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四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四---精校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单元综合测评4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单元综合测评4](https://img.taocdn.com/s3/m/c98c24d4aef8941ea76e05b2.png)
单元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
昔在明朝,屡为边患。
后……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清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
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摘自《孙中山全集》民国肇建,边疆地区民族分裂形势严重,孙中山有见及此,改变建立单纯的汉族国家的主张,提出“五族共和”,指出“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定义……是曰民族之统一”。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内涵的变化。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阐述民族主义不同内涵的背景。
(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改变建立单纯的汉族国家的主张,提出‘五族共和’”“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可以得出变化是辛亥革命前,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汉民族国家(狭隘的大汉族主义);辛亥革命期间,在五族共和的基础上,融合国内各族为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辛亥革命后,明确提出反帝,争取民族自决,实现国家独立;追求国内各民族的平等。
第(2)问,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内涵,受大汉族主义传统的影响;反清政府统治的现实需要;发动民众参与革命的迫切愿望,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调整民族主义的内涵,迫于民族分裂形势严重;对争取和捍卫民主共和斗争失败的反思;受共产国际、苏俄和中国共产党帮助的影响。
[答案](1)辛亥革命前,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汉民族国家(狭隘的大汉族主义);辛亥革命期间,在五族共和的基础上,融合国内各族为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辛亥革命后,明确提出反帝,争取民族自决,实现国家独立;追求国内各民族的平等。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四文档:单元检测四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四文档:单元检测四 含答案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6ef033414791711cd79171a.png)
单元检测(四)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历史图片可以反映社会现实。
下图是来自民国初期的一幅图片,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②兴起了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③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④讨袁斗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答案 B解析由题干图文可知,这是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而护法运动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讨伐段祺瑞政府的斗争,可排除②;其他观点均能体现,故选B项。
2.(2016·义乌高二检测)在印度国父圣雄甘地逝世62周年之际,由甘地家族一位友人保留了数十年的甘地部分骨灰,由其孙女埃拉·甘地在南非德班附近海域撒入大海。
人民缅怀甘地是因为()A.他是国大党领袖B.他为印度独立而牺牲C.他品德高尚,为实现印度的独立、自由奉献了一生D.与英国保持了良好关系答案 C解析甘地从1915年开始一直为印度独立、自由而奋斗,他的思想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印度人民,故印度人民称他为“圣雄”“国父”。
故选C。
3.“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如果爱回到敌人的心灵,哪怕仅存有一丝,敌人顷刻软化、变敌为友,暴力就会这样被战胜。
”甘地“非暴力”这种特殊的力量,实际上就是()A.政治的力量B.军事的力量C.外交的力量D.道德的力量答案 D解析甘地“非暴力抵抗”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以“仁爱”精神为主旨,其强大的特殊的力量实际上是道德的力量。
4.(2016·汉中高二检测)观察下图,图中会议的召开标志着()1920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A.土耳其民族危机的彻底解除B.土耳其成为现代民主国家C.凯末尔同苏丹政府彻底决裂D.协约国的武装干涉被粉碎答案 C解析1920年召开的大国民议会,选举凯末尔为大国民议会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组建了以他为首的国民议会政府,标志着凯末尔同苏丹政府的彻底决裂。
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案18选修4+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案18选修4+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5d842f3968011ca300918f.png)
考案[18]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本卷共6个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90分,时间60分钟。
1.(2018·河南名校联盟段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99523237材料东方朔是汉武帝征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时公车上书的人才,先在金马门待召,后为常侍郎,长期“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汉武帝好游猎,欲划出关中大片土地开辟上林苑,东方朔以为“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损耗五谷”,劝阻汉武帝不要开辟这个禁苑。
汉武帝虽然肯定他的进谏,擢他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还赐他黄金百斤,但仍然开辟了上林苑。
他的其他几处进谏也都称引《诗》《书》,标榜尧、舜、禹、汤、文、武等儒家圣人。
基于儒士的立场,他对汉武帝的求仙活动不参与,更不煽惑。
元封元年,汉武帝封禅泰山之后,方士们说蓬莱神仙似乎可得,于是汉武帝怀着侥幸心理欣然前往,想要亲自乘船到海上寻找蓬莱仙人。
群臣皆谏阻,东方朔也上谏道:“夫仙者,得之自然,不必躁求。
若其有道,不忧不得;若其无道,虽至蓬莱见仙人,亦无益也。
”最后汉武帝放弃了浮海求仙的打算。
东方朔的所作所为,堪称“立场坚定的儒士”。
——摘编自《东方朔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方朔进谏汉武帝有成有失的主要原因。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东方朔作为“立场坚定的儒士”的主要表现。
(9分)[答案](1)原因:失败是因为官职卑下,人微言轻;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经济实力雄厚。
成功是由于东方朔能言善辩,讲究进谏策略,参与群臣谏阻,且切中汉武帝侥幸心态。
(2)表现:入仕体现了“方正贤良”文学及儒学造诣;进谏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对汉武帝求仙活动不参与,体现了儒者风范;要求汉武帝放弃浮海求仙,体现了儒家忠孝观念。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但本题各小题学生总得分不得超过各小题赋分值。
)[解析](1)东方朔进谏汉武帝有成有失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长期‘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以及联系史实来分析失败的原因;根据材料中的“他的其他几处进谏也都称引《诗》《书》,标榜尧、舜、禹、汤、文、武等儒家圣人”“群臣皆谏阻,东方朔也上谏道”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成功的原因。
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检测4 北师大版选修4(2021年整理)
![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检测4 北师大版选修4(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a7d954680203d8cf2f2418.png)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检测4 北师大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检测4 北师大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检测4 北师大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综合检测(四)(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毛泽东曾认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其理由是( )A.以往的民主革命都失败了B.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合作C.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D.孙中山提出了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解析】“正规说来”,也就是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本质特点。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民族独立和争取民主权利的愿望。
【答案】D2.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B.孙中山防止社会的贫富分化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解析】题干强调的是“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应该选D项,这也反映了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答案】D3.在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斗争方面,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采取的方式有()①采用政党政治②运用法律手段③暴力斗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①是一种方式,如组织中华革命党;②是一种方式,如颁布《临时约法》;③是一种方式,如“二次革命”等。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习题:第四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习题:第四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f8ea3ee518964bcf847c8b.png)
第四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导学号0246406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
……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
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
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
其有得规放纵者,仍照旧例革职。
——摘编自《上谕档(道光朝)》(1823年) (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若不极力严禁,弊将何所终极。
嗣后该省通市,务当恪守定例,只准易货,毋许易银。
——摘编自《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 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动……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办理。
——《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
(9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
(6分)(1)问时,根据材料中“风俗人心之害”“卖放偷漏”等信息,可知道光帝已认识到鸦片的危害,他要求各地官员严查是为了防止白银外流,扭转社会风气,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第(2)问,道光帝禁烟的举措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是一种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行为。
认识: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官吏,白银外流危及财政。
措施:禁止民间制作、贩卖鸦片;严禁走私进口;不许以银易货;惩办吸食者。
(2)措施较全面,取得一定成效;虎门销烟,具有正义性,有利于抵制外来的侵略。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龚自珍依据今文经学的“三世”说,将社会划分为治世、衰世和乱世。
认为当时(鸦片战争前后)的清政府在表面上还维持虚假的太平,但实际犹如“将萎之华(花)”,无可避免地走向凋落。
他眼见民生日益贫穷,封建官吏只会搜刮民脂民膏,官场尽是一些无耻无能之辈。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他认为首先与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有关,为此他提出了“经世致用”主张,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求人才,变革科举;二是寻真知,讲究实学。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fe5a055d964bcf84b9d57b58.png)
单元质量检测(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
”下列史实符合的是( )A.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的方式管理东北三省B.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C.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D.同意苏联提出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解析:选D 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是保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这牺牲了中国的利益,故选D项。
A项在九一八事变后做出的;B项只是说了慕尼黑阴谋的内容;C项材料并未涉及。
2.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
这里“新敌人”指的是( )A.美国B.德国C.苏联 D.日本解析:选C 根据“昨天的光荣的盟国”排除B、D两项;二战结束前后,英国与美国始终是盟国,排除A项;二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此后开始了“冷战”,故“新敌人”指的是苏联,选C项。
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选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应属军事方面的措施,排除A、B两项;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发起的,故排除C 项。
北约是美国发起并组织的,故选D项。
4.下表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
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经互会的成立D.柏林危机的爆发解析:选C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是两极格局,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
为了恢复发展经济、反击“马歇尔计划”及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6国代表在莫斯科建立经互会。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单元检测:专题三、四检测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单元检测:专题三、四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52e29abdcc22bcd126ff0c3f.png)
专题三、四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2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开始更多地采用了机器生产。
到1812年,国内已有200多家机械纺纱厂。
1811年,工业生产总额比1789年提高50%。
在农村由于消除了封建关系,农业发展也很快。
……城市的资本又纷纷向农业渗透,加速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王铭《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材料二……(拿破仑)将法国分为九十八个行政区,它们彼此都不是独立的,也受到中央的控制,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管理。
针对革命后国家仍然存在的激进要求,对城市平民和工人运动风潮以及保王党分子的叛乱一律加以镇压,但保持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允许逃亡贵族回国,分封新贵族,建立一整套朝臣制度和宫廷仪式。
——《世界通史》材料三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第546条物之所有权,不问其为动产或不动产,得扩张至该物由于天然或人工而产生或附加之物。
……第1 101条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第1 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拿破仑法典》请完成:(1)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帝国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实施材料二中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
(6分)(3)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基本原则。
(4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拿破仑对法国做出的贡献和法兰西帝国的性质。
(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拿破仑政权的评价分析能力。
第(1)问,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分析原因。
第(2)问,可从根本目的(巩固统治)和直接目的(稳定秩序)两个角度归纳。
第(3)问,注意试题中“基本原则”的要求,不可笼统地概括材料的大意。
最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历史单元检测4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历史单元检测4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f339d3ba0d4a7302763a45.png)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4 新人教版选修4(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最主要影响在于( )。
A.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B.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此进入新的阶段.奠定了孙中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地位D.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部分任务得以完成解析此题难度较高,除A项与史实不符合外,B、两项都有较大的迷惑性。
首先要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部分任务得以完成”这句话的含义是指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部分地完成了反帝反封民主革命任务。
同盟会的成立,使分散的革命力量统一起,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最终导致辛亥革命的成功。
A、D两项不对,项不是最主要影响。
答案 B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成功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务D.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解析政权落入了袁世凯手中,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答案3.历史图片可以反映社会现实。
下图是自民国初期的一幅图片,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②兴起了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③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④讨袁斗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A.①②③ B.①③④.②③④ D.①③解析由题干图文可知,这是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而护法运动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讨伐段祺瑞政府的斗争,可排除②;其他观点均能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 B4.1924年,孙中山曾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这个办法”的关键是( )。
A.武装夺取政权B.联合地方实力派.建立责任内阁D.唤醒民众进行国民革命解析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检测4 北师大版选修4.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检测4 北师大版选修4.doc](https://img.taocdn.com/s3/m/cf5f89b3d4d8d15abe234e95.png)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检测4 北师大版选修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毛泽东曾认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其理由是( )A.以往的民主革命都失败了B.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合作C.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D.孙中山提出了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解析】“正规说来”,也就是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本质特点。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民族独立和争取民主权利的愿望。
【答案】 D2.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B.孙中山防止社会的贫富分化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解析】题干强调的是“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应该选D项,这也反映了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答案】 D3.在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斗争方面,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采取的方式有( )①采用政党政治②运用法律手段③暴力斗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①是一种方式,如组织中华革命党;②是一种方式,如颁布《临时约法》;③是一种方式,如“二次革命”等。
【答案】 D4.段祺瑞公开叫嚣:“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
”为此,孙中山发起了(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国民大革命运动【解析】材料中“段祺瑞”“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是关键信息。
为反对段祺瑞的卖国独裁统治,维护《临时约法》,孙中山于1917年发起了第一次护法运动。
【答案】 C5.孙中山在临终国事遗嘱中指出:“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B.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解析】从“唤醒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等信息可以判定,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三大政策。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4选修4第四单元测试
![最新2019年高中历史专题复习 4选修4第四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53186dcd5ef7ba0d4a733ba8.png)
选修4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检测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一、选择题:(共50分)1、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局面,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变局”和“创举”是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王朝的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2、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③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A.①②③B.②④C. ①②D.②③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A.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B.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C.传播民族、科学思想D.维护共和体制和《临时约法》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5、同盟会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依据不包括A.思想上与保皇派进行论战B.经济上制定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政治上成立中华民国D.军事上策划组织发动武装起义6、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暴力推翻清政府C.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制D.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7、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最主要体现在A.同意改组国民党B.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C.召开国民党“一大”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8、毛泽东曾说过:“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是因为孙中山A.首先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首先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C.首先发动了反清的武装起义D.首先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9、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四教学案:第四单元单元小结与测评含答案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四教学案:第四单元单元小结与测评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c8a093a0116c175f0e4835.png)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方面的主要活动二、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继承关系1、思想路线的继承性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毛泽东依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中国革命从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统治下拯救出来,走上正确的道路。
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领导党和国家从机会主义和“左”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道路选择的继承性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实际上走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极大成功后才推向城市的。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催逼着城市经济的转机变型,这种独特的改革道路也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
3、统一战线运用上的继承性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不仅对民主革命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起了重要作用。
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推进了统一战线,如发展完善了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一国两制”等。
三、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一百六十多年来的发展史,是一部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不断与时俱进的历史。
(1)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时代的精华,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体现了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的现实,适应了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
(2)列宁根据俄国形势的变化,适时推动着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进行。
①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局势的分析,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并成功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②随着国内局势的发展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工农联盟巩固了政权,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3)毛泽东依据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之路。
①揭示了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问题。
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②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对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补充。
2018版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专题综合测评4含解析
![2018版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专题综合测评4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7505cdaaea998fcd220e9d.png)
专题综合测评(四)(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1923年孙中山这样概述其创立“三民主义”的思想路径:“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汲取)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族主义观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
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材料二民权主义……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
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
-—以上材料见孙中山《中国革命史》请回答:(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分别因袭、规抚和创获了哪些思想主张?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相应的位置.(10分)(2,说明上述思想路径形成的原因。
(5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质与能力,其与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可得出民族独立,和平共处;第二小问结合新旧三民主义中有关民族主义的阐述作答,即(三民主义)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新三民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三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概括为考试、监察(纠察)二权;第四小问结合民权主义借鉴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体形式作答;第五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概括为五权宪法,实行直接民权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把大陆军训练成一支威武之师的贡献
C.接受大陆军总司令的委任状并奔赴前线的壮举
D.迫使约克镇英军主力投降的军事行动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这是评价第二届大陆会议后,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的华盛顿奔赴战场的壮举,C项正确。
6.托马斯·杰斐逊在谈到华盛顿时说:“一个伟人的节制和美德,可能使这场革命免于像其他众多的革命那样,使盼望建立的自由被扼杀而告终。”这主要是赞美华盛顿()
8.如图是1804年拿破仑加冕仪式,当时他说:“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拿破仑()
拿破仑加冕仪式
A.肯定了罗马教皇的地位
B.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C.恢复了法国的封建君主制度
D.表明了与华盛顿一样都是共和主义者
答案B
解析该图反映的是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的情形。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性质上是资产阶级军事专政,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C.否定等级制度,提倡三权分立
D.推动英国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A、C不符合史实;B不足以使克伦威尔成为伟大人物;克伦威尔竭力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逐步推动英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故D正确。
4.(2017·“超级全能生”8月联考)英国历史学家艾诗立写过两部克伦威尔的传记,其早年著书《克伦威尔——保守的独裁者》,将克伦威尔说得几乎一无是处;20年后出版的第二部名为《克伦威尔的伟大》,之前那个专横独断的篡位小人成了民族英雄,作者承认自己过去是有眼不识泰山。作者的观点认为()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胆敢向历史前猛进一步”主要体现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A、B不符合史实,排除;C合乎题意;D不能体现出“向历史前猛进一步”。故本题选C。
2.有人说克伦威尔是一位“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其主要依据是()
A.率领“新模范军”打败王军
B.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
C.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
A.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赢得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
B.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对外推行孤立主义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D.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答案D
解析A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的原因;B是“和平时期的第一人”的原因;C孤立主义政策为美国统治者所遵循和发展,与题意“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不符合;D符合题意。
D.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C
解析“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是指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虽无国王之名,但有国王之实。
3.英国贵族女作家法塞尔写道:“他的伟大,无法否定。大凡了解他的人,是友是敌,不会打算褫夺他这品质。”其伟大之处在于()
A.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B.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A.拿破仑的人格魅力
B.拿破仑的远见卓识
C.拿破仑的民族意识
D.拿破仑活动的进步性
答案D
解析这里的评价是着眼于拿破仑的历史功绩,而他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扫荡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民主、法制精神,加快了整个欧洲的近代化进程。
11.回顾历史可见,华盛顿所缔造的共和国不仅保留下来并逐步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而拿破仑创立的帝国虽一度称雄欧洲,但最终在十几年中就消亡了。造成这样截然相反结果的主观因素是这两位开国者()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克伦威尔不能在17世纪推行今日之自由平等,看样子他也无意作飞越3世纪的改革。可是倒因为他胆敢向历史前猛进一步……”克伦威尔的“猛进一步”主要体现为()
A.当选议员,挑起内战
B.组建新模范军,坚持武力推翻君主统治
C.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D.颁布《航海条例》,维护英国商业利益
A.仅凭道德的名义,不足以解答历史问题
B.所有的历史结论,都需要后人重新考证
C.历史现象复杂,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知
D.道德情感,不能用于历史现象价值判断
答案A
解析B、C、D项表述过于绝对,历史研究中存在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因素,并不是道德情感不能用于历史现象的价值判断,故选A项。
5.约翰·亚当斯说:“华盛顿的行为很感人,他在北美大陆家产……多,而为了国家的事业,他却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把这一切都拿来孤注一掷。”上述评价是针对华盛顿()
答案D
解析据“滑铁卢”“民法典”等信息可知言论者为拿破仑,首先排除A、B两项;滑铁卢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后世形容遭遇了惨败,说其“光耀后世”是不正确的。
10.奥斯瓦德·斯彭格勒在《西方的衰落》中这样评价拿破仑:“拿破仑一生含辛茹苦,不是为了他自己,不是为了法国,而是为了未来。”这里评价的着眼点是()
A.创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C.拒当国王且主持制定宪法
D.废除黑人奴隶制
答案C
解析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之后,华盛顿拒绝了部下推举他为国王的请求,把总司令之职交还大陆会议,后又主持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避免了“盼望建立的自由”被扼杀。
7.华盛顿被他的部下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以下对“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最合理的理解是()
9.“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此句可用来说明()
A.克伦威尔颁布的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华盛顿开国立制、完善宪法,功不可没
C.《法国民法典》与滑铁卢战役一样光耀后世
D.《拿破仑法典》是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①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②走上独裁道路③主持政局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内外措施④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怀有独特远见和崇高理想的华盛顿不迷恋权位,没有走上独裁统治道路。故②可直接排除,故答案为C项。
A.所面对的地方割据势力强弱不一
B.在建国前的军事斗争是否都成功
C.有无通过法律来强化中央的权力
D.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护民主共和制度的态度不同
答案D
解析设问要求为“主观因素”,华盛顿积极维护民主共和制,而拿破仑建立帝国取代共和国,建立起专制统治,这与历史向民主政治方向发展的趋势不符。
12.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有着诸多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