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癌痛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2018-10-16 07:05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难治性癌痛学组对于多数难治性癌痛患者,往往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者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各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开展为难治性癌痛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常用的技术包括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神经毁损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等等。

本部分将讨论上述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推荐意见,临床应用不限于此。

1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PCA)1.1 PCA 的适应证1)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2)爆发痛频繁的癌痛患者;3)存在吞咽困难或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癌痛患者;4)临终患者的镇痛治疗。

1.2 PCA 的禁忌证1)不愿意接受PCA 技术镇痛的患者;2)年纪过大或过小缺乏沟通评估能力者;3)精神异常者;4)活动受限无法控制按钮为相对禁忌证,必要时可由医护人员或者家属操作。

1.3 PCA 的分类1)静脉PCA;2)皮下PCA;3)鞘内PCA ;4)硬膜外PCA;5)区域神经阻滞PCA。

1.4 PCA 常用药物PCA 常用的强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注射剂、氢吗啡酮注射剂、芬太尼注射剂、舒芬太尼注射剂、羟考酮注射剂等。

1.5 PCA 的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出血、感染、导管堵塞或脱落以及镇静过度。

1.6 临床推荐意见1)PCA 技术作为传统药物镇痛的补充措施,用于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频繁爆发痛的控制、吞咽困难、胃肠道功能障碍以及临终患者的持续镇痛治疗;2)推荐以上常用药物,不推荐μ受体部分激动剂或激动-拮抗剂。

基于临床研究的结果,氢吗啡酮适合持续模式给药(静脉或皮下),镇痛效价优于吗啡;鉴于羟考酮注射剂缺乏临床研究,不推荐用于鞘内给药;3)临终患者的镇痛治疗方案中通常需要联合镇静药物,并参考近期治疗方案,首选推荐咪达唑仑联合吗啡持续输注。

癌痛的评价及药物治疗

癌痛的评价及药物治疗

呼吸抑制
• 病人长期用阿片类药物对于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作用一般都能产生耐 受。 • 亚急性超剂量比急性呼吸抑制更常见,表现为镇静作用慢慢加重,继 之呼吸减慢,最后出现换气困难。因此确定呼吸抑制更好的指征是镇 静的程度而不是呼吸频率。 • 严重的呼吸抑制需要应用吗啡拮抗剂――纳络酮解救。 • 已经对阿片类药物耐药的患者对于阿片拮抗剂非常敏感,只需用纳络 酮的稀释液(0.4mg溶于10ml盐水)即可治疗症状性呼吸抑制,每分 钟用药0.5ml(0.02mg)。 • 纳络酮的剂量应根据病人的呼吸频率来调整。可能需要重复用药,或 换用静脉点滴,两安瓿纳络酮(共0.8mg)溶于250ml 5%的葡萄糖 溶液中,不断调整剂量直到达到目的。 • 呼吸抑制并不总是限制疼痛治疗的因素。重复用药就可以对这一作用 产生耐受,这样就能逐步增加剂量达到疼痛缓解而不至于产生呼吸抑 制作用。
阿片类药物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 出现中度以上疼痛应早期应用,用足剂量,经常根 据疼痛强度调整剂量。 • 应用阿片类药物同时对药物副作用应采取预防措施。 • 疼痛加剧时要增加单次药物剂量,而不要增加给药 次数。 • 应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时应有疼痛强度及剂量滴定的 记录。
快速滴定需常备即释阿片
首剂多瑞吉起效时间为 6~12h,一般24小时达到 稳态,这段时间需用即释吗啡止痛
告诉医生你真实的疼痛
• 邱少云忍受疼痛是为了胜利。而病人忍受着癌症 在体内肆虐的痛苦,带来的是什么呢? • 所以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癌痛,告诉病人,让我 们一起去战胜它。 • 病人的疼痛只有他自己知道,既使在科学技术如 此发达的今天,在医学水平不断发展的21世纪, 中国人也已走到了太空,但是,我不能不告诉你, 我们仍然没有一种仪器可以测量你的疼痛。
• • • • • • 便秘是使用阿片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 在慢性疼痛治疗过程中,对于阿片类药物便秘作用的耐受几乎不 可能发生,或出现很缓慢。 可用轻泻药。除有禁忌症外,应有规律地服用泻药,可服用刺激 性导泻药物如番泻叶、或高渗药物如乳果糖或山梨醇。口服泻药 最好在睡前服用。 大便软化剂或者润滑轻泻剂用处不大,它们不应单独使用,但与 刺激性轻泻剂合用会使排便更容易些,持别是对卧床病人来说意 义更大。 多摄取纤维素常可治疗轻度便秘,多食用含植物纤维素的食物常 可治疗轻度便秘,比如蔬菜、玉米、红薯等。 中药麻仁润肠丸及各种芦荟制剂是常用有效的药物。

盐酸美沙酮片维持治疗难治性癌性疼痛的疗效

盐酸美沙酮片维持治疗难治性癌性疼痛的疗效

盐酸美沙酮片维持治疗难治性癌性疼痛的疗效
难治性癌性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心理
状态。

虽然许多药物可用于治疗癌痛,但经常出现耐药或不良反应。

因此,寻找更好的治
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研究表明,盐酸美沙酮片可以作为难治性癌性疼痛的有效维持治疗。

在一项研究中,69名单独使用盐酸美沙酮无法治疗的难治性癌痛患者被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接受盐酸美沙酮和阿片类药物的联合治疗,而对照组仅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

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说明盐酸美沙酮片在联合
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一项研究显示,盐酸美沙酮片在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中也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78名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了治疗,其中36名患者使用盐酸美沙酮片,而42名患者接受其他治疗。

结果表明,盐酸美沙酮片在治疗过程中显著降低了疼痛评分,并提高了生活质量。

此外,相对于其他治疗,在使用盐酸美沙酮片的患者中,不良反
应的发生率更低。

因此,盐酸美沙酮片的维持治疗可以作为难治性癌性疼痛的疗效选择。

在患者使用过
盐酸美沙酮后出现耐药的情况下,盐酸美沙酮可以与其他疼痛治疗药物联合使用,从而达
到更好的疗效。

对于患有绝望的癌痛的患者,医生也应充分考虑盐酸美沙酮的应用。

中西医治疗难治性癌痛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难治性癌痛的研究进展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cancer pain can not be guaranteed. How to effectively intervene and manage refractory cancer pain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medical staff to face and actively deal with. With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shown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a variety of tumors, including breast cancer and lung cancer, and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chemotherapy. In addition, for refractory cancer pai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has also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CM treatment ofrefractory cancer pain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cancer pain at home and abroad.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2)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2)

癌痛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癌痛治疗的目标是通过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癌痛治疗应采用综合性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

目前,癌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干预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

药物治疗是癌痛管理的基石。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镇痛药、阿片类药物和辅助药物。

非处方镇痛药如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轻至中度的癌痛。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和芬太尼被广泛应用于中度至重度癌痛的治疗。

辅助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物和草酸钙等,用于结合阿片类药物以增加镇痛效果或减少副作用。

除药物治疗外,还有其他干预措施,如神经阻滞和介入治疗。

神经阻滞是通过注射药物或放置神经阻滞器材来阻断
疼痛信号传导的方法。

介入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植入脊髓
电极等,常用于难治性或向心性癌痛的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应用于可切除的局部癌痛和恶性腫瘤的固定
疼痛,如骨转移。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癌肿或减轻肿瘤的压
迫来改善疼痛症状。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还涌现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疗法正在不断发展。

这些新疗法的使用可以提供更加个体化和精准的癌痛治疗
方案。

总的来说,癌痛的治疗现状不断发展,不同的治疗方法可
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疼痛类型进行个体化选择。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癌痛的理解
和治疗手段也将进一步完善。

胰腺癌晚期难治性疼痛规范化治疗1例

胰腺癌晚期难治性疼痛规范化治疗1例

胰腺癌晚期难治性疼痛规范化治疗1例文/ 成宪江(天津市肿瘤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 【指导老师】王昆(天津市肿瘤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多
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较
低,预后较差。

疼痛是中晚期胰腺癌最常
见且严重的临床症状,其程度可用“痛不
欲生”形容, 严重影响患者饮食及睡眠,
加速体质消耗,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此,镇痛是胰腺癌治疗方案中的一项重要
内容,进一步研究疼痛发生机制,寻找简
单有效治疗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近日我们
系非化脓性炎症。

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源,飞沫吸入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患者接触病原体可在2~3周内
虽然流行性腮腺炎治愈率高、病死率低,但临床需要警惕并发症的出现,如脑膜炎、卵巢炎、睾丸炎、胰腺炎等,还可能导致不孕等其他不良后果,所以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其中,以胰腺炎的发生。

难治性癌痛2024年总结与展望

难治性癌痛2024年总结与展望

2024年对于难治性癌痛治疗领域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新的治疗方法和疗法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和困境。

本文将对2024年的难治性癌痛治疗做一个综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首先,回顾2024年的难治性癌痛治疗,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进展。

其中,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最为显著。

一些新的药物在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潜力。

例如,戊加特尔(盐酸曲妥珠单抗)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药物,可以通过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癌症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临床试验表明,戊加特尔在难治性癌痛的治疗中显示出了出色的效果,对一些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都有显著的改善。

此外,放疗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能够精确地将辐射剂量传递到癌细胞,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这为难治性癌痛患者的疼痛缓解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然而,2024年的难治性癌痛治疗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难治性癌痛患者对现有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仍然有许多患者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来缓解他们的疼痛。

其次,一些治疗方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对患者的副作用较大,限制了这些疗法的应用范围。

因此,如何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做出权衡成为了治疗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看到难治性癌痛治疗领域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进展,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和演化规律,从而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例如,针对特定基因变异或蛋白质异常的靶向治疗药物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外,免疫疗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希望。

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免疫疗法在治疗难治性癌痛中的潜力,但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总结起来,2024年是难治性癌痛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难治性癌症疼痛该怎么办

难治性癌症疼痛该怎么办

难治性癌症疼痛该怎么办大家都知道癌症患者要承受非常大的疼痛,可是对于癌痛你却难以想象,癌痛的范围非常广泛。

近些年,随着姑息治疗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有80%-90%的癌痛患者在经过规范性有效治疗后得到明显缓解,但依然有10%-20%的癌痛患者属于难治性癌痛,这部分患者的癌痛很难控制,常规止痛方法根本起不到缓解疼痛的作用,或者是病人难以耐受出现不良反应。

虽然难治性癌痛占所有癌痛患者的10%-20%,但这部分癌痛却成为癌痛治疗的“软肋”,是大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什么是难治性癌痛?难治性癌痛也被称为顽固性癌痛,大概占癌痛患者的10%-20%左右。

对于难治性癌痛,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完整的诊断流程与标准,也没有准确的评估准则。

在治疗上缓解疼痛的效果也是非常微小,患者多会痛不欲生,医生也是难以解决,这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此,我国专家进行了大量探讨与研究,明确对难治性癌痛做出定义解释。

难治性癌痛是因为肿瘤或者治疗肿瘤过程中某些因素而引起的中度或重度疼痛,经过系统性规范化药物治疗7-15天后,疼痛情况并未得到理想改善或者根本未有明显改善,或者患者出现药物不耐受的情况等。

根据学理来说,难治性癌痛要满足下列条件:一天当中疼痛发生3次或以上,仅通过阿片止痛药或者联合辅助类镇痛药治疗7-15天后,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1.难治性癌痛的评估1、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评估:2008年国际癌痛研究协会提出了神经病理性疼痛分级的诊断标准,一直被沿用。

临床上建议根据ID疼痛量表进行筛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2、骨转移性癌痛评估:癌性骨痛有三种情况,即在安静休息时发生所能持续性的疼痛、在安静休息时自发出现爆发性疼痛以及运动时引起的爆发性疼痛。

对于骨转移的诊断要经过多种检查而定,比如ECT的检查、核磁共振检查以及CT 检查等,还要结合碱性磷酸酶等化验指标。

静息性骨转移骨痛通过常规癌痛评估法即可;自发性的骨痛与诱发性骨痛可通过爆发性评估方法做出评估。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要点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要点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要点近年来,随着姑息治疗学科的不断进步、发展,WHO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和NCCN成人癌痛指南已逐步被各级医师所掌握,80%~90%肿瘤患者的疼痛症状能够通过规范、有效的治疗得以缓解。

但仍有10%~20%患者的疼痛属于难治性癌痛,仅通过常规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和(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尽管这部分患者仅占癌痛患者的1/10~1/5,但难治性癌痛却是我国癌痛治疗的一个“软肋”,其对医患的困扰超过其它疼痛的总和,成为医生、患者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

1 难治性癌痛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癌痛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尚没有达成统一。

1.1 难治性癌痛的定义难治性癌痛指由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相关因素导致的中、重度疼痛,经过规范化药物治疗1~2周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和(或)不良反应不可耐受。

1.2 难治性癌痛的诊断标准难治性癌痛的诊断需同时满足以下两条标准:1)持续性疼痛数字化评分≥4分和(或)爆发痛次数≥3次/天;2)遵循相关癌痛治疗指南,单独使用阿片类药物和(或)联合辅助镇痛药物治疗1~2周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和(或)出现不可耐受不良反应。

2 难治性癌痛的病因和机制2.1 难治性癌痛的常见病因癌痛属于混合型疼痛,兼具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特点。

肿瘤或治疗导致疼痛的主要机制:1)直接损伤感觉神经;2)肿瘤及周围炎性细胞释放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数-α等);3)侵犯破坏血管造成缺血、侵犯空腔脏器造成梗阻或侵犯实质脏器造成包膜张力过高。

2.2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肿瘤或治疗过程中侵犯感觉神经系统造成的疼痛。

2.3 骨转移性癌痛根据骨转移病灶的病理特点,骨转移可分为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3类。

2.4 癌性爆发痛癌性爆发痛是指阿片类药物对持续性疼痛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控制,突然出现的短暂疼痛强度增强的感受。

爆发痛分为诱发痛和自发痛。

2.5 癌性内脏痛肿瘤可侵犯周围的交感神经,造成交感神经性癌痛。

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居家治疗难治性癌痛

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居家治疗难治性癌痛

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居家治疗难治性癌痛发布时间:2022-07-29T12:46:29.6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月3期作者:尹梅香[导读]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居家治疗难治性癌痛尹梅香(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宁养院;云南德宏678400)一、基本资料(一)一般项目:林女士,45岁,离异,初中学历,个体户,无烟酒史。

(二)宁养院开始服务时间:2018年8月2日(三)家庭树:(四)病史摘要:患者于2013年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术后化疗,期间病情平稳,生活能自理。

2017年6月病情复发,出现腰部持续性酸痛,肛门刺痛、坠胀痛,排便困难,诊断为直肠癌肝、盆腔转移,未再行化疗,接受结肠造瘘手术。

术后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服用镇痛药治疗,服药后无恶心、呕吐,但效果不佳,严重影响睡眠及生活质量。

造瘘口排出大便干结,小便正常。

因疼痛难忍及家庭经济困难,于2018年8月2日申请宁养服务。

(五)首次探访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0/60mmHg。

慢性面容,表情痛苦,卧床,不能自主活动。

心肺检查无异常。

腹凹陷,下腹见一长约12cm手术瘢痕,左侧腹造瘘口通畅,粪袋稳妥固定,见大便附着,周围皮肤无溃烂。

全腹无压痛,未触及异常包块,腰椎有广泛叩击痛,活动后加重。

(六)首次疼痛评估:疼痛部位主要为腰部、肛门,接受服务时服用盐酸吗啡缓释片390mg每12h 1次口服,NRS评分7分,KPS评分40分,QoL评分27分。

(七)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患者了解自己的诊断但不清楚预后,家属担心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后会加重心理负担,不愿将肿瘤多处转移告知患者。

由于患者病情逐步加重,其父母、弟弟、弟媳哀伤程度高。

(八)其他:患者十多年前独自一人在广东某公司做厨师,厨艺好。

后辞职自己经营餐馆,销售翡翠,成为个体户,事业有成,是家中主要经济收入者。

患者离异当年儿子8岁,其子与前夫生活。

后其子因罹患肾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离世,年仅14岁。

难治性癌痛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的观察与分析

难治性癌痛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的观察与分析
3 讨 论 .
重型颅脑对冲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 中, 较其他颅脑损伤 有其 特殊方面 : () 1 特殊的受伤机制 【J 当枕顶部或颞侧发生减速性损伤时 , 2, 额颞底部及周边 脑组织与高低不平 的前 中颅窝底骨质发生相对运动而造成脑组织 的挫伤 出 血, 暴力 的传导可使脑深 部结构受 到不同程度 的损伤 。减速 性损伤 发生 的 速度越快 , 造成的损伤越重 。同时暴力侧可发生颅 骨骨折 , 硬膜外、 下血肿 。 () 2颅脑对冲伤病情发展急骤 , 可在较短时间 内出现 脑疝 , 加上原发性脑损伤 及继发性血肿压迫 , 常引起脑干 、 下丘脑等受损 , 是造 成病 人死亡率 、 伤残率 高, 预后差的主要原因。()T检 查仅仅 反映检查 当时 的情 况 , 能持续 的 3C 不 显示后续 的出血及挫伤的具体情况 , 往往术中发现 的病情 比 C T检查显示 的 要严 重 、 杂 。 复 该类病人术中脑组织膨 出原 因是多方面 的, 主要 有: ①重 型颅脑对 冲伤 后出现的急性脑肿胀是颅脑损伤 术中产生急 性脑膨 出的主要 原因 , 冲伤 对 时所产生 的外力 ( 尤其是旋转性外 力产生 的剪应力 ) 使桥脑 蓝斑核 、 中脑 网 状 结构 、 脑 和 下 丘 脑 的 血 管运 动 中枢 受 损 , 致 脑 血 管 自动 调 节 功 能丧 失 丘 导
o s e am t r ni uy J . er r m ,0 2 1 7 :6 f e r t u ac b i n r [ ] J N u tu a 2 0 ,9( ) 8 9 v er 6
N . 1 2 1 oO 0 1
ME IA DC L肿 0 M T N R_1 A0


现不同程度 中线向对侧偏移 , 4例术后 脑膨 出, 5例弥漫性脑肿胀 , 3例发生 半 球 大 面 积脑 梗 死 。 2 2 术后并发症 : 准组术 中术后发生 非手术 区迟发性血 肿 5例 , . 标 常 规组出现 4例 , 均行相应 部位手术清除 。术后脑膨出: 标准组 1 , 例 常规组 4 例 ; E疝 : 准组无发生 , 切 l 标 常规组 5例 。 2 3 预后 :2例存 活 患者 术 后 随 访 3个 月 至 3年 , G S预 后 分 级标 . 4 按 C 准, 将治疗结果分 为预后 良好(良好/ 中残) 不 良( 、 重残/ 植物生存 ) 和死 亡 , ( 下 表 ) 见 。 标 准 组 与 常规 组 预 后 比 较 ( , ) 例 %

癌痛多选、判断练习题

癌痛多选、判断练习题

癌痛多选、判断练习题1、难治性癌痛的治疗如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要进行阿片类药物转换或改变给药途径() *A、疼痛控制,但患者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正确答案)B、通过增加剂量未达到满意镇痛效果但不良反应增加(正确答案)C、持续性疼痛数字化评分≥3分和/或爆发痛次数≥3次/天D、疼痛表现为混合型疼痛2、确诊癌性爆发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A、阵发疼痛NRS评分≥7分B、存在基础疼痛(前一周中疼痛持续时间每日>12 h)(正确答案)C、在前一周的基础疼痛得到充分的控制(疼痛强度为无或者轻度)(正确答案)D、患者存在短暂的疼痛加重现象(正确答案)3、《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中总结癌痛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A、肿瘤相关性疼痛(正确答案)B、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正确答案)C、肿瘤转移及继发性肿瘤相关疼痛D、非肿瘤因素性疼痛(正确答案)4、癌痛的量化评估包括:() *A、DNS问卷B、数字分级法(NRS)(正确答案)C、面部表情评估量表法(正确答案)D、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正确答案)5、对于癌痛药物治疗基本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口服方便,也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其他给药途径,包括静脉、皮下、直肠和经皮给药等。

(正确答案)B、应当根据患者疼痛程度,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性质、作用强度的镇痛药物。

(正确答案)C、按规定时间间隔规律性给予止痛药,按时给药有助于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

(正确答案)D、按照患者病情和癌痛缓解药物剂量,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和机体反应情况。

(正确答案)6、癌痛治疗的基本思路有哪些() *A、去除疼痛的来源(正确答案)B、改变中枢对疼痛的感受(正确答案)C、改变疼痛向中枢的传导(正确答案)D、阻断疼痛向中枢传导的路径(正确答案)7、剂量滴定的目的包括() *A、迅速进行疼痛控制(正确答案)B、确定药物的合理治疗剂量(正确答案)C、确保不同药物及剂型转换的平稳过度(正确答案)D、全程掌握爆发痛的解救量(正确答案)8、PCA用于癌性爆发痛的治疗优势() *A、通常静脉给药,起效更快(正确答案)B、可完成爆发痛的滴定(正确答案)C、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正确答案)D、患者自控,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增加患者满意度(正确答案)9、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强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 *A、需要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患者(正确答案)B、对较弱的药物不再有效果,需要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正确答案)C、疼痛强度增加或产生新的急性疼痛,已经接受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而需要更高剂量的患者(正确答案)D、由于以往的持续治疗不充足,对那些遭受严重痛苦并需要加强和迅速干预的患者(正确答案)10、癌痛综合评估内容包括() *A、疼痛类型(正确答案)B、疼痛部位(正确答案)C、疼痛强度(正确答案)D、疼痛性质(正确答案)11、下列关于镇痛与抗癌的关系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癌症治疗过程中,镇痛具有重要作用(正确答案)B、充分的疼痛评估与管理对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结局至关重要(正确答案)C、任何情况下均应先抗癌治疗、后镇痛治疗D、所有治疗癌症患者的医生必须知道如何管理疼痛(正确答案)12、以下哪些属于低剂量第三阶梯的强阿片类药物?() *A、羟考酮每日剂量≤20mg(正确答案)B、吗啡每日剂量≤30mg(正确答案)C、氢吗啡酮每日剂量≤4 mg(正确答案)D、羟考酮每日剂量≤40mg13、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对于担心呼吸抑制的患者,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A、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正确答案)B、增加阿片类药物的给药间隔(正确答案)C、立即停用阿片类药物D、密切监控(正确答案)14、关于难治性癌痛方面描述正确的是() *A、早期积极规范的镇痛治疗可阻止癌痛演变为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助于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正确答案)B、不应过早的确立“难治性疼痛”诊断,因为有些表面上的“难治性疼痛”有时可能仅仅是由于缺乏最先进的疼痛治疗手段(正确答案)C、根据WHO的阶梯镇痛原则进行疼痛管理,大部分患者疼痛能得到有效控制,5%-10%患者疼痛控制不满意为难治性癌痛(正确答案)D、癌痛治疗不佳就是难治性癌痛15、我国《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中,关于癌痛常规评估,描述正确的有:() *A、癌症患者主诉疼痛时应常规进行疼痛评估,未主诉疼痛的患者则无需进行疼痛评估B、癌痛常规评估一般于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个“ 软肋” , 其对 医患的困扰超过其他疼痛的总和 , 成 为 医生 、 患 者 共 同面 临 的棘 手 问 题 。为 规 范 国 内难
治 性 癌 痛 的诊 疗 过 程 , 提 高 癌 痛 治 疗 领 域 医 务 人 员 的业 务素 质 、 提 升 医疗 服 务 质量 , 促进 难 治 性癌 痛 事 业 的长 足 发 展 , 中 国抗 癌 协会 癌 症 康 复 与 姑 息 治 疗 专 业委 员会 ( C R P C) 难 治性 癌痛 学组组 织 国内相关 领 域专家经过多次讨论 、 修订 , 最终撰写完成《 难 治 性 癌 痛 专 家 共识 2 0 1 7 年版》 。鉴 于 国 内外 可 供 参 考 的 资 料 尤其 是 前 瞻性 资 料有 限 , 疏 漏 在 所 免 , 希 望 专 业 人 士多提 宝 贵意见 , 以便今后 补 充修 订 。 1 难 治性 癌痛 的定 义和 诊断标 准 目前 , 国 内外 对 难 治 性 癌 痛 的 定 义 和 诊 断 标 准 尚没 有达 成 统 一 。为 进一 步推 广难 治 性 癌痛 的规 范 化 诊 断 和治 疗 、 便 于学 术 交 流 和 临床 研 究 , 本学 组 专
家 回顾 了国内外众多关于难治性癌痛相关进展 , 初
步 提 出 了难 治 性 癌 痛 的定 义 和 诊 断标 准 , 以期 为 临 床 实 践提 供 一 定 的帮 助 。 由于 难治 性 癌 痛 的定 义 系 首次提出 , 难 免 有 不 妥之 处 , 希 望 广大 同道 提 出意 见
衡被打破 , 破骨细胞活性增加 , 发生溶骨 I 生 破坏和肿 瘤 组织 浸润 , 侵蚀 和 破坏支 配 骨髓 的感 觉 神经 n ] 。
成急性疼痛持续存在, 极易形成外周或( 和) 中枢敏化。 2 . 2 癌 性神 经病 理性疼 痛 癌 性 神 经病 理 性疼 痛 是 指肿 瘤 或 治疗 过 程 中侵

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价值分析

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价值分析

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价值分析难治性癌痛是癌症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针对难治性癌痛的治疗,鞘内药物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之一。

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治疗效果、成本效益、患者生活质量等角度对这种治疗方式进行价值分析,以期为医生和患者在治疗选择上提供参考。

治疗效果成本效益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不仅在治疗效果上表现出色,而且在成本效益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比于口服镇痛药物,鞘内治疗能够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药物的分布至其他部位的时间,减少药物的副作用,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自控镇痛也可以避免患者因为副作用过大而需要频繁就医就诊的情况发生,降低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是一种较为经济合理的治疗方式。

患者生活质量除了治疗效果和成本效益之外,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评价一种治疗方式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难治性癌痛给患者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心理上的负担和社会上的排斥。

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自控镇痛方式让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使用药物,不仅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还可以增加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权,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

通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可以减少患者与家庭、社会的矛盾,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

总结在治疗难治性癌痛的过程中,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它在治疗效果、成本效益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都具有优势,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治疗方式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难治性癌痛患者,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应该进行全面的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希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能够给更多的难治性癌痛患者带来福音,为他们的康复之路增添一份希望。

盐酸美沙酮片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

盐酸美沙酮片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

·4023··论著·盐酸美沙酮片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周琴飞1,2,龚黎燕1,2*【摘要】 背景 美沙酮属于强阿片类药物,在难治性癌痛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同时美沙酮具有t 1/2长、易引起药物蓄积等特性,个体差异大,因此其剂量的把握及转换较为复杂,且在需要较大剂量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中应用经验更为有限。

目的 探讨盐酸美沙酮片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住院的100例难治性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沙酮快速转换或3天转换法进行美沙酮转换,统计转换后1周及2周美沙酮剂量,同时记录美沙酮转换前后日平均疼痛强度〔以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评价〕、爆发痛次数及不良反应等,对难治性癌痛患者美沙酮转换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结果 吗啡与美沙酮存在动态转换比关系,吗啡日剂量越大,与美沙酮之间的转换比也越大。

100例难治性癌痛患者中有96例患者最终完成美沙酮转换,与转换前相比,96例患者美沙酮转换后1周、2周平均NRS 评分、爆发痛次数均降低(P<0.05)。

96例患者美沙酮转换后1周,最严重疼痛强度和平均疼痛强度的有效缓解率分别为68.8%和75.0%;转换后2周,最严重疼痛强度和平均疼痛强度的有效缓解率分别为69.8%和77.1%。

美沙酮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和冷汗等;与转换前相比,转换后1周、2周恶心(χ2配对=7.005、8.233)、呕吐(χ2配对=5.581、10.907)发生率均降低(P <0.05)。

结论 本研究通过临床实践证实美沙酮可降低难治性癌痛患者的平均NRS 评分、爆发痛次数,对患者的疼痛强度有一定缓解作用,并能降低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癌性疼痛;美沙酮;镇痛药,阿片类;吗啡;难治性癌痛;阿片类药物转换;疗效和安全性;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 73 R 971.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26周琴飞,龚黎燕. 盐酸美沙酮片治疗难治性癌痛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2):4023-4028. []ZHOU Q F,GONG L Y.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ethadone in refractory carcinous pain patients[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2,25(32):4023-4028.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ethadone in Refractory Carcinous Pain Patients ZHOU Qinfei 1,2,GONG Liyan 1,2*1.Department of Rare Cancer & Head and Neck Medical Oncology ,Cancer Hospital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Hangzhou 310022,China2.Institute of Basic Medicine and Cancer (IBMC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ngzhou 3100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GONG Liyan ,Chief physician ;E-mail :【Abstract 】 Background As a strong opioid,methadone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relieving refractory carcinouspain,but also has some limitations,such as higher risk of accumulation due to long elimination half-life,difficulties in dosage calculation and dose conversion due t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ndividuals,and limited clinical evidence on the use of this medicine in large dose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ethadone conversion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carcinous pai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in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carcinous pain were recruited from Cancer Hospital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from July 2017 to December 2021. The conversion of morphine to methadone was carried out by rapid conversion or 3-day conversion method. The doses of methadone used at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9ZB01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Y19H290001);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8KY312,2020374375)1.310022浙江省杭州市,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罕见病及头颈内科2.310000浙江省杭州市,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本文数字出版日期:2022-08-11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4024·E-mail:******************.cn癌性疼痛(以下简称癌痛)是指由癌症本身或癌症治疗所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在66%的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1]。

氢吗啡酮治疗肺癌难治性癌痛1例

氢吗啡酮治疗肺癌难治性癌痛1例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21.05.018导言癌痛作为肿瘤病人最常见的合并症,发生率高达70%,虽然能够被处置,但往往被忽视,更有约20% 的顽固性癌痛病人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成为癌痛治疗中的“痛点”,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这些病人尤其需要医护人员的关注。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将启动《中国癌痛诊疗状况蓝皮书》项目,并联合百家医疗机构,千名相关专家,为万名癌痛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深化“难治性疼痛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项目以及升级“疼痛患者热线(400-686-5813)”,使癌痛规范化诊疗落地;加强培训、广泛推广“治痛道合-难治性癌痛规范化管理 (MICP)”项目,通过多期的难治性癌痛临床案例研讨和技能比拼,提高临床医师的参与力度,进一步推进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理念及实践,提升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水平。

每期将评选出对临床具有借鉴价值的典型难治性癌痛案例,并邀请多学科专家进行全面的解析点评,刊登在《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合理用药栏目中(本期为第9篇),希望这些典型案例成为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的参考,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思路和方法,共同推动难治性癌痛规范化诊疗事业发展,为提高癌痛病人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王杰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肿瘤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合理用药•氢吗啡酮治疗肺癌难治性癌痛1例李春叶 王 华 张 倩 张校瑜 谢 荣△(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镇江212001)1.一般资料病人,男性,67岁,因“右肺腺癌4年伴周身疼痛1月”于2020年5月入我院肿瘤科治疗。

基因检测示EGFR19外显子突变,4年间行正规化疗并联合唑来膦酸骨保护治疗。

因周身多处疼痛1个月予塞来昔布、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口服,镇痛效果欠佳,后改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20 mg,q12 h,且需不定时皮下注射吗啡以缓解爆发痛,换算成吗啡日用量达90 mg;后出现明显恶心呕吐、眩晕、便秘、排尿困难等不适症状,对症处理后,无法耐受该药不良反应。

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价值分析

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价值分析

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价值分析难治性癌痛是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肿瘤的持续生长和转移,患者常常会出现剧烈的疼痛。

传统的镇痛治疗方法往往效果不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如何有效缓解难治性癌痛成为医学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从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试验的结果、治疗效果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进行分析,以探讨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对难治性癌痛的意义。

我们来谈谈鞘内氢吗啡酮。

鞘内给药是一种通过导管将药物输送到患者鞘内腔内的治疗方法。

氢吗啡酮是一种强效镇痛药物,其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μ受体和κ受体,从而产生镇痛效果。

相比于其他镇痛药物,鞘内给药可以使药物直接到达镇痛相关的脊髓区域,从而起到更快、更有效的镇痛效果。

鞘内氢吗啡酮在镇痛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而对于难治性癌痛患者来说,单一的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因为难治性癌痛常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鞘内氢吗啡酮联合其他镇痛药物的用药方案逐渐成为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临床试验显示,鞘内氢吗啡酮联合其他药物如丙戊酸、氨茶碱等,能够显著提高镇痛效果,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生活质量。

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选择,特别适合那些难治性癌痛患者。

自控镇痛是指患者通过控制自己镇痛泵的用药剂量以达到镇痛效果。

在难治性癌痛患者中,疼痛的剧烈程度会不断变化,因此单一剂量的镇痛药物往往无法满足治疗需求。

而自控镇痛则可以使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感受控制药物的用量,从而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结合鞘内氢吗啡酮的特点,自控镇痛在难治性癌痛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那么,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对难治性癌痛的价值在哪里呢?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生活质量。

自控镇痛可以使患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控制药物的用量,避免了因为疼痛剧烈而无法得到及时镇痛的情况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治性癌痛诊断与治疗
全书是在《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的基础上,对专家共识内容更详细的阐述,内容更加翔实,理论依据更加充分,为临床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际操作和技术指导。

全书共分为“难治性癌痛的定义和诊断标准、难治性癌痛的机制、难治性癌痛的评估、难治性癌痛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意见、难治性癌痛的药物治疗原则、难治性癌痛的微创介入治疗、临终难治性癌痛”七章,章节安排合理,紧紧围绕“难治性癌痛的诊断和治疗”这一主线,重点阐述了难治性癌痛的“药物治疗和微创介入治疗”,是指导临床医生学习和诊疗难治性癌痛不可或缺的书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