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联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地理《 地域联系》教学案新高一必修地理教学案_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地理《 地域联系》教学案新高一必修地理教学案_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3.3.2地域联络【教学目的】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自主学习】〔“六加一〞课堂教学中第一个环节“导〞由教师自主完成;此学案中“自主学习〞即为第二环节“思〞,这部分建议学生必须课前预习完成,课堂上直接快速对答案,重点知识稍加讲解〕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交通开展与城空间形态的关系:城经济的开展促使城需要更大的,城空间的扩大依赖于便利的。

交统统过改变空间的而对城土地的利用方式产生影响,造成城的改变,进而使城的发生变化。

〔1〕水路交通与城的兴起城的兴起:早期,城多因而兴,在重要的江岸渡口,在通航河道交汇处,常常在两岸形成城。

城的形态:一般沿河流呈开展,城用地多沿河布置。

受的限制,城形态呈不规那么形,但是城内部的布局与道路系统遵从原那么。

城的开展:在木船时代,城一般依附开展;到了轮船时代,城转为延伸。

〔2〕铁路、公路使城沿交通轴开展城区位:成为城空间构造的重要核心,催生了新一代城。

形态: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开展,对城形态的变化起了直接推动的作用,改变了城沿单一扩展的形式。

〔3〕交通运输网使城多方向分散开展由于交通的开展,城由集中式的向的形态开展。

表现:城形态从到,从到开展。

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店的形成商业网点布局在交通枢纽位置的原因:〔补充材料〕:1.商业网点的布局:〔1〕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

〔2〕交通最优为原那么:商业网点位于区环路边缘、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和交通干线的交汇处。

〔3〕场最优为原那么:城的几何中心有多条道路通过,通达度最高能吸引大量消费人口。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开展【交流探究】〔“交流探究〞部分包括了“六加一〞课堂教学中的“议、展、评〞三部分,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探究问题进展讨论,讨论完毕,小组选出代表进展发言答复以下问题或者者者上前台展示讨论成果,学生展示完毕以后,教师总结点评〕探究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材料:1990年的城形态。

《地域联系》教案

《地域联系》教案

《地域联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地域联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让学生掌握地域联系的种类和特点;(3)培养学生分析地域联系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地域联系的实际案例;(2)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搜集有关地域联系的信息;(3)开展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2)使学生认识到地域联系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域联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引导学生了解地域联系的定义;(2)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地域联系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地域联系的种类和特点(1)使学生掌握地域联系的四大类型(交通、通信、商业、文化);(2)分析各类地域联系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域联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地域联系的种类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地域联系的实际应用;(2)地域联系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域联系的概念、种类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地域联系的实际案例;3. 小组讨论法:探讨地域联系的影响和应对策略;4. 探究活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和分析地域联系信息。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地理》等相关教材;2. 课件:地域联系的图片、地图、案例等;3. 资料:关于地域联系的论文、报道等;4.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数据库等。

教案编写要注意符合教学目标,内容丰富且具有逻辑性,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希望这份教案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六、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域联系的现象;(2)提问:“你们认为地域联系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地域联系的概念;(2)阐述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基本概念;(2)掌握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能够分析人类活动对地域联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实例,观察和分析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表现;(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模拟和分析人类活动对地域联系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2)提高学生对地域联系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概念:解释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含义,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如何在不同地域之间产生联系。

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因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表现:通过地图和实例,观察和分析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表现,如交通、通信、商业、人口流动等。

4. 人类活动对地域联系的影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模拟和分析人类活动对地域联系的影响,如城市化、交通网络的发展等。

5. 案例分析:选择具体的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具体情况,如全球化对地域联系的影响、地区间的人口迁移等。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地理》教科书相关章节。

2. 地图和图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相关地图和图表。

3. GIS软件:ArcGIS或Q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思考,如提问:“你曾经听说过哪些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影响?”2. 授课:讲解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通过地图和实例展示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表现。

3. 实践操作:利用GIS软件,让学生亲自动手模拟和分析人类活动对地域联系的影响,如城市扩张、交通网络的发展等。

4.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实践操作中的发现,并思考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意义和影响。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通用3篇)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通用3篇)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通用3篇)《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篇1【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及服务业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结合实例了解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及服务业的作用。

3.掌握交通运输中各种方式的判断方法。

【重点难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判断方法【教具使用】投影仪【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指导法图示分析法【教学过程】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互补,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

伴随着现代社会人们交往的愈加频繁,人类活动的地域范围也将大大扩展。

那么,人类活动联系的形式有哪些呢?从这一单元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第7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1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观看照片]先请大家观看一组照片人类地域联系的方式(照片)1.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运山西省有中国的“煤海”之称。

大同的煤通过大同至秦皇岛的铁路,运往秦皇岛煤码头,然后装船运往缺煤的南方。

2.电子信箱到1991年,互联网已经把世界各地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联结在一起,许多跨国公司都利用电子信箱来开展业务。

3.香港的商业街[提问]人类联系的方式有哪些呢?各有什么特点?人类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是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

人类地域联系的特点有:1.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由此而出现的人类社会的多次分工,交通运输的方式从手提肩扛、利用牲畜驮运发展到现代化的铁路、公路、水上、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铁路运输具有运载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小、连接性好等优点。

但是,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指导读图]图7.2:欧亚大陆桥示意欧亚大陆桥是世界上具有国际贸易意义的铁路线,包括两条铁路线:一条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是亚欧大陆铁路运输的重要干线;另一条是连云港—鹿特丹铁路,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一条通道。

《地域联系》教案

《地域联系》教案

《地域联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域联系的概念,了解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方式。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地域联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观察和分析地域联系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1. 地域联系的概念及其类型。

2. 我国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地域联系类型的判断。

2. 地域联系特点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地域联系的实例。

3. 利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直观教学。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2. 收集地域联系的实例资料。

3.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

六、教学内容:1. 地域联系的类型:空间联系、信息联系、物质联系。

2. 我国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联系、经济联系、文化联系。

3. 地域联系的特点:多样性、不平衡性、发展性。

七、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域之间的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2. 讲解地域联系的类型,举例说明。

3. 分析我国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4. 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观察和分析地域联系的特点。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地域联系的实例,如某地区的交通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地域联系的认识和体会。

7.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作业。

八、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绘制一幅反映地域联系的地图,包括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 选择一个地域联系的实例,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九、教学反思: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课堂讨论的开展、学生的参与度等。

3. 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当地的交通设施、经济园区等。

2. 开展地域联系主题的课外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

高中地理《地域联系》教案(1) 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地域联系》教案(1) 中图版必修2

《地域联系》一、本节在全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内容共有三部分组成: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和地域联系,都是用以给与学生人类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知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活动是人们最经常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空间联系和分布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环节。

其中,生产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是最主要的两种生产活动的形式,而交通运输和通信属于分配环节,商业贸业属于消费环节。

本节内容(地域联系)安排在“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和“工业区位”之后,总体顺序是: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形式,既经济活动的生产环节——地域联系,既经济活动的分配和消费环节。

这样安排符合经济活动的顺序。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和地域联系是并列关系,相互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或者是其他人类活动,都离不开交通运输。

随着农业商品性生产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专业化,以及地域分工合作和相互协作引起的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联系得日益密切,国际贸易也日益频繁,交通运输的作用不言而喻,通信的重要性也不断加强。

二、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在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活动,地域联系是必不可少的。

地域联系对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生产的原料广、产品去向多、生产专业化和地域分工越来越细的特点,决定了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脱离世界市场而孤立发展。

本节内容有相互关联的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介绍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第二部分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局落形成的影响;第三部分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三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相互之间又有联系。

地域联系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人、物及信息的交流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其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其中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变化在聚落形成及商业网点布局中是以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把它们作为单独的部分来讲解。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概念及重要性;(2)掌握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分析不同地域人类活动的特点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运用小组讨论和报告,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2)认识人类活动对地域联系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概念:解释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含义,阐述其包括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方面。

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举例说明不同地域人类活动的特点。

3. 地域联系的影响因素:介绍影响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交通通讯等。

4. 地域联系的实际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对地域联系的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布局、农业发展等。

5.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讨论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地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不同地域人类活动的分布特点和地域联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类活动与地域联系的关系。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报告演示法:鼓励学生制作报告,进行课堂演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地图和案例材料;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报告演示所需设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报告演示中的表现;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3. 思维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案例、讨论问题时的思维深度和创新性。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高一地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教案

高一地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教案

高一地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

2.分析不同地域联系方式的优缺点,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2.教学难点:分析不同地域联系方式的优缺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如地域联系的定义、作用等。

(2)提出问题: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2.理论讲解(1)讲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包括:①物资和能源流通:以交通运输、管道运输等为主要手段,实现地域间物资和能源的流通。

②人员和信息流通:以邮电通信、网络、航空等为主要手段,实现地域间人员和信息的交流。

③资金流通:以金融、投资等为主要手段,实现地域间资金的流动。

(2)分析不同地域联系方式的作用和优缺点。

3.案例分析(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等。

(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

(3)讨论案例中不同地域联系方式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

4.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地域联系方式,分析其优缺点。

(2)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探讨。

(2)布置课后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乡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并能够分析不同地域联系方式的优缺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地域联系方式的了解不够深入,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偏差。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讨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家乡地域联系的分析能力。

《地域联系》教案

《地域联系》教案

《地域联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域联系的概念及分类;(2)掌握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3)能够分析地域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实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地域联系的认识;(2)运用模型演示、小组讨论等手段,提高学生分析地域联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2)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域联系的概念及分类(1)地域联系的定义;(2)地域联系的分类:生产联系、生活联系、信息联系等。

2.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交通运输: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2)通信联络:邮政、电信、互联网等;(3)商业贸易:批发、零售、电子商务等;(4)人员流动:移民、旅游、留学等。

3. 地域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资源配置、市场拓展、产业升级等;(2)改善区域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化等;(3)增进区域间合作与交流:共同发展、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域联系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方式;(2)地域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地域联系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2)地域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具体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引导学生通过地图了解地域联系;(2)实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为例,分析地域联系的特点;(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地域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模型演示法:利用模型展示地域联系的方式。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域联系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地图:提供各种地图,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地域联系;(3)模型:制作地域联系模型,便于学生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域联系实例;(2)提问:什么是地域联系?有哪些分类?2. 教授新课:(1)讲解地域联系的概念及分类;(2)分析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3)探讨地域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育地理师生认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教案

教育地理师生认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教案

教育地理师生认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教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地域的联系是如何建立的。

2.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其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人类活动地域联系中存在的问题。

3.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中存在的利益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步:介绍主题人类活动和地域联系是一个十分广泛的主题,它包括了人们的居住地、交通工具、食物、医药、工业、商业、能源、环境问题,以及国际、跨国关系等诸多方面。

本课程将从这些方面分别进行介绍和探讨。

第二步:学习地理基础在进入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学习之前,我们需要基于一些地理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地球基本特征、自然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等。

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人类活动地域的联系。

第三步:如何建立人类活动地域联系在此阶段,我们将介绍如何建立人类活动地域联系。

这些联系可以建立在居住地的周围环境上,也可以建立在商业、工业、能源等方面。

我们需要在此阶段,掌握建立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方法和手段。

第四步:解决人类活动地域联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人类活动地域联系并不意味着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问题。

事实上,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建立存在很多问题,我们需要在此阶段,学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五步:人类活动地域联系中存在的利益关系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建立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利益关系。

我们需要在此阶段,了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中存在的利益关系,从而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实质意义。

教学方法:1.课堂讨论2.观察分析3.实验演示4.查阅资料教学手段:1.PPT讲解2.图片展示3.情境故事4.电子白板教学评估:1.课堂问题与答案2.个人报告3.期中/期末考试4.学生参与度结语:以上是教育地理师生认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教案。

通过本课程,希望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有效地思维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相信本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方法去理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复杂性,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地理教学中的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教案设计

地理教学中的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教案设计

地理教学中的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教案设计地理学科中,人类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了解一个地域的关键。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教学也非常重要。

本文将结合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教学内容,详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科学、系统、生动、实用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在设计地理教学中的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教案时,要确定教学目标,以指导教学活动。

具体来说,这些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人类活动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原理,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熟悉人类活动类型的分类、特点和影响,为后续的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3、学生能够利用相关图表、资料,较好地描述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情况。

4、了解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协调、共生及其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在确定教学目标后,要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体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1、人类活动的分类和特点2、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地球上的主要人类活动区4、人类活动的分布与发展与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特征和规律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积极、主动、生动、有趣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本教案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方法。

可以准备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用图表、动画等方式来展示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概念、类型和特点,让学生感受到画面的视觉冲击和听觉感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2、实地考察法。

在学习本章内容的同时,可以安排一些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通过走进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交融的地方,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更好地了解人类活动的类型、特点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讨论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他们互相交流和讨论,互相启发,从而促进学生思考和学习。

四、教学评价在最后一个环节,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之前,需要指定评价标准,以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第三节 地域联系》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第三节 地域联系》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网、公路网和城市轨道交通图以及文字资料。

汉市的空间形态又发生了什么的变化。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商业网点
的形成
(以商业
城市和城
市中商业
中心为
例)
提出两个问

(基础)
独立完成检查预习成果,调动记忆
中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

给出图文资
料,明确问
题。

阅读材料,小组讨
论完成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老
师的讲述,明确商业城市
和城市内部的商业中心
都形成于交通便捷的地
方。

提出问题
(提高)
独立完成巩固加深知识,拓展学生
知识广度。

商业网点
的发展
(以商业
城市和城
市中商业
中心为
例)
讲述汉阳名
字的由来以
及汉阳的兴
衰之路
参与,举例用实例证明交通影响商
业城市兴衰,拓展知识深

简述背景,明
确问题
根据农贸市场的搬
迁背景,小组探讨
完成:泉州路市场
搬迁至环渤海交易
中心的原因。

合作完成一个比较大题
目,拓展学生思维,提高
知识的完整性。

提升学生
的乡土情感。

课堂小结对照知识体系,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地理地域联系教案 必修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地理地域联系教案  必修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地域联络学习目的1.知道地域联络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

2.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3.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4.正确认识不同时期地域联络与交通变化的关系。

考虑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场经济的不断开展,各地区的开放性和对外依赖性增强,货物交流或者者商品交流增加,地域联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除了交通运输外,中学地理把通讯也包括在地域联络内容中。

本节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地域联络的重要性及地域联络的主要方式,如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及这些地域联络方式在消费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等内容;第二,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地域联络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教材首先以“牛仔裤的生命过程〞这一探究活动引入。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前的消费活动分工越来越细,消费的专业化导致全球经济联络越来越亲密。

这种亲密的联络依赖于地域联络的迅速开展,当前地域联络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交通运输是实现地域之间人与物联络的主要手段。

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五种,即公路、铁路、水路〔海运和河运〕、航空、管道。

比较而言,它们各有其优点与缺点,并且分别适宜于不同的运输情境。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比较五种运输方式的运量、运费、建立投资、连续性、灵敏性、受自然条件影响程度等几方面,最终得出各种运输方式最主要的特点和最适宜的运输情境。

通信包括邮政和电信两部分,两者都是实现地域之间信息联络的主要途径,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

邮政既可以实现信息联络,也可以实现物的联络。

电信那么只能实现信息联络。

邮政是通过交通运输来实现的;而电信是通过电磁系统来实现的。

商业也是实现地域联络的重要途径。

它包括收购、储存、调运、销售四个环节。

收购是商业活动的前提,销售是终结,储存和调运是购销之间时空矛盾的缓冲器。

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进展,某个地点进展商业活动多了,那么逐渐开展为场,成为商业中心,商业中心往往形成商业城。

高一地理《地域联系》教案

高一地理《地域联系》教案

高一地理《地域联系》教案高一地理《地域联系》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地理《地域联系》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本节着重介绍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贸易。

教材的第一目阐述交通运输的有关内容,第二目分两块内容,首先简要介绍通信的概念,然后分别说明它的两种主要类型。

第三目简要介绍商业贸易的有关内容。

二、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和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

2、了解并懂得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3、了解并能区别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任务和特点。

4、了解商业的概念和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

能力目标:1、学会选择正确的交通运输方式。

2、学会分析邮政网络。

德育目标:1、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地域联系活动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范畴,认识交通运输、通信、商业等地域联系活。

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具有评价某一区域某种商品运输方式合理性的正确观念。

三、重难点: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2、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四、学情分析:交通、通信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商业虽然同学们并没有接触过,在信息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应该没有问题。

只要老师耐心疏导,一定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自学法。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做好课前预习学案,把握基本的课文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同学们如果有亲戚朋友在外地,平时是通过什么方式联系的?如果要见面,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在选择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高中地理《3.3.1 地域联系》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学案

高中地理《3.3.1 地域联系》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学案

地域联系【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3.能够根据地域联系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地域联系方式。

【自主学习】(“六加一”课堂教学中第一个环节“导”由教师自主完成;此学案中“自主学习”即为第二环节“思”,这部分建议学生务必课前预习完成,课堂上直接快速对答案,重点知识稍加讲解)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1、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在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地域联系是不可缺少的。

其重要性如下图所示。

2、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1)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和特点。

交通运输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它既不生产物质产品,也不改变运送物品的自然属性和性状,只是实现人员和物资等的主要手段。

人类社会的交通运输活动是和生产活动同时开始的,其重要性及特点可用下图表示。

(2)交通运输方式及其比较。

a: 目前运营成熟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包括运输、运输、运输、运输和运输。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表现为:短距离运输,运费较低;长距离运输,运费较低;中长距离运输,运输较适合,运输受距离影响不大。

b:交通运输方式优劣的衡量指标有:、和等c: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因为各种运输方式有各自的有点和缺点,所以现实中它们之间形成了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交通运输网,运输网的形成使人们的生产活动、贸易往来、社会交往变得更加便捷。

d: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高速公路建设得到各国普遍重视,通车里程迅速增长;城市地下铁路和轻轨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

3、通信(1)通信是就是把从一地传到另一地,是实现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

它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

一般可分为:通信:利用,传递;通信:利用,传递;(2)国际互联网,属于通信,它的出现,减少了物质消耗,大大地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成本,提高了通信效率,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传播和联系,从而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但是,国际互联网的混乱秩序也给世界新添许多麻烦;发展互联网需要国力的支持,可能受到经济不平等竞争和文化上的挤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设计③:通信方式的变化
回忆之前小时候见到的重要通信方式,和现代化通信方式进行比较,感受变化之迅速。
活动设计④: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银西铁路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修建京沪高铁对两地及沿途的影响。得出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活动设计⑤:课堂练习
头脑风暴,提取相关关键词,连词成句。
小组合作探究比较不同运输方式
从认知困境完善答案。小组合作,头脑风暴。
②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能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③通过比较分析能简单的描述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结合生活体验,运用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认识商业贸易和通信等地域联系方式;
②运用图表文字音像等资料,培养学生解读信息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③通过创设情境,从生活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收购、储存、调运和销售
商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国际贸易的特点
本节教学内容联系生活紧密,所以采取生活化的学习方法,从身边实际出发,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积极性高,参与程度高,课堂气氛活跃。综合应用多种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化,教学手段在不断创新。
1.网上购物活动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有()
①生产联系 ②商贸联系 ③交通运输 ④科技交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2.与传统的售货方式相比,网上营销()
①促进了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 ②减少了营销环节,销售成本降价
③使生产企业不必致力于市场开拓
④减弱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地域联系》教学设计
题 目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三节地域联系
第一课时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重要性
中图版 必修2
总课时
2
学 校
银川一中
教 者
地理组魏鹏
班 级
高一(15)
学 科
地理
设计思路
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
教学时间
2015/5/12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学情分析
不足之处在于,设计内容较多,未能进行深入挖掘和深入开展课堂讨论,同时对于板书设计也有不足之处,板书设计过于简单,没能很多好地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些今后都应该进行改进。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公路:运速快,适用于短途运输,且运费较便宜。
铁路:运速快,适用于中长途运输。
水运:运费低,运速慢,适合长距离运输。
航空:运速最快,运费最高,运量较小,急需贵重的物品。
管道:运输液态、气态物品。
3、通信邮政通信: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实物。
电信通信:利用电磁系统,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
4、商业贸易商业的概念
通过情境创设提出疑问,吸引注意力,导入课题。
【活动探究】
活动设计①: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概念教学法:积极提取脑海中地域联系的方式,将各种方式进行梳理总结,最后参照课本进行对照(P69)。
活动设计②: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
比较五种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从运价、运力、便捷程度、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的方面进行比较;并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合理的出行方式。使用现代化通信工具。
本节是第三章的第三节,在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地域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根据学生地理知识稍许欠缺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例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期望逐步完善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人类进入21世纪后,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强化,因此要了解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用充分合理理由和对方辩手展开激辩。
联系情境,在既定情境下思考。
掌握概念定义学习的方法,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和对比学习能力。
类比学习,小组合作,提升能力。
制造认知冲突,加深理解,训练思辨能力。
合作探究,深化合作,促进协作。
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随堂训练即时巩固】
网上购物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结合有关知识完成1~2题。
3.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
2、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从生活实际及热点事件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增强全球意识,树立世界时普遍联系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③了解我国邮电事业和交通事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情放眼世界的责任感。
重点
结合案例体会社会生活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理解商业贸易使世界经济联系更紧密
教 学 流 程
环 节
与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新课导入】
铃声响起,有学生敲门,请进之后,是“快递员”,接着发生了快递员、顾客、商家之间的一系列对话。引出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对人们世纪生活的影响引入“地域联系”
观看并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