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质量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的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3.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
4.设计合理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质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于学生理解物质的属性、掌握基本的物理量有重要意义。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质量的定义、掌握质量的计量单位以及了解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实例为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体会质量的概念。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质量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在实验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质量的知识。
2.小组合作探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质量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3.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和进步。
4.实践性教学: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我通过设置合理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质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关注他们在课后作业和实践中的应用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初中物理八上6.1《质量》教案—教科版

初中物理八上6.1《质量》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案(教科版)采桑湖中学仇小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知道质量是物体一种属性(3)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2、过程和方法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认识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在天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熟悉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2)通过阅读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质量。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铁钉和铁锤谁重呢?为什么?他们都是由什么组成的?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从质量说起。

新知教学(一)质量的概念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12页上半部分教师出示课件,列举铁钉、铁锤、玻璃杯,教室中的桌子、椅子问题:这些东西我们都把它叫做。

铁钉、铁锤都是由制成,玻璃杯由制成,桌子、椅子由制成。

学生交流、讨论。

(1)归纳得出答案(2)教师:铁钉、铁锤、玻璃杯、桌子、椅子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

构成这些物体的铁、玻璃,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结论: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3)比较:汽车轮胎用的橡胶与自行车轮胎用的橡胶谁的多?木尺与桌子哪个用的木材多一些呢?教师:汽车轮胎用的橡胶更多。

桌子用的木材更多。

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课堂练习:1.下面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A、质量是物质的大小B、质量是物体的多少C、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D、质量是物体的大小2.一壶冷水的质量是2.5kg,放在炉子上烧开后称得其质量为2.4kg,这是因为()A、由于温度升高了,所以其质量变小了B、质量不会变小肯定是称量错了C、质量变小是因为水在烧开的过程中,部分水汽化的结果D、以上说法都不对(二)质量的单位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13页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物理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

2. 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科学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物理与法律的关系2. 物理学中的法律案例分析3. 法律法规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4. 学生分组讨论与思考题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物理与法律的关系。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资料和物理案例。

2. 准备教室环境,确保教学秩序。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物理与法律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

2. 案例分析:分享物理学中的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物理领域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在物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鼓励学生遵守法律、尊重科学。

6. 布置作业: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物理与法律的关系。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法庭或监狱,让学生亲身感受违法行为的后果。

2. 邀请法律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思考题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物理与法律关系的理解程度。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法律意识表现。

九、教学调整根据教学评价和反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总结在课程结束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1节《质量》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1节《质量》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主要介绍了质量的概念、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理解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质量这一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讲解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

2.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理解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2.天平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天平、砝码、测量工具。

2.课件:质量的定义、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对质量的认知,如“你们知道什么是质量吗?在生活中如何衡量一个物体的质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质量的定义,介绍质量的单位(千克、克、吨)以及换算关系。

让学生明确质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实验:让学生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天平,掌握测量质量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提问: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质量与物体的体积、形状、位置有什么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讨论:质量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质量守恒定律、质量控制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的概念、单位和测量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些日常物品的质量,并填写实验报告。

8.板书(5分钟)质量的定义、单位、换算关系以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通用14篇)

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通用14篇)

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通用14篇)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要点设计——初中物理第一册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

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

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本章而言,涉及到两个常用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其中两项基本技能。

所以,本章是基础的一章。

就本节而言,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的天平(本地区配置托盘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

因此,本节是基础的一节。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能力目标:①会调节天平平衡;②会使用游码;③初步学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④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3〉方法目标:①继续学习"从现象出发,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②继续学习运用"关键词归纳法"归纳文段要点;③初步学习"实验探索法"发现事物内部规律的学习方法。

〈4〉德育目标:①在质量初步概念的引出过程中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②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虽说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教材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较低,因此,它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天平作为一种常用测量质量工具,是后续章节有关实验的不可或缺的仪器;并且,它是质量测量中一种较为精密工具,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习天平的使用。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物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制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的优良品质。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学科与法律法规的关系2. 知识产权保护3. 安全法规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4. 交通法规与物理知识5. 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理学科与法律法规的关系,分析典型案例。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物理教材及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 实验器材:进行物理实验所需的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物理学科与法律法规的关系,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知识产权保护、安全法规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交通法规与物理知识等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6. 课后作业:布置与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验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物理学科与法律法规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或警察局,了解法律执行和执法过程。

2. 邀请法官或警察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3.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八、教学反思1. 评估学生对物理学科与法律法规的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法律意识。

2. 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考虑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2011年9月5日)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2011年9月5日)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主讲教师:伍廷权时间:2012年9月7日培训目的:1、增强物理学科教师基本法律意识,以便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通过培训,使每个物理学科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渗透什么样的法律法规内容。

培训内容及过程:一、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中应渗透的法制教育内容:第一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第四十七条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限制作业时间,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采取措施,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的。

第一章第五节《声的利用》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五条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二)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三)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布置讨论任务,如“探讨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或“设计一个简易的质量测量装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讨论任务。
(四)总结归纳
1.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质量的概念、特性和测量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实例引入质量概念,如购物时称重、烹饪时的食材称量等,引发学生对质量的思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不同的程度上都能得到提高。总之,本节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质量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理解质量的特性,能够正确描述质量的本质。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质量的概念,让学生感受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最后,通过典型例题分析,让学生学会将质量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同一物体在地球和月球上的质量不同?”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特性。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质量的计量单位:学习质量的计量单位,包括克、千克、吨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关系:让学生掌握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的特性。
4. 实际物体质量的测量:学习使用天平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进行实际操作。
5. 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了解质量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质量守恒定律等。
(2)1千克等于____克。
A. 1000 B. 100 C. 10 D. 1
2. 填空题: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的改变而改变。
(2)购物时,我们通常使用____来测量商品的质量。
3. 计算题:
(1)一块苹果的质量是200克,一块香蕉的质量是100克,请问一块苹果比一块香蕉重多少克?
最后,在课堂小结和布置课后作业环节,我可能没有强调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为了加深学生对质量的理解和应用,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多地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4. 掌握实际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使用天平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5. 应用质量的知识:学生能够将所学质量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正确称量商品的质量,了解质量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质量守恒定律等。
6. 提高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特性和应用,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科学抽象能力,提高科学思维水平。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质量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理解质量的概念: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质量的定义,理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2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2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physics quality of Grade 8 Volume 1 of PEP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2篇前言: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本教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2、篇章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篇章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单位.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教学重难点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理解质量的含义,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学习指导一:质量——物体的一种特性【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08、109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一切物体由物质组成,一个铁锤比一个小铁钉所含的铁物质要多,物理上“质量”是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而生活中某产品的“质量”是指产品的优劣.2.质量通常用字母m 表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是 kg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 t、 g 和 mg .3.1kg=1000g,1t=1000kg.4.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 kg ;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6 t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 ;一张纪念邮票的质量约为50mg.【小组讨论】1.冰块熔化成水,状态变化了,质量没有变化.2.泥团捏成泥人,形状变化了,质量没有变化.3.飞船飞向月球,位置变化了,质量没有变化.4.将一铁块加热,温度变化了,质量没有变化.结论: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教师点拨】1.物理上的“质量”含义,与生活中所指的某某产品的“质量”优劣有区别.2.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改变,只看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跟踪训练】1.质量为1kg的水,全部结冰以后,冰的质量是 1 千克.如果1k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则水蒸气的质量是 1 千克.2.“解放牌”载重汽车本身的质量是3.8t,合3800千克=3.8×106克;一粒人工合成的金刚石的质量一般约为200mg,合 0.2 克=2×10-4千克.3.一根硬棒,下列哪种情况下其质量发生了变化(A)A.用车床车光滑,并制成某零件B.在炉中加热至300℃C.将棒拉成细铁丝D.将铁棒带到宇宙飞船上4.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相比较(C)A.木块的体积较大,所以所含物质较多B.铁块较重,所以所含物质较多C.木块和铁块质量相同,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样的D.无法比较其物质含量的多少5.试判断3×107mg所表示的质量可能是(B)A.一朵玫瑰花B.一只羊C.一头大象D.一杯水学习指导二:质量的测量——天平【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09、110页,完成下列问题:1.买卖食物都要称量食物的质量,通常我们用哪些器材称量质量?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天平测质量,生活中常用杆秤、台秤测质量.2.观察托盘天平构造,认清天平各部分名称和配套砝码的质量及个数.1.底座2.横梁3.托盘4.标尺5.平衡螺母6.指针7.分度盘8.游码3.熟记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①被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称量就是指天平一次可以测量的最大质量,底座铭牌上标注有称量);②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轻拿轻放,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小组讨论】怎样利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小铁块)质量:一放:天平应放在水平桌面上;二调:将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三测: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估计一下物体质量,用镊子按先大后小向天平右盘依次试加砝码,若所有合适的砝码都用上后,天平仍不平衡,则需调节游码,使横梁恢复平衡;四读:右盘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示数等于物体质量;五收:测量完毕,将物体取下,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以备下次使用.【教师点拨】1.调节平衡螺母,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静态平衡)或指针左右摆幅相等(动态平衡)时,天平横梁就是平衡的(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测量时要遵循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放砝码(左物右码)的原则.3.加砝码应先加大砝码后加小砝码(先大后小).4.调节游码相当于在天平的右盘中加减小砝码.5.读物体质量时,应该先读大砝码再读小砝码(先大后小),读游码示数应以游码左刻度线为准.【跟踪训练】1.一架托盘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标尺的左端,下列措施中可以使横梁平衡的是(A)A.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B.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C.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D.以上措施都可以2.用已经调好了的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C)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3.下图小石块的质量读数为27.2g.4.一架天平,测量前左盘低右盘高,未经调节,称得一铁块的质量是50克,那么铁块的实际质量应比50克小(填“大”或“小”);若用一个已生锈的砝码去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则测量的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填“大”或“小”).篇章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教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的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关联性。

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1.2 教学内容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意义。

物理学科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关联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物理学科中具体的法律问题。

第二章: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关联性2.1 教案目的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密切关系。

2.2 教学内容物理学科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物理实验中的安全法规和实验规范。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理学科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实践操作法:演示物理实验中的安全操作。

第三章:物理实验中的法律问题3.1 教案目的让学生了解物理实验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

3.2 教学内容物理实验中的安全法规和操作规范。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法律责任。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理实验中的安全法规和操作规范。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物理学科中的伦理问题4.1 教案目的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中的伦理问题。

4.2 教学内容物理学科中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物理研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理学科中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小组讨论法:讨论物理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案目的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展望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未来发展。

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展示法:展示物理学科与法制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六章:物理学科中的知识产权保护6.1 教案目的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和保护。

6.2 教学内容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物理研究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案例分析法:分析物理研究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案例。

第七章:物理实验中的环境保护7.1 教案目的让学生了解物理实验中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入质量概念,通过对比、实验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的内涵。在授课过程中,我还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还设计了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还在课堂上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动画演示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4.结合时事热点,如产品质量安全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质量的内涵,如“质量是什么?”,“质量与物体运动状态有什么关系?”等。
2.设计阶梯式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探究质量的计量单位、测量方法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注重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价,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常见的质量现象为切入点,如购物时称重、运动员体检等,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对质量问题的关注。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展示质量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质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实例,如猜重量游戏、质量排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究质量问题。
3.强调质量在物理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案、教学设计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质量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质量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教育学生珍惜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物理现象和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质量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在深入理解和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4.质量与密度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2.质量测量实验中误差的分析和处理。
3.质量与密度关系的抽象思维和模型建立。
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不同物体的质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质量的差异,引出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共同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换算关系。
2.质量测量方法的掌握及实验操作技能。
3.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其应用。
1.详细讲解质量的定义、单位及换算关系,并通过举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2.介绍质量测量的基本方法,如天平、电子秤等,并演示操作步骤。
3.讲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和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其应用。
4.分析质量与密度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节《质量》教学设计

第一节《质量》【设计意图】本节教学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人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比较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所有的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引人质量的概念: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质量的单位,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暴露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及时评价,加深学生对托盘天平的认识,进而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

最后通过活动的设计,不断地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以增强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整个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助协作的精神,整个教学设计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在因素,增加探究的趣味性,对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也是一个刺激,让学生处于要学、爱学、好学之中,使能力的培养寓于知识的运用之中。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有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以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质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全章的基础,只有掌握质量与天平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密度知识,完成质量测量和密度测定两个主要实验,所以实验和质量是本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物体的质量,采取分类比较的方法来总结质量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关于质量单位,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物体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的比较,让学生对质量的单位感性化;托盘天平的使用,主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和应用过程,以达到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目的【学情分析】借助生活经验,八年级学生对“物体”、“物质”和“质量”这些名词都较为熟悉,但对物体和物质的区别,特别是千克是物体质量的单位而不是物体重量的单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此外对质量单位还没有真正形成感性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知道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变、空间的位置、状态的改变而变化2.能对质量的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地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3.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比较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建立质量概念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过程中,养成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质量的概念,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学会用天平测量质量难点: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讨论、归纳和实验法教学准备:铁丝,矿泉水,自制跷跷板,分组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一、新课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今天老师再带你们玩一次。

人教版八上物理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上物理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3.设计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的特性,巩固所学知识。
5.通过课堂小结和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地描述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能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上物理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第一节《质量》,质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质量的概念和特性是学习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和互动环节,帮助学生建立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质量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汽车超载会影响交通安全?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交流和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分组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
2.鼓励学生互相提问、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能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质量的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物理学科充满兴趣,具备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能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运动员体检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质量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如购物时称重,引导学生关注质量的概念。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质量知识,让学生总结质量的定义、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等。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关注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同理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3.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对质量知识的兴趣和关注。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物体,测量其质量,并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烹饪时称量食材等,引导学生关注质量的存在和重要性。
2.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质量相关的问题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对质量的兴趣。
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质量”,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讲授新知
1.讲解质量的定义,即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让学生熟悉质量的计量单位,如克(g)、千克(kg)、吨(t)等,并学会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3.让学生了解质量与物体属性之间的关系,如质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等因素有关。
4.让学生学会使用天平、秤等工具进行质量的测量,并掌握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感受质量的存在,激发学生对质量的兴趣。
2.介绍质量的计量单位,如克(g)、千克(kg)、吨(t)等,并讲解不同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讲解质量与物体属性之间的关系,如质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等因素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2.同伴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测量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如购物时使用电子秤称重、烹饪时称量食材等,引导学生关注质量问题,激发学生对质量的兴趣和好奇心。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提出与质量相关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实验和讨论。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本节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测量心得和方法。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享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共享的价值观,让他们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分享收获。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让他们明白学习物理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如购物时使用电子秤称重、烹饪时称量食材等,引导学生关注质量问题,激发学生对质量的兴趣和好奇心。
2.小结反馈:学生对本次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反馈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教师批改作业:教师认真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导入:本节课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如购物时使用电子秤称重、烹饪时称量食材等,引导学生关注质量问题,激发学生对质量的兴趣和好奇心。这种情境导入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贴近实际生活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学教案—质量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学教案—质量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学教案—质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天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使用天平,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阅读产品说明书和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养成他们在多种渠道中,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

2.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的天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利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与天平的使用。

三、课前准备课件、托盘天平、砝码等。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当菜站的售货员用秤给你称了1千克的西红杮时,你可曾想过,这“1千克”说的是西红柿的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注意归纳学生的不同答案,可做如下说明:“1千克”指的是西红柿的质量。

若说是西红柿的重量也可以,因为质量和重量在生活、贸易中是同义词。

2.提高服务质量的含义是什么?这里所说的质量与西红柿的质量,含义是否相同?那么,物理学里所说的质量,指的是什么?(学生讨论这两个质量的意义。

)明确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

物体:我们常见的一个个具体的实物都是物体;物质:则是指组成这些物体的材料。

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

1.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

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体,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

二、新课教学(一)物体的质量1.质量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至少3组物体,每组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每组的两个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明显不同。

比较:(1)两个物体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有什么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2)再将3组物体综合起来,能得到什么结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通过教材三个物理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
2.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3.设计有趣的实验,如“称量空气的质量”、“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质量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讲解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时,我不仅介绍了天平的结构、原理,还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从而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此外,我还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如“称量空气的质量”、“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质量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同时,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并掌握质量的概念。
4.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让组员之间相互评价,共同提高。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思考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白:以一个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如“你们有没有去过超市购物?在购物时,我们常常需要知道商品的质量,那么如何准确地称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质量。”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理知识,如长度、面积、体积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四)
——《质量》
放珠中学曾令勋
参备人:曾令勋、杨瑞、李政春、王自飞、徐冬梅、徐琴、张登发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另外,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相关规定,懂得相关法律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质量的单位,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三、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橡皮筋、火柴棒、一截车胎、大头针、大螺栓、木块等。

四、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