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三单元第四课它们吸水吗同步训练A卷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它们吸水吗》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它们吸水吗》教案一. 教材分析《它们吸水吗》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物质的吸水性。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索科学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此课时的内容安排,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并总结不同物质的吸水性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对于实验的操作流程和实验现象的观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物质的吸水性这一概念,可能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物质的吸水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并总结不同物质的吸水性特点。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质吸水性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不同物质的吸水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物质:沙子、石子、纸张、海绵等。
2.工具:烧杯、水杯、滴管、铲子等。
3.教学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哪些物质会吸收水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准备好的物质,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些物质会吸水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滴管将水滴在不同的物质上,观察并记录物质吸水的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物质的吸水性特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它们吸水吗_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三单元第四课它们吸水吗同步训练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一、选择题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2020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 它们吸水吗练习卷D卷

2020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 它们吸水吗练习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制作雨衣的材料是塑料而不是棉布,这是因为塑料具有性质。
A.不透水B.韧性好C.不易分解2 . 甲、乙两个物体体积相同,形状不同,分别静止在水面下1米和2米深处,由此可以判定()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C.无法判定甲、乙两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3 . 下列物品中,()与其他物品的材料不是一类。
A.作业本B.科学书C.铅笔刀D.纸巾4 . 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A.马铃薯B.清水C.浓盐水5 .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科学家是()A.罗伯特·胡克B.列文虎克C.达尔文二、填空题6 . 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识别服装材料。
7 . (________)和陶器、瓷器一样都是用黏土烧制成的。
8 . 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______。
三、判断题9 . 在水中搬运石头比在陆地上搬运同样大小的石头要省力。
(_______)10 . 所有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做成的。
(___)11 . 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丁丁造的小船最多能装8个垫圈,东东造的小船最多能装12个垫圈。
这说明东东造的小船排开的水量比丁丁造的小船排开的水量大。
(____)12 . 把水和食用油混合在一起,我们会发现水会浮在食用油上。
(_______)13 . 完整的橡皮在水中是沉的,切开的橡皮在水中是浮的。
(_____)四、简答题14 . 为什么在水中能把一个人托起来,而在岸上却托不起来?15 . 一片长12厘米,宽8厘米,可以用手折叠的薄铁片,浸入水中是沉的,请你设计三种方法让薄铁片浮起来。
2020年(春秋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 它们吸水吗练习卷A卷

2020年(春秋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 它们吸水吗练习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石块“小部分浸入水中”比“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
A.小B.大C.一样大2 . 下列物品中,()与其他物品的材料不是一类。
A.作业本B.科学书C.铅笔刀D.纸巾3 . 在使用通电线圈和小磁针做实验时,可能使小磁针偏转角度最大的方法是()A.把线图放在小碰针一侧B.用线圈套住小验针C.线国离小世针远些4 . 测得一物体在空气中重19牛,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为13牛,这物体在水中的浮力是()A.13B.19C.65 . 钟摆的长度越短,摆动的速度就()。
A.越快B.越慢C.不变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杭州西湖的断桥,是一座拱形石桥B.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C.蕨类植物不会开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二、判断题7 . 保持船的平稳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尽量加重货物。
(_____)8 . 竹简比现代书籍装订更方便。
(______)9 . 大块的胡萝卜会沉在水底,小块的胡萝卜会浮在水面上。
(______)10 . 所有的材料都有韧性。
(______)11 . 我夏天戴起来很透气。
(______)三、简答题12 . 举例说说你见到的塑料制品。
13 . 简述木头的特征14 . 金属材料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判断题1、2、3、4、5、三、简答题1、2、3、。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它们吸水吗(含课堂作业)PPT课件

运货
25
破碎
蒸煮
抄 纸
搅拌 晒 纸
26
蔡伦造纸的过程:
破碎
蒸煮
抄纸
搅拌
晒纸
原料————纸浆————纸
27
蔡伦造纸的原料:破 布、旧鱼网、麻头和树皮。
现代工业造纸的原料: 植物的茎、叶或回收的废纸。
28
古代抄纸器
29
我们在课堂上造纸 可以用什么原料呢?
30
准 备
餐巾纸
水槽
材 料
筷子
干毛巾
31
观察自己造的纸,看看与使用 的纸相同吗?
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不同?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纸的厚薄、疏密程度、纸纤维叠加 的方式都不同。
42
纸的用途: 生活用纸,包装纸类 ,书写 纸、影印纸、书本纸、报纸、 宣传单张和海报等
43
❖ 包装用纸:白板纸 白卡纸 牛卡纸 牛皮纸 瓦楞纸 箱板纸 茶板纸 羊皮、鸡皮纸 卷烟用纸 硅油纸 纸 杯(袋)原纸 淋膜纸 玻璃纸 防油、防潮纸 透明纸 铝箔纸 商标、标签纸 果袋纸
32
33
34
35
1.把餐巾纸撕碎,放入水槽中, 用筷子搅拌成均匀的稀纸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6
2.用抄纸器从水槽中取一网稀纸浆。
37
3.将抄纸器裹入干毛巾中,小心的 按压,把水尽量吸干。
38
4.十分小心的把纸从抄纸器上揭下来。
39
5.最后,让我们把这张湿湿的纸放 在太阳下晒干吧!
40
造一张纸
41
5
用滴管分别滴一滴水在这四种材料上面。
6
温馨提示:
1、这一滴水的大小位置要尽量保持相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它们吸水吗》教学实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它们吸水吗》教学实录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它们吸水吗》教学实录《它们吸水吗》教学实录一、谈话导入师:老师给大家带了几位朋友,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做的吗?生:它们是由木头、纸、金属、塑料做的。
师:还有一位朋友,大家认识它吗?生:海绵。
师:(实物展台展示)假装洒水,用海绵吸水。
水怎么不见了?生:水被海绵吸走了。
师: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
我们知道四种材料(出示图片)的硬度和韧性都不相同,它们的吸水性能如何呢?我们来就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
(师板书课题)二、哪种材料容易吸水师展示材料:木片、纸片、金属片、塑料片,问: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生:用滴管吸各吸一滴水,分别滴在木片、纸片、金属片、塑料片上,看哪种材料吸得多。
生:要吸一样多的水。
生:可以看水滴在那些材料上的变化。
师:实验中要注意什么?如何记录?生: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生: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生: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师:说的对,要注意实验的公平性,还要注意记录,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
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大约5分钟。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我们的发现。
第1小组先来吧。
生:水滴在金属片上稍微有点扁,面积要大一点;水滴在塑料片上鼓鼓的,面积稍小一点。
水滴在纸片上很快就没有了,留在纸上的面积很大;水滴在木片上慢慢変没。
生:木片的吸水速度最快。
生: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分别是:纸片、木片、铁、塑料。
师:为什么纸片最容易吸水?生:纸上有一些小孔!生:纸不结实。
三、观察活动:观察比较餐巾纸、铅画纸师: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4课:《它们吸水吗》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4课:《它们吸水吗》](https://img.taocdn.com/s3/m/ac64c72b4b73f242336c5f18.png)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
【教学过程】一、导课小游戏:各取所需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
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导语: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
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谁更容易吸水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
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最新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4、它们吸水吗习题精选六十九

B、错误
【答案】:
【解析】:
金属、塑料、纸、木材的吸水性有强到弱可以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用纸做档案袋子,是利用纸的柔韧性。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人们用纸巾吸汗,是利用了纸的______。
【答案】:
【解析】:
用放大镜观察白纸,我们发现纸由很多______组成。
最新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4、它们吸水吗习题精选六十九
叠飞机应该选( )
A、报纸
B、面巾纸
C、图画纸
D、彩纸
【答案】:
【解析】:
纤维在水中的情况是( )
A、浮
下列对使用过的塑料制品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掉
B、送到废品回收站
C、扔掉
D、随意
【答案】:
【解析】:
下列物体( )吸水能力最强。
A、纸
B、木头
C、塑料
D、金属
【答案】:
【解析】:
我们自己造的纸出现厚薄不同的现象,是因为纤维的分布不均、压制不够造成的。(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我们也可以模仿造纸过程,造出一张纸。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下面可以用来造纸的材料有( )
A、木材
B、麦秸
C、布头
【答案】:
【解析】:
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有关,与结构无关。(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2020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 它们吸水吗练习卷A卷

2020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 它们吸水吗练习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大小相同,不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漂浮能力()。
A.相同B.差不多C.不同2 . 手机之间传播信息需要()A.线路B.电磁波C.光D.声音3 . 把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如图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
可以肯定的是()。
甲乙A.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小B.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大C.甲乙两杯盐水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相同D.无法比较两杯盐水中的鸡蛋所受浮力的大小4 . 下面物体在水中能上浮的是()A.铁钉B.硬币C.乒乓球D.象棋子5 . 下面哪个不属于塑料的特点()。
A.绝缘B.可塑C.防火D.防水6 . 一个四方形框架中间需要()条直杆就能固定。
A.1B.2C.3二、判断题7 . 塑料是我们常见的材料。
(_____)8 . 胡萝卜和白萝卜不一样,胡萝卜会沉入水中,白萝卜会浮在水面。
(______)9 . 雨天用的防雨雨衣使用的雨布是吸水性好的材料做的。
(_______)10 . 所有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做成的。
(___)11 . 石块下沉到水中,是因为石块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____)三、简答题12 . 一片长12厘米,宽8厘米,可以用手折叠的薄铁片,浸入水中是沉的,请你设计三种方法让薄铁片浮起来。
13 . 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你以后应该怎样做?14 . 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各有什么特点?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判断题1、2、3、4、5、三、简答题1、2、3、。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4、它们吸水吗教科版习题精选十

【解析】:
【答案】:
【解析】:
用放大镜观察白纸,我们发现纸由很多______组成。
【答案】:
【解析】:
纸是由东汉末年______发明的。
【答案】:
【解析】:
用纸做档案袋子,是利用纸的柔韧性。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古代造纸术是由______发明的。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曾经用竹木片来作为记事的材料。
【答案】:
【解析】:
下面可以用来造纸的材料有( )
A、木材
B、麦秸
C、布头
【答案】:
【解析】:
纸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所以一定要放回要回收箱里,节约资源。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我们上课时也造过一张纸,和一般的纸比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比一般的纸厚薄要均匀
B、比一般的纸要粗糙
C、比一般纸更容易写字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我们也可以模仿造纸过程,造出一张纸。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我们自己造的纸出现厚薄不同的现象,是因为纤维的分布不均、压制不够造成的。(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水无法渗透到金属和塑料中去。(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4、它们吸水吗教科版习题精选十
叠飞机应该选( )
A、报纸
B、面巾纸
C、图画纸
D、彩纸
【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3.4《它们吸水吗》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3.4《它们吸水吗》教案一. 教材分析《它们吸水吗》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不同物质的吸水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不同物质的吸水现象,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物质的基本性质,如固态、液态和气态。
他们对物质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吸水性质的了解不多。
学生对实验操作充满兴趣,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吸水性质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的吸水现象,了解吸水性质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会合作和交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的吸水现象。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吸水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不同物质的吸水现象。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物质,如纸巾、棉花、石膏等。
2.实验工具:杯子、水、尺子等。
3.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实验结果和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的吸水性质。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不同物质吸水的能力一样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教师演示实验,将不同物质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吸水现象。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观察和操作。
学生用杯子装水,将物质放入水中,观察其吸水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第四课《它们吸水吗》练习 A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四课《它们吸水吗》练习 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 (共4题;共7分)1. (1分)把普通纸的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这就是一种________材料。
2. (4分)金属、塑料、纸、木材的吸水性有强到弱可以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分)用放大镜观察白纸,我们发现纸由很多________组成。
4. (1分)纸是由东汉末年________发明的。
二、判断 (共4题;共7分)5. (1分)________质地松软,吸水力强,适合于水墨书写、绘画和印刷用,如中国的宣纸。
6. (2分)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7. (2分)造纸术对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百利而无一害。
8. (2分)我们也可以模仿造纸过程,造出一张纸。
三、选择 (共3题;共6分)9. (2分)下面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 矮树丛粗细不一,分支很多,植株低矮B . 乔木植株高大,有明显坚硬的主干。
C . 葡萄藤常常攀缘在架子上生长,爬山虎常常攀缘在墙壁上生长。
D . 睡莲和荷花的藕都可以食用。
10. (1分)________比较适合用来擦汗。
11. (3分)下面可以用来造纸的材料有()A . 木材B . 麦秸C . 布头参考答案一、填空 (共4题;共7分)1-1、1-2、1-3、2-1、3-1、4-1、二、判断 (共4题;共7分)5-1、6-1、7-1、8-1、三、选择 (共3题;共6分)9-1、10-1、11-1、。
2019年精选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它们吸水吗教科版习题精选十四.doc

2019年精选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它们吸水吗教科版习题精选十四【单选题】叠飞机应该选()A、报纸B、而巾纸C、图画纸D、彩纸【答案】:【解析】:[解答]值得种类很多,各有各的用途.图HI纸比较硬,适合用来叠纸飞机.【分析】本题考直学生对各种纸的作用的识记.4第2题【单选题】下列物体()吸水能力最强。
A、纸B、木头C、塑料D、金属【答案】:A【解析】:【解答】吸水性,指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
这种性质和材料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有关。
纸张多纤维孔,吸水力最弓虽。
[分析】本题厲学^rrm吸水性阿记.亠第3题【判断题】水无法渗透到金属和塑料中去。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金属与塑料结构紧密无孔,水无法渗透到金属和塑料中去.[分析]本题适学切塑料的吸水记。
4第4题【判断题】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有关,与结构无关。
()A、正确B、错误【答案】:硒庆【解析】:【解答】吸水性,指林稈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
与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有关.纸张多纤维孔r吸水力最程。
[分析]本题适学吸水性的识记。
4第5题【判断题】我们也可以模仿造纸过程,造出一张纸。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的原理,我们可以模仿造纸过程再造纸【分析】纸的特性:质轻、吸水性强、硬度小、柔初性较差,易折叠、不易导电。
4第6题【填空题】用放大镜观察白纸,我们发现纸由很多________ 组成。
【答案】:【第1空】纤维【解析】:【分析】纸的【解答】纸张由大量的纤维构成。
【分析】纸是由纤维构成的,里面很多小孔、空隙,所以吸水能力强。
4第7题【填空题】【答案】:【第1空】较快,浸润面积较大.【第2空】非常快,浸润面积最大。
【第3空】很慢,几乎不吸水,浸润面积小f 扁平状。
【第4空】完全不吸水r 无浸润面积,球形.(水滴形)【解析】:[解答]按吸水性从大到<J 申咧:纸〉木头 > 塑料〉金属.纸片吸水性最强,所以湿润面积大.【分析】吸水性越强,浸湿的面积越大.亠第8题【填空题】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三单元第四课它们吸水吗同步训练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叠飞机应该选()
A . 报纸
B . 面巾纸
C . 图画纸
D . 彩纸
2. (2分)下列物体()吸水能力最强。
A . 纸
B . 木头
C . 塑料
D . 金属
3. (2分)纤维在水中的情况是()
A . 浮
B . 沉
C . 悬浮
D . 由浮到沉
4. (2分)用废报纸、杯子、木棍、毛巾、棉布、水造纸的过程是()。
①、废纸撕碎放入杯子里的水中浸泡,直至能捣碎。
②、用木棍不停搅拌,直至纸成糊状。
③、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
④、用毛巾挤压吸水。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5. (2分)下列对使用过的塑料制品说法正确的是()
A . 烧掉
B . 送到废品回收站
C . 扔掉
D . 随意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6. (2分)我们可以通过折、撕、揉、摸、闻对纸进行细致的观察。
()
7. (2分)木块、金属、纸、塑料这四种材料,其中木块的吸水性最强。
()
8. (2分)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有关,与结构无关。
()
9. (2分)水无法渗透到金属和塑料中去。
()
10. (2分)我们自己造的纸出现厚薄不同的现象,是因为纤维的分布不均、压制不够造成的。
()
三、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11. (2分)用纸做档案袋子,是利用纸的柔韧性。
12. (1分)人们用纸巾吸汗,是利用了纸的________。
13. (2分)纸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所以一定要放回要回收箱里,节约资源。
14. (2分)我们上课时也造过一张纸,和一般的纸比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比一般的纸厚薄要均匀
B . 比一般的纸要粗糙
C . 比一般纸更容易写字
四、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15. (5分)生活中纸有哪些用途?(至少写3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6-1、
7-1、
8-1、
9-1、
10-1、
三、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11-1、
12-1、
13-1、
14-1、
四、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