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乐学善学的教学课堂

合集下载

“善教”与“乐学”

“善教”与“乐学”

“善教”与“乐学”

当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采取填鸭式、注入式的方法,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则是重灌轻导、重讲轻练,强调一致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甚至苦学、厌学,对双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更无法谈及。为改变这些弊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善教”与“乐学”有机地统一,需要老师不断树立良好的教学观念,快乐教学,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实施快乐教学重点在课堂上,而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老师和学生双方各自对教学活动的情感态度,老师和学生双方的人际关系和互相作用与其教学方法,也就是老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

一、善于学习

1 教育观念。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条细水长流的小溪。”站在教育的高度上,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认清教育形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文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减轻学生的过度负担,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教学观。

2 更新知识。在当前的新课程下,社会需要老师博学多思,求实创新。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的能量,我们要想学生发展平衡、全面,那么老师也应该全面发展,由专业型向复合型过渡,也就是说,要有创新意识,教学要有新意。

二、善研教材

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教师要立足教材,正确分析教材,吃透教材,这是用好教材的前提。例如: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与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

乐学善学会学活学课题阶段总结

乐学善学会学活学课题阶段总结

“乐学、善学、会学、活学”课题阶段总结

在上一个阶段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本阶段我们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经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要让小学生“乐学、善学、会学、活学”,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安全”的心理需要,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得到激活,从而把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应从多方面努力;

1.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老师这个大朋友的位置,这样便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赞赏和鼓励;这样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每一位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有不懂的问题随时无所顾忌的、地畅所欲言,进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饱含爱的感情;“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学生上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优点反映在不同的侧面,作为教师要善于用真心去发现其闪光点,要认可认可每个学生,不能根据成绩的好坏“喜”优“厌”差,而造成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甚至是差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对数学失去兴趣,产生畏惧;反之,如果教师一热情的目光,可亲的面孔天天面对每一个孩子,对“差生”多些“厚爱”;课堂上,鼓励他们发言;课下,多交流,多辅导;彼此建立一种超越师生关系的“忘年交”,其乐融融,才是我们教学成功的关键;“亲其师而信其道”,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兴趣盎然,充满学习欲望;

“三步法”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三步法”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三步法”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乐学善学”中重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深厚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也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状态,关注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不断增强。“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师生的共同向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追求。然而,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的现象有愈发严重之势[1],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十分不利。在此,借助具体案例分析,提出促进学生乐学善学“三步法”。

一、案例基本情况

小关是一名高二年级的学生,与父母和奶奶一起生活,他的哥哥在全国重点大学就读。小关在初中时,仍然是父母眼中的乖儿子。上了高中后,一方面与初中时的同学称兄道弟,结交社会人员,抽烟喝酒,夜不归宿;另一方面,据其父母反映,小关在上高中后性情大变,脾气暴躁,缺乏耐性,在家拒绝与父母沟通。在小关身上,反映出学习态度消极,并且伴有逃课等厌学的问题。

二、促进乐学善学“三步法”

1.立足学生主体性,探寻“真问题”

产生厌学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涉及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各个方面,尽管对于厌学问题的解决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每一种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对厌学问题产生根源的反思:学生的主体性。也正是“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我们才长期没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2]”。以小关为例,小关认为读书没意思,学校约束大,再读下去也考不上心仪的大学,还不如到社会上早点学技能。由此可以看出,小关成就感低,缺乏自信,社会认知不足,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为了打破这种习得性无助,可以采用谈话法,通过目标设定,增强学生信心。在谈话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一味通过“为什么”来追究学生的“失败”,因为这很难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只会加剧学生的糟糕体验,使学生更加沮丧。应通过对学生的目标指引,寻找解决之道,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闪光点,并为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而做准备。

“善教”与“乐学”

“善教”与“乐学”
持 浓 厚 的 学 习 兴 趣 。这 就 要 求 教 师 在 教 学 环 节 变 换 的 过 程
习《 语文课程标准 》 , 树立 新理 念 , 全 面实 施新课 程 , 讲究 方
法, 努力 提高教师“ 善 教” 水平 , 使 学生 “ 乐学 ” , 从 而优化 小 学语文教学 , 让小学语 文教学涌动着 无穷 的生命活力 , 提 高
不 舍 的 顽 强 精 神 。 这 充 分 说 明 了 学 生 不 但 理 解 了 课 文 内
学生说 出 自己独到 的体会 和见解 , 从质 疑 中来解 疑。这样 , 通过老师巧妙 的导人 和设 问 , 学生 阅读思考 , 交 流探究 的方 式, 大大地激 发了学 生 的表现 欲望 , 打 开 了思绪 的 闸门 , 引 导学生 畅所欲言 , 做到有话可说 , 这样 , 学 生乐意学 习 , 学 习
新课 霉 导孥 2 0 1 5 . 6
●教育热点与争鸣 ●
“ 善教 ’ ’ 与“ 乐学 ”
福 建 省 南安 市 梅 山国专 第 三 小 学 刘 坚 强
《 语 文课 程标准》 提到: 语 文教学 应该 激发学 生 的学习 兴趣 ……为学生 创造 有 利于 自主 、 合作 、 探 究 的学 习环境 。 这就要求教师不 断改进教学 方法 , 改变学 生的学 习方式 。 积 极倡导 “ 自主 、 合作 、 探究 ” 的崭新 学 习方 式 , 努力 培养学 生 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能力 。因此 , 我们 教师不仅要 “ 善 教” , 而 且要引导学生 “ 乐 学” 和“ 善学 ” , 既发挥教师 的主导作用 , 又 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 用。伟大 的人 民教 育 家陶行 知先 生说 : “ 教 师责任 不 在教 学 , 而 在教 学 生学 。 ” 我 国古代 教育 专 著

乐学善思,明里力行乐教善启,明德笃行

乐学善思,明里力行乐教善启,明德笃行

乐学善思,明里力行乐教善启,明德笃行

摘要:

一、乐学善思的内涵

1.乐学:对学习的热爱与兴趣

2.善思:善于思考与探究

二、明里力行的教育理念

1.明里:明确目标与方向

2.力行:努力实践与行动

三、乐教善启的教学方法

1.乐教:寓教于乐,享受教学过程

2.善启: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明德笃行的价值观

1.明德:明确道德观念与修养

2.笃行:坚持不懈地实践与行动

正文:

乐学善思,明里力行,乐教善启,明德笃行,这十六个字概括了一种教育理念与价值观。这一理念主张对学习的热爱、善于思考、明确目标、努力实践、寓教于乐、善于启发以及明确道德观念和坚持不懈地实践。

首先,乐学善思强调对学习的热爱与兴趣,以及善于思考和探究。这意味着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知识充满热情,乐于思考和探讨,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其次,明里力行关注明确目标与方向,以及努力实践与行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为学习制定合适的计划和方法。同时,要注重实际行动,努力践行所学知识,使之成为自己的能力。

乐教善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寓教于乐,享受教学过程,以及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后,明德笃行关注明确道德观念与修养,以及坚持不懈地实践与行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道德的培养。要在学习过程中明确道德观念,注重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地实践所学知识,使之成为自己的习惯和品质。

“向善乐学”:高品质课堂的重要维度

“向善乐学”:高品质课堂的重要维度

“向善乐学”:高品质课堂的重要维度

作者:高海迪

来源:《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8年第11期

摘要:立足学生必备品格和關键能力的形成,基于对时代呼唤的回应、对教育本源的回归、对历史本源的回望,提出“向善乐学”教学主张。该主张凸显道德价值、聚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彰显德与能的相互统一。“向善乐学”教学主张引领下的课堂建设,需建构适宜的学习情境、设计明确的学习任务、开展“快乐游考”评价改革。

关键词:向善乐学价值取向课堂建设

一、“向善乐学”教学主张的提出和价值取向

中国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概念的界定为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建构多样的实践智慧和教学主张,是一个挑战。

(一)“向善乐学”教学主张的提出

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我校提出了“向善乐学”教学主张。

一是对时代呼唤的回应。培养21世纪新人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从校情出发,在思考“培养什么人”的实践中,我们把“向善”和“乐学”放在了首要位置。

二是对教育本源的回归。费尔巴哈说:“人是人的最高目的。”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向善”“乐学”的人,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个性发展大有助益。

三是对历史本源的回望。“向善乐学”教学主张蕴含中国文化思想的优良传统,展现着中国智慧和中国自信。泰州学派王艮提出的“人人皆为圣人”“乐学”等观点,为我校“向善乐学”教学主张的提出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乐学善教 构建和谐课堂

乐学善教  构建和谐课堂
科 教 论 坛
n o Hrd — v l l_ na e o tn a
乐 学 善教 构 建 和谐 课 堂
李 玉 侠 ( 州经济 开发 区大 庙镇 中心 中学 江 苏徐 州 2 1 1 徐 21 ) 2
摘 要 : 堂是教 师展 现 自己教 学和 管理 能 力的舞 台, 堂课 的好坏 , 判者不是哪位教 育专 家, 课 一 评 恰恰是接 受教 育的对 象._学生 。 而学生 评价 的标准是什 么? 那就是我快 不快 乐, 教师是 否能不时激 发学生 的兴奋 点, 师生都在“ 享受’ 堂 , ’ 课 而不是 在“ 受”达 到师生和谐 共享的 忍 。 最 佳状 态 , 学生乐学 , 师善教 , 享课堂快 乐新 乐章 。 教 共 关键 词 : 师生 善教 乐学 中图分类 号 : 32 G6 文献标 识码 : ‘ A 文章编 号 : 6 3 7 ( 0 o o () 1 3 l 1 7 —9 9 2 1 ) 8c一0 7 —0 5
总 想 把 一 堂 课 变 成 一 曲 动 人 的 乐 章 , 乐 课 堂 , 会 到 网上 寻 宝 、 海 探 航 、 地 我 书 实 使 “ 调 ” 人入 胜 ,主 旋律 ” 人 心弦 , 取经, 起 引 “ 扣 真是 受 益 匪 浅 , 在 其 中 ! 乐 “ 曲” 兴 未 尽 。 相 信 , 世 上 无 难 事 , 终 乐 我 “ 只 笛 卡 尔说 过 : 最 有 价 值 的 知 识 是 关 于 “ 怕 有 心人 。 事 在 人 为 , 要 课 堂 的 指 挥 者 方 法 的 知 识 。 在 林 林 总 总 的 教 法 中 , 们 ” 只 ” 我 _ 礅 师有 心 , 完全 可 以 实 现 这 种 课 堂 教 学 不 能 像 小 孩 逛 花 园那 样 , 步 漫 游 于 世 界 信 的 高 境 界 。 我 们 一 起 快 乐 行 动 , 享 快 乐 教 育 之 林 , 一 棵 树 上 采 取 一 朵 花 , 另 一 让 共 从 从 课堂 , 奏快 乐新乐章。 共 棵 树 上 摘 取 一 片 叶 子 , 且 希 望 把 搜 集 到 并 任 教 多 年 , 听 过 很 多 学 科 优 秀 教 师 的东 西 都 栽 种 到 自家 的 园地 里 , 求 得 “ 曾 以 一

让学生乐学、善学、会学

让学生乐学、善学、会学

让学生乐学、善学、会学

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其关键是以学生为主,因学施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自我建构,自我发展,从而达到乐学,善学,会学,活学的目的。

一、营造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乐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与其自身的情绪有很大关系。情绪高涨时,脑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就敏捷,理解,掌握知识就快。反之,如果学生心情烦躁,情绪低落,大脑处于半仰止状态,对外来的刺激反应迟缓,接收知识被动,学生效果就差。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海处于成长发育期,营造生动活泼,宽愉悦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有利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

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全部感情投向学生,用真诚打动学生,用温暖爱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创设促使学生的良好课堂气氛,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让学生有所乐,乐而学,学而乐,越乐越学,越学越乐。

“愉快教育”的核心是富教于乐。善教者让学生脸上有笑,心中有乐,课堂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实物图片表演,竞赛,电教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寓教于乐,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一是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导入,高年级可用多媒体创设必要的情境导入。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享受学习之乐。如:口语交际训练《购物》,可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模拟生活中购物的情景;再如《小蝌蚪找妈妈》,可让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激活课堂氛围,让学生从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三是引导探索,使学生体验学习之乐。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之后,产生了问题,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他们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习结果是学生自己探讨得来的,从中体验到成功之乐。一堂好课巧妙引入,学生责乐在开头;创设情境,学生责乐在其中;探索交流,学生则乐在其后。

如何让学生乐学善学

如何让学生乐学善学

如何让学生乐学善学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竹溪一中“乐学高效”课堂规范及考评办法2

竹溪一中“乐学高效”课堂规范及考评办法2

竹溪一中“乐学·高效”课堂

实施规范及评价办法

一、“乐学·高效”课堂的目的与途径

1.学校确立“传承文明,立德树人,善教乐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1)“传承文明,立德树人”,就是要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承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新时期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发扬竹溪黉学尚文明、讲礼仪、传道义的传统,培养有修养、懂礼貌、讲规矩、重信誉的新时代的中学生。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德,引导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善教乐学,和谐发展”,就是通过教师的“善教”,促使学生的“乐学”,进而促使学生“和谐发展”。教师要爱教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潜心教书育人;会教善导,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优教睿智,教科学方法,思维方法,让教学充满智慧,提高学生智力。

(3)教师的乐学是教师善教的基础,教师的善教是学生乐学的基础;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习惯是“乐学·高效”课堂实施的前提;“乐学·高效”课堂以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载体;“乐学·高效”课堂的构成要素:民主,自主,探究,成功体验;“乐学·高效”课堂的延伸:全面发展,更多成功的机会。

2.学校坚持以促进内涵发展为中心,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管理,积极探索“乐学·高效”的教学途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乐学·高效”课堂的的实施规范

(一)导学案

3.导学案的编制要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贴近学生实际,统筹和灵活整合教材资源,课时容量、问题设置角度、问题梯度合理,三年梯次推进;要严格按一课时型或两课时型的容量编写;每单元要有新课案、复习案、测试卷及补充类题备存;要积极探索实践不同层次班级采用不同导学案,为第二轮次全面推进做准备。

让乐善理念进课堂

让乐善理念进课堂

让乐善理念进课堂

作为一名政治老师,在课堂中渗透乐善理念是很有必要的,简单的理解乐善课堂就是:学生乐学,善学;教师乐教,善教;在乐善教学中传授做人的道理。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舒心,最主要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素质教育要求政治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营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而德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善属于德育的范畴。所以在素质教育框架下让乐善理念进课堂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认为,新形势下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实现以下三个突破点:

一、树立榜样作用,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孔子曰:“其行正,不令而行;其行不正,虽令不行。”教师的言谈举止、道德修养、处事方式、人格品性是无声的教育,不带任何的强制性,完全是用示范、榜样的作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说,是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例如在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期间不能玩手机,因此作为老师我认为就应该以身作则,在上课期间就尽可能的不要接听手机。虽然仅仅是一件小事而已,但是只有作为老师严于利己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起示范、引领的作用的,才能更好

的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才能有力说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收到良好的教育。

二、推进素质教育,弘扬社会正能量

新课程改革理念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因此,在教学中就不能片面去追求分数,不能只是局限课本的知识,而是将课本知识拓展到做人道理。例如我在开学第一课就给学生强调我不在乎他们的成绩有多高,而是要求他们必须学会做人:懂得是非善恶、理解与宽容、公平正义。在课堂上我也会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如老人跌倒了该不该扶?公交车上应该给不给老人让座?怎么对待爱的冲突?让学生换位思考,身临其境地从当事人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学生就会认识到当遇到老人跌倒时我们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帮助他,弘扬社会的正能量。当有和父母的亲子关系不融洽时,学生就会认识到可怜天下父母心,应该学会爱和感恩,如果学生能够意识到感恩就会去发自内心的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如何构建乐学善学的教学课堂

如何构建乐学善学的教学课堂

构建乐学善学的数学课堂

摘要: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引导,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从而彰显有效课堂。

关键词: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呑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对此,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导课新颖,产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有个好的开端,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精美的导课艺术,会像磁石深深地吸引学生,像金钥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理想的新课导入依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特色,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教师自身特点,创造性导致新课的最佳入口处,扣住学生的心弦,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1、悬念激趣。科学上的前沿悬念往往成为人们创造发明的“引发剂”。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知识,就要求教师在导课阶段,巧设悬念,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比例尺”时,在导课时,巧设悬念,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知道孙悟空很厉害,变化多端,能变成很不同形状的人或物。但那只不过是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掌握的“变”的本领远比孙悟空的本领大,你们看,我校20间教室的教学大楼,我能将它变小装进我的口袋(从口袋里摸出校教学教学楼平面图)。我能将960万平方千米面积的中国变小放在教室里(出示中国地图)。那么,这样的变法是怎样变来的呢?这样导课,用富有诱发性的语言拉开帷幕,巧设悬念,学生们跃跃欲试,产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迫切感,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激发兴趣,善教乐学

激发兴趣,善教乐学

激发兴趣,善教乐学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初探现代教学观要求学生既能苦学,更要乐学。爱恩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生气、有创造精神,并且有主人翁责任感的一代新人,我们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快乐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善于更新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富有时代特色。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学习乐园中自主学习,吸收知识,培养能力。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情境导入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创设情境导入。。在小学阶段,由于受年龄、知识的限制,抽象思维才开始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单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抽象的讲解,学生就会感到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可适当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把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用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其趣味盎然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之中。例如教学《黄山奇石》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黄山奇石》投影片,并揭示问题让学生思考:黄山奇在何处?作者又是如何描写黄山的奇的?在配乐朗诵的同时,把学生带入“游览”黄山的意境中去。最后让学生讨论、回答上述问题。通过眼看、耳听、口说多种感官训练,不仅诱发了同学们对黄山“美”的向往之情,又为进一步理解黄山奇石留不无穷的余味。学生们被黄山奇石如此的美景深深吸引,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精彩的、生动的导入会如磁石般吸引学生,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活跃的思维和探索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并燃起智慧的火花。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乐学”课堂结构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乐学”课堂结构 人教新课标版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浅谈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

“乐学”课堂结构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一核心理念,新型教师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来重新组织我们的课堂教育,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乐学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即来自教师的自我组织和学生的自我组织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个心理结构自主构建的过程。教师是外力,根本的动力来学生自身。教师的教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自我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中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是说,教师要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为使学生会学习的过程,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建立学生语文素质自主构建的课堂结构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学习。实践表明,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的效果存在极大的差异。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积极地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绪状态,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呢?一般采用的是下列三种方法。第一种,开宗明义法: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挂出小黑板(或是口头讲述)揭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让学生看清、记住。第二种,筛选讨论法:教师把学生预习课文或自学后提出的不懂的地方,加以筛选,结合文章的重点、难点,抓住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习。第三种,分步揭示法: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和盘托出,而是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相机分步揭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实践证明,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做到“学有所乐”,达到“学有所获”。

“善教”与“乐学”——初中英语互动教学策略

“善教”与“乐学”——初中英语互动教学策略

·57·

教学创新

摘 要:处于幼儿园时期的小孩子生性好动活泼,爱玩是幼儿园时期的小朋友们的自带属性。幼儿园时期对于他们而言是人生当中的一个新的学习阶段,在幼儿园里不仅能结交到新朋友,还能学习到许多新知识。因此,在幼儿园时期的小朋友们总是怀着好奇的眼光看待任何事物。游戏在幼儿园当中可以说是一门课程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们提高认知能力,增强团体意识,还能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学前教育;应用研究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人们可以在娱乐玩耍的过程中逐渐学习,体会到传统游戏中蕴含的中华文化,不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并意识到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娱乐游戏是一种休闲式活动,它能够让人们放松心情,更能让孩子们在娱乐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同时也能学习相应的知识。因此,幼儿阶段的孩子们更加需要游戏的熏陶,学习与娱乐相互推进,相互贯通,这对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有很大的帮助。游戏教学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型教学方式,即教师们在幼儿园学前教育时,深入对游戏的研究,将一些游戏项目加入課堂,在进行学前教育过程中,小朋友们能充分感受到游戏所带来的乐趣,与此同时小朋友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高。在进行游戏与学前教育相结合的课堂时,教师们需要注意在尊重幼儿们的游戏意愿以及保证小朋友们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游戏,还需要营造好游戏氛围,帮助幼儿们投入其中。本文,我就如何在幼儿园学前

教育中进行游戏教学,展开几点我的应用研究教学。

一、引入民间游戏,传播民间淳朴文化

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被广泛传播于教学当中的游戏,就是民间游戏。民间游戏起源于民间百姓的生活当中,根据地区的不同,民间游戏的游戏规则也有所不同。民间游戏类型丰富,适合引入学前教育。我在筛选民间游戏时,首先考虑的是是否能给学生们带来别样的

善教与乐学

善教与乐学

善教与乐学

作者:李会

来源:《语文天地·小学版》2017年第10期

教学,于教师而言应是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引领学生读好书,学好文,并获得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运用能力。其中强调的是一种兴趣,学生对待学习是否有兴趣,愿意学,乐于学,这个尤其重要。要让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能力提升,也便是为师者的最大收获与乐趣。

一、入境悟情,教学灵动化

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们乐学,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习得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因材施教,注重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积累和感悟语言,在阅读中联系生活,情理文融,走进课文,入情入境,发展思维和智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赶海》一课时,课文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作者儿时赶海的乐趣,学生读来活泼而富有画面感,在教学中我采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抓关键词句品读玩味,让学生沉浸文本,勾起儿时乐趣,可谓情景相融,妙趣横生。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放手让学生围绕“趣”展开阅读,找找文中的语句,想象这些赶海活动中你认为哪些地方最有趣?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议一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最有趣的语句,并互相评议。在学生尽情自读,与文本接触,明白写了什么之后,再引领学生浸入文本,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师:同学们你们具体从哪些词句体会到有趣的场面呢?

生:我觉得螃蟹逃生时最有趣,尤其是这几个词语“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可以读出螃蟹逃生时的慌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乐学善学的数学课堂

摘要: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引导,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从而彰显有效课堂。

关键词: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呑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理,成功的教学也不应是强制性的,而应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对此,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导课新颖,产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有个好的开端,像一场戏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精美的导课艺术,会像磁石深深地吸引学生,像金钥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理想的新课导入依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特色,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教师自身特点,创造性导致新课的最佳入口处,扣住学生的心弦,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1、悬念激趣。科学上的前沿悬念往往成为人们创造发明的“引发剂”。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知识,就要求教师在导课阶段,巧设悬念,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比例尺”时,在导课时,巧设悬念,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知道孙悟空很厉害,变化多端,能变成很不同形状的人或物。但那只不过是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掌握的“变”的本领远比孙悟空的本领大,你们看,我校20间教室的教学大楼,我能将它变小装进我的口袋(从口袋里摸出校教学教学楼平面图)。我能将960万平方千米面积的中国变小放在教室里(出示中国地图)。那么,这样的变法是怎样变来的呢?这样导课,用富有诱发性的语言拉开帷幕,巧设悬念,学生们跃跃欲试,产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迫切感,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故事激趣: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我们应当因势利导,创编一些卡通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导课时,教师出示12.6和126两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

然后,老师利用磁性黑板演示童话故事情节:由于126大,平时很神气,经常欺负比它小的12.6。有个名叫“小数点”的魔术师很生气,就趁126睡觉时,小数点就悄悄地从6的右下角跑到1的右下角。同学们,你们说,第二天,126(1.26)还会神气吗?可见,小数点的本事真大,只要移动一下它的位置就能使这个数的大小发生变化。如此导课,把知识融入于童话形式之中,使单调枯燥的知识变得富有人情味,更接近儿童生活,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接受,在实践中符合儿童的特点,有童趣,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激发兴趣

1、自主探索,激发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知识,并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把3根小棒分别摆在不同的数位上,于是组成了许多数:111、12、102、210、10101等等,经检验,这些数据都能被3整除。可见三根小棒无论怎么摆,都能被3整除。然后再让学生分别用4根、5根、6根9根小棒摆成不同的数。这些数是否能被3整除?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探索了新知,而且激发了兴趣。

2、动手操作,提高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中“移多补少,使两者一样多”的应用题时,教师准备许多圆片让学生操作,从多的一行取几个移到另一行,使两行的圆片一样多。学生的操作兴趣非常高,起初是笨拙地一个一个地移,然后就有学生发觉可利用求平均数以后来移,最后学生又发现了一种更简便的算法――利用求两者的“差”来移……,通过动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学生们学到了探索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巧设练习,增添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所以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教学比例应用题后,教师设计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3小时行138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看看谁想的方法最多,这时,同学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人人积极思考,竭尽全力寻找与众不同的解答

方法。

当同学们说出用归一法,倍比方法、方程、比例方法等解法后,教师接着说:“还有没有其他的解答方法,请同学们讨论讨论。”这时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同学举手回答:“也可以用分数的知识解答。把3小时看作占5小时的3/5,根据已知一个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式:136÷3/5。这样,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增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保持兴趣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已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获存”,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结果的: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知识,对分数有了初步的理解,请同学们回答本节课开始所提的问题。“一块蛋糕,爷爷吃了蛋糕的一半,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表述吗?当同学们回答:爷爷吃了1/2,爸爸吃了1/4,小明吃了1/8后,再追问:这块蛋糕还剩多少?谁吃的多?谁吃的少?为什么?当学生不能回答时,教师就说这些知识等到下节课学习之后就能明白,同学们先回去想想,看谁最聪明!

五、课堂评价,给予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愿望。只有当个人可能成功时,才会努力去奋斗。成功是兴趣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成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评价语言应充满感情。"你真棒,想法很独特,老师很佩服你。";"我们为他的准确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再动动脑筋,好好想想,你肯定能行!"。这种激励性的语言不仅能鼓舞学生的斗志,增强学生的自信,而且能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快乐的学习数学。

总之,小数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培德,《小学数学教师》.上海出版社.2012年4月15日

[2] 生炳松,《进学生有效学习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