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用)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9c2583d0d233d4b14e6911.png)
实验须知实验是电工电子学课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工程实际观点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了保证实验课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须按下列要求去做:一、实验预习每次实验前,学生应详细阅读实验材料.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与任务,掌握必要的实验理论和方法,熟悉实验线路及内容,了解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内容包括:1)实验目的。
2)实验电路图。
3)实验操作步骤。
4)实验教材中要求选择的仪器、仪表、数据表格和需要预先计算或设计的内容。
二、实验操作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操作程序是进行实验的有效保证,因此实验中应做到:1)学生应按规定时间到实验室参加实验,认真听取指导教师讲解,迟到超过10分钟者不得参加实验。
2)实验前应仔细检查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和完好,是否与实验要求相符。
3)检查实验板或实验装置,察看有没有断线及脱焊等情况,同时要熟悉元器件的安装位置,便于实验时能迅速准确地找到测量点。
4)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要摆放整齐,有规律,易于接线、观察和读取数据,导线不要乱放。
5)电路的走线位置要合理,导线的粗细、长短要合适,接线柱要接触良好,并避免联接三根以上导线。
6)实验中若发现异常声音、气味、火花和冒烟等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待找出原因并排除故障后,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继续进行实验。
7)实验时不得高声喧哗,不准在室内抽烟和随地吐痰,应保持室内安静、清洁。
8)实验内容完成后,实验结果须经指导教师认可。
整理好实验仪器、设备和导线,做好环境的清理工作,请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9)室内仪器设备不准随意搬动、调换,非本次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未经教师允许不得动用。
10)凡是违章操作损坏设备者,要写出事故原因.做书面检查,并按实验室有关条例处理。
三、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的全面总结,做完实验后应认真编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接在预习报告后面,其内容一般是,1)实验记录。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5ab1d10312b3169a451a4c9.png)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戴维宁定理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戴维宁定理的理解;2.学习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动势和等效内阻的测量方法;3.熟悉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的使用;二、实验器材1.数字万用表 一块2.直流稳压电源 两台3.电阻 若干只4.导线 若干根5.面包板 两块三、实验原理简述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0 的等效电压源代替。
如图1-1所示。
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如图1-2(a )所示。
等效电压源的内阻R O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除源后(有源二端网络变为无源二端网络)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如图1-2(b )所示。
除源是指将原有源二端网络内所有电源的作用视为零,即将理想电压源视为短路、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
(a )原电路 (b )戴维宁等效电路图1-1 戴维宁等效电路(a )开路电压 (b )等效电阻图1-2 等效量的求解在电路分析中,若只需计算某一支路的电流和电压,应用戴维宁定理就十分方便。
只要将该待求支路划出,其余电路变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根据戴维宁定理将其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1-1(b )所示。
只要求出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O ,则待求支路电流即为LR R EI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实验电路连接及参数选择实验电路如图1-3所示。
由R1、R2 和R3 组成的T 型网络及直流电源U S 构成线性有源二端网络。
可调电阻箱作为负载电阻R L。
图1-3 验证电路在实验台上按图1-3所示电路选择电路各参数并连接电路。
参数数值及单位填入表1-1中。
根据图1-3给出的电路及实验步骤1 所选择参数计算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短路电流I SC 及等效电阻R O 并记入表1-2中。
图1-4测开路电压U OC 图1-5 测短路电流I SC (1)开路电压U OC 可以采用电压表直接测量,如图1-4所示。
直接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电路中有源二端网络端口(N-P)的开路电压U OC,见图1-4,结果记入表1-2中。
电力系统(加继电保护完整版)实验指导书2014.3.14
![电力系统(加继电保护完整版)实验指导书2014.3.14](https://img.taocdn.com/s3/m/05b748026c85ec3a87c2c593.png)
目录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说明 (1)实验的基本要求 (1)安全操作说明 (3)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 (4)实验一发电机组的起动与运转实验 (4)实验二手动准同期并网实验 (9)实验三半自动准同期并网实验 (11)实验四自动准同期并网实验 (13)第二部分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 (15)实验一模拟系统正常﹑最大﹑最小运行方式 (15)实验二模拟系统短路实验 (17)实验三微机过电流保护 (19)实验四微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22)实验五微机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25)实验六阶段式电流保护 (28)实验七运行方式对保护灵敏度的影响及灵敏度的校验 (31)实验八电流电压联锁保护原理与实验 (32)实验九反时限保护实验 (37)第三部分附录 (41)附录一功角指示装置原理说明 (41)附录二THLWT微机调速装置使用说明 (42)附录三THLWL微机励磁装置使用说明 (46)附录四THLWZ微机准同期装置使用说明 (52)附录五THLCL常规励磁使用说明 (58)附录六TSL-300/0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使用说明 (61)附录七发电机组维护与保养 (75)附录八一次系统实训 (76)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说明实验的基本要求THLZD-2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的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系统运行的原理及特性,学会通过故障运行现象及相关数据分析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测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必要结论,从而完成实验报告。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及时认真做好实验。
现按实验过程提出下列具体要求。
一、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准备即为实验的预习阶段,是保证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步骤。
每次实验前都应做好预习,才能对实验目的、步骤、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实验质量和效率。
预习应做到:1.复习教科书有关章节内容,熟悉与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
2.认真学习实验指导书,了解本次实验目的和内容,掌握实验工作原理和方法,仔细阅读实验安全操作说明,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些内容可到实验室对照实验设备进行预习,熟悉组件的编号,使用及其规定值等)。
2014电路实验指导(DOC)
![2014电路实验指导(DOC)](https://img.taocdn.com/s3/m/e962a967168884868762d69f.png)
电路实验目录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实验七实验八实验九实验十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简单测试 (2)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 (6)直流电路测量分析 (9)一阶电路的时域响应 (12)正弦交流电路测量 (15)相频幅频特性及RLC串联谐振 (19)互感电路 (23)三相交流电路测量 (28)集成运算放大器 (30)直流稳压电源 (35)实验十一无源和有源滤波器 (39)实验十二T型电阻电路实现D/A转换 (42)实验十三非正弦交流电路信号分析 (46)实验十四555集成定时器及其应用电路 (49)实验一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简单测试一.基本知识点(1)元器件的基本知识,识别不同元器件的种类、规格及用途。
(2)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电容;判别二极管的极性,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判别三极管的类型和e、b、c三个管脚。
(3)电阻串联分压电路、电阻并联分流电路的特性以及测量电压、电流的方法。
(4)元器件的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替代法测量回路电流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与元器件(1)硬件基础电路实验箱、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
(2)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
三.实验概述1. 预习明确实验原理、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根据实验内容制表以备实验时填入实验数据。
预习有关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内容。
元器件是组成电路的基本部件,电阻、电容是最常用、最基本的电子元件,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是组成分立元件电子电路的核心器件。
弄清数字万用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直流稳压电源的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万用表分模拟式和数字式两大类。
数字万用表采用了先进的集成电路、模数转换器和数显技术,将被测量的数值直接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显示清晰直观,读数准确,它除了具有模拟万用表的测量功能外,还可以直接测量显示电容值、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晶体管直流放大系数,检查线路短路告警等。
2.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简单测试(1)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用途是:分压、限流和充当负载。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ed80be4e009581b6bd9ebab.png)
1 , R eq
R= -6 -8
Ω -10
4
计算电阻值 (Ω)
注 表 1-1、表 1-2 为方法一(电流表外接)的测试记录;表 1-3、表 1-4 为方法二(电压表 外接)的测试记录。
表 1-5 正向电流 (mA) 正向电压 (V) 表 1-6 反向电压 (V) 反向电流 (μA) 表 1-7 正向电流 (mA) 正向电压 (V) 表 1-8 反向电压 (V) 反向电流 (μA) 表 1-9 0 0 0 0 0 0 0 0
2)反向特性测量,改变加在电阻元件两端电压的方向,重复上述内容,结果对应记入附本 表 1-1、表 1-2、表 1-3、表 1-4。这四个表头上的 R 等于多少欧姆,可用万用表直接测出 所用电阻 R 的值后填入。 3)计算电阻值,是根据测量的电压、电流值进行计算,结果记入对应表中既可。 (2)测试非线性电阻元件 D3(二极管) 、D4(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正向特性的测试。测电流用毫安表,测电压可用万用表直流 50V 档,分别在元件 D3、 D4 左端接电流表“-“端,电流表“+”端再接直流稳压电源“+”端或高电位端(如图 2.1 -4 所示) ,元件右端接电源“-”端。测量时无论监视电压读电流,还是监视电流读电压,采 用方法一或方法二,电源电压都应从 0 起调。为使特性曲线测得准确,先从低到高给出一定电 压(电流)值(不能超过规定值) ,预测一次,由预测结果描出曲线的草图,然后再根据曲线形 状合理选取电压(电流)值进行正式测量。曲线曲率大的地方,测量点要选密些,反之疏些, 一定要测出拐点、导通电压(电流突然变大)等有特征的点,达到能完整、真实的测出元件的 特性曲线。测量结果记入附本表 1-5、表 1-7、表 1-9、表 1-11。 2) 反向特性的测试。 D3 或 D4 右端接直流电源 “+” 端 (高电位端) , 左端接直流电源 “-” 端,测电流用万用表微安档或微安表,测电压用±50V 电压表或数字万用表,其它同 1) ,测试 结果记入附本表 1-6、表 1-8、表 1-10、表 1-12。因各管特性不完全相同,所以表格只给 出 0 和最高限额值:电压 30V,电流 10mA;其他值由测试者自定。 五、测试记录表格
电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2)
![电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2)](https://img.taocdn.com/s3/m/db7329a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4.png)
电工技术实验指导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五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一、实验目的1.熟悉按钮、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的构造和各部件的作用。
2.学习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启动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接线及操作。
二、实验原理继电接触器控制大量应用于对电动机的起动、停转、正反转、调速、制动等控制, 从而使生产机械按既定的要求动作;同时也能对电动机和生产机械进行保护。
交流接触器有一个线圈, 还有三个主触点和四个辅助触点。
主触点接在主电路中, 对电动机起接通或断开电源的作用, 线圈和辅助触点接在控制电路中, 可起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某分支的作用。
接触器还可起欠压保护作用。
热继电器主要由热元件和触点组成。
热元件接在主电路中, 触点接在控制电路中。
当电动机过载一定时间, 主电路中的热元件动作, 使接在控制电路中的动断(常闭)触点断开, 使电动机主电路断开, 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图1图1是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先接通电源开关Q1, 为电动机起动作好准备, 按下起动按钮SB1时, 交流接触器线圈KM1通电, 其主触点闭合, 使电动机M起动。
KM1动合(常开)辅助触点起自锁作用, 以保证松开按钮SB1时, 电动机仍能继续运转。
若需电动机停转, 可按停止按钮SB3。
图中熔断器FU起短路保护作用, 热继电器FR起过载保护作用。
为了避免接触器KM1(正转)、KM2(反转)同时得电吸合造成三相电源短路, 在KM1(KM2)线圈支路中串接有KM2(KM1)动断触头, 它们保证了线路工作时KM1、KM2不会同时得电(如图1), 以达到电气互锁目的。
三、实验内容按图1接线, 经指导教师检查后, 方可进行通电操作。
(1) 开启控制电源总开关。
(2) 按正向起动按钮SB1, 观察并记录电动机的转向和接触器的运行情况。
(3) 按反向起动按钮SB2, 观察并记录电动机和接触器的运行情况。
(4) 按停止按钮SB3, 观察并记录电动机的转向和接触器的运行情况。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xy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xy](https://img.taocdn.com/s3/m/93a73a495901020207409cca.png)
《电工技术》实验指导书机电工程学院实验一电子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稳压电源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2.学习电阻元件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3.加深理解欧姆定律,熟悉伏安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 4.认识测试其它电路元件二、原理若二端元件的特性可用加在该元件两端的电压U 和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 之间的函数关系I =f (U )来表征,以电压U 为横坐标,以电流I 为纵坐标,绘制I-U 曲线,则该曲线称为该二端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电阻元件是一种对电流呈阻力特性的元件。
当电流通过电阻元件时,电阻元件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例如热能、光能等,同时,沿电流流动的方向产生电压降,流过电阻 R 的电流等于电阻两端电压U 与电阻阻值之比,即RUI (1-1)这一关系称为欧姆定律。
若电阻阻值R 不随电流I 变化,则该电阻称为线性电阻元件,常用的普通电阻就近似地具有这一特性,其伏安特性曲线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图1-1所示,该直线斜率的倒数为电阻阻值R 。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对称于坐标原点,说明在电路中若将线性电阻反接,也不会不影响电路参数。
这种伏安特性曲线对称于坐标原点的元件称为双向性元件。
三、实验仪器和器材 1.电压表 2.电流表3.直流稳压电源 4.实验电路板5.线性电阻等元件 6.导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1) 数字万用表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四位半数字万用表。
所谓半位是指最高位只能显示0和1,四位半的最大量程为 “19999”。
图1-1 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主要使用方法和技术参数有:(1)测量电阻测量电阻的量程有:200Ω,2kΩ,20kΩ,200kΩ,2MΩ,20MΩ,200MΩ。
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①被测电路不能带电,电容的电荷要放尽;②被测阻值超出量程时或开路时,显示“1”,需要更换量程。
③大于1MΩ或更高的电阻,有时几秒钟后读数才能稳定;④为了精确测量,应先将表笔短接,显示表笔线的电阻值,实验中,测量值减去这一电阻值,得到的才是实际被测值。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ad682c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c.png)
电⼯学实验指导书实验⼀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研究⼀、实验⽬的1.验证叠加原理;2.了解叠加原理的应⽤场合;3.理解线性电路的叠加性。
⼆、原理说明叠加原理指出:在有⼏个电源共同作⽤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个电源单独作⽤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具体⽅法是:⼀个电源单独作⽤时,其它的电源必须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在求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时,当电源单独作⽤时电流或电压的参考⽅向与共同作⽤时的参考⽅向⼀致时,符号取正,否则取负。
在图1-1中:+'=UU''U叠加原理反映了线性电路的叠加性,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如电源作⽤)增加或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K倍。
叠加性和齐次性都只适⽤于求解线性电路中的电流、电压。
对于⾮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都不适⽤。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2.恒压源(含+6V,+12V,0~30V可调)3.EEL-74A组件(含实验电路)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1-2所⽰,图中:R1 = 150Ω,R2 = R5 = 100Ω,R3 =200Ω,R4 = 300Ω,电源U S1⽤恒压源中的+12V输出端,U S2⽤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6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将开关S3投向R3侧。
1.U S1电源单独作⽤(将开关S1投向U S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参考图1-1(b),画出电路图,标明各电流、电压的参考⽅向。
⽤直流数字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路电流: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数字毫安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接线端插⼊数字毫安表的⿊(负)接线端,测量各⽀路电流,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电流流出结点,读数为‘-’,表⽰电流流⼊结点,然后根据电路中的电流参考⽅向,确定各⽀路电流的正、负号,并将数据记⼊表1—1中。
(整理)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整理)电工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28ce632e87101f69e3195fb.png)
电工学实验(I)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学院电路分析、电工实验室2008.3目录电工实验概述(2)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6)实验二叠加原理验证(9)实验三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研究(11)实验四三相交流电路负载的连接(15)实验五单相变压器实验(18)电工实验概述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及教材中的有关部分,通过预习,充分了解本次实验的目有﹑原理﹑步骤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将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电路﹑实验数据填写的表格写画在实验报告上。
2.进入实验室后,要熟悉电工综合实验台实验装置的结构及电源配备情况,选中本实验所用电源及接通电源时各开关动作顺序。
按指导书所列仪器清单,挑选所用实验电路板及测量仪表单元板,检查所用其他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和符合实验要求。
二﹑根据实验电路图,联接实验电路1.导线的长短和两端接头种类的选择要合适,联接导线应尽可能少用,并力求简捷﹑清楚,尽量避免导线间的交叉。
接头要插紧,每个接线柱上最好不要多于二个播头。
图0—1画出了实验电路图及两种不同的接线方法,显然图0—1(C)接线方法较好。
2.一般应先接串联电路,后接并联回路;或先接主电路,后接辅助电路,最后接通电源电路。
3.任何负载应先经过开关和保险才能和电源联接,并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选择保险丝。
4.线路接好后,先由同组同学做好复查工作,再经经教师检查,方可接通电源。
5.实验过程中,如需改变接线,必须先切断电源,待改完线路并再次进行检查后,方可接通电源继续进行实验。
6.为避免电路过渡过程冲击电流表和功率表电流线圈而损坏仪表,一般电流表和功率表电流线圈并不接死在电路中,而是通过电流测量插口来代替它。
这样既可以保护仪表不受意外损坏,并且可以提高仪表的得用率。
电流测量插口是专门为电流表方便地串入电路而设计的。
插口两极是用插头制成。
当将电流插头插入插口时,插头的绝缘层将电路切断,又通过电流表将电路接通,从而达到测量电路电流的目的。
电工实训实验指导书
![电工实训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afda61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3.png)
为了在试验时能获得预期旳效果,提议试验者注意如下环节:试验准备试验准备即为试验旳预习阶段,是保证试验能否顺利进行旳必要环节。
每次试验前都应先进行预习,从而提高试验质量和效率,防止在试验时不知怎样下手,挥霍时间,完不成试验,甚至损坏试验装置。
因此,试验前应做到:(1)复习教材中与试验有关旳内容,熟悉与本次试验有关旳理论知识;(2)预习试验指导书,理解本次试验旳目旳和内容;掌握本次试验旳工作原理和措施;(3)写出预习汇报,其中应包括试验旳详细接线图、试验环节等;(4)熟悉试验所用旳试验装置、测试仪器等;试验实行在完毕理论学习、试验预习等环节后,就可进入试验实行阶段。
试验时要做到如下几点:(1)试验开始前,指导教师要对学生旳预习汇报作检查,规定学生理解本次试验旳目旳、内容和措施,只有满足此规定后,方能容许试验开始。
(2) 指导教师对试验装置作简介,规定学生熟悉本次试验使用旳试验设备、仪器,明确这些设备旳功能、使用措施。
(3)如按试验小组进行试验,小组组员应有明确旳分工,各人旳任务应在试验进行中实行轮换,使参与者都能全面掌握试验技术,提高动手能力。
(4)按预习汇报上旳详细旳试验线路图进行接线,注意接线次序。
(5)完毕试验接线后,必须进行自查:串联回路从电源旳某一端出发,按回路逐项检查各设备、负载旳位置、极性等与否对旳,合理;并联支路则检查其两端旳连接点与否在指定旳位置。
距离较近旳两连接端尽量用短导线;距离较远旳两连接端尽量选用长导线直接连接,尽量不用多根导线做过渡连接。
自查完毕后,须经指导教师复查后方可通电试验。
(6)试验时,应按试验指导书所提出旳规定及环节,逐项进行试验和操作。
改接线路时,必须断开电源。
试验中应观测试验现象与否正常,所得数据与否全理,试验成果与否与理论相一致。
完毕本次试验所有内容后,应请指导教师检查试验成果。
经指导教师承认后方可拆除接线,整顿好连接线、仪器、工具。
试验总结试验旳最终阶段是试验总结,即对试验数据进行整顿、分析试验现象、撰写试验汇报。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675e0146bd97f192279e989.png)
矿山电工学实验(第二部分)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试一、 目的学习掌握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方法、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 实验设备ZC11D-4兆欧表,PC58兆欧表。
秒表。
电缆(电机)等。
三、 实验原理1、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电气设备绝缘的等值电路如图示C1代表绝缘结构的几何电容,当直流电压开始作用时,该支路流过的是由电子式和离子式极化所形成的充电电流Ic 1,串联的电容C和电阻R代表绝缘材料因不均匀、分层和脏污等因素作用下的等值参数。
当直流电压开始作用时,该支路流过的是由夹层式极化和偶极化形成的吸收电流I 2;R1代表绝缘材料的电导作用,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流过的电流I 1称为泄漏电流。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直流电压作用时,流过绝缘体的电流I 是上述三部分之和,即I=Ic 1+I 2+I 1,如图示但各部分电流存在的时间长短不等,当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绝缘 体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其中I c1时间很短,往往只有微秒 ,吸收电流I 2随绝缘结构和设备尺寸的不 同,大概有几秒至几分钟(一般不越过60s )泄漏电流I 1随电压的作用始终存在。
且只要外加电压不变,一般为恒定值。
把绝缘体在加电压60s 时电压与对应电流I 60之比值R60=V/I 60称为绝缘电阻(即R60)。
而把绝缘电阻与加电压15s 时视在绝缘电阻R15=V/I 15的比值称为绝缘体的吸收比,用k 表示,即k=R 60/R 15=I 15/I 60=1+I 2/I 1当被试的绝缘体受潮、脏污或有贯穿性缺陷时,介质内的离子坛加,因而加压后泄漏电流大坛。
绝缘电阻显著下降。
测量绝缘电阻值可灵敏地反应出这些绝缘缺陷。
K 是一个大于1的系数,由几种绝缘材料构成的电气设备的复合绝缘,存在较大的夹层式极化和偶极式极化,其吸收电流I 2较大,且存在的时间较长。
因此,该类设备的绝缘在良好的状态时,其吸收比K 一般都大于1.3。
四、 兆欧表工作原理 ⑴ZC11D-4兆欧表原理图⑵ZC11-4兆欧表使用接线图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选择兆欧表;额定电压在1KV以下的被试品,应选择1000V兆欧表。
电工实训实验指导书
![电工实训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6da3cc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4.png)
电工实训实验指导书电工实训是电力专业学生必学的课程。
其中实验环节是学生掌握电工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实际操作平台。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训实验,编写一份电工实训实验指导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实验名称在实验指导书中,首先要明确实验名称,对于学生来说,实验名称必须简明扼要,清楚易懂,此外还需标明教师姓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等信息。
二、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直接决定着实验的方向,指导学生学习电工知识。
在实验指导书中,需要对实验的目的进行描述,如:通过实验学习XXX原理、掌握XXX技能等。
三、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指导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实验原理是进行实验的基础。
在实验指导书中要对实验原理进行详细、准确的阐述,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的意义和作用,建立知识框架。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符号和公式进行解释。
四、实验步骤实验指导书中,实验步骤是最需要针对学生实际操作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
步骤要根据教师课堂讲解和实验内容,来一步步进行引导。
步骤中要注重细节问题及实验须知,如:接线方法、仪器设备的操作参数等。
同时,要注意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
五、实验过程实验过程通常在实验手册中进行描述。
在此环节中需要介绍实验标准、实验方法、数据记录和设备应用等。
实验中也可能出现一些不符合预期结果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修改调整。
六、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结果的总结。
在实验指导书中要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获取对原理的认知,从而进一步理解实验的意义和价值。
七、实验设备实验设备是参与实验的物理工具,对实验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此环节中,指导书需要对实验所需设备的规格和参数、如何正确操作的方法、以及设备维护、检修等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八、问题与答案在实验指导书的末页中,可以设置问题与答案环节,让学生进行自测。
问题要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内容来设计,答案要精炼、详细。
电工实训实验指导书是学生进行实操的重要工具。
通过精心编写,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更能够有效提高实验质量,提高电工专业学生的技能。
2014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自动化)
![2014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自动化)](https://img.taocdn.com/s3/m/b9a4980951e79b8969022667.png)
2014模拟电子技术电气学院自动化教研室2014年9月模电实验一单管交流放大器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TB型模拟电路实验仪。
2.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3.分析电路参数的变化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4.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1.DF4328示波器1台2.DF1731直流稳压电流1台3.DF1027信号发生器1台4.DF1930毫伏表1台5.MF-47万用表1台6.TB型模拟电路实验仪器及①号实验模板1台三、实验电路及原理1.估算电流放大倍数β晶体三极管的β值可以由输出特性曲线上求出。
先通过Q点做横轴垂直线,确定对应Q点的Vce值,再从图中求出一定Vce条件下的△Ib和相应的△Ic,则Q点附近的交流电流放大倍数为:β=△Ic/△Ib│Vce=常数因此,只要在图上测试出输出特性曲线,即可估算出β值。
2.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b1和Rb2组成的分压电路。
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上输入信号Ui 以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幅值被放大的相位相反的输出信号Uo,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1-1静态工作点:C CQ C CEQ R I V V ⨯-=βCQbBEQC BQ I R V V I =-=动态参数:电压放大倍数 beLO U r R Ui U A 'β-==其中)()(26)1(200mA I mV r E be β++= L 'R // C L R R =输入电阻 Ri =Rb// r be 输出电阻 R O ≈R C 放大器输入电阻测试方法如下:当开关K1断开(R1接入)时,测得Us 和Ui ,即可计算输入电阻1R Ui Us UiRi •-=输出电阻可用下式计算L LR U UoRo •-=)1(其中Uo 为R L 未接入时(即R L =∞时)的输出电压. L U 为接入负载电阻后的输出电压。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cb2e8718e9951e79b8927cc.png)
若二端网络的内阻值很低时,则不宜测其短路
(3)半电压法 如图 7-2 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一半时,负载电阻(由电阻箱 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值。 (4)零示法 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时,用电压表进行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 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
被测量 计算值 测量值 相 对 误 差 1 I1(mA) I2(mA) I3(mA) E1(V) E2(V) VFA(V) VAB(V) VAD(V) VCD(V) VDE(V)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 为准。 2、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 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的“ + ” “—” 极性。倘若不换接极性,则电表指针可能反偏(电流为负值时) ,此时必须调换电 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正编,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 五、预习思考题 1、根据实验电路图的参数,计算出待测电流 I1 、I2、I3 和各电阻上电压值,记 入表 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选定毫安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2、实验中,若用万用表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毫安表指 针反偏, 应如何处理, 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毫安表进行测量时, 则会有什么显示呢? 六、实验报告 1、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节点,验证 KCL 的正确性。 2、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 KVL 的正确性。 3、误差原因分析。 4、心得体会及其它。
4
实验三
戴维南定理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验证戴维南定理,加深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 2、掌握含源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 3、通过实验验证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二、原理说明 1、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 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络) 。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等效电压源来代替, 此电压源的电动势 E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U0C,其等效内阻 RS 等于 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 效电阻。 UOC 和 RS 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2、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正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 U0C, 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 I SC,则内阻为 Rs
电工实验指导书
![电工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717a8b5960590c69ec37647.png)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验证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及其适用范围。
3、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4、进一步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阐明了电路整体结构必须遵守的规律,应用极为广泛。
基尔霍夫定律有两条:一是电流定律,另一是电压定律。
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多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KCL)是:在任一时刻,流入到电路任一节点的电流总和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总和,换句话说就是在任一时刻,流入到电路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这一定律实质上是电流连续性的表现。
运用这条定律时必须注意电流的方向,如果不知道电流的真实方向,可以先假设每一电流的正方向(也称参考方向),根据参考方向就可写出基尔霍夫的电流定律表达式。
例如图1.1a所示为电路中某一节点N,共有五条支路与它相连,五个电流的参考正方向如图所示,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就可写出:I1+ I2+ I3= I4+ I5如果把基尔霍夫定律写成一般形式就是ΣI=0。
显然,这条定律与各支路上接的是什么样的元件无关,不论是线性电路还是非线性电路,它是普遍适用的。
电流定律原是运用于某一节点的,我们也可以把它推广运用于电路中的任一假设的封闭面,例如图1.1b所示封闭面S所包围的电路有三条支路与电路其余部分相连接,其电流为I1、I2、I3,则I1+I2+I3=0,因为对任一封闭面来说,电流仍然必须是连续的。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简称KVL)是:在任一时刻,沿闭合回路电压降的代数和总等于零。
把这一定律写成一般形式,即为ΣU=0,例如在图1.1c所示的闭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参考正方向如箭头所示,如果从节点a出发,顺时针方向绕行一周又回到a点,便可写出:U1+U2-U3-U4=0,显然,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也是和沿闭合回路上元件的性质无关,因此,不论是线性电路还是非线性电路,它是普遍适用的。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8ab69783b3567ec112d8a03.png)
实验一 基本元件的伏安特性的测试(第3周周6)一、实验目的: (一班12节;二班34节)1、 学习万用表和直流毫安表的使用方法。
2、 练习用万用表、伏安法测量电阻值。
3、 学习测试电压、电流的基本方法。
4、 掌握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概念。
二、 原理:万用表测电阻的方法:你用的是指针式万用表,先选好倍率档位,再作欧姆调零:将两只表笔短接,转动调零电位器,使指针指向0Ω刻度,即可测试,被测电阻的阻值等于表针指出的刻度数乘以所选档位的倍数。
以后,每更换一个档位都要重新调零。
关于间接测量法,就是先测出其他物理量,再通过计算来获得所要的物理量。
在此,我们给电阻两端加上电压,然后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阻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R=U/I 即可算出其阻值。
这种测量法叫伏安法。
元件的伏安特性电阻器与电位器的伏安特性:是以施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 及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 之间的关系来表征的。
常以伏安特性)(I f U=或)(U f I =来表示。
线性电阻的阻值是常数,它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成正比,电阻器与电位器属于线性电阻。
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图1-1所示。
它表明了线性电阻的U 、I 的比值R 是一个常数,其大小与U 、I 的大小及方向无关。
这说明线性电阻对不同方向的电流或不同极性的电压其性能是一样的,这种性质称为双向导电性.非线性电阻的阻值不是常数,如电灯泡、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都可以抽象为一个非线性电阻元件,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如图1-2所示。
本实验中加入非线性电阻的测试,仅仅为了与线性电阻相比较,以说明非线性的概念,实验对象选择了二极管,并不是为了研究它的完整特性,所以,只测其正向特性以说明问题。
电压与电流的测量在本实验中的电量都是直流量。
直流电压是有极性的,直流电流是有方向性的,直流测量仪表也是有极性的。
在此,用万用表测电压,用毫安表测电流。
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首先调节万用表的旋钮指向DCV的合适的档位(即选择量程),这时万用表相当于一只直流电压表,测量时通过两只表针临时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红表棒一端为正极,要连高电位一侧,黑表棒一端为负极,要连到低电位一侧,连接反了表针会反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掌握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
二.原理说明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 =0。
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负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正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 =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见图3-1所示。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2.恒压源(双路0~30V可调);3.EEL-53组件。
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图中的电源U S1用恒压源I路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6V,U S2用恒压源II路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
开关S1 投向U S1 侧,开关S2 投向U S2 侧,开关S3 投向R3侧。
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1.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电流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电流表的黑(负)接线端。
2.测量支路电流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各个电流值。
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入结点,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结点,然后根据图3-1中的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记入表3-1中。
3.测量元件电压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将数据记入表3-2中。
测量时电压表的红(正)接线端应插入被测电压参考方向的高电位端,黑(负)接线端插入被测电压参考方向的低电位端。
表3-2 各元件电压数据五.实验注意事项1.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不以电源表盘指示值为准。
2.防止电源两端碰线短路。
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的“+、-”极性,倘若不换接极性,则电表指针可能反偏而损坏设备(电流为负值时),此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指针正偏,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
六.预习与思考题1.根据图3-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3-2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定毫安表和电压表的量程;2.在图3-1的电路中,A、D两结点的电流方程是否相同?为什么?3.在图3-1的电路中可以列几个电压方程?它们与绕行方向有无关系?4.实验中,若用指针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毫安表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直流数字毫安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七.实验报告要求1.回答思考题。
2.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结点,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VL)的正确性。
3.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CL)的正确性。
4.列出求解电压U EA和U CA的电压方程,并根据实验数据求出它们的数值。
5.写出实验中检查、分析电路故障的方法,总结查找故障的体会。
实验二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1.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如图6-1(a ),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U S 和一个电阻R S 串联组成的实际电压源来代替如图6-1(b ),其中:电压源U 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 内阻R S 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均置零(电压源短接,电流源开路)后的等效电阻R O 。
U S 、R S 和I S 、R S 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LR图 6-1LR(a〕(b〕LR (c)2.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 OC , 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测其短路电流I S C,且内阻为: SCOCS I U R =。
若有源二端网络的内阻值很低时,则不宜测其短路电流。
(2)伏安法一种方法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如图6-2所示。
开路电压为U OC ,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 φ,则内阻为: IUR ∆∆==φtg S 。
另一种方法是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以及额定电流I N 和对应的输出端额定电压U N ,如图6-1所示,则内阻为:NNOC S I U U R -=。
(3)半电压法U SC NU 图 6-2如图6-3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U OC 一半时,负载电阻R L 的大小(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R S 数值。
(4)零示法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进行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6-4所示。
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恒压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恒压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0”,然后将电路断开,测量此时恒压源的输出电压U ,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 2.恒压源(双路0~30V 可调); 3.恒源流(0~200mA 可调); 4.EEL -53组件; 5.EEL -51N 组件。
四.实验内容被测有源二端网络如图6-5所示.。
1.在图6-5所示线路接入恒压源U S =12V 和恒流源I S =20mA 及可变电阻R L 。
测开路电压U OC :在图6-5电路中,断开负载R L ,用电压表测量开路电压U OC ,将数据记入表6-1中。
测短路电流I S C:在图6-5电路中,将负载R L 短路,用电流表测量短路电流I S C,将数据记入表6-1中。
L R 图 6-3图 6-4表6-12.负载实验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在图6-5电路中,改变负载电阻R L 的阻值,逐点测量对应的电压、电流,将数据记入表6-6中。
并计算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U S 和R S 。
3.验证戴维南定理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压源的外特性:图6-1(b)电路是图6-5的等效电压源电路,图中,电压源U S 用恒压源的可调稳压输出端,调整到表6-1中的U OC 数值,内阻R S 按表6-1中计算出来的R S (取整)选取固定电阻。
然后,用电阻箱改变负载电阻R L 的阻值,逐点测量对应的电压、电流,将数据记入表6-3中。
表6-3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流源的外特性数据SC S按表6-1中计算出来的R S (取整)选取固定电阻。
然后,用电阻箱改变负载电阻R L 的阻值,逐点测量对应的电压、电流,将数据记入表6-4中。
表6-4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流源的外特性数据4.测定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又称入端电阻)的其它方法:将被测有源网络内的所有独立源置零(将电流源I S去掉,也去掉电压源,并在原电压端所接的两点用一根短路导线相连),然后用伏安法或者直接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去测定负载R L开路后A.,B 两点间的电阻,此即为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Req 或称网络的入端电阻R 1。
Req= (Ω)5.用半电压法和零示法测量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Ro 及其开路电压Uoc 。
6.用半电压法和零示法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半电压法:在图6-5电路中,首先断开负载电阻R L ,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然后接入负载电阻R L ,调节R L 直到两端电压等于2OC U 为止,此时负载电阻R L 的大小即为等效电源的内阻R S 的数值。
记录U OC 和R S 数值。
零示法测开路电压U OC :实验电路如图6-4所示,其中:有源二端网络选用网络1,恒压源用0~30V 可调输出端,调整输出电压U ,观察电压表数值,当其等于零时输出电压U 的数值即为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并记录U OC 数值。
五.实验注意事项1.测量时,注意电流表量程的更换。
2.改接线路时,要关掉电源。
六.预习与思考题1.如何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直接测量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2.说明测量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七.实验报告要求1.回答思考题。
2.根据表6-1和表6-2的数据,计算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U S和R S。
3.根据半电压法和零示法测量的数据,计算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U S和R S。
4.实验中用各种方法测得的U OC和R S是否相等?试分析其原因。
5.根据表6-2、表6-3和表6-4的数据,绘出有源二端网络和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路的外特性曲线,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
6.说明戴维南定理的应用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