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课 教案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3)CO2、CO的性质、用途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讨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正确认识;(2)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加强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教学重点:1、碳单质、CO2、CO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学难点:1、CO2与水、石灰水反应。

2、CO还原CuO的分析。

[课前延伸]复习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3、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构建知识网络,总结研究方法按照下表所列顺序,回忆所学知识,填写相关内容,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总结出研究方法。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提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内容以及你还有哪些疑问。

____________单质 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碳物理性质:__________ _____二氧化碳化学性质: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实验室制法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氧化物验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一氧化碳用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自我检测1、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组成为C60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C、它与金刚石一样具有很大的硬度D、它的一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2、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纯净物的()A、木炭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C、金刚石D、铅笔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向盛有石灰石的容器中加入稀盐酸后,过一会儿石灰石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A、发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B、没有加热C、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较少D、加入的是稀硫酸4、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A、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二氧化碳用来制二氧化碳5、反应条件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反应物相同但条件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5.课后巩固与拓展: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科普视频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提问:“为什么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它与我们生活中的碳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的好奇心。
2.教学内容:
-简要回顾已学的碳元素知识,如碳的化学性质、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等。
-介绍本节课将围绕碳及其氧化物展开学习,强调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讲解、动画演示、实验验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制取方法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碳及其氧化物知识。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2.教学内容:
-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性质、反应原理和应用。
-环保意识、绿色化学观念的渗透。
3.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性质,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熟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结构及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碳相关的现象,如碳燃烧、碳酸盐的形成等。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2、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3、加强学生的社会和环境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四、教学过程【师】通过以前的学习,同学们对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同学们通过本堂复习课的学习,加深已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板书】一、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学生活动】完成下面的内容(以试卷的形式已经发给学生,让学生课下完成)(一)碳的单质1、金刚石和石墨若在水中先加入紫色石蕊,观察到的现象是: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与澄清的石灰水的反应:(3)CO2现象:该反应的用途:应用:用石灰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变硬的原因是:在刚抹过石灰浆的室内生一盆炭火,墙壁变得更湿的原因:实验室里久置的石灰水上层会有一层白膜的原因:3.二氧化碳的用途现象:(3)毒性:【师】对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行指导。

【学生活动】讨论:1、初一学生小明想将家中的红糖变成白糖,又不知该怎样才能办到,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将红糖变成白糖的方案。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环境各有什么影响?【板书】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师】实验室制取气体,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反应,其次要根据这个反应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装置,并依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气体收集装置。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选择合适的反应、合适的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各应考虑哪些因素?【学生活动】考虑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并完成下面的内容(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1、原料:和2.原理:3.实验装置(请画图)4.收集方法:5.验满方法:6.检验方法:方法: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活动】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进行比较:1、反应原理;2、实验装置图;3、检验方法。

【板书】三、几种无色气体的鉴别方法【师】引导学生完成如下内容:CO的鉴别:2的方法:将该气体通1.鉴定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否是CO2入中,观察现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郑州市第八十九中学马莹一、【学习目标】1、通过填写学案,能准确说出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通过对比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图,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复习回顾,能说出并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单质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

3、通过同伴交流,掌握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方法及温室效应。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注重做题质量和解题速度的提高,培养科学探究的规范意识。

【难点】主动参与复习课程,进行有效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提前下发导学案,学生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用化学符号补充故事情节】父女夺宝物质世界里有一位父亲姓碳,人们称他为父。

他有两个伟大的理想:一是为人类燃烧,供给人间光与热;二是为人类冶炼金属。

他有两个宝贝女儿,其中妹妹出生时氧气不足,天生营养不良,从小体弱多病,并且有剧毒。

父亲后悔不该在氧气不充足时生下这个孩子,为了弥补过失,他把自己一身的绝技:可燃性、还原性教给了妹妹。

而姐姐认为父亲不公平,便恼羞成怒,她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父亲的燃烧,还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温室效应“。

父亲为了让人类永远充满温暖、和平,于是忍痛割爱,在煤炉中夺走了姐姐的一个氧原子,将姐姐也变成了妹妹。

从此,父女三人共同造福于人类。

师:今天的化学课我们就从一则童话故事开始。

同学们,你能把导学案上这则故事按要求补充完整吗?三位主人公的名字分别叫什么?生:父亲C,妹妹CO,姐姐CO2。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碳的大家族,对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二)新课:1.齐读学习目标2. 师:我们这节课以游戏的形式,来个智勇大冲关,看咱们的1、2、3、4队,谁能又快又好地冲过这四关障碍,顺利地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大家准备好了吗?出示课件第一关:碳的单质课前大家已经进行预习,第一关的基础知识例题由1队代表发言回答,根据回答的情况获得加分。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目标:1.掌握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并运用其性质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通过复习学会梳理知识,化零为整,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碳和碳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的构建。

教学难点:1.对单元知识梳理归纳,构建知识体系。

2.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的提升。

教学设计: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第八中学张茂华一、教学课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第一课时)二、教案背景本单元知识往往被学生看成是零碎、易懂、难记的内容,而且这部分内容比较多。

复习的过程中希望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单元用两课时进行复习。

第一课时进行物质性质的复习,第二课时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对比学习方法复习。

三、教材分析:“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阶段一个全面研究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单元,涉及知识内容较广,化学反应方程式繁多,物质之间的联系较为复杂。

根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本课力求让学生对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的感知,帮助学生建立起有序的知识结构,了解C→CO→CO2→H2CO3→CaCO3之间的转换关系。

(百度搜索:用方程式表达以下转换过程C→CO2→H2CO3→CaCO3)其中运用的化学知识链的学习模式,其中,对今后的“酸、碱、盐”学习,有着方法指导意义。

三、教学策略:(一)、对复习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通过知识的整理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二)、进行必要的例题讲评和训练;(三)、在重点内容上设置情境,调动兴趣,发展能力。

四、教学方法:思考、讨论、实验探究、讲解、归纳、练习五、教学流程:先设置情境,调动兴趣,从猜谜语入手,引出CO和CO2两种物质,再引导学生写出其它碳和碳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又联系实际生活,设计实验解答课本上的一些习题,同时想借助趣味性的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就是设计了部分练习对有关知识进行巩固。

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互联网搜索,进一步认识C、CO、CO2、H2CO3、CaCO3等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2)能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能正确描述本单元有关实验的现象,并通过网络搜索使语言表述更规范。

人教版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碳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学会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装置的选择,并会比较各装置的优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课视频的学习,对本单元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
(2)通过实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3)用氧气测量仪测得收集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起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都以21%计),则最终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填“排空气”或“排水”)法,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
1.(2010•十堰)
(2)装置A、B均可用来制取CO2气体,比较两个装置,指出A装置一个突出有点______.
2.(2013.安徽.12题)
3.(2015.安徽. 14题)
(3)如图乙,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
4.(2015.成都)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在实验中用到压强传感器,让学生深刻了解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碳单质、CO2、CO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的优缺点及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微课学习后,学生完成任务。以二氧化碳为中心,梳理知识网络图。小组评出最好的,课堂上展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掌握碳的几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理解碳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
-熟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性质(如不助燃、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一氧化碳的生成、性质(如可燃性、毒性)、应用及防范措施。
2.技能层面: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案的能力。
-能够运用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与碳及其氧化物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层面: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复习中主动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碳及其氧化物性质和应用的梳理。
2.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形成积极向上的科学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在进入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对碳及其氧化物的基础学习。他们对碳的单质形态、化学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由于概念抽象、知识点繁杂,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此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有待提高,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尚需加强。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等知识点。
2.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概括性描述等方式,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人教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核心素养复习课课题名称碳和碳的氧化物日期课时 1 课型复习备课教师课标摘录及课标分解课标摘录:1.认识碳单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知道碳的化学性质2. 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3. 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且其对环境的污染4.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课标分解:1.学生学什么:碳单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与检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且其对环境的污染;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环境的关系。

2.学到什么程度:总结出碳及其化合物的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归纳出实验室制气体的一般思路,准确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构建其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梳理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规律,绘制转化关系网,并能准确写出对应化学反应原理。

运用碳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生产及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问题3.学生怎么学:通过知识梳理及“自主学习任务”,运用分类的思想,在问题情境中总结性质及用途,归纳出实验室制气体的一般思路,准确书写出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构建化学知识网络图。

通过“合作探究1和2”梳理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规律,绘制转化关系网,并能准确写出对应化学反应原理。

通过学以致用和习题训练,运用碳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生产及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1. 通过知识梳理及“自主学习任务”,运用分类的思想,在问题情境中总结性质及用途,归纳出实验室制气体的一般思路,准确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构建化学知识网络图。

2通过“合作探究1和2”梳理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规律,绘制转化关系网,并能准确写出对应化学反应原理。

3. 通过学以致用和习题训练,运用碳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生产及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体系1.(对应目标一)评价任务1:结合答案将课前知识梳理进行订正,总价反思自己有哪些疑难问题?评价任务2:①通过对碳及其化合物大家族典型“成员”的介绍,总结碳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归纳出实验室制气体的一般思路。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海口市龙泉中学王忠透一、教材分析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深入、细致地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其包括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从整体看本单元知识点众多且前后联系紧密,注重情景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体验和探究式学习,紧密联系社会和高科技是教材的特点。

该单元又是在较系统的学习了化学用语之后开始的首个单元,运用和巩固化学用语也是重要任务,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入,又对以后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巩固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能正确书写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3、利用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由对温室效应及CO毒性等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及健康安全的意识。

5、通过理顺碳和碳的氧化物之间的联系的活动,学会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三、教学重点:1、掌握C、CO 、CO2化学性质2、利用碳及其氧化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难点:1、本单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利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复习课时,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有时课堂上死气沉沉的。

在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使学生掌握C、CO和CO2的化学性质,我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讲述“一家三父子”故事导入新课。

(二)、巩固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和用途。

师:碳父有一个兄弟与他是孪生兄弟(即金刚石和石墨),虽然他们是“孪生兄弟”,但是其物理性质和用途大有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和用途有何不同?学生:回忆、思考并回答。

(三)、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师:碳父兄弟(碳单质)虽然物理性质大有不同,但是毕竟还是兄弟,其化学性质是相似的。

初中化学优质课《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精品教案

初中化学优质课《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精品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复习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与水、可溶性碱等的反应)。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4)、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步骤、收集与检验方法等)。

(5)、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知识整合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C+O2_点燃_CO2(充分燃烧)2C+O2_点燃_2CO(不充分燃烧)2CuO+_高温_C2Cu+CO2↑2、碳的氧化物3、二氧化碳的制法4、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④CO2+Ca(OH)2=CaCO3↓+H2O⑤CaCO3+2HCl=CaCl2+H2O+CO2↑⑥CO2+H2O=H2CO3疑点辨析1、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如何证明石墨和金刚石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单质?3、吸附性是化学性质吗?物质在吸附的过程中并没有生成新物质,也就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吸附性不是化学性质而是物理性质把它们放在纯氧中燃烧,发现生成唯一的产物是二氧化碳4、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了吗?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是一种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

5、二氧化碳的利与弊利:二氧化碳可以灭火,是化工原料。

弊:二氧化碳增多会引发温室效应。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能用浓盐酸或稀硫酸稀盐酸有强烈的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的的二氧化碳不纯。

不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的理由是:二者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酸与大理石的接触,使反应不能持续进行。

7、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致人死亡,其原因是否相同?不相同,二氧化碳能致人死亡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其本身没有毒性。

而一氧化碳有剧毒,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而死亡。

8、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们的分子构成不同9、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吗?虽然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但是它没有毒,不能算作大气污染物1、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能力提升C2、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下列物质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B.用天然气作燃料C.用金属铜制作电线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B3、下图分别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4.环保意义:讲解碳及其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2.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异同;
3.碳及其氧化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保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交流、合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展,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1.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教师详细介绍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图示、实例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化学方程式:讲解碳及其氧化物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强调书写规范,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表达化学反应。
3.实际应用:分析碳及其氧化物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如二氧化碳在饮料制造、一氧化碳在钢铁生产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直观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学习效果。以下为具体的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梳理:按照教材内容,带领学生梳理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变化规律、检验方法等,形成知识网络。
4.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碳及其氧化物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会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4.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验和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2)树立环保意识,关注碳及其氧化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变化规律和反应类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参与度。
2.创设生活情境,加深知识理解: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碳及其氧化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实践操作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实验能力:
加强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实验技能,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从而加深对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理解。同时,注重实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
2.新课内容:
(1)碳的性质和反应
①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燃、还原性。
②碳的反应:燃烧、还原、氧化。
(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反应
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无色、无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②二氧化碳的反应:与水、石灰水等反应。
(3)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反应
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无色、无味、可燃、还原性、有毒。
-讨论问题如:“二氧化碳对环境有哪些影响?”“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什么?”等。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性质、应用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
-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练习题,涵盖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反应和应用。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记忆不牢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正值青春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其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六: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六: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2)撰写一篇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字数在300-500字之间。
2.实践作业:
(1)分组进行家庭小实验,如二氧化碳的制备、碳的还原性实验等,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2)调查生活中碳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了解防治措施,形成调查报告。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乐于探索碳和碳的氧化物领域的知识。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碳的氧化物在环境、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保证作业质量。
2.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提高。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4.作业完成后,学生要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六: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碳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掌握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制备和应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了解它们在环境、生产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3.学会使用化学实验仪器进行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相关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实际:以碳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如金刚石、石墨、燃料等,引导学生思考碳元素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查阅资料,了解碳的单质在新型材料领域的应用,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并撰写一篇小报告。
3.探究题:
-探究二氧化碳在温室效应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如何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
4.思考题:
-思考碳及其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从环保角度出发,提出一项减少碳氧化物排放的措施。
作业要求:
1.学生应在作业中体现对碳及其氧化物性质、应用的理解,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设计应注重安全性和可行性,避免盲目操作。
3.查阅资料和思考题要注重实证和逻辑性,表达清晰,观点明确。
作业批改与反馈:
1.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指出不足。
2.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现个性和创新精神,对有创意的答案给予表扬。
-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高难度的思考题,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
6.反馈评价,促进成长: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自我评价,促进学习成长。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2.碳的化学性质:讲解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结合实验现象和实际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3.碳的氧化物:介绍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应用及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异同。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任务:
1.分组讨论碳及其氧化物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用途的总结,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设计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一、复习目标1、了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知识碳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3、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1、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及相关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方法比较、归纳、讨论、交流四、学情分析通过学习,学生对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由于这部分内容的特点,往往被学生看成是零碎、易懂、难记的,因而在复习中,力求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细致梳理碳和碳的氧化物相关知识,注重本专题知识的系统整理和归纳,整合相关知识的串联方式,形成整体感知,帮助学生建立有育的知识结构。

五、教学过程活动一:猜谜语,创设情境导入复习课1.它们是同一家人,老大硬度最大,光彩照人,身份百万;老二层层软滑;老三似足球。

2.似雪没雪花,叫冰没冰渣,无冰可制冷,细菌难安家。

3.左侧半圆,右侧整圆,“半圆”取暖,“整圆”助燃,来去无影,有毒能燃。

学生猜并回答。

活动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找一位学生阅读。

活动三:单元知识整体感知,出示本单元知识框架图。

活动四:复习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学生练习。

1、金刚石(C )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 和CO 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活动五:复习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生练习。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 2 : C+O 点燃CO 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2C+O 点燃2CO整体感知知识框架图稳定性 可燃性 还原性性质 用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全面复习碳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归纳、总结形成全单元的知识网络,通过讨论和交流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

(2)通过建立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碳酸的化学反应网络,培养自己概括、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学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过程与方法:(1)从知识归纳整理建立网络,再到知识的应用,理解复习整理。

(2)能够提炼出对零散知识进行复习的有效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有意识的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以网络图的形式展现出来。

(2)通过讨论,交流,改进的过程,体验分工合作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

复习重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复习难点:建立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碳酸的相互转换网络。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延伸到课前,给每个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课堂上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质疑和改进,让每个学生建构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合作交流果。

出示方法指导,根据方法指导,我们可以知道这类题目的设计要遵守的原则。

同学们在设计方案时用到了很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我们知道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这么多性质,我们也学过很多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下面我们进行个小竞赛。

出示竞赛规则。

组织竞赛。

同学们对于知识都掌握的很扎实,现在我们对这些反应进行归类。

从同学们描述的反应,可以看出很多物质相互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那么二氧化碳和碳、一氧化碳,碳酸、碳酸钙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否也可以相互转化。

出示转化图。

请同学们根据学案上的拓展提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反馈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进行方法指导,确定实验原理。

请同学完成跟踪练习。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汇报设计方案。

回答根据规则积极进行小组比赛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做跟踪练习并反馈答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第二初级中学杨泽军【内容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主题】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和实验活动2.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

课题2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课题3在课题2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实验活动2是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对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初中化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中考的重中支重的单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全面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即①掌握碳、CO、CO性质和用途,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

2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②掌握实验室制取CO2的选择, 检验和验满的方法,并初步说明所用的试剂、装置、收集方法的原因。

③建立以CO为中心的化学反应网。

2④CO2、CO的检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并通过示例讲解,练习反馈让学生再次感受、体验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本单元一些规律性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是有规可循。

三、教学重、难点①重点: ⑴建立以CO2为中心的化学反应网。

⑵实验室制取CO的有关知识。

2②难点: ⑴如何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课的讨论、练习等活动。

⑵探究实验室制取CO.装置的选择与连接。

2四、策略与方法学会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建立以CO2为中心的化学反应网,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现象描述、仪器选择、实际应用,掌握C、CO、CO2的性质与用途,CO2的检验及CO2的实验室制法的有关知识。

五、教学准备:复习学案复习课件自我评价六、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展示,学生点评。

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观察能力.考点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性质差异原因物理性质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复习教案放珠中学钟永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考考纲
知道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及用途知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通过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提高和锻炼学生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顾知识,串连各课题之间知识的联系,复习并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与能力。

(3)增强环保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意识。

【教学重点】
碳及碳的化合物的性质用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1.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学生总结回顾回答
2.各种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及练习
3.根据课件进行练习
二:讨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确定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取装置。

2. 根据密度和水溶性选择收集方法
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反应
3.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和液体反应
4.气体发生装置液体和液体反应
5.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6. 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填表Ⅱ(反应物及状态、反应条件、发生装置栏)
7.
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 8. 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
9. (要求所制气体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且不与 10. 气体收集装置 空气中气体发生反应,特点是制得的气体干燥但不纯净)
11. 排水法 (要求所制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特点是制得的气体纯净但不干燥)
12. 回忆氧气的性质,填表Ⅱ(溶解性、密度、收集装置栏)
13. 2、活动与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
14. (1)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方法及相关性质的比较
15. 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并比较二氧化碳和氧气性质和制取上的异同点。

填表Ⅱ。

通过对比,找出相同点,引导学生对知识迁移,能选择实验室制取
16.
17. 对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复习验证 三: 主要对一氧化碳进行学习
1. 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 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中毒。

(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3)可燃性
2CO+O2===2CO2
(4)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CO+CuO==△=Cu+CO2
(5)、一氧化碳的用途
(6)有利的一面: 如作为能源、冶炼金属等。

(7)不利的一面: 如果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等。

总结,在课件进行练习
最后一分钟安全教案
下课后,请同学们有序走出教室。

面对雷雨天,大家要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2018/5/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