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重点章节教法剖析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解读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解读

组合成的夹具体结构。这样可缩短制造周期,且可组织 专业化生产,有利于降低成本。 三、夹具体外形尺寸的确定 根据工件、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导引元件以 及其他辅助机构和装置在总体上的布置,夹具体的外形 尺寸,便可大体确定,为具体确定夹具体的具体结构尺 寸,特提供以下数据参考: 1)采用铸造结构的夹具体时,其壁厚一般取8~25,过 厚处要挖空 2)选用钢板和型材的焊接结构时,一般板厚取6~10, 若刚度不够可加加强筋 3)夹具体上不加工的毛面与工件表面之间应有一定间 隙,以保证工件与夹具体之间不干涉,具体选用: 夹具体是毛面,工件也是毛面时,取8~15 夹具体是毛面,工件是光面时,取4~10
钻套的选择和设计 钻套和钻模板是钻床夹具的特殊元件。钻套装配 在钻模板上,其作用是确定被加工孔的位置和引 导刀具加工 1.钻套类型 1)固定钻套 2)可换钻套 3)快换钻套
4)特殊钻套
2.钻套的尺寸 设计钻套夹具时在选定钻套的结构类型之后, 需要确定钻套的内孔尺寸、公差及其他有关尺寸: 1)一般钻套导向孔的基本尺寸取刀具的最大极限尺 寸,采用基轴制间隙配合。钻孔和扩孔时取公差F7, 粗铰孔时公差取G6。若刀具用圆柱部分导向时,可 采用H7/f6、H7/g6、H6/g5配合 2)钻套的导向高度H增大, 则导向性能好,刀具刚度高, 加工精度高,但钻套与刀具 的磨损加剧。一般取 H=1-2.5d,对于加工精度高 的孔,或被加工孔较小其钻头 刚度差时,取大值,反之取小 值.
1.固定式钻模板 一般采用两个圆锥销和几个螺钉装配连接
2.铰链式钻模板
3.分离式(可卸式)钻模板
4.悬挂式钻模板
二、铣床类夹具 铣床夹具的种类: 直线进给式、圆周进给式、靠模进给式 铣床夹具的结构特点:
1.夹具的安装与定位键 定位键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讲解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讲解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讲解目录一、内容概要 (2)1. 机械加工工艺的重要性 (3)2. 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 (4)3. 本课程讲解的主要内容 (6)二、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7)1. 机械加工基本概念 (8)2. 加工工艺的类型与特点 (9)3. 加工过程的基本原理 (10)三、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11)1. 工序安排原则 (12)2. 工艺流程图绘制 (14)3. 加工流程的优化方法 (14)四、机械加工设备 (15)1. 切削设备介绍 (17)2. 设备选型和布局 (18)3.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19)五、机械加工刀具与夹具 (20)1. 刀具的种类与选择 (21)2. 刀具的材质与性能 (22)3. 夹具的种类与使用 (23)六、机械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24)1. 切削参数的选择 (26)2. 加工表面质量优化 (27)3. 工艺参数对加工效率的影响 (28)七、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0)1. 加工精度控制 (31)2. 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32)3. 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33)八、机械加工安全与环保 (34)1.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5)2. 安全操作规程 (35)3. 环保与节能措施的实施 (36)九、实例分析与应用实践 (37)1. 实例一 (39)2. 实例二 (40)一、内容概要机械加工工艺的定义与重要性:首先,将介绍机械加工工艺的定义,即利用机械工具或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以制造出所需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工件的过程。

阐述机械加工工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等。

机械加工工艺的分类与特点:详细解释机械加工工艺的分类方式,如按加工方法、加工精度、加工表面等分类,并分析各类加工工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不同加工工艺之间的差异和选择依据。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制定:介绍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确定加工顺序、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规划工艺路线等。

浅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锻压”难点教学

浅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锻压”难点教学

浅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锻压”难点教学摘要:本文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在教学上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出发,以增长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根据教学时真实情况进行探索研究,指出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突破《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中第二章“锻压”的教学难点。

关键词:突破;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难点教学;创新思维能力《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在机械加工类专业中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中职学校更是如此。

本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广,概念性强,且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

[1]基于以上特点,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感觉本课程的知识点过多,不易掌握,导致缺乏兴趣。

尤其是大多学校的条件都难以安排实践的“铸造”、“锻压”等内容,学生更难以理解和掌握。

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善该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要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改革尝试,解决该课程的重点、难点教学,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和改进建议。

1.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1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陈旧该课程共有14章,各个章节之间又相互独立,联系性小,且所分配的学时也少。

[2]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内容已渐渐陈旧,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也发生着变化。

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难以保证在学时内完成教学要求,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思维能力更加难以培养。

1.2教学方式陈旧目前,大多数的教师仍采取的灌输式教学,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更低,学到的知识点较少。

2.改进方法和建议2.1合理安排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删减较陈旧的或在其他课程有涉及的内容,增加先进锻压工艺的内容,比如精密模锻、粉末锻造、数控冲压等。

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新方法,形成新思路。

可根据现代网络普及率较高的特点,布置课外任务,鼓励、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上网查询先进锻压工艺,进行学习研究,在课堂中将自己查到的有关知识为大家作介绍,给学生展示和煅炼自我的机会。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点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点
陶瓷的硬度高,化学性能高,耐氧化,所以被广泛用于高速切削加 工中。但由于其强度低、韧性差、长期以来主要用于精加工。
陶瓷刀具与于传统硬质合金刀具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可加工硬度 高达 HRC65 的高硬度难加工材料;可进行扒荒粗车及铣、刨等大冲击间 断切削;耐用度可提高几倍至几十倍;切削效率提高 3~10 倍,可实现 以车、铣代磨。 5、立方氮化硼(CBN)
碳素工具钢淬火后具有较高的硬度来自而且价格低廉。但这种材料的 耐热性较差,淬火时容易产生变形和裂纹。
合金工具钢是在碳素工具钢中加入少量的 Cr、W、Mn、Si 等合金元 素形成的刀具材料(如 9SiCr)。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与碳素工具钢相 比,其热处理变形有所减少,耐热性也有所提高。 2、高速钢
高速钢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其许用切削速度为 30~50m/min,是碳素 工具钢的 5~6 倍,而且它的强度、韧性和工艺性都较好,可广泛用于制 造中速切削及形状复杂的刀具,如麻花钻、铣刀、拉刀、各种齿轮加工 工具。 3、硬质合金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一、切削加工基本概念 1、成形运动(切削运动)是为了形成工件表面所必需的、刀具与工件之 间的相对运动。成形运动(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2、主运动是指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形成已加工表面所需的最基本 运动。一般来讲,主运动是成形运动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的运动, 机床的主运动只有一个。 3、进给运动是指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以加工出完整表面所 需的运动。进给运动可能有一个或几个,通常运动速度较低,消耗功率 较小。4、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形成三个表面
当与切削速度方向呈一定夹角的 OA 晶面上(约 45o)产生的切应力 达到材料的屈服强度时,开始剪切滑移产生塑性变形。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浅析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浅析

2 教 学 建 议
2 . 1 有 效 地 选 用 灵 活 多 变 的教 学方 法 为 了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 宜采用灵活多变 的教学方法 和手段 在
使用 P 的同时 , 不能忽略实物教 具的使用 在讲解一些机床结构 、 刀 具 夹具等知识时 , 仅靠教 师的理论讲述无法使 学生完全理解 . 可通过 现场教学手段 , 利用实习工厂 、 生产工厂的机械设备 . 在短 时间内解决 黑板 上难 以讲透的 问题 。 没有现场教学条件 的 . 可结合具体教学环节 . 有针 对性 的拍摄一些生产过程 教学短片 . 利用 多媒体手段 . 增 强教学 1 教 学现 状 的直 观性 。此外 , 还可 以通过讨论 式 、 研究式 和启发式 等教 学方法 , 营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一门传统的课 程 . 多年来人们积 累了许多宝 造 师生互动 的教学环境 . 增强学生 的学 习积极性和学 习热情 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 法 . 教学质量也得 到一定的提 高和改善 . 但由 2 . 2 充分发挥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于其教学 内容 比较 繁杂且涉及实 际生产经验等特点 .还 存在一些问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不 同于纯粹 的理论课 . 它具有很 强的实践性和 题。 应用性 . 实践效果对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要 的作 用 根据学 校已有的 I . I 教 学手段使用不恰 当 实 习工厂 、 生产工厂 的条件 , 将理论教学和生产 实践结 合起 来 . 通过实 随着科 学技术 的发展 . 许多先进 的教 学手段进入课堂 教学 , 如幻 践与学 习相互穿插 的方式 .或者理论教学与现 场教学并行 的方式 . 使 灯片、 投影仪 、 语音设备 、 多媒体等 。 最初将这些 手段引入教学 的目的, 学生 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大为增强 . 不仅 能很好 地消化 所学 的理论 是 使教学 内容化 繁为简 . 化难 为易 . 由抽象变 为直观 , 便 于观察 和认 知识 . 而且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识. 有利 于学 习和掌握教材 .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目前 , 教学过程 中 2 . 3 采用合理全面的考核方式 职业教育应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 卷 面考试 成绩 的好坏 很难全 普遍存在两种极端情况 : 一种 是单 纯 、 过分依 赖 P P T , 在教学过程 中把 多媒体设 备当做减 轻备课任务 的一种工具 : 另一种是仍沿用传统 的教 面说 明一个人能力 的高低 。宜采用合理全面的考核 方式 , 使学生在学 学 方法 : 讲授 、 板 书加挂 图、 教具 。 这样一来教学过程显得呆板 , 课堂气 习过程中不再单纯为 了通过考 试而功利地受 迫学习 . 而是 自 觉、 主动 氛不活跃 . 很 多抽象 的东西如机床 的结构 、 加工过程等使 学生难 以理 的地 习 , 真正在知识 、 能力和素质等多方 面得到全面 的提高 。 为此可以 解. 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 对学 生在实践环节 、 课堂环节 、 测试环节 、 操 作环节等分别进行多形式 考核 . 最后再综合评定 . 从 而 较 全 面 地 考 核学 生 对 课 程 的学 习 情 况 。 I . 2 理 论联系实践难 以实现 机械 制造工艺基础这 门课是一门与实践密切相关 的课程 . 材料 的 2 . 4 教学 内容与专业发展动态结合 科学技术 E l 新 月异 . 新知识 、 新工艺 、 新设备 、 新材料不断涌现 。 要 各种特性 、 设 备的各种结构 、 工艺 的各种优缺点 、 典型零件 的加工工艺 及装配等 . 学生必须 结合大量实践 经验 才能更好地理解 , 很多操作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 备课时教师应 与时俱 进 , 注意 了解专 业发展 骤和原理听起来很 费解 . 但 只要到车间或现场看一眼就不难 明白。 动态 . 及时收集学科最新 的发展态势进行介 绍 . 使学生在感受 到现代 增加对这 门课 的学 已有的教学模式将 理论 和实践在时空上分离 . 先将理论全部学完 先进制造技术的同时理解学 习传统知识的重要性 . 再实践 . 或先实践完再进行理论学 习 缺少实践的理论教学 , 由于学生 习兴趣 此外 . 还 可以让学生在课后 自己收集感兴趣 的前沿科技 . 培养 缺少感性认识而变得 十分难解 . 处 于云里雾里 的迷糊 状态 ; 没有理论 自学能力。 . 5 加 强 师 资 队伍 建 设 支撑的实践 . 必然只能停滞 在获得一些感性知识和操作技 能的较 低层 2 要 实 现 良好 的 教学 目标 . 过 硬 的师 资 队 伍 是 关 键 机 械 制 造 工 艺 次上。 决 定 了该 课 程 的 教 师 不 仅 要 具 有 扎 实 的 专 业 理 论 功 再加上学校重视度不高 . 课 时安排不足 , 缺乏相关教具 、 仪器 和设 基 础 的课 程 性 质 备. 使得即便是教课书中安排的“ 实训课题 ” . 也难 以实现。 而实训课题 底 . 还要具有较熟 练的实践技能 . 更 要具有理论与生产 结合的综合能 的本意是 旨在加深学生对相关 知识 的理解和掌握 . 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 力 许多教师 . 虽然 理论知识 丰富 . 但实际生产经验不足 , 动手操作能 力有所欠缺 , 呈现 出“ 纸上谈兵 ” 的局面。因此 , 在建设 师资队伍过程 力和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 , 达到学 以致用 的目的而设 计的。 I - 3 考 核 方 式 比较 单 一 中. 应注意通过合理安排培训 内容 、 参加项 目开发等方式 , 加强教 师综 目前 . 机 械制造工 艺基础 这门课程 的学 习效果 评价方式 , 绝 大多 合能力的提高 数仍然 以书面答 卷的方式进行 . 如此一来 , 学生 在学习过程 中单 纯地 3 结 束 语 追求卷 面分数 . 与考试相关 的内容就重视 , 与考试无关 的内容 就不重 视 有 的甚至平时根本不听课 . 连书本都不 翻 . 凭考前“ l } 缶 时抱佛脚” 死 机械制造业 是国 民经济 的基础 和支柱 , 所以, 提高机械制造 相关 记硬背来达到修完这门课程的 目的。 这样一来 , 学生考完这 门课后 , 什 课程的教学质量亦是现代社会 和经济发展 的要求 . 是培养合格 人才不 么也没学到 . 什么也没得到 可缺少 的一部分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学应 围绕教学 目的 , 针对教学 I . 4 教 学 内容 相 对 陈 旧 特点 . 从教学 内容 、 教学模式 、 教学 手段及考核方式 等多方 面努 力实施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 涉及传统知识 的介 绍 , 先进性 和时代 感较少 . 难 以适应青 年学生求新求异 的特点 。 导致 一些 学生缺 乏 兴趣 . 主观上认为该课程无用而对它产生排斥 思想。尽管教师在教 [ 责任编辑 : 邓丽丽] 学中采用各种挂 图、 多媒 体等方法 以适应教 学的需要 , 仍 难以取得较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法之我见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法之我见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法之我见作者:戚少利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04期《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涉及面广、概念多、实践性强等特点。

每一届学生都反映说该课程难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劲头不足。

近几年来,笔者对该课程的教法和学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探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教材分析1.基础性本课程也正是为适应该培养目标而开设,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机械零件加工的一般过程,也就是从毛坯生产到产品装配的主要工种的加工工艺方法、工艺范围及主要设备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械制造全过程有初步了解,为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打下基础。

因此,从课程的内容结构和知识层面分布上看,几乎把机械零件加工的所有工种都进行了阐述,但对具体工种都以介绍基础性知识为主。

如在金属切削加工的工种当中,每一工种内容的安排都是围绕切削加工的三个要素进行,即工件、刀具和相对运动通过。

简单的分析比较就可以发现,每一工种的内容结构总是围绕以下图示进行:金属材料→毛坯→零件→机械最后归纳出该工种的特点,结束本工种的阐述,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从这几方面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本课程内容结构知识层面分布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的特点。

2.综合性所谓综合性是指本课程具有综合从毛坯生产到零件装配的各工种基本框架知识的特性。

综合性首先表现在本课程总体的内容结构上,在《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绪论中提出课程内容围绕着“金属材料→毛坯→零件→机器” 这一主线进行分布,涉及到铸造、锻压、焊接、车削、刨削、插削、拉削、铣削、镗削、钻削、磨削、装配等工种,涉及面广,内容多。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整地了解如何综合运用各个工种完成零件的加工,就成为课程教学任务中的一个重点。

3.技术性本课程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显著地体现出技术性特点,可以说《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浑身上下都散发出浓浓的技术特点”。

教学大纲在阐述本课程性质时就把本课程定义为一门“基础技术课”。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绪论一、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制造方法:热加工方法铸、锻、焊冷加工方法机床切削组装试验钳工装配、试验学习本课就是了解整个机械制造中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工艺过程。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的性质是技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1)毛坯制造工艺(俗称热加工工艺)(2)零件切削加工工艺(俗称冷加工工艺)(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编写工艺文件:根据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加工工序、工步。

)(4)装配(将合格零件装配成成品的工艺过程)学习本课的基本要求:(1)以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为主线,了解毛坯制造(铸、锻、焊)零件切削加工(车、铣、刨、磨)各主要工种的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工艺装备和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

(2)一般了解各工种主要设备(包括附件、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

(3)初步掌握选择毛坯和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

(形状复杂的宜选用铸件毛坯,强度要求高的宜选用锻件毛坯)(5)初步掌握确定常见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典型零件:轴类、套类、齿轮、箱体等)(6)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

三、生产过程概述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1)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叫生产过程。

金属材料铸、锻、焊毛坯切削、热处理零件装配、试验机械(成品)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准备过程(设计、编写工艺规程、制定材料设备采购计划、制定生产计划等)工艺过程(需要的各工种工序工艺过程)生产辅助过程(原材料购臵、运输保管、成本核算、销售服务(2)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及相对位臵和性质,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包括: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组装。

(工艺过程实际就是零件及产品的制造过程,它是直接作用于生产对象的加工过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它是一个主要部分)2、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1)工艺规程中常用的文件形式:(有以下两种)(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零件从毛坯到成品需安排的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重点章节教法剖析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重点章节教法剖析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重点章节教法剖析作者:孙庆荣杨洋来源:《职业·中旬》2013年第02期摘要: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较之职业学校机械类其他课程,内容繁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各章节的教学内容性质差异较大,因此所选择的教法也不尽相同。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一章是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较多。

这里以这一章为例,对本门课程的教法,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法研究目前对机械零件的加工,主要通过金属切削加工完成,尤其对于高精度的重要零件更是如此。

而金属切削加工尽管有车削、铣削、镗削、刨削、插削、拉削、磨削等多种不同的机械加工方法,但切削过程中所产生的物理、化学现象以及切削规律却基本相同。

因此,要通过切削加工而获得符合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要求的高质量的零件,就必须对各种方法的共同规律加以研究。

从而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提高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一章,正是研究这种共同规律的。

为这本章讲授难度较大,学生学起来问题较多,主要反映在下述三点。

一是找不到各节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因而不便于系统地掌握。

本章的几节内容分别为: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刀具材料和几何形状、金属切削过程、刀具主要角度选择概要。

从这些内容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几个差异较大的内容罗列在一起,一会儿讲这儿,一会讲那儿,学生不易掌握。

因此,通过教师的讲授,应把这些内容用一条线系统地串起来,详细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得到一套完整的知识。

二是在研究切削刀具的几何形状和几何角度时,是采用几个假想的辅助平面来确定和测量的,而这样的辅助平面,在刀具上又不实际存在,看不见,摸不着。

因此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要求教师在讲授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容易接受,便于掌握。

三是在讲授金属切削过程这节时,讲到切削力和切削热给加工精度带来一定影响,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比较容易理解。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五版)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五版)教案

机械制造⼯艺基础(第五版)教案绪论⼀、机械制造⼯艺基础机械制造⼯艺是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法和过程的总称。

它是⼀门研究机械制造⼯艺⽅法和⼯艺过程的技术学科,涉及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各种劳动,主要有:⽣产技术准备、⽑坯制造、零件加⼯、装配和试验以及产品检测等。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机械制造⼯艺基础是机械类通⽤⼯种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机械制造⼯艺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坯制造⼯艺、切削加⼯⼯艺和机械加⼯⼯艺规程制订和装配四部分。

本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是:(1)以机械制造⼯艺过程为主线,了解⽑坯制造、零件切削加⼯的各主要⼯种的⼯作内容、⼯艺特点、⼯艺装备和应⽤范围等基础知识;(2)⼀般了解各⼯种主要设备(包括附件、⼯具)的基本⼯作原理和使⽤范围;(3)初步掌握选择⽑坯和零件加⼯⽅法的基本知识;(4)初步掌握确定常见典型零件加⼯⼯艺过程的基本知识;(5)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法。

三、⽣产过程概述机械制造⼯艺过程⼀般是:铸造、锻压或焊接切削加⼯和热处理装配和试验⾦属材料⽑坯零件机械1、⽣产过程与⼯艺过程(1)⽣产过程: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不仅包括直接作⽤到⽣产对象上去的⼯作,还包括⽣产准备⼯作和⽣产辅助⼯作。

(2)⼯艺过程:指改变⽣产对象的形状、尺⼨及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包括⽑坯制造、零件加⼯、热处理,以及产品的装配和试验等。

(3)⽣产过程与⼯艺过程的关系如下:产品设计⼯艺规程编制及材料定额的制定⽣产准备过程夹、⼑、量具设计制造或购置机床设备的设计制造或购置⽣产计划的制定铸造⼯艺过程焊接⼯艺过程⽣产过程⼯艺过程机械加⼯⼯艺过程热处理、表⾯处理⼯艺过程装配、试车⼯艺过程原材料购置及保管⼯具的修磨和修理⽣产辅助过程机床设备的维修及保管成本核算及统计销售与服务2、⼯艺规程(1)⼯艺⽂件与⼯艺规程:指导⼯⼈操作和⽤于⽣产、⼯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件称为⼯艺⽂凭。

⼯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冶叶倡条制造⼯艺过程和操作⽅法等的⼯艺⽂凭。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铸造工艺
② 机械应力:
它是铸件的固态收 缩受到铸型或型芯 等机械阻碍而形成 的内应力。
结论:1、应力性质:使铸件受剪切或拉伸应力。
2、高温时易使铸件产生裂纹(热裂)。
3、铸件落砂清理后可部分或全部消失。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铸造工艺
2 铸件的变形及其防止:
①变形的原因:由于铸件厚的部位(冷却慢的部位)受拉 应力,薄的部位(冷却快的部位)受压应力,残余应力使 铸件产生变形。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铸造工艺
2、析出气孔:
形成原因:气体在液态合 金中的溶解度较固态大得多 ,且随温度升高而加大。溶 解的气体在冷凝过程中析出 。 特征:尺寸较小,分布面 积广。在铝合金中最多见, “针孔”缺陷。 防止措施:保证炉料洁净 、干燥,严格遵守熔炼及浇 注操作工艺。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铸造工艺
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研究范畴、任务:
1、材料的性能和行为特征: 工程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 材料、复合材料。 2、加工工艺方法:
热加工:液态成形、塑性成形、连接成形 冷加工:切削加工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铸造工艺
工程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以过渡族金属为基础的纯金属 及其含有金属、半金属或非金属的合金,是工程材料 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组 分的材料。每一个高分子化合物又都是由一种或几种 简单的低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的,故高分子化合物也 称高分子聚合物(简称高聚物)。 陶瓷材料:主要是指由一种或多种金属元素与非金属 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氯化物、硅化物及硅酸盐所 组成的无机非金属多晶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 起来的一种固体材料。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2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3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4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5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6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7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8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9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10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学安排课堂教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艺基础》教案储开生2008-2009第二学期课堂教学安排。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精)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精)

第六讲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生产过程:机械产品制造时,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变为产品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生产过程。

它包括: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如产品的开发设计、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各种生产资料及生产组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运输和保管;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各种加工、热处理及表面处理;部件和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及涂装和包装等。

应该指出,上述的“原材料”和“产品”的概念是相对的,一个工厂的“产品”可能是另一个工厂的“原材料”,而另一个工厂的“产品”又可能是其他工厂的“原材料”。

因为在现代制造业中,通常是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如汽车制造,汽车上的轮胎、仪表、电器元件、标准件及其他许多零部件都是由其他专业厂生产的,汽车制造厂只生产一些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件,并最后组装成完整的产品一汽车。

产品按专业化组织生产,使工厂的生产过程变得较为简单,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是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趋势。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性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统称为工艺过程。

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及装配等,它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过程,其他过程称为辅助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产品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二、工艺过程的组成一个零件的加工工艺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根据它的技术要求和结构特点,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常常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和设备,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才能使毛坯变成零件。

我们在分析研究这一过程时,为了便于描述,需要对工艺过程的组成单元给于科学的定义。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们匝序排列的工序组成,而工序又可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1.工序-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汇总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案汇总

福建省莆田市技工学校课时授课计划(2007-2008学年度第1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任课教师:方建忠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绪论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机械制造工艺是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它是一门研究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的技术学科,涉及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各种劳动,主要有:生产技术准备、毛坯制造、零件加工、装配和试验以及产品检测等。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机械类通用工种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毛坯制造工艺、切削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等三部分。

本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是:(1)以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为主线,了解毛坯制造、零件切削加工的各主要工种的工作内容、工艺特点、工艺装备和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2)一般了解各工种主要设备(包括附件、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3)初步掌握选择毛坯和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4)初步掌握确定常见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5)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

三、生产过程概述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铸造、锻压或焊接切削加工和热处理装配和试验金属材料毛坯零件机械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1)生产过程: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不仅包括直接作用到生产对象上去的工作,还包括生产准备工作和生产辅助工作。

(2)工艺过程: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及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包括毛坯制造、零件加工、热处理,以及产品的装配和试验等。

(3)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如下:工艺规程编制及材料定额的制定生产准备过程夹、刀、量具设计制造或购置机床设备的设计制造或购置焊接工艺过程生产过程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热处理、表面处理工艺过程工具的修磨和修理生产辅助过程机床设备的维修及保管成本核算及统计销售与服务2、工艺规程(1)工艺文件与工艺规程: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的各种技术文件称为工艺文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重点章节教法剖析摘要: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较之职业学校机械类其他课程,内容繁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各章节的教学内容性质差异较大,因此所选择的教法也不尽相同。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一章是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较多。

这里以这一章为例,对本门课程的教法,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法研究目前对机械零件的加工,主要通过金属切削加工完成,尤其对于高精度的重要零件更是如此。

而金属切削加工尽管有车削、铣削、镗削、刨削、插削、拉削、磨削等多种不同的机械加工方法,但切削过程中所产生的物理、化学现象以及切削规律却基本相同。

因此,要通过切削加工而获得符合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要求的高质量的零件,就必须对各种方法的共同规律加以研究。

从而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提高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一章,正是研究这种共同规律的。

为这本章讲授难度较大,学生学起来问题较多,主要反映在下述三点。

一是找不到各节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因而不便于系统地掌握。

本章的几节内容分别为: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刀具材料和几何形状、金属切削过程、刀具主要角度选择概要。

从这些内容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几个差异较大的内容罗列在一起,一会儿讲这儿,一会讲那儿,学生不易掌握。

因此,通过教师的讲授,应把这些内容用一条线系统地串起来,详细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得到一套完整的知识。

二是在研究切削刀具的几何形状和几何角度时,是采用几个假想的辅助平面来确定和测量的,而这样的辅助平面,在刀具上又不实际存在,看不见,摸不着。

因此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要求教师在讲授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容易接受,便于掌握。

三是在讲授金属切削过程这节时,讲到切削力和切削热给加工精度带来一定影响,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工艺系统(机床、夹具、工件、刀具)在切削抗力和切削热的作用下引起的变形,一般是很微小的,并不是用两只肉眼就能看清楚的。

因此究竟变形多大,对加工精度带来多大影响,是否对机器装配质量就会构成很大影响,同学们往往不十分清楚。

因为没有形象而深刻的认识,所以实际工作中学生重视度不够。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通过适当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切削抗力和切削热给工艺系统变形带来的影响,以及这种变形给加工精度带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对切削过程中产生的这两种物理现象,给以应有的重视。

下面对本章的教法作具体的研究。

一、“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一章的讲课要点金属切削加工,是利用金属切削刀具和工件做相对的运动,从工件上切除多余的材料,以获得符合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加工方法。

因此,我们研究切削加工的目的,主要是如何尽快地从工件上切除多余的金属材料,形成我们所需要的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亦即掌握提高生产效率的加工方法;另一方面,要掌握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各项技术要求以及表面加工质量(粗糙度,硬化层裂纹)等的加工方法。

所以应以提高生产率和加工质量为线,来确定其讲课要点。

本着这一原则,“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这一章的讲课要点应为以下三点。

1.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切削运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要求分清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各起什么作用;不同的机床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有什么区别。

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v、进给量s、切削深度t。

不同的切削方式,三个参数的概念不一样。

要了解这些参数对生产率和加工质量有着怎样的影响,该怎样合理地选择这些参数来提高生产率和加工质量。

2.切削刀具要介绍各种常用的刀具材料和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和角度。

研究它们对生产率和加工质量的影响,从而掌握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和刀具切削角度,来提高生产率和加工质量的方法。

3.金属切削过程重点介绍切削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的切屑形状、积屑瘤、加工表面硬化、切削抗力、切削热、刀具磨损等现象;研究这些现象的产生与被加工工件材料的性能、切削用量的选择、刀具各种角度的大小、刀具材料的特性、冷却散热条件的关系;探讨加工中产生的各种现象给生产率和加工质量带来怎样的影响,进而找到减少这些现象或利用这些现象的方法。

二、“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一章的讲课原则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遵循以下几项主要的教学原则和讲授方法的贯彻。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中,要特别强调先实践后理论的问题。

先实践后理论,就是要求在讲授金属切削加工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应对切削加工的各种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这一原则对于非切削加工工种(铸工、锻工、焊接工等)的学生,更为重要。

因为他们对机床,金属切削方法,切削加工中所使用的刀具、工具、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接触不多,还都缺乏认识。

这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或在讲课之前进行切削加工多工种实习(重点是进行车削加工实习);或组织学生到机械加工车间或机床工艺实验室进行认真的参观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下列问题:(1)切削加工过程中,机床、刀具、工件的运动情况,分清哪是主运动,哪是进给运动。

所选用的切削用量怎样。

(2)切削时所选用刀具的结构、几何形状、刀具角度。

(3)切削过程中切屑的形成过程和种类。

有无切削抗力、切削热、积屑瘤、刀具磨损等现象的产生。

加工中为了减少切削抗力的影响和切削热的影响采用了哪些措施。

(4)切削加工前后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粗糙度的变化情况。

对于切削加工各工种(车工、铣工、刨工、磨工等)的学生,或已进行过切削加工实习的其他各工种的学生,则可不必安排这样的环节。

2.采用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结合的授课方式除在课堂上作系统讲授外,可把本章部分内容如切削运动、切削用量、切屑种类等的教学安排在实习车间或实验室进行。

在现场教学过程中,若教师能亲自操作,讲授时伴以示范,则更能提高现场教学的效果。

3.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一章的教学,应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多动脑筋想问题,使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习中遇到的大量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

通过学生主动思考,使他们自己找出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此,教师除启发学生自己找问题外,还应根据本章教材内容,多向学生提出一些生产实习中常见的问题,供学生思考。

例如:切削速度v、进给量s、切削深度t这三个运动参数对加工质量和生产率有怎样的影响?选用时三者有什么样的辩证关系?粗加工时一般选较低的切削速度,这是为什么?这是否与提高生产率有矛盾?车削加工中为什么有时会产生积屑瘤,而当切削速度改变后,这种切削瘤为什么会自动消失?积屑瘤给粗加工或精加工带来怎样的影响?用什么措施除积屑瘤?加工细长轴时易出现腰鼓形,原因何在?怎样通过改变刀具角度或提高工艺系统的刚性来减少这种现象的产生?对于较高精度的零件,加工工艺安排上为什么一般都采用粗、精密加工分开?为什么粗加工后一般要安排自然时效或人工时效处理工序?精密加工为什么要在恒温车间进行?切削刀具的前后面为什么经常用油石精细研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及时用砂轮修磨刀具,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及时磨刀反而会减少刀具材料的消耗?切削刀具采用较大的前、后角可以减少刀具的磨损速度,但是加工韧性材料时,为什么要选小的前、后角?这样做不是与刀具使用寿命相矛盾吗?除上述问题外,当然还可以提出很多,在此仅以这些为例说明。

老师通过学生实习中常遇到的问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所学理论知识更紧密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且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充分使用直观教学手段本章教学,应注意充分使用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学手段,以提高本章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授“刀具的几何形状”这部分内容时,结合使用模型、挂图,就能使学生形象地观察到刀具的各个表面、辅助平面和刀具的角度。

又如“切削的种类、刀具的磨损、积屑瘤”等部分内容时,教师使用不同类型的典型切屑、已磨损的典型刀具,以及带有积屑瘤的车刀等实物教具讲授,可使学生对各类典型切屑的形状、刀具的磨损情况、积屑瘤的形状一目了然。

这样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就比较容易接受。

如果不使用这些直观教学手段,只靠叙述,这些内容就很难解释清楚,学生也不易理解。

车削刀具、钻削刀具、铣削刀具、刨削刀具的模型教具和挂图教具,目前在我国都有专门厂家生产,用时可以选购。

但这些教具结构比较简单,也可自制。

有关切屑、磨损刀具以及积屑瘤车刀等实物教具,需要教师平时注意从车间搜集一些典型实物。

5.采用电化教法本章的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切削过程中切屑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切削抗力的作用下工艺系统的变形等教学内容,讲授时宜采用电化教学方法。

常采用的电化教学设备是多媒体。

因为切削运动、切削用量和切屑的形成过程,其演变速度很快,学生即使是在切削加工现场认真观察,也很难看清楚。

工艺系统在切削力的作用下的变形,因为变形量很小,也不易发现。

教师单纯用口述或在讲台上演示,更难形象地表达出来。

如果采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事前录制好的课件,学生就会很清楚地观察到发生的一切。

生动活泼的电化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因为多媒体有慢放、停驻以及重播等性能。

利用慢放,可以把切削过程以及切屑形成的过程的播放速度放慢,也可以将工艺系统微小的变形量放大,使本来不易看清楚的现象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利用停驻或重播,便于教师对重要的画面作重点讲解,同学也可以利用停驻的时间向教师简短发问,同教师当堂讲解。

有关切削运动、切削用量以及切屑的形成过程等的视频资料,网络资源很丰富。

6.采用实验法对于本章中的切削抗力和切削热两部分内容,可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通过课堂讲授,很容易说明在切削抗力和切削热的作用之下,工件发生变形的道理,因此,它们给工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带来影响,也就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这种变形跟哪些切削条件有关,也没有很深的体会。

我们可以采用实验法,来加深他们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实验法可利用实验课或业余时间进行。

具体做法如下:(1)切削抗力的产生及其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的实验。

本实验可在车床上进行。

在不采用跟刀架或中心架的情况下,车削一根细长轴(长径比大于30)。

如果采用的是主偏角为45°的弯头车刀,则在径向力py的作用下,工件因弯曲变形而成为腰鼓形。

车削完后,让学生自己对工件进行实际测量,看加工完的零件直径在全长上的变化情况,从而看出py切削力给加工精度带来多大影响。

把这些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再改变一下吃刀深度(减小t值)或改变一下刀具的主偏角(取主偏角=90°),进行车削实验,分别测量被加工零件直径在全长的变化情况,作好记录。

与前面第一次车削后的测量记录相比较,分析切削用量和刀具切削角度的变化,对切削抗力py带来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