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做得对中班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社会中班谁做得对教案设计

社会中班谁做得对教案设计

社会中班谁做得对教案设计在社会中,教案设计是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老师有效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而在社会中,谁做得对教案设计呢?这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的问题。

首先,教师是教案设计中的关键人物。

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教案。

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特点,设计出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激发学习动力的教学活动。

因此,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教育管理者也是教案设计中的重要参与者。

教育管理者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能够根据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案设计标准。

教育管理者还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因此,教育管理者在教案设计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学生也是教案设计中的重要参与者。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教案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也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案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家长和社会也是教案设计中的重要参与者。

家长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校和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教育成长。

社会需要关注教育教学工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综上所述,社会中谁做得对教案设计其实是一个共同的事情。

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家长和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共同努力,共同关注敗教案设计,共同为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关注教育教学工作,为教案设计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谁做得对》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谁做得对》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谁做得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材第四章《学会相处》的第三节《谁做得对》,主要内容包括:辨识日常生活中正确与错误的行为,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和是非观念;通过故事、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行为正确。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正确与错误行为的含义,培养其道德观念。

3. 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在集体生活中更好地相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正确与错误行为的标准,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使其能够自觉遵循正确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书《谁做得对》、图片、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卡片。

2. 学具:白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正确与错误行为,激发幼儿对正确行为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故事书《谁做得对》,带领幼儿一起阅读,讲解故事中的正确与错误行为,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卡片,让幼儿辨识并说明理由,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正确与错误行为的认识。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正确与错误行为的情境,让幼儿分组讨论并给出答案,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发放白纸、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关于正确行为的画,展示并分享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谁做得对》2. 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卡片3. 幼儿创作的正确行为画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选择一个正确行为,用画笔画下来,并说明理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辨识正确与错误行为。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参与课堂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共同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

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的教案设计

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的教案设计

一、活动名称: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判断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意识。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谁做得对》2. 角色头饰:小猫、小狗、小兔、小鸟3. 贴纸:奖励贴纸4. 活动场地:室内活动室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故事《谁做得对》,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游戏:角色扮演a. 教师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故事角色。

b. 每组轮流表演故事情节,其他小组成员观察并判断哪个小组做得对。

c. 教师根据幼儿的判断给予奖励贴纸,并点评表现优秀的方面。

3. 讨论:谁做得对的原因a.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谁做得对的原因,如:团结合作、礼貌待人、遵守规则等。

4. 延伸活动:家园共育a. 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探讨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b. 教师提供相关教育资源,如家庭教育文章、亲子活动建议等。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社会行为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行为习惯的培养情况。

3. 通过定期观察和评价,了解幼儿在社会行为方面的成长和进步。

六、活动名称: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七、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判断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意识。

八、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谁做得对》2. 角色头饰:小猫、小狗、小兔、小鸟3. 贴纸:奖励贴纸4. 活动场地:室内活动室九、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故事《谁做得对》,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游戏:角色扮演a. 教师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故事角色。

b. 每组轮流表演故事情节,其他小组成员观察并判断哪个小组做得对。

c. 教师根据幼儿的判断给予奖励贴纸,并点评表现优秀的方面。

《谁的做法对》教案含反思

《谁的做法对》教案含反思

《谁的做法对》教案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体验幼儿园的快乐,与人交往要和睦相处。

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2、能力目标:能区分对与错。

3、情感目标:有自我保护意识,和小朋友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二、活动难重点
1、重点:有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2、难点:有判断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挂图三张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到六一儿童节了,你们高兴吗?
猜猜我们要在哪儿度过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呢?
——你们喜欢幼儿园吗?
2、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幼儿在园玩耍的图片,让幼儿观察他们这样做对不对?
第一幅图:图中有一个小男孩推小女孩。

第二幅图:图中一个小女孩做游戏时摔倒了,另一个小男孩去扶她起来。

第三幅图:有一个小朋友乱冲乱跑。

(2)提问:他们谁做得对?
(3)教师小结:小朋友之间要团结,相亲相爱,要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3、结束部分:到户外做游戏,让幼儿们选择同伴做游戏,老师鼓励幼儿在日常活动多与小朋友一起玩,不打闹,体验幼儿在一起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快乐。

四、活动结束
1、回教室做评价
2、总结。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规则》,详细内容为第一节课“谁做得对”。

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友善待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在集体生活中遵守规则、友善待人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幼儿观察、思考、判断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友善待人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故事书、玩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呈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如:在公园玩耍时,有的小朋友遵守规则,有的小朋友不遵守规则。

邀请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小朋友谁做得对?为什么?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例题,引导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题1:在幼儿园吃饭时,有的小朋友把饭粒掉在桌子上,有的小朋友把饭吃完后自己擦桌子,谁做得对?例题2:在玩游戏时,有的小朋友排队等候,有的小朋友插队,谁做得对?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场景,让幼儿判断谁做得对,并说明原因。

练习1:过马路时,有的小朋友遵守交通规则,有的小朋友乱穿马路,谁做得对?练习2:在图书馆看书时,有的小朋友保持安静,有的小朋友大声说话,谁做得对?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怎么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美好?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和表现。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谁做得对2. 内容:例题1:吃饭时,把饭吃完并自己擦桌子例题2:玩游戏,排队等候练习1: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练习2:在图书馆,保持安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在生活中的行为,判断谁做得对,并说明原因。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规范》,详细内容围绕“谁做得对”展开。

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正确行为,培养他们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正确行为,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

2.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分辨是非的能力。

3. 增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分辨是非,理解正确行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在这些场景中,谁做得对?为什么?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每个场景,讲解正确行为的标准,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场景,让幼儿分组讨论,判断谁做得对,并说明理由。

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我做你猜”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找出身边的正确行为。

六、板书设计1. 课程《谁做得对》2. 主体内容:生活中的规范分辨是非遵守规则正确行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观察,找出身边的正确行为,并记录下来。

2. 答案:正确行为示例,如:遵守交通规则、礼貌待人、帮助他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我身边的正确行为”分享活动,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课堂互动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使用生动的案例,以故事或情境表演的形式展示,使幼儿能直观地理解正确行为。

中班社会谁做得对教案

中班社会谁做得对教案

中班社会谁做得对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规则,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2. 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判断是非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故事书、小奖品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过马路、排队、分享玩具等。

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些场景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几个典型的场景,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正确与错误的行为,让幼儿学会判断。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幼儿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画出正确与错误的行为。

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遵守规则,做到正确行为。

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小奖品作为奖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谁做得对2. 内容:正确行为:过马路看红绿灯、排队、分享玩具等错误行为:闯红灯、插队、抢玩具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正确与错误行为,用画笔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正确行为:按时吃饭、整理玩具、礼貌待人等错误行为:挑食、乱扔玩具、顶撞长辈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判断正确与错误行为方面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小组讨论的引导和反馈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互动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二、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应确保情景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如过马路、分享玩具等,这样能迅速引起他们的共鸣。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教案名称: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2. 培养幼儿合作、团队精神和分享的意识。

3. 培养幼儿辨别是非、评价事情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故事图片,展示不同的社会活动场景。

2. 社会规则卡片,包括"对"和"错"的标志。

3. 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幼儿参与活动。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教师向幼儿展示一系列图片或故事图片,图中描述了一些社会活动场景,如小朋友与爸爸去超市购物、小朋友参加迎新会等。

教师鼓励幼儿观察图片中的人物的行为,提问:"谁做得对?" 幼儿可以以手势或口头回答。

2. 活动引导:教师向幼儿介绍"对"和"错"的标志。

解释说,对标志表示某人的行为是正确的,错标志表示某人的行为是错误的。

教师将对和错标志展示给幼儿看,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3. 角色扮演:教师分发社会活动卡片给幼儿,每个卡片上有一种社会活动的场景描述。

教师指导幼儿根据描述扮演其中的角色,然后其他幼儿评论他们的行为是对还是错,并给予相应的标志。

例如,卡片上描述爸爸和小朋友一起做饭,幼儿可以扮演小朋友,其他幼儿观察他们是否遵守安全规则和与父亲合作,然后给予对或错的标志。

4. 分享讨论: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讨论他们认为哪种行为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

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这个行为是对的?"或者"如果你是其中一个人,你会怎么做?" 这样可以促进幼儿思考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课堂延伸活动:1. 情景模拟游戏: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在不同的社会活动情景中,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观察和评价其他幼儿的行为。

2. 社会礼仪学习: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社交场合,比如参加婚礼、生日派对等,向幼儿介绍相应的礼仪规则,并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自体验和学习。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谁做得对》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谁做得对》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谁做得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材第三单元《学会相处》中的第5节《谁做得对》。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情境引入、故事讲述、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和评价日常生活中的对错行为,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别日常生活中的对错行为,增强道德意识。

2. 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协作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评价对错行为,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和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卡片、贴纸。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小朋友在公园玩耍的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发生了什么。

2. 故事讲述(5分钟)讲述故事《谁做得对》,让幼儿了解故事中小朋友们的对错行为。

3.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对错行为,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卡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对错行为,让幼儿判断并说明原因。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7. 互动游戏(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对错接力”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谁做得对》2. 内容:故事梗概对错行为例题幼儿绘画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的行为,选择一个正确的行为,用画纸画出来,并解释原因。

2. 答案:示例:我画的是妈妈给我洗脚。

因为妈妈照顾我很辛苦,我应该学会感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引入、故事讲述、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和评价日常生活中的对错行为。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但部分幼儿在判断对错时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情境引入的选择与呈现方式2. 小组讨论的引导与组织3. 例题讲解的深入与互动性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效性一、情境引入的选择与呈现方式1. 贴近生活: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中班社会教案课件谁做得对

中班社会教案课件谁做得对

中班社会教案课件谁做得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社会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规则》,详细内容围绕“谁做得对”这一主题展开。

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行为规范,做一个有礼貌、守规矩的好孩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学会判断对错。

2. 培养幼儿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做到言行一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故事书、卡片、贴纸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在这些场景中,谁做得对?为什么?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场景,让幼儿判断谁做得对,并说明原因。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画作或手工作品,让大家判断谁做得对,并给予奖励。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做到言行一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谁做得对2. 内容:生活中的场景判断对错的标准做个有礼貌、守规矩的好孩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画一幅关于“谁做得对”的画。

2. 答案:幼儿作品,教师根据画作内容给予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会关爱他人,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互动环节3. 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4. 作业设计的生活经验结合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践应用一、教学内容的情景引入1. 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教案:谁做得对活动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公平与不公平的概念,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意识。

活动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平和不公平,并讨论不同的案例。

2. 提问学生对于公平和不公平的态度和看法。

角色扮演(15分钟):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的场景。

2.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学生扮演正义的角色,另一个学生扮演不公平的角色。

3. 学生们按照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

4. 观察和讨论每个角色扮演的情况。

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请学生就每个角色扮演的情况进行讨论,提问哪个角色做得对,为什么。

2. 引导学生从大家的观点中总结出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

活动结束(5分钟):1.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主动选择正确的行为,并对不公平的行为保持批判和反思的态度。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公平与正义做出贡献。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选择一个公平或不公平的故事,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组织学生设计海报,传达公平与正义的理念。

3.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公益活动,例如义卖、义工等,加深对公平与正义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资源:1. 角色扮演场景的卡片。

2. 贴纸或奖状作为对正确表现的奖励。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以及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观点。

2. 回答问题或完成拓展活动的表现。

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要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2. 确保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角色扮演中。

3. 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及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4. 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使他们能够主动思考和总结。

中班下册社会教案详案《谁做得对》

中班下册社会教案详案《谁做得对》
中班下册社会教案详 案《谁做得对》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社会情境分析与角色定位 • 行为规范与礼仪教育 •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及实践 • 沟通技巧提升及应用场景模拟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教学目标和要求
01 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幼儿能够辨别是非,明白哪些 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自我评价表
让孩子们填写自我评价表,反映自己在课程中的 表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口头分享
鼓励孩子们在班上进行口头分享,交流自己的心 得体会和收获。
小组讨论
组织小组讨论,让孩子们互相评价彼此的表现, 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孩子成长
01
家长会
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
关注弱势群体
了解社会上存在的弱势群体,如老 年人、残疾人等,并学会关爱和帮 助他们,比如让座、提供帮助等。
04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及实践
团队意识培养重要性阐述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团队意识的培养,使幼儿能够更 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学会与他人协作 ,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促进人际交往能力发展
团队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幼儿需要学 会倾听、表达、沟通等技巧,从而提 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分享经验与方法
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团队协作中的经验和方法, 以便其他幼儿能够从中学习和借鉴,提高团队协 作能力。
沟通技巧提升及应用场景模
05

有效沟通技巧介绍及示范
清晰表达
01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避免使用模糊或含
糊不清的措辞。
积极倾听

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的教案设计

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的教案设计

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教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遵守规则、举止文明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自我反思和评价自己行为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合作共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遵守规则、举止文明的意义。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讨论卡片、贴纸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2. 主体部分:a.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小朋友在幼儿园遵守规则、举止文明的故事。

b.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谈谈故事中谁做得对,为什么做得对,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能做到。

c.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让幼儿分角色扮演,实践遵守规则、举止文明的行为。

d. 自我评价:让幼儿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判断是否符合规则,是否举止文明。

3. 总结部分: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遵守规则、举止文明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努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设置“行为榜样墙”,展示幼儿遵守规则、举止文明的行为,激发其他幼儿学习的动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活动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应用所学规则和文明行为的能力。

3. 搜集家长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活动的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2. 思考活动过程中是否给予幼儿足够的实践机会,以及是否有效地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评价。

3.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对规则和文明行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教学内容拓展1. 引入更多关于文明行为的故事和实例,让幼儿有更多的学习榜样。

2024年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0227

2024年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0227

2024年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0227.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

2.培养幼儿自觉遵守规则,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二、活动准备1.故事课件《谁做得对》2.图片素材: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的图片3.情景剧道具4.贴纸三、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快乐小火车》游戏,活跃气氛,调动幼儿积极性。

2.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好人好事,激发幼儿对正确行为的认识。

二、故事导入1.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谁做得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

2.教师与幼儿讨论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判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三、情景剧表演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的情景剧进行表演。

2.教师观察幼儿表演,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各组表演中的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正确行为的重要性。

四、互动游戏1.教师出示图片素材,让幼儿判断图片中的行为是否正确。

2.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说明判断的依据。

五、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法官”实践活动,让幼儿扮演小法官,判断身边的行为是否正确。

2.教师观察幼儿判断,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分享实践成果,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生活中要遵守规则,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

3.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次活动内容,并尝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行为。

四、活动延伸1.教师在班级群内分享本次活动照片和视频,让家长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2.家长协助幼儿在生活中践行正确行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3.教师定期组织相关活动,持续关注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通过本次社会活动,幼儿对正确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在今后的日子里,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努力,引导幼儿遵守规则,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含PPT课件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含PPT课件
加强家园合作,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遵守社会规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和道德观。
THANKS
感谢观看
目的
通过《谁做得对》这一主题,引 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分辨是非、 善恶,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和自我约束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使幼儿了解基本的道德规 范和社交礼仪,知道哪些 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 误的。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 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在日 常生活中独立分辨是非、 善恶。
故事讲述与角色扮演
通过讲述故事和角色扮演的形式,让 幼儿在参与中学习和体验社会规则和 礼仪。
互动环节设计
情境模拟游戏
设计一些情境模拟游戏,如“超 市购物”、“图书馆阅读”等, 让幼儿在游戏中实践社会规则和
礼仪。
小组合作与分享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如 共同完成任务、分享玩具等,培 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启示意义
本次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发展。 此外,通过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幼儿还能锻炼自己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将 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04
社会技能培养与实践
观察能力训练
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 人物、场景和动作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和自 我约束意识,培养其积极 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 习惯。
适用对象及课时安排
适用对象
中班幼儿(4-5岁)
课时安排
本课程建议安排2个课时,每课时30分钟。第一课时主要进行游戏和活动,第二 课时进行总结和延伸。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知识点梳理与讲解

2024年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教案

2024年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教案

2024年中班社会活动谁做得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规范”,详细内容为“谁做得对”一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引导幼儿在中班阶段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学会在社会生活中遵守基本规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区分生活中正确与错误的行为,培养其是非观念。

2.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遵守规则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区分正确与错误的行为,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白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过马路、排队、捡垃圾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场景中,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一些具体的行为场景,如分享玩具、礼貌待人等,让幼儿判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针对每个场景,进行讲解和分析。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互动环节(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的场景,让幼儿亲身感受正确与错误行为带来的不同结果,培养其是非观念。

六、板书设计1. 谁做得对2. 内容:正确行为:过马路看红绿灯、排队等候、捡垃圾扔进垃圾桶等。

错误行为:乱扔垃圾、插队、大声喧哗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找一找,家里或幼儿园里,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互动环节等方式,让幼儿对正确与错误行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对幼儿的引导,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作业完成,共同观察生活中的正确与错误行为,培养幼儿的是非观念。

同时,可在下一节课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小监督员”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内寻找正确与错误行为,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中班社会谁做得对教案

中班社会谁做得对教案

中班社会谁做得对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2. 培养学生辨别对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基本行为规范的学习和运用,以及辨别对错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行为规范卡片。

2. 学具:白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关于行为规范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让学生说出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 讲解基本行为规范(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基本行为规范,让学生明白遵守规范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关于行为规范的例子,让学生判断这些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并说明原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并完成一份行为规范卡片,然后与其他小组交换,互相判断对方卡片上的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

6. 课堂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谁做得对2. 内容:基本行为规范判断对错的方法遵守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行为规范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画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规范,并简单说明理由。

2. 答案: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画出符合基本行为规范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孩子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强化行为规范教育。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遵守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2.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判断行为对错,并说明原因。

3. 作业设计:画出你心中的行为规范,强化学生对行为规范的理解和记忆。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反思教学效果,以及家园共育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一、教学难点的突破1. 创设生活情境:通过讲解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判断行为对错,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力。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谁做得对》一、活动目标2.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3.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活动准备1.课件:动画片《谁做得对》2.玩具:小熊、小兔、小鸟等3.画纸、画笔4.音乐CD:《好朋友》三、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谁做得对》。

你们知道什么是“对”和“错”吗?谁能举个例子?2.情景体验(1)播放动画片《谁做得对》师:请小朋友们认真观看动画片,看看小动物们发生了什么故事,谁做得对,谁做得错。

(2)讨论动画片内容师:谁来说说动画片里发生了什么故事?你觉得小熊、小兔和小鸟谁做得对?(3)情景体验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扮演小动物们,体验一下他们的心情。

请小朋友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扮演小熊、小兔和小鸟。

每个小组都要讨论一下,如果你们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们会怎么做得对?3.情景讨论(1)小熊组:讨论如何关心朋友,帮助朋友师:小熊组的朋友们,你们觉得小熊做得对吗?如果你们是小熊,你们会怎么关心朋友,帮助朋友?(2)小兔组:讨论如何分享玩具,友好相处师:小兔组的朋友们,你们觉得小兔做得对吗?如果你们是小兔,你们会怎么分享玩具,友好相处?(3)小鸟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传递友情师:小鸟组的朋友们,你们觉得小鸟做得对吗?如果你们是小鸟,你们会怎么关爱他人,传递友情?(1)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在面对不同情况时,如何做得对。

现在,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

(2)师: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关心他人,分享快乐,传递友情。

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5.活动延伸(1)画一画:请小朋友们用画笔和画纸,画出你们心中的“好朋友”,并分享你们的故事。

(2)唱一唱:播放音乐CD《好朋友》,请小朋友们一起唱歌,感受友谊的美好。

四、活动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活动重点1.让幼儿通过情景体验,理解“对”与“错”的概念。

2.培养幼儿在合作、分享、关爱他人时的正确行为。

中班社会教案课件谁做得对

中班社会教案课件谁做得对

中班社会教案课件谁做得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社会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规范》,详细内容围绕“谁做得对”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正确的行为规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

2. 培养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 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学会判断是非,自觉遵守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判断谁做得对。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们了解和关注日常行为规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教材中的典型例子进行讲解,分析正确与错误的行为。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判断行为是否正确。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范,做一个有素质的人。

六、板书设计1. 谁做得对2. 内容:正确的行为规范错误的行为示例遵守规范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出你在生活中遇到的行为规范例子,并判断对错。

答案示例:(1)例子:在图书馆大声说话。

判断:错误。

理由:在公共场合应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2)例子:主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判断:正确。

理由:乐于助人,关爱他人。

2. 作业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列举3个例子,并给出判断和理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等场合,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发挥榜样作用,传递正能量。

同时,教师可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做得对》中班活动教案
黑龙江省宁安市海浪中心幼儿园杨凤英
活动年级:幼儿中班
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娇生惯养.幼儿在家都是小皇帝,家长由着幼儿性子长.当幼儿离开家庭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幼儿园.接触很多不熟悉的老师与小朋友,就会出现不合群,不知道怎样与人交往,和睦相处,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怎样做是对的,不应该怎样去做.我根据这些问题设计了这节课,由于的形象思维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利用形象生动的动画图片进行教学,引起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更能理解,直观感受小朋友之间要友好、互相关心.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幼儿园的快乐,与人交往要和睦相处.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活动: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喜欢幼儿园吗?你为什么喜欢幼儿园?
生:喜欢.
生1:幼儿园里有许多玩具.
生2:幼儿园里有滑梯.
生3: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可以做游戏。

师:说一说你在幼儿园里是怎样与小朋友相处的?
生1:我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生2:我和小朋友一起摆积木。

、、、、、、
师:当小朋友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做的? @_@我是分割线@_@
生1:我会去帮助他。

生2:小朋友摔倒了我去扶他。

、、、、、、
师:小朋友做的真好。

让我们去看看这些小朋友《谁做的对》。

二、根据图片、理解内容
师:看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玩球。

师:你看他玩得高兴吗?为什么?
生:不高兴,因为他是一个人玩,没有朋友.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去找小朋友玩。

、、、、、、
师:看谁来了?听他们在说什么?
师:你看他现在高兴吗?
生:高兴。

师:小朋友在一起真快乐。

让我们也一起来做游戏吧!
师:请你做一个高兴的样子。

让我们看下面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生:小朋友要去打球。

师:后来的小女孩要干什么呢?他们是一起去玩吗?让我们听一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师:你看这俩位小朋友做得对吗?
生:不对。

师:这样小女孩很不高兴,会很生气。

请你做个生气的样子。

师:如果你是这俩个小朋友的其中一个,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让小女孩和我们一起玩。

@_@我是分割线@_@ 师:你们做得真棒,小朋友之间要团结。

让我们去看看这位小朋友怎么了,站着的小男孩是怎样做的?
生1:小男孩摔倒了。

生2:小男孩踩到香蕉皮,摔倒了。

生3:小男孩摔倒了,站着的小男孩在笑他。

生4:小男孩摔倒了,站着的小男孩在去扶他。

师:让我们听一听站着的小男孩在说什么?
师:小男孩摔倒了,很疼。

可是站着的小男孩还在嘲笑他,你说他做得对吗?
生:不对。

师:让我们快来对摔倒的小男孩说些什么吧!
生1:我对他说:“小弟弟,你疼不疼,快起来。


生2:你没事吧!我帮小男孩揉一揉。

、、、、、、
师:小朋友真有爱心。

小朋友听了很高兴。

他说:“谢谢你们。

”让我们一同再来看看这三幅图里的小朋友谁做的对吧?
生:第一幅图的小朋友做得对。

活动延伸:
师:让我们也向第一幅图里的小朋友一样一起玩吧!请小朋友同我一起回到班级搭积木去吧!
鼓励幼儿在日常活动多与小朋友一起玩,体验幼儿在一起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