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_0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_0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价一堂课,对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人通过教学实践,对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有以下几点新的思考:一、落实新课标理念是教学评价的出发点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之前的课堂教学相比,其关注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更多关注“怎么教”,现在则更多关注“怎么学”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课堂教学应着重关注课堂上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了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怎样。

如高中地理必修1《山岳的形成》一课教学,师生通过自制道具演示,观察分析岩石的受力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分析讨论山岳形成原理。

针对学生学习上的疑难,做了一个小实验,拿出细竹竿,手握竹竿两端向里不断弯曲,直致竹竿从中部折断,以此说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由此得出,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反而形成山岭,通过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情况的分析,从而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以上教学过程,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达到了“能学”、“会学”、“想学”的目标。

同样,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促进,学生思想的火花,只有在教师的点拨下,才能燃烧得更加旺盛。

二、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学评价的重点传统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论教”的评价,其评价结果主要作为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依据,评价内容主要围绕教师的活动展开,教学评价的关注点主要是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作用。

高中地理教师在新课程下的备课、授课、评价的实践与反思 (共40张PPT)

高中地理教师在新课程下的备课、授课、评价的实践与反思 (共40张PPT)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2014北京卷
工业革命在给英国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 的大气污染。1952年12月的伦敦烟雾事件震惊世界。 (1)分析气候对英国大气污染的影响。(10分)
英国地处欧洲西部,迎着盛行西风,污染物容易 扩散;年降水量丰富,季节分配较均匀,利于污 染物沉降;冬季多雾,雾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过 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 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 题
降水序号 1 2 3 4 5 6
降水历时(天) 2 4 5 2 2 2
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1、变化引领备课的视角 1-1 四变 1-1-3、学习内容变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框架 必修课程
自然地理 2学分
人文地理 2学分
地理科学基础 2学分
选修Ⅰ课程
区域发展 2学分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2学分
选修Ⅱ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
侧重自然方向 ·天文学基础 ·海洋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621.9.606:14:2006:14:20September 6,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6日星期一上午6时14分20秒06:14:2021.9.6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上午6时14分21.9.606:14September 6,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9月6日星期一6时14分20秒06:14:206 September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6时14分20秒上午6时14分06:14:2021.9.6

浅析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评价

浅析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评价

浅析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评价新课改的背景下,一名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师,不能再仅仅从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等许多传统的版块改善自身的教学质量,还要把教学评价这门教学艺术纳入到提高学生学习的队伍中来。

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的教学评价模式有三大类:一、诊断性评价;二、形成性评价;三、终结性评价。

本文,将就如何成功合理运用这三大评价方式以及有关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考四大方面,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的艺术来展开讨论。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艺术一、诊断性评价的教学艺术诊断性评价指的是在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之时,或者一段时期新的课程内容开始之时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评价。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俗称“摸底”。

教师可以采用小测试的方式对学生学习之前的现有水平进行测验。

目的是掌握学生的现状,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

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制定切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教学方式方法,做到灵活有效的教学安排,因材施教。

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充分了解这一评价方式,在刚刚接触学生的时候,出一些小的测试,考查学生的地理水平。

这些试题不宜过难,因为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水平和基础能力。

一旦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一评价方式,教师就能够启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相反,如果试题过难,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使学生对地理这门功课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教师的出题应当认真、准确、富有技巧性。

二、形成性评价的教学艺术我们常常说,教师在传授具体高中地理知识之前既要有战略性的规划,也要有适应性的策略。

所谓战略性的规划,就是宏观的全面的全局性的视角下对课程知识的总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安排。

而适应性的策略就是在战略性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与时俱进,随机应变。

形成性的教学评价就是一种适应性策略。

在教学的中途,我们给学生安排一些小的测试,测试的内容是前一时期刚学过的知识。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清楚学生们的掌握情况。

地理课例评价

地理课例评价

地理课例评价
地理课例评价是对一节地理课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的评价。

以下是进行地理课例评价时,可以关注的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评价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准确,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能够联系实际,是否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

2. 教学方法:评价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教学过程: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流畅,各环节的衔接是否自然,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教学效果: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否有信心和能力继续学习地理。

5. 教师素质:评价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态度、语言表达、课堂管理能力等方面,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是否良好。

在评价地理课例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口头反馈法等。

同时,评估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思考和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思考和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思考和探索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林霞【内容摘要】新课程新理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是保证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课堂教学评价则是一种有效的管理行为。

究竟用什么标准衡量现代中学地理教学?怎样科学地分析和评价一节地理课?下面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进行探讨:一、评教学目的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教学目的包括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

教学大纲对于学生应该“识记”、“理解”、“应用”的地理知识;应该“初步学会”或“学会”的基本技能;应该“懂得”、“受到”、“树立”、“形成”的思想教育,都作了具体说明。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要超纲,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要达不到大纲的要求,造成学生知识的缺漏。

2.教学要求适当,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教学要求。

学生素质好,要求可适当高些;学生基础差,要求可适当降低,同时兼顾优秀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都有收获和提高。

这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衡量一节地理课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

教学目的决定着授课的方向,贯穿全课的始终,全课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因此通过教师课堂地理教学活动的安排,可看出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适当。

二、评教学内容和结构1.教学内容系统、科学、无知识性错误。

教师对地理教材内容应该了如指掌,明确教材中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本节课教材在全章节的地位与作用,对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的关系能理顺并融会贯通。

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与大纲和教材内容相符合。

如果教师知识水平太差,在课堂上信口开河,那么或多或少会出现知识性错误,这是绝不允许的,也是最忌讳的。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价一堂课,对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案例谈谈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视角。

一、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程度理念是行为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之前的课堂教学相比,其关注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更多关注“怎么教”的问题,现在则更多关注“怎么学”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在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中,教师要把新课程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中,体现在教学行为中,高中地理新课程先进的理念,要靠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去实现、去完善。

因此,我们在评课时,应以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为视角,审视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程度。

1.学习目标多元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

因此,我们应着重关注课堂上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经历了过程、掌握了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怎样。

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调查厦门翔安火炬产业区,以乡土地理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在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的成因,分析工业分散和工业的地域联系,联系实际分析世界上众多“工业城”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原理,进而让学生比较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不仅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通过对工业联系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观点,有利于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加强了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本节课由“一维的知识性目标”拓展为“丰富的三维目标”,突出了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不仅解决了“怎么教”、“教什么”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

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一、一般性的教学评价1、评教学目的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教学目的包括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

教学大纲对于学生应该“识记”、“理解”、“应用”的地理知识;应该“初步学会”或“学会”的基本技能;应该“懂得”、“受到”、“树立”、“形成”的思想教育,都作了具体说明。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要超纲,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要达不到大纲的要求,造成学生知识的缺漏。

(2)教学要求适当,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教学要求。

学生素质好,要求可适当高些;学生基础差,要求可适当降低,同时兼顾优秀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都有收获和提高。

这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衡量一节地理课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

教学目的决定着授课的方向,贯穿全课的始终,全课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因此通过教师课堂地理教学活动的安排,可看出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适当。

2、评教学内容和结构(1)教学内容系统、科学、无知识性错误。

教师对地理教材内容应该了如指掌,明确教材中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本节课教材在全章节的地位与作用,对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的关系能理顺并融会贯通。

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与大纲和教材内容相符合。

如果教师知识水平太差,在课堂上信口开河,那么或多或少会出现知识性错误,这是绝不允许的,也是最忌讳的。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但在使用教材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使用力量。

一节好课应该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化易、关键抓住。

对重点内容,分析时要“点”透,练习时时间要给够,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掌握得准确、牢固、熟练。

对难点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举出实例,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比较容易接受。

精编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

精编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

气象、4.7 演示三圈环流
4
气 候 4.8 系 列 4.9
利用季风活动演示仪演示季风活动 演示冷锋天气
活动 4.10 演示暖锋天气
4.11 气旋的演示
4.12 反气旋的演示
4.13 调查家乡大气污染状况 4.14 湿度的观测
4.15
5.2 模拟密度流与补偿流
14
高 中 地 理 活动 项 目
编 号
地理 活动 序号 地理活动项目
类型
1.1 观察星空
1.2 天球仪的演示
1.3 观察流星和彗星
1.4 利用活动星图观测恒星、行星及认识星座
1.5 观察月面
1.6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1.7 利用三球仪演示地月日三球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地 球 1.8 当地太阳能利用方式的调查
12
2、多元智能评价观
多元智能教学评价基本特点: (1)关注“你的智能类型是什么” (2)由单一走向多元 (3)情境化 (4)展示个人多元智能
13
探讨几个问题
新课程实施后的评价应该怎么样推进? 评价与教学方法究竟如何统一? 新课程之后的考试与评价的方向如何? 考试与评价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如何?
7
人文 7.1 作物熟制、种类与气候资源关系的调查
地理
系列 7.2 调查澳门填海造陆的情况与土地面积的变化
活动 7.3 调查家乡有那些气象灾害并采取那些措施
7.4 7.5 7.6 7.7 7.8 7.9
7 . 10 7 . 11
当地某农业生产基地区位条件的调查 调查当地绿色食品情况 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 当地某工厂区位条件的调查 居民采光问题的调查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3
新课程取得从 教育观念、教 育形式的诸多 革新!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6(课程评价)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6(课程评价)

(二)关于学习评价的反思
• 以往的学习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 视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 实践的功能。 • 长久地为了考试而学习,这种做法会逐渐消磨 掉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 用分数这把尺子简单划一地评价所有学生。以 细小的分数差异来确定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 不符合实际情况,造成不公正评价。 • 不恰当的学习评价方式是造成“学习困难学生” 反复失败的重要原因。它压抑了一大批本来可 以学得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破罐 子破摔”,有的学生甚至向相反方向发展。
(三)地理学习评价观的转变
• 评价目标多元化 :诊断达标程度、促进学生的 发展、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不仅仅把给学 生划等分类、甄别和选拔学生作为根本甚至唯 一的目的 。 • 评价内容全面化:全面关照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参与探究活动的情况、地理方法掌握与 运用水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 评价方法多样化 • 注重学生参与学习评价。 • 着眼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五)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
1.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 2.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 动的水平; 3.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 文特征的理解水平; 4.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1.关于解决地理问题能力与过程的评价
提出地理问题能力的评价: • 评价要点: 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即是否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提出可能 通过探究解决的问题,是否领会提出问题的途 径和方法; 对信息的利用: 对信息的利用:即评价学生是否能有效地利用已 知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的质量:即所提出问题是否合理、是否完整、 是否新颖,广度与深度如何等。 • 评价方式 :观察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分析学 生提出的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视角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视角

城市的中心、重心和邻接、门户位置
• 这是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 系来区分的。 • 中心位置: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则城 市与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 包括位于一个国家中心位置、位于某一 区域中心位置的城市。 • 重心位置: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区几何 中心,地区重心位置。
线状要素
• 重视描述其空间延展特征:如走向、流向及其 影响。 • 案例: • 科迪勒拉山系位于美洲西部,其南北走向的空 间延展特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 欧洲西部山脉集中分布在南部,其东西走向的 空间延展特征,对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的形成作用很大。 • 长江大致位于我国中部,长江干流东西走向, 支流南北走向的空间延展特点对中国沿海与内 地、南方与北方的空间联系影响极大。
案例:全球的大尺度
• 在全球的大尺度水平上能够清晰区分对 象单元的要素就是气候。在这个尺度上 土壤和植被分类是以气候为指导原则的, 所表现的单元就是“地带”。与之相对 应,在地带内由地貌等其它因素所造成 的对地带内一般特征的偏离就是非地带 性。
事物的形状归纳─地理空间的“分类”示 例
• 地球的圈层结构是对全球尺度地理事物的形状 归纳。 • 北美洲三大南北纵列带是对区域地形形状的一 种归纳。 • …… • 对教学的启示:学生学习了地理,应该对地理 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形状、空间排列方式有一种 敏锐的觉察能力;应当教会学生按不同的参照 系对“空间形状”进行归纳。
地理空间的“等级”示例
• 地球尺度─不同尺度的区域 • 同一类型区域亦有尺度大小之差异:如同是热 带沙漠气候,撒哈拉大沙漠与卡拉哈里沙漠尺 度大小不一。 • 对教学的启示:学生学习了地理,应该对区域 的尺度的大小有一种敏感性;懂得划分不同的 区域,是认识地球环境的复杂性一种方法;应 当教会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认识所学习的地方。 (请您举例)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评价

交流过程
交流是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重 要方式。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小组内部交流,小组之 间交流,还需要师生之间的交流。交流内容既包括地 理学习内容本体,也包括学生的观点、体会和对他人 的评价。
交流会使地理信息得到有效提取,正确筛选,去伪存 真,去粗取精,优化组合,科学建构,既掌握了知识, 又学到了别人的思想方法、观念意识,在反思自我和 欣赏他人的同时提高认识,增强自学能力。为此,关 注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是否获得了充分交流的机会,是 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性
新课程提倡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 同时也重视提高学生活动对学生素质发 展的有效性。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活动的 发展性,应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评价学生的识读活动 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 评价学生的合作活动 评价学生的反馈活动
评价学生的识读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读教材、课外补充材料、案例、 地图、图表等识读活动,是地理自学的常见活 动之一。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根本目标是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地理教学评价 也应以“评学”为主,而不是以“评教” 为主。
本章主要谈如何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 果,来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
第一节 评价学生认知的科学性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发展是地理教学的 基本任务,而不是全部任务。地理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要达此目的,学生必须经历科学的认知 过程,是地理教学评价关注的重要方面。 地理学习的认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 方面。感知—记忆—思维—尝试—交流
尝试过程
所谓尝试就是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体验、试验 等各种方法,来达到某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尝 试过程包括利用一切感觉器官、思维方式、工 具、手段,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以及到社会 从事的实践活动。 新课程提倡通过尝试进行学习,所以,教学评 价要观察学生是否经历了发现、探究、合作、 实验、模拟等尝试过程,是否采取了加深感性 认识,增加亲身体验的尝试性地理学习方法。

建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几个基本视角

建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几个基本视角

是有效问题 ,前者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思维 的兴趣 , 后者超出 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 ,会挫伤 学生
思维的积极性。要使问题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问题
的设计要以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为基础 ,设计的
问题应该具有开放性 、梯度性 ,不单要有针对学习 目 标
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有明确具体答案的问题 ;还 要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涉及更广泛学科知识 、 需要探究解决、与学习 目 标相联系 、有一定难度的开放 性 问题 。如 :学习完鲁尔区的兴衰 以后 ,可以设计这样
“ 生 ” 不 是 否 定 教 师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主 导 地 惟
态化 ,用出个性化风格和特点 ,实现从 “ 教教材”到 “ 用教材教 ”的转变 。其次,鼓励师生在互动 中即兴 创造 。在课堂教学 中 ,教学 内容不该是封 闭和预设好
的,应开放地纳入教师 、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
1 惟 学 ”视 角一—— 教 学 内容 由师 生共 同创 .“
生 、 开 发
地 理 高效课 堂 中 ,教 学 的 内容 不再仅 仅 来 自教
材 ,它还来 自生活 、学生的经验 、科学发展的最前沿成
高中地理
平 ,并且在积极思维的活动 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 惟 学 ”视 角三—— 学 习方式 强调 自主 、合 .“ 作 、探 究 学 习方式 的转 变是 实施 地 理高 效课 堂 的显著 特 征, “ 自主 、合作 、探究”是地理高效课堂学习方式所 提倡 的核心特点 。在课堂教学 中,自主学 习表现为学 生 喻快地 、 觉地、独立地学习,是一种真正有意义的 学习,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 留给学生充分的 自主学习
献计献策 :1 )根据所给图文资料 ,分析我国辽中南工 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2判断辽中南工业区位选择的主 ) 导 因素是什么? 比较辽中南工业 区和德 国鲁尔区的区位

分析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学习评价新思路

分析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学习评价新思路

分析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学习评价新思路高中地理学习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学习评价要求从学科本身特点、学生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等方面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综合性评价和个性发展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1. 强调综合性评价。

传统的地理学习评价往往偏重对学生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测试,新课标下的评价要求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2. 注重实践评价。

地理学习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新课标要求将实践评价作为地理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地图解读、模拟实验等方式评价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 个性化评价。

传统的地理学习评价往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新课标要求采用个性化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和特长,鼓励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发展个人兴趣和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

4. 多样化评价方法。

新课标要求地理学习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工具,不仅包括传统的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方式,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调查、数据分析、GIS技术等,增加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5.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要求地理学习评价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可以通过作业评估、学习档案、学习反思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评价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评价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先后六次颁布了六套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

不断修订的教学大纲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地理教育思想和社会要求。

最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在新时期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理论纲领性文件,它在课程理念、评价机制、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与现行地理教学大纲有较大的不同,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一、《课程标准》体现了最新的教育理念1.《课程标准》依据情感心理学的教学论思想和罗杰斯的“人本化教学”思想,取代了赫尔巴特的“学科三中心论”。

在基本理念方面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思想,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共同发展;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设置课程目标,以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

2.《课程标准》基于布鲁纳“认知结构教学理论”的发展观,淡化、粗化具体知识内容,强化、细化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倡导以技能和能力培养的详尽要求或建议带动地理知识的学习,特别倡导探究式学习和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致力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构建,以形成学生终生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改变现行教学大纲过分注重教师“教”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弊端,转而注重师生互动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教育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教育思想具体化。

3.《课程标准》突出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地理学科特点,既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

充分发挥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综合优势,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原理为基础,以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对象,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的支撑下,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地理课程。

4.《课程标准》大幅度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7个选修模块给了学生很大的课程选择空间。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从以下几个基本视角剖析和综合评价:
一是从内容视角评价,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重视数字思维能力的培养,把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从总分解为“大单元”和“小单元”,把地理问题从全局拆分为地理要素,用多种形式融入中学生日常生活,使学生在解决地理实际问题中不断得到拓展和加深。

二是从教学方法视角评价,新课程改革注重探究式的教学,通过增设实验、案例分析、语言训练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深入地理内容,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是从学生反馈视角评价,新课程改革贴近学生生活,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生由此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让他们获得及时反馈。

四是从教学效果视角评价,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通过媒体与现实结合的课堂教学,从技术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地理课程的发展,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受到学生和老师的一致肯定。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新授课)评价标准
学校
执教人
班级
日期
课题
课型
评价维度
评价要素及要求


评课层次
得分



差教Biblioteka 师行为评价教学
目标
10分
符合课标要求,易操作、能达成,符合学生实际,并贯穿落实在教学全过程
5
5
4
3
2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关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
5
5
4
3
2
教学
内容
6
4
总分
评 委
( 号)
简评
5
5
4
3
2
教学方法有新意、启发性、激励性,指导学生及时、灵活、有效地学习。恰当和正确运用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有特色
5
5
4
3
2
重视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以人为本,及时有效,区别对待,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互动性评价为辅。
5
5
4
3
2
教师素养10分
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并能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5
5
10
10
8
6
4
能主动、积极提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提出的问题具有个性、有价值和创造性。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问难
10
10
8
6
4
目标达成10分
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课后检测教学效果
10
10
8
6
4
教学特色10分
有一定的教学组织创新行为,具有高效的教学措施

高中地理备课的效果评估方法

高中地理备课的效果评估方法

高中地理备课的效果评估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备课过程中,效果评估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有效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备课的实际效果,并对教学策略进行及时调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几个关键的评估方法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学生反馈是最直接的评估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或课堂讨论的方式,收集学生对地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意见。

这种反馈不仅能够揭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还能反映出备课中的不足之处。

通过分析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明确哪些教学内容或方法需要改进,从而提升课堂效果。

其次,课堂表现分析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问题解答情况以及小组活动的表现,来评估备课的效果。

高效的备课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参与。

如果观察到学生对地理内容的反应冷淡或难以理解,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备课的内容和方式。

此外,测试与作业成绩的分析也是备课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学生测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如果测试结果和作业表现普遍较差,说明备课可能存在不足之处。

这时,教师应当审视教学计划中的重点和难点,并调整相应的备课策略。

进一步来说,同行评估也是一种宝贵的评估方式。

通过与其他地理教师的合作,教师可以获得关于备课效果的外部视角。

同行评估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备课中的盲点,提供改进的建议和策略。

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也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最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分析同样不可忽视。

教师应当定期对照课程目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技能发展。

如果发现学生在某些目标的达成上存在困难,可能需要调整备课策略,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高中地理备课的效果评估需要综合运用学生反馈、课堂表现分析、测试成绩、同行评估以及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等多种方法。

通过系统地评估和反思,教师能够不断优化备课内容和策略,提升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谈地理评课的几个角度

谈地理评课的几个角度

2012-09百花园地积极参加评课活动,对于提高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交流与互动,可以了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风气;其次,参与评课活动,可以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进行诊断,激励地理专业发展;再次,可以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进行理性分析,进行教学研究;然后,可以促进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落实,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最后,可以对中学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和考核。

一、从教学基本功角度评课新教师、中青年教师经常进行公开教学,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要加强课堂教学基本功,有时候还要比一比课堂教学基本功。

其实,我们评课时完全也可以从执教老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角度切入进行评课。

一般的,中学教师的基本功有共通的地方。

如,教学设计、语言表达、课堂组织能力、板书等等。

例如,有些老师懂得用手指来表示:地球自转时,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是如何产生偏向的。

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很容易就能判断出物体水平运动时往哪个方向偏。

地理老师还有自己的基本功,那就是地图能力。

地图能力中有板图能力、读图能力,还有指图能力。

二、从教学标准角度评课从教学标准的角度进行评课,包含三种含义:一种是从比教材高一个级别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来评课,一种是从执教教师制订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来评课,还有一种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评课堂教学目标本身。

从课程标准的角度进行评课,着眼点比较高,要求评课者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比较熟悉,能够将执教者实际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进行比较。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进行评课,参与评课者应该在听课前,要对课程标准进行熟习与研讨;在听课时候,身边备有课程标准摘要;在评课的时候则回顾一下有关的课程标准,让参加评课的老师有所共鸣。

一般情况下,执教教师不会照搬照抄课程标准来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往往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状况、教学环境、自己对教学资源的组合、自己对教材的处理来制订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这也是教师智慧和创造能力的表现。

如果有的执教教师事先没有准备教学目标,评课教师也可以与执教教师进行前期沟通,让评课教师更好地理解执教教师的意图,便于大家沟通。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以必修一“地球的表面形态”为例2014171400张建新一、引言地理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地理教育目标,运用多种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手段来系统地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对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对象、过程以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决策服务的过程。

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从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出发,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是“发挥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学评价要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评价形式多样化。

科学合理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有助于地理教师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技能,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完善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发展。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现状是在长期“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形成的,基本上还是适应“应试教育”需求的那种传统的评价方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因此,探讨地理课堂教学评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而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应是地理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

二、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的标准1、地理课程标准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并不难,难在要使课程标准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依据。

事实上,这次课程改革的诸多理念都凝聚在标准上,如果在评价和标准之间迟迟不能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将使我们的评价和标准都无所依托。

因此,地理课程标准应作为地理教学评价最基本的依据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修一中“地球的表面形态”这一节提出如下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表述,是对地理学习达到预期结果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价一堂课,对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案例谈谈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视角。

一、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程度理念是行为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之前的课堂教学相比,其关注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更多关注“怎么教”的问题,现在则更多关注“怎么学”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在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中,教师要把新课程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中,体现在教学行为中,高中地理新课程先进的理念,要靠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去实现、去完善。

因此,我们在评课时,应以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为视角,审视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程度。

1.学习目标多元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

因此,我们应着重关注课堂上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经历了过程、掌握了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怎样。

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调查厦门翔安火炬产业区,以乡土地理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在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的成因,分析工业分散和工业的地域联系,联系实际分析世界上众多“工业城”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原理,进而让学生比较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不仅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通过对工业联系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观点,有利于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加强了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本节课由“一维的知识性目标”拓展为“丰富的三维目标”,突出了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不仅解决了“怎么教”、“教什么”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

2.教材内容灵活地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和引领者。

在新课程标准统一规定下,对所使用的教科书,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取舍、补充、完善,将教材内容情境化,静态知识动态化,树立“课本就是一个范例”、“整个大千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的意识。

例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节中,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厦门翔安火炬开发区规划布局图,创设问题情境:这种布局是属于哪种工业联系?这样,联系具体区域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厦门翔安这片极具发展前景的土地也是学生迫切想了解的,很容易激发学习欲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又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节导入新课时,教师借助课件展示《厦门市入口发展报告》等资料,同时设问“资料中前面部分提到2005年厦门市人口出生率为1.05%,死亡率为0.45%,自然增长率为0.6%;后面部分又称2005年厦门市人口增长率为1.63%,这前后两种说法有没有矛盾,为什么?”联系厦门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人口的空间变化”。

以上案例,教师将教材知识结合本地案例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体现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理念。

3.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自由探究创造空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并认知事物,亲自探索并发现结论或规律,并在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中,感受到课堂教学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使地理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例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节中,教师创设如下活动情境:某人祖传糖果和糕点制作手艺,听说世界上有很多钢铁、汽车生产而形成的“钢城”、“汽车城”等,于是此公狂言要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发展建成“糖果城”、“糕点城”,你认为可能吗?试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

通过对该问题的讨论,师生共同得出工业地域的形成按发育程度分为:①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②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以上案例教师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利于学生对工业地域的成因这一重点问题进行剖析。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演绎与归纳的结合,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使之经历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4.关注学习过程“体验”、“经历”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倡导的亮点理念。

地理课堂评价关注的不仅是教师的行为表现,更重要的是学生内在的体验和内在的体验方式,表现在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表达,用手操作,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例如,讲到“大气的受热过程”这节时,教师把地理实验引入地理课堂,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大气环流”地理实验。

实验方案:实验材料:一个长约80厘米、高40厘米、宽40厘米的玻璃缸,一块胶合板(一侧开有一个小孔)或塑料薄膜,一小盆热水,一小盆冰块,一支弯曲的玻璃管,一小束松香,一个打火机,一块黑布,一块香皂。

实验步骤:①实验前,先在玻璃缸内壁用香皂轻涂一次,目的是防止热水放进去后在内壁凝结成水珠,影响实验效果;②用黑布遮住玻璃缸面向讲台的一侧,因为烟是白色的,这样的目韵是为了更明显地看到烟的运动方向;③把一小盆热水和一小盆冰块分别放人玻璃缸内的两侧,迅速在缸顶盖上胶合板,小孔对着装冰块的小盆;④点燃松香,让松香烟通过玻璃管慢慢流进玻璃缸内;⑤观察松香烟的运动方向;⑥作图:根据实验结果画出松香烟的运动情况。

课堂实施过程: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动手做热力环流模拟实验。

在实验的基础上,让两位学生代表本组上台画出松香烟的运动情况,其余同学在纸上画出,然后对台上同学的作图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其运动原因。

接着,教师进行点评并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再深入到“高度、气温、气压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的具体体现——城郊风、海陆风、山谷风的做图方法和实际应用。

实验设计意图: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而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受热不均产生大气运动的一个重要原理,其应用性广,故确定为重点。

通过设计参与式实验,能够让学生有效剖析重点、掌握重点,也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实验时,需要精细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松香烟的运动情况;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培养分析和表达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二、落实教学策略的程度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它不仅仅包括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法,还包括教师解决问题情境的行为、教师对班级的管理行为等。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及落实程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作为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评价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策略的运用,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认知水平现状,求真务实,追求有效。

当前,高中地理新课程在落实教学策略方面,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讲实效情境创设的功能主要是教师作为好课的幕后策划者,其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都有一种探究新知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动,使他们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

教师创设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隐含着学科内涵。

例如,讲到“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教师针对研究课题“洋流对海洋航运和海洋污染的影响”,分设6个子课题:①请在世界空白地图上绘出哥伦布两次跨越大西洋的路线,并标注经过的洋流名称。

②请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为什么冬季出发,夏季返回。

③请指图讲解: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的航行路线、沉没地点及惨剧发生的原因。

④请在空白图上绘出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路线,并分析原因。

⑤南极大陆土生土长的企鹅,体内因积聚了DDT农药而死亡,请你帮助查找证据、指认凶手。

⑥1991年爆发海湾战争,大量泄漏的原油危及我国和日本沿岸的渔业生产,对虾量锐减、贝类养殖几乎瘫痪,请你协助查找原因。

以上案例引入历史事件等材料,创设诱人思考的问题情境,不仅考虑到了问题情境的现实性,而且考虑到了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目标达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载体。

因此,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效的。

2.合作学习抓落实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应避免放任、随意和低效,要加强指导,让学生学会交流,做到小组安排合理、分工明确,讨论学习时间适度,学习内容有价值,交流方式、学习结果有反馈。

只有这样,才能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例如,讲到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时,教师把全班分成4组,每组担任一个角色,即农业部门、企业老板、政府部门、普通市民,讨论如何开源与节流,合理利用水资源。

每个小组确定好本组的小组长及发言人,通过小组的交流与研讨后,教师依次请各小组发言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各小组发言实录:农业部门:改变灌溉方式、采用滴灌、喷灌;改变化肥的功能与结构;种植耐旱植物……政府部门:可以适当提高水费;建设水利设施;开发新的水资源,如海水淡化……企业老板:进行污水净化,再利用;用化学方式净水,合理分配水的使用,不能滥用水……普通市民:一水多用;节约用水;邻里之间交流节约用水的方法……在各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展示材料,如北京市节水措施视频、“南水北调输水路线图”等,及时组织小组间的交流与研讨,对学生所提出的观点进行总结升华。

3.体验活动重提升高中地理新课程重视活动的开展,这是针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弊端而提出来的。

地理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体验,同时也不能忽视结果。

过程固然重要,但过程是为结果服务的。

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应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到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学生经历活动后,需要教师引导,组织学生概括、总结,说说活动的收获,特别是地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原理等,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

例如,讲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教师开展以下游戏活动:请25位同学作为24个时区(东12区、西12区各一位同学),一位同学作为地轴,这25位同学围绕着这位同学转动,演示地球自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