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重组人干扰素概述(

合集下载

干扰素说明书

干扰素说明书

干扰素说明书篇一:重组人干扰素α1b说明书重组人干扰素α1b说明书【中文名称】重组人干扰素α1b【产品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功效主治】本品适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和某些恶性肿瘤。

已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毛细胞白血病。

已有临床试验结果或文献报告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如带状疱疹、尖锐湿疣、流行性出血热和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等有效,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黑色素瘤、淋巴瘤等。

【化学成分】主要组成成分:重组人干扰素α1b【药理作用】本品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

干扰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细胞毒作用,有效的遏制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清除早期恶变细胞等。

急性毒性试验:小白鼠尾静脉注射人用量3倍(按体重计算)的本品,无急性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试验:狗注射人用剂量5.6倍和28倍;大白鼠注射人用剂量的5.6倍、28倍和140倍(均按体重计算),分别连续注射3个月【药物相互作用】使用本品时应慎用安眠药及镇静药。

【不良反应】本品不良反应温和,最常见的是发热、疲劳等反应,常在用药初期出现,多为一次性和可逆性反应;其他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有头痛、肌痛、关节痛、食欲不振、恶心等;少数病人可能出现颗粒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象异常,停药后可恢复。

如出现上述患者不能忍受的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减少剂量或停药,并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

【禁忌症】1 已知对干扰素制品过敏者。

2 有心绞痛、心机梗塞病史以及其他严重心血管病史者。

3 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本品的副作用者。

4 癫痫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

【产品规格】10μg【用法用量】每支用灭菌注射用水1ml溶解,肌肉或皮下注射。

剂量和疗程如下:慢性乙型肝炎:本品30~50μg/次,隔日1次,皮下或肌内注射,疗程4~6个月,可根据病情延长疗程至1年。

重组dna技术的名词解释_操作步骤_产业现状

重组dna技术的名词解释_操作步骤_产业现状

重组dna技术的名词解释_操作步骤_产业现状重组dna技术的名词解释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重组dna技术的操作步骤工具(1)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2)载体: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Ti质粒、人工染色体1.提取目的基因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

如植物的抗病(抗病毒抗细菌)基因,种子的贮藏蛋白的基因,以及人的胰岛素基因干扰素基因等,都是目的基因。

要从浩瀚的“基因海洋”中获得特定的目的基因,是十分不易的。

科学家们经过不懈地探索,想出了许多办法,其中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另一条是人工合成基因。

直接分离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鸟枪法”,又叫“散弹射击法”。

鸟枪法的具体做法是:用限制酶将供体细胞中的DNA切成许多片段,将这些片段分别载入运载体,然后通过运载体分别转入不同的受体细胞,让供体细胞提供的DNA(即外源DNA)的所有片段分别在各个受体细胞中大量复制(在遗传学中叫做扩增,如使用PCR技术),从中找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再用一定的方法把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分离出来。

如许多抗虫抗病毒的基因都可以用上述方法获得。

用鸟枪法获得目的基因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缺点是工作量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又由于真核细胞的基因含有不表达的DNA片段,一般使用人工合成的方法。

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主要有两条。

一条途径是以目的基因转录成的信使RNA为模版,反转录成互补的单链DNA,然后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基因。

另一条途径是根据已知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相应的信使RNA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推测出它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再通过化学方法,以单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目的基因。

重组干扰素

重组干扰素


欧美乙肝和丙肝感染人数较低,中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乙肝和丙肝患者,导致国内外干扰素产品结构差异较大。
1976
干扰素用于临床
用纯化的人白细胞干扰素成功治疗2例慢性乙肝患者,但是由于人白细 胞干扰素原材料来源有限,未能大量应用于临床。
关于乙肝
嗜肝DNA病毒:HBV

• •
本身无毒害:慢性发作:我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
顽强生命力 引起免疫反应→损坏肝脏
干扰素治疗乙肝:
• 抗病毒作用 • 免疫调节作用 • 抗纤维化作用
工程菌的特征:SmR、TcR、ApR 具有生产干扰素能力
构建与保藏
菌种建立
菌种特性 菌种库 工作菌种库
发酵
分离纯化
原始菌种
传代扩增
冻干保藏
加入甘油
QC:菌种特性、生产能力、质粒稳定性 菌种检查合格后,方可投产。
构建与保藏
菌种建立
菌种特性 菌种库 工作菌种库
发酵
分离纯化
主菌种库 或上一代 工作菌种 库
构建与保藏
菌种建立
菌种特性 菌种库 工作菌种库
发酵
分离纯化
干扰素α -2b基因的克隆 表达载体的构建 工程菌的构建
IFN基因连接质粒 转化E.coli 筛选鉴定阳性克隆
测序:人IFNα-2b基因序列,
pVG3
501bp,165aa
参考文献:元英进, 制药工艺学 ,2007,P223
构建与保藏
菌种建立
干扰素 II型干扰素 IFN-γ
IL10R2
III型干扰素
IFNLR1
https:///wiki/Interferon (retrieved on January 3, 2016 )

回眸干扰素研究历程,全面认识干扰素_百替生物

回眸干扰素研究历程,全面认识干扰素_百替生物

回眸干扰素研究历程,全面认识干扰素缪晓辉2007年是干扰素发现50年周年。

有关干扰素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涉及诸多领域,临床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充分肯定,尤其是干扰素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彻底打破了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无药可治”的局面,使得大量患者获益:或痊愈,或延长了寿命,或改善了生活质量。

干扰素的生物活性非常广泛,临床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

本文对干扰素的研(究)发历程和临床应用价值作简要评述。

一、病毒学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干扰素的发现病毒是一种最微小的生命物质,早年曾被定义为“可过滤因子”。

1892年Ivanowsky 发现了病毒颗粒,此后证实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寄生于细胞的微生物。

1935年Magrassi描述了一种现象:可引起脑炎的疱疹病毒株在家兔体内能够干扰同型脑炎病毒株的生长;同年Hoskin报道猴子感染黄热病毒亲神经株后能够免除同一病毒嗜内脏株的致死作用。

此后,上述“干扰现象”不断被发现,并确认非抗体和病毒本身所为。

1957年英格兰Mill Hill实验室的Isaacs和一位瑞士访问学者Lindenmann,发现鸡胚细胞与加热灭活的流感病毒一起处理后对活的流感病毒有抵抗能力,继而从细胞上清中分离出一种蛋白质,在干扰现象(interfere)的基础上命名其为干扰素(interferon)。

从此,干扰现象的神秘面纱被揭开。

从干扰素的发现和早期的研究历程,不难理解为什么干扰素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抗病毒因子。

二、干扰素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在内的许多具有免疫活性的蛋白质曾一度被称为淋巴因子(lymphokin),后来发现这些所谓淋巴因子可以由多种细胞产生,故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淋巴因子逐渐被细胞因子取代,而在当时,干扰素是最重要的细胞因子。

1979年至1987年间,Gresser 担任主编,先后出版了9集《Interferon》年系列丛书集。

1980年,国际干扰素研究协会还创办了一本名为《Journal of Interferon Research》的期刊,至1994年更名为《Journal of Interferon&Cytokine Research》,可见干扰素的地位。

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创新——中国首个基因工程创新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

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创新——中国首个基因工程创新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

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创新——中国首个基因工程创新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技术创新是实现市场创新的关键驱动力,它能够推动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为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快速响应提供了可能。

作为现代医药研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探索和扩展。

而重组人干扰素α1b(rhIFNα1b)作为中国首个基因工程创新药物,则充分展示了技术创新向市场创新的转化完美体现。

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一种由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新型干扰素药物,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由中国独立自主研发、生产和上市的重组干扰素制品。

这种药物可以在免疫系统中增强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等病症有重要作用。

重组人干扰素α1b所使用的基因重组技术,也被认为是现代生物技术中最优秀的一种技术,比传统技术具有更高效、更精准、更安全的特点。

为了实现市场创新,重组人干扰素α1b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药物研发周期漫长、成本高昂,需要投入大量的政策、资金、人力等资源。

其次,临床试验结果需要得到公认的严格证明,包括疗效、安全性、首次批发价等多个方面。

最后,在产品推广阶段,需要承担融资压力、竞争压力、市场领导力等多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重组人干扰素α1b选择了一条独特的路线,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技术创新,实现市场创新。

这条路线采用的关键策略包括加强科技创新,保持研发领先优势,按照国际化标准加强诊疗指南制定,积极发挥市场推动作用,打造品牌形象。

同时,公司还采用了先期投入、后期收益的模式,鼓励客户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并在产品使用上予以支持,以便在市场上取得更大的份额。

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共同推动下,重组人干扰素α1b得以获得市场上的成功。

以国药控股为例,公司在产品推广上不断精细化、提高范围覆盖能力,为医疗、研究机构、医保等多个领域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凭借超过四十个国家的注册证和超过四百个专利的保护优势,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全球同类产品市场中举足轻重。

干扰素的研究概论

干扰素的研究概论

华中农业大学毕业论文中国·武汉二○一二年四月目录姓名 (1)摘要 (3)关键词 (3)Abstract (3)Key words (3)前言 (4)1 干扰素的发展历程 (4)1.1 干扰素出现的背景——病毒肆虐的年代 (4)1.2 干扰素之源——干扰素发现者Alick Isaacs (4)1.3 干扰素的定义 (4)1.4 发展概况 (5)1.5 干扰素(IFN)分类 (5)1.5.1 普通干扰素 (5)1.5.2 长效干扰素 (5)1.6 作用机制 (6)2 干扰素的生产工艺过程 (6)2.1 菌种制备 (6)2.2 种子罐培养 (6)2.4 菌体收集 (6)3 干扰素发酵过程控制 (6)3.1 溶解氧控制 (7)3.2 温度控制 (7)3.3 pH值 (7)4 干扰素的应用前景 (7)参考文献 (8)致谢 (8)干扰素的研究概论摘要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诱导生物细胞后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糖蛋白,自发现后一直处于细胞因子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前沿。

干扰素首先作用于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经信号转导等一系列生化过程,激活细胞基因表达多种抗病毒蛋白,实现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本文叙述了干扰素的作用原理、特点以及生产,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干扰素;生物活性;细胞因子;AbstractInterferon is interferon induced by the guide to living agent biological cells produce a kind of highly active muti_function glycoprotein, after the discovery has been in the cell factors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field. Interferon in the role of the first cell receptor interferon,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so on a series of biochemical process, the activation cell gene expression of antiviral protein, and to realize the inhibition of the viru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ole of the interferon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was prospected.Key wordsIFN;Biological;CellFactor;前言干扰素是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在研究流感病毒的干扰现象时发现的。

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扁平 疣疗效观察
2023-10-27
目录
• 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扁平 疣的背景
• 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扁平 疣的实验设计
• 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扁平 疣的疗效观察
• 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扁平 疣的安全性分析
目录
• 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扁平 疣的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 扁平疣的背景
扁平疣的简介
扁平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 ,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 染引起。
扁平疣通常表现为皮肤表面光 滑的扁平丘疹,主要分布在面 部、手背和前臂等部位。
扁平疣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物理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的简介
好,安全性高。
研究不足与展望
当前的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 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对于不同种类的扁平疣,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的 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病原体进 行深入研究。
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扁平疣的具体作用机制 尚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重组人干扰素(ifnα2b)治疗扁平疣的研究现状
已有研究表明,重组人干扰素 (ifnα2b)治疗扁平疣具有较好的疗效 和安全性。
研究还发现,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如 维A酸、外用糖皮质激素等可以增强 疗效,降低复发率。
国内外多项临床试验证实,ifnα2b 干扰素局部注射或外用治疗扁平疣 的疗效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间 、药物剂量等因素有关。
无效
疣体无变化或缩小不到20%,皮肤状况无 改善。
疗效观察结果

重组人干扰素α1b说明书

重组人干扰素α1b说明书

重组人干扰素α1b说明书【中文名称】重组人干扰素α1b【产品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功效主治】本品适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和某些恶性肿瘤。

已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毛细胞白血病。

已有临床试验结果或文献报告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如带状疱疹、尖锐湿疣、流行性出血热和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等有效,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黑色素瘤、淋巴瘤等。

【化学成分】主要组成成分:重组人干扰素α1b【药理作用】本品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

干扰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细胞毒作用,有效的遏制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清除早期恶变细胞等。

急性毒性试验:小白鼠尾静脉注射人用量3倍(按体重计算)的本品,无急性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试验:狗注射人用剂量5.6倍和28倍;大白鼠注射人用剂量的5.6倍、28倍和140倍(均按体重计算),分别连续注射3个月【药物相互作用】使用本品时应慎用安眠药及镇静药。

【不良反应】本品不良反应温和,最常见的是发热、疲劳等反应,常在用药初期出现,多为一次性和可逆性反应;其他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有头痛、肌痛、关节痛、食欲不振、恶心等;少数病人可能出现颗粒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象异常,停药后可恢复。

如出现上述患者不能忍受的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减少剂量或停药,并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

【禁忌症】1 已知对干扰素制品过敏者。

2 有心绞痛、心机梗塞病史以及其他严重心血管病史者。

3 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本品的副作用者。

4 癫痫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

【产品规格】10μg【用法用量】每支用灭菌注射用水1ml溶解,肌肉或皮下注射。

剂量和疗程如下:慢性乙型肝炎:本品30~50μg/次,隔日1次,皮下或肌内注射,疗程4~6个月,可根据病情延长疗程至1年。

重组人干扰素α2a

重组人干扰素α2a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从干扰素最初发现到现在已经过去50年,当年英国科学家Isaacs和Lindenmann发现用加热灭活的流感病毒孵育小鸡尿囊绒膜会产生一种物质,它能对肝病毒的感染产生抵抗。

1957年,Proc R Soc Lond B Biol Sci刊登了他们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Isaacs和Lindenmann将这种因子命名为干扰素(INTERFERON)。

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对干扰素的研究更加深入,各型干扰素、干扰素亚型及其功能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目前已经确认干扰素三种主要生物学作用为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同时,由于DNA重组技术应用,干扰素制备技术也得到很大提高, 干扰素的研制经历了人白细胞干扰素、重组技术干扰素等阶段。

但在重组DNA技术发展和应用以前,分离纯化工艺的收率较低,而且有潜在病毒污染的危险。

1981年重组DNA技术的成功,提供了一种经济的方法得以产生大量纯化的重组人干扰素。

【1】干扰素是一组多功能的细胞因子,根据其氨基酸结构、抗原性和细胞来源,可将其分为三类:IFN-α, IFN-β和IFN-γ。

α干扰素为多基因产物,分为许多亚型,其中IFN-α1b主要用于抗病毒治疗、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以及免疫调节。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1995年版开始收载细胞因子类制品,分别是“冻干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 “冻干基因工程干扰素α2a”。

“冻干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是用特定的诱生剂诱导健康人白细胞,经提取后制成的冻干干扰素。

由于该制品生产原料来源困难,工艺复杂,收率低,价格昂贵,并且具有血源性病毒污染的潜在风险,随着基因工程干扰素的出现已被淘汰,《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不再收载该制品。

从《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起,采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干扰素α1b制品命名为“重组人干扰素α1b”。

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将人干扰素α1b的编码基因引入某种工程菌(大肠杆菌)后,高效地表达该基因产物,再经分离、纯化、冻干制得。

干扰素的工艺制备流程

干扰素的工艺制备流程

干扰素的工艺制备流程干扰素是一种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

干扰素的制备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实现的,下面将介绍干扰素的工艺制备流程。

1. 基因克隆在干扰素的工艺制备中,首先需要进行基因克隆。

这一步是将目标基因与表达载体连接起来,形成重组 DNA 分子。

常用的表达载体包括质粒和病毒载体。

基因克隆的具体步骤如下:1.1 选择目标基因:根据所需要制备的干扰素类型,选择相应的目标基因序列。

1.2 购买引物:根据目标基因设计引物,并购买合成。

1.3 PCR 扩增:使用引物进行 PCR 扩增,得到目标基因的 PCR 产物。

1.4 酶切与连接:将目标基因的 PCR 产物切割与载体进行连接,形成重组 DNA 分子。

常用的酶切酶有 EcoRI、BamHI、XhoI 等。

1.5 转化:将重组 DNA 转化至宿主菌中,如大肠杆菌,以便后续大规模培养。

2. 克隆表达在克隆表达阶段,需要将重组 DNA 导入到宿主细胞中,并使其表达干扰素。

克隆表达的具体步骤如下:2.1 酵母菌检测: 通过将宿主细胞转化至酵母菌中,进行孢子碟试验来筛选高表达的菌株。

2.2 培养: 选取高表达的菌株进行大规模培养,提供充足的菌体用于干扰素的表达。

2.3 诱导表达: 通过添加合适的诱导剂,如等温诱导或化学诱导,使菌体产生干扰素。

2.4 培养时间控制: 根据不同的干扰素类型,确定合适的培养时间。

2.5 菌体破碎: 将培养得到的菌体进行破碎,以释放干扰素。

2.6 干扰素纯化: 利用分离纯化技术,如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等,对菌体提取液进行纯化,得到纯净的干扰素。

3. 干扰素的活性检测制备干扰素后,需要对其进行活性检测,以确保其具有预期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干扰素活性检测的方法有多种,包括:3.1 细胞抑制实验:通过对目标细胞进行处理,并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来判断干扰素抑制细胞生长的能力。

3.2 抗病毒实验:通过对目标病毒感染细胞进行处理,并观察细胞感染情况,来判断干扰素抗病毒能力。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是一种生物制药产品,可以抑制病毒和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

本文将介绍重组人干扰素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和了解。

一、重组人干扰素的基本概念重组人干扰素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人体干扰素,其基因来自于人类正常细胞。

通过重组DNA技术,将人体细胞中产生干扰素的基因插入到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等微生物中进行大规模培养,制备出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的重组人干扰素。

二、重组人干扰素的作用机制重组人干扰素主要通过干扰病毒和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发挥其治疗作用。

干扰素通过与病毒感染的细胞结合,阻止病毒进一步复制,并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其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实现对肿瘤的治疗。

三、重组人干扰素的用途重组人干扰素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抗病毒治疗:重组人干扰素被广泛应用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病毒感染的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减少病情恶化。

2. 抗肿瘤治疗:重组人干扰素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慢性髓性白血病、黑色素瘤、肝细胞癌等,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

3. 免疫调节治疗:重组人干扰素可以改善免疫功能,用于多种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如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等。

四、使用重组人干扰素的注意事项1. 使用前需详细了解重组人干扰素的禁忌症和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用药;2. 使用过程中要经常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特别是长期使用时;3. 使用时需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规定剂量进行,避免过量使用或擅自停药;4. 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保证药物质量不受影响;5.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发热、乏力、肝功能异常等,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并予以处理。

总结:重组人干扰素是一种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的生物制药产品。

它通过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病毒感染和恶性肿瘤。

重组人干扰素α论文

重组人干扰素α论文

重组人干扰素α【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1b;儿科;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30-01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一种采用健康人白细胞来源的干扰素基因克隆和表达的基因工程干扰素,由于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品低、不易产生中和抗体等优点,近年来在儿科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重组人干扰素α-1b在儿科疾病的临床应用做一简要总结。

1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刘向萍等[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在喘憋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罗音消失及退热天数均有明显缩短(p<0.01),治疗过程未见不良反应。

陈亚民等[2]将119例新生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和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和51.85%,干扰素组在鼻塞消失和退热时间均比利巴韦林组缩短(p<0.01),干扰素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2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杨华等[3]将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静滴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照组以包括抗病毒、输液并根据病情应用抗生素及对症和支持疗法的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在发热、呕吐、抽搐、昏迷和头痛等症状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3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高小俐等[4]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治疗中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im,有效率达97.5%,症状消失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或p<0.01)。

提示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好转快,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4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邓燕艺等[5]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和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总有效率分别为92.2%和71.4%,远期疗效观察(随访6个月以上)分别复发2例和14例,疗效显著。

重组人干扰素生产工艺

重组人干扰素生产工艺

重组人干扰素生产工艺一、简介重组人干扰素(Interferon)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蛋白,在生物制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方面。

重组人干扰素生产工艺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体细胞中制造干扰素的基因导入细菌、真菌或动植物细胞中,并通过发酵、提取等步骤最终制备重组人干扰素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重组人干扰素生产工艺的关键步骤、技术原理及优化方法。

二、生产工艺步骤1.基因克隆和表达载体构建:–选择适合的重组表达宿主菌,如大肠杆菌、毕赤酵母等。

–将编码重组人干扰素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构建表达载体。

–将表达载体导入宿主菌细胞中,实现干扰素基因的表达。

2.发酵过程:–设计合适的培养基,满足宿主菌的生长和表达需求。

–进行适当的培养条件控制,如温度、pH值、氧气供给等。

–监测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情况和干扰素的表达水平。

3.重组人干扰素的提取与纯化:–通过离心、超滤等方法将细菌或细胞破碎,释放干扰素。

–采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技术进行干扰素的纯化和富集。

–进行最终的纯化步骤,得到高纯度的重组人干扰素。

三、关键技术原理•基因克隆: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将其插入适当的表达载体中。

•表达调控:通过调控启动子、转录子等元件来控制干扰素基因的表达水平。

•蛋白质纯化:利用蛋白质的生物特性,如大小、电荷等,选用不同的层析技术进行纯化。

四、工艺优化方法1.菌种优化:选择高表达、稳定的宿主菌株,优化质粒结构。

2.培养条件优化:根据宿主菌的生长情况,调整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

3.表达调控:利用诱导剂、转录启动子等手段调控干扰素基因的表达水平。

4.提取纯化优化:优化破碎、纯化过程,提高干扰素的产率和纯度。

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的生产工艺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技术,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和条件,可以提高干扰素的产量和纯度,满足临床和市场需求。

未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组人干扰素生产工艺将进一步精细化和高效化,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大的益处。

干扰素的制备

干扰素的制备

把得到的杂交阳性克隆中的重组质粒 DNA放到一个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中进行 翻译,对每一个翻译体系的产物进行抗病 毒的干扰素活性检测,经过多轮筛选获得 了产生干扰素的cDNA。 最后将干扰素cDNA克隆入大肠杆菌表 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进行高效表达。
二、基因工程干扰素的制备
制备种子液 发酵培养 提 半成品制备 半成品检定 分装 干 成品检定 成品包装 启开种子 粗 冻
1、半成品检定
(4)纯度 纯度 电泳纯度用非还原型SDS-PAGE法,银染显色应 为单一区带,经扫描仪测定纯度应在95%以上。
( 5)相对分子量测定 )
还原型SDS-PAGE,加样量不地域微克,同时用 已知相对分子量的蛋白标准系列做对照,以迁移率为横 坐标,相对分子量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计算相对分子 量。与理论值比较,误差不得高于10%。 (6)残余外源性 )残余外源性DNA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 用放射性核素或生物素探针法测定,每剂量中残 余外源性DNA应低于100pg。
(1)物理性状 物理性状
2、成品检定
冻干品白色或微黄色疏松体,加入注射水后 不得含有肉眼可见不溶物。 (2)鉴别试验 鉴别试验 应用ELISA或中和试验检定。 (3)水分测定 水分测定 用卡氏法,应低于3%。 (4)无菌试验 无菌试验 同半成品。
(5)热原质试验 热原质试验 同半成品检定。 (6)干扰素效价测定 干扰素效价测定 同半成品检定,效价不应低于标示量。 (7)安全试验 安全试验 取体重为350-400克豚鼠3只,每只腹侧皮下注 射量为成人每千克体重临床使用最大量的3倍,观察7 天,若豚鼠局部无红肿、坏死、总体重不下降,说明 成品合格。 取体重18-20克小鼠5只,每只尾静脉注射剂量按 人每千克体重临床使用最大量的3倍,观察7天,若动 物全部存活,说明成品合格。

基因工程重组人干扰素概述

基因工程重组人干扰素概述

基因工程重组人干扰素概述来源:白细胞、成纤维细胞、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等功能:抗病毒感染、抗肿瘤生长免疫调节(较弱)其中IFN-α为多基因产物,有23种以上的亚型。

II 型干扰素:干扰素γ(IFN )来源:活化的T细胞与NK细胞产生功能:免疫调节➢提高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增强Tc细胞与NK细胞的杀伤活性➢抑制TH2细胞形成,下调体液免疫应答➢趋化作用➢抗病毒与抗肿瘤作用(次要)2. 根据动物来源确定分类,比如人干扰素(HuIFN),小鼠干扰素(MuIFN)。

免疫调节作用表现在对宿主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如对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与NK细胞等均有一定作用。

●对巨噬细胞的作用:IFNγ可使巨噬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增加,增强其抗原递呈能力;此外还能增强巨噬细胞表面表达Fc受体,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免疫复合物、抗体包被的病原体与肿瘤细胞。

●对淋巴细胞的作用:干扰素对淋巴细胞的作用较为复杂,可受剂量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一致的效应。

在抗原致敏之前使用大剂量干扰素或者将干扰素与抗原同时投入会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而低剂量干扰素或者在抗原致敏之后加入干扰素则能产生免疫增强的效果。

在适宜的条件下,IFNγ对B细胞与CD8+T细胞的分化有促进作用,但不能促进其增殖。

IFNγ能增强TH1细胞的活性,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但对TH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因此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IFNγ不仅抑制TH2细胞产生IL-4,而且抑制IL-4对B细胞的作用,特别是抑制B细胞生成IgE。

●对其它细胞的作用:IFNγ对其他细胞也有广泛影响:①刺激中性粒细胞,增强其吞噬能力;②活化NK细胞,增强其细胞毒作用;③使某些正常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某些上皮细胞与结缔组织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发挥抗原递呈作用;④使静脉内皮细胞对中性粒细胞的粘附能力更强,且可分化为高内皮静脉,吸引循环的淋巴细胞。

ifn-α 是什么

ifn-α 是什么

ifn-α 是什么
ifn-α 是干扰素的简称。

是机体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是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反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接近的低分子糖蛋白。

干扰素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干扰素有很多亚型,其中最大的一类亚型是α-干扰素。

重组人α-干扰素,是从人白细胞中克隆出α-干扰素基因,通过先进的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大规模生产出的人α-干扰素。

与天然α-干扰素相比,它纯度高、副作用低、疗效更确切。

重组人α-干扰素亚型较多,其中α-1b是正常中国人体内产生最多的一种亚型,经临床实验证明重组α-1b干扰素具有疗效显著,而副作用显著低于α-2a和α-2b的特点,因而更适合黄种人使用。

干扰素基础知识

干扰素基础知识

干扰素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

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目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23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一、干扰素药物类别:抗肿瘤药,抗病毒药;所属类别:生物反应调节剂药物名称:干扰素英文名称:Interferon药物别名:序号中文别名英文别名一.α干扰素制剂/规格:序号制剂规格1.注射剂5×10。

单位(1 ml);1×106。

单位(1 ml);2.冻干剂l×10。

单位成份/化学结构:序号成份化学结构药理作用:1.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活性不是杀灭而是抑制病毒,它一般为广谱病毒抑制剂,对RNA和D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当病毒感染的恢复期可见干扰素的存在,另一方面用外源性干扰素亦可缓解感染。

2.抑制细胞增殖干扰素抑制细胞分裂的活性有明显的选择性,对肿瘤细胞的活性比正常细胞大500~1000倍。

干扰素抗肿瘤效果可以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通过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限制肿瘤的生长。

3.诱导细胞凋亡:干扰素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杀灭肿瘤细胞。

4.干扰素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免疫调节作用,对巨噬细胞及NK细胞也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药动学:干扰素在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后入血的速度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在血中测到。

肌内注射后Tmax为5~8小时。

一次肌注:106单位,血清浓度为100单位/ml,这比在病毒感染时自然产生的干扰素量为高。

循环中的干扰素半衰期为2~4小时。

重组人干扰素的功能主治

重组人干扰素的功能主治

重组人干扰素的功能主治什么是重组人干扰素?重组人干扰素(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一种蛋白质药物。

它是仿制自人体天然产生的干扰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抗病毒、抗肿瘤等功能。

重组人干扰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重组人干扰素的主要功能重组人干扰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功能,主要包括:1.抗病毒功能:–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抗病毒能力;–调节炎症反应,降低病毒引起的炎症损伤。

2.抗肿瘤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

3.免疫调节功能:–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激活和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

4.抗炎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重组人干扰素的主要主治疾病重组人干扰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以下主要疾病:1. 慢性乙型肝炎•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功能,可以减轻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和损伤;•长期应用能够改善肝功能,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2.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可以通过抗病毒功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多种途径抑制肝癌的进展和发生。

3. 慢性丙型肝炎•通过抗病毒作用,可以减轻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和损伤;•可以改善肝功能,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4. 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重组人干扰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调节免疫功能,延缓或控制多发性骨髓瘤的进展。

5. 皮肌炎和多分类肌炎•重组人干扰素可以通过抗炎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6.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重组人干扰素可以减少炎症反应,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预防血栓形成。

7. 乳腺癌、肺癌等实体肿瘤•重组人干扰素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提高肿瘤的敏感性。

2024年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市场规模分析引言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旨在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在市场中的规模,并对其市场前景进行展望。

市场概述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生物制品,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和较少的副作用。

该产品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感染和肿瘤疾病。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市场规模分析市场规模历史数据分析根据历史数据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在过去五年中,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达到X%。

这主要得益于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对其治疗效果的认可度提高。

市场规模预测根据市场趋势和需求增长的预期,未来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预计在未来五年中,市场规模将以每年X%的增长率增加。

这主要受益于人们对生物药物疗效的认可度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竞争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市场竞争。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家生产商,提供着类似产品。

竞争主要来源于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

为了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企业需要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市场前景展望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物药物需求的不断增加,该产品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方法和新的适应症可能出现,将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需要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此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也是促进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

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市场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以上为2024年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市场规模分析的Markdown文档。

发酵产品---干扰素

发酵产品---干扰素

初级分离
盐析: 加硫酸铵,2℃~10℃,搅匀,静置过夜。 离心:连续流离心机,16000 r/min 保存:收集沉淀,粗干扰素,4℃保存。
干扰素纯化工艺过程
➢ 溶解粗干扰素 ➢ 沉淀除杂质 ➢ 疏水层析 ➢ 无菌过滤分装
溶解粗干扰素
• 用超纯水配制纯化缓冲液。 • 在2~1O℃将粗干扰素倒入匀浆器中,加pH7.5磷酸缓冲液,
发酵产品---干扰素
1
干扰素概述
2
生产干扰素的菌种
3
发酵工艺过程
4
发酵过程控制
5
分离纯化过程
干扰素?
干扰素的价值 干扰素应用前景
干扰素是一种细胞因子,是目前所知机体 发挥抗病毒作用最快的第一病毒防御体系, 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抑制病毒感染、 阻止病毒在体内扩散、促进痊愈;调节免 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
匀浆,使之完全溶解。
沉淀除杂质
待粗干扰素完全溶解后,用磷酸将溶液调至pH5.0,进行蛋 白质等电点沉淀
疏水层析
干扰素吸附在疏水层析柱中 除去非疏水性蛋白
洗脱与收集:0.01M磷酸缓冲液(pH8.0)
无菌过滤分装
• 0.22 μm滤膜过滤干扰素溶液 • 分装 • -20℃以下的冰箱中保存。
(2)培养基组成
种子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宜丰富些,尤其是氮源的含 量应较高(即C/N低)。相反,对于发酵培养基,氮源 含量应比种子培养基稍低(即C/N高)。
(3 了提高发酵罐的供氧能力,往往需要增大搅拌转速, 增加空气流量,或通入纯氧
(4)温度
对于采用温度控制基因表达或质粒复制的基因工程 菌。发酵过程一般分为生长和表达两个阶段。
(5)pH值
采用两段培养法,在生长和生产阶段分别控制在各 自最佳pH值,对提高干扰素的发酵水平非常有利。 可在发酵后期降低pH值,从而造成大量蛋白酶失活, 减少干扰素的水解,提高干扰素的积累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来源、基因序列和氨基酸组成分类I 型干扰素: IFNα、IFNβ、IFN τ、IFN ω来源:白细胞、成纤维细胞、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等功能:抗病毒感染、抗肿瘤生长免疫调节(较弱)其中IFN-α为多基因产物,有23种以上的亚型。

II 型干扰素:干扰素γ(IFN )来源: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功能:免疫调节提高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 增强Tc细胞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抑制TH2细胞形成,下调体液免疫应答趋化作用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次要)2. 根据动物来源确定分类,例如人干扰素(HuIFN),小鼠干扰素(MuIFN)。

免疫调节作用表现在对宿主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如对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等均有一定作用。

●对巨噬细胞的作用:IFNγ可使巨噬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增加,增强其抗原递呈能力;此外还能增强巨噬细胞表面表达Fc 受体,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免疫复合物、抗体包被的病原体和肿瘤细胞。

●对淋巴细胞的作用:干扰素对淋巴细胞的作用较为复杂,可受剂量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应。

在抗原致敏之前使用大剂量干扰素或将干扰素与抗原同时投入会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而低剂量干扰素或在抗原致敏之后加入干扰素则能产生免疫增强的效果。

在适宜的条件下,IFNγ对B细胞和CD8+T细胞的分化有促进作用,但不能促进其增殖。

IFNγ能增强TH1细胞的活性,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但对TH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因此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IFNγ不仅抑制TH2细胞产生IL-4,而且抑制IL-4对B细胞的作用,特别是抑制B细胞生成IgE。

●对其它细胞的作用:IFNγ对其他细胞也有广泛影响:①刺激中性粒细胞,增强其吞噬能力;②活化NK细胞,增强其细胞毒作用;③使某些正常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某些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发挥抗原递呈作用;④使静脉内皮细胞对中性粒细胞的粘附能力更强,且可分化为高内皮静脉,吸引循环的淋巴细胞。

二重组干扰素的临床应用●广谱抗病毒活性(rhuIFNα)慢性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直接抗肿瘤活性(rhuIFNα)毛细胞和慢性髓样白血病、 Kaposi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调节活性——治疗慢性肉芽肿瘤(rhuIFNγ)●多发性硬化症 rhuIFNβ对已知基因序列的干扰素 , 基因文库的调用可以用其序列 3' 端和5' 端部分事先用同位素标记过的序列作为探针 , 通过杂交的方法进行调用。

由于干扰素基因的种属特异性不是很大 ,| 可以用人的干扰素基因为同源探针 , 从鼠基因文库中调出相应的干扰素基因 , 其方法将在下文 1 中提到。

| 对于扰素基因的取用 , 不仅可以使用构建基因文库的方法 , 对已了解其氨基酸或核昔酸割成的干扰素也可以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先合成其编码的 DNA 序列 ,再对其进行表达。

化学合 | 成方法包括固相合成法及液相合成法两大类。

与利用基因文库的方法相比 , 化学合成法比较 | 复杂 , 由于每加入一个核昔酸就会有一定比例的错误掺入、基因重叠、基因缺失等情况 , 并且在 l 整个合成过程中这种错误不断积累 , 因此该方法适合比较短的基因 , 而对长的基因则有目的产 | 物含量低、产物纯化困难的缺点。

但它也有优点 , 如可根据研究的需要对一些氨基酸进行定点| 突变 , 或根据宿主菌的特性 , 在不改变其氨基酸组成的情况下使用宿主的偏爱密码子 , 以提高 | 产物的产量。

|对于不同亚型的干扰素 , 由于同源性较高 , 可以用相同的引物从诱导的小鼠细胞系中提取mRNA 混合物进行反转录和扩增 , 然后用亚型特异性探针对 CDNA 混合物进行 Southern 印迹 , 这样便可将序列上相差较小的同种、不同亚型的干扰素基因进行分离 , 为生产高纯度的单一干扰素提供了方法 O三、表达方法随着对干扰素研究的深入 , 人们了解到鼠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主要位于氨基酸序列上的10~40 位、 78~107 位、 123~166 位的 A 、 B 、 C 区 , 尤其是位于 78 和 79 位的氨基酸对抗病毒 | 活性十分重要。

而人 IFNt1 的121~136 位对抗病毒活性作用较大 , 人 IFN 子的 N 端 10 个集 | 基酸也是保持其活性所必需的。

对干扰素结构的了解为更好地构建基因表达奠定了基础。

干 | 扰素最初是用其外源序列进行表达的 , 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嵌合表达的干扰素往往优于单一干扰素 , 因此出现了较多的嵌合表达形式 ,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IFN- α的表达家蚕作为一种用于表达外源基因的宿主有易于养殖、生产周期短、夕阳基因表达量高的优点 , 同时由于家蚕为真核生物 , 能对表达产物自行进行糖基化修饰 , 产生有生物活性的蛋白 , 并且在产物提取的过程中只要将家蚕进行匀浆 , 再进行抽提即可 , 操作上十分方便 , 因此 , 它在基因工程领域内被广泛应用。

下面便以人 IFN, α的生产为例介绍家蚕表达体系在干扰素生产中的应用。

用家蚕核型多角病毒 BIIINPV 体外感染的家蚕传代细胞株 BM-N 通过噬菌斑法纯化得到 BmNPV 的τ 3 亚型。

利用从感染脂肪体 mRNA 制得的 CDNA 为探针 , 对其多角蛋白序列进行检验 , 其中 10.5kb 的EcoR I 片段及 3.9 灿的 HindE 片段可与探针杂交 , 将 10.5 灿的EcoR I 片段克隆到 pBR322 中 , 产生质粒 pBmE360 对其用 HindE 切 , 得到 3.9kb 片段 , 其中 | 含有多角蛋白全部序列 ( 图 123 中为黑色框架 ), 将该片段插入 pUC9 的 HindE 位点 , 产生质 | 粒p9H18 。

将 p9H18 用 EcoR I 切后于 50U BAL31 外切核酸酶缓冲液中23 ℃水浴 10min, 更 | 掐锺油油菲如 n 入 07 倍他烈的。

气 mnlAd EDTA 终止反应。

将截短的 p9H18 片段用 Hind E i切 , 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 2.7kb 的 Hind 皿平头末端片段 , 将其插入 pUC9 即p9B310的 Hind HI-Sma I 位点 O 另外 , 将 pBmE36 的 3.1 峙的 HindE 片段连接到 pUC8 上 , 得到质粒 p8H225, 用 EcoR I 及 Aat E 切 , 得含有多角蛋白基因下游 3.1kb 基因的 3.5kb 片段 , 将其连接到p9H18 的 4.7kb 的 EcoR IAat E 片段上 , 产生杂交质粒 p89B310,它在启动子下游含有多聚接头 (EcoR I 、 BamH ISma I 、 Sal I 、 Pst I 位点 ) 。

将从基因文库中用 183bp 探针调出的在 ATG 后含有 Sma I 位点 ( 即有序列 CCCGGGATG) 的 IFNm α J 基因片段连接到 p89B310 上 , 便构建成质粒 pIFN2B310 。

将 pIFN2B310 与病毒基因组 DNA 便可共转染 BM- N 细胞系或家蚕幼体 , 其具体操作如下 : 向 2.5mL 含有 0.25molACaCl2 、 10 μ g BmNPV DNA 及 65 μ g pIFN2B310 的溶液中加含 0.28II1014NaCl 、 0.7mmoi/L Na2C03 、 0.7IIIII1014 Na2HP04 、 50mmol/L EfEPE (pH 7.1) 的缓冲液 , 进行沉淀。

取 0.45ml 沉淀加至 4.5mi 含 3 × 106 个细胞的培养液中 ,12h 后换液一次 , 再培养 4d, 即可得到重组病毒 BmIFN2B310 。

用两个噬菌斑单位的病毒感染 3 ×106 个 BM-N 细胞或用 50 μL3 ×105 个噬菌斑单位的病毒溶液注人家蚕幼体 , 培养 24h 后收集培养液便可得到干扰素。

2.IFN- 目的表达将人 IFN-R 基因 HimdE 片段插人载体 pSV2-dhfr 中 SV40 晚期启动子 PL 下游的 Pvu E 位点。

用此重组质粒与带有黄瞟岭磷酸核糖转移酶 (XGPRT) 基因的质粒 pSU--gpt 共转染次黄瞟岭磷酸核糖转移酶 (HGPRT) 基因缺陷小鼠的骨髓瘤 (sp24) 细胞 O 经过霉盼酸及氨基喋岭培养基筛选 , 便可得到表达人 IFN-R 。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将含有人 IFN-p 基因的重组质粒 pBV-92 用 EcoR I 及 Hind E 酶切 , 分别作为探针模板及插入片段 , 同时用 PvuII 切载体 pSVZdhfr 质粒 , 使其线性化后将外源基因插入。

将次黄瞟岭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缺陷的sp2/0 细胞在含有 10% 小牛血清、 10% 青链霉素的 DLfEM 培养基中传 3~4 代后在小空斑瓶中培养 24h, 成半悬浮状 ,400r/ 勺 1in 离心 5min 将细胞沉积加入新鲜培养基 , 再培养 2~4h 。

转染液中含目的基因 pSVHIF 和标记基因 pSVZgpt( 比值为 10:1), 其中 DNA 浓度为 20 μ g/IIIlo 在 2IIIol/L CaCl263 阵、 10mmolATris-HCl (pH 7.1)428 μ L 中缓缓加入 2 × HeBs 液 (EEPES50mmol 只 L 、NaCl280mmolA 、 Na2HP040.75mmolA 、 0.75IIlII1014 Na2HP04,pH 7.1) 约 500 μ L, 加入 sp2/0 细胞培养物中 , 轻轻摇匀 37 ℃孵育 8h 。

再更换为含有黄瞟岭 250 μ g/mL 、次黄瞟岭 15 μ g/mL 、胸昔 10 μ g/mL 、氨基蝶岭。

-2 μ g/mL 、霉盼酸 25 问 /mL 的 DhEM 培养基 ,37 ℃ cq 孵箱中选择性培养。

一周后更换为含 250 μ g/mL 黄瞟岭的 D; 旧 M 培养基 , 继续培养 2 周以上 , 检查 IFN-P 活性。

3.IFN- γ的表达以鼠干扰素 MuIFN- γ为例 ( 图 12-3) 。

用含人IFN- γ编码区基因的探针与噬菌体γMG9 构建的鼠 M600 基因组 DNA 文库在 20% 甲酷胶中进行低严格性的杂交 , 膜用 0.3molANaCl 、0.03II1014 拧棱酸纳及 0.1%NaEbS04 在室温洗涤两次。

将结合的噬菌体用噬菌斑法纯化 , 提取 DNA 后 , 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切 ,以 1% 葡聚糖凝胶电泳纯化后与人 CDNA 探针杂交 , 将γ MG9 中与探针可以杂交的 10.5kb 的 BamH I 片段亚克隆到 pBR322 的 BaIIIH I 位点 , 产生质粒 pMG10.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