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5课时 分类与比较》学历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类和比较1 青岛五年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类和比较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体的分类和比较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物体的分类和比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物体的分类2. 物体的比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体的分类和比较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地进行物体的分类和比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和比较。
2. 讲解新课(1)物体的分类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然后根据这些特征将物品进行分类。
例如,将红色的物品放在一起,将圆形的物品放在一起等。
(2)物体的比较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大小、长度、高度等特征,然后进行比较。
例如,比较两个物品的大小,比较两个物品的长度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合作完成一些分类和比较的任务。
例如,将一些物品按照颜色进行分类,比较一些物品的大小等。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收获,反思自己在分类和比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进行分类和比较,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正确地进行物体的分类和比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分类和比较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学生在分类时,不能准确地抓住物品的特征;有些学生在比较时,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比较结果。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类和比较的方法。
同时,我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分类和比较。
以上便是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类和比较1的全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以上提供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类和比较1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实践操作”环节。
一年级数学上册 分类与比较教案 青岛版
分类与比较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比较厚薄,引出对长短、多少、大小等的比较。
2. 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
3. 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4.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
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主题图教学重点:重点是学习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难点是能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知识。
师生双边活动:一、导入:师: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明最近搬新家了。
小明邀请大家到他家去做客,你们想到他家去参观吗?(出示放大的主题图)师:瞧,这就是小明的家。
谁能说说小明家都有什么?利用小明搬家导入本课,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习数学的愿望。
二、学习比较、分类:1. 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
课件出示例题图片。
教师引导:小明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呀!”他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
教师小结:“因为妈妈的衣服最厚所以小明知道妈妈的衣服最多。
那么除了可以比较谁的衣服最多,还可以比较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比较:①谁的衣服最长?谁的衣服最短?②妈妈和小明谁高谁矮?③哪边的马大?哪边的马小?④哪个水晶球大?哪个水晶球小?……2. 师:小明搬家之后,除了帮妈妈整理衣服,他还能帮妈妈做什么?对于学生说出的例子,如果可以运用分类的知识,就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
学生可能想到的:①帮助妈妈整理厨房里的碗筷;②帮助妈妈整理客厅里的物品;③帮助妈妈整理劳动工具。
……教师小结:“看,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
其实,分类的知识不仅仅在这方面有用,还有许多用处呢!”3. 解决问题①哪本书最多?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图,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序号:104单位:双沟小学姓名:张秀美电话:5330161第八单元我又换牙了——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二、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生活中统计的作用,产生统计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一是素材的选取突出现实性。
小学生正值换牙期,这是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而且学生很关心的事情,但是学生换牙的时间和同一时间换牙的颗数是不同的。
这样的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统计的欲望,体现统计的必要性。
二是强调学生对统计全过程的体验。
本单元只安排了一个信息窗。
该信息窗呈现了许多小朋友关心换牙的情境,通过对话提出“换了3颗牙有多少人”的问题引发学生统计的欲望。
由“你说我讲”的系列安排,让学生参与到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涂统计图、填统计表、分析问题,做出判断的全过程。
自主练习第2题中统计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的人数,加强体验分类整理数据的具体方法,有利于学生对分类统计的理解。
教材还提供了一个“小知识”,介绍换牙期间的生活常识和应注意的事项,旨在引导学生注意口腔卫生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措施:1、注重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统计过程。
2、运用以小组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单元评价要注重学习过程及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
五、本单元建议课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我又换牙了信息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页信息窗。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2、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上册《分类与比较》教学分析知识点总结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上册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一、教学内容1、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自己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等关系。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4、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通过对事物进行分类、比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三、教材分析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比较高矮、长短、粗细等打下了基础。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帮妈妈整理衣服”,通过母子对话引出“怎样整理”的问题,感受分类的必要性。
借助体会分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借助自主练习的第3题,提出“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第二个信息窗是“帮妈妈放衣服”,通过妈妈与小明的对话,启发学生利用经验或其他方法,学习比较“厚薄”、“长短”,同时根据图中提供的花瓶、琉璃球、瓷马等物品还可以比较“长短、多少、大小、轻重、粗细、高矮”等。
在“我学会了吗?”栏目中比较“远近”和“宽窄”,达到扩展巩固的目的。
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教学课时:3课时。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分类与比较青岛版
课题:分类与比较统计整理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所学的位置、分类、比较、统计等相关知识,沟通知识建立内在联系。
2、带领学生经历知识复习的过程,体验整理复习的方法,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
3、通过整理、复习建立知识间的纵向联系,综合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建构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
一、联系本地天气情况导入二、初步感知雪山乐园情景图指导看图,指名回答看到了什么?师:大雪天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那么你想亲自体验这种乐趣吗?三、“分类与比较”知识的整理。
生:在土的右面有6棵松树。
师:除了松树,雪山乐园还有什么树?按照不同的名称我们把雪山乐园里的大树分成了三种,数一数这些大树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生:梧桐树比松树多。
松树和冬青树同样多。
……师:你还有别的分法吗?四:统计知识的整理生:在图的右边看到的冰雕有4只小兔子的、3只小猴子的、1只小梅花鹿和2只小松鼠的。
师:你说得很完整,我们可以借助统计图和统计表板书三种不同数目的图标还可以按颜色分把刚才数的结果记下来。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想统计那些事物的数量?生:有几只小鸟?……师:我们这样在统计图和统计表里整理数据,你认为有什么好处吗?生:可以把数过的记下来,不容易忘记。
看看统计图里涂颜色的格子的高矮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
……师: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提出和解决很多问题。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根据雪山乐园里的信息解决了很多问题,他们都是我们本学期学过的分类与比较、图形与位置、统计中的知识。
下面我们轻松一下。
五、联系生活小组互助解决问题巩固知识师:每个小组派代表选择不同小标志数(按题目难易程度分为:1枚小标志、2枚小标志3枚小标志)的题目,答对获得相应数量的小标志,答错就扣除相应数量的小标志还没有赶上来的小组加油了!)出示卡片题目。
生:小组派代表选择题目并说出解决问题使用到了本学期学到的那些知识。
六、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巩固你都有哪些收获?生:……师:你们都谈得很好,老师希望本学期学的这些数学知识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比较(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比较(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中的比较单元的教学。
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第一章《比较物体的大小》,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大小、长短、高矮等概念,学会用比较符号“>”、“<”、“=”来表示物体的相对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比较的基本概念,学会正确使用比较符号,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比较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将比较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比较自己与同学的身高、比较书本的长度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图片、卡片和实物,用于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比较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物品,例如桌子和椅子,然后问他们:“哪个桌子比椅子高?”引导孩子们使用比较符号回答。
3. 例题讲解:我会出示一些例题,如“比较下列物体的大小,用‘>’、‘<’或‘=’表示:(1)苹果和橙子;(2)铅笔和尺子。
”让孩子们跟着我一起解答。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孩子们分成小组,互相出题并进行解答,以此巩固比较符号的使用。
5. 应用拓展:我会让孩子们观察自己与同学的身高、书本的长度等,用比较符号进行表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上我会写上比较符号“>”、“<”、“=”,并在旁边附上相应的图片和实物,以便孩子们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观察家里的物品,用比较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并和家长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孩子们对比较符号的掌握情况,然后在下一节课中针对性地进行巩固。
同时,我还会寻找更多的实际情境,让孩子们学会运用比较符号,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 比较教案 青岛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较教案青岛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较的概念,学会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比较的概念及比较符号(>、<、=)的运用。
2. 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 比较符号(>、<、=)的运用。
2. 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第一章:比较的概念教学内容:1. 引入比较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比较的意义。
2. 学习比较符号(>、<、=)的写法和用法。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两组物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比较的概念。
2. 教师讲解比较符号(>、<、=)的写法和用法,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二章:比较符号的运用教学内容: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较符号(>、<、=)的运用。
2. 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两组物品,让学生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巩固比较符号的运用。
2.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比较符号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比较的大小教学内容:1. 让学生初步认识比较的大小,学会用比较符号表示大小。
2. 培养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两组物品,让学生比较大小,引导学生理解比较的大小。
2. 教师讲解比较符号(>、<、=)表示大小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四章:比较的应用教学内容:1. 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符号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1.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和比较符号进行解答。
2. 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两组物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并运用比较符号表示结果。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较》教案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比较》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比较几个量的多少.高矮.长短.大小的思维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初步理解同一个物体如果与之比较的对象变化,比较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几个量的多少高安长短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同一个物体如果与之比较的对象变化,比较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二、预习学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小明家的衣橱里放了些什么东西?三、导学案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帮妈妈把衣服整理好了,那么衣服整理好了该放在哪儿呢?(学生独立回答)现在咱们一起去看一下小明和妈妈是怎样放的。
1.出示主题图:(1)大家仔细观察小明家的衣橱里都放了什么东西?2.对照图引导学生知道同一个物体如果与之对象的变化比较的结果会不同(1)生独立思考。
(有的可能看出衣服的多少,有的可能看出衣服的长短)(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出对多少、厚薄的比较,引出课题。
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用“谁比谁……”的形式表达比较的结果: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长,妈妈的衣服比爸爸的短……(渗透比较的相对性。
)四、课堂检测(1)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理由。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补充练习:伸出各自的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第几根手指比第几根……谁最长,谁最短?)(3)比较:除了衣服,再看看其他的东西,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自由发言,交流想法。
)五、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2题:先向学生介绍天平,再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看到的三个红萝卜的重量与一个青萝卜的重量相等,判断出一个红萝卜的重量比一个青萝卜的重量轻,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2)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先观察,再独立做,并说一说理由。
说一说,你还能比什么?找一找,我们周围有没有可以比较的东西,你能提出一些关于比较方面的问题吗?(小组合作,采用比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好。
第八单元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整理复习【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八单元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整理复习(导学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基本概念复习1.图形图形是由点和线组成的形状。
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有长度,但没有宽度的。
常见的图形有:直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位置位置是指某个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
如:上、下、左、右、前、后、中、旁等。
3.分类图形可以按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
按形状分: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按边的长度和形状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矩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4.比较图形可以进行大小、长短、面积等方面的比较。
在比较图形大小和形状时,可以进行旋转和平移操作来判断,也可以通过比较面积来判断。
二、重点知识点复习1.长方形长方形是一个四边形,它的对边相等,且每对对边平行。
2.正方形正方形是一个四边形,它的四边相等,且每条边都垂直相交。
3.圆形圆形是一个没有边的图形,它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
在圆上任取一点O,以它为圆心,在圆周上取一点A,OA就是这个圆的半径。
4.三角形三角形是一个三边相连的图形。
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不同,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5.比较图形比较图形时,需要根据不同图形的属性进行比较。
比较大小可以通过旋转、平移和比较面积来判断,比较形状可以通过旋转和平移来判断。
三、思考题1.如何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正方形?答:首先画一条长度为正方形边长的线段AB。
以点A为圆心,以AB为半径画一个圆。
然后以点B为圆心,以AB为半径画一个圆。
两个圆相交的地方便是正方形的另外两个点。
连接这四个点就得到了正方形。
2.有三个图形,分别是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它们的面积分别是3平方厘米、6平方厘米和4平方厘米,哪个面积最大?答: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因为6>4>3。
四、小结本导学案主要帮助学生回顾第八单元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的基本概念,重点讲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比较图形的知识点,并给出了一些复习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 复习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_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复习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_青岛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雪山乐园》中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内容的整理复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等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经历知识的整理复习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分类与比较、图形与位置知识的整理复习。
【教学难点】对分类与比较、图形与位置知识的应用。
【教学准备】立体图形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雪山乐园中参观了凉亭和滑雪场,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加减法。
这节课我们再到雪山乐园去复习一下有关于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的知识好吗?(出示课件)【设计意图:有效的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结合一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先由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引领回顾立体图形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知识梳理、引导建构。
(一)整理复习立体图形。
(出示课件)1.回顾学过的立体图形谈话: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哪些?你能在这里找到吗?预设1:雪人的头的形状是球形的。
预设2: 雪人的底座是长方体形状的和正方体形状的,水桶是圆柱体形状的……2.复习立体图形的特点谈话:刚才同学们找到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立体图形。
想一想每种图形有哪些特点?小组内交流一下吧!预设: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正方体有六个面,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圆柱和球都有滚动的特性,圆柱的两端是圆形。
追问:所有的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吗?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有六个面,一般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但是有些长方体(课件出示),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六个面,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圆柱和球都有滚动的特性,圆柱的两端是圆形。
第八单元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整理复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第八单元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整理复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形与位置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对分类与比较的初步认识,能够运用分类与比较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3. 通过整理复习,巩固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图形与位置: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等位置关系的认识。
2. 分类与比较:物体的分类、比较大小、长短、高矮等。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分类与比较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位置关系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2. 学生对分类与比较的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的内容。
2. 提问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以及是否能够运用分类与比较的方法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图形与位置1. 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如上下、前后、左右、里外等。
2. 进行一些位置关系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位置关系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三、分类与比较1. 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分类物体,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进行一些比较大小、长短、高矮等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分类与比较的运用能力。
四、整理复习1.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解答。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布置一些与本单元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和巩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图形与位置、分类与比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分类与比较教案 (3)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分类与比较》——整理与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练习、学生能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等关系。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4.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通过对事物进行分类、比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知识的整理和巩固。
难点:对知识的整理。
三、教学过程1.回顾和整理知识师:昨天我们学习了分类与比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上节课知识。
我们知道分类分的方法不同,结果就不同。
现在把我们班的同学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生:按男女、高矮、大小(年龄)、胖瘦……。
为了让学生体会分的方法不同,结果就不同,教师把学生按男女,年龄进行了分类。
师:我们学会了对事物进行比较,可以比较他们的高矮、长短、大小、胖瘦、轻重、多少等。
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
2.分类练习(课件展示)(1)把水果圈出来:卷心菜、香蕉、苹果、桃、青椒、茄子、梨、黄瓜。
学生在课本上完成,集体订正,学生区分水果和蔬菜。
(2)把动物圈出来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师:学生对动物掌握不好,认为只有鹿是动物,对学生进行举例说明。
(3)分一分,地上跑的画“√”,天上飞的画“⊿”,水里游的画“○”。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师:还可以怎样分?生:按颜色分(绿色和黄色)(4)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订正。
师:按颜色分(红、黄、绿);按形状分(叶子的样子)3.比较练习(课件展示)(1)比一比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强调比较长短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
(2)重的画“√”,轻的画“○”。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解。
(重点讲解第二幅图,它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3)在适当的□内画“√”。
第八单元第5课时分类与比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
第八单元第5课时分类与比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根据我国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青岛版,对我的教案进行简要介绍。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第八单元第五课时——分类与比较。
我们将学习如何对物体进行分类,并比较不同物体的数量。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为P52页至P54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类与比较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同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为让学生学会如何对物体进行分类,并比较不同物体的数量。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分类和比较的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这些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实物教具,如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卡片、小玩具等。
同时,我还准备了学具,如铅笔、橡皮、练习本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讲解概念:接着,我会向学生介绍分类与比较的概念,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对物体进行分类,并比较不同物体的数量。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彼此的分类和比较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分类与比较的概念、方法等,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找一些物品进行分类,并比较它们的数量。
2.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会给予不同的答案,以鼓励他们的创新和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还会给出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_分类与比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分类与比较》教学设计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前面咱们学习了分类与比较的知识,这节课咱们来复习相关的知识。
二、复习:(一)复习分类;1.出示信息窗,问:这些衣服是怎么分类的?生答,师板书。
2.小游戏:(1)分别指男女生各两名,指名给这四名同学分类,不同分法。
(2)师加入其中,五人可以怎么分?不同分法。
3.练习巩固:课件出示1——7题。
练习做完了,我发现同学们都很会分类,现在观察一下,这些衣服是怎么分的?(二)复习比较:1、出示信息窗,观察思考:按什么分类的?指名回答(1)谁的衣服多?怎么看出来的?(比较多少或厚薄)(2)这幅图上,我们还可以比较什么呢?(马:高矮、大小花瓶:高矮摆件:大小衣服:大小)请学生说明白什么比什么大(小、高矮等)2、小游戏:指两名同学到讲台前,请同学比较他们谁高(矮)?谁比谁高(矮)?等等请刚才两名同学中矮的一名站到讲台上,问,是不是讲台上的同学比另一名同学高?为什么?应该怎样比?强调比高矮要站在相同的位置再比较。
3.师在黑板上画线,请同学比较。
强调比长短要从同一起点开始,把绳子拉直再比较。
4.练习巩固:课件出示1——9题。
这节课咱们复习了分类与比较的有关知识,通过刚才的练习,发现同学们很会分类,也善于比较,现在我来考考大家。
三、当堂检测。
1.发检测题纸。
2.学生独立完成。
3.开火车订正,反馈。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咱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呢?《分类与比较》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
教学活动中能否不断激发兴趣,使学生自始自终情绪高昂地主动参与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本课教学中我不断挖掘教材中的信息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多个游戏活动,如“给同学分组”、“比个儿”、“比手”“找出鸟类”、“找出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们在熟悉的环境中,主动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发现、去探索,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无所不在。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八单元第五课时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五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17、118页综合练习题。
教学目标1、复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巩固练习比较、认识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2、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复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巩固练习比较、认识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知道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意义,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说说你的前后左右是谁,你有什么玩具,分别是什么?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图形的位置3、说说自己家人都喜欢吃哪些水果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综合练习。
(1)出示第9题。
(复习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知识)练习是先让学生观察小华在镜子里的情境图,想象出是前、后、侧哪一面照的,然后圈出来,练习后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相应的例子,进行充分的练习。
(2)出示第10题。
(是对比较知识的复习)练习时,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选取素材进行大小、厚薄、远近、宽窄、粗细、高矮等的比,并引导用“谁比谁”表达比较的结果。
(3)出示11题(练习生活实际进行认识图形知识练习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然后自由的用橡皮泥聂出自己喜欢的物体。
(4)出示第12题。
(这是一幅海底世界的情境图)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多方面的练习,可以数数、可以进行加减法的练习,可以进行比较的练习,可以进行分类统计的练习等。
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然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特别是有的同学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同一个问题。
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青岛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分类与比较
7.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1.认真观察生活中一些物体的特征和特性。2.比较的方法。
答案:
1.略2.分类3.长4.特征5.对齐 拉直6.略
7.略
分类与比较
项目
内 容
1.观察下图,小鸡和其他动物有什么不同。
2.会把某一类物体按照某一特征与其他物体分开,就是()。
3.比较长短时,一端必须对齐,另一端多的就()。比较高矮时,必须站在同一平面上比较。
4.按照给出的标准,比较物体的()是否符合这一标准来进行分类。
5.比较两根绳子长短时,一端要(),绳子还要()。比较物体的厚薄和长短时,一定要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复习位置、比较与分类_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复习位置、比较与分类_青岛版⏹教学内容教材第110---116页有关内容,位置、比较与分类及相关练习。
⏹教学提示创设雪山乐园以及整理房间等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实物复习位置、比较与分类的有关知识。
右下角板块主要是对“位置、分类与比较”等内容的复习与整理。
(1)根据“小房子后面有座雪山”及图中小鸟、松鼠、小兔的位置。
复习前后、上下、左右等内容。
(2)通过冰雕中的小动物,复习高矮、粗细、厚薄等内容。
(3)结合教室内的前后左右,走路中的左右,走路中的左右及生活中的大小、轻重、厚薄等实例,进一步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熟练的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分析判断能力。
2、能对事物的长短、大小、粗细、胖瘦、轻重、高矮等进行比较。
3、能分清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说出事物的具体位置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创设雪山乐园以及整理房间等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复习位置、比较与分类的有关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小组的合作、交流、探索、思考的意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能熟练的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分析判断能力。
2、能对事物的长短、大小、粗细、胖瘦、轻重、高矮等进行比较。
3、能分清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说出事物的具体位置相对性。
■教学难点:体会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具准备:课件、主题图、主题图中房子从前面、正面、上面观察的不同形状,综合练习整理房间的插图。
、实物投影等学具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回顾知识。
1、引导回顾: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前面的学习“我是妈妈的小帮手”一课吗?在这节课中我们和小明一起整理了房间和小明家的衣服,我们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顾。
2、我们这学期还认识了几个表示相对位置的朋友?它们的名字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022年青岛版小学数学《分类与比较》精品课件(五四制)
课件PPT
2、小朋友们排队做操,奇奇前面有8人,后 面有5人,这一行一共有多少人?
奇奇
8
+
1 + 5 =14(人)
返回
分类与比较
学以致用
3.排队上车的有多少人?
课件PPT
我排第6,后 面还有4人。
小明
画图:
1
2
3
4
5
6
78
9 10
计算: 6+4=10(人) 小明
4人
数一数,排队上车的有(10 )人。
返回
分类与比较
水果
蔬菜
返回
分类与比较
把动物圈出来。
植物
返回
分类与比较
分一分,地上跑的画“√ ”,天上飞的画“ ”, 水里游的画“ ”。
√
√
√
返回
分类与比较
还能怎样分?
还能按颜色分: 黄色: 绿色:
返回
分类与比较
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形状
颜色
返回
分类与比较
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按形状分: (1) (2) (3)
返回
分类与比较
课堂小结
如何解决重叠问题?
课件PPT
“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解题策略。 在解决排队问题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 本方法:多算要减去,少算要加上。
返回
返回
分类与比较
易错提醒
课件PPT
错误分析: 漏掉了笑笑。
笑笑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几人? 笑笑
4 + 1 + 3 =8(人)
返回
分类与比较
学以致用
课件PPT
1、鸭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池塘里学游泳,它前面有4只鸭 子,后面有3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
第八单元第5课时分类与比较(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青岛版
第八单元第5课时分类与比较(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掌握三个以内自然数的大小比较。
2. 掌握用特殊图形如数尺、秤等比较物品大小。
2.能力目标1.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比较物品的大小。
2. 能够通过图形的比较,理解大小关系。
3.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1. 尊重事实,正确比较物品大小。
2. 学会借助工具,掌握技能。
3. 保持乐观积极,勇于挑战自我,不轻言放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 自然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2. 特殊图形(数尺、秤)的使用。
2.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数尺、秤等工具的作用。
2. 让学生合理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拿出同一大小的两个物品,比较,然后拿出不同大小的两个物品,询问学生这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讨论。
2.讲授(15分钟)1. 介绍比较大小的方法,如用三角形或数轴等方式表示大小。
2. 给学生出示数尺和秤等工具,并介绍它们的作用。
3. 通过学生操作,演示数尺、秤使用方法。
3.练习(25分钟)1. 让学生自带一些物品,并让他们用数尺、秤等工具进行比较,掌握表示大小的方法。
2. 发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应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比较大小的实验,并在课堂上进行操作和演示,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总结(5分钟)综合学生的操作和练习情况,向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上留的练习题。
2. 设计一个新的比较大小的实验,并写成文字形式,提交到班级平台上。
五、教学资源1. 课件。
2. 数轴、数尺、秤等实物。
六、教学总结本课时主要介绍自然数的大小比较和特殊图形的使用方法,通过练习和操作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
希望学生掌握相应的比较大小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历案设计
(新课堂达标活动)
姓名 XXXX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学校 XXXXX小学
学习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谈话导入:冬天不但可以堆雪人,还可以做冰雕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雪山乐园”里的冰雕好吗?出示情景图。
引导观察信息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1.回顾整理分类与比较相关知识。
预设学生汇报:
汇报1:有很多好看的冰雕:有小猴子、小兔子、小松鼠、小鹿。
汇报2:有4只小兔子的冰雕,3只小猴子的冰雕,小兔子比小猴子多。
汇报3:冰雕园里小鹿比小松鼠高。
小结1:大家观察的真仔细,用到了我们学过的“比较”的知识,学会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粗细、厚薄等。
2.回顾与整理“认识位置”的相关知识。
小结2:刚才大家介绍情不自觉的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位置”的知识。
在表示位置时我们经常用:上下、左右、前后来表示。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分一分,地上跑的画“√”,天上飞的画“△”,水里游的画“○”
2.比一比。
在高的下面画“√”,在长的下面画“○”
学习过程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画一画。
教材30页第8题。
2.圈一圈。
把每行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教材118页第3题。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填一填。
教材115页第8题
2.猜一猜,填一填。
如下图,欢欢住在乐乐的楼上,乐乐住在笑笑的楼上。
( )住在最上面,()住在最下面。
学习过程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想一想我们主要回顾和整理哪些知识呢?
分类、比较、认识位置。
在对物体分类、比较和确定位置时要注意什么呢?
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比较: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粗细、厚薄等。
认识位置:上下、前后、左右
当
堂
检
测
在高的下面画“√”,在长的下面画“○”
作
业
内
容
练习册相关练习
一致性
通过复习98%的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分类与比较、认识位置的内容,能综合运用分类与比较、认识位置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