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神经营养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神经营养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dr e ert pi f t , D F 、 经 营 养 素 一3, e vdnuo ohc a o B N ) 神 i r cr 聚体存 在 , 个 亚 基 初 期 合 成 时含 22个 氨 基 酸 残 每 5 4,,,( T一 , 56,) 后 者 包 括 睫状 神 经 营 养 基 , 567 N 34, , 7 , 加工修饰后形成含 19个氨基酸残 基的成熟亚 1 因子 ( iaynuo ohcfc r C T ) Cl r ert p i at , N F 和胶质 细胞 源 基 。此活性 二 聚 体 结 合 受 体 后 , 导 细 胞 膜 上 的酪 i r o 诱 性 神经 营养 因子 ( ll e —l e— e vdnuo o Gi —cl i dr e er ̄ . a l n i
已成为学者们研究 的焦点 , 人们对影响周 围神经损 枢 过 敏可 能 导 致 N F的 增加 , 过 程 可 能是 通 过 释 G 此 D F来 介 导 的 。L vsnl1 a aa i4等用 携 带 N F的噬 G 伤再生的各 个环节 进行 了大量的科研探索 , 在应用 放 B N
后生物技术 的发展 , 一系列具有神经 营养 作用的 因 2 脑 源性神 经 营养 因子 子 被发现 。按 分子 结 构 、 体 类 型 等 的不 同 , 受 目前 将 BN D F是 B re等 于 18 ad 92年 从 猪脑 中提取 的含 N F 分为 神经 营养 素 家族 和 其 他 N F 大类 。前 量 较低 的碱 性 蛋 白 , Ts T s两 分子 量为 1k 等 电点 为9 19 3 D, .9 , 者包括神经生长因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脑源性神经营养 因子 ( r n— Ba 主要以两个成熟亚基非共价结合形成 的同源活性二 i

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本研究旨在为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临床治疗 提供新的选择和方法。
02
生长因子概述
生长因子的定义
生长因子是一类可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生物活性物质,主 要通过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生长因子在体内含量极低,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可以 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凋亡等过程。
探讨生长因子治疗的最佳剂量和给药 途径,以优化治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安全性的数据分析
1 2
不良反应发生率
统计生长因子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数 及不良反应的类型,计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疗效与安全性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疗效与安全性相关数据的分析,探讨两者 之间的相关性,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
风险评估
根据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疗效数据,对生长因子治 疗周围神经损伤的风险进行评估,为临床决策提 供参考。
记录与报告
03
对监测到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并及时向上级医生报告,以
确保及时处理和采取必要的措施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 果,对生长因子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量表评估
采用特定的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感觉恢复 、运动功能恢复等进行评估。
统计学评估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生长因子治疗的安全性进行 数据分析,以评估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MRI等,了解周围神经损伤的 病因和程度。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现状
非手术治疗
包括药物治疗(如神经营养药物、抗炎 药物等)、物理治疗(如电刺激、针灸 等)、康复训练等。
VS
手术治疗
包括神经松解术、神经缝合术、神经移植 术等,适用于严重的神经损伤或非手术治 疗无效的患者。

甲钴胺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甲钴胺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甲钴胺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摘要】目的:分析甲钴胺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效果。

方法:时间2017年的2月~2018年的6月,共周围神经损伤病患166例,分组方式抽签形式,治疗组在对照组使用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和相关指标。

结果:治疗组麻木症状改善效果以及疼痛症状改善效果均显著由于参照组;治疗组与参照组相比在接受治疗后的电生理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更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周围神经损伤采用甲钴胺与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疼痛、麻木症状,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保障获得更有利的预后。

【关键词】甲钴胺;神经生长因子;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发生后会导致患者机体功能障碍,甚至有致残的风险,需要为患者选择效果理想的用药方案,促进恢复[1]。

甲钴胺和神经生长因子广泛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本文分析了甲钴胺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时间2017年的2月~2018年的6月,共周围神经损伤病患166例,分组方式抽签形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每组有83例患者。

两组资料:治疗组中有男性56例,女性27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是(37.4±4.2)岁;损伤部位:绕神经18例,正中神经25例,尺神经19例,腓总神经18例。

参照组中有男性54例,女性29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是(38.5±4.5)岁;损伤部位:绕神经17例,正中神经24例,尺神经20例,腓总神经19例。

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经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受伤来院时积极接待,进行全面检查,明确伤情并予以个体化处理。

两组患者均于伤后6d内进行清创处理并予以细致探查,实施神经吻合操作,在操作过程,予以神经生长因子在吻合端均匀涂抹。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
1.2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病理生理 当 损 伤 发 生 后 ,远 端 神 经 轴 突 和 髓 鞘 崩 溃 ,水 解 ,吸 收 。 而 近
端神经的变性距离较短,一般不会超过断裂处的郎飞结,但如果损 伤严重,则会发生细胞பைடு நூலகம்亡及结构变化 [1]。
2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
2.1 神经趋化理论 由 Cajal 提出,即神经在修复进程中,再生的轴突在远端组织
0 引言
周围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以外的全部神经结构,主要成分 是神经纤维 , 包括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常因为外伤, 肿 瘤 ,中 毒 等 原 因 导 致 损 伤 而 造 成 该 神 经 所 支 配 的 感 觉 ,运 动 障 碍。在神经修复中,NGF 对周围神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有 明显的促进作用 , 因此充分认识周围神经的分类解剖、病生理过 程对人们进一步探索神经修复再生机制可以提供可靠的依据。
54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86
·综述·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
张贤平,王锐英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 桂林)
摘要:据统计,每年因为车祸伤,挤压伤,火器伤所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的人数达到了 100w,并且人数仍在不断上升,神经损伤的修复成为 了研究的一大热门,其中对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研究更是青睐有加。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NGF 可以保护神经元、促使 SCs 增殖, 引导轴突生长,由此可见 NGF 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修复机制及 NGF 在修复过程中所起 到的作用这三个方面来综述 NGF 目前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周围神经损伤;修复 中图分类号:R714.14+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6.021 本文引用格式:张贤平 , 王锐英 .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86):54-55.

神经系统再生的机制和应用前景

神经系统再生的机制和应用前景

神经系统再生的机制和应用前景神经系统再生是指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神经退行性变化后,使受损的神经元重新生长和恢复功能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神经系统再生的机制和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从神经再生的机制和应用前景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神经系统再生的机制1. 神经再生的基本过程神经再生主要包括神经元的再生和再连接。

当神经元受损后,周围的胶质细胞会释放一系列生长因子和信号分子,刺激受伤区域的血管新生和炎症反应。

同时,神经元的轴突会开始生长,通过刺激周围的髓鞘细胞与目标细胞建立新的神经联系。

2. 神经再生的调控机制神经再生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信号分子、细胞因子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其中,一些神经生长因子如神经营养因子、生长抑制因子等在神经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微环境的调节、细胞移行的控制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整也对神经再生有着重要影响。

3. 神经再生的限制因素尽管神经再生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目前仍面临一些限制因素。

首先,长距离轴突再生是一个较为困难的过程,尚未找到理想的方法来促进其生长。

其次,周围成环境的恢复、神经元再连接和神经元幸存率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此外,肿瘤的生成以及免疫系统的反应也可能对神经再生产生负面影响。

二、神经系统再生的应用前景随着对神经系统再生机制的深入研究,神经再生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1. 神经损伤修复神经损伤如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一直以来都是很难治疗的问题。

而神经再生的研究为修复和重建受损神经提供了新思路。

借助干细胞技术、生物材料和生长因子的应用,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为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了新的希望。

2. 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也受益于神经再生的研究。

通过促进神经元再生和生长,可以延缓或逆转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目前仍面临许多挑战,但这些研究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

专业辨析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神话

专业辨析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神话

专业辨析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神话命基111 陈俊青10111115摘要:神经生长因子(NGF)是神经营养因子中最早被发现,目前研究最为透彻的,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它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生长、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达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但是神经生长因子在临床应用上尚未成熟,它的诸多作用还是理论上的推测。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的中国神话正文:1.概念[3]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略称NGF。

在将小鼠肉瘤180移植于3日龄鸡胚体壁时,与移植片连接的脊髓感觉神经节及交感神经节增大20%—40%,基于比克尔(E.D.Bueker,1948)的这一发现,科恩(S.Cohen,1954)等从小鼠肉瘤180和37中成功地分离出具有同一活性的核蛋白质,以后从蛇毒中分离出具有千倍活性(Cohen,R.Levi-Montalcini,1956)和从小鼠颚下腺分离出具有万倍活性的蛋白质(Cohen,1960),这种蛋白质被称为神经生长因子。

NGF含于马、猪的颚下腺和小鼠肉瘤、小鼠胚胎及成体的交感神经细胞、小鼠尿和唾液、鸡胚的多种器官和一切哺乳类的血清中。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神经营养因子中最早被发现,目前研究最为透彻的,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它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的发育、分化、生长、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达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NGF包含α、β、γ三个亚单位,活性区是β亚单位,由两个118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二聚体,与人体NGF的结构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生物效应也无明显的种间特异性。

2.发现人与研究历程[2]、[6]2.1 1953年意大利生物学家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Rita Levi-Montalcini)和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科恩(Stanley·Cohen)发现并分离提纯出神经生长因子(NGF)。

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疗 , 后 极 差 。 颅 内 压 越 高 , 后 越 差 , 死 率 越 高 , 和 预 预 病 这 Naaa _ 报 道 基 本 一 致 。 ryn6 3 3 注 意 无 菌 操作 I P监 测 过 程 中要 严 格 遵 守 无 菌 操 作 , . C 同时光纤探头不宜放 置过久 , 以免 引 起 颅 内 感 染 ; 外 , 作 另 操 要 轻 柔 , 置探 头要 准 确 , 放 以免 损 伤 脑 组 织 或 硬 脑 膜 等 。 总 之 , 颅 脑 外 伤术 后 患 者应 及 早 动态 观察 颅 内压 , 助 对 有
2 结 果
周 围神 经 损 伤 修 复 后 如 何 促 进 神 经 的 再 生 是 周 围神 经 外 科 的 一 大 难 题 。 以 往 多 采 用 物 理 治 疗 _I l3、中 医 药 治 J 疗 [ ]维 生 素 B2 ] 进 周 围 神 经 损 伤 后 的 再 生 , 效 果 、 l[ 促 但 均 不 明显 。神 经 生 长 因子 ( G ) 神 经 系 统 最 重 要 的生 物 活 N F是
tr tarn l y etninJ .Ner ug 2 0 ,0 ( )2 1 oyi rea i pres [] n ah o uoS r,0 4 1 12 :4 [ ] 许 百 男 . 脑 损 伤 的颅 内压 监 护 [ ] 2 颅 J .国外 医 学神 经 病 学 神 经 外
科 学 分 册 ,9 6,3 4 :8 1 8 1 ( ) 13—14 8
1 9 ,1 6 :1 9 4 8 ( )80
于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 降低 并 发 症 , 提 高 疗 效 和估 计 对
预 后 等 方 面 有 重 要 意 义 , 有 较 高 的临 床 应 用 价 值 。 具

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l9 4 6・
穆凑匿学, 1年9 第】卷第9 袈 如】 月 8 期

综述 ・
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王 梨 明 ( 述 ) 唐 际存 ( 综 , 审校 ) ( 桂林 医学 院附属 医院 ,广西 桂林 5 10 ) 4 0 1
【 】 神 经生长 因 v g w c r G )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分化 、发 育、成熟 、维持功能和存 活、损伤修 复等均
man e a c n u v v ld ma er p i o e v u y tm. n r c n e r, ce t t a e g a u l lrf d i c a i i tn n e a d s r ia , a g e a r f r o ss se I e e t a s s in i sh v r d a l c ai e t me h n s a d NGF h s n y s y i s m, n a
【 yw rs N re rw hf trP r h rlev jr; ev p i Ke o d】 ev o t c ; ei eanrenuy N re ea g ao p i r r
神 经 生 长 因 子 ( ev rwhfc r N F nreg t at , G )是 南 意 大 利 女 子 受 体 不 仅 存 在 于 神经 系统 内 ,而 在 免 疫 系统 细 胞 ( 嗜 酸 细 o o 如
1 神经 生长 因子的结构 及生理 作用
神经 生 长 因 子
育,并控制神经元存活数量 等作用 ;②在神经 系统发育 的成熟
h r rwhfc r G )是 一 种 多 聚体 , 期 ,N F从调节神经元 的存 活作用转到对神经元 的表现和功能 e ego t at ,N F o G

神经生长因子促周围神经生长的临床应用

神经生长因子促周围神经生长的临床应用

4 1 N F的局 部应 用方 法 . G
N F是 具 有 调 节 神 经 修 G
复 的活性 分 子 , 目前认 为神 经生 长 因3 95年 1 月 2 1 7日左 上 臂 上
内才能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临床应用证实 , j 损伤神 经处 注 射 N F对 神 经 的 刺 激 , 同 电 刺 激 器 的 效 G 如
维普资讯
l2 2
河北医药 2 O 年 2 02 月第 2 4卷第 2期
H bi dcl ,r lFb2O ,o ,o 2 eeMeiaJ t a,e O2 V l 4 N x n 2
神 经 生 长 因子 促 周 围神 经 生长 的临床 应 用
赵淑 清 刘 建丰 金字 刘燕 方亚群
并且液体的扩 段内侧被刀砍伤。伤后 右手桡侧 3 个半指掌侧麻木, 果 。局部用药使神经直接得 到营养 , 张作用可减少神经 内粘连, 利于神经的轴浆流动 , 促使 拇示指不能屈曲。经我院做正中神经断裂吻合后 , 手 号 术 后 1 拆线 出院 。术 后 4 2d 0d感觉及 运动无恢 复 , 损 神经再生 。注射针 <6 对神 经无 明显损 伤 。 伤处注射 N F 每次 1 , G, 0 U 共注射 2 , 0 0d 注射到 1 支 1 时患者示指能主动屈 曲,5 1 支时拇指能对 捏, 注射 2 O 支时手部感觉明显恢复。于伤后 3 个月感觉及运动完 全恢复 正 常 。
l00U 每 l 3d一次。结果 0 , ~
年 内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结论 N F G 局部应 用具 有明显 的促神 经再生作 用, 临床观 察感觉 运动厦 交 感神经 功能恢夏均较理想 有效的链神 经生长药物 。 是 【 关键词 】 神 经生长 因子 ; 周围神 经; 损书

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 第21卷 第5期193投稿邮箱:zuixinyixue@·药物与临床·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葛晓峰1,陈曦2(1.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2.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0 引言周围神经损伤是当前临床上经常会出现的病症,在进行损伤之后假如无法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修复,损伤神经支配区肌肉自然胡出现萎缩,最终会导致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存在障碍,这样的状况会为患者后续的康复带去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选择及时并且可行的修复形式是大势所趋[1]。

当前,对于周围神经损伤进行治疗的方式有很多,其中神经生长因子是其中比较有潜力的一种干预方式。

虽然神经生长因子疗法当前正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可是其自身能够推进神经再生的作用已经获得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所以,本研究使用随机对照的实验方式,对于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进行治疗上的临床疗效给予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8~49岁,平均(40.50±5.6)岁。

对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9~50岁,平均(41.26±5.8)岁。

这两组患者无论是在性别和年龄亦或是病变部位进行对比存在的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全部研究患者在入院的时候都使用神经修复的干预措施,使用常规的神经外膜束膜的一种缝合方式,并且使用8到0无创的一种尼龙针线去完成对神经端的缝接。

最后使用石膏将患侧肢体6周左右进行有效的固定。

在进行手术之后,对照组使用的是一种常规的维生素B12,500μg 完成肌内注射,1次/d ,整个治疗的疗程为一个月。

试验组使用的是当前我国比较流行的一种注射用药鼠NGF18μg ,选择2 mL 注射器去完成肌内注射,1次/d ,疗程为一个月。

神经营养因子何以能够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神经营养因子何以能够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神经营养因子何以能够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在某些情况下,周围神经损伤后横断神经末端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间隙,并且由于缺乏方向性,再生的轴突芽无法达到其末端目标。

再生轴突不能快速地重新建立与靶组织的接触导致永久丧失感觉或运动功能。

更好地理解可沿所需路径引导和引导轴突的机制对于未来的临床应用至关重要。

神经营养因子通过保护神经元免于死亡,从而在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元存活中发挥关键作用,增加了轴突再生的潜力。

然而,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蛋白3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维持周围神经元中的营养作用尚不完全清楚。

美国中西部大学的Michele Fornaro等进行体外实验,观察了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蛋白3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背根神经节外植体和背根神经节分离的原代细胞培养物的体外模型神经突生长的影响。

发现总神经突长度和弯曲度不同程度受营养因子影响。

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间接刺激感觉纤维的弯曲生长和细胞簇的形成;相较于其他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蛋白3在长度和线性方面增强了神经突的生长,更利于轴突向周围靶标的分布。

这些发现对于神经营养因子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研究结果发表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2020年第9期。

文章摘要:神经营养因子在调节神经元生长(例如神经突发芽或响应神经损伤的再生)中起主要作用。

但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蛋白3(NT-3)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维持周围神经元存活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

这项研究旨在观察NGF,NT-3和BDNF对背根神经节(DRG)外植体和DRG分离的原代细胞培养物的体外模型神经突生长的影响。

实验中的定量数据表明,总神经突长度和弯曲度不同程度受营养因子影响。

NGF和BDNF间接刺激感觉纤维的弯曲生长和细胞簇的形成;相较于其他神经营养因子,NT-3在长度和线性方面增强了神经突的生长,更利于轴突向周围靶标的分布。

这些发现对于神经营养因子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肢周围神经损伤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疗效观察

四肢周围神经损伤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疗效观察

四肢周围神经损伤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6-23T15:03:56.8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7期作者:邱红生梁朝莹罗任胡永华韦振飞[导读] mNGF治疗不良反应程度轻微,无需特殊处理或仅进行对症处理即可缓解,并于治疗结束后消失,安全性较好。

邱红生梁朝莹罗任胡永华韦振飞(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广西钦州 535000)【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周围神经损伤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疗效及其意义。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四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2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31例。

实验组患者选择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28天的模式,对照组患者选择用甲钴胺联合B族维生素治疗28天的模式,评估患者治疗14天及28天的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14天及治疗28天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6、0.020。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当p值为0.520。

结论: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的模式的临床效果好于B族维生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的模式,联合用药不增加不良反应,且耐受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鼠神经生长因子;甲钴胺;疗效【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074-02Clinical research of the efficacy analysis on treatment of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inj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QiuHongsheng ,LuoRen,HuYonghua.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I, the First Hospital of Qinzhou,Qinzhou Guangxi 53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alysis on l treatment of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inj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Methods 62 patients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in the First Hospital of Qinzhou in January 2014 to May2015,whos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Group experimental,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and oral B vitamins tablets 28 day.Group control: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mecobalamin and oral B vitamins tablets 28 day,Before treatment,at least 14days,28 days,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and observed adverse drug reaction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symptoms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on day 14 after treatment(P=0.036)and on day 28 after treatment (P=0.020).and side effects fewer.Conclusion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injections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nerve injury,there is a good effect to improve their neurological function .【Key words】Peripheral nerve injury;Mouse nerve growth facto; Mecobalamin tablets;Curative effect四肢周围神经损伤是骨科临床中常见并发症,有研究表明[1],骨科临床中四肢开放性损伤伴有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5%,修复后功能完全恢复仅占10%~25%,治疗和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一直是骨科临床研究的焦点。

局部应用明胶海绵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局部应用明胶海绵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运 动功 能评 价 。 结 果 与结论 :实验 组感 觉 电位 恢 复 1 4例 ,恢复 率 为 7 8 % ;运动 电位 恢 复 1 5例 ,恢 复率 为 8 3 %。对 照组 感觉
电位恢复 1 0例,恢复率为 5 7 %;运动电位恢复 1 2例,恢复率为 6 6 %。两组间感觉、运动电位恢复率比较差 异 有 显著性 意义 ( P <0 . 0 5 ) 。实验组 1 7 例 神经 功 能得 到不 同程度 恢 复 ,总有 效率 为 9 4 %;对照 组 1 5例 神经 功能得 到 不 同程 度 恢复 ,总有 效 率为 8 3 %,两 组 问总有 效率 比较 差异 有显 著性 意义 ( 尸 O . 0 5 ) 。 表 明局部 应用 明胶海 绵浸 润 鼠神 经生 相容 性 。
通讯 作 者 :倪 东馗 ,主 任 医 师 ,天 津 医科 大 学第 二 医 院骨科 ,天 津市
3 0 0 21 1
持神经损伤恢复的微环境,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
关 键词 :
生 物稳 料 :孝 才 料 相容 性 神 经 生长 函子 : 明皎海 绵 嗣 神经 损伤 :神 经功 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第 , 9誊 笫 3 0期
2 0 1 5—0 7—1 6出版
WV V V V . C RT ER. o r g
Ch i n es e J ou na r l of T i s s u e E ng me e i f n g Re s e a r c h J u l y 1 6 , 20 1 5 V o L 1 9 ,No . 3 0
t r e a t me n t o f p e r i p h e r a l n e r v e i n j u r y
L i L i - j u n 。 S h i Y u — b o , Z o n g Qi a n g , Z h u F u - l i a n g , N i D o n g - k u i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O r t h o p e d i c s , S e c o n d A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T i a n j i n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j i n 3 0 0 2 1 1 , C h i n a )

神经生长因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神经生长因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接的丧失。 112 NGF 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
脊髓损伤 ( SCI ) 后, 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内高亲和力的 酪氨酸激酶受体 ( T r kA) 表达上调, 通过顺向轴浆运输运送到 轴突末端定位于轴膜, 并与局部的由胶质细胞或神经元产生的 NGF 结合成受体- 配体复合物, 后者逆向运回胞体发挥其生 物学效应, 如维持神经元存活及促进轴突再生等。其可使再生 神经纤维直径增粗, 髓鞘增厚, 由于神经轴突传导速度与其直 径、髓鞘厚度成正比, 故 NGF 可使再生的神经轴突传导速度加 快。局部损伤( 包括炎性因子) 的刺激可使胶质细胞合成大量的 NGF 。NGF 保护脊髓神经元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列作用有 关: ( 1) 稳定细胞膜内游离钙的水平; ( 2) 降低氧化损害; ( 3) 参 与蛋白酶酸及基因表达调控。周围神经损伤后, 其相应的胞体 和轴突可利用外源性 NGF 通过损伤轴突的逆行运输, 使 NGF 达到相应胞体, 经过合成代谢的复杂过程, 促使再生轴突再生 和轴突髓鞘化。NGF 可促进轴突延伸和髓鞘化, 从而加快功能 的恢复。NGF 能明显抑制受伤的运动神经元, 使其乙酸胆碱酯 酶 ( ACHE) 活性降低, 而酸性磷酸酶 ( ACP) 活性升高, 从而对 受伤的运动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此作用可能与 NGF 稳定运动 神经元内溶酶体膜通透性有关。 113 NGF 对血管形成的促进作用
明, t rkA 所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在 NGF 诱导包括 NB 在内的 多种神经源性体外培养细胞分化过程, 中起到较为决定性的作 用 [5 ]。
2 NGF 的临床应用
211 痴呆 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 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
组织损害或脑变性所引起的综合征, 临床以大脑皮质获得性高 级功能损害为特征, 包括不同程度的记忆力、感觉能力、判断 力、思维能力、运动能力等受损, 以及情感反应障碍和性格改 变。可分为阿尔茨海默病( AD) 、血管性痴呆( VD) 及混合性痴 呆 。流行病学资料显 示, 痴呆的患病 率随着年龄 的升高而 上 升。曹永芳等运用 NGF 治疗 VD 患者 18 例 [6 ], 并与脑蛋白水 解物组进行对照, 经过 3 个疗程、6 个月的观察, 结果表明, 两 组患者治疗后记忆商数 ( MQ) 、长谷川智力量表 ( HDS) 、日常 生活能力量表 ( ADL)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 P < 0105) , 但治疗 后两 组间 M Q、HDS 、ADL 比较, 治 疗组优于对照组 ( P <

鼠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研究

鼠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研究

鼠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研究在医学领域,对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手段的探索从未停止。

其中,鼠神经生长因子作为一种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从小鼠颌下腺中提取的一种多肽类物质,它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修复和再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神经损伤是许多疾病和外伤导致的常见后果,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这些损伤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

而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出现,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脑卒中的治疗中,鼠神经生长因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脑卒中患者常常会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瘫痪、言语不清、认知障碍等。

研究表明,早期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通过一系列的临床试验发现,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其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都有明显的提高。

脑外伤也是导致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

由于外力的冲击,脑组织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神经功能。

鼠神经生长因子在脑外伤后的应用,可以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神经突触的重建,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认知、运动和感觉功能。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脑外伤患者,鼠神经生长因子的联合治疗方案显示出了更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截瘫或四肢瘫等严重后果。

鼠神经生长因子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潜力。

它可以促进脊髓神经细胞的存活和轴突再生,改善脊髓的微环境,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虽然目前对于脊髓损伤的治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但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应用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上也较为常见,如切割伤、挤压伤、牵拉伤等。

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够加速周围神经的再生速度,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

对于一些慢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长期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3 姜丽萍 ,张 龙 ,陈丽莉 ,等 .应 用 Braden量 表联合 近红外光 谱仪评 估 ICU患者 压 疮 发生 的研 究 [J].中华 护 理 杂 志,2014;49(8):
901,-4.
4 陈 超 .经皮氧分压与激 光多普 勒血流仪 在皮瓣 修复术 后血 运监 测中的应用(DJ.济南 :山东大学 ,2012.
(关键词 ] 穴位 注射疗法 ;鼠神经生长 因子 ;周 围神经病变 [中圈分 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005-9202(2018)19-4699-03;doi:lo.3969/j.issn.1005-9202.2018.19.034
5 黄 燕 .应用激光多普勒 血流仪监 测 中国健 康人 群 的皮 肤微 循环
[D].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 ,2017, 6 周玉洁 ,杨美玲 ,张洪君 ,等 .压疮分期及其护理进展 [J].中 国护理
管理 ,2014;14(7):683-6.
7 Cullen Gill E.Reducing hospital acquired pressure ulcers in intensive
[2017-12-19修 回]
(编辑 任 志 霞)
鼠神 经 生 长 因子穴 位 注射 治 疗 周 围神 经 损 伤 的有 效 性 及 安 全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李 军 李 星 张敬伟 (郑 州大 学 附属 南 阳医院 神经 内科 ,河 南 南 阳 473000)
[摘 要 ] 目的 分 析鼠神经生长 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 围神经 损伤 的有 效性及 安全性 。方 法 周 围神 经损伤 的患者 78例 , 根据 给药途径及药物的不同分为局部治疗组 、全身治疗组和对 照组 ,局部治疗组予 鼠神 经生长因子穴位注 射治疗 ,全身治 疗组予 鼠 神经 生长因子全身治疗 ,对 照组予 维生素 B12穴位注射治疗 。治疗 4 W后 ,观察 疼痛 、麻木 等 临床症状 和体征 、单神 经 的神 经 电生 理情 况 ,评估并对 比不 同给药治疗周 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性 。结果 疼痛 显效 率 、麻木显 效率 ,均 以局部治 疗组 最高 ,但是 三组之 间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4 W后 ,局部治疗组 的正 中神经 、尺神经 、桡 神经 、腓总 神经 的感 觉及运动 电位潜伏期 均 明显短 于全 身治疗组 、对照组 (P<0.05),而波幅除正中神经外 ,均显 著高于全身治疗组 、对照组 (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 因子穴位注 射 治疗周 围神经损伤 的症状及神经修复有 积极 的作 用。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电位潜伏期的影响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电位潜伏期的影响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921年第31卷第1期Jouma)o)Shanxi Health Vocatioua)Col/pa Vo).5/No./2921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电位潜伏期的影响韦莉婷,刘超,商丹(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471400/[摘要]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周围神经损伤(PN)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电位潜伏期的影响。

方 法:选定72例PNL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甲钴胺片剂+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与对照组(36例,甲钴胺片剂),比较两组PN患者的运动电位潜伏期、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疗效水平。

结果:研究组PN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的SCV、MCV均高于对照组;其运动电位潜伏期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方法有助于改善PN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其神经传导速度,应用价值良好。

[关键词]运动电位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周围神经损伤;鼠神经生长因子[中图分类号]R7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296-650X(2221)01-002162周围神经损伤(PenpherV nerve injury,PNL多由肿瘤、血管炎、营养代谢、外伤等所致[],患者常有运动、交感及肢体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等表现,治疗不科学会导致患者恢复缓慢,影响其整体生命健康。

甲钻胺是一种具有促进脂肪、蛋白、核酸代谢(神经内/作用的维生素B12衍生物[,能够加速修复患者的神经组织损伤,促进其感觉神经生长2旦单一用药疗效一般。

鉴于此,院内目前以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疗法辅治PN患者较多,可短时间内增强患者的损伤神经修复机能,保护患者的神经元,减轻患者的髓鞘肿胀,尽早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o为知悉PN患者联合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疗法的切实效用,报告如下。

局部应用明胶海绵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局部应用明胶海绵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局部应用明胶海绵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李立军;时宇博;宗强;朱福良;倪东馗【摘要】背景:有研究尝试将外源性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局部,发现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促进损伤神经修复,且局部应用效果优于全身应用.目的:评价明胶海绵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单一、完全断裂周围神经损伤患者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18-4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 组,实验组急诊行清创、神经端端直接吻合,术中将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明胶海绵环绕包裹于神经吻合处;对照组急诊行清创、神经端端直接吻合,吻合神经处不予特殊处理.两组术后常规石膏固定,抗炎、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治疗.治疗后4周进行电生理检查,治疗后6个月进行神经损伤远端感觉、运动功能评价.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感觉电位恢复14例,恢复率为78%;运动电位恢复15例,恢复率为83%.对照组感觉电位恢复10例,恢复率为57%;运动电位恢复12例,恢复率为66%.两组间感觉、运动电位恢复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实验组17例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15例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总有效率为83%,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局部应用明胶海绵浸润鼠神经生长因子可有效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BACKGROUND:Several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apply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to local lesions of peripheral nerve and found that local injection of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can promote nerve recovery, which is superior to systematic application.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gelatin sponge infiltrated by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in the repair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METHODS:Thirty-six patients with single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including 16 males and 20females, aged 18-48 yea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8 patients in case group underwent debridement and neuroanastomosis, and then the injured nerve was wrapped by gelatin sponge which was infiltrated by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and folowed by plaster fixation,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neurotrophy and circulation improvement therapy; the other 18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only with debridement and neuroanastomosis and other conventional therapies. At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electro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In addition, sensory and motor function of the distal end of injured nerve was evaluated at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ND CONCLUSION: 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and motor evoked potential showed that the recovery rate was 78% (n=14) and 83% (n=15) respectively in the case group, while 57% (n=10) and 66% (n=12)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4% (n=17) in the case group and 83.3% (n=15)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statisticaly better in the case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t i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to treat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by gelatin sponge infiltrated by 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that has good biocompatibility.【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5(019)030【总页数】5页(P4827-4831)【关键词】生物材料;材料相容性;神经生长因子;明胶海绵;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功能【作者】李立军;时宇博;宗强;朱福良;倪东馗【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天津市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天津市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天津市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天津市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天津市 300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文章亮点:1 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外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具有诱导神经纤维定向生长,促进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9月第18卷第9期·综述·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由意大利女科学家丽塔·L·蒙塔尔奇尼(Rita L Montalcini)在小鼠肉瘤细胞内发现的第一个神经营养因子,也是最早被研究的,目前已证实其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分化、发育、成熟、维持功能和存活、损伤修复等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中非常常见,神经功能恢复在临床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近年来,神经生长因子被临床工作者将其应用于外周神经的修复,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

1神经生长因子的结构及生理作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一种多聚体,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其β亚基为所有亚基中唯一具有NGF的所有生物学活性的亚基。

NGF受体分为高亲和力受体(TrkA)和低亲和力受体(p75)两种。

其中TrKA为NGF的功能性受体,在与NGF结合后可以表现出诱导神经细胞合成蛋白和酶,以及诱导轴突生长等多种生物学功能[1]。

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P75)使TrKA与NGF的结合率增加,及调节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逆行性运输神经营养因子、识别配体等作用[2]。

NGF是一种“靶源性”多肽生长因子,是由其效应神经元支配的靶细胞合成并分泌,对神经组织非神经组织细胞均具有效应。

但也有研究发现[3],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受体不仅存在于神经系统内,而在免疫系统细胞(如嗜酸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及组织特异性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也广泛存在。

NGF对神经系统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神经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它对中枢及周围神经元均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主要对发育、分化、生长、再生和功能特性的表达调控上,主要表现在:①在神经系统的发育期,NGF能促进神经细胞的成熟及存活,及神经元的分化,在梯度浓度诱导下促进神经元的定向生长,及胞体和树突的发育,并控制神经元存活数量等作用;②在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期,NGF从调节神经元的存活作用转到对神经元的表现和功能方面的调节,具有维持NGF依赖性交感神经元的存活的功能,及维持感觉神经元和中枢神经元的功能,促进成熟神经元轴索分支和其它细胞的相互联系;③在神经元损伤修复期,NGF对已知表达NGF的神经元和现认为不表达NGF受体的中枢神经元都具有保护作用,NGF能促进神经纤维的定向生长并加速神经纤维再生,促进雪旺氏细胞及胶质细胞生长,使髓鞘修复,诱导轴突、树突的发育,促进神经元的有丝分裂、分化、修复,且具有减少神经细胞的死亡,使受损神经元免遭继续损害,并支持神经元的存活[4-6]。

2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作用周围神经损伤后,NGF分泌增加,同时NGF的表达相应增加,对损伤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Friede等[7]研究表明:周围神经损伤可诱导成熟的周围神经的雪旺氏细胞等非神经细胞表达NGF及NGF受体,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则不表达。

有研究显示在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可逆行运输至胞体的NGF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王梨明(综述),唐际存(审校)(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桂林541001)【摘要】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分化、发育、成熟、维持功能和存活、损伤修复等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对NGF的进一步研究,其机制被逐步阐明,并应用于临床。

在此,就NG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作用及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周围神经损伤,神经修复中图分类号:R741.02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4-4659.2011.09.1496Nerve Growth Factor in the Regenera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WANG Liming(Review),TANG Jicun(Revision)(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Guilin54100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TANG Jicun)[Abstract]Nerve growth factor has an important biological role in the function of normal differentiation,development,maturation, maintenance and survival,damage repair of nervous system.In recent years,scientists have gradually clarified its mechanism,and NGF has been used in clinic.The article made a review of NGF's impact 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Nerve growth factor;Peripheral nerve injury;Nerve repair收稿日期:2011-06-06修回日期:2011-07-18作者简介:王梨明,男,山东日照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周围神经损伤、显微外科组织修复。

通讯作者:唐际存,男,副教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肢创伤手外科科主任,研究方向:周围神经损伤、显微外科组织修复。

·1496·2011年9月第18卷第9期量急剧下降至正常的40%,甚至几乎耗竭[8],损伤区的NGF 量在神经损伤后数小时内快速增加并达到较高的水平,这可能是因为损伤神经远断端的SCs内储存的NGF释放,但在后期NGF较高水平的维持则主要依赖迁移至损伤区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可分泌白介素-1等物质诱导神经远侧段SCs合成的NGF mRNA。

已有实验证实,NGF能维持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细胞的存活[9],NGF对运动神经元的生物学作用一直没有明确的定论,近期在许多研究发现大鼠外周神经损伤后,相应的运动神经元NGF受体mRNA水平较正常明显增高[10]。

罗永湘等[11]将SD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在术后3周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变化,结果为对照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浆尼氏体解聚或溶解消失,可见细胞核边移;形态正常的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而注射NGF的实验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大多数形态与正常无明显差异。

这表明NGF经过轴突逆行运输至胞体,可防止或减少因轴突反应所致的胞体尼氏体溶解乃至于坏死。

可见NGF对运动神经元也起保护作用,但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周围神经损伤后,NGF具有诱导轴突再生作用,从而促进修复。

Santos等[12]将大鼠坐骨神经轴突切断后行神经外膜修补,并于术后前皮下注射NGF,于术后4周发现神经再生现象:出现有髓神经元、髓鞘增厚和较成熟的内神经层。

罗永湘等[11]实验证实,周围神经损伤后,其相应的胞体和轴突可利用外源性NGF,可通过损伤轴突的逆行运输至相应胞体,产生保护效应,促使神经的轴突延伸、轴突髓鞘化,进而加快了神经元功能的恢复。

在分子水平研究显示:在没有NGF的情况下,高密度表达的TrkA相互作用,形成二聚体引发磷酸化而自动激活,激活后的信号通路与TrkA和NGF结合后的通路相同,最终促进神经生长[13]。

Park对脊索癌细胞的分析进一步证明NGF和TrkA的高表达抑制了p75NTR的凋亡功能,启动了促进周围神经细胞存活的信号,最终使得周围神经细胞大量增殖[14]。

张玉波等[15]切除大鼠后肢坐骨神经,造成10mm缺损,用单通道的硅胶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桥接管内给药,得出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再生周围神经的血管生成,且具有剂量效应;机制可能与神经生长因子促进trk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密切相关。

3神经生长因子在临床中的应用周围神经损伤在骨科为常见病、多发病,因其治疗时间长、功能恢复慢甚至不恢复而成为骨科中棘手的问题,。

目前在临床用于修复神经的手术方法多为:神经外膜缝合法、粘合剂粘合神经、激光修复、神经端侧吻合法、神经移植术等[16]。

应该说神经的外科修复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在功能恢复方面一直不尽人意,众多的学者及临床工作者一直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要想解决功能问题,首先要解决神经再生的问题,周围神经损伤时,其神经元将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包括死亡[17],神经生长因子的发现,为神经功能修复带来希望,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证实NGF对周围神经再生有密切关系,并起着重要作用[18,19]。

目前已有临床工作者将NGF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的疗效效果,史福东等[20]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21例29条损伤神经局部注射或肌注,每日1次,在伤后3~6个月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和近于正常,得出结论NGF具有明显的促神经再生作用,对神经的感觉、运动神经功能恢复均较理想。

在神经感觉恢复方面,NGF也已被证实具有促进作用,赵广跃等[21]在断指再植成活中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研究发现实验组指指端的两点分辨觉明显优于对照组,得出结论,再植术后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有助于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

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还需继续研究才能用于临床,有待进步探索。

目前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用药方式大致有[22,23]:①局部一次性给药(在损伤处);②通过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方式全身用药;③局部通过微渗透泵缓释;④应用转基因技术在损伤局部移植表达神经营养因子的细胞。

但目前还未明确何种用药方式更优。

4展望目前,对NGF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研究阶段,临床研究刚刚起步。

但有实验证明,NGF对周围神经具有保护受损神经元和促进受损神经纤维再生的重要作用,可见对NGF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其对周围神经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随着对NGF作用机制以及其来源、给药途径、临床应用、疗效评估、起效快慢、不良反应多少、安全性等的进一步研究,随着组织工程技术、基因治疗的飞速发展、显微外科技术的日趋完善以及祖国医学的发掘,相信NGF必将为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1]Santee SM,Owen-Schaub LB.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p75/80(CD120b)gene structure and promoter characterization[J].J Biol Chem,1996,271(35):21151-21159.[2]Kogner P,Barbany G,Dominici C,et al.Coexpression of messengerRNA for TRK protooncogene and low affinity 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neuroblastoma with favorable prognosis[J].Cancer Res, 1993,53(9):2044-2050.[3]Lipps BV.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NGF)ex-creted from cultured eukaryotic cells[J].J Nat Toxins,2001,10:213-219.[4]Levi-Montalcini R..The nerve growth factor35years later[J].Sci-ence,1987,237:1154-1162.[5]Bothwell M.Neuronal growth factors[M].Berlin:Springer-Verlag,1991:119.[6]闫剑群,赵晏.神经生物学概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83.[7]Friedel RH,Schnurch H,Stubbusch J,et al.Identification of gene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by nerve growth factor and neurotrophin-3-de-pendent sensory neurons[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7,78(1):12670-12675.[8]Anand P,Terenghi G,Birch R,et al.Endogenous NGF and CNTF lev-els in huma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J].Neuroreport,1997,8(8): 1935-1938.(下转第1500页)·1497·2011年9月第18卷第9期[5]Hirose J,Kawashima H,Swope Willis M,et al.Chondroitin sulfate Bexerts 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secondary lymphoid tissue chemokine (SLC)by binding to the C-terminus of SLC[J].Biochem Biophys Acta,2002,1571(3):219-224.[6]Sanchez-Sanchez N,Riol-Blanco L,Rodriquez-Fernandez J L,et al.The multiple personalities of the chemokine receptor CCR7in den-dritic cells[J].J Immunol,2006,176(9):5153-5159.[7]JV,Soriano SF,Mrini C,et R7mediated physiological lympho-cyte homing involves activation of a tyrosine kinase pathway[J].Blood,2003:101(l):38.[8]Kunkel EJ,Butcher EC.Chemokines and the tissue-specific migrationof lymphocytes[J].Immunity,2002,16:1-4.[9]Muller A,Homey B,Soto H,et al.Involvement of chemokine receptorsin breastcancer metastasis[J].Nature,2001,410(6824):50-56. [10]Jung MY,Kim SH,Cho D,et al.Analysis of the expression profiles ofcytokines and cytokine-related genes during the progression of breast cancer growth in mice[J].Oncol Rep,2009,22(5):1141-1147. [11]Pan MR,Hou MF,Chang HC,et al.Cyclooxygenase-2up-regulates CCR7via EP2/EP4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s to enhance lymphatic invasion of breast cancer cells[J].Biol Chem,2008,283(17):11155-1163. [12]Cabioglu N,Gong Y,Islam R,et al.Expression of growth factor andchemokine receptors:new insights in the biology of 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J].Ann Oncol,2007,18(6):1021-1029.[13]Wiley HE,Gonzalez EB,Maki W,et al.Expression of CC chemokinereceptor-7and regio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B16murine melanoma[J].J Natl Cancer Inst,2001,93(21):1638-1643. [14]Fang L,Lee VC,Cha E,et R7regulates B16murine melanomacell tumorigenesis in skin[J].J Leukoc Biol,2008,84(4):965-972.[15]Hiroya Takeuchi,Akihide Fujimoto,Maki Tanaka,et L21che-mokine regulates chemokine receptor CCR7bearing malignant melanoma cells[J].Clin Caneer Res,2004,10:2351-2358[16]Mashino K,Sadanaga N,Yamaguchi H,et al.Expression of chemokinereceptor CCR7is 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r-cinoma[J].Cancer Res,2002,62(15):2937-2941.[17]Ishigami S,Natsugoe S,Nakajo A,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CCR7expressioningastriccancer[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7,54(76):1025-1028.[18]Arigami T,Natsugoe S,Uenosono Y,et R7and CXCR4expres-sion predicts lymph node status including micrometastasis in gastric cancer[J].Int J Oncol,2009,35(1):19-24.[19]Deguchi K,Ichikawa D,Soga K,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C and D and chemokine receptor CCR7in gastric cancer[J].Anticancer Res,2010,30(6):2361-2366. [20]Gunther K,Leier J,Henning G,et al.Predic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by expression of chemokine receptor CCR7[J].Int J Cancer,2005,116(5):726-733.[21]IshidaK,IwahashiM,NakamoriM,etal.HighCCR7mRNAexpressionofcan-cer cells is 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involvement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J].IntJOncol,2009,34(4):915-922.[22]Nakata B,Fukunaga S,Noda E,et al.Chemokine receptor CCR7ex-pression correlate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ncreatic cancer [J].Oncology,2008,74(1-2):69-75.[23]Schimanski CC,Bahre R,Gockel I,et al.Chemokine receptor CCR7enhances intrahepatic and lymphatic dissemination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ncer[J].Oncol Rep,2006,16(l):109-113.[24]Vieari AP,Vanbervliet B,Massacrier C,et al.In vivo manipulation ofdendritic cell migration and activation to elicit antitumour immunity [J].Noxartis Found Symp,2004,256:241-254.[25]Yu S,Duan J,Zhou Z,et al.A critical role of CCR7in invasivenessand metastasis of SW620colon cancer cell in vitro and in vivo[J].Cancer Biol Ther,2008,7(7):1037-1043.[26]Wang J,Seethala RR,Zhang Q,et al.Autocrine and paracrine che-mokine receptor7activation in head and neck cancer:implications for therapy[J].J Natl Cancer Inst,2008,100(7):502-212.[27]Yanagie H,Hisa T,Ono M,et al.Chemokine and chemokine receptorrelated to cancer metastasis[J].Gan To Kagaku Ryoho,2010,37(11):2052-2057.!!!!!!!!!!!!!!!!!!!!!!!!!!!!!!!!!!!!!!!!![9]吕昀,郭建新,李文战,等.神经生长因子实验性脑梗死大鼠神经细胞调之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4):5-6.[10]Rende M,Hagg T,Manthorpe M,et al.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mmunoreactivity in neurons of the normal adult rat spinal cord and its modulation after peripheral nerve lesions[J].J Comp Neurol,1992, 319:285-298.[11]罗永湘,方火皇,庞清江,等.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运动纤维再生的影响[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7,13(1):3-5.[12]Santos FX,Bilbao G,Rodrigo J,et al.Experimental model for localadministrat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 in microsurgical reconnection [J].Microsurgery,1995,16(2):71-76.[13]Friedman WJ,GreeneL A.Neurotrophin signaling via Trks and p75[J].Exp Cell Res,1999,253:131-142[14]Park JB,Lee CK,.Koh JS,et al.Overexpressions of nerve growthfactor and its 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A receptor on chordoma cells[J].Spine,2007,32:1969-1973.[15]张玉波,伍亚民,刘磊,等.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再生坐骨神经中血管生成的量效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9):3854-3857.[16]刘君华,王愉思.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新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220-222.[17]Thoenen H,Barder YA.Physiology of nerve growth factor[J].PhysiolRev,1980,60:1284.[18]柳川.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损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3,9(2):109.[19]Yip HK,Grafstein B.Effect of nerve growth factor on regeneration ofgoldfish optic axons.[J].Brain Res,1982,238:329.[20]史福东,刘东,李长江.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7):4281-4282.[21]赵广跃,闫铭,杨旻,等.神经生长因子对断指再植术后感觉恢复的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2):200-201.[22]Matsuyama T,Mackay M,Midha R.Perippheral nerve repair and graft-ing techniques:a review[J].Neurol Med Chir(Tokyo),2000,40(4):187-199.[23]Battiston B,Tos P,Cushway TR,et al.Nerve repair bymeans of veinfilled with muscle grafts I.Clinical results[J].Microsurgery,2000, 20(1):32-36.(责任编辑:常海庆)(责任编辑:常海庆)(上接第1497页)·1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