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与侗族的传统体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与侗族的传统体育

苗族的传统体育

苗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广泛群众基础。如在著名的武术之乡镇远县和凯里县,苗族同胞不仅男的练,少的练,连妇女们个个都怀有一身勾、搬、冲的真本领,每逢家闲打谷场上或庭院里常聚集着一群人,翻杆子,练石锁,使枪绲、舞刀剑,各种武艺般般齐全。春节前后,村寨之间相互比赛,以武会友,无论胜负,不伤和气。并且在传授过程中十分重视武德教育,有“三教不三不教”和“三打三不打”的教规,形成以健身健身娱乐为主体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苗族赛龙舟

苗族龙舟竞渡具有悠久的历史,苗族龙舟长二十余米,宽一米。它由三根形直完整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中间一根长二十三米为母船,两侧每根各长为十长米为子般。龙头、龙颈由一根二米长的水柳木雕刻而成,上涂金、银、红、绿、白各色,犹如麟片熠熠耀眼,一对龙眼炯炯有神,弯弯的比角,昂首向天,可谓神彩奕奕,栩栩如生。划龙舟由鼓头、锣手和手手组成。鼓头是龙舟上的指挥,是全寨推选出来最有威望的人。一个十来风的孩子担任打锣手,水手共三十八名,由寨子里骠悍青年担任。比赛中水手每人手持一支一手掌宽,约一米五长的扁担形木浆。身披蓑衣,头载斗笠,以示祈雨。比赛场面十分激烈,使人振奋,使人向上,的确是一项赛体力、比技术、比智慧、练勇敢、保团结的体育活动。是苗族民间体育活动中较为引

人瞩目的一类,同时也深得各族人民的表睐。从该项活动的观赏价值来看,它展示了早期苗族人民持朴的信仰,同时,追叙了苗族人民早期文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再现了当时苗族人民的智慧与力量的勇敢意识和团结历进的精神。

打鸡毛毽

打鸡毛毽苗族称作“NDOUK NDID”,是苗族传统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体育项目。分为竹筒制成和包谷壳制成的鸡毛毽两种,这两种鸡毛毽打法也不一样。

竹筒制鸡毛毽苗族叫NDID DRANGX,它有易做、程序简单的特点。首先要选好鸡翟毛,鸡翟毛长短要一致,顺时或逆时方向也要相同;其次要选好粗细均匀直径约为1.5厘米,长约4-6厘米的竹筒,竹筒底部要选择在竹节处,这样,在打的过程中不易击碎;再次将4至6支鸡翟毛根依次插入竹筒中,最后插入一个别契固定鸡翟毛根使之与竹筒形成一体。

包谷壳制成的鸡毛毽苗族叫NDID LOUX GHUAT MIL,做起来较难,程序复杂。除选好鸡翟毛外,还特别讲究包谷壳的制作工序,首先要将干燥的包谷壳折叠成正方形,形如“凸”字,将鸡翟毛根插入“凸”字突起部分便算完成了全部工序。

竹筒制成的鸡毛毽打法要用有柄木拍敲击,包谷壳制成的鸡毛毽则直接用手掌拍击。

打鸡毛毽的游戏规则:一般是对打双方中间划一条界线,一对一或二对二用木拍或手掌互相拍击鸡毛毽使之上下翻飞,鸡毛毽落入对方界内且无力挽救的,本方则视为赢家。若比赛则一般规定打九个(分)或五个(分)为一局,打三局以得分多少定输赢。

输家的惩罚和赢家的奖励一般都不被大家看重,但在年轻人之间大多以赢家赢几个(分),用鸡毛毽拍打输家屁股几拍或用双手搓揉输家耳朵几下,且不得反抗。但有时也会发生“耍赖”的情况,于是,

就会发生“群起而攻之”的热闹场面,总之,打鸡毛毽是苗族传统体育的一种,也是苗族青年谈情说爱的一种娱乐方式。

独(踢)脚架

独(踢)脚架苗族称为“NJEUK DEUT”或“DUAF JUAF”,它属于芦笙舞蹈的一种,但不用笙,更无鼓。根据个人的情况,独脚支撑,双手抱脚切小臀,用膝互相抵或冲撞,倒地者为输家。游戏规则是:一是一般三或五个回合,倒地多者为输家,挑战双方实力和体重相当(小个子可以向大个子挑战,但须经大个子决定是否同意应战)。二是被抱起的脚后跟不能离开小臀;三是双手不得离开被抱的腿,离开了则视为犯规和无效;四是独脚可以跳跃式的向对方冲撞。

打花脸

打花脸是苗族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一般都发生在喜事中一些苗族年轻男女间的娱乐活动,传说他们之间涂得越花越吉利。特别是男方到女方一边做客,且双方互相衷情的,女方一般都很热情好客,便主动前往端茶倒水,找烟递烟筒等。期间,女方就会悄悄地在烟筒口内侧涂上一层厚厚的黑色锅灰,若男方没有防备,锅灰则会将男方的脸浓浓地涂上一层,男方一旦发现自己上当,有要反攻的“阴谋”,女方事先已约好的同伴则群起而攻之,若恰此时男方也有同伴相助,可谓热闹非凡,涂得个个花里糊哨但却笑声阵阵又风情万种。

八人秋

即八人秋千。苗族传统的体育器械。流行于湘西苗族地区。每年立秋这天是苗族的"赶秋节"(也叫“调秋会”)除了玩“狮子灯”、“龙灯”、“打花鼓”,还要玩“八人秋”。传说,以前有个苦孩子叫“苦人”,从小死去爹娘。有一天,他上山打猎时,看见天上飞着一只叼着绣花鞋的岩鹰,苦八岖把岩鹰射了下来。他想,做绣花准的人。一

定是心灵手巧、美丽善良的姑娘。苦八蚯照着水车的样子做了一个八人秋,送给了调秋会,好在调秋会上找绣花鞋的主人。终于找到了做绣花准的花妹,苦八岖向花妹讲了射绣花鞋的经过,并表达了对花妹的爱慕,他俩结成了终身伴侣。从此玩八人秋就成了赶秋节上不可缺少的活动。在八人秋架上,分别坐着四男四女,架下站着两位老人--秋公和秋婆,先由秋公、秋婆念几句诗,再唱“开秋歌”,然后由秋公秋婆转动秋千,这就是“开秋”。当快速旋转的秋千停下来以后,谁停在最上面就要唱歌。因为玩八人秋有“竖秋千八人坐,谁转上面就唱歌”的规则,在上面的两个人对歌,一直到大家满意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