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教学设计
《乙酸》教学设计
《乙酸》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大家在夏天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吃一些冰镇的饮料和食物呢?学生:是的。
教师:那么,大家在食用这些冰镇饮料和食物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里面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呢?学生:有,好像是酸酸的。
教师:没错,那就是乙酸的味道。
那么,什么是乙酸?它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二、乙酸的性质1.乙酸的物理性质教师:乙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的沸点是117.9摄氏度,熔点是16.6摄氏度。
相比其他常见的有机物,乙酸的熔点和沸点都不算高。
2.乙酸的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教师:乙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我们在初中化学中学过的酸的通性有哪些?学生:酸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教师:非常好,那么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些性质推测出乙酸的一些化学反应呢?学生:应该可以吧。
教师:那么,我们来做几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大家的推测。
首先是酸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性质。
大家看,这里有一个紫色的石蕊试液和一个无色的酚酞试液,分别滴入几滴乙酸,你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教师:非常好,这说明乙酸具有酸性。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乙酸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这里有一个试管,里面装有一些镁条和几滴乙酸,如果我们把试管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呢?学生: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教师:对,这就是乙酸与镁条的反应。
生成的气体就是氢气。
现在我们来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那么接下来呢?学生:乙酸还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乙酸教学设计
乙酸教学设计乙酸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乙酸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乙酸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2.使学生了解酯的水解,并了解乙酸的酯化与乙酸乙酯的水解是一对可逆反应;3.使学生了解羧酸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5.通过酯化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1.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及本质;2.酯化与酯的水解的条件差异。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1.采用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展示及实物展示,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2.采用复习回忆法及实验验证法学习乙酸的酸性;3.利用实验探究、设疑、启发、诱导、讲述等方法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及酯的水解反应;4.利用类推法学习酯、羧酸的结构与性质。
●教学用具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投影仪;冰醋酸、乙酸水溶液、乙醇、浓H2SO4、水垢、饱和Na2CO3溶液、乙酸乙酯、稀H2SO4、稀NaOH溶液、蒸馏水、冰水混合物;试管、烧杯、铁架台、酒精灯。
●教学过程[引言]为何在醋中加少许白酒,醋的味道就会变得芳香且不易变质?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为何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便会知道其中的奥妙。
[板书]第六节乙酸羧酸一、乙酸[师]乙酸是乙醛的氧化产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的食醋,其主要成分就是乙酸,因此乙酸又叫醋酸,普通醋含醋酸3%~5%,山西陈醋含醋酸7%。
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1.分子结构[师]展示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
要求学生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生]分子式:C2H4O2结构简式:CH3COOH官能团:—COOH(羧基)[过渡]是由羰基和羟基结合构成的官能团,但与酮、醇性质上却有很大差别。
2023年最新的乙酸教学设计4篇
2023年最新的乙酸教学设计4篇一、教材内容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第二课时乙酸。
二、教材分析乙酸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既是一种重要调料,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体现了乙酸的重要社会价值。
从教材整体上看,作为羧酸的代表物,掌握好乙酸的结构和性质,不仅是学习乙醇的巩固、延伸和拓展,也是学好酯类化合物的基础,更为选修五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存在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学生分析对学生而言,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乙酸是一种酸,能解离出H+。
在有机物方面,学生已学习了烷烃、乙烯、苯和乙醇的基本知识,对有机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有一定认识,了解了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为深入学习乙酸的结构、特性和用途奠定了基础。
四、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乙酸的基本物理性质,2、知道并会写出乙酸的官能团,了解其对酸类物质的影响,了解乙酸酯化反应原理并会写出酯化反应的方程式,能够复述酯化反应实验的步骤及作用。
3、了解一些乙酸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示乙酸的模型及实物,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2、采用复习回顾法学习乙酸的酸性。
3、采用生活情境引入、设疑、实验探究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明确酯化反应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乙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有机物跟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联系,渗透化学重要性的教育。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原理六、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问题讨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师讲解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七、学法(1)根据生活经验和指导阅读,获取乙酸的物理性质。
《乙酸》教案
《乙酸》教案《乙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2)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3)了解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4)掌握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乙酸的分子结构,学习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乙酸的性质,学习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乙酸的性质和应用,感受化学与生活的联系;(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二、重点难点1.重点:乙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难点: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酯化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乙酸乙酯的性质实验数据处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问题串引导法、知识迁移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醋酸是生活中常见的酸,醋的主要成分就是醋酸,可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乙酸。
2.学习新课:(1)乙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通过展示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和实物样品,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根据甲烷的结构推断乙酸的结构。
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乙酸的物理性质。
(2)乙酸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乙酸的化学性质。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和原因。
通过实验验证,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比较预测与实际的差别。
具体来说,将醋酸溶液加入到石蕊试剂中,观察颜色变化;将醋酸溶液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气泡产生;将醋酸溶液加入到锌粒中,观察气体产生等实验,让学生理解乙酸的酸性性质。
(3)酯化反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中的信息,让学生归纳总结酯化反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酯化反应中涉及到的反应物、催化剂、浓硫酸的作用等知识点。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比较预测与实际的差别。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 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乙酸的结构和性质;2. 乙酸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机理;2. 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和试剂:乙酸、乙醇、硫酸、硫酸钠等;2. 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3. 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对乙酸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乙酸的性质:1. 结构和物理性质:介绍乙酸的化学结构和常见的物理性质;2. 化学性质:讲解乙酸的酸碱性质和氧化性质,以及其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反应。
三、乙酸的制备方法:1.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乙酸的合成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乙酸的制备原理;2. 反应机理:讲解乙酸的合成反应机理,并对反应条件进行讨论。
四、乙酸的应用:1. 工业应用:介绍乙酸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2. 生活应用:讲解乙酸在食品保鲜、清洁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五、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乙酸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场景,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或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家里继续深入学习乙酸的相关知识,并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乙酸的性质和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拓展乙酸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其在现代化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高中化学教资面试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教资面试乙酸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乙酸的结构式和性质;
2. 学习乙酸的制备方法;
3. 探究乙酸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情况;
4. 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乙酸的结构式及性质介绍;
2. 乙酸的制备方法;
3. 乙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4. 乙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设备:试管、酒精灯、加热器等;
2. 实验试剂:乙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
3. 实验操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图文、实物等方式引入乙酸的结构式及性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学习:讲解乙酸的制备方法以及与碱、碳酸氢钠等物质的反应情况;
3. 实验操作:进行乙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并观察反应产物;
4. 实验分析: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乙酸与碱的反应特点;
5. 实验验证:进行乙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实验,观察反应现象,并解释原因;
6. 总结: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及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情况,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
教学评价:
1.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改善情况;
2. 学生对乙酸化学性质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乙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解释能力。
扩展活动:
1. 让学生设计自己的乙酸实验,并进行实施;
2. 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知识竞赛,巩固乙酸相关知识。
教案设计者:化学教师Assistant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乙酸》教学设计
《乙酸》教学设计课程名称:乙酸教学设计课程时长:1小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乙酸的性质、特点以及用途;2.学习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3.能够进行乙酸的化学反应的观察与描述。
二、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乙酸酐、氧化铜、试管、醋酸纸、试纸、试剂瓶等;2.实验仪器:滴定管、比色皿、酒精灯等;3.实验装置:酸碱中和器、导热设备等。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乙酸的概念(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有关酸和碱的知识,了解酸的定义和一些常见的酸;第二步:乙酸的制备方法(15分钟)1.介绍乙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乙醇酸化法、乙烯氧化法等;2.详细描述乙醇酸化法的实验操作步骤:a.准备乙醇和硫酸;b.将乙醇和硫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反应;c.过滤产物,并对所得白色结晶进行干燥;d.结晶后得到酸酐,用水稀释,并加入铜粉进行酸化反应;e.过滤并蒸馏得到乙酸。
第三步:乙酸的性质和特点(20分钟)1.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乙酸的酸碱性质、饱和度和挥发性;2.学生观察并描述乙酸的酸碱性质:用醋酸纸测试乙酸的酸性;3.学生进行试验并观察乙酸的饱和度:加入少量溴酸钾溶液观察是否生成白色结晶;4.学生进行试验并观察乙酸的挥发性:加热乙酸盐在试管内,然后用试纸测试气体的酸性。
第四步:乙酸的反应实验(30分钟)1.学生进行乙酸的各种化学反应实验:a.学生将乙酸与稀硫酸进行反应,观察产生的气体;b.学生将乙酸与碳酸钠进行反应,观察生成的产物;c.学生将乙酸与乙醇进行酯化反应,观察产生的气味。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乙酸的性质和特点,并解答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疑问;2.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乙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乙酸的其他用途和相关的化学反应;2.学生可以进行乙酸的制备实验,并观察实验结果;3.学生可以研究乙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例如酱油、醋等的制备过程。
五、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和互动: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2.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3.课后作业:布置乙酸相关的作业,以检验学生对乙酸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
主题:乙酸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了解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乙酸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乙酸的性质、结构和应用;
难点:乙酸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内容:
1.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1)乙酸的化学式:CH3COOH;
(2)乙酸的性质:具有刺鼻味道,可溶于水,与碱反应生成乙酸盐。
2.乙酸的应用:
(1)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调味或防腐;
(2)作为溶剂,用于乳液、染料等的生产;
(3)作为农药,用于杀虫。
3.乙酸的制备方法:
(1)醋酸法:将乙醇和氧气在存在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生成乙醛,再将乙醛氧化即得乙酸;
(2)乙烷氧化法:将乙烷与氧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得到乙酸。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简要介绍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学习:学习乙酸的应用;
3.实验:进行乙酸的制备实验;
4.总结:总结乙酸的性质、应用和制备方法;
5.拓展:探讨乙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
反馈学生对乙酸的理解,检验实验结果,评价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
六、作业:
1.总结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阅读乙酸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写出自己的看法。
以上为乙酸的高中化学教案范本,仅供参考。
《乙酸》教学设计
《乙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制备方法;2.掌握乙酸与金属及碱的反应,理解其反应机理;3.运用乙酸的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乙酸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与金属和碱的反应;2.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醋酸、锌片、氢氧化钠溶液(1mol/L)、试管、酒精灯、称量瓶、滤纸、量筒、试剂台等;2.实验药品:醋酸乙酯、氧化钠等;3.教材及相关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通过问题导入:“你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用到过乙酸吗?”2.引导学生讨论,并与学生一起总结乙酸的常见用途和性质。
第二步:理论讲解(20分钟)1.介绍乙酸的化学式、结构式和命名方法。
2.介绍乙酸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溶解度等。
3.介绍乙酸的制备方法,包括自然发酵法和人工合成法。
第三步:实验操作(25分钟)1.实验一:乙酸与锌的反应步骤:(1)将一块锌片切成小块,称取0.1g放入试管中;(2)向试管中加入5mL乙酸;(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4)用氢氧化钠溶液测试气体。
实验要求:记录实验现象,并回答为什么会产生气体。
2.实验二:乙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2)慢慢加入乙酸,并观察反应产物变化;(3)根据观察结果,写出反应方程式。
实验要求:记录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第四步: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15分钟)1.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和观察的现象。
2.引导学生讨论乙酸与金属、碱反应的规律和机理。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引导学生回答课堂中提到的问题。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制备方法。
并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乙酸与金属及碱的反应,理解其反应机理。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乙酸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
乙酸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分子结构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 理解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原理。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三、教学内容1. 乙酸的化学性质2. 乙酸的制备实验3. 乙酸的应用四、教学重点1. 乙酸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
2. 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五、教学难点1. 乙酸制备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乙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原理。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乙酸的化学性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乙酸的应用价值。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含有乙酸?”引发学生对乙酸的思考。
2. 引入乙酸的概念,介绍乙酸的化学性质。
(二)讲授新课1. 讲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2. 介绍乙酸的制备方法,如乙醇氧化法、乙烯水化法等。
3. 讲解乙酸的应用,如食品添加剂、医药、化工等领域。
(三)实验操作1. 实验一:乙酸制备实验- 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乙酸的制备方法。
- 实验步骤: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酸。
- 实验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产生刺激性气味。
- 实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乙酸制备的结论。
2. 实验二:乙酸与金属反应实验- 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乙酸与金属的反应。
- 实验步骤:将乙酸滴加到金属片上。
- 实验现象:金属片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 实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乙酸与金属反应的结论。
乙酸教学设计
乙酸教学设计篇一:《乙酸》全国公开课教学设计《乙酸》教学设计化学教研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2.理解酯化反应的机理;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特性;2.通过对“同位素示踪法”的信息介绍,引导学生探究酯化反应的机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会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求实进取的优良品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在初中化学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乙酸的用途,并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
乙酸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通过乙酸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复习“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本节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本节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和本质。
三、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实验班的学生,该阶段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
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当、适度地使用多媒体和实验,并引导学生推理、分析和实验探究,不但可以使学生的“临近发展区”得到发展,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设想及设想依据“我们应该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游离知识之外的方法和能力”,即“教是为了不教”。
设计本课时,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运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在生活中寻找实例,在学科中寻找融合点。
教师体现一个“主导”的地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理论推理,设计实验验证,掌握新知识。
学生体现一个“主体”的地位:通过自主探索,电脑模拟,比较归纳,突破重难点。
具体又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情景创设和探究拓展:通过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入,引入乙酸酸性的教学,利用厨房中常见的几种物质来设计实验推证乙酸的酸性,并设计证明“乙酸的酸性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比较”。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 了解乙酸合成的方法和步骤。
3. 学会进行乙酸的合成实验。
教学重点:
1. 乙酸合成的化学方程式。
2. 乙酸合成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 乙醇、硫酸、试管、加热设备等实验器材。
2. 化学药品安全实验操作规范。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乙酸的性质和用途,引出乙酸的合成方法。
2. 实验操作:将一定量的乙醇和硫酸加入试管中,加热恒温,观察反应过程。
3. 结果分析:观察反应后生成的混合物,讨论乙酸的合成反应。
4. 实验总结:总结乙酸的合成步骤及反应过程。
教学延伸:
1. 讨论不同条件下乙酸合成的反应速度及产率的影响。
2. 探讨其它方法合成乙酸的优缺点。
教学评价:
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性。
2. 对乙酸合成反应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馈:
1. 跟踪学生对乙酸合成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教案,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乙酸的合成方法和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乙酸 教学设计
乙酸教学设计乙酸教学设计目标- 了解乙酸的定义、性质和用途。
- 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 理解乙酸的化学反应和相关的化学概念。
内容和步骤1. 引入乙酸的定义和性质:- 介绍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物理性质。
- 解释乙酸的酸性和弱酸解离。
- 介绍乙酸的用途和重要性。
2. 乙酸的制备方法:- 详细介绍乙酸的合成方法,如醋酸法和乙醇氧化法。
- 解释不同方法的反应机理和优缺点。
3. 实验操作技巧:- 介绍乙酸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 演示乙酸的制备实验步骤和实验操作。
4. 乙酸的化学反应:- 解释乙酸与金属、碱和碳酸盐等物质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机理。
- 分析乙酸酐与醇反应生成酯的酯化反应。
5. 相关化学概念:- 引入醇、酯和酸酐的概念,并解释其在乙酸及其反应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 以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 利用多媒体展示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制备方法。
- 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乙酸的应用和化学反应。
- 组织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备乙酸,并观察其化学反应过程。
评估方式- 出一份乙酸的定义和性质的选择题测试。
- 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评估,考察其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报告写作能力。
- 组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乙酸化学反应和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考资料- Chemistry: The Central Science. Brown et al., 2020.- 实验室安全指南(适用于乙酸实验室操作).以上是乙酸教学设计的大致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乙酸》教案设计
《乙酸》教案设计课题名称:乙酸一、教学目标1.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2.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3.理解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
二、教学重点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食醋、酸奶等,引导学生思考乙酸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2.学习乙酸的基本概念(15分钟)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图示和实物演示,了解乙酸的定义、分子式、结构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学习乙酸的制备方法(30分钟)3.1乙醇发酵制备乙酸教师通过图片、实物演示和实验视频,向学生讲解乙醇发酵制备乙酸的方法、反应原理和实验步骤,并引导学生分析反应机理。
3.2氧化乙醛制备乙酸教师简要介绍氧化乙醛制备乙酸的方法,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这一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4.学习乙酸的应用(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乙酸在日常生活、工业和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乙酸的实际应用,如酒精中毒急救、食品防腐等。
5.实验操作及分析(30分钟)为了加深学生对乙酸的认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制备乙酸,并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总结(10分钟)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五、课堂设计理念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
通过实验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使其更好地理解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2.实验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
3.讨论教学法: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促进他们思维的活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七、教学资源及准备1.多媒体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2.实验器材和药品:乙醇、酵母、氢氧化钠、硫酸等;3.实验操作指导书、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图示材料。
乙酸教学设计文库
乙酸教学设计文库乙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具有酸味和刺激性气味。
乙酸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了解乙酸的性质和用途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的乙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性质、结构和制备方法;2. 掌握乙酸的一些常见用途和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意识;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乙酸相关的日常用品和应用场景,引起学生对乙酸的兴趣,了解其广泛应用。
2. 知识讲解(30分钟)a. 介绍乙酸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结构。
包括其溶解性、酸碱性、挥发性等。
b. 简要介绍乙酸的制备方法,如乙烯的氧化和乙醇的酸化等。
c. 重点强调乙酸的常见用途,如食品和饮料的防腐剂、丙酮制备的原料等。
3. 实验操作(4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与乙酸相关的实验操作,例如:a. 乙酸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让学生用酸碱指示剂和乙酸溶液配制酸碱溶液,并观察其颜色变化。
b. 乙酸与石灰石的反应:让学生将乙酸滴入石灰石溶液中,并观察气泡的生成和反应过程。
c. 乙酸挥发性实验:让学生将乙酸倒入容器中,并观察其挥发性和刺激性气味。
在实验操作中,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引导他们进行实验分析和结论总结。
4. 实践应用(30分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运用已学习的知识和实验结果,思考乙酸在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可能应用。
例如,乙酸在纺织工业中的用途、乙酸酯类化合物在涂料和溶剂中的应用等。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讨论他们的应用想法。
5. 总结评价(10分钟)回顾教学内容,让学生回答提前准备的乙酸相关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教学评估:1. 实验操作中学生的实验记录和观察结果;2. 分组讨论中学生的应用想法和展示表现;3. 小组讨论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学生合作。
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乙酸的理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实验视频、文献或实验室参观。
高中化学面试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面试乙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掌握乙酸的制取方法和主要用途。
3. 能够描述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制取方法和主要用途。
难点: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
三、教学内容1. 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其化学式为CH3COOH。
乙酸具有酸性,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乙酸还能和一些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乙酸盐和氢气。
2. 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的沸点为118℃,密度为1.049g/cm3,溶于水,可与许多有机物混合,有腐蚀性。
3. 乙酸的制取方法:乙酸可以通过大豆蛋白或乳酸菌发酵生产,也可以通过催化氧化乙烯或乙醛制备。
4. 乙酸的主要用途:乙酸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可用于制造乙酸乙酯、纤维素醋、红酒酸等产品。
5. 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乙酸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乙酸盐和水。
乙酸与金属反应可生成相应的乙酸盐和氢气。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通过实验演示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
2. 讨论法:与学生一起讨论乙酸的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乙酸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1. 口头测试:对学生进行乙酸相关知识的口头测试。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3. 课堂表现: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乙酸、碱、金属等实验器材。
2. 教学视频:可以通过教学视频展示乙酸的制取方法和反应过程。
七、教学安排本节课将持续1个课时,教学安排如下:1. 介绍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5分钟)。
2. 讨论乙酸的制取方法和主要用途(15分钟)。
3. 示范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20分钟)。
八、教学反馈在课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乙酸优秀教学设计
乙酸优秀教学设计引言乙酸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种酸,它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因此,对于乙酸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乙酸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一种优秀的乙酸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乙酸以及相关概念,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乙酸的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能够在实验室中制备乙酸。
3.掌握乙酸的应用领域,了解其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包括使用实验器材和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能够进行实验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1.1 乙酸的基本性质1.1.1 物理性质:乙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乙酸有较高的沸点和闪点,可溶于水。
1.1.2 化学性质:乙酸是一种弱酸,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乙酸可被氧化剂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1.2 乙酸的制备方法1.2.1 乙醇氧化法:将乙醇与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乙酸。
1.2.2 乙烯加水法:将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酸。
1.3 乙酸的应用领域1.3.1 化学实验:乙酸常用于酸碱中和实验以及酯类反应实验中。
1.3.2 工业生产:乙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染料等行业。
2.教学步骤2.1 引入乙酸的概念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乙酸教学内容的兴趣。
2.2 介绍乙酸的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展示其物理性质。
2.3 讲解乙酸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乙醇氧化法和乙烯加水法,并进行实验操作演示。
2.4 引导学生进行乙醇氧化法和乙烯加水法的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制备乙酸的方法。
2.5 结合化学实验案例和工业应用案例,讨论乙酸的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乙酸的进一步思考。
2.6 设计乙酸相关的实验,包括酸碱中和实验和酯类反应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1.1 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乙酸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高中化学选修5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5乙酸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基本性质和应用;2. 掌握乙酸的结构、制备方法和性质;3. 能够区分乙酸和其他酸类化合物;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乙酸的结构和性质;2. 乙酸的制备与应用;3. 乙酸的理化性质。
教学难点:1. 乙酸与其他酸类化合物的区别;2. 乙酸的反应机制。
教学内容:1. 乙酸的结构式及物理性质;2. 乙酸的制备方法;3. 乙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乙酸的应用领域,并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5分钟)1. 展示乙酸的结构式,解释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2. 示范性质实验:观察乙酸的物理性质,如气味、酸度等。
三、乙酸的制备(20分钟)1. 讲解乙酸的制备方法,包括氧化乙醇和加氢醛的方法;2. 进行实验操作:氧化乙醇制备乙酸,并观察产物的收集过程。
四、乙酸的化学性质(20分钟)1. 探讨乙酸与碱、金属反应的特点;2. 示范性质实验:乙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观察产物的生成情况。
五、综合讨论(10分钟)学生分享课堂实验的观察结果和感想,师生共同讨论乙酸的应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乙酸的化学方程式,并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乙酸的结构、制备方法及化学性质,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乙酸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加深对乙酸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乙酸教学设计_2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乙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1)、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酸性、酯化反应等性质。
2)、认识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化学2》《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的《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中的第二课时的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必修中对官能团的学习有所体现但没有强化,学生主要学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重要有机物的知识。
乙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了解有机物的一般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规律,形成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另外乙酸在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学好本节知识,也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酸的用途,本课时将进一步学习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其酸性与酯化反应,并学会用有机物结构和化学键知识来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
该年龄段的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学习经验。
教学中若适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和实验,并引导学生推理、分析和实验探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设计思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问题探究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知识,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主动构建新的知识。
为帮助学生突破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认知规律入手。
首先投影了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的装置图,要求学生观察装置的特点后分组连接装置并制取少量乙酸乙酯,记录现象。
遵循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学习的最后,提供了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3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
作者:张国权工作单位:三河一中邮编:065200
联系电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理解羧基的结构特点;
2.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
3.能够初步熟悉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的有关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及实物,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
2.采用复习回忆法及实验验证法学习乙酸的酸性;
3.利用实验探究﹑设疑引导学生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明确酯化反应实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思维能力;
2.能够通过乙酸用途等的学习,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乙酸的酸性
2.乙酸的酯化反应
3.乙酸酯化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与学法方法
实验法比较法总结法对比法
四、学情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通过学习乙醇掌握了乙醇的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
所以这一节也用同样的过程学习乙酸的相关性质,学生学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了。
四﹑教具准备
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多媒体设备;
冰醋酸,乙酸溶液,无水乙醇,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NaOH溶液,镁条,酚酞;
试管,烧杯,铁架台,酒精灯,胶头滴管,带胶塞玻璃导管。
五、教学过程:
[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乙醇的结构和一些重要的性质,知道它是酒的主要成分,那你又是否知道:为什么酒的年份越长味道就越香厨师烧鱼时加醋并加点酒,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鲜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够知道其中的奥妙。
[板书]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讲述] 俗话说:“百姓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说到的醋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酸,所以乙酸又叫醋酸。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展示] 无水乙酸样品,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和气味)。
[板书](一)、物理性质
1.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2.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3.沸点:117.9℃熔点:16.6℃
[讲述] 当温度低于16.6℃时无水乙酸易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过渡]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乙酸的一些外观特征,那么乙酸分子的内部结构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乙酸分子的结构模型。
[展示] 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总结乙酸的化学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
[板书] (二)、分子组成与结构
化学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羧基(—COOH)
[讲述]乙酸可以看作是甲基和羧基组成的。
[过渡] 那么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小实验来研究一下乙酸有哪些化学性质。
[板书] (三)、化学性质
[师]根据初中已学知识,大家说说乙酸有什么性质
[生]弱酸性
[师]根据下列药品,设计实验证明乙酸的确有酸性
药品:镁条、NaOH溶液、Na2CO3粉末、乙酸溶液、酚酞
[实验一] 乙酸与镁的反应
实验步骤:向一支盛有少量乙酸的试管里加入一小段镁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乙酸能跟活泼金属作用,具有酸性。
化学反应方程式:2CH3COOH + Mg == Mg(CH3COO)2+H2↑
[实验二] 乙酸与碳酸钠的反应
实验步骤:向一盛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试管里,加入约3mL乙酸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试管里有无色、无味的气泡生成
实验结论:乙酸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2CH3COOH + Na2CO3= 2CH3COONa + CO2↑+ H2O
[实验三]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实验步骤:先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滴酚酞,再逐滴加入乙酸实验现象:红色褪去
实验结论:乙酸具有酸性
化学方程式:CH3COOH + NaOH = CH3COONa +H2O
[归纳] 通过前面几个小实验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的
通性:能与活泼金属、碱、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乙酸
的酸性比硫酸、盐酸等的酸性弱,但比碳酸的酸性强。
[观看“除去水垢”漫画,说出其中的道理。
]
[投影]乙酸除去水垢的原理:
2CH3COOH + CaCO3 = (CH3COO)2 Ca +H2O+CO2↑
[板书] 1﹑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酸性强弱:H2SO4 > CH3COOH > H2CO3
[过渡] 乙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什么其他化学性质呢
[演示实验] 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实验步骤:在试管里先加入3mL无水乙醇,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地加入
2mL浓硫酸和2mL无水乙酸。
然后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
.....加热试管3~5min。
同时将导管通到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注意产物的气味。
实验现象:有不溶于水,具有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生成
化学反应方程式: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讲述] 通过实验得出:乙酸与乙醇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可以发生反应,实验中生成的有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叫乙酸乙酯。
像这种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板书] 2﹑酯化反应: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讨论]
1.不加热反应能够发生么加热的目的是什么(提高反应速率;使生成的乙
酸乙酯挥发,有利于收集乙酸乙酯。
)
2.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催化剂和脱水剂、吸水剂)
3、为何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来吸收乙酸乙酯(a.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b.使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分层)
4.长导管有何作用(导气和冷凝)导管为何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防止倒吸)
5.在酯化反应中乙酸和乙醇有几种可能的断键方式如何确定实际发生的是哪种断键方式
[投影]两种可能的断键情况
[动画演示]利用同位素原子示踪法验证酯化反应的实质
[板书] 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羟基上的)
[过渡]性质决定用途,乙酸具有酸性,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用途。
[板书] (四)乙酸的重要用途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合成纤维、喷漆溶剂、香料、染料、医药以及农药等。
同时,乙酸是食醋的重要成分,也可用于杀菌消毒。
[随堂练习]
[课后思考题] 以乙烯和水为主要原料如何制得乙酸乙酯试写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六.板书设计: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一)、物理性质
(二)、分子组成与结构
化学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羧基(—COOH)
(三)、化学性质
1﹑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酸性强弱:H2SO4 > CH3COOH > H2CO3
2﹑酯化反应: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羟基上的)
(四)乙酸的重要用途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突出重点内容——乙酸的化学性质,突破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能够很好的接受新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不能充分的把酯化反应理解到位。
对改反应的反应原理掌握不是很好。
有待下节课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