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挺《竹竿舞》1
2024年五年级下册音乐竹竿舞曲教案
2024年五年级下册音乐竹竿舞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民族风》,主要围绕竹竿舞曲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竹竿舞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了解竹竿舞的文化背景和基本舞蹈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竹竿舞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竹竿舞,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竿舞曲的节奏和舞蹈动作的配合。
教学重点:《竹竿舞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竹竿学具:音乐教材、笔、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竹竿舞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和舞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竹竿舞曲》的歌词和旋律。
(2)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节奏。
(3)讲解竹竿舞的基本动作,示范并带领学生练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竹竿舞曲,分析其节奏和舞蹈动作的配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4.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两人配合,进行竹竿舞的练习。
5. 课堂展示(5分钟)每组选取一名学生进行竹竿舞展示,其他学生观摩学习。
六、板书设计1. 《竹竿舞曲》歌词2. 竹竿舞基本动作图解3. 节奏练习示例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练演唱《竹竿舞曲》,并尝试编写一首关于竹竿舞的短诗或故事。
2. 课后练习:加强竹竿舞的练习,提高舞蹈动作的熟练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其他民族的音乐和舞蹈,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竹竿舞曲的节奏和舞蹈动作的配合。
2.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课堂展示。
竹竿舞教案初中
竹竿舞教案初中课程类型:体育与健康年级:初中一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竿舞的起源和发展,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 通过竹竿舞的练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2. 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竹竿舞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2. 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和配合。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馆。
2. 教学器材:竹竿若干根,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竹竿舞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
2. 引导学生观看竹竿舞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动作学习(15分钟)1. 教师示范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包括跳、蹲、弯腰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动作,熟悉动作要领。
三、节奏练习(10分钟)1. 教师播放竹竿舞音乐,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
2.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四、团队配合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两人持竹竿,两人跳舞。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团队配合练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表现。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2. 学生进行团队配合练习,提高默契度。
二、提高难度(15分钟)1. 教师增加竹竿舞的动作难度,引导学生挑战自我。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新的动作,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三、集体表演(10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集体表演,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表现。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11.1《竹竿舞》教学设计
(3)安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调安全意识,提醒学生注意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举例:练习时,要求学生穿着合适的运动鞋,避免穿着宽松衣物;跳跃时,注意避开他人,防止碰撞。
2.教学难点
(1)动作协调性:对于初学者来说,动作的协调性是一大难点。教师应采用分解教学法,将复杂动作分解为简单部分,逐步教授,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竹竿舞的基本动作: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包括脚步移动、跳跃、转身等。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的流畅性和节奏感。
举例:脚步移动时,要求学生保持身体平衡,脚掌贴地,步伐稳健;跳跃时,注意膝盖微弯,用力适中,避免受伤。
(2)团队协作与节奏感:竹竿舞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运动,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节奏感。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舞蹈动作。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1)知识巩固:布置与竹竿舞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检查学生对竹竿舞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技能提升:要求学生拍摄自己练习竹竿舞的视频,观察并改进动作。
(3)拓展延伸:布置与竹竿舞相关的阅读材料,如竹竿舞的起源、发展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作业反馈:
(1)及时批改: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1)尊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2)体会舞蹈中所体现的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板书设计
①重点知识点:
-竹竿舞的起源与发展
-竹竿舞的基本动作
-竹竿舞的节奏感
-竹竿舞的团队协作
民间体育竹竿舞:发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民间体育竹竿舞:发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竹竿舞是一种以竹竿为道具的舞蹈形式。
在竹竿舞中,参与者们挥动手中的竹竿,随着音乐的节奏,舞蹈动作如虎跳、狮子戏、飞鸟、舞龙等,非常精彩壮观。
竹竿舞一般演出在户外,这样更能吸引众人参与和观看。
此外,在节庆、婚庆等重要场合,竹竿舞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文艺表演。
竹竿舞最初是农民们在劳动、生活之余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
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还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社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竹竿舞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文化传承角色,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不同地方,竹竿舞有不同的细节和特点。
比如,在重庆地区,竹竿舞以繁琐的移动和细腻的配合为特色。
在贵州黔南地区,竹竿舞则以轻盈的身材为特色,表现出美丽的乡村自然风貌。
无论是哪里,竹竿舞都透露着一种浓郁的民族气息,反映出一种深厚的民间文化传统。
竹竿舞所表现出的不仅是体育精神,更多的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将民族文化融入其中,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观和文化传承精神。
在竹竿舞中,人们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并且通过身体动作与竹竿相互配合,表现出对集体力量和协作的认同。
竹竿舞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强大、凝聚的民族力量,也是民族自信的象征和彰显。
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过程中,已经逐渐丧失了一些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而竹竿舞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得到了现代化的发展。
顺应社会的发展,竹竿舞现在已经融入到了各种公共活动之中,例如庆祝国庆、中秋节、春节等各种大型公共活动。
现代竹竿舞的发展,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扬,更是一种文化创新和文化更新。
民间体育竹竿舞是一个深入人民群众、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融合体,传承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体育传统。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发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让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在今天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为人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竹竿舞音乐教案
竹竿舞音乐教案教案标题:竹竿舞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竹竿舞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2. 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3. 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竹竿舞的表演;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竹竿舞音乐;2. 竹竿;3. 音乐播放器;4. PPT或黑板;5. 学生表演服装。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竹竿舞的起源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2. 播放竹竿舞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二、介绍竹竿舞(10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介绍竹竿舞的发展历程和流行地区;2. 分享竹竿舞的表演视频,让学生对竹竿舞有更直观的了解。
三、学习竹竿舞基本舞步和动作(15分钟)1. 分组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两人组成,一人持竹竿,一人练习舞步;2. 指导学生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舞步,如起舞、扛竿、转身等;3. 强调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舞蹈形式的统一性。
四、音乐与竹竿舞的结合(15分钟)1. 播放竹竿舞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竹竿舞的表演;2. 引导学生注意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契合度,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五、团队合作表演(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编排一段竹竿舞表演;2. 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舞步和动作,自行设计表演内容;3. 学生进行小组内排练,并互相给予反馈和改进意见;4.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
六、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享学习竹竿舞的心得体会;2. 教师总结竹竿舞教学的重点和难点;3. 播放学生表演的视频,展示他们的成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竹竿舞的更多舞步和动作;2. 组织学生参加竹竿舞比赛或校园表演,展示他们的才艺。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 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表演中的协作能力和舞蹈表现;3. 收集学生对竹竿舞教学的反馈和建议,进行教学改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3. 鼓励学生在竹竿舞表演中展示个人特长和才艺。
《竹竿舞曲》课件
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名叫 《竹竿舞曲》,是生活在 我国台湾岛的一首民歌。
“山欢水笑真热闹,男女老少 喜洋洋”,知道为什么这么热 闹吗?——原来在三月里,男 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喜洋洋地跳 竹竿舞。
现在“竹竿舞”跳遍大江南 北,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游客 的兴趣,他们盛赞竹竿舞为 “世界罕见的健美操”。想 看看竹竿舞是什么样的舞蹈 吗?
这节课,我就和大家一起来 学跳“竹竿舞”,好不好?
台湾人民根据竹子相打发出的 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在 竹竿开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 地进出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 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如果这两个手指代表两根竹 竿,大家能跟着节奏用手指 来模拟一下竹竿的开合吗?
竹竿舞的健身娱乐
2 、竹竿舞的概述
2.1 竹竿舞的起源与发展 2.1.1 竹竿舞的起源 早在宋代,大文 学家苏轼在结束流放生活离开海南时, 得到黎族父老乡亲的“黎歌变舞祝公归 ”的欢送,写下了“蛮舞与黎歌,余音 犹沓沓”的诗句。可见,黎族的歌舞不 但历史长,更有其独特的魅力 。
现在,在海南"竹竿舞"已成为海南 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 竹竿舞也叫跳 竹竿,黎语意为“跳柴”,因其是一项 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 见的健美操”。这个运动项目盛行于海 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 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 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4.2娱乐价值 4.2.1 缓解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 舞者挥洒了大量的汗水,加速了新陈代谢。 当运动达到一定程度时,舞者身体会产生一 种腓肽效应,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 为“快乐因子”。它会让人感觉到高兴和满 足,可以忘却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烦恼,可 以释放工作、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焦 虑、紧张、烦躁)。
“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 方式。据传,跳柴是黎族一种已有数百 年历史的古老祭祀方式。黎家经过辛勤 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村里男女老少 就喜气洋洋,身穿节日盛装,家家户户 炊制新米饭、酿造糯米酒,宰杀家养禽 畜,祭祀祖宗和神灵。酒酣饭饱后,众 人结伙来到山坡上,点燃篝火,跳起竹 竿舞。竹声叮咚,庆祝稻谷丰登,祝愿 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跳柴”每年从开 春之日起,直至元宵,几乎夜夜篝火通 明,欢跳不息,热烈气氛充溢着山坡村 寨。
竹竿舞活动流程
竹竿舞活动流程一、活动准备。
1.1 场地选择与布置。
首先呢,咱得找个合适的地儿来跳竹竿舞。
这地儿啊,最好是平坦又开阔的,像学校的操场啊,村里的大空地啊就很不错。
然后呢,就得布置一下啦。
把竹竿准备好,这竹竿可得挑那种粗细均匀、结实耐用的,就像挑媳妇得挑个贤惠的一样重要呢。
按照一定的距离摆放好,一般是两根一组,平行放置,这就像是给舞者们搭好的舞台轨道。
周围再简单装饰一下,挂点彩色的布条啥的,立马就有那种欢快的氛围了。
1.2 人员组织。
接下来就是组织人啦。
这参加竹竿舞的人啊,可以是男女老少齐上阵。
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充满活力,一跳起来就像小鹿似的欢快。
老人们呢,经验丰富,跳起来那也是别有一番韵味。
再找几个熟悉竹竿舞节奏的人来控制竹竿的开合,这就像是乐队里的鼓手,掌握着整个舞蹈的节奏呢。
二、活动进行。
2.1 基本教学。
活动开始的时候啊,得先教大家基本的舞步。
这竹竿舞的舞步就像走路一样,有一定的规律。
先从简单的进、出、跳开始教起。
就像学走路得先学迈步子一样。
大家围成一圈,看着示范的人一步一步地做,就像一群小鸭子跟着鸭妈妈学走路似的。
这时候啊,大家可能会有点笨手笨脚的,不过没关系,这叫万事开头难嘛。
2.2 节奏适应。
等大家基本的舞步学得差不多了,就得让大家适应竹竿开合的节奏了。
控制竹竿的人开始慢慢地开合竹竿,“啪嗒、啪嗒”的声音就像是竹竿在唱歌。
舞者们呢,就得跟着这个节奏来跳,就像跟着音乐的节拍跳舞一样。
一开始可能会有人被竹竿夹到脚,这时候可不能灰心,就当是给这有趣的活动添点小插曲。
大家互相鼓励,笑声不断,整个场面那叫一个热闹。
2.3 自由发挥。
当大家都能熟练地跟着节奏跳了,就可以让大家自由发挥啦。
有的人会跳出一些新奇的舞步,就像变魔术似的,让人眼前一亮。
小伙子们可能会跳得比较刚劲有力,姑娘们则跳得柔美轻盈。
大家在竹竿之间穿梭自如,就像鱼儿在水里游一样欢快。
三、活动收尾。
3.1 欢乐结束。
当大家都跳得尽兴了,这竹竿舞活动也就接近尾声了。
《竹竿舞》教案
《竹竿舞》教案《竹竿舞》教案1活动目标:1、学会跳律动《竹竿舞》。
2、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能有节律的双腿屈膝蹲。
2、材料准备:音乐CD《竹竿舞》、律动vCD《竹竿舞》、音乐CD《铃铛舞》、脚铃(腕铃)若千、幼儿音乐册;竹竿四根、手花(红、绿两色)3、常规准备:幼儿排成圆形并盘坐在地上,在每位幼儿的身后放一副手花和脚铃(腕铃)。
活动过程:一、教师播放《铃铛舞》音乐,幼儿听音乐律动热身。
师:“《铃铛舞》是我们都喜欢的一个苗族舞蹈,让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一起快乐地舞起来吧!二、教师播放律动VCD《竹竿舞》,请幼儿欣赏。
师:“跳完了《铃铛舞》,现在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曲《竹竿舞》吧!三、教师引导幼儿从音乐、道具、饰品和舞蹈中去观察。
师:“这个舞蹈和我们以前跳的民族舞有什么不同?四、教师播放音乐CD《竹竿舞)、并示范种部动作五、幼儿戴上椅子下的手铃和脚铃,随教师一超学习本动作。
六、教师请4个男孩敲竹竿,其他幼儿排队并依次根伞节秦跳竹竿。
七、我师播放《竹竿舞》音乐并吟诵儿歌示范动作儿歌:我的脚上有小铃,铃铃铃铃真好听,两个手上都有手花,你说好看不好看。
八、教师归纳基本舞步的’动作。
师小结:点踏点踏跳跳蹲,开合开合开开开合九、幼儿排队,依次按节奏跳竹竿舞十、在《竹竿舞》的音乐背景下,教师引导动儿收拾好手花和脚铃,并穿好鞋子。
十一、请动儿翻看幼儿乐册,说说拍拍图示的节奏。
(此环节也可放在活动开前,助动儿感知节奏。
)活动思1、基本完成目标。
2、扮演角色练习脚步,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学习,保持了较高的积极性。
3、图谱不是很有效,部分幼儿已学会脚步,故不看图谱,自顾自练习。
4、分组后,幼儿仍没能很整齐地跳竹竿,也许是教师在幼儿刚学会脚步的基础上就想让每组幼儿同时跳竹竿,为难孩子了,也许是教师的引导策略不够好。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二单元活动竹竿舞|人教版
2.教学难点
-节奏掌握: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切分节奏等复杂的节奏型可能是难点,学生可能在初期难以准确把握。
-动作协调:竹竿舞的动作需要手、脚、眼的协调配合,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动作的协调性可能是一个挑战。
-文化内化:理解并内化竹竿舞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知和体验。
此外,关于文化背景的介绍,虽然我已经尽力让学生了解竹竿舞的文化内涵,但效果似乎并不如预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考虑结合更多生动有趣的案例,或者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二单元活动竹竿舞|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二单元活动《竹竿舞》。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竹竿舞的起源及文化背景,学唱《竹竿舞》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舞蹈动作,感受竹竿舞的音乐风格和民族特色。具体内容包括:
1.歌曲学唱:《竹竿舞》歌曲的学习,关注音准、节奏和歌词的准确性。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课堂时间分配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时间相对紧张,导致部分学生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思考和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竹竿舞的基本概念、歌曲旋律、节奏和舞蹈动作。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竹竿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播民族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竹竿舞的介绍作文
竹竿舞的介绍作文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那种让人忍不住跟着节奏一起跳动的竹竿舞?反正我是见过,而且还亲身参与过,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竹竿舞,这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欢快劲儿。
它可不像咱们平常跳的那些舞,规规矩矩地在一个平地上。
竹竿舞得有两根大竹竿在地上敲打出节奏,跳舞的人就在这一开一合的竹竿间穿梭跳跃,既要跟上节奏,又不能被夹住脚,那紧张刺激的感觉,就像在玩一场高难度的游戏。
我第一次见到竹竿舞是在一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上。
当时,现场热闹非凡,人们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在一片空地上,摆放着几组长长的竹竿,旁边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和姑娘正拿着竹竿,有节奏地敲打起来。
“啪啪啪,啪啪啪”,清脆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在召唤着大家一起来加入这场欢乐的舞蹈。
我好奇地凑过去,只见跳舞的人分成了两排,他们的脚步轻盈灵活,随着竹竿的开合,时而跳进,时而后退,时而转身,那动作流畅自然,就像一群在竹林中嬉戏的精灵。
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心里痒痒的,好想也上去试一试。
终于,在朋友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加入了跳舞的队伍。
刚开始的时候,我紧张得要命,眼睛紧紧地盯着竹竿,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夹住了脚。
可是越紧张就越容易出错,我不是脚步跟不上节奏,就是差点被竹竿夹到。
“哎呀,小心!”旁边的人忍不住提醒我。
我的脸一下子红了,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笨拙的小丑。
但是,我可没有那么容易放弃。
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放松,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走。
我仔细观察着前面人的动作,慢慢地找到了一些窍门。
原来,只要在竹竿分开的时候迅速跳进,然后在合拢之前果断跳出,就不会被夹住。
而且,脚步要轻盈,不能拖泥带水。
我试着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嘿,还真管用!我成功地跳了几个回合,那种成就感简直爆棚。
我越跳越起劲,渐渐地忘记了紧张,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舞蹈中。
我感受着竹竿敲打地面的节奏,感受着自己的心跳和呼吸,仿佛与这欢快的氛围融为了一体。
跳竹竿舞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赛课教案)四年级下册 音乐《竹竿舞》
《竹竿舞》教学设计(活动课)一、作品分析竹竿舞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流传很广泛的一种双拍子的自娱性舞蹈。
音乐节奏感强,动作简单,由两个人(也可多人)相对,手持竹竿做开合的动作,其他人随音乐在竹竿的开合中间跳动,被竹竿夹住脚的即为输。
教材中提供的《竹竿舞》的音乐是根据苗族民歌《栀子花开白又白》改编的,为降B大调,四四拍,是包含4个乐句的单段体结构。
单段体a b a’ b’其中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都是相似关系,见谱例:二、教学目标1. 了解《竹竿舞》相关的民族文化。
2. 知道《竹竿舞》的基本动作。
3. 能积极参与跳竹竿舞的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哼唱苗族民歌《栀子开花白又白》改编的《竹竿舞》。
2.能分组随音乐进行《竹竿舞》的简单动作表演。
教学难点:《竹竿舞》动作的协调与配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1.1观看视频教师导语: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舞蹈,你知道他们跳的是什么舞蹈吗?教师导语:相信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说出来了这段舞蹈是《竹竿舞》。
大家看到的:手持竹竿的同学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竹竿,跳舞的同学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跳跃,同时做出优美的动作,这就是《竹竿舞》。
(二)新课学习活动2.1简介《竹竿舞》出示图片,教师对竹竿舞进行简单介绍。
竹竿舞是一项民族民间活动,而且还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竹竿舞起源于我国黎族、佤族、苗族、京族等民族的集体活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每逢重大场合,人们就会跳起欢快的竹竿舞,来传递他们心中那份质朴的民族情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和感受一下竹竿舞的魅力吧。
活动2.2 学习第一个动作:持竿敲击动作教师导语:竹竿舞有连个基本动作:持竿敲击动作、竹竿上跳的动作,现来看看第一个动作——手持竹竿敲击的动作。
1.教师导语:请大家一起和老师来念一念下面这条节奏。
出示节奏:X X X X |X X X -|说明:用“哒”的发音读出节奏。
2.教师导语:请大家拿出两只铅笔,用这条节奏来模仿老师的动作。
竹竿舞教程
学校课程竹竿舞禹村实验学校2012、9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杆舞”的形成与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等有着紧密联系,是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适应生存和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着55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4%。
他们人口虽少,但分布较广,并且多居高山、丛林中,地理环境恶劣。
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造就了少数民族体育的多样性。
他们世代相传的体育活动,渗透着本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反映出各具特色的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
一、竹杆舞的起源与分类。
竹竿舞也叫跳竹竿,是佤族、黎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黎语意为“跳柴”,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这个运动项目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竹竿舞的形式是:平行摆开两条腿一样粗细的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根手腕粗细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根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
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两人一对,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可见,竹竿舞既是一种艺术活动,又是一种健康活动。
此项活动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时受广大观众赞誉并获奖,第九届民运会上被定为表演项目。
在2002年4月中旬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上,竹竿舞倍受青睐,众多与会佳宾和政要在开会之余,与黎族小伙、姑娘共跳竹竿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放松身心的最好运动。
该项目体现了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
其思想内容健康,同时具有浓厚的民族性、传统性、开放性、普及性,是全民健身运动的理想项目。
2024年《竹竿舞》幼儿园大班标准教案通用3
2024年《竹竿舞》幼儿园大班标准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成长》第十一章《民俗风情》,详细内容为《竹竿舞》。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幼儿解竹竿舞起源、基本动作和节奏,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独特风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竹竿舞起源和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少数民族文化兴趣。
2. 培养幼儿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竹竿舞基本动作和节奏。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竹竿、音乐播放器、示范视频。
2. 学具:每组两根竹竿、音乐播放器、地垫。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竹竿舞视频,让幼儿初步解竹竿舞表演场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竹竿舞起源、基本动作和节奏,让幼儿对竹竿舞有更深入解。
3. 示范与模仿(10分钟)教师示范竹竿舞基本动作,幼儿跟随模仿,学习跳竹竿舞。
4. 分组练习(10分钟)将全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两根竹竿,让幼儿在组内进行竹竿舞练习。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竹竿舞基本动作图示。
2. 竹竿舞节奏符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竹竿舞,录制表演视频。
2. 答案:无需提交书面答案,下次课进行现场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基本知识讲解、示范与模仿、分组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竹竿舞基本动作和节奏。
在今后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加幼儿园举办竹竿舞比赛,提高幼儿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解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编排教学内容选择必须贴合幼儿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在《竹竿舞》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将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和参与感。
壮族竹竿舞的介绍
壮族竹竿舞的介绍竹竿舞是一种传统的壮族民间舞蹈,也是壮族文化艺术中最具特色和最富代表性的一项。
在广西、云南等地都有分布。
壮族竹竿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而深受群众喜爱。
由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早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之一。
特别是每当节庆之时,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场面十分壮观。
在节日里,各家各户都会选上几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或小伙子来跳竹竿舞。
他们穿着自己制作的五彩斑斓的衣服,手拿着长长的竹竿,时而排成长蛇阵,时而排成小方阵,有的还配合着鼓点跳起“大头鬼舞”,欢快热烈,气氛浓厚,让人看了感到心花怒放。
每逢过年过节,喜庆场合,或者结婚嫁娶,亲友聚会,邻里相庆,婚宴上少不了要举行这样的活动,表示对未来幸福美满生活的美好祝愿。
这时大家都把自己制作的一根竹杆扛出来,互相比赛,看看谁的动作最优美,难度最大。
这些竹竿大多是用杉木做成的,一头削得尖锐无比,另一头则削成扁平状,用以做道具。
如果你想与别人比试高低的话,那么就要先通过预赛,淘汰掉一些实力不济的对手,才能进入决赛。
当然,预赛一般不会太长时间,十几分钟就够了,然后再进行决赛。
决赛时,首先由裁判宣— 1 —布参赛双方的人数,并各自选出一个代表上场。
接着,裁判们会将竹竿固定在地面上,参赛选手便可以开始表演了。
从这一刻起,所有的观众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上的选手们,生怕错过任何精彩的瞬间。
只见他们在竹竿上轻盈地跳跃、旋转、翻腾,时而踏上竹竿顶端,时而又轻巧地跃下,时而左顾右盼,时而翩翩起舞,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自然流畅,飘逸洒脱,仿佛在享受着舞蹈带来的快乐。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获胜的选手无疑是全场瞩目的焦点,他们不但赢得了荣誉,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喝彩。
当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的时候,整个赛场立刻沸腾起来,大家纷纷走到台前向优胜者表示祝贺,而落败的选手们则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这时,总会有不少人热情地邀请他们去家里做客,并邀请他们下次继续参加比赛。
竹竿舞基本步法口诀
竹竿舞基本步法口诀
一、侧转步:腰缠中间,走转提腿步,手斜向上挥,击竹竿击开。
二、变形步:转提腿步基础,调节思路注重,腰腿配合一体,舞步变形起飞。
三、跨跃步:腿右跨走前,腰缠右手拿,竹竿拔高一点,运动幅度一二。
四、立要步:全身立定安,一脚向前跳,竹竿作击拂,脚尖地面跻。
五、半绕步:腰部缠九圈,半转腿右向,调节动作轻,头部朝右看。
六、后踏步:两脚踏步深,左腿踢出去,手挥竹竿略高,身体向右摇。
七、平移步:双腿间步平,腰腿灵活柔,调节动作轻,竹竿向右挥。
八、折腿步:竹竿急动折,右腿折而出,手提腰缠带,左腿顺势回。
九、撩腿步:出撩腿最宜,腰腿灵动翻,手挥竹竿推,动作变换顽。
十、双腿步:双腿收动作,地面踩脚后,调节身体前,竹竿在腿上。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康》教案
学校:株洲市九方中学教师:汪挺授课年级:高一年级人数:48 学习内容民族体育——竹竿舞
学习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民族体育竹竿舞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跳竹竿舞的兴趣
技能目标:学生80%掌握跳竹竿的基本技术动作,发展弹跳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等素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重点敲、跳的要点和节奏
难点敲、跳的协调、配合性
程序情景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形式时间
导入阶段
教师
学生
情景
一、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教师宣布本单元教学内容与要求
四、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一、向学生介绍竹竿舞,
提出思考问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体育委员组织
二、问候老师
四列横队:O:男X:女A:教
师
OOOOOOOOO0000
OOOOOOOOO0000
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
A
8
分
钟
热身情
景
一、热身跑:绕篮球场
二、拍掌操:4X8拍
一、教师讲解、领跑
二、教师示范、领做
一、学生认真听
二、学生跟做
一路纵队:
OOOOOOOOO000
A
四列横队:同上
主题展开阶段创设
初探
情境
一、初探学习
复习徒手敲法和跳法
1】敲法:口令“开开合合”
2】跳法:动作“单腿跳两下”
3】练习1:原地徒手敲竹竿节奏练习
4】练习2:行进间跳竹竿跳法练习
一、教师叫口令
二、教师领做
三、教师导入音乐
一、学生一起叫
二、学生跟做
三、学生听音乐练习
四列横队:同上
二路纵队:
OOOOOOOOO000
XXXXXXXXXXXX
A
22
分
钟创设
学习
情境
二、自主学习
自学跳竹竿舞
1】导入:教师板述
2】自学练习:分四小组
第一步:自学敲竿
第二步:自学跳竿
第三步:自学敲竿和跳竿吻合
一、教师述说
二、教师提出分组要求及
自学思考问题
三、教师巡视、指导
四、教师回答疑问
一、学生认真听
二、小组长按要求,组
织练习
三、学生思考、讨论
四、学生提出疑问
四小组在指定区域自主练习:如
下图
O 0 O 0
OOO0
OOO0
0 0 0 0
创高
激励
情境
三、合作学习
学习跳竹竿舞
1】初步学习:分四小组练习,1人跳
2】加强学习:分四小组练习,2人跳
3】巩固学习:分两大组练习,1人跳或
2人跳
一、教师提出分组合作学
习要求
二、教师参与练习
三、教师导入音乐
四、教师观察、巡视、指
导、纠正
五、教师要请学生展示
一、小组长负责学生合
作练习
二、学生与教师合作练
习
三、学生跟音乐练习
四、学生之间相互学
习、相互交流、相互帮
助
五、学生展示
四小组在指定区域分组练习
1人跳:同上
2人跳:如下图
O 0 O 0
OOO0
OOO0
0 0 0 0
创设交流情境四、探究学习
自编跳竹竿舞
1】小组自编展示:相互评比
2】个人自编展示:每小组2个,点评
一、教师鼓励各小组大胆
发挥想象力,自我创新
二、教师导入音乐
二、教师评价
一、各小组展示
二、学生听音乐练习
三、学生个人展示
四小组在指定区域自编展示:如
下图
O 0 O 0
OOO0
OOO0
0 0 0 0
延
伸阶段创设
竞争
情境
五、展示评价
游戏:列出接力
组织:四组比赛
方法:
1、每队均分成三小组,4人一小组,同
侧站立。
2、前4名队员手在腰两侧握住竹竿,听
到信号后,沿路线纵向快速跑进,到达
前方折返点后(最后一名队员过线),把
竹竿放在地上向后转再拿竹竿(同前)
跑回,到达起点后放下竹竿。
3、第二组队员同第一组路线跑进,最后
一人通过终点停表。
4、最先完成的队为优胜队。
登记成绩以
秒为单位,取两位小数
一、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
和规则。
二、组织学生游戏
三、教师参与其中
一、认真听清楚,不懂
的问题举手提问
二、愉快、欢乐的进行
游戏。
三、学生与老师一起比
赛
列出接力:如下图
O O
0 0
起终点
5
分
钟
总结阶段创设
放松
情境
一、集体音乐放松练习
二、教师简要点评、小结、提出要求
三、布置课后作业
四、收回器械,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一、教师领做
二、教师评价与学生讨论
一、学生充分放松
二、学生自评,小结,
反馈
四列横队:
OOOOOOOOO0000
OOOOOOOOO0000
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
A
5
分
钟
场地器材竹竿24根,电脑一台,音箱一台,展示架1个运动负荷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