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同课异构”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
同课异构案例及反思
![同课异构案例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982f71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d.png)
同课异构案例及反思课题:Unit 2. W e haven’t found life on other planets yet.(初中英语外延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3 Journey to space )一、案例背景近三年来,我校每年初一新生都分到200左右的进城务工子女来校就读。
这些进城务工子女的到来严重地冲击着我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和质量,这些孩子多数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也没学或者没有达到应该有的英语基础,在这样的起点之下我校和其它的城市中学一样使用小学起点的英语教材,可想而知成绩是何等的差。
但学校领导不甘心落后,想方设法学名校,寻求出路。
从2008年开始共分六次派送二三十位教师到外地不同的名校实行学习。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就从2008年磕磕碰碰地实行着。
终于2010年,到南京溧水县东庐中学考察学习之后,我们找到了自己改革的归宿,东庐中学各方面的情况太像我们的情况了,在认真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堂改革之后,我们结合自身的情况,成立了自己的校本课题,创设了有自己特色的“南宁市第三十一中学导学案”(后面称“导学案”),从2011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初一、初二年级选学科实行实验,实验科目分别为:初一年级英语、数学,初二年级物理。
当前这三个学科每天的课堂教学都使用教师们自己设计制作的“导学案”实行教学。
为了更好地推动课改的进程,学校在课改学科展开同课异构活动,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课后组织评课、讨论等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参与的每个老师都受益匪浅。
我们初二年级四位英语老师认真对待每一份导学案,经常展开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课后组织评课、讨论等活动,对不同层次的班级提出不同的要求。
下面我对我和另一位英语老师所上的同一节课实行分析和反思。
1. 教材分析本模块以人类探索宇宙的行为为背景引入现在完成时的用法,通过人类对宇宙太空所做努力的描绘,强化现在完成时表达意思的功能,展开听说读写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为语法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
观摩“同课异构”活动英语课堂的两点感悟
![观摩“同课异构”活动英语课堂的两点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68b9ac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b.png)
观摩“同课异构”活动英语课堂的两点感悟11月下旬,我校与县中学联手开展了“同课异构”优质课展示活动,我全程观摩了活动中四位英语教师的精彩课堂,他们分别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同中求异,异中创新,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艺为我们展示了英语学科的无限魅力。
以下是我观课后的两点感悟。
一、钻研教材设计,打开教学之门通过观摩,我觉得县中学的两位老师对教材的钻研相对而言更透彻,我自愧不如。
其实,教材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依托,对教师发挥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钻研教材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每一个活动的设计意图。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每一个活动都有其独特的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教师才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的编写目的、课文选取背后的原因以及所要呈现的知识和技能等。
这种深入理解才能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其次,钻研教材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深挖教材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熟悉教材的内容和要求,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钻研教材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从而采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钻研教材便于教师创新教学内容。
教材的设计并不能囊括所有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钻研教材来拓展和创新教学内容。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和补充相关且有趣的教学资源和文本,以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为学生带来更多元化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教师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瞄准核心素养,助推学生成长我校的两位教师展现的课堂也是精彩纷呈。
两节课都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这正是新课标提倡的,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深知新课标背景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英语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英语同课异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00b81e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6.png)
英语同课异构心得体会英语同课异构(CLIL)是一种综合学科和英语教学的教育方法。
通过将英语融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同时学习学科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有幸能够参与英语同课异构教学,并且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英语同课异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英语同课异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参与到学科学习中。
同时,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利用多媒体和互动游戏等工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往往能够积极参与并享受学习的过程。
其次,英语同课异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通过将英语语言纳入学科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学科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
在我的课堂上,我会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小组讨论,演示和展示等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增强他们对英语的自信心。
此外,英语同课异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通过综合学科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需求。
在某次化学实验课上,我让学生使用英语描述他们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这不仅帮助他们巩固了化学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此外,英语同课异构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英语同课异构教学中,学生经常需要与其他国家的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
这样的交流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我的班级上,我与一所国外学校的老师进行了合作,组织了一次线上交流活动。
学生们通过与国外同学的交流,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他们国家的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
然而,英语同课异构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和英语语言能力。
他们需要熟悉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并能够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教学。
此外,教师还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
英语同课异构课的反思范文
![英语同课异构课的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adadf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3.png)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同课异构课的反思范文
英语同课异构课的反思范文
一、本节课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发挥想象力,锻炼了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但是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如导学案设计过于知识化,知识点与语境脱节,导致语言训练缺少语境,学生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在每个环节的进行中,时间把握不合理,导致头重脚轻,课堂内容缺少升华。
学生虽然能够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但由于过于依赖导学案,致使各个环节单调,没能很好的结合教材和综合利用语境。
另外,由于导学案设计缺少层次,导致学生的'参与面窄,一部分的C层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难点。
总之这节课有自己的亮点,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今后一定进一步深入研究教学,抓住高效课堂这一核心,努力打造优质课堂,让学生和
老师在课堂上都有所提升!
二、通过上这堂课,我还对今后英语课的努力方向做了思考:
1.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听说读写兼备的课堂
2.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全英英交流的课堂
3.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在英语活动中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课堂
4.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为一体的有“问题”,有智慧交锋的课堂
教学中的美在于发现,在于捕捉,教学中的真在于践行,在于反思。
教学之路漫长,我将上下求索,求真,求美,更求魅力十足的英语课堂!。
八年级英语“同课异构”主讲反思
![八年级英语“同课异构”主讲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bab91cd195f312b3169a5d6.png)
英语“同课异构”反思八年级 XX5月31日我参加了岷县团结学校举办的同课异构活动,认真聆听了各位老师执教的英语课,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听课就像照镜子,从这几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英语课堂上,我不但发现了自己平时上课中存在的问题,也从中受到很大启发。
1.多媒体的使用现代化英语教学中,黑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
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内容更加丰富。
此次活动,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现代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让教学内容更形象化,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教师基本功扎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2位教师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全堂使用英语教学,整堂课轻松、活泼。
师生配合默契。
教师教态亲切,身体语言丰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平时我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
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各地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
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
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
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3.教师自身素质高,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听课中我发现每位老师的基本功都很扎实尤其是包慧平老师,她的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充分利用肢体语言,使人如沐春风,吸引学生同时,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挖掘了德育因素根据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4.情境的设置英语的学习要求在语境中学习句子,在句子中学习单词。
这就是说我们在教给学生一句话、一个词时还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用句子、词语。
所创设的情境如何即利于课文的导入,也利于重点单词、句子的引出是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方面。
对初中英语同课异构的教学思考
![对初中英语同课异构的教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6aca899ec3a87c24028c4bb.png)
第三,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教 学没有特点,少有亮点。有的教师只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对某 些知识是必需的),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枯燥感”,学习缺乏 激情。 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我们要明白,每一教学内容必有 令学生“惊讶之处”。这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 情景。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这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 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 生的惊奇感,要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 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惊 讶声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很高。
第六,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形成度。
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学生能力形成的程度 是教学检测的终结指标。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教师长期科学施 教、求实训练、充分落实上述五个“度”的结果。教学中,教师能够 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看准疑点、突出特点、展示 亮点,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地转换成学生能持续学习的能 力。 要努力消除学生只能“纸上谈兵”、“高分低能”、成为“考试机器 ”的现象。我们不排除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如学生考试心理素质、 记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要点言简意赅表达的能力、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习惯等,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应试能力的培养 与学生终生发展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终生发展能力 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如何评价一堂好课?
(从评价视角看教学质效--宁本涛 )
首先,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提高课堂教学质效,是每一名教师所追求的基本 目标。“你上课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 “我的体会就是”“课堂教学中,当我的心与学生 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学肯定成功!” 课堂教学的效率,实际上就表现在教师“用心”教 和学生“用心”学上。师生之心相融,才能实实在在地 获得教学的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师生心心 相融呢?
对初中英语同课异构的教学思考
![对初中英语同课异构的教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6aca899ec3a87c24028c4bb.png)
对同课异构的教学思考
1. 同课异构
2. 好课标准
3. 观看视频
4. 专业成长
同 课 异 构 的 概念
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 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 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设计。 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 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异 构”则体现在两位(或多位)教师的不 同呈现。
课堂教学的“三放三收”
无论是“放”还是“收”,它们都是教 学“互动生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 成部分,“放”是教学“资源生成”的过 程,“收”是师生互动、回应反馈、促进 教学“过程生成”的过程。 因此,“放”与“收”之间具有密切 的内在关联性,“放”是为了“收”得更 有针对性,“收”是在“放”的基础上的 发展和提升。
– “少”教“多”学
– “做”中学– 为Fra bibliotek学”而教重 心 下 移
为学而教,培养“C”软实力 (黄忠敬)
– – – – – Confidence 自信 Creativity 创新 Communication 交流 Collaboration 合作 Compassion 同情(心)
三 “放”三 “收”
二、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习惯于做“纠错”的工作(这也是必要 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 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 如果没有错,那就不需要教学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 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扬之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积 极兴奋状态。 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 赞美;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要有学生 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要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 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 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 这样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 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英语同课异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495fa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8.png)
英语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英语同课异构是指在同一时间同时上一堂不同的英语课程,比如听力、口语、阅读、
写作等。
这种教学方式带给我很多心得体会。
首先,英语同课异构提供了全方位的语言学习体验。
通过同时进行多个不同技能的训练,我可以更全面地提升我在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
这种综合性
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将所学技能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语言学习系统。
其次,英语同课异构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单一课程中,我可能会感到乏味
和厌烦,但是在英语同课异构中,不同的课程内容使我能够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和激情。
听力课程帮助我提升听力技能,口语课程提供了口语表达的机会,阅读课程提升了阅
读理解能力,写作课程提高了我写作能力。
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使我对英语学习产生了
更大的兴趣。
最后,英语同课异构强化了我的学习效果。
通过同步进行多个课程的学习,我可以更
加集中地学习和练习不同的英语技能。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方式使我能够更加高效地掌
握各项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也提升了我的学习动力和
专注度。
总的来说,英语同课异构为我提供了一种多样化、全方位的英语学习体验。
我通过这
种学习方式不仅提升了我的英语技能,还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了学习效果。
我
相信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对我未来的英语学习和应用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反思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9a1f208a6c30c2259019ec0.png)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反思
——八年级英语组通过同课异构活动,使我们教学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此课之前,我们同组的三位老师先各自进行了精心的备课,然后一起精心讨论课程结构,如何进行教学环节的开展,如讲课之前如何复习,如何导入课文,再进行讲解,再反馈评价环节如何调动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
在精心的准备后,我们同组三人又悉心听从专家的指导,对各项的教学流程进行改进,并在讨论中先互相取长补短,然后同组三人精心制作课件,各取所需。
接下来,我们采用渐进式教学模式,在一位教师讲课后互相点评,取其精华,学习这位教师的长处,在三位教师课程结束之后又在一起共同讨论本节课的精华之处和各项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进行同课异构之后,教师在向他人学习的同时,保持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发挥各自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在下一段的教学之中,还是要多听课,互相学习,而且,本组教师在同课异构之后发现了各自教学上的不足之处,在同组教师的帮助下我们需要改进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发挥各自的优势,力争将教学活动尽善尽矣。
同课异构初中教研英语(3篇)
![同课异构初中教研英语(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aa036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f.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My Family》为例,旨在通过对比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找出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为教师提供更多教学思路。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同课异构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2. 通过对比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发现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为教师提供更多教学思路。
3. 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活动内容1. 教学设计展示(1)教师A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家庭相关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家庭,引导学生谈论家庭。
2. 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家庭相关词汇和句型,让学生进行跟读和模仿。
3. 课堂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家庭。
4. 练习环节: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B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家庭相关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My Family》引入家庭话题。
2. 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家庭相关词汇和句型,让学生进行跟读和模仿。
3. 课堂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的家庭。
4. 练习环节: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学方法对比(1)教师A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传授,课堂氛围较为严肃。
(2)教师B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参与度,课堂氛围活跃。
3. 教学效果评价(1)教师A的课堂氛围较为严肃,学生在课堂上较为拘谨,但教学效果较好。
(2)教师B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对游戏化教学产生依赖。
四、活动总结1. 教师A的教学设计严谨,注重知识传授,但课堂氛围较为严肃,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
2. 教师B的教学设计新颖,注重学生参与度,课堂氛围活跃,但部分学生对游戏化教学产生依赖。
初中英语同课异构教研(3篇)
![初中英语同课异构教研(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a5fab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e.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英语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设计不同教学方案,展示不同教学风格,以此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同课异构,展示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2.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活动内容本次活动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为例,由四位教师分别进行教学展示。
1. 教师A:以任务型教学为导向,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师B: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3. 教师C: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教师D:以问题导向教学为主,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活动过程1. 教师A展示课堂教师A以“School Life”为主题,通过展示学校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学校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A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课堂气氛活跃。
2. 教师B展示课堂教师B以“Future Plans”为主题,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未来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B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讨论、问答等活动,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3. 教师C展示课堂教师C以“Computer Science”为主题,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计算机科学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C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
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学反思范文
![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学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90a4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f.png)
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让我深感教育教学的现场实践非常重要。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而我的教研任务是设计一节以“写作开局技巧的教学设计”为主题的课程教案。
在充分了解和准备课程内容之后,我开始了教学实践。
在课堂上,我首先通过课前导入活动巩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我将学习任务概述了一遍,介绍了大家感兴趣的足球。
我发放了一份有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些足球照片,填写相关的表格和描述,以了解他们自己的写作风格。
这个导入环节可以调动学生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开局环节,我先让学生看第一个写作例子,然后我相继介绍了许多写作开局技巧,如敲定写作主题、选择适当的开头、先写醒目的一句等等。
通过讲解这些技巧,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在逐渐了解写作开局技巧之后,我让同学们共同分析搜集到的一些写作点,并让他们互相讲述自己的理解和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一个教育策略叫做互动教学。
这个策略能够让学生们在讨论语言和写作技巧时自我激励和学习。
我们通过互动讨论,激励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这也增强了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也提高了课程学习的效果。
在课程结束后,我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我的学生们给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反馈。
很多学生感到通过我为他们编排的学习和互动讨论,这个教研活动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学生们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和建议,这些将对我下一次的教学实践非常有帮助。
在这个教研课程中,我体会到了现场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值。
我认为要想让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就必须在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们的各种需求和情感因素。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我感谢这个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让我可以学习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深入了解英语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更加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同课异构初中英语教研(3篇)
![同课异构初中英语教研(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5fe07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7.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英语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牛津版英语”教材为例,选取了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时内容,由四位教师进行教学展示,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 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三、活动内容1. 教学内容:牛津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4 “Travel”中的第二课时,主题为“Enjoying the Trip”。
2. 教学方式:四位教师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包括: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3. 教学评价:活动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对四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四、活动过程1. 教师A:采用情景教学法,以“Travel”为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单词和句型。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师B: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C:采用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旅游地点进行研究,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教师D: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旅游景点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五、活动总结1. 教学效果评价:四位教师的教学各有特色,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A通过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B通过任务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C通过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D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同课异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065020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d.png)
初中英语同课异构心得体会在教育的广袤田野里,初中英语同课异构就像一场精彩纷呈的播种之旅,让我这个教育路上的探索者收获满满。
前段时间,有幸参与了初中英语的同课异构活动。
那场面,可真是热闹又让人长见识!先说第一位老师的课吧。
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那种轻松活泼的氛围。
老师像是带着魔法棒,把一个个枯燥的单词变成了活蹦乱跳的小精灵。
她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给我们演示单词的含义,那模样,简直比专业的演员还投入。
比如讲到“run”这个单词,她就在教室里快速地跑起来,边跑边喊:“I'm running! I'm running fast!” 同学们被她逗得哈哈大笑,在欢笑中,这个单词就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而且啊,这位老师的课件做得那叫一个精美。
每一张图片都恰到好处,颜色鲜艳得让人眼前一亮。
讲到动物的单元时,屏幕上出现的那些可爱的小猫小狗,感觉都要从屏幕里跳出来和我们玩耍了。
还有她的声音,清脆又响亮,就像清晨的鸟鸣,让人听着特别舒服。
再看第二位老师,风格又完全不同。
他特别注重和同学们的互动,一堂课下来,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他总是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们,哪怕我们回答错了,他也会笑着说:“没关系,再想想,你已经很棒啦!” 这种鼓励让原本有些胆小不敢发言的同学也渐渐变得积极起来。
记得有个同学回答问题时有点结巴,脸都涨红了。
这位老师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反而耐心地引导他,一步一步地把答案说完整。
最后,当那个同学终于回答正确时,老师带头鼓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那一刻,我看到那个同学的眼睛里闪着自信的光芒,我想,这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吧。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就是小组讨论环节。
第二位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特定的话题。
大家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教室里充满了热烈的气氛。
我所在的小组讨论的是“周末活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的周末趣事。
有的说去了公园,有的说在家看了一本好书,还有的说和家人一起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对初中英语“同题异构”的理解与思考-3页word资料
![对初中英语“同题异构”的理解与思考-3页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d000536aeaad1f347933fae.png)
对初中英语“同题异构”理解与思考作为一名普通英语教师,我有幸参加了2009年12月区英语“同题异构”教研活动。
由来自不同学校两位老师对同一课题分别进行了“同题异构”教学。
区教研员以及区各个学校初二英语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后,两位执教老师就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理念、目标达成及教学反思进行了交流,然后参与活动部分老师分别对这两节课做了点评。
主要针对目标确立、教学内容设计等展开讨论,还针对教学环节设计进行深度挖掘。
浓浓研讨氛围,更加激发了参加活动英语教师信心与勇气。
她们与蔼可亲教学风格、新颖巧妙教学设计、真实有效教学活动、合理媒体运用得到了参加活动30多位教师称赞。
据区教研员介绍,采用“同题异构”教学方式,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之间教学思想交流。
特别是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上,通过双方老师演示,可提升教师们教学水平,取长补短,从而为今后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特别是对青年教师起了榜样与示范作用。
听了这两节课我也收获很大,触动很深,同时也对“同题异构”有了更深理解,并对此有了进一步思考。
一、我对本次活动流程做一个简单介绍1.甲老师上了第一节课(1)导入以及操练:首先展示大熊猫图片,呈现单词endangered;接着让学生听歌曲A True Story;然后让学生看有关扎龙自然保护区短片,并让学生回答有关问题。
(2)处理课文:先听读课文1~3段,回答几个问题;再听读4~6段,完成一张有关如何采取措施保护鸟类表格;自读课文,判断句子正误;大声齐读,完成有关扎龙报告。
(3)扩展性练习:分组准备表演,有四个角色:一个工人,一只丹顶鹤,一个农民,一个观鸟俱乐部成员。
邀请了四组同学表演。
2.乙老师上了第二节课(1)导入以及操练:让学生听歌曲A True Story,并且画面与声音相结合;接着请学生用英语简单介绍一个女孩与丹顶鹤故事。
(2)处理课文:听课文录音,同时看卡通动画,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涵盖全文内容;再听一遍录音,回答更多问题,在回答问题中讲解重要语言点;齐读课文,判断句子正误,讲解最后一个句子时引出Sandy与Daniel 对话,完成这个对话。
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学反思
![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616cd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a.png)
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学反思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学反思范文本节课我所讲解的是第五单元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最后一节展示课。
本节课我共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第一个教学环节:通过集体备课,我们决定从本单元所学发出邀请、接受邀请和拒绝邀请入手,让同学们完成通过对话的形式引出表示拒绝邀请的回答,然后过渡到学案上老师所总结的对于别人的邀请你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和理由表示谢绝,要求同学们足一翻译每一个理由,然后根据这些原因和理由两人一组或几人一组自编对话,然后进行展示。
本环节我采用的是一组接一组的汇报形式,一组同学展示,其他同学在下面认真听并且给展示的同学挑错,为了能让下面的同学认真听我采取了加分的方法来调动下面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全班同学都被调动了起来,而且大部分同学表现很好。
第二个教学环节:通过3a的朗诵比赛,不仅纠正了同学们的语音、语调,培养了同学们的朗诵能力,而且还复习了电子邮件的写作方式及怎样委婉的拒绝他人的邀请并说出合理的理由,为下一环节的写作做了较好的铺垫。
最后一环节是写作练习,此环节是本课的难点。
要求同学们根据3a给朋友些一封表示拒绝邀请的e-mail, 而且要求全员到黑板上去写,并且写完之后要求同学们互批,因此,本环节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告诉他们实在是不会写的可以照着书写。
本课的亮点我认为同学们参与面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学习兴趣较浓,与老师配合较好。
不足之处:由于这几天感冒,天天晚上咳嗽,身体不太舒服,在备课方面考虑的不是很周到,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也是有所欠缺的,尤其是最后写作练习上留得时间稍短一点,如果同学们互批之后,老师再能点评一下就会更好了。
总之,此次活动有些不尽人意,希望在下次的活动中积极进取、精心准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英语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英语同课异构活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9ec50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c.png)
英语同课异构活动总结同课异构是优秀教师们一起探讨的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更好活跃教学气氛,更好地寓教于乐,下面是这篇英语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英语同课异构活动总结一本周我们七年级进行了英语同课异构的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都展示了各自的风格,老师们受益良多。
一、下面对本周的情况总结如下:1、每位教师的课堂目标能够依照教学大纲,进行细致分解,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
周建华老师的学习目标分解到位,环节清晰,完成情况非常好。
2、针对每个目标,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例如:让学生读背,默写来实现记忆目标。
蔡宏伟、许丽娟老师围绕着学习目标,不停的进行强化记忆、强化练习,达到完成目标。
3、教师针对目标设计一些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题目,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节课下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李延成老师的课堂对do/dos的应用,设计了三类练习题。
(1)有补全对话(2)有两人一组对话,(3)用动词适当形式填空。
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练习。
4、检查方法多样。
有对桌互测,白板展示,教师抽测。
1,2号学生到对组抽测等,是全班学生都动了起来,参与到学习中。
范春红老师让学生反复练习,反复检测,注重实效。
5、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
苏银萍老师的课堂学生积极踊跃,老师的方法层次不穷。
6、课前演讲形成模式,充满激情。
二、同时,也存在共性的不足之处:1、课堂上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但是三定体现不够明显。
2、在小组合作交流环节,应多采取兵教兵、兵练兵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尾目标反馈不够到位,反馈反思应该有明确的指向、应该具体,使学生能明白本节课学生学会了什么。
4、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尽可能的备充足一些,要多注重细节。
比如:课堂时间的把控没有做好,这和之前的备课时有很到关系的。
5、激励学生。
教师如何变用不同的激励话语,不同的激励方法来激励学生,这点需要老师们多多学习才对。
6、在让学生做思维的主人方面多下功夫,多想一些方法来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的大闹动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同课异构”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引言: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教,比较其对教材的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的不同,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王敏勤 2008)。
关注点在“同”和“异”的区别上。
如李国华和王莲蓉(2011)认为“同课”是指备课组内的教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异构”是指不同教案、不同方式。
魏姝(2013)认为,“同”是指教师教授同一内容,“异”是指针对不同需求可微调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注重不同的侧重点。
“同课异构”,也叫“同题异构”、“同课异教”。
1.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1.教材内容两节课的教学内容均为人教版七年级上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Section B ( 2a-2c)部分。
该单元围绕食物这一话题,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见食物的单词和重点短语,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学会用Do you like...? I like...句型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
1.学情分析(1)两名英语教师均有多年执教经验。
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在第六单元 Section A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关于食物喜好的表达,为学习本课时作了铺垫。
两节课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公开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师的性格特点也各有不同,导致教学效果存在差异。
我们了解到B老师,性格比较温柔,教学过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其他老师了解到该班学生的成绩并不那么好,这不得不得思考,教师的性格特点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否是存在某种关系?1.教学案例对比1.导入环节(热度)从热身环节和导入环节是否有热度来看【教师A】A教师选用的是歌曲进行热身,全班同学一起跟唱歌曲《Dream It Possible》,教师选用的这个“热度”十分切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引起学生注意,参与度和完成度都很高,达到了设计的效度。
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在PPT上呈现单词图片,并分类呈现单词,让学生回答出图片所对应的单词,然后全班一起齐读单词,由老师领读。
【教师B】由全班一起齐读本单元单词引入课堂。
对学生错误的发音进行当堂纠正。
在导入环节选用的是words game(老师说中文,学生说对应的英文),带领学生玩单词游戏,游戏是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的设置。
并在单词游戏中穿插旧知识的回顾。
【对比与分析】在热身和导入环节来看,两位教师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都是以复习单词进入课堂教学。
不同的是两位教师的导入方式。
教师A的处理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图片和单词相结合,使学生在记忆单词时,形成了形象记忆,一想到图片就会记起该单词。
还对食物单词进行了分类例句,可以让学生轻松获得对单词进行分文别类的意识,更加容易区分单词。
而教师B 的单词游戏选择也有特点,游戏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胜负欲和满足感,也能够轻松的引起注意。
教师B 也在学生读单词过程中对发音不准确的单词进行了纠正,给学生打下了准确发音的基础。
1.呈现环节(效度)【教师A】2a(1)直接由句型Do you like ...?进入,让学生进行句型操练。
先点名学生回答,而后在全班重复并带上学生姓名,如:Do XXX like ...?/what does xxx like ?在全班进行再一次重复。
而后引入For____(breakfast/lunch/dinner), I like_____.句型,让学生进行一次同样的句型操练。
(2)Pair workask and answer 环节,教师在黑板上呈现范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询问同伴的一日三餐,完成对话,然后让学生起来分享,教师在PPT上呈现模板,有助于学生进行参考。
学生分享完毕之后,又一次进行重复。
A:what does xxx like for breakfast?然后教师A由food 引出healthy,对学生进行提问:what food do you think is healthy?进而才引出2b的人物Cindy.留下悬念,让学生prediction 猜测 Cindy是否吃的健康。
【教师B】教师B直接由问句引入主题。
A: What do you lik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A:Are they healthy?以提问的方式直接引入课堂内容。
提问的方式清晰准确。
然后进入2a内容的快速回答。
(2a:which food do you think is healthy?)让学生快速的对2a内容进行核对。
然后由学生熟知的运动明星提问引入,T: What sports star do you know?Ss: Kobe、Yao Ming然后引入2b羽毛球运动明星Cindy.【对比与分析】在呈现2a和引入2b内容时,都是采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注意,两位教师都是从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都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
时间安排和可行性:教师A大量运用句型和同伴的对话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但是简单的重复同样的内容对此未免为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会让学生产生懈怠感。
从课堂时间安排上来看,教师A 在引入2a和2b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较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行性有待思考。
教师B直接以问题引入食物健康问题,然后以学生熟悉的明星导入2b内容中的人物。
以学生喜爱的明星入手,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很容易过渡到2b内容。
以提问直接引入话题。
教师B 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可行性和实效性较教师A比较更适合实际教学。
2b【教师A】教师A播放音频导入阅读材料2b,让学生边听边跟读音频。
听完音频后让学生回答预测问题。
进入阅读材料的学习。
(1)Fasting reading。
在PPT上展示T/F question ,让学生完成T/F问题。
核对方式:全班一起核对+单个学生回答。
对于F问题,追问学生why,并correct the wrong sentence,让学生找到原文出处地方进行纠正。
1.Careful reading.在PPT上呈现重点短语的中文意思,让学生在文中勾画相应的英文表达。
全班一起核对答案,老师展示答案。
然后给学生时间默记内容。
学生默记完后,教师把PPT上的答案遮住,让学生回顾刚刚默记内容。
Choose the best answer.教师又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完成选择题。
学生积极性很高的完成的选择题任务,且准确性值得表扬。
完成阅读任务之后教师以思维导读的方式展示Cindy的一日三餐食物分配。
然后让学生完成2c的补充句子内容。
采用的是个人活动+结对活动+全班活动的结合。
做完2c内容就进入2b内容的详细讲解,从单词入手,但由于时间关系,只讲了well这一个单词。
讲well单词时,讲解了词性、词义以及用法。
让学生拿出笔记本做好笔记。
又将well和所学知识good进行对比,举例巩固。
【教师B】教师由学生熟悉的明星引入文中的羽毛球明星Cindy.1.Fast reading。
教师首先让学生read the magazine and circle the food words.(30s)给学生30秒的时间让学生快速勾画出文中的食物单词。
提问学生:How many food words they circle? 学生们的答案存在分歧时,教师没有直接告知具体答案,而是学生们一一核对文中的食物单词。
2.Choose and answer.根据文章材料完成选择题。
采用的方式是全班核对+点名学生回答相结合。
这个环节教师B快速完成。
完成2c补充句子练习。
在学生完成2c内容之前告诫学生要注意动词的形式变化,注意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
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B 到处巡视,并给予学生以指导,以幽默的语言对学生指导。
然后全班一起核对答案。
2.Careful reading:Read the article and fill the blanks.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完成填空任务。
并回顾第三人称单数的知识点,渗透了文化因素,对中国和英美国家过生日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有利于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1.Oral translation . 让学生看着2b内容进行口头的翻译,全班参与度很高,教室一片读书声。
2.Listen the 2b跟着录音机阅读材料,听一句,跟读一句材料,同时教师也对材料进行口头翻译,对一些简单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并且在跟读过程中也提问学生,跟读完毕之后详细讲解文章。
并且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由sports star basketball star等等,举一反三。
先行组织者策略,由学生新学知识after school联想到旧知识after school.并且在展示重点短语时,进行了板书,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want to be 的意思,发动学生思考,提问的类型是属于展示型问题,然后讲解短语。
1.Homework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册。
【对比分析】在呈现环节,两位老师都选用了听说结合来学习内容,都注意到了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而不同的是听说的呈现顺序存在差异。
教师B 在教学过程中还增加了oral translation 的环节,训练学生们用母语对外语进行思考,有英汉对比的雏形。
教师A设计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动机,但是时间分配上可以进行调整,以至于后面讲解2b内容时,只讲解了一个单词。
而教师B 在设计环节时面面俱到,考虑到了学生因素以及时间因素,按时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教学的效度。
1.整体分析1.学习动机上:教师A在学生动机培养上更倾向于“综合型动机”,即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B倾向于“工具型动机”即具有明确的实用性目的,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内容。
2.教学流程安排比较教师A:Step1:Warm-up:Sing a songStep2:GreetingStep3:Lead-in :Review wordsStep4:Pre-readingStep5:Listen the 2bStep6:Fast ReadingStep7:Careful ReadingStep8:Choose the best answerStep9:Do the 2cStep10: Explanation the 2b教师BStep1:Warm-up:Read the wordsStep2:GreetingStep3:Lead-in:Words GameStep4:Pre-readingStep5:Fast ReadingStep6:Choose the best answerStep7: Do the 2cStep8:Careful ReadingStep9: Oral TranslationStep10:Listen the 2bStep11:Explanation the 2bStep12:Homework通过对比发现,两位老师在教学顺序安排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