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硝酸银的标定氯化物的测定

合集下载

氯化物()指标的监测规程——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指标的监测规程——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Cl -)指标的监测规程——硝酸银滴定法1.目的为了规范化验人员在污水处理厂中的监测方法和操作程序,提高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监测规程适用于东莞市中堂溢源水务有限公司。

3.原理在中性或者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才以铬酸银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物质,指示氯离子滴定的终点达到。

沉淀滴定反应如下:()+2442Ag Ag Cl AgCl CrO AgCrO +--+→↓+→↓砖红色铬酸银离子的浓度与沉淀形成的快慢有关,必须加入足量的指示剂。

且由于有稍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形成铬酸银沉淀的终点较难判断,所以需要以蒸馏水作空白滴定,以作对照判断(使终点色调一致)。

4.试剂监测时氯化钠标准试剂的氯化钠应符合国家标准的基准或优级纯试剂,其他监测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监测用水均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1 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0.0141mol/L,相当于500mg/L 氯化物含量:将基准试剂氯化钠置于坩埚内,在500~600℃加热40~50min。

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8.2400g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

吸取10.0mL,用水定容至100mL,此溶液每毫升含0.500mg氯化物(Cl-)。

4.2 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0.0141mol/L:称取于105℃烘干半小时的硝酸银2.3950g,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

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步骤如下:吸取25.00mL氯化钠标准溶液置锥形瓶中,加蒸馏水25mL。

另取一锥形瓶,取50mL蒸馏水作为空白。

各加入1mL铬酸钾溶液指示剂,在不断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出现砖红色沉淀为终点。

计算每毫升硝酸银溶液所相当的氯化物量,然后校正其浓度,再做最后标定。

氯化物测定

氯化物测定
步骤2
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样品至呈砖红色沉淀,记下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同时做一试剂空白。
空白试验是为了去除容器壁上存在的Cl-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时先做空白试验,作为实验组变色的对照,以减小误差。




mg/L
式中:
V1---滴定水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试验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水样体积,mL;
T---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滴定度,mgCl-/mL。
1滴定度中只表示氯离子的质量相当于1mL硝酸银标准溶液的质量
2滴定度定义:表示mL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氯化物测定(硝酸银容量法)解释说明
编写校核
1、解释说明
原理: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水样中的氯化物,氯化物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反应生成铬酸银红色沉淀,从而指示氯化物滴定的终点。反应式如下:
Ag+ + Cl-—→AgCl↓(白色)
2Ag+ + CrO42-—→Ag2CrO4↓(红色)
2、实验解释说明
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以及原水等水样氯化物含量的测定,测量范围为1~25ຫໍສະໝຸດ mg/L。表格硝酸银容量法
序号
实验步骤/计算公式
解释说明
步骤1
取50mL水样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约1mL 5%铬酸钾溶液,摇匀;
1水样可用50.0mL的量筒进行量取;
2以铬酸钾作为指示剂,适量即可,过量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质氯化物实验操作说明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质氯化物GB 11896—8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的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度水如咸水、海水等,以及经过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本标准适用的浓度范围为10—500mg/L的氯化物。

高于此范围的水样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测定范围。

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能与氯化物一起被滴定。

正磷酸盐及聚磷酸盐分别超过250mg/L及25mg/L时有干扰。

铁含量超过10mg/L时使终点不明显。

2 原理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Ag++Cl—→AgCl↓2Ag++CrO4→Ag2CrO4↓(砖红色)3 试剂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制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高锰酸钾,C(1/5KMnO4)=0.01mol/L。

3.2 过氧化氢(H2O2),30%。

3.3 乙醇(C6H5OH),95%。

3.4 硫酸溶液,C(1/2H2SO4)=0.05mol/L。

3.5 氢氧化钠溶液,C(NaOH)=0.05mol/L。

3.6 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mL浓氨水放置约1h后,移至大瓶中,用倾泻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出液不含氯离子为止。

用水稀至约为300mL。

3.7 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0.0141mol/L,相当于500mg/L氯化物含量:将氯化钠(NaCl)置于瓷坩埚内,在500—600℃下灼烧40—50min。

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8.2400g,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

用吸管吸取10.0mL,在容量瓶中准确稀释至100mL。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含量的研究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含量的研究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含量的研究摘要:依照GB/T1896-1989规则的办法,对规范样品停止水样中氯化物成分的测定,在测定进程中对不确定度来源实施剖析,并对测试后果不确定度来评定。

关键词:硝酸银;标液;样品;不确定;模型氯化物是水中的一种常见离子,广泛分布于天然水体中,但含量差别很大。

水中的氯化物浓度过高会破坏水体的自然生态平衡,使水质恶化,导致渔业生产、水产养殖和淡水资源的破坏,土壤发生盐化,并妨碍植物生长,严重时还会污染地下水和饮用水源。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标定是该测试方法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在计量学中测量不确定度定义为“一个以及测量结果有关的参数,它表征待测量数值的分散性。

”测量结果的表述应包括有关测量的不确定度信息。

根据GB/T1896-1989的规则对水样中的氯化物测试,并对测试结果中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探求该测试方法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1 测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建立1.1 标液标定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样中氯化物含量过程中,滴定管和移液管及测量重复性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均小于硝酸银标准溶液标定过程中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

先称取2.3 g硝酸银,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 000 mL,贮藏在棕色试剂瓶中,待硝酸银完全溶解后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

氯化钠标准溶液采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样品研究院提供的C=500 mg/L,相对不确定度为1%的溶液。

取15 mL该校准溶液加水至50 mL,另取锥形瓶加水50 mL作为空白。

各加入1 mL铬酸钾指示剂,在不断摇动下用配制的硝酸银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为终点,记录数据,计算所配制硝酸银溶液的浓度。

1.2 样品测试取50 mL蒸馏水作为空白,然后取10 mL标准样品定容于250 mL容量瓶中,该溶液为氯化物待测液。

定容完毕后摇匀,用25 mL单标线移液管准确移取该水样至锥形瓶中,加水至50 mL刻度线,重复操作6次。

各滴加1 mL铬酸钾指示剂,用已标定的硝酸银溶液滴定上述溶液至砖红色刚刚出现为止,记录每次滴定管读数。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莫尔法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莫尔法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莫
尔法
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用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

2.试剂和材料: (1)硝酸银溶液:将5克硝酸银溶于100毫升0.1M硝酸中; (2)柠檬酸溶液:将5克柠檬酸溶于100毫升1M柠檬酸中; (3)硝酸氢钾溶液:将18克硝酸氢钾溶于100毫升水中; (4)标准氯化钠溶液:将0.2
克氯化钠溶于100毫升水中; (5)反应混合液:将上述4
种溶液混合,分别添加20毫升、50毫升、80毫升、120毫升; (6)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溶于100毫升水中。

3.实验原理:氯化物与银离子发生反应,形成一定量的AgCl沉淀,从而可以确定氯化物中氯含量。

4.实验步骤:(1)将反应混合液和待测样品各取10毫升分别滴入2个分支比色皿中;(2)将硝酸溶液滴入分支比色皿中,搅拌均匀;(3)将柠檬酸溶液滴入分支比色皿中,搅拌均匀;(4)将硝酸氢钾溶液滴入分支比色皿中,搅拌均匀;(5)将标准氯化钠溶液滴入分支比色皿中,搅拌均匀;(6)将比色皿放置于热水浴中,煮沸15分钟;(7)冷却后,用1000毫升水冲洗比色皿,
然后放置于光箱中;(8)比较反应混合液和待测样品的比色,据此计算出氯含量。

5.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得,待测样品中氯含量为XXX ppm。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一、实验目的通过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质中的氯化物含量,了解其在水质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氯化物是水中常见的无机盐类,主要包括氯离子(Cl-)和溴离子(Br-)。

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氯化银(AgCl),通过滴定法可以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样品采集与保存:用干净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采集水样,将水样摇匀后立即进行测定,避免沉淀和污染。

2.样品预处理:将采集的水样摇匀后,用滤纸过滤,除去悬浮物和杂质。

3.绘制标准曲线:分别吸取0、50、100、200、300、400、500ml的氯化钠标准溶液(浓度为100mg/ml),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50ml水,滴加硝酸银溶液直至生成白色沉淀,记录消耗的硝酸银体积。

根据测定的结果绘制标准曲线。

4.样品测定:移取25.0ml预处理后的水样于250ml烧杯中,加入50ml水,滴加硝酸银溶液直至生成白色沉淀,记录消耗的硝酸银体积。

5.结果计算:根据测定的结果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氯化物含量。

四、注意事项1.样品采集后应尽快测定,以免发生变化。

2.滴定过程中要控制好滴定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3.绘制标准曲线时,要保证各个标准点的浓度和体积准确可靠。

4.水样的预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和杂质,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验数据分析表1:标准曲线数据记录表积之间的关系。

在样品测定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消耗的硝酸银体积,从而计算出相应的氯化物含量。

六、实验结论通过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质中的氯化物含量,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本实验测得水样中氯化物的含量为X mg/L。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硝酸银滴定法是一种可靠的测定方法,可以应用于水质分析中氯化物的测定。

通过对水中氯化物的监测,可以了解水质的基本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氯化物的测定

氯化物的测定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一)试剂1、硝酸银标准溶液(1ml相当于1mgCl-):称5g硝酸银溶于1000ml蒸馏水,以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2、10%铬酸钾指示剂;3、1%酚酞指示剂;4、0.1mol/LNaOH溶液5、0.01mol/L(1/2H2SO4)溶液(二)测定方法:1、量取1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加2~3滴1%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即用硫酸溶液中和至无色,若不显红色,则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微红色,然后以硫酸溶液回滴至无色,再加1.0ml10%铬酸钾指示剂2、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的耗量V1,同时作空白试验(方法同上)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的耗量V0(三)计算公式:氯化物(CL-)含量:CL-含量=[(V1-V0)×1.0/Vs]×1000 (mg/L)式中:V1-----滴定水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耗量,mlV0-----空白实验时硝酸银标准溶液的耗量,ml1.0-----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滴定度,1ml相当于1mgCl-Vs-----水样的体积,ml(四)测定水样时的注意事项当水样中Cl-含量大于100mg/L时,须按下表规定的体积取样,并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后测定:水样中Cl-含量(mg/L)101-200 201-400 401-1000取水样的体积(ml)50 25 101.3 溶解固形物的测定溶解固形物是指已被分离悬浮固形物后的滤液经蒸发干燥所得的残渣。

(一)仪器1、水浴锅或400ml烧杯;2、100~200ml瓷蒸发皿;(二)测定方法1、取一定量已过滤并充分摇匀的澄清水样(水样的体积应使蒸发残留物的质量在100mg左右),边逐次注入经烘干至恒重的蒸发皿中,边在水浴锅上蒸干。

为防止蒸干、烘干过程中落入杂物而影响试验结果时,必须在蒸发皿上放置玻璃三角架并加盖表面皿。

2、将已蒸干的样品连同蒸发皿移入105~110℃的烘箱中烘2小时。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质氯化物实验操作说明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质氯化物GB 11896—8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的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度水如咸水、海水等,以及经过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本标准适用的浓度范围为10—500mg/L的氯化物。

高于此范围的水样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测定范围。

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能与氯化物一起被滴定。

正磷酸盐及聚磷酸盐分别超过250mg/L及25mg/L时有干扰。

铁含量超过10mg/L时使终点不明显。

2 原理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Ag++Cl—→AgCl↓2Ag++CrO4→Ag2CrO4↓(砖红色)3 试剂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制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高锰酸钾,C(1/5KMnO4)=0.01mol/L。

3.2过氧化氢(H2O2),30%。

3.3乙醇(C6H5OH),95%。

3.4硫酸溶液,C(1/2H2SO4)=0.05mol/L。

3.5氢氧化钠溶液,C(NaOH)=0.05mol/L。

3.6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mL浓氨水放置约1h后,移至大瓶中,用倾泻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出液不含氯离子为止。

用水稀至约为300mL。

3.7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0.0141mol/L,相当于500mg/L氯化物含量:将氯化钠(NaCl)置于瓷坩埚内,在500—600℃下灼烧40—50min。

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8.2400g,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

用吸管吸取10.0mL,在容量瓶中准确稀释至100mL。

硝酸银滴定实验报告

硝酸银滴定实验报告

硝酸银滴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滴定溶液中的氯化物离子,测定未知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本实验使用硝酸银作为滴定剂,氯化物溶液作为滴定样品。

硝酸银与氯化物发生沉淀反应,沉淀产物是白色氯化银。

根据溶解度积常数的原理,可通过观察反应终点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反应的终点,并据此计算出氯化物的浓度。

实验器材:滴定管、烧杯、酒精灯、磁力搅拌器、滴定管夹、滴定管架等。

实验步骤:1. 取一定体积的未知氯化物溶液,加入烧杯中。

2. 在滴定管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

3. 将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开启搅拌器并加热。

4. 将硝酸银溶液缓慢滴入氯化物溶液中,同时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5. 当颜色变为淡黄色时,停止滴定并记录滴定剂的用量。

6. 重复上述步骤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在本次实验中,对于未知氯化物溶液测得的滴定剂用量分别为32.5 ml、32.6 ml和32.7 ml。

计算得出平均值为32.6 ml。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滴定剂用量与氯化物溶液浓度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未知氯化物溶液的浓度。

假设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C(NaCl) mol/L,溶液的体积为V(NaCl) L,则有如下反应: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摩尔比例,可以得到如下关系:1 mol AgNO3 对应 1 mol NaCl根据滴定剂用量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式:V(NaCl) × C(NaCl) = V(AgNO3) × C(AgNO3)其中,V(NaCl)为氯化物溶液的体积,C(NaCl)为氯化物溶液的浓度,V(AgNO3)为硝酸银溶液的体积,C(AgNO3)为硝酸银溶液的浓度。

在本次实验中,硝酸银溶液的浓度可假设为0.1 mol/L。

代入上述公式,可计算出未知氯化物溶液的浓度:32.6 ml × C(NaCl) = 0.1 mol/L × 25 mlC(NaCl) = 0.1 mol/L × 25 ml / 32.6 ml ≈ 0.0767 mol/L因此,未知氯化物溶液的浓度约为0.0767 mol/L。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水中氯化物浓度的硝酸银滴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的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度水如咸水、海水等,以及经过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本方法适用的浓度范围为10~500mg/L 的氯化物。

高于此范围的水样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测定范围。

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能与氯化物一起被滴定。

正磷酸盐及聚磷酸盐分别超过250mg/L及25mg/L时有干扰。

铁含量超过10mg/L时使终点不明显。

2. 原理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 。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Ag+CI —AgCI+ 2-2Ag+CrO -—AgCrO (砖红色)3. 试剂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高锰酸钾,c(1/5KMnO4)=0.01moI/L 。

3.2 过氧化氢(H2O2) ,30%。

3.3 乙醇(C2H5OH) 95%3.4 硫酸溶液,c(1/2H2SO4)=0.05moI/L 。

3.5 氢氧化钠溶液,c(NaOH)=0.05moI/L 。

3.6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g硫酸铝钾[KAI(SO4)2 • 12H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0C,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mL浓氨水放置约1h后,移至大瓶中,用倾泻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出液不含氯离子为止。

用水稀至约为300mL。

3.7氯化钠标准溶液,0.0141moI/L,相当于500mL/L氯化物含量:将氯化钠(NaCI)置于瓷坩埚内,在500~600C下灼烧40~50min。

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8.2400g,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用吸管吸取10.0mL,在容量瓶中准确稀释至100mL。

1.00mL此标准溶液含0.50mg氯化物(CI-)。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水中氯化物浓度的硝酸银滴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的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度水如咸水、海水等,以及经过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本方法适用的浓度范围为10~500mg/L的氯化物。

高于此范围的水样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测定范围。

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能与氯化物一起被滴定。

正磷酸盐及聚磷酸盐分别超过250mg/L及25mg/L时有干扰。

铁含量超过10mg/L时使终点不明显。

2.原理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Ag++Cl-―AgCl2Ag++CrO42-―Ag2CrO4 (砖红色)3.试剂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高锰酸钾,c(1/5KMnO4)=0.01mol/L。

3.2过氧化氢(H2O2),30%。

3.3乙醇(C2H5OH),95%。

3.4硫酸溶液,c(1/2H2SO4)=0.05mol/L。

3.5氢氧化钠溶液,c(NaOH)=0.05mol/L。

3.6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mL浓氨水放置约1h后, 移至大瓶中,用倾泻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出液不含氯离子为止。

用水稀至约为300mL。

3.7氯化钠标准溶液,0.0141mol/L,相当于500mL/L氯化物含量:将氯化钠(NaCl)置于瓷坩埚内,在500~600℃下灼烧40~50min。

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8.2400g,溶于蒸馏水中,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

用吸管吸取10.0mL,在容量瓶中准确稀释至100mL。

硝酸银滴定水中氯化物的专题报告

硝酸银滴定水中氯化物的专题报告
五、数据处理及结论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硝酸银滴定法是一种可靠的测定水中氯化物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
(2)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水样中氯化物的含量存在差异,这对于水质控制和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实验中应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搅拌、滴定速度等,以提高实验准确度和灵敏度;
硝酸银滴定水中氯化物的专题报告
一、引言
氯化物是水体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其含量过高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水中氯化物进行准确测量和分析,对于水质控制和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硝酸银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氯化物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本专题报告旨在介绍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实验原理、步骤、结果分析、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并提出展望与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3)指示剂使用时要适量加入,避免过多或过少导致误差。
七பைடு நூலகம்展望与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提出以下展望和建议:
(1)加强实验操作规范的制定和实施,确保实验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积极开展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3)加强与其他测定方法的比较和验证,为水中氯化物的测定提供更多选择;
(4)本专题报告可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为水中氯化物的测定提供有益的帮助。
六、误差分析
实验中可能存在误差的来源包括:称量误差、滴定误差、指示剂误差等。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称量样品时要使用精度较高的天平,避免因样品质量不准确导致误差;
(2)滴定时要控制好滴定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误差;
(4)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推动水中氯化物测定的技术和理论发展。

硝酸银检测氯化物的反应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硝酸银检测氯化物的反应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硝酸银检测氯化物的反应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硝酸银检测氯化物的反应原理简要介绍该实验的背景和目的。

以下是一个示例:概述:硝酸银(AgN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在许多化学实验和分析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之一就是它被广泛应用于氯化物(Cl-)的检测。

氯化物是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在许多化学过程和环境中都会存在。

因此,对氯化物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硝酸银能够与氯化物发生沉淀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AgCl)。

该反应是一种定量反应,可以根据反应产物的生成量来确定氯化物的含量。

这种检测方法简单、灵敏且操作相对容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本文将重点介绍硝酸银检测氯化物的反应原理,并详细探讨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首先,我们将介绍硝酸银与氯化物之间的离子反应,以及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准确性的影响。

随后,我们将讨论在实验中如何进行溶液的制备、反应的操作步骤和仪器设备的选择。

最后,我们将总结该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未来的展望。

通过研究硝酸银检测氯化物的反应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这不仅有助于化学实验室中准确测定氯化物含量的需求,还能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启示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内容。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首先,我们会简要介绍硝酸银检测氯化物的背景和意义。

然后,我们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最后,我们会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阐述硝酸银检测氯化物的反应原理,加深读者对这一方面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包括三个具体的反应原理。

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反应原理的基本概念、反应过程和化学方程式。

其中,反应原理一主要涉及XXX,反应原理二主要涉及XXX,反应原理三主要涉及XXX。

实验五 硝酸银的标定 氯化物的测定

实验五  硝酸银的标定  氯化物的测定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授课章节目录:项目五氯化物的测定授课时数:4目的要求:1.掌握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氯化物的原理。

2.掌握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氯化物的方法。

教材分析(难点、重点):滴定终点的判断教具、挂图与参考书:中国环境保护部网站布置作业:实验报告实验氯化物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氯化物的原理。

2.掌握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氯化物的方法。

二、概述氯化物(C1-)是水和废水中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

几乎所有的天然水中都有氯离子存在,它的含量范围变化很大。

在河流、湖泊、沼泽地区,氯离子含量一般较低,而在海水、盐湖及某些地下水中,含量可高达数十克/升。

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氯化物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及工业用途。

正因为如此,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均含相当数量的氯离子。

若饮水中氯离子含量达到250mg/L,相应的阳离子为钠时,会感觉到咸味:水中氯化物含量高时,会损害金属管道等,并妨碍植物的生长。

三、样品采集与保存采集代表性水样,置于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内。

存放时不必加入特别的保存剂。

四、方法选择测定氯化物的方法较多,其中,离子色谱法是目前国内外最为通用的方法,简便快速。

硝酸银滴定法、硝酸汞滴定法所需仪器设备简单,适合于清洁水测定,但硝酸汞滴定法使用的汞盐剧毒,因此不作推荐。

电位滴定法和电极流动法适合于测定带色或污染的水样,在污染源监测中使用较多。

同时把电极法改为流通池测量,可保证电极的持久使用,并能提高测量精度。

五、测定方法(硝酸银滴定法)1.方法原理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后,铬酸根才以铬酸银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物质,指示氯离子滴定的终点。

沉淀滴定反应如下:Ag++Cl—→AgCl↓2Ag++→Ag2CrO4↓铬酸根离子的浓度与沉淀形成的快慢有关,必须加入足量的指示剂。

且由于有稍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形成铬酸银沉淀的终点较难判断,所以需要以蒸馏水作空白滴定,以作对照判断(使终点色调一致)。

丿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量法

丿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量法

丿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量法提要: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氯化物与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铬酸钾与过量的硝酸银生成红色的铬酸银沉淀使溶液显橙色既为终点。

测定范围:5~100mg/L的水样。

试剂配制:氢氧化钠溶液:4g/L;硫酸溶液:(1+10);铬酸钾指剂10%;酚酞指剂1%(乙醇溶液);氯离子标准溶液的配制(Cl1mg/mL):称取经500~6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钠1.648g溶于少量水中,稀释至1000ml,摇匀.备用。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配制:硝酸银标准溶液(1mL硝酸银溶液相当于1mg氯)称取硝酸银5.0g溶于1000mL水中,以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分别吸取10mL 氯化钠标准溶液于三个三角瓶中,各加90mL水和1mL10%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显橙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10某1.0T=—————mg/mLV-V0式中;V—消耗标准硝酸银溶液的体积mL;V0—空白消耗标准硝酸银溶液的体积mL。

样品的测定:吸取100mL水样于250mL三角瓶中,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硫酸滴至溶液无色。

若加入酚酞指示剂溶液不显红色,,则滴加氢氧化钠中和至微红色.再用硫酸调至无色。

加1mL10%铬酸钾指示剂。

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橙色既为终点。

结果计算:T(V1-V0)Cl(mg/L)=------某1000V2式中V1——测试样品时消耗标准硝酸银溶液的体积mL;V0——测定空白时消耗标准硝酸银溶液的体积mL;V2——取样量mL;T——硝酸银标准溶液对氯的滴定度mg/mL。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质氯化物实验操作说明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质氯化物GB 11896—8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的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度水如咸水、海水等,以及经过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本标准适用的浓度范围为10—500mg/L的氯化物。

高于此范围的水样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测定范围。

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能与氯化物一起被滴定。

正磷酸盐及聚磷酸盐分别超过250mg/L及25mg/L时有干扰。

铁含量超过10mg/L时使终点不明显。

2 原理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Ag++Cl—→AgCl↓2Ag++CrO4→Ag2CrO4↓(砖红色)3 试剂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制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高锰酸钾,C(1/5KMnO4)=0.01mol/L。

3.2过氧化氢(H2O2),30%。

3.3乙醇(C6H5OH),95%。

3.4硫酸溶液,C(1/2H2SO4)=0.05mol/L。

3.5氢氧化钠溶液,C(NaOH)=0.05mol/L。

3.6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mL浓氨水放置约1h后,移至大瓶中,用倾泻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出液不含氯离子为止。

用水稀至约为300mL。

3.7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0.0141mol/L,相当于500mg/L氯化物含量:将氯化钠(NaCl)置于瓷坩埚内,在500—600℃下灼烧40—50min。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质氯化物实验操作说明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质氯化物GB 11896—8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的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度水如咸水、海水等,以及经过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本标准适用的浓度范围为10—500mg/L的氯化物。

高于此范围的水样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测定范围。

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能与氯化物一起被滴定。

正磷酸盐及聚磷酸盐分别超过250mg/L及25mg/L时有干扰。

铁含量超过10mg/L时使终点不明显。

2 原理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Ag++Cl—→AgCl↓2Ag++CrO4→Ag2CrO4↓(砖红色)3 试剂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制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高锰酸钾,C(1/5KMnO4)=0.01mol/L。

3.2过氧化氢(H2O2),30%。

3.3乙醇(C6H5OH),95%。

3.4硫酸溶液,C(1/2H2SO4)=0.05mol/L。

3.5氢氧化钠溶液,C(NaOH)=0.05mol/L。

3.6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mL浓氨水放置约1h后,移至大瓶中,用倾泻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出液不含氯离子为止。

用水稀至约为300mL。

3.7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0.0141mol/L,相当于500mg/L氯化物含量:将氯化钠(NaCl)置于瓷坩埚内,在500—600℃下灼烧40—50min。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质氯化物实验操作说明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质氯化物GB 11896—8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的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度水如咸水、海水等,以及经过预处理除去干扰物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本标准适用的浓度范围为10—500mg/L的氯化物。

高于此范围的水样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测定范围。

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能与氯化物一起被滴定。

正磷酸盐及聚磷酸盐分别超过250mg/L及25mg/L时有干扰。

铁含量超过10mg/L时使终点不明显。

2 原理在中性至弱碱性范围内(pH6.5—10.5),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出来后,然后铬酸盐以铬酸银的形式被沉淀,产生砖红色,指示滴定终点到达。

该沉淀滴定的反应如下:Ag++Cl—→AgCl↓2Ag++CrO4→Ag2CrO4↓(砖红色)3 试剂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制及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 高锰酸钾,C(1/5KMnO4)=0.01mol/L。

3.2过氧化氢(H2O2),30%。

3.3乙醇(C6H5OH),95%。

3.4硫酸溶液,C(1/2H2SO4)=0.05mol/L。

3.5氢氧化钠溶液,C(NaOH)=0.05mol/L。

3.6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mL浓氨水放置约1h后,移至大瓶中,用倾泻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出液不含氯离子为止。

用水稀至约为300mL。

3.7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0.0141mol/L,相当于500mg/L氯化物含量:将氯化钠(NaCl)置于瓷坩埚内,在500—600℃下灼烧40—50min。

硝酸银滴定法测氯化物

硝酸银滴定法测氯化物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AgNO3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2、学会应用K2CrO4作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

二、试剂:1、固体AgNO32、K2CrO4溶液50g·L-1水溶液。

3、基准物质氯化钠。

三、实验内容:a、实验步骤1、C(AgNO3)=0.1mol·L-1AgNO3标准液的配制:称取8.5g AgNO3溶于500ml不含cl- 离子的蒸馏水中,贮存于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摇匀,置于暗处,待标定。

2、AgNO3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基准试剂NaCl 0.12~0.15g,放入锥形瓶中,加50ml水溶解,加K2CrO4指示剂1ml,在充分摇动下,用配好的AgNO3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微呈砖红色即为终点,记下消耗的AgNO3溶液的体积。

b、实验记录:四、浓度计算:C(AgNO3)=m(NaCl)÷【M(NaCl)×V(AgNO3)】C(AgNO3)---- AgNO3标准溶液浓度,mol·L-1;m ---- 基准物质NaCl的质量,g;M(NaCl)---- NaCl的摩尔质量,g·mol-1;V(AgNO3)---- 滴定时消耗AgNO3标准溶液体积,L。

水中氯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莫尔法测定水中氯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二、试剂:1、AgNO3标准溶液C(AgNO3)= 0.1mol·L-1,或者C(AgNO3)= 0.05mol·L-1。

2、K2CrO4指示剂50g·L-1。

3、水试样(自来水或者天然水)。

三、实验内容:1、实验步骤:准确吸取水样50ml放入锥形瓶中,加K2CrO4溶液1ml,在充分摇动下,以C(AgNO3)= 0.05mol·L-1 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砖红色,即为终点。

记下AgNO3标准溶液体积。

2、实验记录:3、结果计算——蒸馏水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量,ml;式中:V1V——试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量,ml;2M——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1;V——试样体积,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章节目录:
项目五氯化物的测定
授课时数:4
目的要求:
1. 掌握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氯化物的原理。

2.掌握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氯化物的方法。

教材分析(难点、重点):
滴定终点的判断
教具、挂图与参考书:
中国环境保护部
布置作业:实验报告
实验氯化物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氯化物的原理。

2.掌握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氯化物的方法。

二、概述
氯化物(C1-)是水和废水中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

几乎所有的天然水中都有氯离子存在,它的含量围变化很大。

在河流、湖泊、沼泽地区,氯离子含量一般较低,而在海水、盐湖及某些地下水中,含量可高达数十克/升。

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氯化物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及工业用途。

正因为如此,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均含相当数量的氯离子。

若饮水中氯离子含量达到250mg/L,相应的阳离子为钠时,会感觉到咸味:水中氯化物含量高时,会损害金属管道等,并妨碍植物的生长。

三、样品采集与保存
采集代表性水样,置于玻璃瓶或聚乙烯瓶。

存放时不必加入特别的保存剂。

四、方法选择
测定氯化物的方法较多,其中,离子色谱法是目前国外最为通用的方法,简便快速。

硝酸银滴定法、硝酸汞滴定法所需仪器设备简单,适合于清洁水测定,但硝酸汞滴定法使用的汞盐剧毒,因此不作推荐。

电位滴定法和电极流动法适合于测定带色或污染的水样,在污染源监测中使用较多。

同时把电极法改为流通池测量,可保证电极的持久使用,并能提高测量精度。

五、测定方法(硝酸银滴定法)
1. 方法原理
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后,铬酸根才以铬酸银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物质,指示氯离子滴定的终点。

沉淀滴定反应如下:Ag++Cl—→AgCl↓
2Ag++→Ag2CrO4↓
铬酸根离子的浓度与沉淀形成的快慢有关,必须加入足量的指示剂。

且由于有稍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形成铬酸银沉淀的终点较难判断,所以需要以蒸馏水作空白滴定,以作对照判断(使终点色调一致)。

2. 干扰及消除
饮用水中含有的各种物质在通常的数量下不产生干扰。

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均能起与氯化物相同的反应。

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干扰测定,可用过氧化氢处理予以消除。

正磷酸盐含量超过25mg/L时发生干扰;铁含量超过10mg/L时使终点模糊,可用对苯二酚还原成亚铁消除干扰;少量有机物的干扰可用高锰酸钾处理消除。

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或色度大,难以辨别滴定终点时,采用加入氢氧化铝进行沉降过滤法去除干扰。

3. 方法的适用围
本法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废水(咸水、海水等)及经过各种预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本法适用的浓度围为10~500mg/L。

高于此围的样品,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适用围。

低于10mg/L的样品,滴定终点不易掌握,建议采用离子色谱法。

4. 仪器锥形瓶,150ml;棕色酸式滴定管,50ml。

5.试剂
(1)氯化钠标准溶液(NaCl=0.014l mol/L):将基准试剂氯化钠置于坩埚,在500~600℃加热40~50min。

冷却后称取8.2400g溶于蒸馏水,置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吸取10.00ml,用水定容至100ml,此溶液每毫升含0.500mg 氯化物(Cl-)。

(2)硝酸银标准溶液(AgNO3≈0.0141mol/L):称取2.395g硝酸银,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

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步骤如下:吸取25.0ml氯化钠标准溶液置锥形瓶中,加水25ml。

另取一锥形瓶,取50ml水作为空白。

各加入lml铬酸钾指示液,在不断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

(3)铬酸钾指示液:称取5g铬酸钾溶于少量水中,滴加上述硝酸银至有红色沉淀生成,摇匀。

静置12h,然后过滤并用水将滤液稀释至100ml。

(4)酚酞指示液:称取0.5g酚酞,溶于50ml95%乙醇中,加入50ml水,再滴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呈微红色。

(5)硫酸溶液(1/2H2SO4):0.05mol/L。

(6)0.2%氢氧化钠溶液:称取0.2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7)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ml氨水。

放置约1h后,移至一
个大瓶中,用倾泻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涤液不含氯离子为止。

加水至悬浮液体积约为1L。

(8)30%过氧化氢(H2O2)
(9)高锰酸钾。

(10)95%乙醇。

6. 步骤
(1)样品预处理
①水样带有颜色,则取150ml水样,置于250ml锥形瓶,或取适当的水样稀释至150ml。

加入2ml氢氧化铝悬浮液,振荡过滤,弃去最初20ml滤液。

②水样有机物含量高或色度大,用①法不能消除其影响时,可采用蒸干后灰化法预处理,取适量废水样于坩埚,调节pH至8~9,在水浴上蒸干,置于马福炉中在600℃灼烧1h。

取出冷却后,加10ml水使溶解,移入锥形瓶中,调节pH 至7左右,稀释至50ml。

③水样中含有硫化物、亚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则加氢氧化钠溶液将水样调节至中性或弱碱性,加入lml 30%过氧化氢,摇匀。

1min后,加热至70~80℃,以除去过量的过氧化氢。

④水样的高锰酸盐指数超过15mg/L,可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晶体,煮沸。

加入数滴乙醇以除去多余的高锰酸钾,再进行过滤。

(2)样品测定
①取50ml水样或经过处理的水样(若氯化物含量高,可取适量水样稀释至50ml)置于锥形瓶中,另取一锥形瓶加入50ml水作空白。

②如水样的pH值在6.5~10.5围时,可直接滴定。

超出此围的水样应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05mol/L硫酸溶液或0.2%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为8.0左右。

③加入1ml铬酸钾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即为终点,同时作空白滴定。

六、结果计算
式中:V1—蒸馏水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V2——水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M——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1);
35.45—氯离子(C1-)摩尔质量(g/mol)。

七、注意事项
(1)本法滴定不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在酸性介质中
按下式反应而使浓度大大降低,影响等当点时Ag2CrO4沉淀的生成。

→→
本法也不能在强碱性介质中进行,因为Ag+将形成Ag2O沉淀。

其适应的pH围为6.5~10.5,测定时应注意调节。

2. 铬酸钾溶液的浓度影响终点到达的迟早。

在50~l00ml被滴定液中加入5%铬
酸钾溶液lml,使为2.6×10-3~5.2×10-3mol/L。

在滴定终点时,硝酸银加入量略过终点,误差不超过0.1%,可用空白测定消除。

3. 对于矿化度很高的咸水或海水的测定,可采取下述方法扩大其测定围:
(1)提高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至每毫升标准溶液可作用于2~5mg氯化物。

(2)对样品进行稀释,稀释度可参考表1-2。

表1-2 高矿化度样品稀释度
思考题
1.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的原理是什么?
2. 测定水中氯离子时怎样消除水样颜色的干扰?
3. 测定水中氯离子时,pH应注意调节到6.5~10.5进行测定,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