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教学的课后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一、引言竹竿舞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以竹竿为道具,舞者手持竹竿进行舞蹈表演。
本文将对竹竿舞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期提高竹竿舞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亮点总结1. 教学目标明确:在竹竿舞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明确了培养学生对竹竿舞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协作能力等目标。
通过这些明确的目标,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投入到教学中。
2. 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讲解竹竿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到竹竿舞的文化背景,增加了学生对竹竿舞的兴趣和认知。
3. 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我们进行了分层次的教学。
通过将学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我们能够更好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指导和挑战,提高学习效果。
4. 多种教学方法:在竹竿舞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教学、分组合作、个别指导等。
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不足之处1. 缺乏个性化指导:在竹竿舞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在某些舞蹈动作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然而,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和学生人数众多,我们无法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这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2. 缺乏反馈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没有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或不足之处,但由于缺乏及时的反馈,学生无法及时纠正错误,影响了学习效果。
3. 教学资源不足:在竹竿舞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例如,竹竿舞的道具供应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四、改进建议1. 提供个性化指导: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个性化指导的环节。
幼儿园大班体育课教案《健康竹竿舞》及教学反思[推荐五篇]
幼儿园大班体育课教案《健康竹竿舞》及教学反思[推荐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体育课教案《健康竹竿舞》及教学反思大班体育课教案《健康竹竿舞》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了解跳竹竿舞基本步的跳法,发展灵敏、协调、弹跳等体育能力,认识竹竿舞的基本练习方法,掌握敲竹竿的节奏,培养幼儿认真观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体育课《健康竹竿舞》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1、认识竹竿舞的基本练习方法,掌握敲竹竿的节奏。
2、初步了解跳竹竿舞基本步的跳法,发展灵敏、协调、弹跳等体育能力。
3、培养幼儿认真观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
4、养成合作互助,竞争进取、勇于挑战的良好品质。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教学用具】竹竿(细竹8根、粗竹2根、各长4米)【教学重难点】有节奏的跳。
恰当的跳进跳出时机。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播放歌曲《跳起来》师:刚才小朋友听到的歌曲名叫《跳起来》,是生活在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傣族的一首民歌。
“山欢水笑真热闹,男女老少喜洋洋”,知道为什么这么热闹吗?——原来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喜洋洋地跳竹竿舞。
师:现在“竹竿舞”跳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游客的兴趣,他们盛赞竹竿舞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小朋友们想看看竹竿舞是什么样的舞蹈吗?[媒体播放视频:竹竿舞]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跳“竹竿舞”,好不好?二、竹竿舞教学1、熟悉音乐节奏,掌握进出时机师:傣族人民根据竹子相打发出的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在竹竿开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出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接下来,我来播放一段节奏音乐,看看小朋友能用各种动作来表现一下这种节奏吗?[音乐播放](小朋友用手或脚的各种活动表现音乐的节奏)师:首先谁告诉我这是几拍子的节奏?(4拍)师:如果这两个手指代表两根竹竿,大家能跟着节奏用手指来模拟一下竹竿的开合吗?师:那你们能用双脚的开合来模拟一下竹竿的开合吗?师:小朋友想一下,当你准备在开—合—开开—合的竹竿间跳进跳出的时候,你们怎么做呢?(幼儿两人一组,一个用手指模拟竹竿的开合,一个用双脚开合跳的方式进行跳进跳出)(为便于幼儿学习提高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可让幼儿便练习边喊节奏,如:跳的幼儿喊进—出—进进—出,打杆的幼儿喊开—合—开开—合)(轮换练习)(教师观察及时进行指导)2、练习打竹竿方法,结合竹竿进行跳进跳出练习师:接下来我们可以上竹竿进行练习了。
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一、引言竹竿舞是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它以优美的舞姿、灵动的动作和独特的舞台布景而著称。
本文将对我所参与的竹竿舞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在竹竿舞教学中,我选择了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竹竿舞曲目《江南竹竿舞》作为教学内容。
该曲目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展示地方文化的魅力。
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舞蹈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2)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观摩、学习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3) 反复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舞蹈动作的细节和整体,提高舞蹈的表演水平。
三、教学反思1. 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经验是值得肯定的:(1)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通过示范教学、分组练习和反复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重视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2. 教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1) 教学进度过快:由于时间的限制,我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教学进度过快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
(2) 缺乏个性化指导:在分组练习中,我没有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个性化指导,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尽人意。
四、改进方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提出以下改进方案:1.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下次教学中,我将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避免进度过快的问题。
2. 提供个性化指导:在分组练习中,我将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3. 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展示舞蹈动作的要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力。
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一、引言竹竿舞是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和优美的舞姿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作为一名竹竿舞教学者,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舞蹈水平。
本文将对我所进行的竹竿舞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在竹竿舞教学中,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竹竿舞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蹈艺术欣赏能力。
2. 使学生掌握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在竹竿舞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舞蹈基础,设计了以下教学内容:1. 竹竿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通过讲解竹竿舞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对竹竿舞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包括竹竿的握持方法、起竿、转竿、托竿等基本动作和技巧的教学。
3. 竹竿舞的编排和表演:通过分组训练,教授学生竹竿舞的编排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四、教学方法在竹竿舞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1. 示范教学法: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分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训练,通过互相合作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视听教学法:通过播放竹竿舞表演的视频和音频,让学生感受到竹竿舞的魅力和艺术表现力。
4.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舞台表演中学习和掌握竹竿舞的技巧和表演方法。
五、教学评价在竹竿舞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方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1. 观察评价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和表演,评价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现力。
2. 自我评价法:让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进行评价,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3. 小组评价法: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评价,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
体育教研竹竿舞教案反思(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逐渐受到重视。
竹竿舞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节课以竹竿舞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竹竿舞的基本动作,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竹竿舞套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组织学生进行集合、点名、整队等常规活动,确保课堂纪律。
(2)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跑步、拉伸等热身运动,让学生充分活动开身体,预防运动损伤。
2. 基本部分(1)讲解示范:教师向学生讲解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并进行示范。
(2)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竹竿舞套路。
(4)展示评价:各小组展示练习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3. 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进行简单的拉伸、按摩等放松运动,缓解学生疲劳。
(2)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
1. 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掌握了竹竿舞的基本动作,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教学方法(1)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强化实践操作: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运动技能。
(3)注重合作学习:通过分组练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教学不足(1)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本节课的教学时间较为紧张,部分教学内容未能充分展开。
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一、引言竹竿舞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通过竹竿的运用和舞者的动作表达,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本文将对竹竿舞教学进行反思,探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期提高竹竿舞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竹竿舞教学的优点1. 传承文化:竹竿舞作为一种传统舞蹈形式,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民族舞蹈的魅力和独特性。
2.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竹竿舞需要舞者之间密切配合,通过练习和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3. 增强身体素质:竹竿舞的动作要求舞者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力量,通过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
三、竹竿舞教学的不足之处1. 缺乏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缺乏对竹竿舞的基本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竹竿舞的背景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对竹竿舞有更深入的认识。
2. 缺乏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和舞蹈基础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缺乏足够的练习时间: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可能无法得到足够的练习时间,教师可以在课后安排额外的练习时间,或者利用课间时间进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四、改进建议1. 加强理论知识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竹竿舞的背景知识的讲解,包括起源、发展历程、舞蹈动作的含义等,以增加学生对竹竿舞的兴趣和理解。
2. 个性化指导和训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训练,例如针对某些学生的柔韧性不足,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拉伸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3. 增加练习时间:教师可以在课后安排额外的练习时间,或者利用课间时间进行练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熟练掌握竹竿舞的动作和技巧。
五、结论通过对竹竿舞教学的反思和改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竹竿舞的技巧和韵味。
同时,竹竿舞作为一种传统舞蹈形式,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一、引言竹竿舞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律和动感。
作为一名竹竿舞教师,反思教学过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竹竿舞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教学过程回顾1. 教学目标设定在竹竿舞教学前,我明确了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感,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内容安排我根据竹竿舞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竹竿基本动作:包括竹竿的握持姿势、起势、摆动、转动等基本动作的教学。
(2) 节奏感培养:通过音乐的选择和节奏感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竹竿舞的节奏感。
(3) 团队合作:通过分组合练、对拍配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 教学方法选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竹竿舞的技巧和动作,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模仿正确的动作。
(2) 分组合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练,互相观摩和提供反馈。
(3)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三、教学反思1. 教学优点(1) 教学目标明确: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我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使教学过程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教学方法多样:采用示范教学、分组合练和个别辅导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通过分组合练和互相观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教学不足(1) 教学过程缺乏细节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一些细节动作的指导不够详细,导致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动作。
(2) 学生个体差异未充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给予足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
(3) 教学反馈不及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但在纠正错误和提出改进意见方面,反馈不够及时和具体。
大班舞蹈教案《竹竿舞》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
大班舞蹈教案《竹竿舞》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大班舞蹈教案《竹竿舞》公开课教学设计反思1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空间位置迅速调整自己动作,加强运动方位感知。
2、在竹竿游戏中发展移动、奔跑和躲闪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准备:八根约1、5米长的竹竿;热身活动和放松活动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带领幼儿进入场地以热身操来活动身体各部位关节和肌肉。
2、方位练习:通过集体练习巩固对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感知。
二、基本活动1、游戏:看谁反应快。
幼儿四人一组持竹竿听令快速移动和奔跑。
(1)引导幼儿按教师动作和指令向前、后、左、右正确移动。
(2)引导幼儿向跟教师动作、指令相反的方向移动。
(3)教师顺时针变化站立位置,幼儿根据教师的方位快速调整步伐,协调一致的奔跑改变持竹竿排队方向,以正面对应老师的站立位置变化。
(4)幼儿四人一组持持竿,在口令的提示下完成向前看齐、向上看齐、向下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动作。
A教师以较慢的动作和提示语言引领幼儿一起变换看齐四个方位。
B教师以较快的的动作和提示语言连贯的改变看齐的四个方位。
C幼儿四人一组持竿仰卧地上,在竹竿口令提示下完成向前看齐、向上看齐、向下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原地踏步走和立定等趣味动作。
2、游戏:巧过竹竿。
教师将幼儿分成4人一组,并提出要求:4人必须手拉手用同一种动作整齐过竹竿,幼儿自己商量过竿动作,看方法不能与前面几组重复。
(教师与配课教师进行动作示范)3、游戏:开汽车。
(1)幼儿4人一组持杆组成4辆汽车,跟随音乐玩四散奔跑开车游戏,教师提醒小司机两手握紧竹竿前两端,最后幼儿两手握紧竹竿后两端,行车途中要注意安全,及时避让,四人一组相互交换排头的小司机。
(2)幼儿4人一组开汽车游戏,设置障碍,两组两组进行比赛,要求:小汽车蛇形绕过障碍、钻过桥洞后快速开回起点,先到的一组为胜。
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一、引言竹竿舞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它以竹竿为道具,通过舞者的舞姿和动作展示出独特的韵味。
作为一名竹竿舞教学者,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本文将对竹竿舞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教学目标竹竿舞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竹竿舞动作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1. 教学内容设计不够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够系统化,缺乏层次感和逻辑性。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清思路,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深入。
2. 学生对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竹竿舞作为一种舞蹈形式,注重的不仅仅是技巧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舞者的表现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他们更关注动作的准确性,而忽视了舞蹈的情感表达。
3. 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较弱:竹竿舞是一种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舞蹈形式,要求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协作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较弱,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这影响了舞蹈的整体效果。
三、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教学内容设计要更加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
同时,我会将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加强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我将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情感训练的环节,通过情感表达的练习,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涵和情感表达方式。
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在舞蹈表演中展示个人特色和创造力。
3. 强化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为了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我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团队合作的训练。
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相互配合、互相信任,并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些舞蹈动作,提高整体的舞蹈效果。
四、结语通过对竹竿舞教学的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幼儿园大班体育课教案《健康竹竿舞》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竹竿舞的起源和发展,知道竹竿舞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熟练地完成竹竿舞的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2. 教学难点:幼儿在舞动竹竿时能够保持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竹竿若干、音乐播放设备、舞蹈场地。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简单的舞蹈学习经验。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热身,如摇头晃脑、摆动手臂、踏步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1)教师示范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如跳跃、跨越、敲打等。
(2)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动作,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3)分组进行练习,互相纠正动作中的不足。
3. 组合动作练习(10分钟):(1)教师将基本动作组合成一段舞蹈,让幼儿跟随音乐进行练习。
(2)幼儿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动作错误,指导幼儿掌握舞蹈节奏。
4. 展示环节(5分钟):(1)邀请家长观看幼儿的舞蹈表演。
(2)幼儿分组进行竹竿舞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3.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
4. 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幼儿对竹竿舞起源和发展的认识。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舞蹈中的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情感评价:关注幼儿在舞蹈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竹竿舞比赛,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竹竿舞》教学反思(通用3篇)《竹竿舞》教学反思篇1主动参与、乐在其中的教学思想,教师在教材的选用和组合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思考。
把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勇于展示活力等方面作为教学的目标,把“竹竿舞”表演与美妙和谐的音乐有机结合起来,用文艺表演的形式将一幅幅美丽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的画面展示在人们眼前,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同时把体育、音乐真正融为一体。
2、对学情的分析,体现了“健康第一,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
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但注意力和兴趣很容易分散。
在队列队形练习时,如果单调而又枯燥的重复每一个动作,学生必然会感到很乏味,不利于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由于好奇心和爱美之心,学生总想尝试一番,这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再加上富青春激情的动感音乐,很容易激发起了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动机和愿望,体会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成功与快乐的感受,从而主动去理解、掌握、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3、在教法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运用示范动作和课前视频展示直观形象的演示了“竹竿舞”跳法变换的基本方法和跑动路线,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指导、语言提示及动作示范,成功的完成了教学预期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每一个练习环节中,表现出了渴求新知、敢于创新、勇于展示青春风采与活力的精神。
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非常融洽的,体现了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思想。
在六分钟练习中要变换五种脚法,学生完成得非常好。
教师也对学生的回答和练习进行了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如:“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回答得非常好!”“你们的表演非常精彩,很有创意,也非常成功”等等,学生很开心,练得很投入很认真。
《竹竿舞》教学反思篇2教学目标1、让幼儿在本次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欢乐和节奏。
2、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3、教幼儿学会舞蹈的表演。
高中体育教学课例《竹竿舞教学》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肢放松 2、学生互评 3、教师评价 4、师生再见。目标:
心理身体得到放松,期待下节课的学习
1、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动
学习,学会学习,学会自我锻炼,自我创新、自我评价
和相互评价,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师生新型“伙伴”
关系。
2、把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教学,更贴近日常生
Hale Waihona Puke 活,努力营造一种欢快和谐的喜庆情绪,使课堂学习生
有利因素: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较高且本节课的练习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学生积极性
和主动性是不难调动的。
不利因素:由于高一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好动,
自制力不强,这需要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以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1、教法:示范法、模仿法、练习法、体验法、实
践操作法、巩固法。 教学策略选
2、学法: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对竹竿舞 择与设计
有初步了解。在对竹竿舞不陌生的情况下,通过观察、
模仿、体验、实践操作来提高学生学跳竹竿舞的积极性。
一、课堂常规:1、分组集合 2、师生问候 3、宣布
内容 4、检查服装
二、开始阶段:1、导入 2、绕场慢跑 3、热身活动
a、上肢运动 b、下肢运动,彝族《火把节》舞蹈,目 教学过程
高中体育教学课例《竹竿舞教学》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体育
教学课例名
《竹竿舞教学》
称
竹竿舞源于我国少数民族的休闲体育活动。其活动
方式灵活多样,富有较强的节奏感和较高的运动锻炼价
值。能培养参与者之间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本
教材分析 课将其列入体育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其自身的锻炼价值
和趣味价值外,还考虑到此项目占地少、器材简易,可
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一、引言竹竿舞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以竹竿为道具,在舞蹈中展现出独特的韵律和美感。
本文将对竹竿舞教学进行反思,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二、教学目标竹竿舞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竹竿舞的兴趣和理解,提升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学生能够掌握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 学生能够理解竹竿舞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3. 学生能够通过竹竿舞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4.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互助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竹竿舞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动作:学生需要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如竹竿的握持、舞步的踏法、手臂和身体的协调等。
2. 舞蹈编排:学生需要学习竹竿舞的编排技巧,包括舞蹈的起承转合、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舞蹈形式的多样性。
3. 舞蹈表演:学生需要通过练习和排练,提高舞蹈的表演能力,包括形体的协调性、舞姿的优美性和舞蹈形象的塑造等。
4. 舞蹈理论:学生需要学习竹竿舞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涵,了解竹竿舞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竹竿舞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具体方法包括: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演示竹竿舞的动作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舞蹈的要领。
2.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竹竿舞的练习和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视听教学:通过播放竹竿舞的视频和音频材料,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竹竿舞的艺术魅力。
4. 个性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五、教学评价竹竿舞教学的评价应综合考察学生的舞蹈技巧、舞蹈表演能力和舞蹈理论理解程度。
评价方法包括:1. 技能测试:通过考察学生的舞蹈动作和技巧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的舞蹈技能水平。
2. 表演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舞蹈表演,评价学生的形体协调性、舞姿优美性和舞蹈形象塑造能力。
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一、引言竹竿舞是一种富有民俗特色的舞蹈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一位竹竿舞教学者,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本文将对竹竿舞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在过去的竹竿舞教学中,我发现教学内容并没有彻底涵盖竹竿舞的各个方面。
我主要注重了舞蹈动作的教学,但忽略了竹竿舞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等重要内容。
这导致学生对竹竿舞的理解不够全面。
2. 学生参预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参预度不够高。
由于竹竿舞的动作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耐力和力量,学生们对于舞蹈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较为消极。
3. 教学方法不够灵便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传统的面授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的因素。
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改进方案1. 优化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对竹竿舞的全面理解,我计划在教学中引入竹竿舞的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内容。
通过讲解竹竿舞的起源和发展,可以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并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竹竿舞的内涵。
2. 提高学生参预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参预度,我计划在教学中增加互动环节。
例如,设置小组合作练习,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互相匡助,共同完成舞蹈动作的学习。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自主发挥,提供一定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在舞蹈中展示自己的个性。
3. 灵便运用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计划在教学中灵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面授方式,我还将引入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
四、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改进方案的效果,我将采取以下方法:1. 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和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预度、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变化。
3. 采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听取他们对于教学方法的评价和建议。
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第一篇:竹竿舞教学反思《竹竿舞》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提示、指导及学生在练习中对学生的引导、示范、表扬与鼓励等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同学们勇于展示自我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从整个练习环节的情况来看,我做到了以下几点:1.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教材的选用,教法的设计和教学的效果比较好,教学重难点突出。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我运用讲解示范法,直观形象的演示了“竹竿舞”技术的基本方法,在学生自主练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指导、语言鼓励、动作示范、启发教育,顺利的完成了教学预期的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每一个练习环节中,表现出了渴求新知、敢于创新的精神。
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非常融洽,体现了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思想。
教学中能够做到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基本理念。
让学生自主编排动作组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整堂课教学过程流畅,每个教学环环相扣,并渗透了德育教育,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
本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具体为以下两点:1.学生学习热情不够高。
以后教学中,我应该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特点,采用积极有效地教学方法,真正让课堂活跃起来。
第二篇:竹竿舞教学设计`羽毛球正手高远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羽毛球正手高远球技术教材,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学生必修课本羽毛球内容。
由于该项目对活动场地要求不高,安全性大,上手容易,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柔韧性和灵敏性等特点,对促进学生心肺功能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对象为:高二(水平五)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逐步进入平稳发育并不断成熟的时期,第二性征的逐渐发育和成熟,知识的不断丰富,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教学目标1、了解竹竿舞的发展历史及我国民族民间体育文化。
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引言概述:竹竿舞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舞蹈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在现代社会,竹竿舞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艺表演和健身活动中。
然而,竹竿舞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教学目标设置不够明确1.1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竹竿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为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导致学生缺乏对学习内容的清晰认识和目标意识。
1.2 目标设置缺乏具体性有些教师在设置学习目标时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细化和分解,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和实现。
1.3 缺乏评估和反馈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和反馈,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影响学习效果。
二、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2.1 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技术动作的训练,忽视了竹竿舞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2 缺乏个性化教学很多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节奏,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2.3 忽视综合能力培养竹竿舞不仅仅是技术动作的堆砌,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节奏感和表现力等综合能力,但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点。
三、教学资源匮乏3.1 缺乏专业教材和教具在竹竿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和机构缺乏专门的教材和教具,导致教学资源匮乏,影响了教学效果。
3.2 缺乏专业师资力量竹竿舞是一门需要专业技能和经验的舞蹈形式,但是很多学校和机构缺乏具备竹竿舞教学经验的专业师资力量。
3.3 缺乏演出和展示机会学生在学习竹竿舞的过程中,缺乏展示和演出的机会,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影响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环境不够完善4.1 教学场地条件差很多学校和机构的竹竿舞教学场地条件较差,地面不平整、空间狭小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4.2 设备设施不足一些学校和机构缺乏适合竹竿舞教学的设备和设施,如音响设备、竹竿等,影响了教学效果。
4.3 缺乏专业辅助人员竹竿舞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专业的辅助人员,如音乐指导、编舞指导等,使得教学过程不够完善。
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引言概述:竹竿舞是一种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舞蹈形式,它以竹竿为道具,通过舞者的协调动作和节奏感,展现出独特的韵律美。
然而,在竹竿舞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竹竿舞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1.1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在竹竿舞教学中,应明确教学目标,包括技术要求、动作难度和舞蹈表达等方面。
只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1.2 教学目标的分层次:针对不同年龄和舞蹈水平的学生,应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潜力。
1.3 教学目标的量化评估:通过设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2.1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竹竿舞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讲解、分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
2.2 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积极参与竹竿舞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通过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竹竿舞的内涵,提高舞蹈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三、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3.1 制定教学计划:在竹竿舞教学中,应合理规划教学进度和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舞蹈教材、音乐、道具等,提高教学效果。
3.2 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竹竿舞的经典演出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动作,提高学习效果。
3.3 制作教学辅助材料:针对竹竿舞的教学特点和难点,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助材料,如动作分解图、教学视频等,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复习。
四、教学环境的改善4.1 舞蹈教室的布置:在竹竿舞教学中,应合理布置舞蹈教室,确保学生的安全和舞蹈动作的顺利进行,如设置竹竿存放区、舞蹈练习区等。
4.2 舞蹈器材的准备: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竹竿和其他舞蹈器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注重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合实践竹竿舞教学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竹竿舞,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在我国广泛流传。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广泛开展。
竹竿舞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竹竿舞教学进行反思。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竹竿舞的历史、起源、特点及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民间舞蹈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学习竹竿舞的基本步伐、手部动作和舞蹈动作。
2. 竹竿舞的队形变化:学习不同队形的变换和组合。
3. 竹竿舞的伴奏音乐:学习竹竿舞的伴奏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4. 竹竿舞的表演:学习竹竿舞的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竹竿舞的魅力。
2. 分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竹竿舞的相关图片、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五、教学效果1. 学生对竹竿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3.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意识得到了激发。
4. 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对民间舞蹈有了更深的认识。
六、反思与改进1.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 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勇于突破。
竹竿舞教学反思
竹竿舞教学反思一、引言竹竿舞是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以竹竿为道具,舞者通过灵活的身体动作和竹竿的运用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对竹竿舞教学进行反思,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竹竿舞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灵活性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包括竹竿的握法、起势、上举、下降等基本动作的教授和练习。
2. 舞蹈编排:通过将基本动作组合成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3. 舞蹈技巧:教授一些竹竿舞的常见技巧,如旋转、跳跃等,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自身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技巧。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舞蹈编排和表演,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 反馈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纠正动作不准确的地方,提高舞蹈技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其竹竿舞的动作准确性、舞蹈表现力等方面的表现。
2. 自评互评: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帮助彼此发现不足并改进。
3. 考试评价:可以通过舞蹈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竹竿舞水平进行评价,以及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六、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具体明确,能够准确指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要及时进行,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总结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七、结语通过对竹竿舞教学的反思,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舞蹈水平。
同时,也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竹竿舞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竿舞教学的课后反思
江西省南康中学授课教师:邓文娟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本课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开放式教学作为设计课的基本思路,力图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师在整堂课中自始自终起着一种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改善。
通过自我展示、自我完善,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和自控能力、以及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
为了在教学中能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本课选择了练习中的具有特色的“竹竿舞”和游戏“障碍运棒拼字跑”作为教材内容。
本课“竹竿舞”教学,在此之前,我班的任何一位学生都没接触过“竹竿舞”。
刚开始来教的时,想按照自已的教学目标做为要求,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
但是发现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到的东西少之又少,而且并不是以学生为主,倒是觉得整堂课都是教师在教,在说,学生动起来的能力几乎没有。
一堂课下来,出现了几个问题,打竿的学生累,且节奏不明显。
跳竿的学生不动,怕。
不好意思。
我一看这情况,开始着急,不停的叫女生过竿,胆大,但是毫无意义,能过的,敢过的也就是几个。
我发现情况不对,叫所有的学生停下,问清楚问题所在。
收集好同学的情况,我先叫同学们回去,自已回来也对教案进行改动,并把时间加长至90分钟。
同样,在星期三这班上体育课时,我事先调好一堂课,让这堂体育课为连堂体育课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时间。
并为让学生放松心情,在打竿时没有这么无聊而去提供充足的优美的音乐。
在有充分的上课时间后,我先是让学分四组,每组8—10人。
每组有一位小组长负责担当小老师,组织本组学习及纪律。
我作为教师,就是巡示指导。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而且课堂顺序也井井有条。
在开放的教学内容上,本课以竹竿舞为基本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练习内容和手段,让学生自主练习,以满足自主学习,自我发挥的学习欲望和情感体验。
在开放的组织形式上,本课后来又采用以小组组合创编、分散型的自主练习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竹竿舞的认识,不去限制学生的创编潜力,学会和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有一定的团队精神。
在“障碍运棒拼字跑”游戏活动的设计中,这些游戏是由老师教给学生?还是由教师去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互帮互助,自主参与呢?我选择了后者,让学生积极的思考、互相启发、共同来完成教师所说的字体,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所摆字体的位置是否合适,怎样去
用体操棒去摆字体会更加的美观。
让学生乐意去参与、乐意去分享、去游戏,去讨论。
让每个学生都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独立的个性逐渐发展。
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让学生体验到团队活动的乐趣,使每个参与者都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本次课的宗旨是在如何在学校的有限的条件下,使每个同学都动起来。
去接受一些新事物。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使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也为师,教师也在学。
让学生的思维来启发教师。
在欢乐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积极性,团结性。
让学生有团体精神。
使体育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能带给学生欢乐的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