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鲁周公世家教案第2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合集下载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教案:管仲列传【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教案:管仲列传【2】

管仲列传教学目标及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2、体会管仲“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的做人原则。

体会作者对管仲的赞美和褒扬。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1.介绍管仲: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

孔子称之以“仁”,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他的功绩,历史上一直被人们称道。

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益强大,国力大振,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辅佐齐桓公成为出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整顿齐国内政,力行改革,将国家分为五属,设置各级官吏,并实行军事编制,训练士卒。

建立选拔人材的制度。

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

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使齐国富强。

管仲辅佐齐桓公励志改革、富国强兵、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丰功伟业和他的民为邦本、礼法并用、通商惠贾、开放务实的深邃思想,赢得了世人的讴歌和后人的礼赞。

他与鲍叔牙的友谊是后人的楷模。

2.文章内容:介绍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谊,叙述了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政绩。

二、疏通文章梳理结构:1疏通文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讲义:02 鲁周公世家

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讲义:02 鲁周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放言(其三)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内容赏析】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哲理诗。

诗中借用比喻和历史故事,说明了辨别人才好坏的方法。

特别是三、四两句,作者举出了两个例子,说明辨别事物真伪,评述历史人物功过,往往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考验,才能判断出是非,得出可靠的结论来。

后四句诗,过去常为一些小说引用。

例如《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写曹操大宴铜雀台,对诸文士谈到自己的生平志愿之后,作者就引用了这四句诗。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谮.(zèn)大钺.(yuè)箕.子(jī)笃.仁(dǔ) 商纣.(zhòu) 践阼.(zuò) 开籥.(yuè) 有瘳.(chōu) 吐哺.(bǔ)逋.逃(bū) 糗.粮(qiǔ) 召公奭.(shì) 昃.不暇食(zè) 敷.佑四方(fū)鸱鸮..(chú)(jiāo)..(chī)(xiāo) 刍茭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缪”同“穆”,虔诚)(2)旦巧能,多材多艺(“材”同“才”,才能)(3)无坠天之降葆命(“葆”同“宝”,宝贵的)(4)我以其璧与圭归(“归”同“馈”,奉送)(5)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匮”同“柜”)(6)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强葆”同“襁褓”)(7)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同“叛”,背叛)(8)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辟”同“避”,逃避、躲避)(9)武王蚤终,成王少(“蚤”同“早”)(10)南面倍依以朝诸侯(“依”同“扆”,户牖之间的屏风)(11)周公乃自其蚤沉之河(“蚤”同“爪”,指甲)(12)乃泣,反周公(“反”同“返”,召回)(13)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飨”同“享”,享有)(14)诞淫厥佚(“佚”同“逸”,安乐)(15)百姓说(“说”同“悦”,愉快、高兴)(16)周公在丰,病,将没(“没”同“殁”,死)(17)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史记选读》之《鲁周公世家》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史记选读》之《鲁周公世家》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史记选读》之《鲁周公世家》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史记选读》之《鲁周公世家》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引言《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文献史书,被誉为古代史学之典范。

它以严谨、详尽的文字记载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可以通过选读史记,开展历史文化教育与语文教育的交叉教育,使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阐述《史记选读》之《鲁周公世家》教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旨在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运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一、文本背景《鲁周公世家》载于《史记》中,是其“世家”篇章之一。

通过对周公旦的描写,展现出他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治理才能。

文章结构清晰,文笔优美,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相辅相成。

二、文本解析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鲁周公世家》的基本内容和文化内涵,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语文素养。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鲁周公世家》的基本内容和文化内涵,探究周公旦的治理理念和方法。

难点:理解古代社会制度,理解古人的思想和行为。

3.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互动交流、演讲、阅读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 教学过程(1)导言为学生介绍《鲁周公世家》的文本背景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阅读学生独立阅读《鲁周公世家》,理解其基本内容和文化内涵。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用笔标记重点内容和问题,以便后续讨论和讲解。

(3)课堂交流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交流他们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分小组讨论、PPT展示等方式展开交流,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4)分享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讲,来自教师或其他同学分享个人见解或对文本的独特解读。

在分享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5)练笔通过写作引导学生理解古代社会制度和治理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可以探讨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合性学习教案)《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教案)《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教案导学目标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文语感2.了解周公的为人和事迹,评价周公人品人格及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了解“世家”这一《史记》体例的特点。

4、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新知预习一、解题1.鲁,始建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

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

2.周公姬旦,亦称叔旦。

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故称周公。

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3.世家,《史记》体例之一,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

世家所记述的虽非帝王之尊,但也世代相承,以有其国。

列国世家可以看成《史记》这部大通史中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的分国小通史,起着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4.《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

二.理清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12段)第一层(1段)第二层(2段)第三层(3段)第四层(4-6段)第五层(7-10段)第六层(11-12段)第二部分(13-15段)三、文言知识预习储备(一)、通假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2.无坠天之降葆命()3.我以其璧与圭归()4.金縢匮()5.武王蚤终()6.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中()7.反周公()8.治有所淫佚()9.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10.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11.岁则大孰()12.异母同颖()13.东土以集()(二)、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东伐至盟津()史策祝曰()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2.使动用法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曰吉,遂国之()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密靖殷国()3.名词作动词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4.意动用法以明示小子不敢臣周公也()诸侯咸服宗周()(三)、古今异义词1.用事具多(古义:;今义:)2.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古义:;今义:)3.久为小人于外(古义:;今义:)4.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古义:;今义:)5.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古义:;今义:)(四)、一词多义即今我其即命于元龟()于是乃即三王而卜()信发书视之,信吉()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作作其即位,乃有亮暗()作《毋逸》()(五)、虚词积累于异于群子()告纣之罪于天()乃命于帝庭()周公乃还政于成王()以以续殷祀()以旦代王发这身()我以其璧与圭归()慎无以国骄人()起以待士()东土以集()(六)、特殊句式1.维长终是图。

《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教学设计共3篇

《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教学设计共3篇

《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教学设计共3篇《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教学设计1《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教学设计引言:《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纪实性著作,由司马迁所编纂。

《史记》共分二十一个章节,收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二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部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其中所收录的鲁周公世家,则是阐述了鲁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人物,是学习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文以《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为教材,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文本内容,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鲁周公世家的历史出现背景、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增强学生用历史观念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鲁周公世家,让学生爱国爱民,弘扬中华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全文,主要包含以下六个部分:1. 鲁周公世家的背景和历史事件。

2. 鲁庄公治理国家的方式。

3. 鲁穆公与周穆王的合作。

4. 鲁隐公与晋文公的政治阴谋。

5. 司马穰苴协助鲁国建立齐国。

6. 鲁国在春秋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和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

2. 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3.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查询、分析和总结历史信息。

四、教学步骤1. 教师进行预习内容讲解,使学生对鲁周公世家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彼此交流,探讨历史事件、背景以及人物等。

3.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历史文物、图片以及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情境。

4. 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5. 引导学生评价鲁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知。

高中语文2.2鲁周公世家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2.2鲁周公世家课件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5.辨活用 (1)以续 殷祀(续,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延续) . (2)未可以戚 我先王(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动) . (3)卜居焉,曰吉,遂国 之(国,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国都) . (4)周之官政未次序 (次序,名词作动词,安排得系统、合理) .. (5)以明 吾不敢离成王(明,形容词作动词,表明) . (6)以明予小子不敢臣 周公也(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臣) . (7)成王与大夫朝服 以开金縢书(朝服,名词作动词,穿好朝服) .. (8)昔周公勤劳 王家(勤劳,为动用法,为……辛勤劳苦) .. (9)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 祭文王(郊,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 (10)鲁后世其北 面事齐矣(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 (11)东 伐至盟津(名词作状语,向东) .
(12)史策 祝曰(名词作状语,用简策) . (13)管叔及其群弟流言 于国(名词作动词,散布流言) .. (14)密靖 殷国(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 (15)用能定 汝子孙于下地(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 (16)以明予小子不敢臣 周公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臣,把……当 . 作臣子)
(4)朝
王朝步自周(动词,朝拜) 成王临朝(名词,朝廷) 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连词,因而)
(5)用
至则无可用(名词,用处) 用其姊妻之(介词,以,把)
4.晓古今 (1)周公于是乃自以为 质(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 (2)管叔及其群弟流言 于国曰(流言:古义,散布流言;今义,谣言) .. (3)明日 ,武王有瘳(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 (4)久劳于外,为与小人 (小人:古义,小民;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 (5)臣妾 逋逃(臣妾:古义,男女奴隶;今义,皇帝后妃的自称) .. (6)用事 居多(用事:古义,主持朝廷政事;今义,当权,行事,运用典故) .. (7)今天 动威以彰周公之德(今天:古义,现在上天;今义,说话时的这一天 .. 或现在) (8)平易 近民,民必归之(平易:古义,平和简易;今义,性情态度谦逊和蔼或 .. 文章浅显易懂)

《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教案第二课时(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教案第二课时(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教案第二课时(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教案第二课时(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教案第二课时(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史记》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掌握太史公的写作方法和叙事技巧3.理解太史公在编纂《史记》时的主要思想和文化价值二、课前准备1.从资料中获得有关《史记》的背景知识(相关文献或网络搜索)2.阅读《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言学生们先和老师一起讨论史记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意义。

可以让学生自己想想,提出自己的理解。

然后让老师简单介绍一下《史记》的背景和历史地位以及内容特点。

步骤二:太史公自序1.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太史公自序,以此来引导学生建议阅读的方式和注意点。

2.老师简单说一下太史公的生平和成就。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对太史公的看法。

3.太史公在自序中谈到了他编纂《史记》时的初心和目的。

这对于理解《史记》的价值和功用非常重要。

在这里,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其他类似的著作和文献,帮助学生了解《史记》的叙事方式和内容。

4.太史公在自序中还谈到自己的写作方法和叙事技巧。

老师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和学生们一起去分析太史公的写作风格和叙事技巧,让学生要注意观察文章中的语言细节。

步骤三:讨论方案设计在这一阶段,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太史公为什么要写《史记》这部巨著的原因、编纂《史记》的主要目的、叙事技巧以及太史公在史料收集方面的贡献。

最后,让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结论和想法。

步骤四:总结讲解在这一节课结束之后,让老师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重点强调太史公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四、教学评价在本课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并通过实践和讨论活动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教师应注重在学生中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念,加强对于史料的理解和判断本节课是一堂关于太史公和《史记》的历史课。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教案 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教案 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教案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鲁周公世家》的背景及作者司马迁1.1.2 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1.3 深入理解周公的形象及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1.1.4 提高学生对古代历史的认识和评价能力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鲁周公世家》的阅读与分析1.2.2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史记》简介1.2.3 传记文学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2.4 周公的历史地位和形象分析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鲁周公世家》课文的理解与分析2.1.2 司马迁的史学观及其在《史记》中的体现2.1.3 传记文学的基本特点2.1.4 周公的政治思想和人格魅力2.2 教学难点2.2.1 古代历史词汇的理解和运用2.2.2 司马迁的史学观与现代史学的差异2.2.3 传记文学的形式和技巧2.2.4 周公形象的多维度分析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周公形象,阐述传记文学特点3.1.2 讨论法:分组讨论,学生发表对课文和周公的看法3.1.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其他传记文学作品,加深对传记文学的理解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3.2.2 网络教学: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扩展知识面3.2.3 板书教学:梳理课文结构和主要观点第四章:教学安排与步骤4.1 教学安排4.1.1 课时:2课时(90分钟)4.1.2 地点:教室4.1.3 人数:45人4.2 教学步骤4.2.1 导入新课:简介司马迁和《史记》4.2.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鲁周公世家》4.2.3 讲解分析: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周公形象4.2.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学生发表观点4.2.5 案例分析:分析其他传记文学作品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5.1.2 请学生准备一篇关于传记文学的论文,可以从作品选材、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5.2 评价方式5.2.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表现5.2.2 课后作业:读后感和论文的质量5.2.3 期中期末考试: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6.1.1 《史记》其他篇章:如《孔子世家》、《孟子荀卿列传》等6.1.2 其他传记文学作品:如《三国志》、《阳明先生传》等6.2 实地考察与观摩6.2.1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6.2.2 邀请历史学者讲座:深入讲解周公及其时代背景第七章:教学反馈与调整7.1 学生反馈7.1.1 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7.1.2 通过课后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7.2 教学调整7.2.1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7.2.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辅导和训练8.2 教学反思8.2.1 反思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8.2.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九章:教学评价与考核9.1 课堂评价9.1.1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9.1.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9.2 考核方式9.2.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9.2.2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十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10.1 教材与参考书10.1.1 教材:《史记》、《传记文学选读》等10.1.2 参考书:司马迁、《史记》研究著作、传记文学研究论文等10.2 网络资源10.2.1 相关历史网站:提供古代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10.2.2 在线论文库:提供传记文学相关论文和研究成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一章)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二章)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三章)四、教学安排与步骤(第四章)五、课后作业与评价(第五章)六、教学拓展与延伸(第六章)七、教学反馈与调整(第七章)九、教学评价与考核(第九章)十、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第十章)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一、教学目标与内容:本章节明确了整个教案的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应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并深入分析周公的形象及其影响。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二专题《鲁周公世家》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二专题《鲁周公世家》含答案

《鲁周公世家》教案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教学设想: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二专题“学究天人体贯古今”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史记》的体例。

本文属于“世家"的体例。

仍属于比较难懂的篇目,选文较长,也附了译文。

选修教材的学习,旨在增加阅读,提升素养。

本文的教学宜了解有关常识,通晓大意,基本理解内容,能够有所思考探讨。

以指导阅读的方式来处理选修教材。

在理解疏通时,对于那些浅易的文本,可以用全文总结的方法,一下子全部提取出来处理;对于连教师看一两遍尚不能全部理解的文本,本人的做法就是一段一段来“清障”,这样的课虽然不好看,但实用.专题目标: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了解《史记》“世家"的体例。

3、适当积累文言知识。

教时设置:3教时第1教时要点:了解有关内容,流畅朗读,对照译文,基本弄懂,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导入《史记》中的“世家”实际上就是诸侯作的传记,这是因为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

从西周的大封建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司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算是一种例外。

司马迁将孔子列入“世家”反映了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

将陈涉列入“世家”,把他的功业和汤放桀,武王伐纣,孔子作《春秋》相比,将他写成为震撼暴秦帝国统治、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英雄,又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

《史记》中共有世家30篇。

今天我们学习《鲁周公世家》二、题解本篇内容主要是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

周公是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作者饱含着激情,详尽赅赡地叙述了周公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感人至深。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教案设计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教案设计

《鲁周公世家》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2、体会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并介绍文题、背景。

1、鲁,始建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

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

2、周公,姬旦,亦称叔旦。

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故称周公。

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3、世家,《史记》体例之一,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

4、《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

二、范读课文。

1、注意字词读音、断句,扫除字词障碍。

2、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三、给加横线的词正音并释词。

笃(dǔ)仁钺(yuè)召(shào)公名奭(shì)缪(bù)卜归(kuì) 开籥(yuè) 金縢(téng)匮(guì) 有瘳(chōu) 箕(jī)子践阼(zuò) 弗辟(bì) 蚤(zǎo)终祉(zhǐ)福鸱(chī)鸮(xiāo) 倍依(yǐ) 竆\竆\(qióng) 揃(jiǎn)其蚤(zhǎo) 谮(zèn) 严(yǎn) 奸(gān)神命飨(xiǎng)国鳏(guān)寡诞淫厥佚(yì) 昃(zè)不暇食百姓说(yu è) 将没(mò) 肸(bì) 伤牯(g)ù寇攘(rǎng) 歭(zhì)尔刍茭糗(xiǔ)粮濞(bì)立四、对照注释、译文,自由朗读课文。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二第课鲁周公世家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二第课鲁周公世家含答案

第4课 鲁周公世家1.通假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坠天之降葆.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以其璧与圭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成王少,在强葆..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武王蚤.终,成王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周公乃自揃(剪断)其蚤.沉之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作《立政》,以便百姓。

百姓说.:_____________________(11)岁则大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唐叔得禾,异母.同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成王)乃泣,反.周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1)戚⎩⎨⎧ 遍封功臣同姓戚.者:未可以戚.我先王:(2)克⎩⎨⎧ 武王克.殷二年:禹为人敏给克.勤:(3)国⎩⎨⎧ 慎无以国.骄人:周国.大恐:曰吉,遂国.之:3.虚词归纳其⎩⎪⎨⎪⎧ 我以其.璧与圭归: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 王其.无害: 自今后其.无缪卜乎: 惟朕小子其.迎: 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4.古今异义词(1)用事..居多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久为小人..于外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明日..,武王有瘳。

《鲁周公世家》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鲁周公世家》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鲁周公世家》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鲁周公世家》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案设计)1《鲁周公世家》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案设计)一、教材内容简介《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中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共有三十三篇。

本书主要讲述了鲁国周公旦的家世背景、成就事迹以及后代子孙,以及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这部书可以说是了解中国春秋时期社会历史、政治制度等的重要资料。

二、教学目标1.了解《鲁周公世家》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历史价值。

2.理解故事背景和历史人物性格特点。

3.掌握故事情节和具体细节,能在生活中运用。

4.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1.《鲁周公世家》的作者、写作背景及历史价值。

2.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历史人物性格特点,并掌握故事情节和具体细节。

四、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鲁周公世家》的背景了解不够。

2.对于古汉语的理解难度较大。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有针对性的简要讲解经典部分内容,使学生能够对每个人物的外部特征、性格优良之处以及事件过程有一定了解。

2.朗读法: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在文学和语言上有一定的感悟,同时获得语音美的鉴赏能力提高。

3.分析法:教师简单分析故事背景、情节,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4.练习方式:课内互动、小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位著名的古代人物鲁国周公旦,并简单介绍他的生平事迹。

2.分析《鲁周公世家》教师在学生已有的文化知识基础上,通过教授古代典籍《鲁周公世家》来进一步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首先,讲解这本典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简单介绍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特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书的内涵。

3.讲解故事背景和历史人物通过各篇章的解读,还原历史的脉络,让学生清晰感受那个时代的社会形态、人物性格等。

讲解诸侯间的关系、婚姻政策、文化传承等。

4.情节剖析把整章故事分小节,分析小节中的人物情节。

在分析中要突出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讲述各自的心路历程。

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教案 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教案 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鲁周公世家》教案

《鲁周公世家》教案

一、教案概述《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中的一篇,记载了周公旦的一生以及鲁国的历史。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鲁周公世家》,使学生了解周公旦的生平事迹、政治成就和思想理念,掌握史记的叙事特点和文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周公旦的生平事迹和鲁国的历史背景;(2)掌握史记的叙事手法和文学特点;(3)分析周公旦的政治成就和思想理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史记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表达和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周公旦的生平事迹和鲁国的历史背景;(2)史记的叙事手法和文学特点;(3)周公旦的政治成就和思想理念。

2. 教学难点:(1)史记的叙事手法和文学特点;(2)周公旦的政治成就和思想理念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周公旦和鲁国的历史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史记的叙事特点和文学价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鲁周公世家》;(2)要求学生总结周公旦的生平事迹和鲁国的历史发展。

3.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周公旦的政治成就和思想理念;(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4. 课堂讲解:(1)讲解史记的叙事手法和文学特点;(2)详细解析周公旦的政治成就和思想理念。

5. 写作练习:(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阐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评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和总结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态度、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5. 综合评价:根据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给予总体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高中语文屈原列传教学案第2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高中语文屈原列传教学案第2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高中语文屈原列传教学案第2课时高中语文屈原列传教学案第2课时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教学目标:1. 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2. 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虚词,整理文中的文言知识3.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教学设想:1.利用预习提示,引导学生整理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分析本文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教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借助“预习提示”,圈点重要文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

列传用以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

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

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

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简介作者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继父任太史令,后因李陵一案致罪下狱,受宫刑。

司马迁为完成《史记》,隐忍苟活。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史记》,人称《太史公书》。

三、文题讲解《史记》,西汉司马迁著。

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时代,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全书130篇: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表十篇,书八篇。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体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通史)。

书中记述了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况及帝王、公侯、将相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迹,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也是一部优秀的史传文学作品汇编。

高中语文 鲁周公世家教案第2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 鲁周公世家教案第2课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教案第2课时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2、体会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并介绍文题、背景。

1、鲁,始建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

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

2、周公,姬旦,亦称叔旦。

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故称周公。

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3、世家,《史记》体例之一,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

4、《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

二、范读课文。

1、注意字词读音、断句,扫除字词障碍。

2、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三、给加横线的词正音并释词。

笃(dǔ)仁钺(yuè)召(shào)公名奭(shì)缪(bù)卜归(kuì) 开籥(yuè) 金縢(téng)匮(guì) 有瘳(chōu) 箕(jī)子践阼(zuò) 弗辟(bì) 蚤(zǎo)终祉(zhǐ)福鸱(chī)鸮(xiāo) 倍依(yǐ) 竆\竆\(qióng) 揃(jiǎn)其蚤(zhǎo) 谮(zèn) 严(yǎn) 奸(gān)神命飨(xiǎng)国鳏(guān)寡诞淫厥佚(yì) 昃(zè)不暇食百姓说(yuè) 将没(mò) 肸(bì) 伤牯(g)ù寇攘(rǎng) 歭(zhì)尔刍茭糗(xiǔ)粮濞(bì)立四、对照注释、译文,自由朗读课文。

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史记选读》

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史记选读》

《鲁周公世家》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2.体会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1.疏通字词,翻译难点字句。

2.理解文意,把握周公形象。

【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探究法一、默读课文,讨论问题。

1.周公旦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在历史上建立了怎样的功绩?2.周公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马迁对鲁周公的崇敬敬仰之情?4.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露那些腐朽没落的统治者的丑恶本质的?【当堂检测】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2)无坠天之降葆命(3)我以其璧与圭归(4)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5)成王少,在强葆之中(6)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7)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8)武王蚤终,成王少(9)异母同颖(10)奸神命者乃旦也(11)反周公(12)揃其蚤(13)南面倍依以朝诸侯二、解释下列虚词:以继殷祀以夹武王,衅社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三、找到词类的活用并解释: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卜居焉,曰吉,遂国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四、判断下列句式: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告纣之罪于天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禾尽偃,大木尽拔五、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中的“臣”用法相同的一项()A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以.....为国都B未可以戚我先王使动用法让.......感动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D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名词作动词像大臣六、翻译下列句子:(1)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2)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高二语文史记选读之鲁周公世家教案 苏教版 教案

高二语文史记选读之鲁周公世家教案 苏教版 教案

高二语文史记选读之鲁周公世家教案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集解】:谯周曰:“以太王所居周地为其采邑,故谓周公。

”【索隐】:周,地名,在岐山之阳,本太王所居,後以为周公之菜邑,故曰周公。

即今之扶风雍东北故周城是也。

谥曰周文公,见国语。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索隐】:邹诞本“孝”作“敬”也。

笃仁,异於群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

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

十一年,伐纣,至牧野,【正义】:卫州即牧野之地,东北去朝歌七十三里。

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

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

释箕子之囚。

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

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於少昊之虚曲阜,【正义】:括地志云:“兗州曲阜县外城即鲁公伯禽所筑也。

”是为鲁公。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

【集解】: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

”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

”【集解】:孔安国曰:“戚,近也。

未可以死近先王也。

”郑玄曰:“二公欲就文王庙卜。

戚,忧也。

未可忧怖我先王也。

”周公於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集解】:孔安国曰:“璧以礼神,圭以为贽。

”告于太王、王季、文王。

【集解】:孔安国曰:“告谓祝辞。

”史策祝曰:【集解】:孔安国曰:“史为策书祝也。

”郑玄曰:“策,周公所作,谓简书也。

祝者读此简书,以告三王。

”“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

【集解】:徐广曰:“阻,一作‘淹’。

”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於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集解】:孔安国曰:“大子之责,谓疾不可救也。

不可救于天,则当以旦代之。

死生有命,不可请代,圣人叙臣子之心以垂世教。

”【索隐】:尚书“负”为“丕”,今此为“负”者,谓三王负於上天之责,故我当代之。

郑玄亦曰“丕”读曰“负”。

旦巧能,多材多,能事鬼神。

【集解】:孔安国曰:“言可以代武王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教案第2课时苏教版
选修《<史记>选读》 "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2、体会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并介绍文题、背景。

1、鲁,始建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

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

2、周公,姬旦,亦称叔旦。

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故称周公。

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3、世家,《史记》体例之一,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

4、《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

二、范读课文。

1、注意字词读音、断句,扫除字词障碍。

2、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三、给加横线的词正音并释词。

笃(dǔ)仁钺(yuè)召(shào)公名奭(shì)缪(bù)卜归(kuì) 开籥(yuè) 金縢(téng)匮(guì) 有瘳(chōu) 箕(jī)子践阼(zuò) 弗辟(bì) 蚤(zǎo)终祉(zhǐ)福鸱(chī)鸮(xiāo) 倍依(yǐ) 竆\竆\(qióng) 揃(jiǎn)其蚤(zhǎo) 谮(zèn) 严(y ǎn) 奸(gān)神命飨(xiǎng)国鳏(guān)寡诞淫厥佚(yì) 昃(zè)不暇食百姓说(yuè) 将没(mò) 肸(bì) 伤牯(g)ù寇攘(rǎng) 歭(zhì)尔刍茭糗(xiǔ)粮濞(bì)立
四、对照注释、译文,自由朗读课文。

五、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12段)详细记述鲁国公的主要事迹。

分六层。

第一层(1段)辅助武王,伐纣灭殷。

(笃仁纯孝)
第二层(2段)牺牲个人,质代王死。

(义无反顾)
第三层(3段)临危受命,代理国政。

(忍辱负重)
第四层(4-6段)平定叛乱,营建洛邑(坚决果断)
第五层(7-10段)还政代王,制礼作乐。

(胸怀博大)
第六层(11-12段)周公作为,感动成王。

第二部分(13-15段)交代鲁国公后世君臣无道,与周公的品德形成强烈对比。

六、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部分第一层(1段)。

1、对照注释、译文,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

……者(助词,表停顿),……也(表判断)笃仁(忠厚仁爱)于(介词,表比较)及(等到)辅翼(佑助,辅弼)用事主持朝廷政事)把(手持)以(连词,表目的)夹((站)在左右)告周之罪于天下(介宾短语后置)戚(父母兄弟等直系亲属,现指旁系亲属)虚(区域)
2、朗读并小结。

(二)研习第一部分第二层(2段)。

1、对照注释、译文,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

克(攻克,战胜)集(通“辑”,安定)不豫(天子不舒服,不能处理政务)乃(副词,于是,就)缪(通“穆”,虔诚)戚(形-使动用法,使……感动)以为(把……作为,今指认为)北面(名-状语,面朝北方)戴璧秉圭(头上顶着玉璧,手中秉持玉圭)阻(遭到困厄)负子(诸侯病)以(用)旦代王乃命于帝庭敷佑(介宾短语后置)用(因而)定(使……安定)无坠(不丧失)葆(通“宝”,宝贵)尔之(取独)许我归(同“馈”,奉送)以(目的连词,用来)俟尔命屏(藏而不给)发书(翻开占兆书,今指发放书本)信(确实,果然)王其(语气副词,表肯定)无害维长终是图(宾语前置句)藏(省略“以”)其策(省略“于”)金縢匮中(省略句)瘳(病痊愈)
2、朗读并小结。

(三)研习第一部分第三层(3段)。

1、对照注释、译文,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

既(已经)崩(天子之死)强葆(同“襁褓”)畔(通“叛”,背叛)践阼(登上帝位,临时代行政)流言(散布流言,今指没有根据的话)不利于(对)成王(介宾短语后置句)所以(表结果,……的原因)辟(通“避”)蚤(同“早”)卒(始终)沐(洗头,今指洗澡)哺(口中所含的食物,今是动词“哺育”)子之鲁,慎无以(介词,因,凭借)国骄人
2、朗读并小结。

(四)研习第一部分第四层(4-6段)。

1、对照注释、译文,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

率淮夷而(连词,表承接)反诰(一种文体,用于告戒或勉励)宁(形-动,平定)宗(名-意动用法,以……为宗主)祉福(福瑞)集(安定)为(写作)诗训(责备)国(名-动,建都)(省略“于”)之
2、朗读并小结。

(五)研习第一部分第五层(7-10段)。

1、对照注释、译文,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

治(处理政务,管理国家)倍(背向着)依(同“扆”,户牖之间的屏风)竆\竆\(恭敬谨慎的样子)揃(剪断)其蚤(同“爪”,指甲)奸(干犯,冒犯)瘳(痊愈)用事(当政,临朝)谮(说坏话诬陷别人)反(同“返”,召回,迎回,使……返回)亡(使……毁败,使……灭亡)严(同“俨”,庄重的样子)自度(以法度自律)荒宁(荒废事业,自图逸乐)飨国(拥有国家。

飨,同“享”,享有)小人(中性词,地位低下的劳动者,今为贬义词)密靖(使……安定)鳏寡(孤独的人)诞(放荡)淫(过分,无节制)厥(其)佚(同“逸”,安乐)诛(讨伐)昃(太阳偏西)以(目的连词,用来)诫成王官政(官职制度)未次序(还未安排得系统合理)百姓(西周时对贵族阶级的总称,今指人民)说(通“悦”,欢悦)
2、朗读并小结。

(六)研习第一部分第六层(11-12段)。

1、对照注释、译文,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

没(通“殁”,死)以(用来)明让(谦让)于(在)毕(邑名)臣(名-意动用法,以……为臣)周公大木尽拔(被动句)朝服(名-动,穿好朝服)自以为功(即“质”,人质)缪(同“穆”,虔诚的)卜(占卜)勤劳(为……而辛勤劳苦)彰(使……彰显)筑之(培土并夯坚实,课本注释有误)孰(通“熟”,丰收)褒(嘉奖,褒奖)2、朗读并小结。

(七)研习第二部分(13-15段)
1、对照注释、译文,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

报政(汇报施政方面情况)兴反(兴兵造反)发之于肸(古邑名)陈(准备)风(走失)越逐(擅离岗位去追赶)寇攘(劫掠偷盗)三郊三隧(鲁国西、南、北三方的近郊远郊之人)歭(储备)擢(人名)濞(人名)
2、朗读并小结。

七、默读课文,讨论问题。

1、周公旦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在历史上建立了怎样的功绩?
明确:是一个“立德立功立言”的道德楷模,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

主要功绩有:⑴辅助武王剪灭殷商;⑵质代王死临危摄政;⑶平定叛乱营建洛邑;⑷还政成王制礼作乐。

2、周公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明确:⑴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千百年来感动着后世的有识之士,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

⑵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了数百年后孔孟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我国“文明礼仪”之邦的思想文化基础。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马迁对鲁周公的崇敬敬仰之情?
明确:作者正是饱含着激情来塑造周公形象的,详尽赅赡地叙述了周公的一生: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平定管蔡分裂叛乱时坚定果断,牺牲个人时的义无反顾,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作者用与主人公性格相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语言,娓娓到来,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司马迁对周公的崇敬景仰之情。

八、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露那些腐朽没落的统治者的丑恶本质的?
明确:1、用周公的品德与后世无道君臣进行对比。

2、用鲁国的所谓“洙泗礼仪之帮”的高雅招牌与鲁国后期统治者的淫乱、凶残、猥琐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从而尖锐深刻地揭露了某些统治者斤斤于揖让之节的表面形式,而行刺极尽其荒淫之欲诛杀之能的极度虚伪行径,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和高度现实主义精神。

九、布置作业。

1、按类整理全文的文言现象。

2、思考:曹操在其《短歌行》一诗的结尾使用了本文记载的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请问曹操以周公为典范,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明确:曹操用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是以周公之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表达了曹操急于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