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东方电子虚构收入案 [兼容模式]
东方电子公司审计案例

审计失败是指审计人员没有遵循审计准 则而导致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
2002起,山东正源和信有限责任会计 师事务所
从案件处理看
1、经济犯罪的轻微刑罚=10亿元的合 法进帐
2、官商互助
3、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
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一、在审计过程中,采用的审计方法 不当或没有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
二、未认真执行三级复核程序
2003年1月10日,以曹小妹等七名投资者向青岛中院提起针对东方电子的民 事诉讼,成为公布《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 规定》后的第一起案件。
2003年12月起,以国家审计的名义,通过将其相应债权债务先归还母公司, 形成上市公司对集团公司的大笔债务;再由母公司豁免,增记资本公积,从而 增加每股净资产到1.33元,最后成功摘掉了已经戴了两年的“ST”,避免了退 市的后果。r Subtopics Go Here
量渗透; 4. 多计收入少计费用; 5. 人为编造原始凭证,出具极具欺骗性的财务报告 6、利用债务重组化解债务压力;
信息化条件下会计造假的主要手段: (1) 多套账处理; (2)倒推输入; (3)滥用无痕迹修改; (4)接口数据操纵; (5)数据库系统级舞弊; (6)程序造假;
Elements
谢谢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1.1120.11.11Wednes day, November 11,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3:10:4303:10:4303:1011/11/2020 3:10:43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1103:10:4303:10Nov-2011-Nov-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3:10:4303:10:4303:10Wednesday, November 11,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1120.11.1103:10:4303:10:43November 11,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1月11日上午3时10分 20.11.1120.11.11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1月11日星期 三上午3时10分 43秒03:10:4320.11.11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1月 上午3时 10分20.11.1103:10November 11,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1月11日星期 三3时10分43秒 03:10:4311 Nov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3时10分43秒 上午3时10分03:10:4320.11.11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11.1120.11.1103:1003:10:4303:10:43Nov-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3时10分 43秒 Wednesday, November 11,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1.112020年11月 11日星 期三3时10分43秒20.11.11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东方电子虚构收入案例
案例分析目的 通过对资本市场上典型案例的讨论,认识会计报表中收入舞弊
这一特殊风险及其表现形式,理解收入审计中某些实质性程序的局 限性,掌握如何运用分析程序查证收入舞弊。 案例资料 一、东方不败的神话
东方电子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 于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 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其中国家股2200 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 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1996年12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东 方电子向社会公开发行1030万股,发行价7.88元,总股本变为6830 万股,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社会公众股 1720万股(包括原内部取工股690万股),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 1997年1月21日,公司1720万股社会公众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其 余的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三年后上市交易。
• 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是专门为购买内部职工股成立的一 家空壳公司,属于东方集团的全资公司,注册资本52万元,主 要管理人员均为东方电子职工。该公司在购买股票时尚未成立, 购买股票所需资金是以东方电子的名义在银行借贷的1600万元。 1996年东方电子报送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材料时,按照国家有 关政策规定,需要对公司当时存在的“二化”现象(法人股个 人化、内部职工股社会化)进行规范。隋元柏、高峰找到担任 股票主承销商的烟台某证券公司老总商量对策,决定将1000万 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个人账户。
电子神话。
表1
1997-2000 年东方电子的业绩表现
项目
1997年
1998年
东方电子舞弊案

可见,若未出具一个正确的审计意见,未能揭露 重大的错误、舞弊和非法行为,就是未达到审计 目标。未达到审计目标是审计失败的结果,若不 存在这个结果,就不能认为审计工作是失败的。 东方电子1997年至2000年的审计情况如下:
2.审计人员未履行审计职责,应承担法律 责任。审计责任包括审计的职业责任(简 称审计职责)和法律责任两部分。 首先,审计职责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审 计目标决定了审计职责,审计的职业责任 在于“运用恰当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保质保 量地实现审计目标”(徐政旦、谢荣, 2002)。
东方电子历年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下
首先,东方电子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电力自动
化系统销售占了大头,2000年达到94.5%.而根 据《2001年中国电力年鉴》,1998年以来我国 农网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的投资有50亿元左右, 按照东方电子公告的数字,仅其一家3年 (1998年至2000年)的主营收入(达27亿元) 就占市场总额的近60%.目前我国农村电网自动 化改造领域发展的企业已多达200多家,竞争 十分激烈,东方电子有这样的市场占有率是决 不可能的。
3.合理预期
传统审计有四种途径 • 同业分析 • 纵向分析 • 非财务数据与财务数据比较 • 然后与财务数据作比较 基本分析工具:
1. 战略分析,主要是客户内外环境分析,包 括宏观分析,行业分析
2. 流程分析 3. 绩效分析
其次,若被认定为审计失败,审计人员一般要承 担法律责任。对于因缺少应有的合理的谨慎而给 他人造成的损害,审计人员应承担普通过失或重 大过失责任;对于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故 意的错误行为,则要承担欺诈责任。 从东方电子的财务报表审计来看,乾聚会计师事 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们既没有对会计报表的反映情 况作出正确的评价,也没有揭露出重大的错报, 可以认为他们并没有很好地履行审计职责。鉴于 涉及事项的影响十分重大,对东方电子实施审计 的注册会计师至少应承担过失责任。
关于虚假收入的案例

销售与收款循环案例分析——东方电子虚构收入案例案例分析目的通过对资本市场上典型案例的讨论,认识会计报表中收入舞弊这一特殊风险及其表现形式,理解收入审计中某些实质性程序的局限性,掌握如何运用分析程序查证收入舞弊。
案例资料一、东方不败的神话东方电子(股票代码000682)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
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
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1996年12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东方电子向社会公开发行1030 万股,发行价7.88元,总股本变为6830万股,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社会公众股1720万股(包括原内部取工股690万股),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
1997年1月21日,公司1720万股社会公众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其余的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三年后上市交易。
根据东方电子公告的数字显示,自1997年1月21日上市以来,东方电子股本连年高速扩张,1996年度每10股送4股转增6股,1997年度每10股配1.667股,1998年中期每10股送8股,1999年中期和年终连续推出每10股送6股转增4股和每10股送2.5股转增3.5股。
而在股本大比例扩张的基础上,公司业绩与股本扩张保持了同步增长,其业绩表现如表1所示,创造了东方电子神话。
表11997-2000 年东方电子的业绩表现项目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2.37 4.50 8.56 13.75 主营业务毛利率(%) 47.3 47.3 52.9 47.1 每股收益(元) 0.51 0.56 0.53 0.52 二、对优良业绩的质疑伴随着东方电子的高速增长,出现了许多质疑声。
1. 不现实的收入与利润增长东方电子对外称公司涉足电力、通信、计算机行业,但真正能够给东方电子带来丰厚利润的却是其主业——电网调度自动化。
东方电子造假案始末

东方电子造假案始末震惊全国的东方电子(000682)财务造假案2003年1月在山东一审终结,公司涉案的几位高层管理人员被以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原董事长、总经理隋元柏,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5万元;原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高峰,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2.5万元;原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方跃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并处罚金5万元。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证券市场,一度号称中国第一股(股价最高时达330.6元,在深市中仅次于深发展)的东方电子是何等风光:业绩连年翻番,股价连年翻番,不仅是中小投资者追捧的对象,而且还是多家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
东方电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较之银广夏、红光实业等公司造假案,东方电子造假案的问题更加复杂,创下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数项“造假之最”——其造假时间跨度之长、造假手段之隐蔽、造假涉及金额之大均让人叹为观止。
随着案件一审终结,东方电子绩优高成长的伪装被一层层剥开,造假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精心编导职工股造富运动东方电子(000682)所属公司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烟台,本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
东方电子的神话是在证券市场中造就的,而这神话的源头与其内部职工股密不可分。
东方电子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
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1994年1月9日,即定向募集第二天,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隋元柏与当时负责股票发行的董秘高峰等人商议,由公司自己购买部分内部职工股,减小公司分红压力。
东方电子当时发行股票时承诺,内部职工股发行后,公司每年将进行不低于30%的现金分红。
于是,隋元柏就让当时的财务处负责人以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名义购买公司内部职工股1000万股,每股价格为1.6元。
东方电子造假案.ppt

公司上市伊始就开始了业绩造假。1997年东方电 子上市前夕,隋元柏、高峰等就认为东方电子盘 子小,流动性强,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公司自 己也应该买一点。于是在1997年1月20日,公司 股票挂牌交易的前一天,隋元柏指使财务人员将 公司自有资金5000多万元打进了公司掌控的上述 44个账户中。1月24日,即公司股票上市流通的 第2个交易日,买入了200多万股,耗资近5000 万元。该批股票于当年11月底抛出,获利5000 多万元,全部计入了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为当年 大比例分红送股打下基础。
1996年,东方电子报送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的材料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需要对 公司当时存在的“二化”现象(法人股个人 化、内部职工股社会化)进行规范。隋元柏、 高峰找到原担任股票主承销商的烟台某证券 公司老总商量对策,决定将1000万股内部职 工股过户至个人账户。隋元柏从老家山东文 登收集了40个身份证,在原山东证券公司北 马路营业部开立了40个自然人账户,将振东 公司持有的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分别过户至 这40个自然人账户中。
公司财务部负责拆分资金和做假账。为掩盖资 金的真实来源,方跃等通过在烟台某银行券公司所得 的收入,并根据伪造的客户合同、发票,伪造 了1509份银行进账单,以及相应的对账单,金 额共计17.0475亿元。
案例分析——精选推荐

案例分析审计案例分析四、东⽅电⼦虚构收⼊案例【案例分析⽬的】通过对资本市场上典型案例的讨论,认识会计报表中收⼊舞弊这⼀特殊风险及其表现形式,理解收⼊审计中某些实质性程序的局限性,掌握如何运⽤分析程序查证收⼊舞弊。
【案例资料】(⼀)东⽅不败神话东⽅电⼦(股票代码000682)是由烟台东⽅电⼦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于1993年3⽉采⽤定向募集⽅式设⽴的。
公司于1994年1⽉正式创⽴,总股本5 800万元,每股⾯值1元,发⾏价1.60元。
其中国家股2 200万股,社会法⼈股150万股,1⽉8-10⽇三天向内部职⼯定向募集内部职⼯股3 450万股。
1996年12⽉17⽇,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东⽅电⼦向社会公开发⾏1 030万股,发⾏价7.88元,总股本变为6 830万股,其中国家股2 200万股,社会法⼈股150万股,社会公众股1 720万股(包括原内部职⼯股690万股),内部职⼯股2 760万股。
1997年1⽉21⽇,公司1 720万股社会公众股在深交所挂版上市,其余的内部职⼯股2 760万股则在三年后上市交易。
东⽅电⼦公告的数据显⽰,⾃1997年1⽉21⽇上市以来,东⽅电⼦股本连年⾼速扩张,1996年度每10股送4股转增6股,1997年度每10股配1.667股,1998年中期每10股送8股,1999年中期和年终连续推出每10股送6股转增4股和每10股送2.5股转增3.5股。
⽽在股本⼤⽐例扩张的基础上,公司业绩与股本扩张保持了同步增长,其业绩表现如表所⽰,创造了东⽅电⼦神话。
(⼆)对优良业绩的质疑伴随着东⽅电⼦的⾼速增长,出现了许多质疑声。
1、不现实的收⼊与利润增长。
东⽅电⼦对外称公司涉⾜电⼒、通信、计算机⾏业,但真正能够给东⽅电⼦带来丰厚利润的却是其主业——电⽹⾼度⾃动化。
在调度⾃动化⾏业中,清华⼤学、电科院、南端、东⽅电⼦等⼏⼗家企业从事此项业务,东⽅电⼦根本不可能占有半壁江⼭。
1998年以后,中国⾼压电⽹⾃动化改造业务的⼀般利润率在10%~30%,⽽农村电⽹⾃动化改造业务的⼀般利润率在8%~10%,但东⽅电⼦1997~2000年电⽹⾃动化改造业务的利润率为48.65%。
东方电子造假案

东方电子造假案事由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证券市场,一度号称中国第一股(股价最高时达330.6元,在深市中仅次于深发展)的东方电子是何等风光:业绩连年翻番,股价连年翻番,不仅是中小投资者追捧的对象,而且还是多家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
东方电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东方电子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
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1994年1月9日,即定向募集第二天,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隋元柏与当时负责股票发行的董秘高峰等人商议,由公司自己购买部分内部职工股,减小公司分红压力。
东方电子当时发行股票时承诺,内部职工股发行后,公司每年将进行不低于30%的现金分红。
于是,隋元柏就让当时的财务处负责人以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名义购买公司内部职工股1000万股,每股价格为1.6元。
隋元柏承认,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是专门为购买内部职工股成立的一家空壳公司,注册资本52万元,主要管理人员均为东方电子职工。
公司名称系“振兴东方”之意。
该公司在购买股票时尚未成立,购买股票所需资金是以东方电子的名义在银行借贷的1600万元。
振东公司也只是过眼烟云。
1996年,东方电子报送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材料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需要对公司当时存在的“二化”现象(法人股个人化、内部职工股社会化)进行规范。
隋元柏、高峰找到原担任股票主承销商的烟台某证券公司老总商量对策,决定将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个人账户。
隋元柏从老家山东文登收集了40个身份证,在原山东证券公司北马路营业部开立了40个自然人账户,将振东公司持有的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分别过户至这40个自然人账户中。
为了奖励部分优秀职工,东方电子在1996年前从一级市场上另行购买了44万股内部职工股。
“东方电子”案水落石出

绝好 标本。 它 的前 身 是 烟 台无 线 电六 厂 , 原 多 份 , 虚开发票两 千多张。 某 银 行 烟 台 南 大 电 子 的 大 小 庄 家 和 个 人 发 了 大 财 , 而 在
是 家 百 十 人 的作 坊 式 小 厂 。 上 世 纪 8 0 年 代 街 分 理 处 也 成 为 造 假 的 帮 凶 ,共 出 具 进 账 “ 击 鼓 传 花 ” 游 戏 中 接 最 后 一 棒 的 投 资
依法批准逮捕 , 票上市前 , 隋元柏 、 高 峰 分 别 返 回 自己 的老 升 了 六 十 多 倍 ,而 内 部 职 工 股 更 是 增 长 了 后 因健 康 原 因 被 取 保 候 审 。 隋、 高 等 人推 高 股 价 , 是 为了“ 引 家收罗身份证 , 盗用 他人名 义 , 在 烟 台 一 证 二 百 多倍 ! ‘ 陕 西 审 计 2 0 0 3年 第 2期
维普资讯
稳 @
备 受 数 千 万 股 民关 注 的 烟 台 东 方 电 子 财务造假大案 , 沉 重 地 落 下 帷 幕 。1 月1 7日, 经 山 东 省 烟 台市 中 级 人 民 法 院 异 地 审 理 , 分 别 判 处 原 董 事 长 隋 元 柏 、 原 董 事 会 秘 书 高 峰 有 期 徒 刑 两 年 和 一 年 , 并 分 别 处 以 罚 金5 万元 和2 . 5 万 元 , 原 总 会 计 师 方 跃 被 判 处 有期 徒刑一 年 缓 刑一 年 , 并 处罚 金5 万
5 0 9 份, 最 终 把 东 方 电子 1 5 . 9 亿 者 , 赔 得倾 家 荡产 。 初 , 曾任 滑 翔 机 械 修 理 师 的 隋 元 柏 出任 厂 单 和 对 账 单 1 主营收入 ” 。 在 东 方 电 子 的造 假 帮 凶 中 ,除 了那 家 长, 到9 0 年 代中期 , 企 业 取得 了长 足 发 展 。 元 内部 职 工 股 的抛 售 款 变成 “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由于中国高压电网自动化改造业务的一般利润率在10%-30%,而 农村电网自动化改造业务的一般利润率在8%-10%,但东方电子 1997-2000年电网自动化改造业务的利润率却在48.65%,审计 人员应当把这种超出行业一般水平的情况作为特殊风险,追加 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0.52
二、对优良业绩的质疑
伴随着东方电子的高速增长,出现了许多质疑声。
1、不现实的收入与利润增长
东方电子对外称公司涉足电力、通信、计算机行业,但真 正能够给东方电子带来丰厚利润的却是其主业——电网调度 自动化。在调度自动化行业中,清华大学、电科院、南端、 东方电子等几十家企业从事此项业务,东方电子根本不可能 占有半壁江山。1998年以后,中国高压电网自动化改造业务 的一般利润率在10%—30%,而农村电网自动化改造业务的一 般利润率在 8%—10%, 但东方电子1997-2000年电网自动化改 造业务的利润率在48.65%。
(3) 收集人们对东方电子的质疑,并对此被质疑的领域追加不可 预见的审计程序。
• 理解风险审计的实质是:风险评估 贯穿审计的整个过程,识别、评价 风险并针对性地应对风险,才是执 行审计程序的逻辑过程,不能简单 执行制定好的审计程序。
2、惊人的存款数额
东方电子从1999年配股完成后,存款数额一直很惊人: 1999年为6亿多元,2000年为8亿多元,2001年上半年存款余 额还有5.5亿元。同时,其贷款和融资需求也很旺盛。
三、查证的事实
2001年7月,中国证监会对东方电子展开调查,9月7日, 东方电子披露正在接受证监会检查,11月8日,东方电子发布 因重大会计过失可能导么要虚构收入? 提示: 可利用所学审计理论中“舞弊三角〞的内容进行分析, (1) 压力方面:不切合实际的公司开展增长方案〔年
东方电子造假案始末

东方电子造假案始末震惊全国的东方电子(000682)财务造假案2003年1月在山东一审终结,公司涉案的几位高层管理人员被以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原董事长、总经理隋元柏,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5万元;原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高峰,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2.5万元;原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方跃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并处罚金5万元。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证券市场,一度号称中国第一股(股价最高时达330.6元,在深市中仅次于深发展)的东方电子是何等风光:业绩连年翻番,股价连年翻番,不仅是中小投资者追捧的对象,而且还是多家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
东方电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较之银广夏、红光实业等公司造假案,东方电子造假案的问题更加复杂,创下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数项“造假之最”——其造假时间跨度之长、造假手段之隐蔽、造假涉及金额之大均让人叹为观止。
随着案件一审终结,东方电子绩优高成长的伪装被一层层剥开,造假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精心编导职工股造富运动东方电子(000682)所属公司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烟台,本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
东方电子的神话是在证券市场中造就的,而这神话的源头与其内部职工股密不可分。
东方电子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
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1994年1月9日,即定向募集第二天,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隋元柏与当时负责股票发行的董秘高峰等人商议,由公司自己购买部分内部职工股,减小公司分红压力。
东方电子当时发行股票时承诺,内部职工股发行后,公司每年将进行不低于30%的现金分红。
于是,隋元柏就让当时的财务处负责人以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名义购买公司内部职工股1000万股,每股价格为1.6元。
东方电子造假案共8页文档

东方电子造假案事由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证券市场,一度号称中国第一股(股价最高时达330.6元,在深市中仅次于深发展)的东方电子是何等风光:业绩连年翻番,股价连年翻番,不仅是中小投资者追捧的对象,而且还是多家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
东方电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东方电子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
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1994年1月9日,即定向募集第二天,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隋元柏与当时负责股票发行的董秘高峰等人商议,由公司自己购买部分内部职工股,减小公司分红压力。
东方电子当时发行股票时承诺,内部职工股发行后,公司每年将进行不低于30%的现金分红。
于是,隋元柏就让当时的财务处负责人以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名义购买公司内部职工股1000万股,每股价格为1.6元。
隋元柏承认,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是专门为购买内部职工股成立的一家空壳公司,注册资本52万元,主要管理人员均为东方电子职工。
公司名称系“振兴东方”之意。
该公司在购买股票时尚未成立,购买股票所需资金是以东方电子的名义在银行借贷的1600万元。
振东公司也只是过眼烟云。
1996年,东方电子报送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材料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需要对公司当时存在的“二化”现象(法人股个人化、内部职工股社会化)进行规范。
隋元柏、高峰找到原担任股票主承销商的烟台某证券公司老总商量对策,决定将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个人账户。
隋元柏从老家山东文登收集了40个身份证,在原山东证券公司北马路营业部开立了40个自然人账户,将振东公司持有的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分别过户至这40个自然人账户中。
为了奖励部分优秀职工,东方电子在1996年前从一级市场上另行购买了44万股内部职工股。
东方电子造假案始末

东方电子造假案始末震惊全国的东方电子(000682)财务造假案2003年1月在山东一审终结,公司涉案的几位高层管理人员被以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原董事长、总经理隋元柏,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5万元;原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高峰,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2.5万元;原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方跃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并处罚金5万元。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证券市场,一度号称中国第一股(股价最高时达330.6元,在深市中仅次于深发展)的东方电子是何等风光:业绩连年翻番,股价连年翻番,不仅是中小投资者追捧的对象,而且还是多家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
东方电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较之银广夏、红光实业等公司造假案,东方电子造假案的问题更加复杂,创下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数项“造假之最”——其造假时间跨度之长、造假手段之隐蔽、造假涉及金额之大均让人叹为观止。
随着案件一审终结,东方电子绩优高成长的伪装被一层层剥开,造假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精心编导职工股造富运动东方电子(000682)所属公司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烟台,本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
东方电子的神话是在证券市场中造就的,而这神话的源头与其内部职工股密不可分。
东方电子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
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1994年1月9日,即定向募集第二天,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隋元柏与当时负责股票发行的董秘高峰等人商议,由公司自己购买部分内部职工股,减小公司分红压力。
东方电子当时发行股票时承诺,内部职工股发行后,公司每年将进行不低于30%的现金分红。
于是,隋元柏就让当时的财务处负责人以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名义购买公司内部职工股1000万股,每股价格为1.6元。
东方电子造假案

为此,公司形成了一个在隋元柏指挥下的由 证券部、财务部和经营销售部门分工合作组成 的“造假小组”。 证券部负责抛售股票提供资金。公司从1998 年开始抛售持有的内部职工股,一直到2001年8 月份,每年抛售的时间大约都集中在中期报告 和年度报告披露前,每次抛售的数量由公司业 绩的需要而定。隋元柏每次告诉高峰需要多少 资金,并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和指定的价位范围 内卖出,高峰再给证券部的两名工作人员下指 令,在证券公司抛售股票,并将所得收入转入 公司在银行的账户。
公司上市伊始就开始了业绩造假。1997年东方电 子上市前夕,隋元柏、高峰等就认为东方电子盘 子小,流动性强,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公司自 己也应该买一点。于是在1997年1月20日,公司 股票挂牌交易的前一天,隋元柏指使财务人员将 公司自有资金5000多万元打进了公司掌控的上述 44个账户中。1月24日,即公司股票上市流通的 第2个交易日,买入了200多万股,耗资近5000万 元。该批股票于当年11月底抛出,获利5000多万 元,全部计入了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为当年大比 例分红送股打下基础。
东方电子造假案

公司上市伊始就开始了业绩造假。1997年东方电 子上市前夕,隋元柏、高峰等就认为东方电子盘 子小,流动性强,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公司自 己也应该买一点。于是在1997年1月20日,公司 股票挂牌交易的前一天,隋元柏指使财务人员将 公司自有资金5000多万元打进了公司掌控的上述 44个账户中。1月24日,即公司股票上市流通的 第2个交易日,买入了200多万股,耗资近5000万 元。该批股票于当年11月底抛出,获利5000多万 元,全部计入了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为当年大比 例分红送股打下基础。
为了把假相做得更真实,隋元柏还指使销售部 门人员与个别客户串通,通过向客户汇款,再由 客户汇回的方式,虚增销售收入。 不仅如此,自1997年股票上市至2001年8月间, 公司还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中期财务报表、年度财 务报表以及成立北京东方网络管理公司等内幕消 息,进行大量内幕交易。他们利用在某证券公司 烟台分公司开立的44个个人账户,某证券公司烟 台分公司提供的10个个人账户,某证券公司烟台 分公司提供的15个个人账户,累计投入公司自有 资金及卖出原始股所套现资金共计6.8亿元,买卖 本公司股票及其它公司股票,其中1997年初投入 约5000万元,1999年5月份投入约2亿元,2000年 初投入约2亿元,2000年12月份投入约3亿元。其 收益也用同样的手法做进公司利润。
造假手法:
通过炒作股票.隋元柏让当时的财务处负责 人以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名义购买公司 内部职工股1000万股,每股价格为1.6元。烟台 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是专门为购买内部职工 股成立的一家空壳公司,注册资本52万元,主 要管理人员均为东方电子职工。公司名称系 “振兴东方”之意。该公司在购买股票时尚未 成立,购买股票所需资金是以东方电子的名义 在银行借贷的1600万元。
东方虚构收入案的感悟与体会

东方虚构收入案的感悟与体会东方金钰财务舞弊被证监会列为2020年20起典型违法案例之一,在2016年年报、2017年年报和2018年半年报中分别虚增利润总额0.95亿元、1.84亿元和0.79亿元,虚增利润占对应报告期合并利润表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9.60%、59.70%和211.48%。
虚构交易是东方金钰收入舞弊最引入注目的问题。
深入剖析这一案例,可以观察到该公司虚构复杂的“隐性”关联方关系以及体内资金体外化的“一条龙造假”链条。
这对反舞弊程序与核查思路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启发。
2021年2月,中国证监会通报2020年审计与评估机构检查处理情况,明确提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执业方面存在未发现公司涉嫌通过虚构业务形成的财务舞弊的情形。
结合本文的案例分析可知,在应对交易造假类收入舞弊上市公司时,在表面上内控规范的“业务流”“资金流”及“信息流”三流匹配所提示的“满意”控制性测试结果下,注册会计师单纯通过财务报表分析等常规风险评估程序往往仍很难识别出舞弊迹象。
因此,本文认为还应从数据挖掘及利用多维数据视角,制定交易造假类收入舞弊的特殊核查程序,具体建议如下:(一)充分利用工商、司法等数据识别隐性关联方未披露的隐性关联方往往与交易造假类收入舞弊高度相关。
社会心理学研究指出,社会关系可能带来个体之间的有偏信任(Bias),从而引发盲从甚至是合谋行为(蔡宁,2018)。
实务中,愿意或敢于配合公司造假的交易对象,往往需要与公司实际控制人或公司本身存在“相互信任”的关系,而且为了提高舞弊的隐蔽性,这种关系又不能是法定关联方关系。
未披露的隐性关联关系更具隐蔽性,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蛛丝马迹”。
透过交易对象的隐性关联关系排查,是识别交易造假类收入舞弊迹象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东方金钰的案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发现存在问题的客户和供应商,甚至是可能的关联方,因为其已通过外部客户和供应商形成了交易和资金闭环。
上述分析中提到了一些可行的核查方法,如利用工商信息、地理位置、联系方式等数据,观察公司、客户、供应商之间的潜在关系以及客户、供应商本身存在的成立时间等方面的异常。
东方电子造假案.doc

东方电子造假案事由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证券市场,一度号称中国第一股(股价最高时达330.6元,在深市中仅次于深发展)的东方电子是何等风光:业绩连年翻番,股价连年翻番,不仅是中小投资者追捧的对象,而且还是多家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
东方电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东方电子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1993年3 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
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1994年1月9日,即定向募集第二天,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隋元柏与当时负责股票发行的董秘高峰等人商议,由公司自己购买部分内部职工股,减小公司分红压力。
东方电子当时发行股票时承诺,内部职工股发行后,公司每年将进行不低于30%的现金分红。
于是,隋元柏就让当时的财务处负责人以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名义购买公司内部职工股1000万股,每股价格为1.6元。
隋元柏承认,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是专门为购买内部职工股成立的一家空壳公司,注册资本52万元,主要管理人员均为东方电子职工。
公司名称系“振兴东方”之意。
该公司在购买股票时尚未成立,购买股票所需资金是以东方电子的名义在银行借贷的1600万元。
振东公司也只是过眼烟云。
1996年,东方电子报送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材料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需要对公司当时存在的“二化”现象(法人股个人化、内部职工股社会化)进行规范。
隋元柏、高峰找到原担任股票主承销商的烟台某证券公司老总商量对策,决定将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个人账户。
隋元柏从老家山东文登收集了40个身份证,在原山东证券公司北马路营业部开立了40 个自然人账户,将振东公司持有的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分别过户至这40个自然人账户中。
为了奖励部分优秀职工,东方电子在1996年前从一级市场上另行购买了44万股内部职工股。
东方电子造假案始末

东方电子造假案始末震惊全国的东方电子(000682)财务造假案2003年1月在山东一审终结,公司涉案的几位高层管理人员被以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原董事长、总经理隋元柏,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5万元;原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高峰,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万元;原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方跃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并处罚金5万元。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证券市场,一度号称中国第一股(股价最高时达元,在深市中仅次于深发展)的东方电子是何等风光:业绩连年翻番,股价连年翻番,不仅是中小投资者追捧的对象,而且还是多家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
东方电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较之银广夏、红光实业等公司造假案,东方电子造假案的问题更加复杂,创下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数项“造假之最”——其造假时间跨度之长、造假手段之隐蔽、造假涉及金额之大均让人叹为观止。
随着案件一审终结,东方电子绩优高成长的伪装被一层层剥开,造假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精心编导职工股造富运动东方电子(000682)所属公司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烟台,本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
东方电子的神话是在证券市场中造就的,而这神话的源头与其内部职工股密不可分。
东方电子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
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
1994年1月9日,即定向募集第二天,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隋元柏与当时负责股票发行的董秘高峰等人商议,由公司自己购买部分内部职工股,减小公司分红压力。
东方电子当时发行股票时承诺,内部职工股发行后,公司每年将进行不低于30%的现金分红。
于是,隋元柏就让当时的财务处负责人以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名义购买公司内部职工股1000万股,每股价格为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6 年12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东 方电子向社会公开发行 1 030万股,发行 价7.88元,总股本变为6 830万股,其中国 家股2 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社 会公众股1 720万股(包括原内部职工股 690万股),内部职工股2 760万股。 1997年1月21日,公司1 720万股社会公众 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其余的内部职工股2 760万股,三年后上市交易。
20
及其涉及的金额,我们无法核实”。
19
答题要点
1、(1)压力方面:不切合实际的公司发展 增长计划(年增长速度在50%以上),在不 占优势的市场格局中期望赢得优势等。 (2)机会方面:公司治理存在缺陷(买卖内 部职工股只有内部少数人知道)。 (3)合理化解释方面:隋元柏等认为,巨额 股票收益做成主营业务收入,收益是实实 在在的,并没有虚增,是不违法的。这样 做既提高了公司形象,为公司发展做好原 始积累,又为广大股东分配了优厚的红利, 而且分文没有装入自己腰包。 21
6
1
2010-11-1
二、对优良业绩的质疑
伴随着东方电子的高速增长,出现了许多质 疑声。 现实的收 与 润增长 1、不现实的收入与利润增长 东方电子对外称公司涉足电力、通信、计算 机行业,但真正能够给东方电子带来丰厚利 润的却是其主业——电网调度自动化。在调 度自动化行业中,清华大学、电科院、南瑞、 东方电子等几十家企业从事此项业务,东方 电子根本不可能占有半壁江山。
4
根据东方电子公告的数字显示,自1997年1 月21日上市以来,东方电子股本连年高速 扩张,1996年度每10股送4股转增6股, 1997年度每10股配1.667股,1998年中期每 10股送8股,1999年中期和年终连续推出每 10股送6股转增4股和每10股送2.5股转增 3.5股。 而在股本大比例扩张的基础上,公司业绩 与股本扩张保持了同步增长。
4、销售部门人员与个别客户串通,通过向客 户汇款,再由客户汇回的方式,虚增销售 收入。
13
14
四、违规的黑幕
1994年1月9日,即定向募集第二天,时任公 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隋元柏与当时负责股票 发行的董事会秘书高峰等人商议,由公司自 己购买部分的内部职工股,减小公司分红压 力。于是,隋元柏就让当时的财务处负责人 以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名义购买公司 内部职工股1 000万股,每股价格为1.6元。
8
三、查证的事实
2001年7月,中国证监会对东方电子展开调 查,9月7日,东方电子披露正在接受证监 会检查。11月8日,东方电子发布因重大会 计差错可能导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预警 公告。 经查证,1997年4月至2001年6月,东方电 子先后利用公司购买的1 044万股内部职工 股的股票收入和投入资金6.8亿元炒股的收 益,共计17.08亿元,通过虚开销售发票, 伪造销售合同等手段,将其中的15.95亿元 计入“主营业务收入”,虚构业绩。 东方电子如何虚构收入呢? 东方电子上市后,每年初都制定了一个年 增长速度在50%以上的发展计划和利润目标, 而按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是不可能完成 的,于是在每年年中和年底,东方电子都 会根据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目标的差异, 由抛售股票收入来弥补。
7
1998年以后,中国高压电网自动化改造业 务的利润率一般在10%~30%,而农村电网自 动化改造业务的一般利润率在8%~10%,但 东方电子1997-2000年电网自动化改造业务 的利润在48.65%。 2、惊人的存款数额。 东方电子从1999年配股完成后,存款数额 一直很惊人:1999年为6亿多元,2000年为 8亿多元,2001年上半年存款余额还有5.5 亿元。同时,其贷款和融资需求也很旺盛。
17
在1997年东方电子上市前,隋元柏、高峰 等看准东市电子盘子小,流动性强,具有 较大的升值空间,在1997年1月20日(即公 司股票挂牌交易的前一天),隋元柏指使 财务人员将公司自有资金5 000多万元打进 了公司掌控的上述44个账户中。 1月24日(亦即公司股票上市流通的第2个 交易日)买入了200多万股。该批股票于当 年11月底抛出,获利5 000多万元,全部计 入了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为当年大比例分 红送股打下基础。
案例分析要求
1、讨论分析东方电子为什么要虚构收入? 2、讨论东方电子虚构收入的手段与其他收入 造假手段的不同及其隐蔽性。 3、有人认为东方电子把出售初始股票收益转 为收入,既有现金流入,又有销售发货、 销售合同等,可谓账证齐全、账钱相符, 利用检查原始凭证等常规审计程序很难查 处,如何查证?并以此讨论风险审计的特 征。
9
10
1、证券部负责抛售股票提供资金。 公司从1998年开始抛售持有的内部职工股, 直到2001年8月份,每年抛售的时间大约都 集中在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报告披露前, 每次抛售的数量由公司业绩的需要而定。 证券公司抛售股票,并将所得收入转入公 司在银行的账户。
2、公司经营部门负责伪造合同与发票。 销售部门人员采取修改客户合同、私刻客户 印章,向客户索要空白合同、粘贴复印伪造 合同等四种手段,从1997年开始, 先后伪造销售合同1 242份,合同金额 17.296 8亿元,虚开销售发票2 079张,金 额17.082 3亿元。同时为了应付审计,销售 部门还伪造客户的函证。
11
12
2
2010-11-1
3、公司财务部负责拆分资金和作假账。 为掩盖资金的真实来源,通过在烟台银行 南大街分理处设立的东方电子户头、账户, 在该行工作人员配合下,中转、拆分由证 券公司所得的收入,并根据伪造的客户合 同、发票,伪造了1 509份银行进账单,以 及相应的对账单,金额共计17.047 5亿元。
5
公司1997年至2000年业绩表现如下,创造 了东方电子神话。
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主营业务毛利率 (%) 每股收益(元) 1997年 2.37 47.3 0.51 1998年 4.50 47.3 0.56 1999年 8.56 52.9 0.53 2000年 13.75 47.1 0.52
18
3
2010-11-1
五、审计情况
1997-2000年东方电子的年报审计均为山东烟台 乾聚会计师事务所(烟台市唯一一家具有证券期 货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均为无保 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001年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对东方电子出具了 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该报告称,“贵公司于 2001年9月开始接受中国证监会的调查,调查结 果尚未公布。公司将近几年由出售股票收入作为 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将全部收入扣除税收以外的 其他部分暂挂‘其他应付款’科目,待证监会的 处理决定下达后再进行调整。对上述收入的取得
23
24
4
2010-11-1
(3)收集人们对东方电子的质疑,并据 此对被质疑的领域追加不可预见的审计 程序。 理解风险审计的实质是:风险评估审计 的整个过程,识别、评价风险并针对性 的应对风险,才是执行审计程序的逻辑 过程,不能简单执行制定好的审计程序。
25
26
5
16
15
隋元柏、高峰找到当时担任股票主承销商的烟台某 证券公司老总商量对策,决定将1 000万股内部职工 股过户至个人帐户。隋元柏从老家山东文登收集了 40个身份证,在原山东证券公司北马路营业部开立 了40个自然人账户,将振东公司持有的1 000万股内 部职工股分别过户至这40个自然人账户中。 此后,为了奖励部分优秀职工,由高峰回老家龙口, 收集了4个身份证,在山东证券公司北马路营业部开 立账户,将44万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这些个人名下, 此后分散在44个个人账户中的1 044万股内部职工股, 交由公司证券部掌管,此事在公司只有极少数人知 道。
22
3、通过合理运用分析程序来进行风险评估, 追加不可预见的审计程序,如 (1)了解东方电子的基本情况,关注东方 电子上市运作中曾经由于存在法人股个 人化、内部职工股社会化等被证监会要 求规范过,追查下去。 (2)收集电网调度自动化行业情况,把东 方电子与同行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由于中国高压电网自动化改造业务的一般 利润率在10%-30%,而农村电网自动化改 造业务的一般利润率在8%-10%,但东方电 子1997-2000年电网自动化改造业务的利 润率却在48.65%,审计人员应当把这种超 出行业一般水平的情况作为特殊风险,追 加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2、配合现金流虚构收入,与其他收入造假手 段不同,表现如下: (1)配合现金流虚构收入,难以通过对比收 入与现金流来发现问题; (2)由公司最高层董事长隋元柏指挥,由证 券部、财务部和经营销售部门分工合作组 成的“造假”小组共同参与,虚构销售合 同、销售发票等交易,账证齐全,难以通 过检查原始凭证等常规程序发现问题。
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是专门为购买 内部职工股成立的一家空壳公司,属于东 方集团的全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2万元, 主要管理人员均为东方电子职工。该公司 在购买股票时尚未成立,购买股票所需资 金是以东方电子的名义在银行借贷的1 600 万元。1996年东方电子报送社会公开发行 股票的材料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需要对公司当时存在的“二化”现象(法 人股个人化、内部职工股社会化)进行规 范。
2010-11-1
案例分析目的
东方电子虚构收入案
通过对资本市场上典型案例的讨论,认识会 计报表中收入舞弊这一特殊风险及其表现形 式,理解收入审计中某些实质性程序的局限 性,掌握如何运用分析程序查证收入舞弊。
2
案例资料
一、东方不败的神话 东方电子(股票代码000682)是由烟台东方 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于 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公司 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 800万元, 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其中国家股2 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10日 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 450 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