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原理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
在中国宪法文本中,“法律”一词在有效宪法文本 中出现 82 次。“法律”一词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含 义,共有以下几种情形:
1. “以法律的形式”、“法律效力” (in Legal Form, Legal Authority) 宪法《序言》第13段:“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 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这里的“法律”实际上是从法的一般特征的角度来使用 的。实际上就是确认了宪法是一种法律,具有法律的一 般特征。
(律令格式,与一般法律概念无异)
由日本传入的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概念
(根本律例、朝纲、国家法、宪章、国宪等)
宪法
宪法性法律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
(二)宪法的内涵
• 宪法是确认一国民主制度,通过规范控制国家 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具有最高效力的国家根 本法。 • 四要素:民主 控制 保障 根本法
• 宪法的存在形式:
什么是根本性内容?
• 不同宪政理念、历史传统和时代背景 下对根本性内容的理解很不相同。 • 我国宪法有对国家阶级性质的规定, 还有大量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
宪法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 宪法第六十四条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 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 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 本章主要内容: 宪法的基本概念与范畴,要了解法、法律与宪法 的联系与区别,宪法学的基础概念。
• 一、基本概念
1.宪法 2.国家 3.社会 4.法律 5.宪政
本节关键概念、问题和学习方法
• 二、重要问题
• 1.宪法的特性:宪法与国家,宪法与社会,宪法 与法律 • 2.宪法的性质
本节关键概念、问题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本质1、概念:宪法是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通过规范国家全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2、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性质、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等内容)(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制定:a.宪法的制定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b.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修改:a.只有宪法规定的特定主体才可以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b.修改宪法的通过程序更严格;c.对修改宪法内容的限制(3)宪法最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调整的主要社会关系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主要功能是规范和限制国家权力)a.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b.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3、本质:(1)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的基本形式(2)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a.阶级斗争的产物b.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节宪法的分类和渊源1、分类:(1)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其他分类⏹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1884年英国宪法学家蒲莱斯)成文宪法:是只有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

(1787年美国宪法)不成文宪法:既有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又由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宪法的法律效力与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的不同(1901年英国宪法家詹姆斯·布莱斯)刚性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严格、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程序、法律效力与一般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制定宪法的主体⏹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宪法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现代宪法产生的主要标志是1918年作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代表的苏俄宪法和1919资本主义类型宪法代表德国魏玛宪法⏹平时宪法和战时宪法:宪法适用的时间⏹战时宪法会中止宪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适用,适用其他的特殊规范。

宪法学宪法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宪法学宪法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宪法学宪法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宪法学是对宪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学科,旨在探究宪法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宪法是一国最高的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制度安排、权力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宪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关注的是宪法的遵守、解释和实施,旨在确保宪法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一、宪法的基本原理宪法的基本原理是指宪法制度中所蕴含的法治原则和价值观念。

在宪法学中,基本原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合法性原则:宪法是国家权力行使的法律依据,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的制定和修订应当经过合法程序,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和承认。

2. 权力制衡原则: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旨在实现权力的制衡和平衡。

通过设立不同的权力机构和相应的权限划分,确保国家权力的有效运行。

3. 人权保护原则: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但不限于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宪法通过规定权利的保护范围和限制条件,确保公民的人权得到依法保护。

4. 法治原则:宪法是法律的基础,也是法治的核心。

宪法规定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实施的原则,确保法律的统一和权威性。

5. 民主原则:宪法强调民主原则,规定公民的参政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等,保障公民的政治参与和表达权利。

以上基本原理是宪法制度中的核心原则,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宪法体系的基础。

二、宪法的结构宪法的结构是指宪法文本所包含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一般而言,宪法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宪法序言:宪法序言是宪法的开篇,旨在表达国家的宪政理念和价值观念。

宪法序言通常会提及国家的目标和宗旨,阐述人民的意愿和愿望。

2. 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中会明确规定一些基本原则,如前文所述的合法性原则、权力制衡原则、人权保护原则等。

3. 宪法的组织结构:宪法会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能,如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立法机构的组成和权力范围、行政机关的设置和职责等。

4. 宪法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教育权利、劳动权利等。

宪法的基本原理

宪法的基本原理

宪法的基本原理
宪法是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最高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组织结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宪法的基本原理的详细介绍:
国家的主权和民主原则:
宪法确立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即国家对自身领土和事务的独立控制权。

民主原则是宪法的基础,强调政府权力的来源应该是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实现人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

法治原则:
宪法确保法律是最高的权威,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公民都受制于法律。

法治原则保障了公正和平等的司法制度,确保法律的公正适用,维护个人权利。

权力分立和制衡原则:
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通常将国家权力划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分支。

权力分立和制衡原则旨在防止某个机构滥用权力,通过相互制衡来维护权力的合理行使。

公民权利和基本自由原则:
宪法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结社自由等。

这些权利旨在保障公民的尊严和个人自由,确保公民在法律框架内享有平等权利。

平等原则:
宪法规定了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

平等原则确保社会中的各个群体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促进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宪政原则:
宪法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合法行使权力需要遵循宪法规定的程序和原则。

宪政原则强调政府的权力应受到宪法的限制,保障公民的权利不受侵犯。

社会福利原则:
一些宪法还包括了社会福利原则,旨在确保国家为公民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如教育、医疗等。

这些宪法的基本原则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法治框架,为国家的稳定和公正提供了基础。

宪法学考试重点

宪法学考试重点

宪法学考试重点
一、宪法的基本原理
1.宪法的终极性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法律都必
须遵守宪法的规定,任何法律都不得违背宪法。

2.宪法的唯一性原则:宪法是国家的唯一最高法律,任何法律
都不能改变宪法的规定。

3.宪法的稳定性原则:宪法确定的权利和义务不得被改变,宪
法不能被任何法律改变或废止。

4.宪法的权利保护原则:宪法规定的权利不得被剥夺,人民有
权利享受宪法规定的权利。

5.宪法的法治原则: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以及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都必须依照宪法执行。

二、宪法的组成部分
1.宪法的实体部分:宪法的实体部分包括宪法的编纂原则、宪
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基本组织、国家的基本职能、国家的基本行政管理体制、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国家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等。

2.宪法的行政部分:宪法的行政部分包括宪法的行政组织原则、
宪法的行政权力分配原则、宪法的行政程序原则、宪法的行政监督原则等。

3.宪法的司法部分:宪法的司法部分包括宪法的司法组织原则、宪法的司法程序原则、宪法的司法职权原则等。

4.宪法的补充部分:宪法的补充部分包括宪法的补充规定、宪
法的实施条例、宪法的实施解释等。

第一章 宪法的原理.

第一章 宪法的原理.

第一章宪法的原理第一节宪法的概念一、宪法的涵义1、西方历史上“宪法”一词的含义2、中国历史上“宪法”一词的含义3、近代意义的宪法二、宪法的阶级本质三、宪法的分类四、宪法分类的新探讨以宪法存在方式不同,宪法可以分为成文宪法、现实宪法、观念宪法。

成文宪法:指以宪法文件形式存在的宪法,包括宪法典和宪法性法律,或以其他形式散见于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之中,它能以具体的规范和明确的条文为我们所感知。

在这里,赋予了传统分类中成文宪法以新的内容,扩大了成文宪法的范围。

现实宪法:指在现实社会关系中存在并调整着国家某些根本社会关系的规范,如宪法惯例。

自从有了国家,就产生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有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统治体制和相应的公民权(只不过没有这样的概念)。

近代产生的宪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现实宪法的描述,只不过这种描述含有大量此种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新内容。

观念宪法:指以观念形态存在的宪法,从主体来看,统治阶级有自己的宪法观念,被统治阶级也有自己的宪法观念,统治阶级宪法观念能上升为成文宪法,而被统治阶级宪法观念不能成为国家意志。

从内容上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基于对现实宪法的认识和理解而提出的宪法成文化的立法要求,简称为宪法要求;其二,是在领会和掌握成文宪法的条文和含义基础上,参照宪法要求而对成文宪法所进行的评价,简称为宪法评价。

任何一个国家的宪法,都是以这三种形式存在着。

第二节宪法的结构宪法结构的涵义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和宪法指导思想是宪法结构的内在构成要素。

宪法典、宪法性法律以及宪法惯例是宪法结构的外在构成要素宪法规范1、宪法规范的涵义宪法规范又称为宪法规则,是指由国家制定或确认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社会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行为准则。

3、宪法规范的结构特点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或称宪法原则,是宪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时所采取的基本立场和准则。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社会主义公有制度原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原则宪法至上原则宪法的指导思想五、宪法典宪法典的结构是宪法典所规定的内容如何进行组合和排列,以构成统一的书面文件,也就是篇章的排列顺序。

宪法学原理

宪法学原理

宪法学原理
宪法学原理是宪法学的基本理论。

它是指宪法学研究中的原则、规则和基本概念,是宪法学研究的基础。

宪法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宪法主权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性,是国家行使权力和保护公民权利的基础。

宪法主权原则强调宪法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2. 宪政原则:宪政原则是宪法学中的核心原则之一。

它强调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责任义务。

3. 宪法权利原则:宪法权利原则是指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原则。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保障公民的人权和自由。

4. 宪法权力分立原则:宪法权力分立原则是指国家权力应当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并相互制约,互相平衡的原则。

5. 宪法法治原则:宪法法治原则是指国家权力行使应当以法律为依据,依法行使,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6. 宪法解释原则:宪法解释原则是指对宪法的解释应当遵循宪法本身的原则和宪法精神,确保宪法的准确适用和有效实施。

宪法学原理是宪法学研究的基础,对于理解和适用宪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也是宪法实践的指导原则。

宪法1

宪法1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3、近现代宪法概念的形成 (1)近代宪法的起源——1215年《自由大宪章》及其发展 1215年《自由大宪章》 1628年《权利请愿书》 1689年《权利法案》 1679年《人身保护法》 1694年《三年选举法》 1701年《王位继承法》 这些重要的法律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和议会民主制度,构成了英国保护个人生 命、自由与财产权利的宪法性法律,构成了英国政治的基本法。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
郑观应和《盛世危言》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思考: 孙中山说:“古代也存在宪法”,你说对吗? 毛泽东说:“讲到宪法,资产阶级是先行的。英国 也好,法国也好,美国也好,资产阶级都有过革命 时期,宪法就是他们在那个时候开始搞起来的”。 毛泽东:世界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 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 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人权宣言》第16条
第十六条
凡权利无保障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 没有宪法。 A society in which the observance of the law is not assured, nor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defined, has no constitution at all.
第一节 宪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 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 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大一期末宪法学考点归纳

大一期末宪法学考点归纳

大一期末宪法学考点归纳宪法学考点归纳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1.宪法概念:宪法是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通过规范国家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2.宪法特征:①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②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Ⅰ特改内容限制)③宪法具有最高效力(Ⅰ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Ⅱ与宪法抵触的法律无效)3.宪法分类①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②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宪法的法律效力和宪法制定修改程序的不同)③钦定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法国1830宪法)(制定宪法的主体不同)4.宪法渊源(指法的表现形式)①宪法典(包括宪法修正案)②宪法性法律(宪法相关法类)③宪法惯例④宪法判例⑤宪法解释⑥国际条约5.宪法制定概念:宪法制定,又称制宪或立宪,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理念、基本原则并经由过程制宪机关制定的活动。

6.宪法解释概念: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7.宪法修改概念: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局部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依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部分修改方式:决议、修正案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8.宪法的发展趋势:政府权力的扩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第三章宪法指点思想和基本原则9.宪法的基本原则:①人民主权原则②基本人权原则③权利制约原则④法治原则第四章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10.我国的国度性子(政体、国度阶级本质):我国的国度性子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1.政权构造概念:政权构造形式,又称“政体”,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一定的原则建立的行使国度权力、完成国度统治和管理本能机能的政权机关的构造与体制。

12.我国政权构造形式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构造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完成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原理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根本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组织结构、权力运行机制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的基本原理是其核心和灵魂,决定了它的性质、目标和内容等重要方面。

本文将就宪法的基本原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第二个基本原则是宪政原则。

宪政原则强调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以保护公民的权利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宪政原则要求国家权力分立,即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独立的机关,并规定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宪政原则还要求政府行使权力必须依法进行,规定了宪法的修订程序,以保证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第三个基本原则是权利保障原则。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平等权利等。

宪法还规定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和限制措施,如审查制度、紧急状态等。

权利保障原则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它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契约,对国家权力行使的合法性起到了重要的制约作用。

第四个基本原则是法治原则。

法治原则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适用性。

宪法规定了国家法律的制定、施行和废止的程序,规定了法律的效力和优先级。

法治原则还要求国家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法进行,保证了公平正义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法治原则是宪法的灵魂,它保障了宪法的权威性和国家的稳定性。

第五个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原则强调国家的公有制经济和社会公正,以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公平分配。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经济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等,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和发展权利。

社会主义原则是宪法的特色和优势,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总之,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它的核心和灵魂,决定了宪法的性质、目标和内容等重要方面。

民主原则、宪政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法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宪法的五个基本原则,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制约,为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的权力运行和公民的权利保障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宪法的基本原则不仅对国家的法律、政府和公民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国际社会的交往与合作有着重要影响。

宪法学基本原理课件

宪法学基本原理课件

①宪法所规定之内容较普通法律更全面、更广泛、更 重要。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制度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 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 国家根本制度 公民 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组织 经济制度:公有制为基础 社会制度 文化制度:社义精神文明 国家根本任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义国家
(我国82宪法主要内容)
钦定宪法——君主或以君主的名义制定的宪法。 如1889年日本《明治宪法》、1908年《钦定宪法大 纲》、1911年《十九信条》(清)。
▼ 宪法的实质分类 分类标准:宪法的本质属性,即宪法赖以建立的 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国家类型、国家的阶级属性。
资本主义类型宪法
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2、宪法渊源的种类 ①宪法典与宪法修正案 ②宪法性法律(附加) ④宪法判例 ⑥国际条约 ③宪法惯例(附加)
如 :
② 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普通法律 宪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 律效力。 中国现行宪法确认“本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 力”,宪法第5条:“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 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日本宪法第98条:“本宪法为国家最高法规,法律、 命令、诏敕及有关国事的其他行为等全部或一部违反宪 法各条项者,无效”。
宪法解释——是指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对于宪法规 范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宪法中的词语、专门术语等,依据 立宪精神、立宪原则或者立宪者意图等加以诠释或说明。
ppt附加国际条约权威宪法理论不成文宪法国家之宪法渊源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权威宪法理论宪法典及宪法修正案成文宪法国家之宪法渊源宪法性法律宪法解释宪法惯例宪法判例普通法系国家国际条约公约权威宪法理论普通法系国家3我国宪法的渊源1宪法典宪法修正案共同纲领54宪法75宪法78宪法82年宪法及其31条修正案2宪法性法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等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
(六)国际条约
第三节 宪法的制定、解释与修改
一、宪法的制定
二、宪法的修改 (一)概念
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根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 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二)修宪权的性质及其与制宪权的区别 1、从权力的位阶构造看,修宪权的地位低于制宪权,要受制宪权的制约 2、修宪权就其本身性质来看,具有不宜轻易运用的特点 3、从理论上讲,制宪权是一种原生性权力而修宪权是一种派生性权力,通 常又由宪法确定其主体、行使的程序。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①在制定上 1)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其职责就是起草或制定宪法,在完成 起草或制定宪法的任务以后,该专门机构即解散。 2)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一般要求制宪机关成员的2/3以上或者3/4以上同意 有的国家要求全民公决 在一些联邦制国家,要求组成联邦的各个或多数成员国批准
2、宪法的主要作用 ①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 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③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④确认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⑤维护国家统一和世界和平
协定宪法
是指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
二、宪法的渊源
是指宪法的表现形式。
(一)宪法典和宪法修正案
宪法修正案,即宪法修改机关不直接改动宪法文本的规定,而是按照修改时间将对宪法进行 修改的内容另起序号顺序排列附在宪法典之后,以新修政的内容代替或者补充原文本内容的 修改方式。
(二)宪法性法律 (三)宪法惯例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一、宪法的概念
是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通过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 根本法。
二、宪法的特征(3点) 1、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

《宪法学》(一) 宪法学基本原理(思维导图)

《宪法学》(一) 宪法学基本原理(思维导图)
制宪权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制宪机关
释体制
专门机关解释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 我国的宪法解释
全面修改
部分修改
制定 解释 修改
宪法程序
最基本的宪法关系 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国家与政党的关系
宪法关系
政治性、规范性、原则性、组织性、限制性 特点 种类
本质(实质特征)
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统一形式
成文宪法
最早--1787年美国宪法
不成文宪法
英国宪法
刚性宪法
法律效力和程序
柔性宪法
英国
发展历史阶段
近代宪法 现代宪法
1918年苏俄宪法 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
宪法典及修正案 宪法性法律
宪法惯例 宪法判例
宪法解释 国际条约
逻辑结构
宪法规范
法律约束力 序言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确认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国家统一和世界和平
效力 作用
宪法效力与作用
宪法学基本原理
基本概念 宪法分类 宪法渊源
定义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
形式特征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宪法学基本原理

• •
• 2、制宪权 • 制宪权,是创制宪法的权力。 • 制宪权属于全体人民。(其根据是人民当家作主 的事实) • 制宪权属于国家权力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体 制外权力,是生成国家权力的权力。 • 制宪权高于修宪权 • (二)制宪机关与制宪程序 • 1、制宪机关 • 制宪机关,是接受制宪权主体特别委托,具体制 定宪法的机关。 • 制宪机关不是制宪权的主体。制宪权的主体是全 体人民,制宪机关是获得全民授权的非常设机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 (三)宪法的定义 • 宪法是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 力量对比关系,通过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 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 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 比关系——揭示宪法的实质 • 通过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宪法的内容 • 国家根本法——宪法的法律特征
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和渊源
• 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 商共同制定的宪法。 • 4、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 • 二、宪法的渊源 • (一)宪法典 • (二)宪法性法律 • (三)宪法惯例 • 宪法惯例是指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并被反复 运用,为国家机关、政党及人民所普遍遵循而实 际上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 • (四)宪法判例
西方近代宪法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创新古代的制度与其有一定的传承关系第一节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本质宪法的概念和本质3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第一节第一节宪法的概念和本质宪法的概念和本质宪法是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通过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
第四节 宪法的效力和作用
• 一、宪法的效力 • 宪法的效力是指宪法的法律约束力。宪法 的效力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 (一)空间效力 • (二)时间效力 • (三)对人效力 • (四)对事效力 • 二、宪法的作用

宪法学原理

宪法学原理

宪法学原理宪法学原理是宪法学习的基础,它是研究宪法的规律性和原则性的学科。

宪法学原理的研究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宪法具有重要意义。

宪法学原理包括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解释原则、宪法的适用原则等内容。

下面将从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解释原则和宪法的适用原则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学原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的灵魂和核心,是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保障。

宪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它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准则和规范。

其次,宪法的解释原则是宪法学原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宪法的解释原则包括文字解释原则、历史解释原则、制度解释原则、目的解释原则等内容。

宪法的解释原则是宪法解释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它是正确理解和运用宪法的重要保障。

宪法的解释原则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权威性,它是宪法解释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最后,宪法的适用原则是宪法学原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宪法的适用原则包括优先适用宪法原则、适用宪法精神原则、适用宪法价值原则等内容。

宪法的适用原则是宪法实施的基本依据和指导方针,它是正确适用宪法的重要保障。

宪法的适用原则具有权威性、稳定性和科学性,它是宪法适用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综上所述,宪法学原理是宪法学习的基础,它是研究宪法的规律性和原则性的学科。

宪法学原理包括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解释原则、宪法的适用原则等内容。

宪法学原理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宪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准则和规范,是宪法实施的基本依据和指导方针。

因此,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宪法学原理,加强对宪法的理解和运用,为维护国家的宪法权威和社会的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宪法学的基本原理

宪法学的基本原理

宪法学的基本原理宪法学作为一门研究国家宪法和宪法原则的学科,是法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的研究对象是宪法,宪法则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学的基本原理是指研究宪法的理论基础和核心观念,下面将从国家宪法的性质、原则和基本解释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国家宪法的性质国家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依据和范围的界定。

国家宪法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必须被全体国民和国家机关遵守和执行,并且不能被侵犯、修改或废除。

二、国家宪法的原则国家宪法的原则是宪法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在宪法中起着指导性和约束性作用。

国家宪法的原则包括国家主权、人民主权、法治原则、权力制衡、保护基本人权等。

1. 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在国际上独立自主行使权力的能力和地位。

国家宪法确立了国家的主权地位,规定了国家的组织结构、权力机关及其职权范围,保障国家独立、统一和完整。

2. 人民主权:人民主权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源于人民,国家权力的行使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

国家宪法确认了人民的主权地位,规定了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方式和途径,保障人民享有普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 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指国家行使权力必须依法进行,制约和约束国家权力的行使。

国家宪法确立了法治原则,规定了国家组织结构、权力机关的限制和监督机制,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4. 权力制衡:权力制衡是指国家各权力机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平衡,避免某一权力机关滥用权力。

国家宪法规定了各级权力机关的职权范围和相互关系,明确了权力的分立和相互制衡的原则。

5. 保护基本人权:保护基本人权是国家宪法的核心原则之一,是撑起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石。

国家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障了公民享有生命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等基本人权。

三、国家宪法的基本解释方法国家宪法的基本解释方法是指根据宪法的条款和精神,通过解释和解读宪法的规定来理解和适用宪法。

国家宪法的基本解释方法主要包括文字解释、历史解释、制度解释和价值解释等。

宪法学原理

宪法学原理

• (二)宪法的作用 • 1、确认和巩固作用。宪法作为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国家
根本法,肯定要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基 本制度确认下来,通过将统治阶级在各方面的意志集中表现为国家意 志,从而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 • 2、限制和规范作用。宪法本身就是权利制约权力的结果;同时,虽 然宪法的内容涉及众多方面,但基本可分为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和国 家权力的正确行使两大部分,因此,宪法对国家权力并非处于消极被 动地位。宪法的限制和规范作用,就是宪法对国家权力发挥作用的基 本表现 。 • 3、指引和协调作用 。就指引的行为主体而言,宪法同时指引着国家 行为和公民的个人行为;就指引的范围来说,它涉及政治、经济、文 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就指引的思想基础来讲,贯穿着民主的基本 精神。宪法通过调整各种社会行为,不仅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章 可循,而且也使各个方面相互之间形成良性和谐的互动关系 • 4、评价和宣传作用。法不仅是评价人们社会行为的标准,而且它还 具有宣传作用,它对于提高公民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公民意识和法律 意识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
• •
宪法的分类
• 一、概念 • 宪法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宪法划分和归纳为不同类型的活动。主要包括资产阶

• • • • •
级宪法学的分类和马克思主义宪法学的分类两种。 二、 资产阶级宪法学的分类(形式上的宪法分类 ) 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所依据的标准为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由英国学 者J.蒲莱士提出。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是成文宪法 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所依据的标准是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由 英国学者J.蒲莱士提出。实行不成文宪法的国家往往也是柔性宪法的国家,英国即其 典型。 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所依据的标准是制定宪法的机关。 三、马克思主义宪法学的分类 以国家的类型和宪法的阶级本质为标准,把宪法分为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 义类型的宪法。 四、我国学者对两种分类的评价 由于资产阶级学者对宪法所作的传统分类主要立足于宪法形式上的法律特征,因而 不仅未能揭示宪法的阶级本质,而且还会产生一些意义含混之处,因此是不科学的。 尽管如此,这种分类仍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马克思主义的分类方法最鲜明的特 点在于揭示了宪法的本质,反映了宪法的阶级属性,因此是科学的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17157
书名:宪法学原理(高等院校法学教材)
作者:朱福惠
出版社:中信
出版时间:2005-1-1
入库时间:2005-1-24
定价:38元
图书内容简介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宪法的概念与特征 (3)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3
一、宪法词义的演变
二、近现代的宪法概念
第二节宪法的特点4
一、宪法的根本法特征
二、宪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
三、宪法规范的特点
四、宪法结构的特点
第三节宪法的类型10
一、宪法形式上的分类
二、宪法实质上的分类
第二章宪法的价值与功能 (14)
第一节宪法的价值14
一、我国宪法学者对宪法价值的认识
二、宪法的价值体现
第二节宪法的功能19
一、宪法功能的含义
二、宪法功能的表现
第三章宪法的创制与变动 (26)
第一节宪法创制26
一、宪法创制的概念
二、宪法创制权
三、宪法创制程序
第二节宪法变动33
一、宪法变动的概念
二、宪法的正常变动
三、宪法的非正常变动
第四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39)
第一节宪法的产生39
一、宪法产生的概念
二、近代宪法产生的原因
三、宪法产生的规律
第二节宪法的发展趋势48
一、福利政府危机与宪法的发展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与宪法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宪法的基本原则 (56)
第一节宪法基本原则的含义56
一、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在不同国家间的区别
第二节人民主权原则58
一、人民主权原则的创立与发展
二、宪法对人民主权原则的确认
第三节基本人权原则60
一、人权理论的形成
二、宪法对基本人权原则的确认
第四节法治原则63
一、法治的含义
二、宪法对法治原则的确认
第五节分权与制衡原则67
一、分权学说的产生及其理论争议
二、三权分立原则在宪法中的表现
第二编政府.
第六章有限政府原理 (75)
第一节政府概说75
一、政府的概念与特征
二、政府的起源
三、政府职能
第二节有限政府80
一、政府的分类
二、有限政府的含义
三、有限政府的合法性
第三节有限政府的理论及其发展84
一、有限政府理论的萌芽
二、有限政府学说的形成
三、有限政府原理的发展
第七章政府权力的形成 (92)
第一节政府权力的来源92
一、专制政府之政府权力的来源
二、民主政府之政府权力的来源
三、关于政府权力来源的宪法规定
第二节政权组织形式95
一、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
三、我国宪法中关于政权组织形式的规定
第三节选举制度100
一、选举制度概述
二、选举制度的功能
三、我国宪法以及相关法律关于选举制度的规定
第四节政党制度107
一、政党与政党制度概述
二、政党制度的分类
三、政党制度的功能
四、我国宪法关于政党制度的规定
第八章中央政府 (114)
第一节国家元首114
一、国家元首的概念与特征
二、国家元首的类型
三、国家元首的职权
四、我国宪法关于国家元首的设置
第二节立法机关118
一、立法机关概述
二、立法机关的组织体制
三、立法机关的职权
四、我国宪法关于立法机关的设置
第三节行政机关126
一、行政机关的概念
二、行政机关的体制
三、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
四、行政机关的职权
五、我国宪法关于行政机关的设置
第四节司法机关130
一、司法机关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院的组织体制和法官制度
三、检察机关的属性及其体系设置
四、我国宪法关于司法机关的设置
第九章地方政府 (139)
第一节国家结构形式139
一、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分类
第二节我国宪法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规定144
一、我国实行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二、行政区域划分
第三节我国宪法关于地方制度的规定147
一、地方制度概述
二、地方政府
三、普通行政区域
四、民族自治地方
五、特别行政区
第四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62
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特点
二、居民委员会
三、村民委员会
第三编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十章人权与公民基本权利 (169)
第一节人权169
一、人权的宪政意义
二、西方人权传统
三、中国的人权观
第二节公民与国籍176
一、公民的概念及其含义
二、公民身份的历史演变
三、国籍
第三节公民基本权利182
一、概念
二、特征
三、分类
第十一章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187)
第一节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与自由187
一、平等权
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表达自由
四、诉愿权
第二节人身权利和自由199
一、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二、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三、住宅不受侵犯
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五、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第三节经济、社会、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205
一、财产权
二、社会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
三、劳动权
四、受教育的权利
五、文化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第四节特定人的权利216
一、保障妇女的权利
二、残疾人的权利的保护
三、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
四、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
第十二章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 (219)
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历史回顾219
一、近代社会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
二、现代社会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和扩展
第二节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法理分析22l
第三节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原则223
一、限制的必要性
二、限制的适度性
三、限制的平等性
四、限制的合法性
第十三章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 (230)
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观念230
第二节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模式233
一、近代西方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模式
二、近代中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模式
三、我国现行宪法的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模式
第三节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制度236
一、立法制度
二、行政权控制制度
三、司法制度
四、其他公权力的制约制度
第四编宪法的实施。

第十四章违宪责任 (241)
第一节违宪责任的概念和特征241
一、违宪责任的概念
二、违宪责任的特征
第二节违宪责任的主体242
一、违宪责任的主体界定标准
二、违宪责任的主体范围
第三节违宪责任的种类和形式244
一、违宪责任的种类
二、违宪责任的形式
第十五章违宪审查的功能 (247)
第一节违宪审查与宪法至上247
一、美国的司法审查与宪法至上
二、奥地利的宪法法院与宪法至上
三、德国和法国的违宪审查与宪法至上
四、俄罗斯的完法法院与宪法至上
第二节违宪审查与人权保障249
一、根据人权的分类来确定法律的违宪
二、目的审查标准
三、手段审查标准
四、字面审查标准
第三节宪法审查与民主252
一、违宪审查与麦迪逊式民主
二、违宪审查与卢梭式民主
三、中国的违宪审查模式与民主理念
第四节违宪审查与权力配置255
一、违宪审查与三权分立的矛盾
二、违宪审查与权力来源正当性的悖论
三、违宪审查的合理性
第十六章违宪审查的模式 (257)
第一节立法机关审查模式257
一、英国的议会制审查模式
二、前苏联的最高权力机关审查模式
三、立法机关审查模式评述
第二节普通法院审查模式259
一、普通法院审查模式的历史和现状
二、普通法院审查模式的特点
三、普通法院审查模式评述
第三节专门机构模式26l
一、专门机构模式溯源
二、德国的宪法法院模式
三、法国的宪法委员会模式
第四节中国的违宪审查264
一、违宪审查模式的启示
二、我国的违宪审查及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违宪审查的模式选择
第十七章宪法解释 (271)
第一节宪法解释概述27l
一、宪法解释的分类
二、宪法解释的意义
三、我国宪法解释的价值误区
第二节宪法解释的主体、程序和效力274
一、宪法解释的主体
二、宪法解释的程序
三、宪法解释的效力
第三节宪法解释的原则278
一、宪法解释的原则的主要功能
二、宪法解释的内容原则
三、宪法解释的形式原则
第四节我国的宪法解释280
一、解释的主体
二、解释的实践
三、解释的效果和问题
四、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完善
第十八章宪法的执行与遵守 (285)
第一节概述285
一、宪法的执行与遵守的概念
二、宪法的执行与遵守的条件
第二节宪法的执行287
一、依宪立法
二、宪法的司法适用
三、宪法的私法化
第三节宪法的遵守294
一、建立国家元首宪法宣誓制度
二、执政党对宪法的遵守
三、培养公民的宪法信仰
总计29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