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意识与注意
基础心理学6意识与注意解读
对梦的解释
1、精神分析的观点: 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 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梦是被压抑到潜意识 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人的一些冲动或 愿望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不能得 到实现,被压抑到潜意识中。以改变的形 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 人的性本能攻击本能的反映。 弗洛伊德把分析梦作为了解精神病的 原因治疗精神病的重要手段。
注意的生理指标
外在动作表情:眼睛、头部朝向刺激 物并有相应的表情; 生理指标变化:心脏、血管、呼吸、 内分泌腺分泌量、皮肤点反应、瞳孔 大小及脑电的变化; 注意时瞳孔会变大。
(二)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 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又叫不随意注 意。
第三阶段:新的脑电波出现,即△波, 其频率继续降低,波幅更大;大约持续 40分钟; 第四阶段:约1小时后,进入深度睡 眠,脑波几乎完全呈 △波,肌肉进一 步放松,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变慢。
这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左右, 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REM) 。脑电活动迅速改变, △ 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 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活动很 相似。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 通常伴随栩栩如生的梦境。此时醒来 会报告正在做梦。这一阶段大约持续510分钟。
(三)注意转移
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 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 注意转移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前后 两种活动的性质和个体对这两种活动的 态度。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转移 是根据任务的要求,分散是离开了当前 的任务。
(四)注意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 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 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 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于已经达到了 自动化的程度。 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但不能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 成。(一手画圆一手画方)
意识与注意概述
• 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 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 现象。
集中性--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 的强度或紧张度。
注意的功能:
基本功能是对信息的选择。保证清晰的认知、 更准确的反应、进行更有序可控的行为,以顺 利完成目的任务。
二、注意的类型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 努力的注意。(取决刺激物本身的性质、意义与 强度,人的积极性水平低,是消极被动的注意)
• 意识:是指人脑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的觉 察状态。
• 意识过程:个体对环境及自身心理活动 觉察经历的过程。
• 无意识:是指个体对内在的身心活动和 外界环境变化无所觉察的状态。
焦点意识 一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
边缘意识
下意识
无意识
• 注意:是心理活动中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的状态。
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一对象, 忽视了其他对象。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 力的注意。(对目的任务,兴趣,活动组织,过 去经验,人格有依从性)
➢随意后注意:是一种即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 力的注意。(节能省力,活动持久。)
三、注意的特征
• 注意广度: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 楚地把握信息的数量。(7±2个)
• 注意稳定性:使对选择对象的注意能稳 定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
心理学导论第八章
第八章意识与注意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意识意识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觉知到自身的感受也可以觉知到外界的声音、光、气味等。
(一)主观性每个人的意识世界都是专有的、独一无二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格外真实,直接觉知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心境。
(二)统一性我们意识到的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种觉知形式都被整合为一个独特的、连贯的意识经验。
例如:当我们出去春游时,看到郊外美好的景色心情十分愉快。
在一个星期后,我们再次回忆时那种经验仍然是一个整体。
(三)流动性个人的意识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詹姆斯制造出意识流,主张意识是个人有选择的连续不断的整体。
(四)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1)我们觉知到我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觉知到我们对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以便与环境保持平衡;(2)意识把我们的过去与我们的现在联系起来使我们有一个连续的经验,这是同一性的基础,从而使我们能认识自我,提升自我;(3)我们依据觉知到的信息,将对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感知联系我,控制并计划我们的行动未来的预期目标。
二、意识水平(一)焦点意识焦点意识是指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
例如:棋手在集中注意下棋时对棋局的意识为焦点意识。
(二)下意识未被注意的信息也是被登记和评估。
未被意识的信息是在觉知的下意识水平上起作用的。
边缘意识也属于下意识。
当你集中注意看书中的一段话时,它周围的词语或图表是不清楚的,处于你的边缘意识水平上。
例如: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你专注于同你的同伴讲话,忽略了其他的声音,当有人叫你的名字时就会马上引起你的注意力。
(三)前意识当前不在意识之中的记忆和思维,在必要时可以把它带到意识中,对这些记忆的意识称为前意识。
前意识作用是去除不为意识层面所接受的内容,并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而在认知心理学中是指曾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但只有在必要情形下进行回忆时才会对其产生意识。
普心各章节总复习(选择题)
《普通心理学》总复习之选择题第一章绪论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B)。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D )。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3、“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而言都是脑的(C )。
”A、反应活动B、干涉活动C、反映活动D、返回联系4、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C)。
A、神经元B、神经系统C、脑D、大脑皮层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A )。
A、客观性原则B、自然性原则C、社会原则D、主观性原则6、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D )。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测验法7、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A)。
A、冯特B、华生C、费希纳D、弗洛伊德8、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A )。
A、边缘科学B、人文科学C、环境科学D、分支科学9、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B )。
A、感觉与知觉B、客观现实C、认识过程D、反映活动10、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是( A)。
A、注意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思维11、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是( A )A、脑B、客观现实C、实践活动D、主观意识13、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活动或状态对直接影响有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是(B)A、反映形式B、感应性C、反应活动D、心理现象14、蜜蜂根据花的形状和颜色采蜜;猛兽根据气味和足迹追踪猎物等,这种对信号刺激进行反映活动的机能是(C)A、生物反映形式B、物理反映形式C、心理反映形式D、化学反映形式15、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也是人的心理最集中、最本质体现的是(D)A、感知活动B、思维活动C、想象活动D、意识活动16、当动物能够把某个刺激作为信号时,就意味着有了(D)A、思维B、意志C、意识D、心理17、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物体具有感应性只表明其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目录
• 感知觉 • 记忆 • 思维与想象 • 意识与注意 • 情绪与动机
01
感知觉
感觉
感觉的分类
根据刺激的性质,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指由外部刺激引起的感 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内部感觉是指由机体内部的刺激引起的感觉,如 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THANKS
知觉的组织是指人如何把许多分散的 刺激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对象。人在知 觉过程中,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把许多刺激物整合为一个有意义的 整体,这就是知觉的组织。知觉的组 织包括特征整合理论、神经元理论、 格式塔理论等。
知觉的决策
知觉的决策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如 何根据当前所获得的刺激信息,以及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 识别和判断,从而做出决策的过程。 知觉的决策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包括人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等。
是大脑中负责高级认知功能的 主要区域,包括感觉、运动、 语言、思维、记忆等活动。
海马体
是大脑中负责记忆和空间认知 的区域,对长时记忆的存储和
提取起着关键作用。
03
思维与想象
思维
概念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的间接、概 括的反映,是借助语言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的、能 动的智力活动。
存储
是指将信息在记忆系统中 保存下来的过程。
提取
是指将存储在记忆系统中 的信息重新被回忆或应用 的过程。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01
02
03
04
神经元
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可以接收、传递和整合信息,
是记忆活动的基础。
突触
是神经元之间连接的部位,通 过突触的传递和信息整合,实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八章 意识与注意
第八章意识与注意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意识意识: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
意识的四个基本特征:(1)主观性:我们每个人的意识世界都是专有的,独一无二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格外真实。
(我们在想什么只有自己知道)(2)统一性:我们意识到的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3)流动性:个人的意识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4)能动性:1、我们觉知到我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觉知到我们对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以便与环境保持平衡;(刚到高原会觉得不适,过段时间就好了)2、意识把我们过去记忆与现在感知联系起来使我们有一个连续的经验,从而认识提升自我;3、我们依据知觉到的信息,控制并计划我们的行动以达到未来的预期目标。
二、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分类:(1)焦点意识: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2)下意识、边缘意识边缘意识是未被注意到的意识,属于下意识。
(有时候会脱口而出某些话)(3)前意识:既可以储存,也可以拿出来进行意识层面的加工的意识。
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的一种意识层面,作用是去除不被意识层面所接受的内容,并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精神分析理论);前意识是曾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但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回忆时才会对其产生意识(认知心理学)。
(4)潜意识:某些记忆、冲动和欲望是无法进入意识的,这些心理事件就属于潜意识的范畴。
有部分永远不能成为前意识。
三、意识状态正常意识状态————异常意识状态主动意识状态————被动意识状态(催眠)觉醒的意识状态————变更了的意识状态(睡眠、梦、白日梦)四、注意与意识注意:一种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的心理倾向。
本质和性质是意识的聚集和集中。
对注意的研究的两种研究取向:集中注意和分配注意第二节注意的种类与机制一、注意的种类:注意: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
注意与编码密切相关。
《普通心理学题库》第八章意识与注意
《普通心理学题库》第八章意识与注意第八章意识与注意一、选择题1、梦是(D)A.影响身体健康的一种现象 B.情景具有连续性C、内容具有显著的情境性 D.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2、梦是潜意识冲的和愿望的表现,是哪个学派的观点(B)A.生理心理学 B、精神分析 C、认知观点 D、生态学理论3、快速眼动睡眠随年龄的变化趋势是(C)A、越来越多B、呈U型变化C、越来越少D、呈倒U型变化4、梦常常发生在睡眠的哪个阶段(C)A、深度失眠阶段B、浅睡眠阶段C、快速眼动睡眠D、快波睡眠阶段5、下列关于催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催眠是一种意识状态B、催眠时脑电活动与个体清醒时一样C、催眠与睡眠状态相同D、容易受暗示的人容易被催眠6、在睡眠的哪个阶段,脑电波的形状与清醒的状态脑电波类似(A)A、快速眼动睡眠B、慢波睡眠阶段C、深度睡眠阶段D、快波睡眠阶段7、下列哪种学派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人在梦中依然进行一定的信息加工(B)A、生理学观点B、认知学派C、精神分析D、行为主义8、下面哪一项与个人的意志努力关系密切(B)A、随意后注意B、随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以上都是9、有特定的目的,不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叫(A)A、随意后注意B、随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有意注意10、我们通常用(A)来研究选择性注意A、双耳分听实验B、警戒作业C、双作业操作实验D、速度实验11、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出现而只注意其中一种刺激的注意叫(C)A、持续性注意B、无意识注意C、选择性注意D、分配性注意12、课堂上突然闯进来一个人,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叫 (不随意注意)13、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14、熟练的驾驶汽车是利用 (随意后注意)15、下列属于注意的基本特点的是(指向性和集中性)16、由情景引起的一种复杂而特殊的反射叫(朝向反射)17、心理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在进行双手协调操作时,还能进行计数活动,这体现了(注意分配)18、根据一定的要求,将注意从一个刺激转移到另外一个刺激上叫(注意转移)19、新颖独特、强烈的刺激物引起的注意属于(不随意注意)20、下面哪种实验范式可以用来检验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双耳分听)21、注意的早起选择理论与晚期选择理论差异在于(过滤器的位置)22、一边骑自行车,一边还可以欣赏路边风景,可以用下列哪种理论来解释(双加工理论)23、注意的后期选择理论是谁提出的(多伊奇)24、夜晚的霓虹灯广告主要在于吸引人的(不随意注意)25、注意的初级生理机制是(朝向反射)26、注意的衰减理论是有谁提出的(特雷斯曼)27、人们每天晚上大约经历( 4~6次)快波睡眠阶段28、由多伊奇提出,认为早起的信息加工是没有选择性的,信息都可以得到识别,信息是否被注意,是根据知觉的强度和意义为转移的注意选择理论是(后期选择理论)29、可以很好地解释人们同时可以做好几件事情的注意理论是(双加工理论)30、下列模型认为注意选择发生在识别之前的是(早期选择模型)31、精神分析理论中,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是(前意识)32、一个睡眠周期大约是多久( 90min~100min)33、催眠的意识分离理论是由(希尔加德)提出来的三.名词解释1.意识: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知觉状态。
普通心理学 第八章 意识与注意
根据注意指向与集中的加工方向分类:
内源性注意 外源性注意 内源性注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由知觉者控制的 注意,也称为目标指向控制注意。 外源性注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动发生的,与 当前知觉目标无关的注意,称为刺激驱动注意。
二、注意的认知机制 (一)听觉的集中性注意
1、过滤器模型 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最先提出注意的过滤器 模型。基于双二分听实验。 按“全或无”的原则进行工作。 它无法解释人对有意义材料的信息加工和分配性 注意等现象。
一只7岁大的兔子在接受治疗后放松并安静下来, 显得非常满足。
二、催眠感受性
催眠感受性:是指个体接受暗示的难易程度。 催眠感受性高的人通常具有下列特征: (1)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 (2)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 (3)想象力丰富; (4)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移; (5)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 (6)有经验分离的经历,即体验过记忆或自我的一部分与 其余部分分离开来。
白日梦
白日梦:是意识状态之一,它不同于睡眠, 而是在非睡眠状态下产生的高度自我卷入 的幻想活动。
(四)注意与意识
注意:是一种有选择性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略其 他刺激的心理倾向。 注意十一清晰鲜明的形式让数个作用于我们的刺 激依次通过我们的意识。 对注意的研究的两种研究取向: 集中注意 分配注意
第二节
(四)潜意识 四 潜意识
潜意识:无法进入意识的原始欲望和冲动;一些内省所不 能达到的记忆和心理。 除了意识活动外,我们还有一类活动属于非意识范畴,很 少会进入意识。例如,我们身体内部有一些生理变化,如 脑活动、心跳、内分泌和肝功能等,是受植物性神经系统 所支配的生理活动。虽然我们可能会觉知到这些活动的效 应,但这些活动本身我们是不会觉知道的。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二)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二)(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2,分数:100.00)1.假如上级向你交代了一个任务,你知道这个任务很重要,必须认真对待,于是把全部的注意集中起来去完成,这时我们说你处于_____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上级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你必须集中注意力去完成,说明你处于可控制状态。
答案为A。
2.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与内部刺激的觉知,还有______∙ A.对他人的觉知∙ B.对社会的觉知∙ C.对事物的觉知∙ D.对自身的觉知(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意识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3)对自身的觉知。
答案为D。
3.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这种意识状态属于______∙ A.白日梦状态∙ B.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C.睡眠状态∙ D.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意识的状态包括可控制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状态和睡眠状态。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中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白日梦不是真正做梦,而是意识处于一种迷糊状态;睡眠状态时,人的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指有时人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
本题中的情况就是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答案为D。
4.课堂上听课时常出现的走神现象,属于下列哪种意识状态?______∙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催眠状态(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状态。
意识与注意
注意只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二、注意的种类
(一)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又叫无意注意
(二)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又叫有意注意。它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它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它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 的作用。
二、无意识
并不是所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刺激我们都能意识到,也不是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在意识控制之下;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指的是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
(三)随意后注意:一种既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有意后注意,它一般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注意广度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又叫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受制于刺激的特点和任务的难度等多种因素,
简单的任务下注意的广度大约是7±2,即5~9个;互不关联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是4~6个。
(一)睡眠
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波多是频率为14~30赫兹,波幅较小的β波;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脑电波多是频率为8~13赫兹,波幅稍大的α波; 在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更低、波幅更高的Δ波。
睡眠的四阶段 快速眼动阶段
(二)梦
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实验证明,如果对快速眼动的睡眠进行剥夺,即只要发生快速眼动的现象就把睡眠者叫醒,几天内就可使被实验者记忆力下降,进而会影响到健康;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解释梦,他认为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弗洛伊德把分析梦作为了解精神病的原因和治疗精神病的重要手段。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 (第8章 意识与注意)【圣才出品】
第8章意识与注意一、概念题1.意识答: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人们的觉知状态,即对人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
具有主观性、统一性、流动性和能动性的特点。
从对象被觉知到的不同水平,分为:①焦点意识,即全神贯注于某些刺激得到的明确意识经验;②下意识,即在边缘意识下未加觉知而被登记和评估的经验;③前意识,即当前不在意识中的记忆和思维,必要时能被召唤到意识中的经验;④潜意识是弗洛伊德创造的一个概念。
依据精神分析理论,某些记忆、冲动和欲望是无法进入意识的,这些心理事件就属于潜意识的范畴。
2.觉知答:觉知是意识过程中的一种意境。
直接意识到周围世界,觉察到事物的具体存在,但未集中注意或细加分析,是指个体对自我核心的主观方面的认识。
在生物学意义上,类似于动物受到威胁或攻击时的警惕性和焦虑状态。
在心理治疗中,是一种愿望或感觉的体验和身体欲望、需要的体验,在人类,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
R.R.梅认为,个体试图否认其有身体需要,或将其身体需要仅限于爱欲,是错误地忽略或压抑了自己存在于世界上的全部意识,心理治疗应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存在。
3.焦点意识答:焦点意识(focal conscious)是指人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
任何时候,人们总是忽略一些刺激,选择一些刺激并拒斥一些刺激。
例如,棋手在集中注意下棋时对棋局的意识,即为焦点意识。
个人处于焦点意识水平时,需要投入较多的心理资源。
4.边缘意识答:边缘意识亦称“并存意识”,指处于注意焦点的边缘、个体并未觉察到的意识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M普林斯术语。
如从事很熟练的操作活动时,已处于自动化状态,即使不分配注意,活动也能顺利进行。
不过,这种意识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即由注意的边缘转化为注意的焦点。
在精神分析术语中,与“前意识”同义,前意识即当前不在意识中的记忆和思维,必要时能被召唤到意识中的经验。
5.下意识答:下意识即潜意识,是指在边缘意识下未加觉知而被登记和评估的经验。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总分:11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30.00)1.意识(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心理学上的意识有两层含义。
一种是把它当作心理的同义词使用。
第二种含义指的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awareness)。
)解析:2.注意(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即指向性与集中性。
)解析:3.随意后注意(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在这方面,它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这方面,它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有利于完成长期的、持续的任务。
)解析:4.生物节律(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指动物和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第八章 意识与注意
内江师院教科院
普通心理学
三、意识状态
意识状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意识所呈现的特征。 1、正常的意识状态:主动的、有组织的觉醒意识 状态。 2、异常的意识状态:即变更了的意识状态,包括 从鲜明幻想的分心状态到由药物中毒所引起的迷幻和 知觉异常的各种状态。
内江师院教科院
普通心理学
第二节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含义 1、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 忽略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 去。 故事:“心理学家难住心算家”。
内江师院教科院
普通心理学
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内江师院教科院
普通心理学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 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人类独具的高级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A.对活动目的意义的深刻理解。 B.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 C.排除外界的干扰,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普通心理学
(二)根据注意指向的对象不同分为环境注意和自我 注意(或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
环境注意: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注意,也称外部注 意。外部注意是伴随着人的感知觉进行的。 自我注意:对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的注意,也称内部 注意。内部注意与人的自我意识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自我注意和环境注意是交互抑制的。当你在观看你十分感 兴趣的关键性比赛时,甚至身体不适也没有注意到;而在一 个单调的环境中,更易注意自己的机体感觉。
内江师院教科院
普通心理学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 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特征>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它既服从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的努 力,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有利。 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 ○对活动浓厚的直接兴趣 ○活动的自动化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二版-复习资料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二版-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可以区分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3.知情意的关系:①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进行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②人的情绪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
③人的情绪和意志也影响认知活动。
④情绪和意志也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而人的意志也可以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4.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5.行为指有机体任何可测量的反应。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观察到的行为,另一类是内隐行为。
6.人的心理现象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心理支配着行为而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7.心理学是科学大家庭中的成员,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可复制性,可证伪性和系统性三个特征上。
8.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①可公开检验原则②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③人文关怀原则。
9.心理学研究基本方法: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10.描述研究又分为:①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试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描述记录。
缺陷:a.很难确保被观察者没有觉察到研究者在观察他 b.可能会产生观察者偏差 c.在观察时想要观察到的行为未必会发生②调查法:是以提问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调查法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
③个案法:是收集单个被试各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11.实验研究: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纵自变量的变化,以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唯一一种能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
要求:①要对环境加以控制②要对机体变量加以控制。
缺点:a.期望效应的干扰b.实验中的被试并不总能代表所要研究的总体 c.实验情境的人为性,远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
12.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3.①冯特创建了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
认知心理学注意与意识
C、过滤器模型无法解释的事实
(1)鸡尾酒会效应
…
Anny…
…
(2) Gray & Wedderburn 的实验(1960)
6 JEC
9
OB 2 TIVE
3 AUNT
4
追随耳
物 追随耳 理
特 征 非追随耳 分 析
选 择 性 过 滤
。。 。。
意 义
。。 分
反
。。 析
应
器
。。
衰减模型简图
3、反应选择模型
A、代表人物:Deutsch & Deutsch (1963) B、主要思想
追随耳
感觉登记
非追随耳
知觉分析
反
反应
应
组织输出
选
择
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
C、支持证据
Hardwick (1969)
注意加工和控制加工则是晚一些发生,按顺序进行,花费时间和 注意资源,能用来考察牲之间的关系,用来把片段综合为对物体 的心理表征
(二)注意的容量(能量分配理论)
无论是知觉选择还是反应选择,虽然各有自己的主 张,但根本上,两者都认为在信息加工得过程中存 在一个“瓶颈”的装置,影响了人们的信息加工, 使得个体在同一时间只能完成一项认知活动。
OBJECTIVE DEAR AUNT JANE
DEAR 5
JANE
• 表明非追随耳的信息也能得到一定的识别
(3) Treisman 的实验 (1964)
Knowledge of on a hill
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普心第讲 意识和注意
普心第讲:意识和注意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意识和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两个心理功能。
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意识和注意力的定义、特点、影响和提升方法。
意识意识是指人类对自己、周围环境、内外部事件、自我能力和行动的感知、认知和理解。
它是人类与外部世界的交互所必需的一种心理状态。
意识的特点是具有综合性、连续性、选择性和主观性。
它可以通过行为、语言、眼动等方式来测量和评估。
意识的影响很大,包括了我们对自己和外部世界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意识的发展与早期经历、教育、文化、社会经验以及遗传等都有关系。
注意力注意力是指人们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心理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
它是指我们有意识地选择和集中关注某物或某些物,以快速、准确、全面地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
注意力的特点是可转移性、容量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同样可以通过各种测量工具来获取数据。
注意力不仅在日常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人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人们更加需要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如何提高意识和注意力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意识和注意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这些生活习惯对于大脑的正常运作和发育都有很大的帮助。
提高自我认知提高自我认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这需要通过反思和自省来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可以尝试写日记、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来帮助提高自我认知。
练习冥想和放松技巧冥想和放松技巧是提高意识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这些技巧可以减少焦虑、增强自我意识和专注力。
建议每天练习15分钟以上的冥想或深度放松练习。
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改变思维方式可以提高人们的意识和注意力。
可以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了解新事物,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容量。
例如可以玩一些益智游戏、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以及交流和学习新的技巧。
意识和注意力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课件
自由注意和受限注意
自由注意是自主选择关注的信 息,而受限注意是受外界任务 和目标的制约。
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
主动注意是自发地选择关注的 信息,而被动注意是被迫关注 的信息。
注意的机制
注意的生理基础
注意过程涉及大脑中的多个区域,包括前脑皮层、杏仁核和脑干。
视觉注意的神经机制
视觉注意涉及前顶叶、顶叶和枕叶等大脑区域的协同活动。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指一种有选择性地将心理资源集中在特定信息上的心理过程。
注意的本质
注意是大脑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一种方式,它决定了我们对信息的感知和处理。
注意的作用
注意能够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记散注意是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而集中注意是将注意力集中在 单个任务上。
《心理学意识与注意》 PPT课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讨心理学中意识与注意的重要性,其定义、结构、 类型、机制,以及在学习中的作用和注意力缺陷症的关系。
意识的定义
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和周围 环境的主观体验和感知。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由神经活动产生的一 种心理现象,感知、思维和 情感都与意识紧密相关。
注意的神经调节
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对注意的控制有重要影响。
注意与学习
1
注意在学习中的作用
注意是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和记忆的关键,良好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2
如何提高注意力
通过良好的时间管理、规律的作息和专注训练等方式可以提高注意力。
3
注意和注意力缺陷症的关系
注意力缺陷症是一种注意力障碍的心理疾病,需要专业的治疗和干预。
结论
1 意识和注意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意识与注意力大脑中的注意分配与控制
意识与注意力大脑中的注意分配与控制意识与注意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认知功能。
通过大脑中的注意分配与控制机制,我们能够过滤信息、集中精力和实现目标。
本文将探讨意识与注意力在大脑中的运作方式以及对我们行为的影响。
意识是我们主观体验的核心,它包括我们对外界的感知、思考和情绪体验。
意识的产生与大脑中的神经活动密切相关。
根据神经科学研究,大脑皮层的活动与意识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意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对感官信息的感知、对记忆的回忆、对情绪的体验等。
而在意识中,注意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注意力是指我们有意识地选择性关注、集中精力的能力。
注意力的有效运作涉及大脑中的注意分配与控制机制。
这些机制在大脑的不同区域中相互协调,以便我们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适应性的反应。
注意分配是指大脑在面对复杂的信息时选择性地处理关键信息并忽略无关信息的能力。
大脑通过注意分配来过滤掉大量的信息,使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重要的信息。
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注意分配将目标声音与背景噪音区分开来,从而更好地听到目标声音。
控制注意力是指大脑的执行功能能够灵活地控制注意的方向和持续时间。
大脑中的前额叶皮层和脑干结构在控制注意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区域通过调控大脑中其他区域的活动来实现对注意力的控制。
例如,在需求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任务中,大脑会通过抑制其他干扰信息的处理来保持注意的稳定。
研究还发现,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资源。
当我们在处理一个任务时,其他任务的执行效率会下降。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多个任务之间进行注意力的切换。
注意力的切换需要额外的认知资源,因此会影响我们的表现。
这也是为什么多任务处理往往会导致效率降低的原因。
另外,大脑中的注意分配与控制还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
情绪能够影响我们的注意力分配和控制。
例如,当我们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下,我们的注意力往往会更容易分散,难以集中精力。
相反,当我们处于愉快、放松的情绪状态下,我们的注意力往往更容易集中。
意识的注意力与集中力脑科学揭示意识与专注的关系
意识的注意力与集中力脑科学揭示意识与专注的关系人的意识和注意力一直以来都是脑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意识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而注意力则是实现意识活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脑科学的角度来揭示意识和专注之间的关系。
一、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现象之一。
它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及内在心理状态的主观体验。
意识包括感知、思维、记忆、情感等方面的内容,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总括和反映。
二、意识与注意力的联系1. 注意力的定义注意力是人们在特定时间内对某一事物或某一心理过程进行有意识的集中和选择的心理能力。
注意力与意识密切相关,是实现意识活动的重要手段。
2. 注意力的作用注意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注意力能够使人们在众多外界刺激中选择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关注,使人们能够集中精力在某一特定对象或任务上。
(2)集中:注意力能够使人们将精力集中在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上,提高思维和行为的效率。
(3)抑制:注意力可以抑制无关刺激的干扰,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专注于任务本身,提高处理信息的准确性和速度。
3. 注意力与意识的关系注意力是意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
正确认识注意力与意识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三、脑科学揭示意识与专注的关系1. 脑网络的活动通过对人脑的研究发现,意识和专注的产生与脑网络的活动密切相关。
意识活动常伴随较大范围的脑网络同步,而专注则需要脑网络的分化和协调。
2. 神经通路的参与专注需要大脑神经通路的参与。
研究显示,前额叶皮质和顶叶皮质是注意力和意识活动的重要区域,它们在专注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
3. 神经递质的调节神经递质在意识和专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能够调节注意力的分配和选择,影响意识活动的展开。
四、提高意识和专注能力的方法1. 训练注意力通过注意力训练可以增强注意力的持久性和集中性。
比如可以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冥想等方式来提高注意力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和意识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注意不等同于意识。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
注意和意识密不可 分。注意的分配和 紧张程度不同,显
动或“心理动作”
(选择和维持), 意识主要是一种心 理内容或体验(觉 知)。注意提供了 这样一种机制,决 定什么东西可以成
示了个体处在什么
样的意识状态。可 控制的意识状态 下……自动化的意 识状态…….白日 梦状态…….睡眠 状态……..
生物节律由生物钟来调节
• 松果体分泌促 进睡眠的物质褪黑素
• 这是一对血流相通的连体双生子,其中 一个睡着了,另一个醒着。
失眠的种类
1情境性失眠。(亲人去世、离婚、考试前面临重大人生抉择) 2假性失眠。(个体差异) 3失律性失眠。(三班倒工人) 4药物性失眠。(咖啡、茶、可乐)
(二)梦 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视觉和听觉体验。 特征:无意性、被动性、梦境的离奇怪诞 持续时间约5-15分钟,在睡眠各阶段循环 出现,每晚都会做4-6个梦
梦的特征——霍尔
一
梦境主要和自己有关。自我中心是 梦境的第一个重要特征。梦境倾向于来自 个体的内部冲突。
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 事件有关是梦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梦的内 容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
人为什么要睡觉?
(一)睡眠 一种自然的休息状态,且是半意识状态, 以身体随意运动的减少和对周围环境意识的 降低为标志。 特征:普遍性 必需性 必需性的体现:1、适应生态环境(保护) 2、生物节律:褪黑激素 3、生理物质:血液 恢复身体机能 化学腺苷 4、促进成长(生长激素)
睡眠的阶段 睡眠的
第一阶段: 过渡期
几种活动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 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的区别
有意的、主动地转移 受无关刺激影响产生的无意的、被动的转移
四、注意的生理机制和理论
• 过滤器理论
– 人物:布罗德本特(英) – 观点:
• 神经系统在加工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 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 • 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 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 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它的信息就 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
• 三、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叫做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同一 时间内所能清楚觉察到的对象的数量多少的 特性。 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 知觉者的知识经验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 点?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 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的久暂特性。 注意分散(分心)——被无关的对象吸引
第3阶段:沉睡-意识进一步丧失 第4阶段:1小时后,深度睡眠。如果这时被很大的噪声惊醒,会 感到脑子一片混乱,可能不记得噪声。尿床、梦游、梦话
第5阶段:快速眼动阶段(REM) 脑波与清醒状态时相似,与梦相关。
• 睡眠障碍 失眠、呼吸暂停、嗜眠症 梦游和梦话:与做梦无关,尚不明原因 梦魇和夜惊:多发生在儿童期
注意三大功能: 选择 保持 调节和监督
为意识的内容。
• 二、注意的种类
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
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 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 人的主观状态:需要和兴趣 、情绪和知识经 验
重点内容整理
基本概念
意识 无意识
基本问题 1、意识的状态 2、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3、生物节律的特点 4、睡眠与催眠 5、失眠的种类 6、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7、意识活动的主要内容 练习册P36
注意
• 海豚一边游泳 一边睡觉
生物节律
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 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 志努力的注意。
• 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对活动目的任务的了解 ;
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
激发兴趣 ; 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 ; 排除干扰,创设良好的活动条件 。
•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 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形式,是注 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兼具有意注意和无意 注意两种注意的特点。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 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心理过程 注意的两个明显特点: 1、指向性;有选择地反映一定对象; 决定心理活动的朝向 存在个体差异,与个体经验有关 2、集中性:心理活动那个停留在被选择对象 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包括对事物 的聚集过程,也包括对无关刺 激的抑制过程。 指向性是集中性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性是指 向性的体现和发展。
五个阶段
第五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
第二阶段: 轻睡期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沉睡期 沉睡期
第1阶段:轻度睡眠 心率进一步下降、呼吸更为不规律、全 身肌肉放松。可能引发反射性肌肉收缩,发生入 睡抽动(正常现象)。 昏昏欲睡
第2阶段:正式睡眠 脑波不规律,在纺锤波出现4分钟 被唤醒,大多数人会说睡着了。
注意起伏(动摇)——生理过程的周期变化
• 引起注意分散的原因: 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 个体的身体状态、个人习惯和意志力 •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三种因素 注意对象的内容是否丰富、特征是否复杂 活动的目标任务是否明确和细致 主体的态度、兴趣、情绪和身体状态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 注意分配能力主要是后天学习和训练的结果 条件:必须有一种活动达到自动化程度
• 双加工理论
– 人物:谢夫林 – 观点:
• 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 制的加工。 • 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 是自动化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 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 • 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 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三、催眠
1、催眠: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 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类似睡眠而实非睡眠的 意识恍惚状态。 2、催眠状态的特点: • 主动性反应减低 • 暗示性增高 • 知觉扭曲与幻觉 • 注意层面趋窄 • 催眠中的角色扮演 • 旧记忆还原现象 • 催眠中经验失忆
四、药物与意识状态
第二节
二
三
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 的内容。
荣格的理论 • 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出人们没有意识到或注意到的 思想。 • 梦提供了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恢复平衡的信息。梦的一 般功能是企图恢复心理的平衡,它通过制造梦的内容来 重建整个精神的平衡和均势 。 • 将梦者的梦的联想与其清醒状态时的生活相结合,以揭 示梦以一种补偿方式所指明的东西 。 – 霍布森: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 体验。 – 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将个体知觉和 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将新旧记忆联系起来。
• 衰减理论
– 人物:特瑞斯曼 – 观点: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 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 完全消失。不同刺激的激活域限是不同的。 – 过滤器与衰减理论的共同之处:
• 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 • 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
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 置之前已经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 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 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它带到意识中。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其作用是去除不为 意识层面所接受的内容,压抑到潜意识中。认知心理学
认为其是长时记忆的储存信息,必要的时候可以提取。
4 潜意识 5非意识
蕴含在意识层面之下的观念、欲望、想法、恐惧等被控 制和压抑使个体无法在当时觉知的状态。
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的生理活动。
四、意识的状态(不同时间、条件)
• 认知资源理论
– 观点:
• 注意不是一个容量有限的加工通道,而是一组对 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 • 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 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 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 • 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 工。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 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
1可控制的
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
件事情。即在行为过程中,能够觉知到自己正在做这件事, 并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 人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 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与意志,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 活动。一般与人的习惯相联系 在非睡眠状态下产生的高度自我卷入的幻想活动,它介于 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似乎是一方面清 醒着一方面做梦,通常在不需要集中注意的情况下自发产 生。
人的生物节律 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这四种时间循环大致相 当于1年、28天、24小时和90分钟四种时间长短。
日节律
在人和动物身体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 性循环,此外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 尿、荷尔蒙分泌。
人睡眠模式演变
• 随着年龄的增长,短时循环睡眠渐渐演变 为日-夜循环睡眠。尽管许多成年人没有午 睡习惯,但午睡是自然睡眠循环的一部分。
意识状态
2自动化的 意识状态 3白日梦状态
4 睡眠与梦状态
特殊的意识状态,人在睡眠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五 、睡眠与梦
下面的哪些陈述是正确的 • 当人们梦到自己正在做一些动作的时候,其四肢通常 与梦境中的运动相一致? • 老年人睡眠时间要长于年轻人? • 梦游者的行为是其梦境内容的反映? • 睡眠专家建议偶尔服用安眠药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 有些人每天晚上都做梦,但是也有人几乎不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