论部分。

通过这些内容对花生一烯酸标准品进行全面介绍,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花生一烯酸标准品的综合性信息,包括其定义、性质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制备花生一烯酸标准品的方法以及常用的分析和检测方法。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到花生一烯酸标准品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掌握相应的实验操作技巧和质量控制方法。

此外,本文还对未来花生一烯酸标准品的研究方向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 花生一烯酸标准品的作用花生一烯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本节将探讨花生一烯酸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强调花生一烯酸标准品的重要性。

2.1 花生一烯酸的定义和性质花生一烯酸,化学名称为(Z)-(9Z,12Z,15Z)-十八碳三烯酸,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脂肪酸。

它具有18个碳原子和三个双键,分子式为C18H32O2。

花生一烯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形式之一,具有很多良好的保健效果。

它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如花生油、亚麻籽油、菜籽油等。

与其他脂肪酸相比,花生一烯酸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较高的抗氧化活性,被公认为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2.2 花生一烯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花生一烯酸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作为营养补充剂添加到各种食品中,以提高其营养价值。

其次,花生一烯酸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腐败和变质的可能性。

常用有机酸结构、化学式、分子量、别名

常用有机酸结构、化学式、分子量、别名

名称含量分子式分子量化学名结构1 甲酸≥98.0% HCOOH 46.03 蚁酸2 乙酸≥99.5% CH3COOH 60.05 醋酸3 丙酸≥99.0% CH3CH2COOH 74.084 丁酸≥99.0% CH3CH2CH2COOH 88.11 酪酸5 苯甲酸≥99.5% C6H5COOH 122.1214 安息香酸6 乳酸85-90% CH3CH(OH)COOH 90 α羟基丙酸7 富马酸≥99.0% HOOCCH=CHCOOH 116.07 反丁烯二酸8 对羟基苯甲酸≥99.0% C7H6O3 138.13 尼泊金酸9 马来酸≥99.5% HOOCCH=CHCOOH 116.07 顺丁烯二酸10 肉桂酸≥99.5% C6H5-CH=CH-COOH 148.17 β-苯丙烯酸、3-苯基-2-丙烯酸11 没食子酸≥99% C7H6O5 170.12 3,4,5-三羟基苯甲酸12 烟酸≥99.5%-100.5% C6H5NO2 123.11 维生素B3、维生素PP、尼克酸13 山梨酸钾≥98% CH3CH=CHCH=CHCOOK 150.22 2,4-己二烯酸钾14 丁香酸98% C9H10O5 198.18 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15 丙二酸≥98% HOOCCH2COOH 104.06 缩苹果酸16 一水合柠檬酸≥99.5% C6H8O7 192.14 2-羟基-1,2,3-三羧基丙烷17 香草酸98% C8H8O4 168.15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18 2,4-二羟基苯甲酸≥99% C7H6O4 154.1219 水杨酸≥99.5% C7H6O3138 邻羟基苯甲酸20 丁二酸≥99.5% HOOCCH2CH2COOH 118.09 琥珀酸21 DL-苹果酸≥99% C4H6O5 134.09 2-羟基丁二酸22 齐墩果酸97% C30H48O3 456.71 3β-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23 β-甘草次酸97% C30H46O4470.643-羟基-11-氧化-18,20-齐墩果烷-12-烯酸24 咖啡酸98% C9H8O4 180.15 3,4-二羟基苯基烯丙酸25 蛇床子素99% C15H16O3 244.29 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26 熊果酸93% C30H48O3 456.68。

花生四烯酸

花生四烯酸

花生四烯酸1简介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又名花生油烯酸,是一种重要的人体必须脂肪酸,也是人体中含量最高、分布最广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维持机体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结构脂类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组织(特别是神经组织)器官中,而且还是人体前列腺素合成的重要前体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重要的营养作用,已经在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理化性质图一花生四烯酸结构式花生四烯酸是一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有20个碳原子和4个双键,化学名称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分子量为304.5,分子式为C20H32O2,在室温下呈液体,熔点为-49.5℃,沸点为245 ℃,溶解于醇、醚和水中,碘值为333.50 gI/l00 g,紫外吸收峰为257,268和315 nm[1]。

由于 A A是一种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其含四个不饱和双键,因此极易受空气中光照氧气、金属离子的影响而被氧化,被氧化后即丧失A A的生理功能,还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3 花生四烯酸的生理活性在哺乳动物中的A A通常由亚油酸代谢而得到。

途径为食物来源的亚油酸先脱饱和生成γ一亚麻酸( GLA ),再经延长碳链,脱饱和生成A A。

然后A A再转变成前列腺素,白三烯,血栓素等类二十烷。

A A是这些二十碳衍生物的直接前体。

这些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A A 和这些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如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平滑肌收缩,促进细胞分裂,抑制血小板聚集等[2]。

4 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在生物体内,A A主要以磷脂的形式存于细胞膜上,当细胞膜受刺激时,于磷酶A 2和磷脂酶C的作用下,A A从细胞膜磷脂池中释放出来,然后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通过以下三种主要途径进行代谢:图二二十碳衍生物的生化合成途径[3]4.1 环加氧酶(COX)途径游离的AA在环加氧酶(CO)的作用下,先形成不稳定的环内过氧化物(PGG2和PGH2),然后进一步形成前列腺素(PG),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烷素(TXA2).TXA2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很快降解为TXB2.PGI2的性质不稳定,在中性溶液中可水解成6-k-PGF1α,然后在肝脏中进一步代谢为6-k-PGE1[4]。

epa分子结构

epa分子结构

epa分子结构EPA(Eicosapentaenoic Acid)是一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也称为二十碳五烯酸。

它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和健康益处,被认为是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之一。

由于EPA分子结构的独特性,它在医学和营养领域中备受关注。

一、EPA分子结构的基本组成EPA分子结构由20个碳原子和5个双键组成,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

它的化学式为C20H30O2。

二、EPA的空间构型EPA在空间上呈现出特定的立体构型。

在分子中,碳原子的空间位置会对分子的性质和功能起到重要影响。

EPA的双键位置和立体构型使其在生物体内发挥特殊的生物活性。

三、EPA的双键位置EPA分子结构的双键位置是其独特之处。

EPA的第三个双键位置位于第三个碳原子与第四个碳原子之间,从化学角度来看,这种双键位置的存在使EPA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可以更容易地参与生物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

四、EPA的生物活性EPA作为一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许多生物活性。

它能够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血管健康、调节免疫功能、保护神经系统等。

EPA通过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影响细胞信号传导以及参与脂质代谢等方式发挥作用。

五、EPA的来源EPA不仅可以通过食物摄入,如鱼类、海藻等,还可以通过补充剂的形式获得。

在某些情况下,人体无法摄取足够的EPA,因此补充EPA成为一种常见的选择。

六、EPA的应用领域由于EPA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和其生物活性,EPA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医学领域中,EPA常被用于心血管疾病、关节炎、抑郁症等的治疗。

营养领域中,EPA常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补充剂,用于满足人体对ω-3脂肪酸的需求。

七、EPA与DHA的关系EPA和DHA(Docosahexaenoic Acid)是两种常见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它们在结构上有所不同,但都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

两者在人体内可相互转化并共同发挥作用,但各有所长。

EPA在炎症调节和心血管健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DHA则在神经系统健康和认知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dha高中化学

dha高中化学

DHA,全名为二十六碳六烯酸,是一种一元羧酸。

在高中化学中,DHA被广泛认为是大脑和视网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DHA的基本性质。

DHA的分子式为CHO ₂,结构简式为CHCOOH。

作为一元羧酸,DHA具有羧酸的所有性质,这意味着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此外,DHA的单体间也可以发生聚合反应,这种反应在生物体内通常与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有关。

在高中化学中,DHA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制是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DHA与不同物质的反应,以及它在生物体内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机制,以及DHA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在高中化学中作为知识点外,DHA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对人体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性,DHA被广泛应用于营养补充剂、食品和药品中。

研究表明,适当补充DHA可以有助于维持大脑和视网膜的正常功能,预防一些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综上所述,DHA作为高中化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学习和理解DHA的性质和反应机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机制,并为将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打下基础。

同时,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了解DHA的作用和应用,也有助于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烯酸结构式
什么是烯酸?
烯酸是一类含有烯烃(C=C)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不饱和羧酸。

它们是由
一个或多个含有双键的碳原子和一个羧基(-COOH)组成的。

烯酸通常呈现出液体
状态,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烯酸的结构式
在化学中,我们使用结构式来表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烯酸的结构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表示:
H H
\ /
C=C
| |
C=O
| |
OH
上述结构式代表了乙烯酸(也称为乙烯基甲酸)。

其中,双键连接两个碳原子,一个碳原子上连接着一个羧基(-COOH),另一个碳原子上连接着一个氢原子(H)和一个羟基(-OH)。

除了乙烯酸外,还存在许多其他类型的烯酸,如丙烯酸、丁烯酸等。

它们的结构式在具体化合物中会有所不同。

烯酸的性质
物理性质
烯酸通常是无色或浅黄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它们在常温下可挥发,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相对较高的溶解度。

由于存在双键结构,烯酸分子之间可以发生共轭作用,使得烯酸具有一定的紫外吸收能力。

化学性质
烯酸具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1.羧基反应:烯酸中的羧基(-COOH)可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和水。

例如,乙烯酸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烯酸钠和水:
CH2=CHCOOH + NaOH -> CH2=CHCOONa + H2O
2.加成反应:由于存在双键结构,烯酸可以进行加成反应,与其他分子发生共
轭加成。

这种反应可以用来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

3.氧化反应:烯酸中的双键容易被氧化剂攻击,生成相应的羟基化合物。

例如,
乙烯酸可以被过氧化铁氧化为乙醛:
CH2=CHCOOH + Fe2O3 -> CH3CHO + CO2
4.脱羧反应:烯酸中的羧基可以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相应的酮或醛。

例如,乙
烯酸经过脱羧反应可以生成乙烯和二氧化碳:
CH2=CHCOOH -> CH2=CH2 + CO2
烯酸的应用
烯酸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品生产:烯酸是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它们可以被用于制造
聚合物、溶剂、润滑剂等。

2.染料和颜料:烯酸可以作为染料和颜料的原料,在纺织、印刷和油漆行业中
得到广泛应用。

3.医药领域:一些烯酸具有抗菌、抗炎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可用于制造药物。

4.食品添加剂:一些烯酸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用于调味、防腐等。

5.农业领域:烯酸可以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结论
烯酸是一类含有烯烃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它们可以通过结构式来表示,其中双键连接两个碳原子,一个碳原子上连接着羧基,另一个碳原子上连接着氢原子和羟基。

烯酸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于深入了解烯酸及其应用,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