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经典

合集下载

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实验报告

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实验报告

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一、实验目的:通过莫尔法测定方法,确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离子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莫尔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

莫尔法的原理是利用硝酸银与氯化物反应生成沉淀的特点来测定氯离子的含量。

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的沉淀AgCl,沉淀的重量可以用来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天平、锥形瓶、滴定管、分析天平。

2. 试剂:0.1 mol/L硝酸银溶液、0.1 mol/L氯化钠溶液。

四、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工作:用去离子水冲洗锥形瓶,使其内壁干净,放在烘箱中干燥。

2. 精确称取一定体积的0.1 mol/L氯化钠溶液,加入到锥形瓶中。

3. 分别取三个样品,分别滴加适量的0.1 mol/L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当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时,停止滴加,记录滴加的体积。

4.将滴定后的锥形瓶放入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5.重复以上步骤3-4,取得精确的实验数据。

五、数据处理:1.根据滴定的体积,计算出氯离子的摩尔浓度。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沉淀AgCl的摩尔量。

3.根据沉淀的质量和摩尔量,计算样品中氯离子的摩尔量和质量百分含量。

六、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个样品中氯离子的质量百分含量,并进行数据对比和讨论。

七、实验误差分析:考虑到实验操作、试剂浓度、仪器精度等因素,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八、结论:通过莫尔法测定方法,成功测定了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离子的含量,并得到样品中氯离子的质量百分含量。

九、实验心得:通过本实验,我了解了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这对我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室操作能力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实验17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实验17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实验17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是用于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有效方法。

它可以用于
碱式氯化物和酸式氯化物的测定,最常用于测定氯代烃中的氯含量。

它的原理是通过测定
氯含量和非氯含量的比例来确定氯含量,即将氯含量和非氯含量用莫尔法进行关联,建立
一个比例关系式来表达氯含量。

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的程序大致如下:首先,取样0.1g,用50ml甲醇-水混合液稀释;其次,加入不同浓度的碘指示剂和铅的离子搭桥剂;接着,加一定浓度的碱,引
发氯化物的氯化反应,并产生相应的比例;最后,将采集到的反应液用计量管定量分装,
并用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绘制莫尔法曲线,可以直观地得出氯含量数据。

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的准确度得益于其独特的程序和技术,比如内标式校正法,确保氢氧化物离子的检测准确度,并能够在测定时反映样品中离子的稳定性。

仪器的精准
度和准确度也是决定氯含量测定的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使用不同的仪器,在莫尔
法测定之前,要校准检测仪器,使仪器能够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准确的测定。

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的氯含量,是根据样品的反应液的吸光度,通过构建莫尔法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氯含量的测定方法。

它是一种简单、有效、准确的测定氯含量的方法,在实
际应用中受到广泛重视,经常用于氯代烃中氯含量的测定。

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

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
实验六 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
一、实验目的
学习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的 原理和方法 学习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二、实验原理
此法为沉淀滴定(莫尔法),在中性和弱碱 性条件下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 准溶液进行滴定。
S前 PA: gC LAg ( CL 白 K色 s1.p 81 ) 1 0
1. AgNBiblioteka 3溶液的标定: 用小烧杯准确称取NaCl 0.5g,用去离子水
溶解,转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摇匀。
每次用移液管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吸 量管加入1.00mLK2CrO4溶液(5%) ,用AgNO3 标液滴定至出现砖红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计算AgNO3溶液的浓度。
S: P 2A g C4 2 r O A2 C g4 r ( O 砖 K 红 s1 .p 2 色 1 1 0
AgCl溶解度小于Ag2CrO4,所以Ag+先与Cl-生成沉淀
三、主要试剂 NaCl基准试剂 0.1mol/LAgNO3溶液 5%K2CrO4水溶液
四、实验步骤
2.试样分析:
准确称取NaCl试样2g于烧杯中,加水溶解 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 至刻度,摇匀。
每次用移液管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吸 量管加入1.00mLK2CrO4溶液(5%) ,用
AgNO3 标液滴定至出现砖红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 计算试样中NaCl的含量(用%含量表示)。
五、实验讨论
莫尔法测定氯时,为什么溶液的pH值须 控制在6.5 ~10.5? K2CrO4作指示剂时,指示剂的浓度过 大或过小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氯的测定除莫尔法外,还有什么方法?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莫尔法)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莫尔法)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莫尔法是一种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方法,其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大部分氯化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莫尔法的测定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所需试剂和仪器:氢氧化银试液:将2.142g 次氯酸钾溶解于去离子水1000ml中,称取10 ml 滴加于去离子水中,以饱和为度加入氯化银,并振荡至误差小于1%。

过滤,保管于棕色玻璃分液漏斗中,遮光保存,使用时再加去离子水至饱和。

用时每0.025ml 饱和氢氧化银试液相当于1毫克氯离子量。

氯化铂及其钠盐:将氯铂酸钠转化为氯铂酸铂,并将其还原,得到氯化铂及其钠盐。

二、操作步骤:1.称取0.2~0.3g样品(精确称量),放入250ml锥形瓶中。

2.加入75ml去离子水,振荡至样品溶解,再加入2~3滴甲醛。

3.将棕色分液漏斗中的氢氧化银试液振荡,使其均匀混合,然后将0.025ml的饱和氢氧化银试液加入样品中,振荡,使反应均匀进行。

4.反应完成后,第一次滴加氯化铂钠盐溶液,每滴多量到10ml毫升底线附近,然后每滴2~3滴,振荡均匀,使样品中的氯化银溶解成氯银离子,氯离子与氯铱酸钠在氯化铂钠的还原作用下生成铂和氯离子,铂沉积于铁棒上,样品中的氯离子浓度随之下降。

5.当样品中氯离子几乎消耗完后,反应混合物中的铂粒聚集形成灰色沉淀,停止反应。

6.用带苯酚酚红指示剂的1mol/L NaOH滴定底物中未消耗的氢氧化银试液,直至酚红变色为止,计算氯离子含量。

用下式计算样品中氯离子含量:%Cl-=V1x0.0025x1.0084x1000/m其中:V1为氢氧化银试液的体积,0.0025为每滴饱和氢氧化银试液相当于1毫克氯离子量,1.0084为碳-氢氧化银试液的分子量,m为样品质量。

三、注意事项:1.样品的重量要精确称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仪器仪表要保持干燥,不能受到潮湿的影响。

3.振荡均匀,使反应混合物均匀分布。

4.滴定时不能滴过头,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5.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保持暗处。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经典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经典

实验十二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重点:掌握莫尔法测定氯化物的基本原理及莫尔法测定的反应条件难点:AgN0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滴定终点的控制;氯化物中氯含量的计算。

一、实验目的1、掌握莫尔法测定氯化物的基本原理2、掌握莫尔法测定的反应条件二、实验原理莫尔法是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试液中的C1-。

主要反应如下:由于AgC1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所以当AgC1定量沉淀后,微过量的Ag+即与CrO42-形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它与白色的AgC1沉淀一起,使溶液略带橙红色即为终点。

三、仪器和试剂AgNO3分析纯;NaC1优级纯,使用前在高温炉中于500-600℃下干燥2-3h,贮于干燥器内备用;K2CrO4溶液50g·L-1。

四、实验内容1、配制0.10mol·L-1AgN03溶液称取AgN03晶体8.5 g于小烧杯中,用少量水溶解后,转入棕色试剂瓶中,稀释至500mL左右,摇匀置于暗处、备用。

2、0.10mol·L-1AgN03溶液浓度的标定,准确称取0.55—0.60g基准试剂NaCl于小烧杯中,用水溶解完全后,定量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移取20.00 mL此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 mL水,1 mL 50g·L-1K2Cr0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03溶液滴定至溶液微呈橙红色即为终点。

平行做三份,计算AgN03溶液的准确浓度。

3、试样中NaCI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含氯试样(含氯质量分数约为60%),1.6g左右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定量地转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准确移取25.00 mL此试液三份,分别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水20 mL,50g·L-1K2Cr04溶液1 mL,在不断摇动下,用AgN0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橙红色即为终点。

实验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实验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实验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沉淀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用品
1、仪器:移液管、滴定管、锥形瓶
2、药品:AgNO 3标准溶液、K 2CrO 4指示剂、氯化物试样 三、实验原理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常莫尔法。

此法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5% K 2CrO 4为指示剂,用AgNO 3标准溶液滴定。

Ag ++Cl -=AgCl ↓(白色)(K sp =1.8×10-10)
2Ag ++ CrO 42-= Ag 2CrO 4↓(浅转红色)(K sp =2.0×10-12) 终点:浅转红色 四、实验步骤
准确移取含氯化物试液25.00mL 于锥形瓶中,加25mL 去离子水和1mL5%K 2CrO 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 3溶液滴定至浅转红色即达终点。

记录滴定消耗AgNO 3溶液的体积V 。

平行测定3次,计算试样中氯(Cl -)含量(mg/L ):
氯含量(mg/L )=
00
.2510)()()(3
33⨯∙∙-Cl M AgNO V AgNO c
五、数据记录及结果表示
计算过程:
六、问题思考
1、AgNO
3
标准溶液用何种滴定管?
2、K
2CrO
4
指示剂的浓度过大或过小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Cl含量的测定

Cl含量的测定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工业分析专业实验实验题目: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班级:应化0704 学号:07220418 姓名:实验日期:实验题目: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一、摘要用NaCl基准试剂标定已配制的AgNO3标准溶液,然后用标定好的AgNO3溶液来滴定氯化钠试样,通过控制溶液的PH环境,以K2CrO4为指示剂,最终测得样品中氯的含量为为42.76%。

二、实验目的1.学习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掌握用莫尔法进行沉淀滴定的原理、方法和实验操作。

三、实验原理某些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莫尔法。

此法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由于AgCl沉淀的溶解度比Ag2CrO4小,因此溶液中首先析出AgCl沉淀。

当AgCl定量沉淀后,过量一滴AgNO3溶液,既与生成砖红色沉淀,指示达到终点。

主要反应为:Ag+ +Cl-= AgCl↓(白色),Ksp=2.0×10-12 , 2Ag++CrO42- = Ag2CrO4↓(砖红色) Ksp=1.8×10-10实验结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指示剂一般以5×10-3mol/L 为宜,凡是能与Ag+生成难溶性化合物或络合物的阴离子都干扰测定,大量Cu2+、Ni2+、Co2+等有色离子将影响终点观察,Al3+、Fe3+、Bi3+、Sn4+等高价金属离子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易水解产生沉淀。

四、主要试剂NaCl基准试剂, AgNO3标准溶液,50g/L K2CrO4溶液五、实验内容1.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0.2-0.3gNaCl 基准试剂于小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转入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移取25.00mLNaCl 溶液于250mL 容量瓶中,加入25mL 水,滴加1mL K 2CrO 4溶液,不断摇动下用AgNO 3溶液滴定至砖红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次,根据消耗的AgNO 3溶液的体积和NaCl 的质量,计算AgNO 3溶液的浓度。

试验十一自来水中氯的测定—莫尔法[精华]

试验十一自来水中氯的测定—莫尔法[精华]

实验十一自来水中氯的测定—莫尔法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了解沉淀滴定法测定水中微量Cl-含量的方法。

2、学习沉淀滴定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分析强调上次实验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提问检查预习实验情况,0.2学时。

2. 讲解实验内容(0.8学时)3. 开始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实验,发现和纠正错误,3学时。

一、预习内容1、沉淀滴定法——莫尔法(p200)二、目的要求1、了解沉淀滴定法测定水中微量Cl-含量的方法。

2、学习沉淀滴定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原理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莫尔法。

该法是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以K2CrO4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可以直接滴定Cl-或Br-。

由于AgCl的溶解度比Ag2CrO4小,因此在滴定过程中,当Cl-与CrO42-共存时,首先生成AgCl沉淀,当Cl-沉淀完全后,微过量的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的Ag2 CrO4 沉淀,指示终点的到达。

反应如下:Ag+ + Cl- == AgCl↓(白色) Ksp = 1.77×10-10,s= (Ksp)1/2=1.3×10-52Ag++CrO42-==Ag2CrO4↓(砖红色) Ksp = 1.12×10-12 , s= (1/4Ksp)1/3=7.9×10-5注意:(1)指示剂的用量sp时, [ Cl-]=[ Ag+]=(Ksp)1/2=1.3×10-5(mol dm-1)[CrO42-]= Ksp(Ag2 CrO4)/ [ Ag+]2=1.1×10-2(mol dm-1)若实际终点时[CrO42-]﹥1.1×10-2(mol dm-1), 终点提前出现, 为负误差若实际终点时[CrO42-]﹤1.1×10-2(mol dm-1), 终点拖后出现, 为正误差由于K2CrO4指示剂本身为黄色, 影响终点颜色判断, 实验中一般控制为5.0×10-3, 产生正误差。

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实验报告

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实验报告

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实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莫尔法是一种常用的沉淀滴定法,用于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

该方法利用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通过滴定消耗的银离子量,计算出可溶性氯化物中的氯含量。

实验过程中需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以促使反应完全。

同时,为消除干扰离子(如硫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等)的影响,需加入掩蔽剂。

本实验采用铬酸钾作为掩蔽剂。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仪器:硝酸银溶液(0.1mol/L)、铬酸钾溶液(50g/L)、氯化钠标准溶液(0.1mol/L)、酚酞指示剂(1g/L)、滴定管、容量瓶、三角瓶、电子天平等。

2.样品制备:称取适量可溶性氯化物样品于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摇匀。

3.滴定操作:将样品溶液移入三角瓶中,加入适量铬酸钾溶液和酚酞指示剂。

用硝酸银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

同时做空白实验,以消除试剂误差。

4.数据记录与处理: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样品质量、空白实验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样品实验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等。

根据数据计算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2.数据处理及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到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平均值为:(69.5%+70.5%+68.5%)/3=69.5%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适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2)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试剂用量和操作步骤,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本实验采用铬酸钾作为掩蔽剂,有效消除了干扰离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通过对不同样品的测定,可以发现不同来源的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样品的地域、生产工艺等因素有关。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莫尔法测定了可溶性氯化物中的氯含量,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结果。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实验报告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实验报告
移至 500 mL 棕色细口瓶中,贴上标签,待标定。
用电子分析天平准确称取 0.12 ~ 0.18 g (准确至 0.1 mg) NaCl 基准物质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 30 mL 无
氯蒸馏水至 NaCl 基准物质完全溶解。
用无氯蒸馏水润洗酸式滴定管,再用配制好的待标定的 AgNO3 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至少三次。
配制 AgNO3 标准溶液
由于非基准试剂 AgNO3 中常含有杂质,如金属银、氧化银、游离硝酸、亚硝酸盐等,因此用间接法配制。
2. 标定 AgNO3 标准溶液的浓度
(1) 选取基准物质:NaCl
(2) 明确标定原理
·莫尔(Mohr)法:在中性或弱碱性( pH = 6.0 ~10.5 )溶液中,以 K2CrO4 为指示剂,直接滴定 Cl- 离子。
表 1
AgNO3 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数据记录表
0.09998
注:表 1 中取 NaCl = 22.99 + 35.45 = 58.44 /
数据处理过程(以第Ⅰ组为例):
AgNO3 =
̅AgNO3 =
NaCl
103
0.1577 × 103
×
=
= 0.1000 /
NaCl AgNO3 58.44 × 26.98
记录此时 AgNO3 标准溶液体积 V1 (mL)。
5) 计算样品中氯含量。
6) 平行测定三份。计算试样中氯含量及其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
五、实验记录与处理
(一)AgNO3 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AgNO3 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序号
2020-05-12



NaCl /
V 初 /mL
0.1577

水中氯化物的测定---莫尔法

水中氯化物的测定---莫尔法

水中氯化物的测定---莫尔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AgNO3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2)学会应用K2CrO4作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

(二)实验原理常用莫尔法测定某些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

用K2CrO4作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

因AgCl沉淀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沉淀的溶解度, AgCl所需要的Ag+浓度比Ag2CrO4开始沉淀所需要的Ag+浓度要小,所以当刚开始滴定时,AgCl先沉淀,然后才是Ag2CrO4沉淀,到达终点时,稍过量的Ag+ 与K2CrO4作用生成砖红色Ag2CrO4沉淀,记录AgNO3用量。

(三)仪器和试剂仪器:酸式滴定管:移液管:棕色试剂瓶等。

试剂:AgNO3 (分析纯)NaCl (基准试剂)K2CrO4: 5%水溶液。

(四)操作步骤(1)0. 04 mol/L的AgNO3溶液的配制:称取 2.2 g AgNO3溶于300 mL不含氯离子的水中。

待完全溶解后转入棕色试剂瓶中,混匀置暗处保存,待标定。

(2)AgNO3溶液的标定:准确称取基准试剂NaCl 0.62 g于烧杯,加水溶解后,转移至250毫升容量瓶中,定容。

准确移取25毫升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加1mL K2CrO4指示剂,用配好的AgNO3溶液滴定,直到白色沉淀中呈现出微砖红色,即为终点。

记录消耗AgNO3溶液体积,平行测定3次,同时做空白实验。

(3)测定水中Cl- 含量:准确移取水样100 mL于250 mL的锥形瓶中,调节pH = 6. 5 ~10. 5 ,加2 mL K2CrO4指示剂,在充分摇动下,用已标定的 AgNO3标准溶液滴定水样呈微砖红色,即为终点,记下消耗AgNO3的体积。

平行测定 3次,同时做空白实验。

(五)计算(1)氯化钠溶液的浓度:c(NaCl)=m(NaCl)M(NaCl)∗250.0∗10−3m(NaCl):氯化钠基准物质量M(NaCl)=58.44(2)AgNO3标准溶液准确浓度用下式计算:c(AgNO3)=c(NaCl)×25.00(V(AgNO3)−V(空白))式中 c(AgNO3)——AgNO3溶液的准确浓度,mol/L;c(NaCl)——NaCl溶液的准确浓度,mol/L;25.00—— NaCl溶液的体积,mL;V(AgNO3)——AgNO3溶液的体积,mL。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2019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2019

预习与思考:1、复习理论书中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的相关知识,复习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

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①AgNO3标准溶液应贮于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为什么?如何标定AgNO3标液的浓度?②利用莫尔法时为什么溶液的 pH需控制在6.5~10.5?实验中如何控制 pH在这个范围?③空白实验有何意义?④莫尔法中,以K2CrO4作为指示剂时,其浓度太大或太小对滴定结果有何影响?一、实验目的1、掌握莫尔法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进一步学习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莫尔法是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常用的方法。

此法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由于AgCl沉淀的溶解度比 AgCrO4小,溶液中首先析出白色AgCl沉淀。

当氯离子定量转化为AgCl沉淀后,过量的AgNO3溶液即与CrO42-生成砖红色 AgCrO4沉淀,指示终点到达。

主要反应为:Ag+ + Cl- = AgCl (白色) Kθsp = 1.8×l0-102Ag+ + CrO42- = Ag2CrO4(砖红色) Kθsp= 2.0×10-12滴定必须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最适宜pH范围在6.5-10.5之间。

如果有铵盐存在,溶液的pH范围在6.5-7.2之间。

指示剂的用量对滴定有影响,一般K2CrO4浓度以5 ×10-3 mol/L 为宜。

凡是能与Ag+生成难溶化合物或络合物的阴离子,如PO43-、AsO43-、AsO33-、S2-、SO32- 、CO32-、C2O42-等均干扰测定,其中H2S可加热煮沸除去,SO32-可用氧化成SO42-的方法消除干扰。

大量Cu2+、Ni2+、Co2+等有色离子影响终点观察。

凡能与指示剂 K2CrO4生成难溶化合物的阳离子也干扰测定,如Ba2+、Pb2+等。

Ba2+的干扰可加过量Na2SO4 消除。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精)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精)

• 4.能否用莫尔法以Na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Ag+? 为什么? • 答:莫尔法不适用于以Na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Ag+。 因为在Ag+试液中加入指示剂KCrO4后,就会立即 析出Ag2CrO4沉淀。用NaCl标准溶液滴定时, Ag2CrO4再转化成的AgCl的速度极慢,使终点推迟。 • 5.配制好的AgNO3溶液要贮于棕色瓶中,并置于 暗处,为什么? • 答:AgNO3见光分解,故配制好的AgNO3溶液要保 存于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
分析步骤
• 2、试样分析:准确称取1.3 g NaCl试样置 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 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准确移取 25.00 ml NaCl试液注入锥形瓶中,加入25ml 水,加入1ml 5%K2CrO4,在不断摇动下,用 AgNO3溶液滴定至呈现砖红色即为终点,平 行测定三份。 • 根据试样的重量和滴定中消耗AgNO 3标 准溶液的体积计算试样中Cl -的含量,计算 出算术平均偏差及相对平均偏差。
三、试剂
• 1、NaCl基准试剂,在500~600度灼烧 半小时后, 放置干燥器中冷却。也可将 NaCl置于带盖的瓷坩锅中,加热,并不断 搅拌,待爆炸声停止后,将坩锅放入干燥 器中冷却后使用。 • 2、AgNO3 0.1mol/L:溶解8.5g AgNO3 于500ml不含Cl- 的蒸馏水中,将溶液转入 棕色试剂瓶中,置暗处保存,以防止见光 分解。 • 3、K2CrO4 5%的溶液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 表一 硝酸银溶液的标定
CNaCl
VAgNO3/ml V1 V2 V3
CAgNO3/mol/L CAgNO3
相对偏差
(平均)
数据记录和处理
• 表二 氯化物中氯的测定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1.学习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掌握莫尔法测定氯的原理和方法。

【简单原理】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常采用莫尔法,此方法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滚中,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Ag+先与Cl-生成白色沉淀,过量一滴AgNO3溶液即与指示剂CrO42 -生成Ag2CrO4砖红色沉淀,指示终点,主要反应如下:Ag+ +Cl-= AgCI↓(白)Ksp=1.8×10-102Ag+ + CrO42 -= Ag2CrO4↓(砖红)Ksp=2.0×10-12最适宜的pH范围是6.5~10.5,如有NH4+存在,则pH需控制在6.5~7.2之间。

指示剂的用量对滴定有影响,一般以5×10-3 mol? L-l为宜。

有时须作指示剂的空白校正,取2 mL K2 CrO4溶液,加水100 mL,加与AgCl沉淀量相当的无Cl-的CaCO3,以制成和实际滴定相似的浑浊液,滴入AgNO3溶液至与终点颜色相同。

能与Ag+生成沉淀或与之配位的阴离子都干扰测定;能与指示剂CrO42-生成沉淀的阳离子也干扰测定;大量的有色离子将影响终点观察;易水解生成沉淀的高价金属离子也干扰测定。

【实验用品】试剂:NaCl基准试剂:使用前在500~600℃灼烧30 min,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AgNO3化学纯;5%K2CrO4溶液;NaCl试样:粗食盐。

仪器:50mL酸式滴定管;250mL锥形瓶;25.00mL移液管;烧杯;250 mL容量瓶;洗瓶;500mL试剂瓶;量筒;电子天平;台秤;玻璃棒;滴管;橡皮洗耳球。

【实验内容】1.0.02 mol?L-1 NaCl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22~0.25g基准试剂NaCl于小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2.0.02 mol?L-l AgNO3溶液的配制及标定称取1.7g AgNO3,溶解于500mL不含Cl-的蒸馏水中,贮于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放置暗处保存。

实验8-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实验8-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

四川农业大学题目: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摘要:某些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含量可用银量法测定。

银量法按指示剂不同可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

本文采用银量法中的莫尔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

以K2CrO4为指示剂,用NaCl基准物质溶液标定AgNO3标准溶液。

再用AgNO3标准溶液在PH为6.5~10.5的条件下滴定粗盐样品。

通过计算得AgNO3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2390mol·L-1,RSD为0.40%;粗盐中氯的含量为57.64%,RSD为0.09%。

此方法方便高效适用于水溶液中氯的测定。

关键词:银量法、莫尔法、氯化物、含量The determination of chlorine content in the chloride Abstract:The chlorine content of some soluble chloride can be determined by argentometry. Argentometry according to the indicator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Mohr Method ,Voihard and Fajans.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of chlorine in chloride was determined by Mohr menthod. Using K2CrO4 as an indicator, AgNO3 standard solution is calibrated by NaCl standard substance solution. Then, at PH 6.5~10.5 use AgNO3 standard solution titrate coarse salt.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AgNO3 standard solution is 0.02390mol·L-1,RSD is 0.40%;the chlorine content of coarse salt is 57.64%,RSD is 0.09% .Keywords:argentometry, Mohr Method,chlorine,content1.引言在化工产品中,Cl-1离子是一种活性很大,并且非常常见。

实验九-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PPT课件

实验九-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PPT课件
实验九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 定
(摩尔法)2021/3/12 Nhomakorabea1
一、实验目的
• 学习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掌握用莫尔法进行沉淀滴定的原理、方法和
操作
2021/3/12
2
二、实验原理
用铬酸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某些可溶性氯 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常采用莫尔法。
以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由于 AgCl沉淀的溶解度比Ag2CrO4小,因此溶液中首先析出AgCl 沉淀。当AgCl定量沉淀后,过量1滴AgNO3溶液即与CrO42生成砖红色Ag2CrO4沉淀,指示达到终点。
2021/3/12
10
2021/3/12
3
莫尔法中指示剂的用量和溶液的酸度是两个 主要的问题。
滴定必须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最适宜 pH范围为6.5~10.5。
2021/3/12
4
指示剂的用量对滴定有影响,一般为 5×10-3mol·L-1
如果K2CrO4的浓度过高,终点将过早出现,且因溶液 颜色过深而影响终点的观察;若K2CrO4的浓度过低,则终 点将出现过迟,也影响滴定的准确度。
2021/3/12
8
五、思考题
1.莫尔法测氯时,为什么溶液的pH须控 制在6.5~10.5?若存在铵离子,溶液的pH 应控制在什么范围,为什么?
2.以K2CrO4为指示剂时,指示剂浓度过大 或过小对测定有何影响?
3. K2CrO4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2021/3/12
9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0 mL NaCl溶液 → 锥形瓶 → 加入5mL水,2滴 K2CrO4溶液 → 不断摇动,用AgNO3溶液滴定至出现 砖红色沉淀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Mohr法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Mohr法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Mohr法
一、实验原理
Mohr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氯离子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AgCl,然后用一定量的一价离子铬酸钾溶液溶解过量的硝酸银沉淀,再进一步滴定多余的银离子,根据乘法关系计算氯离子的含量。

Ag+ + Cl- → AgCl
2AgCl + K2CrO4 + H2SO4 → Ag2CrO4 + K2SO4 + 2HCl
2K2CrO4 + 4HCl → 4KCl + Cr2(SO4)3 + 3H2O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
1.硝酸银溶液(0.1mol/L)
2.铬酸钾溶液(精制)
3.硫酸
4.无水乙醇
5.硝酸
6.锥形瓶
7.点滴管
8.烧杯
9.玻璃棒
10. 称量器
三、实验步骤
1.将样品取适量加入烧杯中。

2.加入适量水,并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3.添加少量盐酸,同时加入2~3滴硝酸。

4.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必须过量,使所有反应物被消耗,保证充分反应),至出现沉淀。

5.加入适量铬酸钾溶液搅匀,至沉淀转为红色溶液停止滴定。

6.进一步加入少量遮光剂,防止不必要的沉淀形成。

7.反应产物滴定至溶液变为黄色。

8.根据计算可得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离子含量。

四、注意事项
1.硝酸银溶液、铬酸钾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射,保存于避光地方。

2.样品的取量要充分考虑不同样品所含氯化物的含量之间的不同。

3.一定要保证反应充分,避免出现杂质干扰。

4.滴定前准备要充分,比如将管道等用稀盐酸洗净,用漏斗过滤去除杂质等。

AA09莫尔(Mohr)法测氯化物中氯的含量

AA09莫尔(Mohr)法测氯化物中氯的含量

实验十(A)、莫尔(Mohr)法测氯化物中氯的含量
一、 目的要求:
1. 学习掌握AgNO 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 掌握莫尔(Mohr)法进行沉淀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 实验原理:
以 K 2CrO 4 为指示剂的银量法。

在中性或弱碱性(pH 6.5~10.5)介质中以AgNO 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Ag + + Cl - = AgCl ↓(白色) Ksp=1.8×10-10 2Ag +(过量) + CrO 42- = Ag 2CrO 4↓(砖红色) Ksp=2.0×10-12 指示剂用量不是1-2滴而是1mL 其用量对测定有影响, 必须定量加入. 为什么?
三、 实验内容:
1. 0.05mol·L -1 AgNO 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 粗盐中Cl %的测定
AgNO 3滴定 终点(砖红色)
四、 结果处理:
标定 C AgNO3 mol.L -1
测定 Cl%
[M Nacl =58.44 g / mol ,M Cl =35.45 g / mol]
五、思考题: P217: 1、2 基准NaCl, 0.50—0.70g 定容至 250.0mL 移取 25.00mL 水25mL K 2CrO 4 1mL AgNO 3标液滴定 终点(淡红色) 溶解 粗盐 0.7---0.9g 溶解 定容至
250.0mL
移取 25.00mL ① 水25mL ② K 2CrO 41mL。

莫尔法测氯

莫尔法测氯

第三章物质的定量分析3.5氯化物中Cl-的测定(莫尔法)一、目的要求1.掌握沉淀滴定法中莫尔法的原理及方法。

2.准确判断K2CrO4作指示剂的滴定终点。

二、实验原理某些可溶性氯化物中Cl含量的测定常采用莫尔(Mohr)法。

此方法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由于AgCl的溶解度比Ag2CrO4的溶解度小,因此溶液中首先析出AgCl,当AgCl定量沉淀后,过量1滴AgNO3溶液即与CrO42-生成砖红色Ag2CrO4沉淀,指示达到终点。

主要反应如下:Ag++Cl-AgCl↓(白色)=1.8×10-102Ag++CrO42-Ag2CrO4↓(砖红色)=2.0×10-12滴定必须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最适宜pH范围为6.5~10.5。

如有铵盐存在,溶液的pH必须控制在6.5~7.2之间。

指示剂的用量对滴定有影响,一般以5×10-3mol·L-1为宜。

凡是能与Ag+生成难溶性化合物或配合物的阴离子如PO42-,AsO43-,AsO33-,S2-,CO32-,C2O42-等都干扰测定。

其中S2-可以H2S 形式加热煮沸除去,SO32-可氧化成SO42-后不再干扰测定。

大量Cu2+,Ni2+,Co2+等有色金属离子将影响终点的观察。

其次,凡是能与CrO42-指示剂生成难溶化合物的阳离子也干扰测定,如Ba2+,Pb2+能与CrO42-分别生成BaCrO4和PbCrO4沉淀。

Ba2+离子的干扰可加入过量Na2SO4消除。

另外,Al3+,Fe3+,Bi3+,Sn4+等高价金属离子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易水解产生沉淀,也不应存在。

三、实验用品1.仪器酸式滴定管(50 mL)烧杯(250 mL)锥形瓶(250 mL)量简(100 mL、10 mL)容量瓶(250 mL)移液管(25 mL)2.药品AgNO3(A.R)K2CrO4 5% NaCl固体四、操作步骤1.0.1 mol·L-1 AgNO3标准溶液的配制[1]准确称取4.2~4.3 g(准确至0.0001 g)AgNO3置于250 mL烧杯中,溶解定容于250 mL容量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二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重点:掌握莫尔法测定氯化物的基本原理及莫尔法测定的反应条件
难点:AgN0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滴定终点的控制;氯化物中氯含量的计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莫尔法测定氯化物的基本原理
2、掌握莫尔法测定的反应条件
二、实验原理
莫尔法是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试液中的C1-。

主要反应如下:
由于AgC1的溶解度小于Ag2CrO4,所以当AgC1定量沉淀后,微过量的Ag+即与CrO42-形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它与白色的AgC1沉淀一起,使溶液略带橙红色即为终点。

三、仪器和试剂
AgNO3分析纯;NaC1优级纯,使用前在高温炉中于500-600℃下干燥2-3h,贮于干燥器内备用;K2CrO4溶液50g·L-1。

四、实验内容
1、配制0.10mol·L-1AgN03溶液
称取AgN03晶体8.5 g于小烧杯中,用少量水溶解后,转入棕色试剂瓶中,稀释至500mL左右,摇匀置于暗处、备用。

2、0.10mol·L-1AgN03溶液浓度的标定,
准确称取0.55—0.60g基准试剂NaCl于小烧杯中,用水溶解完全后,定量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移取20.00 mL此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 mL水,1 mL 50g·L-1K2Cr0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03溶液滴定至溶液微呈橙红色即为终点。

平行做三份,计算AgN03溶液的准确浓度。

3、试样中NaCI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含氯试样(含氯质量分数约为60%),1.6g左右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定量地转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准确移取25.00 mL此试液三份,分别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水20 mL,50g·L-1K2Cr04溶液1 mL,在不断摇动下,用AgN0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橙红色即为终点。

根据试样质量,AgN03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中消耗的体积,计算试样中Cl-的含量。

必要时进行空白测定,即取25.00mL蒸馏水按上述同样操作测定,计算时应扣除空白测定所耗AgN03标准溶液之体积。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六、注意事项:
1、适宜的pH=6.5-10.5,若有铵盐存在,pH=6.5-7.2
2、AgNO3需保存在棕色瓶中,勿使AgNO3与皮肤接触。

3、实验结束后,盛装AgNO3的滴定管先用蒸馏水冲洗2-3次,再用自来水冲洗。

含银废液予以回收。

七、实验讨论
1、配制好的AgNO3溶液要贮于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为什么?
答:因为AgNO3见光分解。

2、空白测定有何意义?K2CrO4溶液的浓度大小或用量多少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答:空白试验可校正由于AgNO3使用过量而引入的误差。

空白试验可校正由于AgNO3使用过量而引入的误差。

K2CrO4浓度过大,会使终点提前,且 CrO42-本身的黄色会影响终点的观察终点的观察,使测定结果偏低;若太小,会使终点滞后,使测定结果偏高。

3、能否用莫尔法以NaC1标准溶液直接滴定Ag+?为什么?
答:不能用NaCl滴定AgNO3,因为在Ag+中加入K2CrO4后会生成Ag2CrO4沉淀,滴定终点时Ag2CrO4转化成AgCl的速率极慢,使终点推迟。

教学心得:
1、滴定时,最适宜的pH范围是6.5-10.5,若有铵盐存在,为避免生成Ag(NH
3
)2+,溶液的pH范围应控制在6.5-7.2为宜。

2、AgNO
3
见光易分解,故需保存在棕色瓶中。

3、AgNO
3若与有机物接触,则起还原作用,加热颜色变黑,所以不要使AgNO
3
与皮
肤接触。

实验结束后,盛装AgNO
3
溶液的滴定管应先用蒸馏水冲洗2-3次,再用自来水冲洗,以免产生氯化银沉淀,难以洗净。

4、含银废液应予以回收,且不能随意倒入水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