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一」《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所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
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质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所以,在前一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带来一些包装袋上写着重量的物品,如:食盐,方便面,果冻等。
没想到,竟然有个学生告我,“老师,潘×说明天是不是过六一呢?”哈,差点没把我晕死。
我顺势对学生说:“这些东西是我们明天学习克和千克用的,你拿袋子装好了带来,可别半路上偷吃哦!”瞧把他们给乐的,呵呵。
第二天,我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带来一些东西,比以往任何一次作业的效果都要好,充分说明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才能让他们完成得心甘情愿,自然不会有忘带忘写的借口了。
课堂上,利用这些东西,我让孩子们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比一比,从而基本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水到渠成的推算出1千克=1000克,而且还能正确清晰地读出这个公式,知道哪里停顿就能让听的人听明白了。
但是,由于活动多了一些,所以练习的相对就少了,如果能够再合理安排一下时间就好了。
《克和千克》教案
《克和千克》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掌握看说明书的方法,知道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和用台秤称比较重的物品的方法。
3、了解用秤称物品的方法,会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和用台秤称比较重的物品。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会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和用台秤称比较重的物品。
教学具准备:天平、台秤、小物品(如:砝码、黄豆若干、玩具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到超市购物时需要些什么呢?(钱、物品)如果购买的是食品还需要什么?(发票)如果购买的是衣物呢?(标签)标签上写些什么?看到“绝干”你想到什么?(重量)2、师:你们到超市购物时留意过食品包装上的重量吗?比如“绝干”250克,这里“绝干”指的是什么?(不包含包装的重量)你们还见过哪些类似的表示重量的单位?3、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用“克”来表示重量外,还常用什么单位来表示重量?(千克)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重量可以用千克来表示?4、师:你们知道1千克等于多少克吗?(板书:1千克=1000克)老师这有一枚硬币和一本数学练习本,你们能判断出哪一个重吗?那你们知道这两个物品的重量是多少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质量的知识。
(板书:质量)二、新授:(一)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质量可以用千克来表示,那么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8页,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2、学生看书。
3、学生汇报交流。
师板书:克和千克。
4、师:(出示实物)这是一枚2分硬币,请同学们先猜一猜它的重量是多少?(学生猜后自己动手称一称)师:它的重量大约是2克。
(板书:2克)你们觉得这个“克”是一个怎样的单位?(很轻)那么这枚硬币的重量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呢?(轻如鹅毛、轻如鸡毛……)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可以用“克”来表示?师:(出示实物)这是一本数学练习本,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它的重量是多少?师:这本练习本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_1
《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克和千克的认识》是人教版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
克和千克这2个量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的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
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克和千克的直观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鲜明,深刻的感知。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是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四)教具准备:天平,花生,盐等,及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学法: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法来获取新知。
二、说学情“克与千克的认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一是生活经验不多,二是比较抽象,因此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克与千克,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
我将观察、动手操作、演示、实践运用等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整节课,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将《龟兔赛跑》的故事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同时结合实践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
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
“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数学思考: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问题解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培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课时安排:约3课时二年级数学学科(下)导学指导案(第八单元克与千克)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小结: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
练习:做一做。
(课件出示)3、感知1千克的质量。
解“净含量”。
(课件出示)一袋盐,谁知道它有多重?你怎么知道的?那两袋盐有多重呢?克与千克有什么关系?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
(出示几种常见的称)(课件)介绍盘秤的使用方法:(先看单位,认识0刻度,认识指针,放在盘子里,指针转动,当指针停下时就可以读出它的质量了)(实物操作)称1千克重的洗衣粉和1千克的苹果。
4、体验1千克有多重。
今天你认识了“克”和“千克”,以后大家去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可以先掂一掂、猜一猜,看看自己能不能比较准确地说出它们的质量。
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监测达标)。
1、课本第103页的“做一做”第一题。
克和千克初步认识
克和千克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了解克和千克的定义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方法3.熟悉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资源1.小黑板、彩色粉笔、橡皮2.电子白板、投影仪3.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先让学生看一张肉店里贴着的价格牌子:“猪肉 18 元/千克”,并问学生是否知道“千克”的意思。
大多数学生无法回答,老师就借助数字毕业设计测试的機会,从衡量物体重量的角度出发介绍“克” 和“千克”。
Step 2 介绍“克”和“千克”老师指着秤盘上的显示屏,介绍“克”的概念:“1 克就像这个苹果的重量一样,很轻很轻。
”然后,老师指着秤盘下的显示屏,介绍“千克”的重量:“我们平常购买量比较大的物品如:沙袋、砖头、农家菜等的重量,都通过千克来计算。
”然后,老师把图书箱拿出来,指着标签教孩子这个箱子的重量是“15 千克”。
Step 3 实际操作1.让学生去秤重。
(拿出几件常见的食品,让学生一个一个称重,然后询问学生每件物品的重量)2.老师解释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例如:1 千克等于 1000 克,就像一个小竹筒可以装很多个小球一样,比如拿20个克的小球,竹筒里放了50个小球后,问一下竹筒里面装了多少重。
3.开始连线。
在学习克和千克的换算时,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在拼砌、折纸或拼图方面有自己的想法,然后交换看法,然后让学生使用小巧的木块、卡纸和牛奶盒片等材料制作出各个数字的克和千克。
4.结合实际。
让学生举一些实际生活中使用克和千克计量的例子,例如:白面条一个人需要吃多少克的面条可以使自己饱餐一顿;草莓三个要多少克,等等。
Step 4 反思1.教师问题:在教学中,你用什么方式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答案:我用一些肉贩子的售价标示、一个沉重锅的重量、以及自己的千克示例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激发了他们对称量克和千克的兴趣。
2.教师问题:是否有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概念存在误解,其中表现为什么?答案:在初次介绍克和千克的时候,有些学生不理解它们之间的比率关系。
《克和千克》的认识三年级
vip 会员免费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克与千 克的质量观念。
2、 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通过看一看、称一 称、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等活动,逐步积累对克与千克的感受。
3、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教学过程:1、同学们,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就是从生活中 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看吧。
(课件显示)这是同学们课前调查的一些 资料,请看: 一盒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45克,小明的体重是31千克。
一袋茶叶450 克,一袋大米是10千克。
2、你知道这些几克、几千克表示的是什么吗?生:表示的它们的重量 3、同学们说得很对,细心观察的你还发现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呢? 谁来说一说? ( 3个) 4、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啊!克和千克都是表示物体有多重的单位,除了克 和千克,你还知道那些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公斤、斤、两)公斤、斤、两 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所以 大家要学好它。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克还可以用 字母g 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 表示。
(板书课题)、认识常用的计量工具 1、师拿出一袋400克重的物品,我们怎么可以知道它有多重? 生:用秤称。
(用秤称一称)师:对,可以用秤来称,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秤呢?生:磅秤,台秤,盘秤,天平,,,师,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 这里也可以让学生介绍 师:好,请看屏幕。
这是磅秤,用来称比较重的物品;这是天平,用来称比较 轻,比较小的物品;(介绍天平的组成及用法)这是电子秤,我们看显示屏上 的数字就知道有多重了;这是盘秤,我们可以把物品放在盘子里称。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克和千克的认识》是人教版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
克和千克这2个量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的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
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克和千克的直观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鲜明,深刻的感知。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是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四)教具准备:天平,花生,盐等,及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学法: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法来获取新知。
二、说学情“克与千克的认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一是生活经验不多,二是比较抽象,因此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克与千克,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
我将观察、动手操作、演示、实践运用等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整节课,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将《龟兔赛跑》的故事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同时结合实践活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
人教版数学二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克和千克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下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长度、面积、体积等基本度量单位,具备了一定的度量观念。
但是,对于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质量单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认识质量单位。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质量单位。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4.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蔬菜等,用于直观演示。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标有不同的质量单位,如克、千克等。
3.课件: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动画,引导学生关注质量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一颗苹果,提问:“这颗苹果重多少克?”让学生初步接触质量单位。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如克与千克的关系:1千克=1000克。
同时,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了解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如每组分发一些小卡片,让学生互相提问,用所学质量单位进行回答。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9篇克和千克的认识 1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设计思路: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
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在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具准备:1.一架天平;2、电脑,多媒体课件;3、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盘秤,6个2分硬币,一些苹果,一些鸡蛋,2袋盐,6个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学过程: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教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
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
5.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介绍盘秤的使用办法。
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
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
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
3.教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
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供丰富的表象。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说课稿(3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说课稿(精选3篇)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说课稿(精选3篇),,欢送大家阅读。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根抵。
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便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环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味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示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根抵。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表达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一)情境导入1、教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置了一些物品,还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认识克与千克教案8篇
认识克与千克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方案、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演讲稿、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认识克与千克教案8篇优质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目标,融入生活经验的教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克与千克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克、千克、吨的认识》
800毫米=( 8 )厘米
看看谁最爱动脑筋
在( )里填上“〈 ”、“ 〉”和“
4米( 〉 )1500毫米 910克(〈 )1千克
因为4米=4000毫米 因为1千克=1000克 4000毫米〉1500毫米 910克〈1000克
3吨( 〉)405千克
因为3吨=3000千克 3000千克〉405千克
5时( = )300分 因为5时=300分
吨的认识
知识目标: 1、 认识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重难点: 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难点:进行吨与千克间的换算。
知识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
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大约 重 150吨,它的肾大约重1吨。
1吨有多重?
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 “t”表示。 例:1袋大米约重10千克,
100袋大米约重1000千克,即1吨。
4、质量单位换算: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师生齐读: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克、千克、吨 表示物体的重量,实际上就是物体 的质量。
克、千克、吨是表示物体 质量的单位。
第一单元知识结构
> 4米 40厘米 > 10千克 1000克 < 2200g 3kg = 700cm 70dm
> 2吨 1800千克 = 2千克 2000克 > 7000吨 7000千克 > 8500米 8千米 > 4吨 3900千克 > 9000米 8千米 = 6000kg 6t < 500g 5kg
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2.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千克→克,在用“千克 ”作单位的数的后面添上3个0,再把单位改成 “克”就行。克→千克,去掉用“克”作单位 的数的末尾的3个0,再把单位改成“千克”就 行。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2篇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12篇《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所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
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质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所以,在前一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带来一些包装袋上写着重量的物品,如:食盐,方便面,果冻等。
没想到,竟然有个学生告我,“老师,潘×说明天是不是过六一呢?”哈,差点没把我晕死。
我顺势对学生说:“这些东西是我们明天学习克和千克用的,你拿袋子装好了带来,可别半路上偷吃哦!”瞧把他们给乐的,呵呵。
第二天,我发现几乎每个同学都带来一些东西,比以往任何一次作业的效果都要好,充分说明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才能让他们完成得心甘情愿,自然不会有忘带忘写的借口了。
课堂上,利用这些东西,我让孩子们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比一比,从而基本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水到渠成的推算出1千克=1000克,而且还能正确清晰地读出这个公式,知道哪里停顿就能让听的人听明白了。
但是,由于活动多了一些,所以练习的相对就少了,如果能够再合理安排一下时间就好了。
千克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二)了解天平和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三)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和学具教具:天平,秤,两个同样重的鸡蛋,一个鸭蛋,一枚2分硬币,一些豆子,一些图钉,一袋1000克精盐,案秤图。
学具:以组为单位准备,一些2分硬币,一些豆子,一些图钉,一支粉笔,一瓶钢笔水,1把小刀.1袋1000克精盐。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请同学们用眼睛观察:左边一本语文书,右边一本数学书,问:语文书重还是数学书重?同学们争执不下,有人说语文书重,有人说数学书重。
这时,请同学们左手放一本语文书,右手放一本数学书,掂一掂哪一本书重,同学很快掂出语文书比数学书重。
老师接着追问:语文书有多重?数学书有多重?语文书比数学书重多少呢?学生说不出来,师说:比较东西的轻重,光靠眼睛不行,要用手掂一掂。
但要想准确地说出物品的重量,用什么方法呢?它的重量用什么单位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千克的初步认识)(二)学习新课1.认识天平教师说:用天平可以比较东西的轻重。
(出示天平)在天平的左边盘里放置要称的物品,右边盘里放置另一种要称的物品,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也可以说这时天平两端的物品重量相等,如果指针偏离标尺中间的位置,则天平左右两端物品的重量不相等,指针向哪边偏,哪边的物品就重。
师问:用天平能不能比出数学书和语文书谁轻谁重?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用天平称一称。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把两本书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马上看到指针向语文书那边偏离)师问:教师这儿有两个鸡蛋,哪个重?教师演示,同学仔细观察,问:指针动没动?说明什么?学生得出两个鸡蛋同样多的结论。
师说:如果把一个鸡蛋换成鸭蛋,看看指针动不动?说明哪个蛋重?(通过天平的指针向鸭蛋一边偏离,说明鸭蛋比鸡蛋重)师说:天平除了可以比较东西的轻重,还可以用来称东西的重量。
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克与千克的认识
克、千克、吨的认识学习稿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
3、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填一填等,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简单的推理、计算能力,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学习过程:认真读课本第2页,了解信息窗给我们的信息。
(一)认识克与千克1、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
表示轻较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做单位,用字母()表示。
表示较重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做单位,用字母()表示。
1千克又叫()。
2、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常用克表示?哪些物品的的重量常用千克表示?3、克与千克有什么关系?(二)称量物品轻重的工具有哪些?你会用吗?(三)1吨有多重?1、()千克就是1吨。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作单位。
吨可以用()表示。
2、()吨=1000千克(四)课堂检测1.填空题6千克=( )克34000千克=( )吨8吨=( )千克=( )克48000千克=( )吨=( )克2.选择题(1)1吨600千克比 2 000 千克少()。
A.120千克B.80千克C.400千克D.120(2)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9000千克,合( )吨。
A.9000 B .90 C.9(3)一个苹果约重( )。
A.60吨B.60千克 C .60克3.解决问题(1)一头奶牛的重量是约500千克,8头这样的奶牛共重多少吨?(2)宏信建材商店有水泥4000吨,运了4天后还剩下800吨,平均每天运多少吨?。
小学数学教研经验交流──《克和千克初步认识》案例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研经验交流──(克和千克初步认识)案例与反思一、背景与导读(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课时。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重要理念之一。
本教材在编排上力求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根底上,从具体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1千克=1000克。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一般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生在一般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少认识。
克和千克是两个根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因此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亮的表象,加深和稳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反过来,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了解生活中物品的质量,也简单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发觉这节课不但要把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更在尝试将生活与数学有效地联系,因此,我们在本节课里,致力于精心搭建一座生活与数学的有效桥梁:1.以学生已有经验为根底,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援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2.通过精心设计的、有效指导的实践活动,援助学生形成1克和1千克的表象,从而建立观念。
3.在形成表象的根底上,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比拟具体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4.运用形成的质量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片段与反思片段一:熟悉情境出发认识质量单位师: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生:买过零食生:买过洗衣粉生:买过水果师:说说你是怎样购置水果的?生:选好水果后,给售货员拿到秤上去称,了解多重后再付钱。
师:通过秤称我们可以了解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生:用克作单位生:用千克作单位生:用斤作单位师: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生:他们找到了一壶豆油,是用千克作单位;还找到了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与千克的 初步认识
单 位:乌市100中 执教人: 杨 帆
重 1 千克。
饼干 110 克 5 千克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 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
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用秤称。
你在哪见过这几 种秤?
天平 电子秤
磅秤
盘秤
台秤 克
1粒口香糖约重一克
1个2分硬币约重一克
P88、1
1. 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500 ____ 克
500 g
600 ____ 克 ____ 克 200 600 g 200 g
1 袋盐重 500克 2 袋盐正好重 1 000克
1 千克
=
1 000 克
填空
3000克=( 8000克=(
3 8
)千克 )千克
2千克=( 2000 )克 6千克=(6000)克
P88 2、写出体重
30 ____ 千克 ____ 千克 ____ 千克 35 65
独立思考: 什么情况下用克作单位合 适?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 合适?
比较轻的物品,用克 作质量单位。一般物 品的质量,用千克作 单位。
P89、4
4.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50( 克 ) 4 (千克)
450 ( 克 ) 100 ( 克 )
一袋大米重25(千克 )
一个面包重20( 克 ) 一条狗重18(千克 )
一个书包重3000( 克 )
1 千克棉花和 1 千克铁比较, 哪个重一些?
一样重。
聪聪给姥姥的一封信
姥姥: 您好,我已经8岁了,身体长 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45克,每天 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鸡蛋两个, 250千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 掉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的更 多,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能 把将近1克的米饭吃光 。
是真是假
明明今年10岁,重30克。今天, 他去超市买了一枝长7克的铅笔, 买了一袋重200千克的果冻。还去 了动物园看见了世界上最小的鸟— —蜂鸟,它的体重约2克;还看见 世界上最大的鸟——鸵鸟,它的体 重约1500千克。
世界上 最小的鸟 是蜂鸟, 大约只有 2 克重。
世界上最大 的鸟是鸵鸟, 一头大象大约有 大约有 100 千 5000千克那么重, 克重。它的 而最大的蓝鲸大 一个蛋就重 1 约相当于30头大 500 克。 象那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