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新课标解读

高中地理新课标解读

• 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 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情感 、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合应该具有的 感情体验;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具有的一种对 周围事物、事件的态度的形成;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结 束后应该具有的对周围经济利益、金钱的看法。这是课堂 教学改革的新成果。
2、课程基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念
• • • • 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课程的内容理念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课程的设计理念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课程的学习理念 4.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课程的 技术理念 •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课程的评价理念
3、设计思路
(二)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
• 1、知识经济 • 2、国际基础 • 3、我国素质教育改革
地理课程目标缺乏完整性
地理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
二:《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性质、设计思路理念 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 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 完成课程的目标以及措施建议
• (一)前言部分 • 1、学科性质 第一、综合性。 第二、地域性。
本讲框架
• 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 • 二:《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 • 三:传统地理课堂PK新课标下的地理课 堂
一:高中地理课程改革
• (一)地理课程的类型 • 1、从地理课程的实施来区分: • 选修:概念、目的、主导价值 • 必修:概念、目的、主导价值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最新)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最新)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最新)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实践。可以采用问题导学、小组合作、课堂互动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2.加强实践性教学: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性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技能。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环保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实践能力。

3.重视课堂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赛、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4.结合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地理知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和记忆。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

5.注重情感教育:地理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可以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环境意识、人口意识等。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情境创设等方法,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样,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地理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例如通过地震、台风、干旱等案例来学习地理灾害、地理环境等知识。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程性质和理念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高中地理课程是与初中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课程。开设高中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备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提高生命品质为目的,他首次将生命的感受、生命的品位、精神境界作为教育的目标,是地理教育人性化的回归。

基于以上课程目标,新版地理课程标准与03版课程标准相比,变化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课程理念的变化: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内容、地理课程结构;并以地理核心素养为纲更新了教学内容、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倡导培育和创新地理学习方式、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同时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均做了调整。

二、地理核心素养

1、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三个维度来表述地理课程目标,是对同一学习目标,同一学习个体从不同维度的测量标准,但无论从哪个维度要求和测量,培养人,培养有正确的人地观念、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的人是最终目标,所以,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三维目标的升华和概括。

2.什么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地理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那什么应该成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呢?回归地理学科本身来看:地理学的本质是人地关系,综合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特点,地理实践是地理学习的特色。所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成为地理课程目标中的共同素养、关键少数素养和高级素养。也成为在学生学习的时间有限内,需要最重要进行培养的素养。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

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价一堂课,对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案例谈谈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视角。

一、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程度

理念是行为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之前的课堂教学相比,其关注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更多关注“怎么教”的问题,现在则更多关注“怎么学”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在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中,教师要把新课程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中,体现在教学行为中,高中地理新课程先进的理念,要靠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去实现、去完善。因此,我们在评课时,应以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为视角,审视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程度。

1.学习目标多元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因此,我们应着重关注课堂上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经历了过程、掌握了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怎样。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调查厦门翔安火炬产业区,以乡土地理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在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的成因,分析工业分散和工业的地域联系,联系实际分析世界上众多“工业城”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原理,进而让学生比较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不仅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通过对工业联系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观点,有利于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加强了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本节课由“一维的知识性目标”拓展为“丰富的三维目标”,突出了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不仅解决了“怎么教”、“教什么”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

高中地理学习评价初探

高中地理学习评价初探

高中地理学习评价初探

作者:卞兆根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3年第08期

传统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存在着很多弊端,其在学习诊断、反馈、调节、矫正等方面的功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应树立科学的学习评价观,构建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

一、目前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存在的弊端

高中地理学习评价是高中地理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虽然在基础教育学习评价体系上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现在的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还存在很多弊端。

1.评价对象被动。现行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过分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作用,忽视了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参与性,导致学生对评价产生了一种应付、厌恶、排斥、恐惧、逃避,甚至欺骗、弄虚作假的消极态度和不正当行为。

2.评价标准机械。现行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是用一个标准去评价、要求所有的学生,过分地强调评价的共同性及普遍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特征和个体差异,忽视了评价对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方法单一。现行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过分注重定量评价,如试卷测试打分评价,忽视了许多有效的定性评价方法,如学生自我评价等。

4.评价重心偏离。现行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过分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情感的评价,忽视了对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这些能力的形成性评价。

5.评价功能失调。现行高中地理学习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了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的功能,如过分关心考试分数,而没有对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解决。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多元化评价设想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多元化评价设想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多元化评价设想

摘要:地理新课程主张构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其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重中之重。本文将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多元化评价

设想,根据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情况详细分析,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广大教育

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多元化评价

高中地理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采取合

理手段加以实践,要通过适宜的途径让课程活动顺利推进,以便实现阶段性目标,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总结阶段,主要是对学生学习价

值进行分析的评估活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结合现阶段高中地理的教

学情况分析,很多教师将教学评价侧重点放置于结果上,却很少重视过程评价,

采取的评价方式也体现出单一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阻碍了高中地理教学

的整体进程。

一、高中地理多元化评价重要性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到实验、调查和考察等多个研究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是提升他们综合能力的关键。为了更好的评定学生

学习情况,一般是采取合理的评价方式加以分析,由此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

度和运用效果,使其在查漏补缺中不断进步。考虑到教学评价具有主体多元性、

要素综合性等特征,所以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看重多元化评价思路,促使学生在接

受针对性评价时能够强化学科素养。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多元化评价思路

(一)评价思路多元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更加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也应从这样

的角度出发,探索出更加合理的途径开展评价活动,让学生在接受多元化评价的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课程教学 >>

142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沈 见

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新课程标准得以全面的落实和推进,对于学生学科思维和素养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为例,全方位解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并深度的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和作用,开发教学资源,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身心轻松的掌握地理课程的特色,更好的助力学生,引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密切关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为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和概念,做好铺垫。

关键词: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的各个层面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全新的教学内容,能够促使一线教育者积极的改进教学思维,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结合起来,并进行有机的统一,促使学生理解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得以全面的提升,真正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找到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确保学生深深地陷入到课程的研究和分析之中,从而为学生的不断成长和进步,铺设一条正确的道路。作为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征,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为行动指南,不断地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漏洞,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与学生携手攻克难关,全面发展学生的地理素质,从而为高中地理学科的可持续运行奠定基础。下面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背景,就如何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如下阐述和说明。

一、创新自主模式,发展学生的主动能力

一直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上,忽略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进步,其动手能力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尤为被动,不敢越雷池一步,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领域,理解知识的能力浮于表面,一旦面对没有接触过的问题,往往就不能成功的找到突破口,这样的教学状况,长此以往下去,将不利于新课程标准的推进,更无法切实有效的改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质量更不能得到提升。而学生自主学习是学习效率提升最直接的方法,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倘若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的地理教学工作将难以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教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前,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目的,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保证最优质的课前预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人口众多的地区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过多人口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地理问题,进而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

地理教学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学是空间科学,它研究的是地球的空间分布和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地图、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空间的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地实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探索,加深对地理空间的认识。

其次,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地理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研究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探讨和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另外,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地理学是一门较为抽象和复杂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

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展示地理现象的真实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变化。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互动来深入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一、一般性的教学评价

1、评教学目的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教学目的包括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教学大纲对于学生应该“识记”、“理解”、“应用”的地理知识;应该“初步学会”或“学会”的基本技能;应该“懂得”、“受到”、“树立”、“形成”的思想教育,都作了具体说明。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要超纲,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要达不到大纲的要求,造成学生知识的缺漏。(2)教学要求适当,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教学要求。学生素质好,要求可适当高些;学生基础差,要求可适当降低,同时兼顾优秀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都有收获和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衡量一节地理课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教学目的决定着授课的方向,贯穿全课的始终,全课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因此通过教师课堂地理教学活动的安排,可看出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适当.

2、评教学内容和结构

(1)教学内容系统、科学、无知识性错误。

教师对地理教材内容应该了如指掌,明确教材中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本节课教材在全章节的地位与作用,对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的关系能理顺并融会贯通。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与大纲和教材

内容相符合.如果教师知识水平太差,在课堂上信口开河,那么或多或

少会出现知识性错误,这是绝不允许的,也是最忌讳的.

地理课堂教学观察评议

地理课堂教学观察评议

地理课堂教学观察评议

地理课堂教学观察评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议:

1. 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 观察教师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合理设计和组织地理课程内容。教师是否能够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提供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观察教师是否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讨论、实地考察、多媒体教学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是否能够合理地运用教具和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性: 观察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教师是否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同时,教师是否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4. 教学环境和氛围: 观察地理课堂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教室布置是否舒适整洁,是否有足够的教学资源和设备。教师是否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思考。

5. 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能力: 观察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教师是否能够以身作则,充满热情和耐心地对待学生。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教学情境。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观察评议,可以对地理课堂的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新地理课程标准下的地理视角

新地理课程标准下的地理视角

2012-04新视角

一、地理视角及其意义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东北师范大学袁孝亭教授曾说过:“有地理素养的人采用地理的视角和方法解决问题,做出决策,能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世界;有地理素养的人对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衡量学生是否具有地理素养的重要标准是看学生是否形成了地理视角。

地理视角是指地理学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之一,也是地理学独立性的基础和地理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

美国1994年出版的《面向生活的地理:国家地理标准1994》中将地理教育的目标确定为培养“地理上见多识广的人”,而学科知识、技能和视角正是地理教育的三个组成部分。美国科罗拉多州地理课程标准,将“以地理视角对问题、过程和事件做出评价,并做出决策和报告”作为一个地理上见多识广的公民应该能够掌握的三个目标之一。目前培养学生地理视角已成为美国、日本等国外地理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地理教学正由注重改善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转向强调地理科学观念的培养。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地理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一直处于一种偏低的状况,就像德国著名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所说的“象小媳妇似地受到歧视”那样,“不能和语文、数学甚至不能和历史及自然科学平起平坐,而必须在楼底下当杂役”,中学地理教学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过于强调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的培养,未重视学生地理视角和地理素养的培养,使得地理学科在学生成长中没能体现和发挥出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影响了地理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地理课评价标准

地理课评价标准

地理课评价标准

1. 学科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对于地理学科中的知识点是否全面掌握,是否能够清晰地

回答相关问题,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2. 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地理概念和

原理解读地理现象和问题,是否能够能够进行地理实地调查和研究。

3. 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与地理相关的问题,是否能够采

用地理思维和方法,运用地理知识和工具进行问题解决。

4. 协作与交流能力

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合作研究和项

目实施,是否能够有效沟通和合作解决问题。

5. 创新与思维能力

学生是否具备地理思维,是否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思考和分析地理问题,是否能够提出独立见解和创新思路。

6. 地理素养

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程度,是否具备了解全球和国家地理事务的意识,是否具备知识更新和自主研究的能力。

7. 作业完成质量

学生对于地理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作业的规范性、准确性、内容详尽度等。

8. 课堂表现与参与度

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出勤情况、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等。

9. 考试成绩

学生在地理考试中的成绩表现,包括知识掌握的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10. 师生互动与教师评价

教师对于学生在地理课上的表现和进步的评价,包括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反馈、问题的提出、研究态度等。

以上是针对地理课评价的一些标准,根据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可以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地理学科能力和素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案例.doc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案例.doc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其意义,地方时、区时的应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及其意义;

2、通过让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验证结论等培养各种能力;

3、通过对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

1、对昼夜的产生,应先演示,可以用地球仪加发亮的灯泡(或手电筒)、多媒体动画、挂图、板图等。再设问:为什么会产生昼夜?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某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

个地球,亮的半球为昼,暗的半球为夜。那么昼与夜之间的界线叫什么呢?引出晨昏线概念。

2、晨昏线概念较抽象,应以教师讲解为主,11配上不同视图。首先明确概念:員、夜半球的分界线即为晨昏线,它是晨线和昏线的合称。晨线两侧为夜,东侧为民昏线两侧为員,东侧为夜。晨线和昏线的两端一定在极圈内。那么,晨昏线是固定的还是移动的呢?让学生思考,从而转入昼夜交替的学习。

3、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易得出结论:地球的自转。可进一步深入,公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用地球

仪或多媒体演示),再说貝夜交替的周期是太阳日,所以昼夜交替的原因应表述为山于地球的运动。什么是昼呢?引导学生得出:理论上能看见太阳。能否看见太阳怎样表述呢?引出“太阳高度角''概念。

4、对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高度的II变化、正午人阳高度,应用图示法(令条件的用多媒体动画)讲解。

首先要讲清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并强调太阳高度角总是小于等于90。,这样就能了解正午后的太阳高度角了。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关于地理教学的建议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关于地理教学的建议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关于地理教学的建议

一、引言

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档旨在阐述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

1.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地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思维和地理情感。具体目标如下:

- 理解并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 培养地理观察、调查、实验和论证等技能;

- 形成地理空间观念,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 增强对地理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2. 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将地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领域: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三、教学原则与方法

1. 教学原则

- 学生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 实践性原则:注重地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 启发性原则: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地理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因材施教原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2. 教学方法

-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地理研究兴趣;

- 案例教学法:分析真实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 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

1. 教学评价

地理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发展性、多元化,全面反映学生

地理新课标教学评要求

地理新课标教学评要求

地理新课标教学评要求

以下是地理新课标教学评要求的具体内容:

一、地理教育教学理念

地理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地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倡启发式、互动式、情境式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地理课程目标

地理课程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要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地理教学内容

地理教学内容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注重地理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强调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训练,适当引入新的科研成果,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四、地理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倡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地理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要遵循多元化、全面性、客观性、导向性的原则,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

六、地理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要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和丰富性,包括教材、教具、学具、图书资料等。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七、地理教师素质

地理教师是地理教育的关键因素,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建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几个基本视角

建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几个基本视角

献计献策 :1 )根据所给图文资料 ,分析我国辽中南工 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2判断辽中南工业区位选择的主 ) 导 因素是什么? 比较辽中南工业 区和德 国鲁尔区的区位
异 同点。3) 结合所给资料 ,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存在的 问题 ,参考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 ,为我国辽中南传统 工业区的改造献计献策。”在这一组问题中,通过铺设 “ 子问题”降低了问题的思维难度 ,学生在层层深入的 问题中积极思考 ,寻求相应的对策 ,提高了地理思维水
而 使 得学 生形 成科 学 的地理 思维 方式 ,达 到 事半功 倍 的
效 果
生不再是教材内容的接受者 ,他们实际参与了课堂教学
内容的创生与开发 。 2 惟学 ”视 角二——地理 问题设计有效、有梯 .“

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 , 是产生学习需要的根本原因 ,地理高效课堂重视对地理 问题的探究。 “ 一问百应”、 “ 一问无声”的问题都不
成分。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 ,当学生在 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 ,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信息 ,教
师此时发挥 自己的教学机智,把这些信息或体验整合到
教学中来 ,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学习 “ 主要交
通运输方式 ”这部分 内容时 ,笔者提出了一个 问题 “ 假 设你要从南京到武汉 , 以有几种方式 ?它们各 自的优 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基本视角

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价一堂课,对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案例谈谈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视角。

一、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程度

理念是行为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之前的课堂教学相比,其关注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更多关注“怎么教”的问题,现在则更多关注“怎么学”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在实施高中地理新课程中,教师要把新课程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中,体现在教学行为中,高中地理新课程先进的理念,要靠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去实现、去完善。因此,我们在评课时,应以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为视角,审视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程度。

1.学习目标多元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共融、分享体验、共同创造的完整的生活过程。因此,我们应着重关注课堂上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即是否获得了知识与技能,是否经历了过程、掌握了方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怎样。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调查厦门翔安火炬产业区,以乡土地理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在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的成因,分析工业分散和工业的地域联系,联系实际分析世界上众多“工业城”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原理,进而让学生比较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不仅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通过对工业联系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观点,有利于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加强了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本节课由“一维的知识性目标”拓展为“丰富的三维目标”,突出了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不仅解决了“怎么教”、“教什么”这两个层面上的问题,而且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

2.教材内容灵活

地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和引领者。在新课程标准统一规定下,对所使用的教科书,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取舍、补充、完善,将教材内容情境化,静态知识动态化,树立“课本就是一个范例”、“整个大千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的意识。例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节中,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厦门翔安火炬开发区规划布局图,创设问题情境:这种布局是属于哪种工业联系?这样,联系具体区域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厦门翔安这片极具发展前景的土地也是学生迫切想了解的,很容易激发学习欲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又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节导入新课时,教师借助课件展示《厦门市入口发展报告》等资料,同时设问“资料中前面部分提到2005年厦门市人口出生率为1.05%,死亡率为0.45%,自然增长率为0.6%;后面部分又称2005年厦门市人口增长率为1.63%,这前后两种说法有没有矛盾,为什么?”联系厦门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人口的空间变化”。

以上案例,教师将教材知识结合本地案例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体现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理念。

3.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自由探究创造空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并认知事物,亲自探索并发现结论或规律,并在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中,感受到课堂教学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使地理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例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节中,教师创设如下活动情境:某人祖传糖果和糕点制作手艺,听说世界上有很多钢铁、汽车生产而形成的“钢城”、“汽车城”等,于是此公狂言要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发展建成“糖果城”、“糕点城”,你认为可能吗?试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通过对该问题的讨论,师生共同得出工业地域的形成按发育程度分为:①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②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以上案例教师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利于学生对工业地域的成因这一重点问题进行剖析。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演绎与归纳的结合,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使之经历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4.关注学习过程

“体验”、“经历”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倡导的亮点理念。地理课堂评价关注的不仅是教师的行为表现,更重要的是学生内在的体验和内在的体验方式,表现在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表达,用手操作,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例如,讲到“大气的受热过程”这节时,教师把地理实验引入地理课堂,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大气环流”地理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一个长约80厘米、高40厘米、宽40厘米的玻璃缸,一块胶合板(一侧开有一个小孔)或塑料薄膜,一小盆热水,一小盆冰块,一支弯曲的玻璃管,一小束松香,一个打火机,一块黑布,一块香皂。

实验步骤:

①实验前,先在玻璃缸内壁用香皂轻涂一次,目的是防止热水放进去后在内壁凝结成水珠,影响实验效果;

②用黑布遮住玻璃缸面向讲台的一侧,因为烟是白色的,这样的目韵是为了更明显地看到烟的运动方向;

③把一小盆热水和一小盆冰块分别放人玻璃缸内的两侧,迅速在缸顶盖上胶合板,小孔对着装冰块的小盆;

④点燃松香,让松香烟通过玻璃管慢慢流进玻璃缸内;

⑤观察松香烟的运动方向;

⑥作图:根据实验结果画出松香烟的运动情况。

课堂实施过程:

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动手做热力环流模拟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让两位学生代表本组上台画出松香烟的运动情况,其余同学在纸上画出,然后对台上同学的作图情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其运动原因。接着,教师进行点评并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再深入到“高度、气温、气压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的具体体现——城郊风、海陆风、山谷风的做图方法和实际应用。

实验设计意图: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而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受热不均产生大气运动的一个重要原理,其应用性广,故确定为重点。通过设计参与式实验,能够让学生有效剖析重点、掌握重点,也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实验时,需要精细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松香烟的运动情况;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培养分析和表达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二、落实教学策略的程度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它不仅仅包括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法,还包括教师解决问题情境的行为、教师对班级的管理行为等。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及落实程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作为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评价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策略的运用,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认知水平现状,求真务实,追求有效。当前,高中地理新课程在落实教学策略方面,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讲实效

情境创设的功能主要是教师作为好课的幕后策划者,其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都有一种探究新知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动,使他们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教师创设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隐含着学科内涵。例如,讲到“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教师针对研究课题“洋流对海洋航运和海洋污染的影响”,分设6个子课题:①请在世界空白地图上绘出哥伦布两次跨越大西洋的路线,并标注经过的洋流名称。②请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为什么冬季出发,夏季返回。③请指图讲解: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的航行路线、沉没地点及惨剧发生的原因。④请在空白图上绘出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路线,并分析原因。⑤南极大陆土生土长的企鹅,体内因积聚了DDT农药而死亡,请你帮助查找证据、指认凶手。⑥1991年爆发海湾战争,大量泄漏的原油危及我国和日本沿岸的渔业生产,对虾量锐减、贝类养殖几乎瘫痪,请你协助查找原因。以上案例引入历史事件等材料,创设诱人思考的问题情境,不仅考虑到了问题情境的现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