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的服饰特点
畲族服饰必备知识点总结

畲族服饰必备知识点总结一、畲族男性服饰1.畲族男性上衣畲族男性上衣通常是长袍式的服装,衣领和衣边通常会装饰有刺绣或镶边,颜色多为红色、黑色、绿色等比较鲜艳的色彩。
在特殊节日或场合,畲族男性还会穿上用红、蓝、黑等颜色搭配的长袍,这些长袍通常会绣有吉祥的图案或花纹。
2.畲族男性下装畲族男性下装一般是长裤,裤腿宽松,腰部有细褶。
裤子的颜色多为黑色、深蓝色等暗色系,也会配以一些刺绣或镶边。
3.畲族男性头饰畲族男性通常会戴上一顶黑色或深色的斗笠,有的斗笠上还会镶嵌一些银饰或绣花。
4.畲族男性鞋袜畲族男性的鞋袜一般是布鞋和蓝布袜。
二、畲族女性服饰1.畲族女性上衣畲族女性上衣一般是短袄式的服装,衣领和衣边也会装饰有刺绣或镶边,颜色多为红、绿等鲜艳的颜色。
在特殊节日或场合,畲族女性会穿上一种名为"古巴"的上衣,古巴上衣的袖口和下摆会有绣有吉祥图案的彩边。
2.畲族女性下装畲族女性下装一般是裙子,裙子的长度和样式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有长裙和短裙两种类型。
裙子的颜色也多为红、绿、蓝等比较鲜艳的颜色,上面装饰有刺绣或彩边。
3.畲族女性头饰畲族女性的头饰非常丰富多样,常见的有荷包头饰、孔雀翎头饰、饰有银饰的头饰等,头饰通常也会装饰有珠宝、花饰或丝绸挂件。
4.畲族女性鞋袜畲族女性的鞋袜一般是布鞋和绣花袜,绣花袜的颜色和花纹都非常丰富多彩。
三、畲族服饰的特色1.色彩艳丽畲族服饰的颜色多为红、绿、蓝等鲜艳的颜色,这与畲族人民乐观向上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有着密切的关系。
2.图案繁复畲族服饰的图案通常是花鸟鱼虫等自然界的元素,这些图案通常都是手工刺绣或织锦而成,非常繁复精美。
3.配饰丰富畲族服饰的配饰非常丰富多样,除了头饰、饰物外,还有各种别针、挂件、腰带等配饰,这些配饰不仅增添了服饰的美观度,也体现了畲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四、畲族服饰的传统和现状畲族服饰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畲族人民的传统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畲族服饰

畲族服饰畲族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反映该民族特有的风情。
一般女服尚青色棉布、苎布衣,少数富裕户也穿绸缎。
大襟长衫,衫长至膝,比男长衫稍短些,衣领用金线、五色线制成二至三层花纹的“虎牙领”,领背中央绣“凤凰采牡丹”。
衣襟用五色羽毛布,绣三至五层梅菊花蕊。
腋下襟边缝一块10多厘米宽例三角形的大红布,领口内“替肩布”用蓝、白四方形做“替肩”。
袖口和衫袄襟边均用大红色羽毛做边饰,并镶绣各色花纹。
节日所穿紫色“诰翠衫”,大襟和袖口都绣“回字”形花纹,胸前排扣5颗,古作礼服用。
女裙裤通常用黑色棉布,夏天用苎布。
出嫁做新娘时,用青色绸缎或精哔吱做裤。
外穿蓝色或紫色叠春“虎牙裙”,腰间束四指宽的白色腰带,正面再垂2条长1米的飘带,直垂至脚面。
妇女下山、下田劳动时,用腰带缚住“围身裙”。
“围身裙”是黑色苎布或青直贡布制成,裙上端加一块10厘米宽红布做裙头。
所缚腰带则用五彩丝绸线、白粉线、羽毛线等织成橄榄式花纹和汉文字装饰。
转裙也刺绣着“凤凰采牡丹”等花鸟装饰。
罗源县毗邻的飞鸾南山村和新岩村一带畲族妇女的服饰,均穿斜襟大领衣,并镶有各种花边。
不分季节一律穿短裤、扎绑脚。
男服一般是青色和蓝色大襟短服。
少数男子穿大襟长衫,均为圆领。
布用棉布和苎布。
胸襟两旁袖口上均镶有黄、红两色,缀3-5颗铜扣,外加穿圆领直襟有5排扣的“钱吊衫”,古作礼服。
礼服胸前领左右两旁,还垂挂有2条珠线穗。
礼服正面上方2个袋,下方4个袋。
大都在取新娘后三天,送新娘回娘家做“头转客”时穿。
男裤多用蓝青色棉布。
夏天穿苎布短裤。
裤头上接15厘米左右宽蓝或青色布。
结婚时则穿紫色或蓝色长衫礼服。
鞋平时男子多穿黑色布底双鼻鞋和木屐。
劳动时,多打赤脚和穿草鞋。
妇女穿单“虎攻鞋”(畲族),布底,鞋头高昂3厘米,鞋口两旁以羽毛布“沉地”,用五色线绣“虎牙”花纹。
解放后,男女穿解放鞋、运动鞋、塑料鞋、人造革和皮鞋。
帽儿童头戴猫儿头的童帽;中青年常扎头由;老年人戴风军帽。
畲族女装服斗造型及纹样特征研究

畲族女装服斗造型及纹样特征研究畲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广东等地。
畲族女装服饰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征和风格。
本文将对畲族女装服饰的斗造型及纹样特征进行研究。
畲族女装服饰的斗造型分为上衣和下裳两部分。
上衣分为褂子和背心两种类型,下裳则包括长裙和短裙两种类型。
斗造型注重展现女性的曲线美,上衣剪裁合身,强调腰身线条。
下裳也注重裙摆的宽松飘逸感,展现女性的柔美和婀娜。
畲族女装服饰的纹样特征丰富多样,反映了畲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常见的纹样包括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等。
植物纹样主要包括花卉、叶子等,象征着生机和繁荣;动物纹样主要包括鸟类、鱼类等,象征着畲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依赖;几何纹样则是畲族人民对空间和时间的把控和运用。
畲族女装服饰的纹样还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不同地区的畲族女装服饰的纹样和图案各具特色。
在福建地区的畲族女装服饰中常见到的纹样有梅花纹、兰花纹等,这些纹样代表着富贵和美好的寓意;而在江西地区的畲族女装服饰中常见到的纹样有牡丹花纹、荷叶纹等,这些纹样代表着吉祥和福气的寓意。
畲族女装服饰的纹样还体现了畲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畲族人民居住在自然环境中,对大自然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
他们通过服饰中的纹样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寄托了对幸福和安康的祈愿。
畲族女装服饰的斗造型和纹样特征丰富多样,展现了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畲族女装服饰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畲族的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浅谈非遗畲族服饰

24神州文化浅谈非遗畲族服饰吴廷文福安市凤之玺服饰有限公司摘要:畲族服饰是畲族文化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寄托着畲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和文化自信。
但与许许多多的民族传统技艺一样,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畲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转变。
加上传统技艺制作周期长、效益低的特点,大多数畲民在日常生活中都不会穿带有鲜明民族标识的民族服饰,取而代之的是各式流行服装。
只有在畲族旅游景点或表演舞台及畲族婚嫁庆典上,才能看见畲族人身着民族服装。
以下阐述本人的经历和汲取流行服装的特点与畲族服饰元素特点相结合,创造出更受市场欢迎的畲族服饰,以及通过文旅结合来推广畲族服饰文化。
关键词:畲族服饰;畲族文化一、阐述个人经历改革开放之初,几乎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乡村都是来料加工的裁缝铺,就连那时候的陪嫁三大件也是缝纫机,手表,自行车,那时候手艺稍微好点的都是每天有干不完的活,特别是逢年过节。
然而时代的发展总是让人促不及防,有很大一部分先行者不满于这样小打小闹,招聚一帮人员纷纷办起了服装厂,借助各种渠道和信息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不到几年,福建省的石狮小镇就形成全国独具特色的服饰集贸市场,同时各种各样的服饰店也遍布全国各城市大街小巷,物美、价优、花样多、款式新、这四大特色,对于相对落后且单一的裁缝铺是致命的,几乎不到三年,结构落后且单一的裁缝铺就消失了九成以上。
让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传统服饰文化带给人的吸引力是于一九六年底,我结婚的时候给我爱人用被面做了一件婚礼旗袍,这件婚礼旗袍没想到得到所有来宾的赞美。
于是我北上杭州,苏州,上海,南京,南下广州,东莞,普宁,石狮,西进广西,云南等地去寻找适合的面料和搜集各种传统民族元素,经过十多年不断吸收新理念、新知识,并积极培养学徒,现在单单在闽东地区,特别是在福安已经形成每年上亿元的婚庆服饰文化市场。
服饰使用涉及到各种红白喜事乔迁庆典等方面。
二、传统畲族服饰特点及文化信仰(一)畲族妇女的服装独具特色,大多是用自织的苎麻布制作,有黑蓝两色,黑色居多,衣服是右开襟,衣领、袖口、右襟多镶有彩色花边,一般来说,花多、边纹宽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装。
畲族服饰介绍

刺绣图案(一)
祖先崇拜,敬仰盘瓠。多反映始祖盘
瓠王平乱、迎亲、创业的艰辛场面。
刺绣图案(二)
山水交融,
反映美好生 活。华南地 区丘陵起伏, 江河纵横, 因而多以山、 水为背景。
刺绣图案(三)
鲜花蝴蝶成对出现,反映阴阳调合、
万物共生的朴素哲学理念。
刺绣图案(四)
凤朝牡丹、龟龙戏 珠,反映畲族人民 敬仰神灵,渴望长 寿和生活美满的愿 望。
围裙 裤子
彩带
凤凰鸟头冠是在精细的竹管外包上布帕,悬一条30多厘米长、
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
额,称为“龙髻”,红头绳扎的长辫高悬于头顶,象征着凤头,
表示畲族始祖母“三公主”带的凤冠。
特色:多刺绣
畲族传统服饰
崇尚红蓝色,衣料
多为自织的麻和花 鸟龙凤图案。
口布鞋。
三:畲族人文景观欣赏
:
三、拯救文化,刻不容缓
• 少数民族文化是华夏文明史中的瑰 宝,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 力、归属感的来源。民族文化的丧失 也就是民族灭亡的前兆。而如今我国 部分少数民族正被汉化,其民族文化 趋于灭亡,其命运令人担忧、心痛!
作为当代的民族大学生,保护各民 族文化,我们义不容辞!愿民族文化 之花永远绽放!
(五):裤子
• 过去,男女 子都一样,为 宽裤脚直筒便 裤,但在一些 气候热的地区, 妇女不分季节 都穿短裤。
二、男式服饰
因畲族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妇女装扮上, 而男子服饰和汉人大抵一致,故男式服饰特点 较少。
传统男装有两种:一种是无领青色麻布长 衫,下穿宽裆长裤;另一种是作为结婚礼服的 青色右衽长衫,头戴红顶圆形官帽,外套龙凤 短褂,胸襟前缀有一方绣龙花帕,脚蹬黑色阔
畲族服饰研究报告

畲族服饰研究报告
畲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地。
畲族的服饰是其独特的文化标志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畲族的服饰主要以男女分别,下面将分别介绍。
一、男子服饰
畲族男子的传统服饰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衫袍:男子的衫袍多为直筒形状,领口有襟,一般是黑色或深蓝色,上面镶有黄色、红色、蓝色等装饰。
衫袍会配以长裤和长袜,以及一双布鞋。
2. 裙子:畲族男子在特定场合穿着短裙。
这种裙子一般是黑色或蓝色,长至膝盖上方,上面有花纹装饰。
3. 面纱:男子在特定的宗教仪式上会戴上面纱,这是一种用云母片制作的面纱,以黑白两色为主。
4. 头饰:畲族男子在婚礼或其他重要场合会戴上特殊的头饰,这是一种金属制品,风格独特。
二、女子服饰
畲族女子的传统服饰也有以下几种:
1. 袄子:袄子是畲族女子的传统上衣,一般是直筒形状,长袖。
袄子的领口和袖口常常有绣花装饰,图案多样。
2. 裙子:女子的裙子主要是长裙,一般是黑色或蓝色,上面有各种刺绣和绣花装饰。
3. 头饰:畲族女子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戴着花冠,这是一种用花朵和绸带制成的头饰,色彩鲜艳。
4. 饰品:女子的服饰还包括各种饰品,如花环、耳环、项链、手镯等,多采用银质材料,并镶嵌有宝石或珠子。
以上是对畲族服饰的简要介绍,畲族服饰的研究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探索,如其发展历史、演变过程等。
这些研究对于了解畲族文化、推动文化保护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畲族女装服斗造型及纹样特征研究

畲族女装服斗造型及纹样特征研究畲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和广东等地,畲族女性的服饰在当地具有独特的风格,以其绚丽多彩的纹样和精致的工艺而著称。
本文将就畲族女装服饰的造型和纹样特征展开研究,探讨其在畲族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畲族女装的基本构成包括头饰、上衣、下装和鞋袜。
头饰是畲族女性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女人一生都带着辫钗和飘带。
辫钗是畲族女性的标志性饰品,它通常由银制成,造型可爱精致,上面还会镶嵌一些小的宝石或者珠子,装饰得非常华丽。
而飘带则是和辫钗配套的,畲族女性在梳好发髻之后,会把飘带系在辫钗上,增添了一份娇俏的气质。
畲族女性还会搭配一些花饰或者头纱,让整个头饰更加优雅和美观。
畲族女装的上衣通常为长袍式的服装,颜色通常是鲜艳的红色、紫色等,而衣身上也会绣上各种花纹或者图案,从而使整个服饰更加华丽和艳丽。
而下装通常为长裙,同样也是以鲜艳的颜色和精美的纹样为主,整体造型非常典雅。
畲族女性的鞋袜也十分考究,通常为绣花鞋,上面也会绣上各种图案和花纹,彰显出畲族女性的精致和优雅。
畲族女装的纹样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图案纹样,畲族女装上的纹样通常以花朵、动植物等为主题,这些图案多为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的,给人一种艳丽、热烈的感觉。
其次是几何纹样,畲族女装上也经常出现各种几何图案,如菱形、方格等,这些几何图案纹样通常在畲族服饰上与花纹图案相互搭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服饰图案。
畲族女装的纹样特征最为突出的是刺绣工艺,畲族女性的服饰上都会有精美的刺绣,这些刺绣图案细腻精致,线条流畅,色彩丰富,通常包括旗袍领口、袖口、胸襟等部位,刺绣上的图案大多是一些鸟、虫、鱼、花、草等,还有些家常纹样,如红豆、咖啡、鲜花、四季如春等等等,这些刺绣图案不仅美观,而且充满了浓郁的畲族风情和文化内涵。
畲族女装的纹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色彩艳丽,畲族女性的服饰大多采用鲜艳明快的颜色,如红色、紫色、绿色、黄色等,这些颜色不仅符合畲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还与畲族女性热情似火的性格相得益彰。
畲族女装服斗造型及纹样特征研究

畲族女装服斗造型及纹样特征研究
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广东等地。
畲族女装服饰
是畲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色和风格。
本文将对畲族女装服饰的斗造
型和纹样特征进行研究。
斗造型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纹饰图案,在畲族女装服饰中起到装饰和区分身份的作用。
畲族女装斗造型主要分为头饰、领饰和腰饰三个部分。
头饰是畲族女性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斗造型主要体现在发髻上。
畲族女性发髻饰有
特殊纹饰线条,并搭配各种装饰物,如金属片、珠串、彩带等。
斗造型的纹饰线条通常呈
现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寓意着生活的圆满、和谐和美好。
领饰是畲族女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上衣的领口部分。
畲族女装领饰通常采用
对襟式,斗造型的纹饰主要体现在领口的襟头位置。
斗造型的纹饰线条多为曲线形状,寓
意着幸福和喜悦。
除了斗造型,畲族女装服饰还有许多纹样特征。
畲族女装的纹样风格多样,如波浪纹、云纹、飞鸟纹、花纹等,每一种纹样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象征。
纹样的选择和排列位置
也有一定的规则和讲究,代表着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和不同婚姻状况的女性。
畲族女装的
纹样特征丰富多样,展示了畲族女性的美丽和智慧。
畲族女装服饰的斗造型和纹样特征体现了畲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是他们对
自身民族文化的自豪和传承。
通过对畲族女装服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畲
族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畲族服饰知识点总结大全

畲族服饰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畲族服饰的种类畲族服饰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头饰、上衣、下装、鞋袜等。
1. 头饰畲族头饰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发饰、饰钗、头巾等。
发饰是畲族女性最常佩戴的头饰,有各种各样的造型和材质。
饰钗是畲族女性头饰的一种,用来固定头发,多为金属材质,有的还镶有珠宝。
头巾是畲族男女通用的头饰,多为红色和黑色。
2. 上衣畲族男性上衣主要有长袍、褂子、马褂等,而女性的上衣则有马褂、长袍、背心等。
畲族的上衣多为宽松式,颜色鲜艳,常常使用刺绣、绣花等工艺进行装饰。
3. 下装畲族男女的下装种类一般相同,主要有裤子、裙子等。
裤子一般为宽松式,裙子则有各式各样的款式,多采用彩色绸缎、缎面绸布等材质。
4. 鞋袜畲族的鞋袜种类主要有布鞋、布袜、绣鞋、草鞋等,多为手工制作,具有独特的工艺特色和民族风情。
二、畲族服饰的造型特点畲族服饰的造型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色彩鲜艳畲族服饰的色彩多以红色、蓝色、绿色为主,加上金黄、银白等颜色,色彩鲜艳、明快。
2. 刺绣绣花畲族服饰常常使用刺绣、绣花等工艺进行装饰,图案多为花鸟、风景等自然图案,线条流畅、细腻。
3. 宽松舒适畲族服饰多为宽松式,注重舒适性,适合于其生活方式和气候特点。
4. 民族特色畲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在造型上有独特之处,而且在材料、工艺上也有自己的传统。
三、畲族服饰的功能畲族服饰在其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礼仪功能畲族服饰在宗教仪式、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场合具有重要的礼仪功能,能够展示畲族人民的身份地位、文化传统等。
2. 护身防寒畲族服饰多为宽松式,在山区生活的畲族人民能够很好地抵御寒冷,保护身体。
3. 装饰功能畲族服饰具有丰富的装饰功能,多采用刺绣、绣花、珠宝等工艺进行装饰,体现出畲族人民对美的追求。
4. 表达情感畲族服饰在婚丧嫁娶等场合能够很好地表达出畲族人民的情感,如喜庆、悲伤等,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功能。
畲族服饰特点简介

畲族服饰特点简介
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着独特的文化和民俗。
畲族服饰则
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下是畲族服饰特点的简介。
一、颜色鲜艳
畲族服饰以颜色鲜艳为主要特点,多以红、黄、粉红、绿、蓝等颜色
为主。
在畲族文化中,颜色具有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吉祥如意,黄
色则代表丰收和富贵。
二、用料考究
畲族服饰中所采用的面料,多选用沙发、绸缎、丝绸以及苎麻等高档
面料,经常装饰有锦缎、刺绣等,工艺手工制作精细,透露出一股淳
朴古今的美。
三、款式独特
畲族服饰制作精美、款式独特,男子多穿长衫或长袍,外罩一件中山
装或衬衫,并佩带一条用羊绒或者马毛制作的长巾,搭配一双黑色的
布鞋;女子则多穿短袄、长裙和长裤,裙摆多为筒形,花坊简洁,裤子
裤袜上装饰明艳图案。
同时,女子还会戴上绣花布花环,佩戴银耳环、项圈等首饰。
四、富有民族特色
畲族服饰十分讲究民族特色,服饰上常常绣有畲族图案和文字,如"甲琴"、"留芬"等,这些图案和文字多寓意着吉祥、祝福、美好的寓意。
此外,畲族服饰中还体现了畲族的传统文化,如畲族传统匹绸、古板书的图案和方式等。
总之,畲族服饰独具特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畲族服饰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引起了更多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喜爱。
畲族女装服斗造型及纹样特征研究

畲族女装服斗造型及纹样特征研究畲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和江西等地。
畲族女性的服饰在国内外都颇具特色,其服装造型和纹样特征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畲族女装服饰的造型和纹样特征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畲族文化。
一、畲族女装服饰的造型特征畲族女装在款式和配饰方面有着独特的特色,主要包括服装的款式和色彩、头饰、饰品等。
畲族女装以其独特的线条感、色彩搭配和布料选择等方面的特色而著称。
具体特征如下:1.服装的款式和色彩畲族传统服装主要包括“二马尾”、“九斤扇”和“七套披肩”等。
“二马尾”是指长衣外罩一层短外衣,看上去就像两匹马尾一样,由此得名。
而“九斤扇”则是指褶裙下摆为九片扇形状的裙子。
至于“七套披肩”则是指由丝绸或彩色花布做成的七件不同颜色的小披肩,系在身上,看上去十分美丽。
畲族服装的颜色以黑、红、绿、白为主,其中黑色是主要的基调,而红、绿、白色则作为点缀色。
这样的颜色搭配不仅彰显了畲族服装的美感,也体现了畲族人民的自然情感和审美趣味。
2.头饰畲族女性的头饰也是其服饰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女性最常见的头饰就是黑色的小王金、小麦金、小三角帕子、蒋种帽等。
这些头饰不仅在款式上具有独特的特色,而且在制作工艺和纹样上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点。
3.饰品畲族女性的服饰还少不了各种饰品的点缀,如银环、铜环、银扣、银镯、银簪等。
这些饰品不仅丰富了服装的整体造型,还反映了畲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传统习俗。
畲族服装的纹样是其独特之处之一,畲族人民用丰富多彩的纹样来装点服装,使得服装更加美观大方,也更具有文化内涵。
畲族女装的纹样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几何图案畲族服装上的纹样主要以几何图案为主,如菱形、梅花、双鱼等。
这些几何图案不仅点缀了服装,还反映了畲族人民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对宇宙的崇拜。
2.植物纹样畲族服装上的纹样还有很多植物图案,如花朵、枝叶、藤蔓等。
这些植物图案既美丽又富有生命力,蕴含着畲族人民对自然界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畲族服饰 畲族服饰的用色和构图有什么特点

畲族服饰畲族服饰的用色和构图有什么特点>畲族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
如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农舍车马以及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如万字、云头、云勾、浮龙纹、叶纹等。
有的用文字排列组合成图案。
文字的形体有原始的,也有楷书,常用一些旧的吉祥语,如“五世其昌”、“三元及第”、“招财进宝”等。
再如象征农田的方格图案、象征江河的彩条图案、象征林木的十字图案,都作为一种较为固定的格局被保留下来。
创造者所关注的是人本与美术符号精神的和谐一致。
不论造型如何变化,只要观念在形象中体现得充分便是最理想的范式。
它根本不讨论艺术与物象的模仿关系,也不顾及用人的观念打破自然给艺术提供的原形,一切存在物都可以作为劳动者物质活动中精神需求的对象。
所以,图案纹样不以光影为主要表现手法而是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以单线做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
姑娘们很善于抓住一个形象主要的特征,将最有特点的动态,用类似剪影的方式表现出来。
但她们在制作图案时,不满足于一个特定的具体形象,而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运用删减、增添、夸张、变形等手法使形象更趋于理想化。
她们往往借助于深浅不一的点、长短不齐的线、大小不等的面、似是而非的形,使之既有变化又和谐地组合在一个图案之中。
妇女们在创造了理想形象之后,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
畲族崇尚黑色和蓝色,在服饰上以黑、蓝为主调,显得凝重深沉、庄严朴实。
在以黑、蓝为主调的基础上,有的加上一点色彩鲜艳的花边或头巾、围腰之类,平添几分情趣。
畲族妇女的彩虹式花襟由五节很宽的蓝、红、白、绿、黑布圈或彩缎镶接而成,有的彩袖颜色却以红、黄、绿、蓝、紫为主。
总之,是以彩虹的色彩模式设计的。
这其中又包含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如蓝代表天空,绿代表草地,红代表太阳等。
畲族彩虹式花襟五彩缤纷、色调和谐、美观大方,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表现手法。
福建省福安、宁德一带的畲族,在蓝绿色上衣上绣黑色的花纹,衣领上又绣水红、黄、大绿等马牙花纹,沿服饰的边缝镶上一条三四分宽的红布条,边的下端靠袖头的地方有一块绣花的角偶花纹。
浅析闽东畲族服饰工艺特点——以服饰色彩及图案纹样为例

156艺术家The artists区文化要素的重要载体,集中反映了畲族的历史文化与当地的经济状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畲族的服饰原材料主要以自产的布为主,而服饰的主要颜色则以蓝黑(青)为主。
闽东地区是一个大量畲族人民聚集的地区,这里的畲族服饰也有着独特的工艺特征。
早在清代《福安县志》《宁德县志》《古田县志》中就有关于畲衣服饰特征的记载。
另外,在乾隆年间,宁德市古田县曾经奉命绘制畲民图形呈献给朝廷,这幅畲民图也已被编入皇家大型图册《皇清职贡图》中,这是最早对畲族服饰形象进行描述的重要文献。
二、闽东各地区畲族服饰工艺特点畲族人民遍布全国各地,其中闽东地区尤为广泛。
然而畲族人民因居住地区不同,她们的服饰样式以及服饰工艺的特点也都不尽相同。
在闽东,畲族人民基本聚集在宁德蕉城八都、福安、福鼎、霞浦、宁德飞鸾等地,仅这些地区的畲族人民的生活习性,风俗特征也不同。
以畲族妇女服饰为例,八都、福安一带的畲族妇女上身是黑色大襟衣,在大衣领口处绣有马牙花纹,下半身则穿黑色长裤,腰间系围裙,上端两角绣有花纹。
分布在福鼎一带的畲族人民,服饰则比福安一带的更为讲究,更为细致,这里的妇女畲服上半身大衣以桃红色为主,绣有大面积彩色花纹,衣领较高,上面绣有梅花,袖口处也有绣有花纹的彩色布条。
霞浦畲族妇女的服饰样式与上面两地的相差不大,聚集在这里的畲族妇女服饰在袖口处用蓝色布条缝制,服饰上的刺绣花纹更为丰富多彩。
而蕉城飞鸾一带的畲族妇女服饰样式则与以上几处的畲服有较大不同,这里的畲族妇女一般身穿黑色短裤绑腿,而不是黑色长裤,她们的上衣与前面几处也都有所不同,她们的上衣领上排列着丰富的柳条图案,腰间也系有围裙,以刺绣有大量云纹为主要特征。
三、闽东畲族服饰工艺中服饰色彩及图案纹样的主要特征(一)服饰色彩的特征闽东畲族服饰的用色大胆,对比强烈,但聚集在这里的畲族人民性格端庄稳重,所以她们选用畲服衣料的时候,色彩也较为单一,衣服的主色基本都是相同的,都是以蓝、黑(青)为主。
畲族服饰全

畲族服饰畲族妇女多穿大襟小袖衫,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
花边为宽纹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老年妇女穿窄纹花边的衣服、短裤,裤角镶有锯齿形花纹,束黑色绑腿。
衣尚蓝色,医疗多为自织麻布。
发式为螺式或筒式发髻盘在头上,发间环束红色绒线。
结婚时头戴凤冠插以银簪。
喜欢在服装上刺绣各种花鸟及几何纹饰。
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
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斗服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
已婚妇女一般头戴"凤冠"。
它是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悬一条30厘米长、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
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
畲族男子服装基本与汉族相同。
喜欢在服装上刺绣各种花彩色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镶绣的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
全套“凤凰装”一般作为畲族女子的嫁衣。
凤凰装:畲族妇女的"凤凰装"别具风格,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镶绣的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
全套"凤凰装"一般作为畲族女子的嫁衣。
关于凤凰装有个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
成婚时帝后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着珠宝的凤衣,祝福她像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祥瑞。
三公主有了女儿后,也把女儿打扮得像凤凰一样。
当女儿出嫁时,凤凰从广东的凤凰山衔来凤凰装送给她做嫁衣。
从此,畲家女便穿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
有些地方把新娘直接称为"凤凰"。
因为新娘具有"三公主"的崇高地位,所以在新郎家拜祖宗牌时是不下跪的。
畲族的服饰文化有什么

畲族的服饰文化有什么畲族的服饰文化有什么在畲族文化中,不得不说的就是畲族独有的服饰文化了。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畲族服饰文化内容,欢迎阅读。
畲族服饰的历史明代中期,官修方志仍然称在潮州,夫妇离异自由轻率随便,且妇女大多不缠足。
嘉靖年间的潮州社会“父子或至异居,夫妇之间亦有轻相背弃者。
”明中叶福州人谢肇淛曰:“今世吾闽兴化、泉、漳三郡,以屐当靸,洗足竟,即跣而着之,不论贵贱男女皆然,盖其地妇女多不缠足也。
”潮州也有同样的情形:“潮人喜穿木屐,至妇女皆然。
”妇女入庙烧香,朔望充斥,然皆中年以上者。
及岁时应节,踏青步月,观剧赏灯,少艾结群,直排守令之闼,拥挤公堂,沸若鼎溢。
遨游寺观,跳叫无忌,不复知人间有男女之别矣。
海滨之妇,或捕鱼虾、拾蛤蜊以资生计。
山城闺阁,日陟冈峦,樵苏为业,蓬头赤脚,多力善耕,虽昧逾阃之戒,然瘠土民劳,亦其势然也。
可见清代中前期以前,闽南、潮州下层妇女并不像我们中传统的一副循规蹈矩的“淑女”形象。
“文公帕”是古代潮汕妇女的服饰,清代梁绍壬的《两般秋庵随笔》记载:“广东潮州妇女出行,则以皂布丈余蒙头,自首以下,双垂至膝。
时或两手翕张其布以视人,状甚可怖,名曰文公帕,昌黎遗制也。
”福建的泉、漳二州也有此俗,但称为“文公兜”,以为是朱子遗教。
然而椎髻蒙面的风俗本来就不是汉族的特征,与儒学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前文所引的《三阳志》先强调其俗“与中州异”,接着又说:“嘉定间,曾侯噩下令谕之,旧俗为之一变,今无复有蛮妆者矣。
”明确指出这种妆容属于“蛮妆”。
只是这种习俗由来已久,并未如文中所说的因地方官的劝喻而绝迹了,因为直到晚清民国,潮属妇女仍以高髻椎结为特色,如《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唯其髻发,则殊可怪。
如惠来则多将发于脑后结束成小刀形,而旋其末于顶,贯于一红染之竹筒;筒长二寸许,圆径大小如银元,发突出筒外寸许,乃结以经绳,横以约长五寸之针,循下牢插,四围点缀以珠,借壮观瞻,行时动摇不定,如鹭鸶之踣伏颅上,诚奇观也。
畲族服装调研报告

畲族服装调研报告一、引言畲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
畲族的服装是畲族人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报告对畲族服装进行调研,旨在了解畲族服装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发展现状,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
二、畲族服装的历史背景畲族历史悠久,其服装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
古代畲族人民主要以渔猎为生,服装主要以皮革和兽皮为材料,简洁而实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耕文化的发展,畲族服装逐渐演变为以棉花、麻纤维等天然纤维为材料,同时融入了中国其他民族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畲族服饰。
三、畲族服装的特点1. 独特的图案和色彩:畲族服装以简约而华美的图案和鲜艳多彩的色彩为特点,常以鸟、花、虫等为主题,寓意吉祥如意。
2. 线绣技艺:畲族服装常采用线绣工艺,以带有寓意的纹样、镶边和刺绣等装饰,增加服装的美观和独特性。
3. 裙装和褂子为主:畲族服装以裙装和褂子为主要款式,裙装通常为马尾裙或蓬蓬裙,褂子则以直领或立领为主。
4. 丰富的配饰:畲族服装喜欢使用丰富的配饰,如发髻、耳环、项链、腰带等,以突出女性的美丽和华贵。
四、畲族服装的现代传承与创新在现代社会中,畲族服装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畲族服装在传统文化和民族认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的需求,畲族服装也需要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方式。
一些畲族服装设计师和制作者已经开始探索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推出了一些更具时尚感和商业价值的畲族服装产品。
同时,通过设计和创新,畲族服装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需求,例如开发适合不同季节、场合和人群的服装款式。
五、结论畲族服装作为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特点。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畲族服装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传承与创新价值。
保护和传承畲族服装的传统技艺,同时进行创新和发展,是促进畲族文化传统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畲族服饰知识点总结图表

畲族服饰知识点总结图表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和江西等地。
畲族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体现了畲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畲族服饰的种类、特点、功能和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对读者了解畲族服饰提供帮助。
一、畲族服饰的种类畲族服饰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划分为男女服饰和节庆服饰两大类。
1. 男女服饰(1)男服:畲族男子的传统服饰主要包括长袍、马褂、小衣、布裤、木履等。
在日常生活中,男子多穿短衣短裤,而在重大场合或节日时则穿上长袍。
(2)女服:畲族女子的传统服饰主要包括上衣、裙子、围裙、披肩、头饰等。
女子的服饰一般比男子更加华丽,色彩也更加丰富。
2. 节庆服饰畲族人民在传统节日或重大场合时会穿上特殊的节庆服饰,如庆典服、婚嫁服、丧葬服等。
这些服饰通常更加精美华丽,体现了畲族人民对节日的特殊重视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畲族服饰的特点畲族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色彩斑斓:畲族服饰的色彩非常丰富,除了基本的黑、白、红、蓝等颜色外,还有许多其他颜色的花纹和图案。
这些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体现了畲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2. 刺绣精美:畲族服饰上常常有精美的刺绣图案,这些图案多为花鸟鱼虫等自然界的图案,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展现了畲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敬。
3. 饰物繁多:畲族服饰的饰物种类繁多,如项链、手镯、耳环等,这些饰物都有着特殊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是畲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造型独特:畲族服饰的造型独特,如男子的马褂、女子的披肩等,都有着特殊的设计和剪裁,展现了畲族服饰的个性和魅力。
三、畲族服饰的功能畲族服饰除了具有装饰和美化作用外,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 保护功能:畲族服饰可以保护人体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如寒冷、风沙等。
男子的长袍、女子的披肩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2. 社会地位的象征:畲族服饰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地位。
畲族女装服斗造型及纹样特征研究

畲族女装服斗造型及纹样特征研究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江西、福建、广东、浙江等省份。
畲族女装服斗是畲族女性的传统服饰,具有独特的特征和纹样。
本文将对畲族女装服斗的造型及纹样特征进行研究。
畲族女装服斗的造型特征主要体现在服饰的款式、剪裁和细节处理上。
畲族女装服斗通常由上衣、裙子和斗组成。
首先是上衣的造型特征。
畲族女装服斗的上衣呈现出宽松、宽肩、直身的特征。
通常袖子宽大,落肩设计,上衣长及膝,腰部没有褶皱或腰束,宽松舒适。
有些上衣还会进行一些装饰,如在领口、袖口、衣身上绣上花纹或镶边,以增加服饰的美观度。
其次是裙子的造型特征。
畲族女装服斗的裙子通常是蓬松的,长及脚踝。
裙身宽大,腰部是直线形,不收紧腰部。
裙摆饰有一个叫做“臂翻”的设计,是指裙摆下方向里翘起来。
这种设计使得裙摆显得更加飘逸,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最后是斗的造型特征。
斗是指畲族女性头上的装饰物,通常是由布料和金属制成。
斗的造型有圆形、蛋形、锥形等。
斗的表面还有各种装饰,如刺绣、亮片、珠子等。
斗的颜色多种多样,可以是红色、黄色、蓝色等。
斗有板帽和圆顶两种形式,制作工艺精美,样式丰富多样。
畲族女装服斗的纹样特征主要体现在图案和颜色上。
畲族女装服斗的图案多为花卉、动物、鸟、鱼等,寓意吉祥和美好的愿望。
这些图案常常绣在上衣、裙子和斗上。
纹样的颜色鲜艳多样,如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
这些颜色代表着繁荣、幸福、和谐等寓意。
畲族女装服斗具有宽松、宽肩、直身的特征,上衣一般落肩长及膝,裙子蓬松长至脚踝,并有臂翻的设计,斗则有多种形式和颜色,上面绣有各种图案。
这些特征和纹样让畲族女装服斗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文化魅力,在畲族女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畲族女装服斗的造型及纹样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畲族的文化和传统,促进畲族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和保护。
也可以探索和挖掘畲族服饰的设计和创新,为现代时尚注入新的元素。
这有助于推动畲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畲族的服饰特点畲族的服饰特点基本与当地人差不多,但是畲族的服饰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服饰的图案,下面是有关畲族的服饰特点是什么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畲族的服饰特点是什么畲族的服饰文化和特点?畲族的传统服饰,衣服崇尚青、蓝色,多着自织的苎麻布。
由于居住地区不同,服饰的样式不一,种类很多。
在文献记载中,多说畲族早就“织绩木皮,染以果实,好五色衣服”。
清代,畲族服饰大致是“男女椎髻,跣足,衣尚青、蓝色。
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妇女高髻垂缨,头戴竹冠蒙布,饰缨珞状”。
福建古田县畲族戴竹笠,穿草鞋,妇女以蓝布裹发戴冠,短衣束腰带,裙长不蔽膝,跣足。
浙江景宁畲族不分寒暑,都穿麻布衣。
男穿单袷,女短裙蔽膝,有穿短袜裹绑腿的习惯,腰间多悬围身裙。
妇女头戴凤冠,裹以花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
近几十年来畲族的服饰变化不大。
民国以来地方志所载,福州侯官一带畲族“短衫跣足,妇女高髻蒙布,加饰如璎珞状”。
德化畲族男子不巾不帽,短衫阔袖,椎髻跣足。
妇女不笄饰,结草珠,若璎珞,蒙髻上。
建阳畲族男子服饰与汉人略同,妇女不缠足,不施膏泽,无金银饰物,服色唯蓝、青与白色,常披蓑衣戴笠,跣足,与男子同劳作。
不同类型的服饰畲族妇女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服饰。
一般有如下几种:(1)福安式。
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宁德地区。
该地区妇女的服装上衣黑色,花纹比较简单,大襟服差别上绣的花纹少,只在衣领(高二厘米)上绣有水红、黄、大绿等色的马牙花纹,沿服斗的边缘缝上一条三、四分宽的红布边,边的下端靠袖头的地方绣上一块角隅花纹图案。
袖口缝一寸多宽的红布边。
穿黑色长裤,着方头黑布厚底鞋。
围身裙(又称合手巾)长一尺,上端有一段三寸多的红布横缝在裙身上,裙身上端两角绣有花纹。
(2)福鼎式,妇女上衣一般为黑色。
上衣大襟上以桃红色为主要色调,加配其他色线,刺绣的花纹面积大,花朵也很大。
衣领高四公分,比福安高二公分,衣领两头下端靠领口地方绣有二朵杨梅花,衣领多用水红、水绿作底色,加绣花纹。
袖口有一条红、一条绿或其他颜色的布条。
(3)霞浦式。
福建霞浦畲族妇女的服装式样与上述二地区相仿,但上衣大襟、小襟的尺寸与福安、福鼎的都不一样,尺寸前后一样,便于翻穿,所以大襟上有了服斗,小襟上也连做一个服斗。
袖口是用蓝色布条缝制,在服斗和花边下端的琵琶带也比较讲究,美观大方。
领上多绣自然花纹,与福安只绣几何纹、马牙纹不同,一般有大叶牡丹、小叶牡丹、莲花,还有双龙抢珠,用色绚丽多彩。
服斗上的花样有:梅花、梅鹊、凤凰牡丹、“鳌鱼望凉亭”、“鹿竹”、“曲龙上天”、盘桃等,颜色有大红、桃红、大绿、水绿、蓝、白、大黄等几种,有的还配有金线,增添艳色。
(4)罗连式。
福建罗源、连江和宁德南部飞鸾一带畲族妇女的服装一般都穿黑色短裤,打绑腿,领长9寸、宽1.5寸,领上花色由红、黄、绿、红、蓝、红、黑、红、水绿的顺序排列成柳条纹图案。
上领的黑底上绣有一条水红、黄色的粗线条的自然花纹。
围身裙的图案花纹以大朵的云头纹为其特征,裙边配上柳条纹原色图案花纹,非常醒目。
(5)丽水式。
浙江畲族的服装以丽水地区为代表,富有特色的是花边衫,畲族称为“兰观衫”。
男子现常见的是直襟短花边衫,领、袖、襟处镶有花边,口袋绣有花朵。
妇女一般服装崇尚青色,阔领小袖。
一般都围以青裙,后来也有改裙为裤的。
腰缚以花带,带宽二、三寸,以赭色土丝织成。
脚穿黑色布鞋,鞋头绣缀红花。
这种鞋多走亲访友之用。
平时劳动穿草鞋,在家趿木托鞋。
上述各式服装,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服装用料为例,现在就同汉族地区无异,各种机织布料,应有尽有。
至于服装样式,也是融传统特色与时代风格为一体了。
头饰畲族头饰因年龄、地区而有差别。
一般妙龄少女的头发是用红色绒线掺在一起编成一条辫子,缠盘在头上,做成圆形状,前留若干刘海,无特殊的饰物。
畲家少女两鬓夹有两支银笄,订了婚,须脱下一边,以示已许配人家。
已婚妇女一般都把头发从后梳成螺式(罗源)或截筒高帽式(福安)盘在头上,高高隆起,插饰珠料,形似凤头。
罗源畲族妇女发用红色线成高七、八寸的髻子,畲家叫“凤凰髻”。
福安畲族妇女把头发挽成“碗匣式”,上面束一条红带,发下端跷起似凤凰翼,发上端横压银钗和斜插一条簪,耳戴一副大圆环的银耳坠。
妇女发间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籍以标志其老、中、青不同的年龄。
结婚时,头戴凤冠,凤冠系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绚丽多彩。
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悬垂在额前,畲民称它为龙髻。
畲族妇女颈上还佩戴银项圈、银链,腕上戴银手镯,耳戴耳环。
畲族妇女喜戴精美别致的斗笠。
畲族服饰特点畲族男女服饰基本类同于当地汉人。
但人口相对集中的闽浙两地畲族服饰尚存一定的民族特色,尤以闽省畲家妇女特色显著,并因地域、婚姻状态而纷呈异彩。
闽东北畲族妇女发式称为"凤凰髻",16岁前少女用红绒缠辫子,盘绕头上,额前留"留海",畲族称为"布妮头"。
成年已婚妇女发式畲族称为"山哈娜头",随地域不同略有差异。
流行于闽侯,福州,古田,连江,罗源和宁德南路飞鸾一带发式称为"凤头髻"。
流行于福安和宁德大部分区域的发式称为"凤身髻",流行于福鼎和霞浦西路发式称为"凤尾式"。
闽南,闽西有的畲村妇女发式也不同于当地汉人,如漳平,华安,漳浦,长泰等县畲族妇女发式为"龙船髻"。
闽北畲族妇女以百根银簪并配以红绳,料珠,装成"扇形髻"。
浙西南畲族妇女发饰称为"笄"。
男子服饰畲族男子一般穿着色麻布圆领、大襟短衣、长裤。
冬天套没有裤腰的棉套裤。
老年男子扎黑布头巾,外罩背褡。
结婚礼服为青色长衫,祭祖时则穿红色长衫。
畲族妇女服饰以象征万事如意的“凤凰装”最具特色,即在服饰和围裙上刺绣着各种彩色花纹,镶金丝银线;高高盘起的头髻扎着红头绳;全身佩挂叮叮作响的银器。
畲族最喜欢蓝色和绿色,红、黄、黑也颇受欢迎。
服饰条纹图案排列有序,层次分明,衣领上常绣一些水红、黄色的花纹。
畲族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妇女装扮上,叫凤凰装。
过去畲族男子的服装式样有两种,一种是平常穿的大襟无领青色麻布短衫;另一种是结婚或祭祖时穿的礼服,红顶黑缎官帽,青色或红色长衫,外套龙凤马褂,长衫的襟口和胸前有一方绣有龙的花纹图案,脚案白色布袜,圆口黑面布底鞋。
由于长期以来与汉族杂居,这两种服装已经很少有人穿了,他们的装束已与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女子服饰畲族妇女的服装独具特色,大多是用自织的苎麻布制作,有黑蓝两色,黑色居多,衣服是右开襟,衣领、袖口、右襟多镶有彩色花边,一般来说,花多、边纹宽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装。
她们均系一条一尺多宽的围裙,腰间还束一条花腰带,亦叫合手巾带,宽四厘米,长一米余,上面有各种装饰花纹,也有绣上“百年合好”、“五世其昌”等吉祥语句的。
还有的是用蓝印花布制作的,束上它别有一番风采。
衣服和围裙上亦绣有各种花卉、鸟兽及几何图案,五彩缤纷,十分好看。
别外,有些地区的畲族妇方系黑色短裙,穿尖头有穗的绣花鞋;有的喜爱系入幅罗裙;裙长及脚面,周围绣有花边,中间绣有白云图案;还有的不分季节,一年到头穿短裤,裤脚镶有锯齿形花边,裹黑色绑腿,赤脚。
畲族妇女的装饰要数发式最为引人注目。
特别是已婚妇女,她们有将头发从后面梳成长筒式发髻,像一个鸡冠形的帽子扣在后脑勺上,发间用红绒线环束。
有的是在头顶上放一个五六厘米长的小竹筒,把头发绕在竹筒上梳成螺形,显得很别致。
梳头时,不仅要用茶油和水抹,还要掺以假发,所以显得高大、蓬松而且光亮。
结婚时,小竹筒要用红布包裹,上饰以银钗、银牌,盘绕着石珠串。
有的前顶还用银质头花围成环状,头花下沿有无数银球、银片之类的装饰品垂落在眼前。
未婚少女的发式比较简单,只将头发梳平绕在头的周围,用红线束紧即可。
不过,不少畲族姑娘也剪短发或梳辫子了。
畲族妇女多带大耳环、银手镯和戒指,外出时戴精致的斗笠。
斗笠是畲族著名的编织工艺品,做工精细,上面有各式细巧的花纹,用二百多条一毫米粗的细竹丝编成,造型优美,再配上水红绸带、白绸带以及各色珠子,更加精致美观,成为畲族妇女最喜爱的装饰品。
女服装饰畲族妇女首饰畲语称“gie”,旧时是结婚始戴,•以后凡出门或节日时戴,死了也戴好入棺。
装扮为:后脑盘发髻,发脚四周绕上黑色绉纱,头顶置银箔包的竹筒(直径约一寸,长约三寸,富者全部用银),包以红帕,竖两支银钗,形成钝角三角形,钉上八串瓷珠,瓷珠绕过绉纱以固定“gie”身,瓷珠垂过肩,每支末端栓小银牌,右耳上插一支银簪,两耳戴银耳垂。
形如凤凰鸟头冠。
上衣是大襟衫,长度过膝,领、袖、襟处都绣有花边,花边色彩鲜艳,花色繁多。
布质,旧社会为自织麻布,丝绸、涤伦都有。
腰扎围裙,畲语称“拦腰”,为长一尺、宽一尺五的麻布块,染青色或蓝色,镶红布拦腰头,钉上彩带。
过去,男女子都一样,为裤脚镶花边的宽裤脚直统便裤。
男子旧社会出门穿大襟长衫,劳动时穿大襟短衫,都为直襟短衫。
过去,畲民上山劳动都打绑腿穿草鞋,在家穿木屐。
冬天穿布袜,下雪天用棕包脚行走。
花鞋,蓝布里青布面,四周绣花纹,前头做硬鼻,系红缨,女的比男的花纹多些细些,平时不穿,作寿鞋用。
凤凰装畲族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妇女装扮上,被称为“凤凰装”: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合手巾)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
已婚妇女一般头戴“凤冠”。
它是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悬一条30多厘米长、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
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
畲族妇女的服装大多是用自织的苎麻布制作,有黑蓝两色,黑色居多,衣服是右开襟,衣领、袖口、右襟多镶有彩色花边。
畲族女子的“凤凰装”随着年龄的不同,有严格的区分。
共分大、小、老三种:“小凤凰装”为未成年女子穿着,样式和穿法同“大凤凰装”无异,只是相对简约,显得单纯、活泼、可爱;而“老凤凰装”则是老年妇女穿着,头髻较低,衣服和腰带的颜色、花纹也较为单一,体现出庄重、沉稳的风采。
相传畲族始祖盘瓠王率领族人征战南北,后移居宝地广东凤凰山繁衍生息,为了占山为王,遂以传说中美丽的凤凰为本族人的图腾符号,凡本族人生下女儿,均赐予凤凰装束,世代相传,沿袭至今……凤凰装以闽东诸县最有特色,一般为大襟衫。
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
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
在气候热的地区,妇女们不分季节都穿短裤,裹绑腿,腰间束彩色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