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8edd6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8.png)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摘要】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重要举措。
本文从现状分析、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情况、面临的挑战、解决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目前,该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规划不着实、资源整合不到位等问题。
面临土地利用不合理、农民意识转变困难等挑战。
为了解决问题,应加强规划管理,完善政策扶持,提升农民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措施。
同时,未来发展方向应注重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发展等。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乡村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过程中应引入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有望为该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南京市江宁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分析、实施情况、挑战、解决措施、未来发展方向、重要性、理念引入、乡村振兴、建议。
1. 引言1.1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具备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优势。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和应对。
现状分析: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
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不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情况:在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方面,江宁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环境等。
也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
面临的挑战:当前,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农村人口外流、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江宁区可以加大对乡村建设的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农民收入。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应注重生态优先、产业支撑、文化传承、区域协调等方面,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就。
关于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江宁区“五朵金花”为例
![关于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江宁区“五朵金花”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3f3da7dbb4cf7ec4bfed07f.png)
关于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以江宁区“五朵金花”为例中共江宁区委党校课题组【摘要】[摘要]近年来,江宁区委区政府从战略高度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江宁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功能定位上努力打造大都市近郊休闲旅游标志区,特别是2012年全力打造江宁“五朵金花”农家乐示范村,初步探索出一条江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
目前,发展江宁乡村旅游还存在着群众参与度不高、旅游内容比较单一、同质化竞争、特色品牌不鲜明、管理机制缺乏、经营人才不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
进一步发展江宁乡村旅游,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找准乡村旅游目标定位;完善保障机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挖掘特色资源,形成乡村旅游品牌效应;完善营销方式,扩大乡村旅游影响力。
【期刊名称】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4【关键词】[关键词]江宁区乡村旅游业;做法成效;主要问题;对策建议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得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在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渴望走进乡村、回归自然、寻找自我、陶冶性情。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应运而生。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了“乡村旅游”,国家旅游局也将2006年这一年定为“乡村旅游年”。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乡村旅游已渐渐成为各地推进科学发展、完善城乡统筹、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
地处南京近郊的江宁区,自上个世纪90年代,已将旅游业纳入区域整体发展战略,旅游经济已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点,旅游业也逐渐成为区域主导产业之一。
为进一步提升江宁旅游业的品质和内涵,彰显江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从战略高度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江宁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功能定位上努力打造大都市近郊休闲旅游标志区。
特别是2012年全力打造的以世凹桃园、朱门农家、东山香樟园、汤山七坊、石塘人家命名的“五朵金花”村,不仅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注入了新的内容,还在生态保护、区域经济发展、人文环境优化的探索中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生态农业发展论文(7篇)-生态农业论文-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发展论文(7篇)-生态农业论文-农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df08e7c6bec0975f565e299.png)
生态农业发展论文(7篇)-生态农业论文-农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与发展摘要:介绍了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运行和经营现状,探讨了倘甸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以及生态开发模式,对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与管理策略,以期为实现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1引言生态农业观光园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有效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的功能,使现代农业不仅具有农业生产性功能,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功能,因此生态农业观光园便产生了。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把农业、生态以及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的经营模式,吸引游人前来观赏、体验、度假、购物、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等一系列活动的新型旅游目的地。
2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的开发模式倘甸镇洗勺村村民历史上世世代代以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为基本生产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园区的成功开发和运营,在改变其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注入现代新农村的经营理念的基础上,吸纳大量的本地居民作为参与本项目运营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采用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方式带动当地村民的经济增长。
在以社区为主体的多方参与下,逐步转变社区现有劳动力资源现状,促进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明确政府、公司、社区群众三方的责任和义务,让社区民众广泛参与到园区的建设和管理之中,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司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
2.1政府主导政府的决策和定位是与农业发展有关的关键变量。
生态农业的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人类基本的生存和文明进步问题的必然选择,政府应担当起更为积极的角色。
南京市江宁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意义及措施
![南京市江宁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意义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27aa96bcaaedd3382c4d303.png)
江 宁区 农村 自然 资源 丰 富 、 风民 俗积 淀 深厚 、 民 生态 环 境 优越 、 区位交 通便 利 , 展生 态休 闲农业 的潜 力 巨大 。 发
1 发 展 生 态 休 闲 农 业 的 意 义 11 都 市 发 展 生 态 休 闲 农 业 的 积 极 意 义 .
农 业 公 园 。 用 农 业环 境 和 主 导农 业 , 造农 业 景 观 , 立 利 营 设 农业 功能 区 , 为游客 提供 观光 、 游览 、 闲 、 乐等活 动 。 休 娱
41 科 学制 定都市 生态 休 闲农业 发展 规划 .
() 1 生态 休 闲农 业可 促进 农村 劳 动 力的 转移 , 高农 民 提
收 益 。 闲农业 属 劳动 密集 型产 业 , 农 村 的资金 、 休 将 土地 、 劳
根据 土地 利用总体规 划 、 区统 筹城 乡发展 总体规划 、 产业 发展 规划 、 游发展 规划和 资源 环境保 护规 划 , 照 “ 旅 按 因地制 宜 、 显特色 、 彰 合理 布局 、 序发 展” “ 理 开发 、 有 和 合 永续 利 用 、 保 护 生态” 的要 求 , 制全 区都市 生态 休 闲农业 发展 规划 。 编
其具 体措 施 , 期促 进 南京 市江 宁 区生态农 业 的发展 。 以 关 键 词 生 态休 闲农 业 ; 展 意 义 ; 型 ; 作 重 点 ; 施 ; 苏 南 京 ; 宁 区 发 类 工 措 江 江
中 图分类 号
F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0 — 7 9 2 1 )5 0 0 — 2 0 7 5 3 (0 2 1- 3 6 0
化 底 蕴 , 托 牛 首 山 、 山等旅 游 景 点 和 丹 阳 古街 、 柳 湖 依 方 杨
江苏观光农业生态园调研——以江苏紫金生态园、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为例
![江苏观光农业生态园调研——以江苏紫金生态园、溱潼湿地农业生态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aad2201763231126edb1169.png)
的发展… 。观光农业作 为一种解决三农 问题诉求 、 一类新 型
收稿 日期 :0 1 2— 5 2 1 —1 0
基金项 目: 江苏省农业科 技 自主创新资金[ 编号 :X( 1 2 1 ] C 1 )0 3 。 作者简介 : 张 俊 (9 3 ) 男 , 18 一 , 江苏南京人 , 研究实 习员 , 从事蔬菜 特殊栽培研究。E—m i:ye—hn sm @13 em。 alkl ado e 6 .o
业科技 ,06(S 6 ,6 20 9 ):36 .
料 、 培训 班、 办 开现场会现 场指 导等多种形式 , 积极开展板栗 栽植、 修剪 、 病虫害 防治等技 术培训 , 提高栗农 的科技素质。
37 深化体制改革 , . 完善政 策 要积极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 革 , 动林 权和林地使 用权 推 依法按照市场规律 进行 流转 。要放 手发展 非公 有制林业 产
国家渴望对农业产业 比较效益 的提高 以及人类渴望对农 业多功能需求 的增长 , 吸引了大量 国家、 企业和社会的资金投
的未来农业 , 不仅可 以提供高产优质的农产 品, 还可通过合理 布局和景观配置营造出游乐与返朴 归真 的田园情趣 , 将农业
入,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 和促 进生态 型农 业——观 光农业
欠缺 ; 针对 这些 问题提 出了相应 的对策 : 并 在现有设施 规模 基础 上加 大创新 , 完善企业化经营管理的运作 机制 , 打造文 化特质 和品牌 。
关键词 :观光农业 ; 三农问题 ; 紫金生态 园;溱潼湿地农业 生态园
中图分 类号:F 9 . 50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2—10 (0 2 0 0 1 4 0 10 3 2 2 1 )6— 4 8— 2
都市农园运营方案
![都市农园运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d8a9b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9.png)
都市农园运营方案一、市场分析都市农园是指在城市周边或郊区,以农业种植、养殖等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同时兼顾观光、休闲、教育等多功能的农业园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居民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都市农园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
市场调查显示,都市居民参观农园的意愿较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渴望亲近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二、运营方案1. 地点选择都市农园的地点选择非常关键。
首先需要确保距离市区较近,便于游客前来参观。
其次,要选择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能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最后,还需考虑交通便利性和基础设施完善度,确保游客出行安全便利。
2. 农园规划农园规划包括农产品种植区、观光区、休闲区、餐饮区等。
在农产品种植区,可以栽种各种有机蔬菜水果,甚至可以兴办草莓采摘园、葡萄园等,让游客亲自体验采摘的乐趣。
观光区可以设置农业展览馆、农产品展销区,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并购买新鲜的农产品。
休闲区可以设置湖泊、草坪等,提供游客休息放松的场所。
餐饮区可以设置各种农场餐厅,供应农家饭菜,让游客亲自品尝。
3. 产品推广都市农园可以推出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如采摘节、烧烤嘉年华、农业科普展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还可以开辟专门的线上渠道,进行产品推广,如建立官方网站、开通社交媒体账号等。
4. 基础设施在都市农园中,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证设施的完善性,包括停车场、卫生间、游客中心、观光车辆等。
其次,要保证安全性,采取措施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最后,要保证设施的智能化,如开发手机APP、引入智能设备等,提升游客体验。
5. 合作联盟为了吸引更多游客,都市农园可以与当地旅游机构、民宿等形成合作联盟,共同推广。
此外,还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团建活动、企业培训等。
6. 管理团队都市农园要建立专业可靠的管理团队。
团队成员要具备农业生产和农业旅游的相关知识,能够为游客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7a1b8ae518964bce847c5a.png)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业园开始现代化生产作业。
本文用湖熟现代农业园区为例,对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分析,为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分析技术发达且密集是现代农业园区的特质,科技研发、科技示范、科技辐射、科技推广是现代农业园区的工作内容。
南京市从2011年开始推行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共有18个现代农业园区都列为现代农业示范点,每个现代农业园区都坚持了科学绿色的总体规划,很多现代农业园区都发展成了核心现代农业园区。
其中湖熟现代农业园区,在政府的领导下,紧抓现代农业建设,坚持农产品优质供给,生态环境高度保护和方便市民休闲娱乐的政策,从实际工作和区域规划出发,打造成了具有农业特点、影响深远的一级现代农业园区。
1.关于湖熟现代农业园区的SWOT 分析SWOT 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商业分析手法,用来分解项目的优劣势,相关机会威胁等综合信息,帮助分析对象了解自身资源和所处环境。
1.1湖熟现代农业园区的优势分析1.1.1地理位置好。
湖熟现代农业园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和南京市仅有12千米的距离,在江苏和南京的交通网络枢纽中心,区位优势突出。
交通便捷,拥有水运、陆运、空运、高速、省道多种运输途径。
1.1.2自然条件舒适。
湖熟现代农业园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农作物种植。
1.1.3旅游资源丰富。
湖熟现代农业园区历史悠久,自然风光旖旎,气候温度舒适,绿色农业生态焕发勃勃生机,非常适合旅游观光。
1.1.4农业生态良好。
湖熟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已形成规模,畜牧、水产、蔬菜、水果各类产业形态健康发展,形成了高效率科学设施农业主导的现代农业化园区体系。
1.1.5文化内涵深厚。
长江中下游文明和吴文化重要的部分“湖熟文化”发源于近4 000多年前的商周,文化内涵深厚。
湖熟还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街区,在1910年南京劝业会获得金奖的湖墅板鸭也是远近闻名。
都市休闲型农业观光园(设计说明)附图见PPT
![都市休闲型农业观光园(设计说明)附图见PPT](https://img.taocdn.com/s3/m/47be4d0d0740be1e650e9acb.png)
西夏区都市休闲型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摘要目前,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
都市休闲型农业观光园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形成了一产和三产相融合,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新型产业形态,不仅缓解了城市旅游的拥挤状况,而且带动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其前景一片光明。
关键词:农业观光园设计原则景点经济效益The Planning and Designing of the Urban Leisure AgricultureSightseeing of XiXia RegionAbstractNowdays,the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is being changed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Guided by the market,adjusting rural industry structure,transferring surplas labor force,increasing farmers’income,developing rural economy and solving the “SANnong”questions has been th e main point in our country.XiuXianXing urban agriculture sightseeing park is the park which takes advantage of pastoral landscape,the natural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It makes good use of agriculture doman production,agriculture management acticities,rural culture and farm life,and it is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travel,experience in agriculture and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village.And it is built in urbanized regins.At the same time,XiuXianXing urban agriculture sightseeing parkhad been the new industy which combined with an social-fixed-asset,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Not only had it eased urban tourism congestion,but also it had drive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And it has a bright prospects.Key words:Agriculture sightseeing park Design Principle Attractions Economic benefits目录1 引言....................................................................12 设计场地的现状分析......................................................1 2.1 交通区域和规划范围..................................................1 2.2 地形地貌描述........................................................2 2.3 场地景观描述........................................................22.4 场地肌理描述........................................................23 设计意义和目标..........................................................2 3.1 设计意义............................................................33.2 设计目标............................................................34 设计依据和原则.........................................................3 4.1 依据...............................................................34.2 原则...............................................................35 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4)5.1 条件...............................................................45.2 问题................................................................46 总体布局................................................................4 6.1 总体结构............................................................4 6.2 道路设计............................................................5 6.3 休闲活动设计........................................................5 6.4 办公场地设计........................................................56.5 主要景观设计说明....................................................67 植物设计................................................................6 7.1 设计原则............................................................67.2 植物选择............................................................78 设计总结...............................................................7 参考文献..............................................................8致谢....................................................................9 1 引言观光农业的产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欧洲从早期的广义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趋于成熟,更加注重现代化农业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及新型的生态环境相结合[1];在亚洲,日本的观光农业开展较早,1935年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农业经济地理》中将“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而提出。
论农林生态观光园的规划设计
![论农林生态观光园的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fca546f7ec4afe04a1df47.png)
() 2 由于 片面 追求现 代 化 , 兴土 木 , 大 景观 人 工化 , 大面
积 的铺装 硬地 , 破坏 了 乡村景 观原 有的 宁静 与和 谐 。 忽视 了
随着我 国城 市化 的快 速发 展 , 市人 的工 作 、 活压 力 都 生
特色 , 主题 鲜明 , 乡土气 息 浓烈 , 自然 景观 原 汁原 味 . 深受 游
越来 越大 , 一些都 市人 逐渐 厌倦 了繁 忙 的都 市生活 , 希望 返
璞归 真 , 亲近 自然 , 放 压 力 。 迎合 现 代都 市 人 回归 自然 释 为
21 地 理 位 置 调 查 .
江心 洲 农 家 乐面 积 约 1k 2主 要 特 色 为欣 赏 田园 风 5i , n
光 , 受 自然 野 趣 , 中葡萄 园 、 享 其 紫光 田园和 民 俗 村最 有 特
色。 江心 洲 的葡萄 已具 有一 定 的市场 知名 度 , 紫光 田园以 种
植精 品蔬 菜为 主 , 民俗 村历 史文化 遗 存较 多 , 有太 平 天国 时
大 的生命 力和 迅猛 的发 展势 头 。 接纳 了越 来越 多 的旅 游者 。
() 于地 理位 置 比 较 偏僻 , 传 力度 不 够 , 3由 宣 市场 前景
状况 不好 。
乡村 旅游 由于适 应 市场 需求 , 且具 有投 资小 、 而 回收 快等 特 点, ~经 推 出就取 得 了 良好 的经 济效 益和 社会 效益 , 并且 在 节假 日期 间分 流 游客 , 减轻 热 点旅 游 景 区压 力 和提 高 旅 游
对发展南京市民农园的一点思考
![对发展南京市民农园的一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c2aab06844769eae109ed01.png)
生产经营形式和 乡村旅游形式 。 城市市民在 田地 里面种植 自
己喜 欢 的 蔬 菜 , 些 蔬 菜 平 时 主要 由 农 夫 照 顾 , 市 居 民可 这 城 以 根据 自己 的 时间 安排 去 自己的 田里浇 水 、 肥 、 获 成果 。 施 收
农 园的概 念 、 展 历 史 、 实 意义 , 析 了 目前 南京 市 民衣 园发展 的现 状 及 对发 展 南京 市 民农 园的 思 考 。 发 现 分
关 键 词 : 民农 园 ; 展 现 状 ; 考 市 发 思
中图 分 类号 :5 F9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1 7 4 (0 00 —0 0 0 l7— 7 0 2 1 )5 0 9 — 3
民 在农 产 品销 售 的最 终 利 润 中的 份 额 越 来 越 少 , 一 方 面 , 另 为 了提 高 利 润 就 要 增 加 产 量 , 是要 施 用 更 多 的 化 肥 、 药 于 农 和 生 长 激素 …… 于 是 导致 食 品 不安 全 问 题 的恶 性 循 环 。 样 同 的 问题 , 欧 美 发 达 国家 出 现 了 , 们 利 用 一 种 新 的 农产 品 在 他
世纪 7 0年代起源于瑞士 , 简单来说 ,S C A就是让社 区和农 产
业 科 学 知识 , 种农 家 地 、 农家 饭 菜 、 吃 过农 家生 活 等大 大 的 提 高 了 游 客 的重 游 率 , 进 农 业 旅 游 从 观 光 游 览型 向休 闲度 假 促 型转变, 有利 于农 业 旅 游 可持 续 发 展 。 3社 区 支 持农 业 ( S , 立 健 康 、 赢 的城 乡 一 体化 发 . C A)建 互 展 模式 。2 1 0 0年 2月 由卫 生部 、 部 和 国家统 计 局 三 部 门 农业
生态农业观光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理念
![生态农业观光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519a912aaaea998fcc220e4b.png)
科技是 园区不断发展和前 进的有利支持 , 生态农 业观光 园应重视科技创新 工作 。高新 技术 物化后将 能充分显示 出
多级利用和物质再生循环 , 形成一个“ 高效 、 低投入 、 高产、 无 污” 的生态系统 。通过科学 安排 , 分利用生 态空 间和新 型 充
科 学技术是生产力的 巨大威力 , 这也是 每一 个农 业观光园的 特 色和 闪光点 , 是吸 引游人 的主要 景点 内容 。因此 , 园区 在
5 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的发 展方 向
无害化处理后返回果园和水 产养殖 区 , 达到 土地资源的充分 蔬 、 优质畜牧业和观光农业为 主导产业 的发展方 向, 建立“ 科
观光果园的生态模 式建设是 观光 园发展 的关键 , 是联 系 农 业生产和旅游观光的纽带 。规划 中应 以果业为 中心 , 以套 种草业 的形式 , 建立“ 牧—林一沼~游” 主要循环体系 的观光 生态果 园模式。设 计 中在 选择 牧草 的品种方 面可一 分为二 地考虑 。一部分种植用 于养殖业食用 的草种 ; 一部分种植 可 供 绿化用途的可观赏品种 , 多选择适应性强 的生态牧草替代
的规划设计 中, 把现代农 业 高新 技术 作为重要 景点 , 可 应 尽
资源, 实现立体种养。通过对低洼地改造成水产养殖区, 周 围结合果树 、 木种植 , 林 大力发展养殖 业 ; 畜禽粪 便通过沼气
利用、 环境保护 和土壤净 化 、 不断改 良的 目的。构建这 种生 态循环链 , 进一步提高 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4 2 制 度创 新 .
根据总体原 则 、 规划 目 和 功 能定位 以及 现状 用地 条 标 件, 将生态农业观 光 园设计 成 “ 多功 能、 多特色 ” 的游览地 。 园区的功能 区划和详细 的景观设计 , 体上分为生态景观展 大
关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建议
![关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e01c1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3.png)
关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建议
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农作物和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农业生产的对环境的影响,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设备,有效提高劳动效率。
2. 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建立农作物循环利用、生物肥料利用和农膜回收等循环农业系统,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在城市周边或郊区规划建设农业园区,集中力量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经济效益。
农业园区可以配备冷藏设施、包装和加工设施等现代化设备,有利于农产品的储存和销售。
4. 加强农业与城市产业的融合:鼓励农民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农民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
5.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保护农田和水源,严禁非法占用耕地和水资源。
开展农田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管理,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
6. 加大农民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供农业新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示范基地建设,向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以上建议可以提升现代都市农业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实现农业与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互补。
南京拓展都市农业功能
![南京拓展都市农业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e385fde55ef7ba0d4a733b25.png)
相 互促 进 , 和谐 发展 的局面 。实现 “ 高效 值 , 而致使我们 在单纯追 求农业生产 的 推广范 围有限和资 金不足等 问题 , 从 也能够
农 业全 省一 流 , 游农 业全 国名 城 , 部 经济效益 过程 中不惜 损害生态环 境。 旅 东 事实 满足 城市 居 民的求知愿望 , 应市 民消费 适 城市 绿化 中心 和质 量 安全 社会 公 认 ”四 上 , 内外 的发展经 验 已证 明 , 都市 农 结构升级 的要求。 南京都市农 业的发展 国 在 从 大战略 目标 。 业 的发展 过 程 中经济 效益 和生 态效 益 是 实践来看 , 闲农庄模式 的发展 已经在各 休 共 生互融 的 , 生态 效益的 改善 能够促进 经 个郊 县初 具规 模 ,并 受到市 民的广 泛 欢 济效益的增 加 , 而经济效益 的提 高也 将进 迎。具有代表 性的有浦 口区的 “ 艺莲苑 农
京都市 农业 发展 要充分体现 古都南京 、 文 效 率的提高 ; 有利于各单 位之 间的相 互 农庄 经济 形式 , 也 延伸农 业产 业链 , 进 特 促
化 南京 、 生态 南京 、 力南 京的特 色 。 因 活 学 习和 交流 , 实现整体效 益的增长 。 此, 在多功能 发展 模式 的构 建方面应 加强 色农 业和农产 品走上产 销一条龙 、 前产 产
( ) 态 优 产 模 式 。传 统 的 农 业 发 展 中产 后都 出效 益的 良性 循环发展模 式 ; 2生 二
生产功能 的基础地位 , 拓展 都市农业 的外 思 路往往把经济效 益与生态 效益相 隔离 , 是实现农 业生产功能 与生活 、 服务 等功能
延功能 , 形成 生产 、 生活 、 生态 和服务功能 忽 视 了生 态环境 的优 化本 身也 是 一种 价 的有机结 合 , 它不仅可 以解决农产 品市场
南京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状及
![南京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状及](https://img.taocdn.com/s3/m/2fe0ef1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4.png)
民族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民族文化保护、继承和发扬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工作,既要学习和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同时还要保护和发展地区特色民族文化,把真正的民族文化精华保存下来,传承下去,保护好祁连山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收稿:2022-04-24)参考文献:[1]胡海胜.论民俗旅游开发研究的一般方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2):52-56.[2]孟前莉.浅谈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J].时代文学,2009,(02):178-180.[3]崔玉范.关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05):51-55.[4]蒋志成,汪有奎.如何消除生态旅游对保护区居民的消极影响[J].中国林业,2012,(14):57.[5]蔡世保.关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J].科技资讯,2008,(01):179-180.作者简介:蒋志仁(1980-),甘肃天祝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南京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赵婵璞1,杜名扬1,薛欣艳2,张天柱1,3﹡(1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北京海淀100083;2南京中农富通农业规划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3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海淀100083)摘要:以南京市40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对南京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和制约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南京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多采用街道农服中心主导的运营管理模式,产学研合作紧密、集约化程度较高。
针对体制创新不足、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用地保障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理顺管理机制、完善用地保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园区;发展建议校、涉农机构的专家学者,针对南京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现状问题、发展趋势、对策建议等主题进行学术讨论。
南京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南京现代农业发展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f460727c27284b73f242504f.png)
南京现代农业发展状况现代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
其内涵是以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为基本前提,以科技进步为驱动力,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与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新型产业形式。
现代农业主要包括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劳动组织与生产规模扩大、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和商品化以及农业增长生态化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新的形势下,我市农业如何保持现有的发展态势,实现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而实现农业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全新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寻求我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一、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农业发展始终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农业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农业经济规模与水平显著提高1、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林牧渔从业人员逐年下降,2009年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比2005年下降27%;同样受到土地资源约束的影响,农村耕地逐年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也呈逐年下降的发展态势,200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比2005年下降14.8%。
在此情况下,各郊县立足本地的区域特色和发展优势,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等优质高效农业产品,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出规模与水平总体上依然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大型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大型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e101050975f46526d3e15b.png)
唐海从古至今辉煌的历史
地理 唐海县南临渤海,海岸线长9.1公里。位于唐海县南部30公里处的海岛——曹妃甸, 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其内地平坦辽阔,自北向南由冲击平原、滨海平原、潮间带滩 涂构成。滦河水系河流、干渠共9 条经过县境,流入渤海。属东部季风区温带半湿润 地区,大陆性季风特征显著,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经济 冀东经济区沿海开发最前沿,国家”十一五“最大经济开发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 示范区。曹妃甸新区由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开发区 ,唐海县,国际生态城。
资源 唐海县自然资源丰富,南部沿海盛产对虾、河豚、文蛤等海产品,内陆是“ 小站稻”、河蟹、淡水鱼、畜禽、水果等的重要产地。地下资源石油、天然 气、地热能源储量尤为丰富。位于境内的冀东油田建设给唐海工业生产注入 了无限活力,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已为工业生产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职能定位
唐海生活服务区,将城市职能定位为唐山南部滨海湿地休闲会议,旅游度假基地,曹 妃甸新区,冀东油田的生产生活服务基地。
旧城改造,新城建设
城市主干道组成,环城路网,构建一横一纵一环的城市发展格局。旧城:拆、改、拓 、建,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和形象。新城:借鉴 发达地区城市建设理念,全力打造以行政文化,商业金融,教育培训,体育娱乐为一 体的多样化城市功能。营造活力,动感,慢生活都市圈。
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
路,属于农业生产的一种体制创新。它既是 现代园林发展应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观 光农业的一种形式。它的显著特点是以金融 资本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 ,以高效为目的,重点突出参与性、观赏性 和娱乐性,充分体现农游合一性。
3
农业观光园的特点
1、功能复合性 2、景观多样性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建设项目用地管理工作的意见-宁委发[2009]32号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建设项目用地管理工作的意见-宁委发[2009]32号](https://img.taocdn.com/s3/m/b14730f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c.png)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建设项目用地管理工作的意见正文:----------------------------------------------------------------------------------------------------------------------------------------------------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建设项目用地管理工作的意见(宁委发〔2009〕32号2009年8月24日)为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城乡土地保障能力,切实保护土地资源,现就规范农村建设项目用地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提高土地资源保障能力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监管”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农村各类建设项目用地要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积极引导使用适宜建设的未利用地、废弃地,努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坚决杜绝占用基本农田。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有关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遵循“循序渐进、积聚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引导资源集约利用的调控作用,严格土地用途管制。
按照“规划引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建设项目用地制度改革。
在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质量不下降”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万顷良田”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运作,努力挖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潜力,拓展农村建设项目用地空间。
二、加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运作,着力解决农村建设用地矛盾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与拟用于项目建设的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集聚和合理利用。
都市农庄运营方案
![都市农庄运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4cd8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2.png)
都市农庄运营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绿地和农田面积不断减少,人们的对于自然、田园的向往也逐渐增加。
农庄作为一种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度假为主题的特殊旅游景区,越来越受到城市人的喜爱。
尤其是都市农庄,不仅能让人们逃离城市的喧嚣,还能让他们在返璞归真的环境中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养生健身。
二、市场分析1. 市场需求随着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返璞归真在近年来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
人们喜欢寻找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休闲方式。
农庄作为一个能够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地方,已经成为了市场上的一种热门行业,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周边地区,都市农庄的市场需求更加旺盛。
2. 市场竞争随着农庄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各种类型的农庄,都市农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有独特的定位和竞争优势。
而且随着人们对于休闲度假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农庄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够立于市场。
3. 发展趋势都市农庄从农业的角度延展到农业观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多元化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都市农庄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是多元化和定制化。
三、运营方案1. 项目定位都市农庄是以农业为基础,以观光、休闲度假为主题的特殊旅游景区。
本项目的定位是打造一座集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于一体的都市农庄,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返璞归真,亲近大自然的休闲度假场所。
2. 项目内容(1) 农业观光都市农庄的核心内容是农业观光。
通过规划、设计和建设不同类型的农业观光项目,生动展示现代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为游客提供亲历农业生产的机会,增进对农业的认识。
比如可以有种植观光区、畜牧观光区、渔业观光区等。
(2) 休闲娱乐都市农庄还可以结合自然资源和现代化设施,开发各种休闲娱乐项目。
比如可以有SPA养生中心、温泉度假村、休闲农庄等。
同时还可以开设一些针对不同人群的娱乐设施,比如儿童游乐园、高尔夫球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布都热合曼·阿布迪克然木(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南京都市农业是在南京经济高速增长和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区域农业形态。
文章通过系统梳理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相关文献,并在对国内外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概况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探究南京都市农业在农业观光、休闲体验方面的发展情况,总结并深入分析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农业观光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模式;提升对策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一、引言都市农业观光园是在大都市郊区创建的以农业生产为背景,结合农村的农业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以城市居民为服务主体,围绕休闲观光、生态农业、体验互动和科普教育等复合功效建设的农业特色观光旅游景点。
自从20世纪50年代起,跟随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观光业逐渐发展成全球性的经济主导产业[1]。
201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都市农业不仅具有农业生产功能,而且具有生态观光、休闲体验、科普教育、文化传承等功能[2]。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现代农业开始突破单纯的观光游览模式,而转向产品体验、休闲度假、科技展示等多样化发展,与此同时,都市农业观光园项目也更加重视发掘休闲、观光、教育等特性。
都市农业观光园是现代科技与城市化发展影响下的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新型产业[5]。
其具有农业与旅游业的双重属性与价值,它不仅扮演着现代农业生产园区的角色,具有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6],同时具有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休闲观光[7]、拓宽视野和品味美食[8]、参与体验以及综合服务[9]等功能。
然而,随着现代城市化加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上班族渴望远离城市的喧闹,渴望消除工作与生活的压力,渴望亲近自然,获得身心的愉悦与放松。
基于这样的背景,都市农业观[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XL12_0307)。
[作者简介]阿布都热合曼·阿布迪克然木(1990-),男,新疆阿克苏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经济与政策。
26光园以其优美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的农事活动、悠闲的农家生活等,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愿望,成为现代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3]。
国外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始于19世纪30年代,那时农业观光的观念还未被正式提出,仅是作为旅游业的分支模式来发展。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旅游在国外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被大规模的推广实践[11],我国都市农业观光园起步比较晚,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观光农业首次出现在台湾地区[10]。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以及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观光农业开始在内地兴起。
总而言之,都市农业观光园需以农业为根基,结合当地特有的文化背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综合分析我国当前的都市农业观光产业的发展趋势、产业背景与相关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都市农业观光园是近年来随着现代都市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休闲、体验意识的增强而出现的以现代生态农业资源为基础,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与旅游观光经营模式,围绕生态观光、科普教育、参与体验等综合开发的特色农业旅游园区。
当前南京市的农业已由城郊型农业转向都市农业型。
在都市农业与旅游业的最佳结合点———都市农业观光园上开展研究,既能发现传统都市农业的发展问题,提高都市农业的生产效率,优化都市农业的产业空间结构,同时也可以丰富都市农业观光园的模式。
而都市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方面园区内的高效农业加快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另一方面,促进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都市农业观光园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种新思路,属于现代农业的创新,与文化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文化渗透在农业观光的不同层次中[4]。
南京是六朝古都,处处充满历史文化气息。
因此,研究文化与农业观光园的密切结合,对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南京市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相关文献,并在对国内外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探究南京市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现状。
并通过对南京都市农业旅游景点的实地调研,总结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的基本开发模式,并分析相应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推进南京市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现状及模式(一)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整体分析1.南京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
南京市位于东经118°22'-119°14',北纬31°14'-32°36',地处我国东南部的长江下游,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北连辽阔的江淮平原,南靠宁镇丘陵,西倚皖赣山区。
截止到2012年末,南京市共由玄武区、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雨花台区、浦口区、栖霞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等构成。
农业耕地面积为106.03万公顷,农业从业人口98.38万人,农业类型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和综合类服务业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都市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组织发展模式等引起了社会的大力关注。
南京市已从城郊型农业逐步转变向都市型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园成为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12]。
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经济与服务业经济的结合,还是围绕城市经济辖区、经济圈范围内的农业和旅游分步实施,圈层式发展的重要契机[13]。
基于本身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从1996起,南京市提出都市农业的概念。
2001-2005年,南京推广“休闲农庄”与“农家乐”同步发展,并把农业观光作为全市农业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大力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到2005年南京市才正式提出发展农业观光园,该阶段重点发展的是休闲农庄(见表1)。
在“十二五”期间,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的主体发展模式为:以“农”为本,“三生”和谐;依靠城市,发展农村;服务城市,富裕农民;城乡兼顾,一体发展[14]。
27如图1所示,从2002年开始,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迅速发展。
从统计年鉴数据来看,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的年接待人数从100万人次发展到700万人次,平均年增长率为26%,综合收入从2.5亿元发展到28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32%。
2012年全市都市农业观光园的年接待游客数达1000万人次,综合收入为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32%。
2013年全年旅游总收入达136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接待游客人数达8725.87万人次,增长9.1%(见图2)。
椐相关政府部门报告,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业观光园累计实现综合收入超过150亿元。
2016年南京市发布“十三五”时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预计2020年“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村庄全覆盖,将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收入在之前的基础上翻番。
因此,都市农业观光园的发展,给南京带来了旺盛的旅游消费需求,促进了餐饮、交通、购物、住宿、娱乐等各行业的全面发展。
从以上综合分析来看,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自提出到发展阶段都对南京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主要原因在于2007年南京市城市程度实现76.8%,标志着南京城市经济正步入工业化后期。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南京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差距缩小[15],城市居民开始追求休闲自在的精神满足,促使南京市农业走向都市旅游农业的道路[16]。
与此同时,南京市政府的财政与政策的支持,使得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得到大力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产业空间结构布局。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的产业空间存在分布不均衡现象,旅游观光园点之间发展水平差异大,但已初步形成空间组团聚集布局。
都市农业观光园是一项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与旅游开发的综合体,因此其空间发展呈现集群现象必然与以下因素有关联:表1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阶段一览表①图11995-2012年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情况图21995-2012年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接待人数与年增长率②①《江苏年鉴》编纂委员会.江苏年鉴[J ].2012.②数据来源:2012年末江苏省统计年鉴。
28图3都市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图(1)以区位条件集群。
都市农业观光园是城市居民短线旅游的目的地,因此,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成为影响其开发建设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对于特大型城市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时间不超过1.5小时,对于中等城市应在0.5-1小时之间,对于小城市应在0.5小时之内[17]。
南京市高覆盖率的高速路网、村镇公路以及极度便利的城市公共交通使客源地与旅游地间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扩大了南京市旅游农业的客源市场[18]。
(2)以区域文化集群。
都市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系统包含资源环境、产业经济和社会文化三个子系统(见图3)。
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存在着明显的以区域文化集群的现象,其发展特色就是充分利用自身的农业资源,结合文化背景,通过节庆活动的方式提高当地经济发展。
南京市全年先后有葡萄节、梅花节、螃蟹节、西瓜节、芦蒿节等各种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南京休闲农业举办的特色农业节庆活动主题新鲜、内容丰富实用,能够充分挖掘观光农业产业的市场,通过节庆活动达到了宣传农产品、提高观光园以及农产品知名度,打造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的良好产业品牌。
(3)以资源条件集群。
南京市地理位置优越,具有悠久的农业种植历史,农业生态空间以及农业资源形式各异,城市周围郊区的山、水、林、果等资源种类多样化,河水网纵横交错,低山丘陵连绵起伏,具备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园的天然优势(见表2)。
同时,南京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文化资源较丰富,因而为都市农业观光的发展增强创新力。
(二)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模式南京的都市农业观光园经过多年的发展,完美结合南京市资源环境、产业经济和社会文化三个子系统,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初级到高级、从年幼到成熟的发展历程。
纵观南京都市农业观光园的发展理念,可归纳为以下四种发展模式:传统型发展模式、资源环境保护型发展模式、社会文化兼顾型发展模式和资源—经济—社会和谐型发展模式。
1.传统型发展模式。
指对都市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系统,目前的发展模式不加以政策干涉,由当地村民自主开发。
主要以农业种植和养殖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结合当地农业种植、养殖资源条件,以特色农作物的种植和特色动物的养殖为园区主题,园区的旅游项目以游客参与为主,凭借农产品采摘、餐饮、住宿等形式获得经济收入。
2.资源环境保护型发展模式。
指在都市农业观光园发展中,在传统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优化,完美结合当地的地理资源环境,重视生态资表2南京市各区都市农业观光资源特色29源的合理利用,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着重发挥都市农业观光园对资源环境的良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