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刑法的时空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名词解释

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规定的法律规则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适用和发生效力的能力。
也就是说,刑法的空间效力决定了刑法规范在哪些区域和地方可以被适用,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刑法的空间效力通常受到国家主权的限制,即刑法适用的范围取决于国家法律体系的管辖权。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刑法的空间效力可以覆盖整个国家,也可以限定于特定的地理辖区,如州、省、市等。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刑法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管辖规定。
在国际刑法上,刑法的空间效力还涉及到国际刑事司法的范围。
例如,国际刑事法庭拥有对涉及国际犯罪的个人的管辖权,以保障国际刑法的有效实施。
刑法的空间效力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以及促进正义至关重要。
它确保了刑法规则在特定的地理辖区内得到有效执行,避免了违法行为的遗漏和法律的滥用。
同时,刑法的空间效力也体现了国家法律体系的主权和自治原则。
司法考试刑法之刑法的时间效力

司法考试刑法之刑法的时间效力司法考试刑法之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的时间效力所解决的问题是刑法从何时起至何时止具有适用效力,其内容包括生效时间、失效时间、溯及力。
请考生参照以下复习笔记进行复习。
精彩链接:司法考试刑法之罪刑法定原则司法考试刑法之罪刑相适应原则司法考试刑法之刑法的空间效力司法考试刑法之刑法概述1.刑法的溯及力刑法的溯及力,也称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如果具有适用效力,则是有溯及力;否则就是没有溯及力。
2.我国采纳的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相关法条】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知识要点】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从1949年10月1日至1997年9月30日这段时间所发生的行为,如果未经法院审判或判决未确定,就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理:法律敎育网(1)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行为时的法律,即不追究刑事责任,刑法没有溯及力。
(2)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刑法,即不追究刑事责任,刑法具有溯及力。
(3)行为时的法律与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刑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行为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即刑法没有溯及力(刑法关于追诉时效的规定具有溯及力);但是,如果刑法的处刑比行为时的法律处刑轻,则应适用刑法,即刑法具有溯及力。
(4)刑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做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注意: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行为时的法律。
法律教育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国刑法时间的效力问题探讨

我国刑法时间的效力问题探讨随着社会的开展,每个国家的法律都作出相应的改动。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应的社会关系不停变动,法律对应着特定的期间,以前的一些犯罪立功行为,但是在如今的社会被认可,假如再进行惩罚,不符合法理,也无视了法律的时间效应。
法律从制订到废弃,两头历经施行,完善,在这些过程中,法律的时间效能也随之发生。
而刑法的时间效力,意思就是刑法在時间上的运用领域,包括刑法的失效时间,刑法的效力终止时间和刑法生效前的行为能否具备溯及力。
刑法的时间效力从这三方面内容确立契合法治的精神,有利于社会次序的保护。
1刑法时间效力存在的问题 1.1刑法生效时间问题刑法的生效时间指的是法律开端的生效的时间,从法律角度上说,一切的法律普通情况下都是从这条法律开始颁布或许是在这条法律颁布有一段时间之后才具备必然的法律效应。
从世界上一切的法律来看,刑法方面的生效时间普通情况下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这条刑事法律自从颁布之后开端就有法律效应;另一种就是在这条法律自从颁布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有法律效应。
比如说:苏联瓦解之前的《苏俄刑法典》,它是从1960年10月27日经历通过的,但是在1961年1月1日才具备法律效应。
我国从1980年到1997年,在原刑法的17年间,刑事法律变动相比频繁,每年约1.3个单行刑事法律出台。
从法律上看,法律在颁布时或许颁布后一段时间才应该有法律效力。
刑法的通过时间,颁布时间以及施行时间对刑法的生效时间有很大的联络,三者与刑法的生效时间的关系式必需求弄清楚的问题。
1.2刑法失效的时间问题法律的制定要适应时代的变化,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是要立足于如今,同时也要有前瞻性,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需要。
法律要睡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作出调整和完善。
刑法的失效时间就代表着法律效力种植的时间。
法律的任何改动都会发生两种后果,一是一些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件失效,另一个是新的法律文件本来不具备法律效力具备了法律效力。
刑法解释的时间效力

刑法解释的时间效力
基于人权保障的考虑,现代法治国家无不将“罪刑法定”作为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规定,我国1997年修订刑法时,也将该原则作为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之首在刑法典中作了规定(第三条),并废止了与该原则相悖的类推制度。
作为“罪刑法定”原则的一个重要派生原则,刑事立法在时间效力上坚持“从旧兼从轻”,即法不溯及既往,除非依照新法对被告人更有利,这也是没有疑义的,我国刑法第十二条对此也作了明文规定。
本文要探讨的是刑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
2022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知识:刑法的空间效力3篇

2022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知识:刑法的空间效力3篇2022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知识:刑法的空间效力12022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知识:刑法的空间效力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社会交往更加频繁,涉外犯罪也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刑法的空间效力逐渐成为法律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讨论刑法的空间效力及其实践意义。
一、什么是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国家刑法对在本国管辖范围内外国人和外国法人实行调查、追诉、审判和执行刑法的能力和范围,它是刑法行为的外延限制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问题之一。
二、刑法的空间效力的基本原则1. 预防原则。
国家依法制定的刑法必须考虑到其在外国的预防效力,并根据情况采取积极的监督和调查措施,特别是针对那些可能跨境作案或向本国犯罪的外籍人员或企业;2. 主权平等原则。
国家在制定刑法时要尊重他国的主权平等,不得对外国人或外国法人作出不公平的惩罚措施,并应尊重外国刑事司法的独立性和相互沟通的原则;3. 刑法的普遍适用原则。
不论犯罪行为的地点在哪里,犯罪信息的采集、录制、审查、审判与执行,都应当遵循本国的刑法规定,并做到一视同仁、不分国籍。
三、刑法的空间效力在实践中的意义刑法的空间效力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1. 提升国家安全水平。
针对那些可能跨境作案或向本国侵害安全的外籍人员,国家可以运用刑法的计量和空间效力维护国家安全,加强边境安全控制和防范政治风险;2. 切实保护本国公民和企业。
国家可运用刑法的空间效力追查那些跨境作案的外国人员或企业,保护本国人员和企业的一般性人身安全和财产利益;3. 推动国际法治化进程。
刑法的空间效力有助于加强国家间法律合作和信息交流,增强刑事司法的全球合作和守卫国际法治领域内的核心价值。
四、刑法的空间效力的实践问题刑法的空间效力在实践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1. 司法主权问题。
国家不得侵犯其他国家的司法主权,也要尊重其他国家良好的刑事司法惯例,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中实现共赢和互利;2. 法律适用问题。
论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的立法完善

李恩慈论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的立法完善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主体的适用效力。
也就是要通过刑事立法解决刑事管辖的原则、方式和范围问题。
刑法的空间效力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行使刑事管辖权,建立刑事管辖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形式。
它对于维护国家主权,惩治各种犯罪,保证刑法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实践证明,现行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对人民司法机关有效地行使刑事管辖权,正确处理刑事案件,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是,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和影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下探讨。
一、我国刑事管辖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所谓刑事管辖制度,是指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基于本国的国家性质、社会制度和国家形式,为防止和惩处各种犯罪活动,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利益,通过刑事立法所形成的刑事管辖体制、原则和范围。
1979年我国第一部刑法典,从第3条至第8条对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作了明确规定。
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有了进一步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地域管辖范围的拓展。
我国刑法第3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该条款确定了我国刑事地域管辖的空间范围。
刑事地域管辖所及的领域,除传统的地域管辖原则所包括的领陆、领水和领空外,目前,还应包括法律延伸的地域管辖范围,这部分内容也可称为“准地域管辖”。
(准地域管辖指的是我国依照有关国际公约所享有的对毗连区、大陆架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和专属经济区的刑事管辖权。
)1988年10月25日我国鉴署了《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及《制止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非法行为议定书》,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该法除明确了我国领海及内水的界限和范围,还对毗连区概念范围及管制作了规定,即第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领海上空、领海的海床及底土。
刑法毕业论文 浅析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范围

刑法毕业论文浅析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范围刑法毕业论文浅析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范围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范围,从国际刑法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相关法律,分析刑法在不同空间维度中的适用情况。
文章主要包括刑法原则、刑法的地域适用原则、刑法的管辖原则以及刑事犯罪的跨境追诉等内容。
通过对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进行探讨,进一步完善我国刑法执行机制,加强刑事司法合作与国际交流。
1. 引言刑法是国家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然而,由于空间上的差异性,刑法的适用与国内法不同,需要考虑刑法在不同领域和地域中的效力范围。
2. 刑法原则刑法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即刑法针对的是普遍适用于全体国民的犯罪行为。
无论犯罪行为发生在何处,都应受到刑法的制裁。
这一原则保证了刑法在空间上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 刑法的地域适用原则刑法的地域适用原则规定了刑法的适用范围,即刑法所适用的地理领域。
根据国际刑法的原则,刑法的地域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国内适用原则按照国内法规定,刑法主要适用于本国公民和对本国领土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国内适用原则保证了刑法对本国犯罪行为的有效惩治,保护了国家的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利益。
3.2 跨国追诉原则在一些国际公约和条约中,规定了刑法的跨国追诉原则。
即使犯罪人不在国家辖区内,只要该犯罪行为违反国际法或涉及国际利益,国家可以依法对其进行追诉。
这一原则保证了刑法在跨国犯罪行为中的适用性。
3.3 文化冲突与适用原则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刑法的适用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冲突。
在解决文化冲突时,应采取适用更为有利于人权保护和社会和谐的原则。
保证刑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维护国家之间的法律和谐。
4. 刑法的管辖原则刑法的管辖原则是指刑事司法权力作用于特定地域的原则。
刑事司法管辖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属地管辖原则根据属地管辖原则,刑法适用于犯罪行为所在地的国家。
这一原则保证了刑法在国内犯罪行为中的有效适用。
浅析刑法的时空效力

浅析刑法的时空效力一、法律和时空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构成了这个宇宙和物质的世界,时间与空间是一个整体,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
法律存在于时空中,应当随着时空的改变而灵活地应对不同的刑事问题。
因为法律具有强大的威严性与实践性,那么要想实现法律真正的效力就必须得在时空表达上满足精准性的需要,但是到达这种精准性会对法律的机械性做出极大的挑战。
所以,我们首先要能够在法律的时空上进一步了解、熟悉法律,以哲学的视角来进行合理的思考和改变,这样会非常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法律的认识以及更好地促进法律本身的改善和进步。
法律的制定要想与时空保持着相对运动,还得要从时间上对其实施的前景进行预测,这也是法律立法前需要考虑在内的潜在时空。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与空间效力1.刑法的时间效力。
我国刑法上的时间效力,简称为时效。
顾名思义,也就是说效力的存在是有起止年限制约的,是将追诉权和行刑权的有效期限限定在法定期间之内的规章制度。
如果你在法定的时间内没有行使上述权力,那么你的这些权力便已经丧失了,法定期限后不能再行驶。
总而言之,刑法的时间效力,就是规定了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即刑法开始生效时间、终止生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前的行为是否适用即是否存在溯及力。
2.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对地域和人群的管辖,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应该遵循以下四个根本原那么:(1)属地原那么。
也就是说按照地域为标准,只要你在现今所生活的领域内犯了罪,无论是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得遵循法律。
(2)属人原那么。
以人的国籍为根本参考标准。
(3)保护原那么。
(4)普遍管辖原那么。
以保护国际组织的整体利益为原那么,只要是侵犯了规定的侵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不管你是哪国人,也不管你在哪儿犯的罪,都得遵循本国刑法。
总的来说,刑法的空间效力即刑法适用的地域范围,用来解决什么地方的犯罪以及什么人犯罪的复杂问题。
三、刑法时空效力冲突的协调1.冲突标准的模式选择来自国际私法学的参照。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 【例2】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 应如何处置?(2005年试卷二第3题) • 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 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D.直接驱逐出境 • 【答案】A
• 【例3】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 (2005试卷二第56题) • A.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实施 犯罪行为 • B.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舶行驶于公海上时 实施犯罪行为 • C.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空后实施 犯罪行为 • D.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国实施我国刑法规定的 犯罪行为 • 【答案】AC
• C.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 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 某市绑架到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 丙追究刑事责任 • D.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 为,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也可以适用中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 【答案】ABC
• 四、若干问题的法律适用——司法解释
• 1、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案件——适用行为时的 法律) • 2、行为继续或连续到97年10月1日后—新
• 二、刑法的失效时间 • 三、刑法的溯及力 • 1、刑法的溯及力——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 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 溯及力
• • • • •
2、原 则——从旧兼从轻原则 A 旧法不认为犯罪,新法认为犯罪——旧 B 旧法认为犯罪,新法不认为犯罪——新 C 新、旧法都认为犯罪——适用轻法 D 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外交途经解决 • B 民族自治地方——指定变通或补充规定,报请全国 人大常委会批准施行 • C 香港、澳门——司法独立
罗翔:刑法的空间效力

罗翔:刑法的空间效力任何法律都有适用的范围,刑法也不例外,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要解决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有效力的问题。
空间效力和国家主权是联系在一起的,主权的范围有多大,刑法的空间效力也就有多广。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在中国传统法律观念中,没有主权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传统的国家概念是宇宙之国,宇宙最中央谓之中国。
自秦始皇建立统一帝国以来,封建帝王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皇帝自然也就是天下共主。
当乾隆皇帝接见英使马嘎尔尼时,倨傲地说:“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陆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大清朝以外的地方都是蛮夷藩属,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一个和中国平起平坐的国家。
在这种世界观念下,刑法在理论上具有普世性,可以适用于普天之下的一切人。
这就像西汉元帝时期,陈汤出征攻伐西域,大败郅支单于,将单于一家老小屠杀殆尽,悬首示众,还义正词严地说“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然而当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却诞生了与清朝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念。
1577年,法国人吉恩·布丹出版了《论共和国》,在该书中首次提出主权概念,并把其定义为“国内绝对的和永久的权力”。
随后,被誉为国际法奠基者的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也认为主权属于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最高统治权,主权国家之间是平等的。
在这种世界体系之内,除殖民地之外,国与国之间也就是一种主权国家之间平等交往关系。
作为主权的一种体现,刑事管辖权自然也就只能在主权的范围内发生作用。
外国人犯法,刑法也能管在现代刑法中,主权的范围有多大,刑法就能鞭及多广。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刑法,这些刑法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它只能适用于一定的地方一定的人,这也就是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主要有四个原则: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
而管辖权的具体实现,有时又必须依赖于引渡制度。
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和保护,并有保留地采普遍管辖原则。
看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属地管辖又称领土管辖,它是有关刑法空间效力最基本的原则,在领土范围内,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犯罪,都应适用主权国的刑法。
我国刑法适用的空间效力是怎样的

我国刑法适⽤的空间效⼒是怎样的刑法的空间效⼒是指刑法对地和⼈的适⽤效⼒,各国刑法为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对刑法的空间效⼒规定的原则主要有属地原则、属⼈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四种。
我国刑法采取了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
那么我国刑法适⽤的空间效⼒是怎样的呢?店铺⼩编为您答疑解惑。
我国刑法适⽤的空间效⼒是怎样的《刑法》适⽤的空间效⼒,是指《刑法》在什么地⽅和对什么⼈有效⼒。
凡在中华⼈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都适⽤我国《刑法》。
除此之外还规定:凡在中华⼈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论该船舶或飞机是否⾏驶或飞⾏在我国领域内或领域外,包括在国外,适⽤我国《刑法》处罚。
犯罪⾏为或结果有⼀项发⽣在中华⼈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如犯罪⾏为是在中华⼈民共和国领域丙实施,⽽结果是在中华⼈民共和国领域外发⽣;或犯罪⾏为是在中华⼈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结果是在中华⼈民共和国领域内发⽣,上述两种情况都认为是在中华⼈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适⽤我国《刑法》处罚。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我国《刑法》处罚。
但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最⾼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我国国家⼯作⼈员和军⼈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我国《刑法》处罚。
凡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以及外国⼈在我国领域外犯上述罪后进⼊我国领域的,除实⾏引渡的以外,可以适⽤我国的法律规定处罚。
另外,外国⼈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我国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使刑事管辖权,适⽤我国《刑法》。
事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公基法律知识:刑法的空间效力

公基法律知识:刑法的空间效力一、刑法的空间效力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的考查方式和重难点1.小案例考察刑法空间效力,在题目中直接问属于哪种管辖原则。
2.小案例考查属地原则最优先,在题目中涉及多个国家均可以管辖,问由谁管辖。
二、属地管辖原则:在中国境内犯罪刑法第六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1.“领域”包括领土、领水、领空l 悬挂我国国旗的航空器与船舶,不论停放何处,都属于我国领土。
例如:湄公河惨案。
我国船舶在途径缅甸时发生案件,最终案件由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
体现了属地管辖原则。
l 国际列车、国际长途汽车不属于我国领土。
案件发生时国际列车、汽车途径哪国则由哪国管辖。
2.属地管辖原则的“地”,既包括犯罪行为地,也包括犯罪结果地,二者只需要具备其一即可。
例如:张三在美国制毒,途径俄罗斯,销往我国。
根据属地管辖原则,则美国、俄罗斯、我国均有权管辖。
3.属地管辖的例外:法律有特别规定。
主要包括3种情况。
第一,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犯罪,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第二,我国港澳台地区适用本地区刑法;第三,民族自治区人大根据本民族特点,针对刑法部分条文制定了变通或补充规定,适用该规定。
三、属人管辖原则:我国公民在境外犯罪刑法第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1.我国公民在国外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原则上适用我国刑法,犯轻罪的(最高刑在3年以下),可以不予追究,这意味着也可以追究。
第七条中没有规定要求双重犯罪原则,也即犯罪地的法律也认为是犯罪(保护管辖原则有此规定)。
刑法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浅析

刑法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浅析【摘要】本文主要对刑法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刑法司法解释的生效及失效、刑法司法解释的溯及力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加深人们对刑法司法解释的理解,对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刑法司法;时间效力;生效时间;失效时间;溯及力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刑法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人们对于刑法司法解释到底有无独立时间效力、生效时间、实效时间、溯及力等的争议一直存在。
笔者认为刑法司法解释从属于刑法,故而其不具备独立的时间效力,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溯及力亦然,也处于从属的位置。
为了加深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刑法司法解释时间效力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刑法司法解释时间效力分析为了更好地对刑法司法解释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等加以明确,首先就要对刑法司法解释独立时间效力的有无进行论述。
详细具体的回答在《时间效力规定》里面并未有所提及,只是做出了这样的解释:“自发布或规定之日起施行,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
”表面上看这个解释似乎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如何更好地解读其存在的真正含义是我们需要做的,究竟刑法司法解释有无独立时间效力是我们需要认真作答的问题。
在刑法学界存在从属学说与独立学说两种,笔者认为从属学说更为合理,刑法司法解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而是针对刑法的解释,不是补充的规范条款,因此,其处于从属地位,在时间效力上也应该从属于刑法时间效力。
刑法司法解释本身并不是刑法规范,其主要对刑法的条文、规范内容进行阐述。
之所以出台刑法司法解释,主要是为了对刑法法律的执行进行统一,而不是以一种新的法律来进行规范。
依附性是刑法司法解释重要的特征,其必须严格按照刑法条文的精神来进行阐释,主要是对刑法条文本身进行解释,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
也正是因为这样,刑法司法解释不具备独立时间效力,刑法规范的时间效力是其依附的基础。
二、生效时间与实效时间刑法司法解释的性质是我们对其生效时间进行确定的前提,刑法司法解释并不是刑法变更后的新法,其中也并未涉及刑法规范的明确化规定,从这个角度来看,刑法司法解释无独立时间效力。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适用)范围

第三章刑法的效⼒(适⽤)范围刑法的规范效⼒⼀.刑法的规范效⼒规范效⼒体现禁⽌,命令,允许三种⾏为⽅式。
刑法规范效⼒的强制⼒的来源,在形式上来源于刑法的权威性与强制性,在实质上来源于刑法的规范性与正义性。
⼆,刑法的适⽤效⼒概念:刑法的效⼒范围,也称刑法的适⽤效⼒和适⽤范围,是指刑法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及对什么⼈具有效⼒及是否具有溯及既往的效⼒。
种类:刑法的空间效⼒和刑法的时间效⼒刑法的空间效⼒:⼀:刑法空间效⼒概述(⼀)概念刑法的空间效⼒,是指刑法对地和对⼈的效⼒。
实质: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种类:⼀般原则和特殊原则(⼆)适⽤的原则1.⼀般原则(1)属地原则(领⼟原则,属地主义):以地域为标准(2)属⼈原则(国籍原则,属⼈主义):以犯罪⼈的国籍为标准(3)保护原则(安全原则,保护主义):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4)普遍原则(世界性原则,普遍管辖主义):以保护各国共同利益为标准(5)混合原则(折衷原则):我国采取混合原则,即以属地原则为基础,以属⼈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为补充的折中原则2.特殊原则(1)登记国管辖原则(包括船旗国原则)(2)永久居所和营业地原则⼆.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原则性规定《刑法》第六条第⼀款规定:‘凡在中华⼈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应当适⽤本法’1.⼈--中,外国⼈(含⽆,多国籍⼈)2.领域:领陆,领⽔和领空3.拟制领⼟(流动领⼟,浮动领⼟)(1)我国的船舶或者航空器(2)我国驻外使,领馆内4.国际列车:在其上犯罪的,按照双边协议协商解决5.犯罪是指犯罪⾏为或者结果发⽣在我国6.法律有特别规定(1)刑法第11条关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规定(2)⼈民代表⼤会代表的刑事责任 1.全国⼈民代表⼤会代表功能性豁免《中华⼈民共和国宪法》第75条:‘全国⼈民代表⼤会代表在全国⼈民代表⼤会各种会议上的发⾔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2.全国⼈民代表⼤会代表的程序性豁免《中华⼈民共和国宪法》第74条:‘全国⼈民代表⼤会代表,⾮经全国⼈民代表⼤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民代表⼤会闭会期间⾮经全国⼈民代表⼤会常委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4)刑法第90条关于“民族⾃治地⽅不能全部适⽤本法规定的,可以由⾃治区或者省的⼈民代表⼤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的规定。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时间效力司法解释规定评析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时间效力司法解释规定评析刘宪权王丽珂【摘要】我国《刑法》秉承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其中“从旧”是对罪刑法定原则内容的反映,“从轻”是对罪刑法定原则根本精神的体现。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对禁止令、限制减-刑问题的相关规定,没有严格遵循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但是,有关自首、坦白、减刑、假释以及特殊累犯与数罪并罚的“跨法”适用的规定均符合现行《刑法》的溯及力规定。
【关键词】修正案;司法解释;罪刑法定;从旧兼从轻;跨法适用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对我国《刑法》的许多方面都作了一定的修改与补充,该修正案自2011年5月1日正式生效后,由于新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一致,特别是有些内容(诸如累犯、数罪并罚等)涉及到跨法适用,这就必然会产生在刑法溯及力问题上的争议和讨论。
2011年4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刑法修正案(八)》中涉及到的溯及力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本文仅对《解释》的相关规定,从理论上作一些分析。
一、我国刑法的溯及力原则对罪刑法定的体现所谓刑法的溯及力,是指新的刑事法律是否适用于它生效以前发生的、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如果能够适用,则具有溯及力;如果不能适用,则无溯及力。
我国《刑法》中有关溯及力原则的规定几经转改,考虑罪刑法定原则以及实际需要,最终仍然坚持从旧兼从轻的原则,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我国《刑法》恪守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实质,也体现了现代刑法理念的树立和刑法价值观的转变。
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对刑法的溯及力原则具有明显的制约指导作用。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法治国家刑事立法的共同价值取向。
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和尊重人权,日本学者大谷实认为罪刑法定主义的思想基础包括:“第一,以什么作为犯罪,对它科处什么刑罚,应该以国民亲自决定的民主主义的要求为根据。
刑法的效力

一、刑法的属地管辖
我国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 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含义
领陆、领水、领空、延伸意义上的我国领土。
我国船舶、 航空器
我国驻外使领馆
(1)刑法第11条关于“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 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刑法第9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 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 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 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 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批准施行。”
从旧
从新
从轻
我国刑法第1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 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 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 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 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 轻的,适用本法。”第12条第2款规定:“本法 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 继续有效。”
【同步测试----多项选择】
1、刑法的空间效力包括( A.刑法对地的效力 B.刑法对人的效力 C.刑法对事的效力 )。
D.刑法对时的效力
2、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不论罪行轻 重、法定刑高低,都适用我国刑法的中国公民是( )。
A.工人
C.因私出国的国家工作人员
B.军人
D.国家工作人员
(3)刑法施行后国家立法机构制定的特 别刑法的规定,包括单行刑法和附属刑 法。
(4)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 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规定。
3.我国领域内犯罪的认定 我国刑法第6条第3款规定:“犯罪 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隔地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刑法的时空效力
一、法律和时空
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构成了这个宇宙和物质的世界,时间与空间是一个整体,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
法律存在于时空中,应当随着时空的改变而灵活地应对不同的刑事问题。
因为法律具有强大的威严性与实践性,那么要想实现法律真正的效力就必须得在时空表达上满足精准性的需要,但是达到这种精准性会对法律的机械性做出极大的挑战。
所以,我们首先要能够在法律的时空上进一步了解、熟悉法律,以哲学的视角来进行合理的思考和改变,这样会非常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法律的认识以及更好地促进法律本身的改善和进步。
法律的制定要想与时空保持着相对运动,还得要从时间上对其实施的前景进行预测,这也是法律立法前需要考虑在内的潜在时空。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与空间效力
1.刑法的时间效力。
我国刑法上的时间效力,简称为时效。
顾名思义,也就是说效力的存在是有起止年限制约的,是将追诉权和行刑权的有效期限限定在法定期间之内的规章制度。
如果你在法定的时间内没有行使上述权力,那么你的这些权力便已经丧失了,法定期限后不能再行驶。
总而言之,刑法的时间效力,就是规定了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即刑法开始生效时间、终止生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前的行为是否适用即是否存在溯及力。
2.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对地域和人群的管
辖,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1)属地原则。
也就是说按照地域为标准,只要你在现今所生活的领域内犯了罪,无论是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得遵循法律。
(2)属人原则。
以人的国籍为基本参考标准。
(3)保护原则。
(4)普遍管辖原则。
以保护国际组织的整体利益为原则,只要是侵犯了规定的侵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不管你是哪国人,也不管你在哪儿犯的罪,都得遵循本国刑法。
总的来说,刑法的空间效力即刑法适用的地域范围,用来解决什么地方的犯罪以及什么人犯罪的复杂问题。
三、刑法时空效力冲突的协调
1.冲突规范的模式选择来自国际私法学的参照。
现今大部分的国家刑法时空效力所在的法律体系较为机械、单一, 都是明显地仅仅针对自己国家的刑法,这实际上也就是冲突法理论上所谓的单边冲突规范。
所以当不同的国家针对相同的涉外犯罪案件时,会不由自主地维护自己国家的主权,即会争相地采用本国刑法的去解决问题,刑法空间效力上的矛盾也因此产生。
各国刑法上的规章制度难免存在较大差异, 这就使得使用哪个国家的刑法规定来处理国际案件成为至关重要的关注点,这也正是各国对于刑事管辖权的抢占达到白热化的原因所在。
那么,我们可以参照国际私法学,将刑法空间效力的规定归结为冲突规范, 在冲突法的道路上寻找方向和出路,争取解决类似的国际刑法犯罪案件。
2.指引外国刑法适用之理由论证。
如果刑法空间效力的规定能够指
引外国刑法的适用, 那么国家间刑法空间效力的冲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
承认可以适用外国刑法, 可以增强人们在各国间往来的信心, 减少因不了解他国刑法而对可能在他国遭到的无妄之灾的担忧, 特别是还有利于保障犯罪人的人权。
3.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与轻法原则。
虽然现在仍有一些人认为在我们自己主权的国家领域范围内适用外国的刑法,是令人惊讶、匪夷所思的举措。
主要原因存在于国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主权思维的阻碍以及要想适用外国刑法,本国在立法技术上仍存在很大的屏障,并且难以跨越。
但是,我们认为重叠适用外国刑法目前来说对于协调刑法的空间效力上的矛盾与冲突来说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法。
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本国利益的发展, 又能照顾到外国刑法的效力。
四、结语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刑法的时间效力与空间效力出现了很多的局限性,让很多违法犯罪分子有机可趁,钻了刑法效力漏洞的空子。
本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刑法立法的时空效力现状,并提出了合理、全面的改善措施。
法律具有强大的威严性与实践性,那么要想实现法律真正的效力就必须得在时空表达上满足精准性的需要,但是达到这种精准性会对法律的机械性做出极大的挑战。
所以,我们首先要能够在法律的时空上进一步了解、熟悉法律,以哲学的视角出来来进行合理的思考和改变,这样会非常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法律的认识以及更好地促进法律本身的改善和进步。
法律的制定要想与时空保持着相对运动,还得要从时间上对其实施的前景进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