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之专家型教师_毙考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中学)详细笔记
第一章教师与教育心理学1.专家型教师的一般特征:a.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必须掌握特定的学科知识;要拥有所需要的教育学知识即怎样进行教学的知识;要掌握特定内容的教育学知识,即怎样对所教的具体内容进行教学的知识。
b.熟练掌握教学技能: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且有预见性;教学技能实现程序化和自动化;教学监控能力强;采用深入的方法对班级纪律问题制定计划;善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教学能力分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2.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系统因素3.教师成长的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是否能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4.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a.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共同备课,听课,评课,组织观摩教学活动等b.微型教学训练:是20C60s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伦(D.Allen)和伊芙(Eve)开发。
c.教学决策训练:d.教师参与研究:f.反思教学训练: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惊醒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市一中通过参与者自我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
波斯纳-----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常见的教学反思类型: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为活动反思反思的内容: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的陈述反思的方法:(布鲁巴奇)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5.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6.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主体,存在着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教师:起关键性的作用教学内容:是主要信息部分;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另一方面表现为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教学环境: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7.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8.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实验室研究;自然实验:即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对教学或其他实验处理进行比较长时间的考察,也叫随机现场实验。
教育心理学大题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育心理学定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旨在揭示学生心理活动的本质和特点,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心理学理论指导,提高教育质量。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包括认知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等。
(2)学习心理: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迁移等。
(3)教育方法与心理:包括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管理心理等。
(4)教育测量与评价:包括心理测量、教学评价、教育评价等。
二、学生心理发展1.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心理发展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阶段:(1)感知阶段:婴儿期、幼儿期。
(2)记忆阶段:幼儿期、学龄前期。
(3)思维阶段: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4)语言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
2. 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个性特征的形成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生理因素:遗传、生理成熟等。
(2)心理因素: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动机等。
(3)社会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
3. 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社会适应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道德品质:诚实、守信、勤奋、团结等。
(2)人际交往:合作、竞争、友谊等。
(3)社会责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治观念等。
三、学习心理1.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内在动机: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好奇心等。
(2)外在动机:奖励、惩罚、竞争等。
2.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技巧。
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认知策略:记忆策略、思维策略等。
(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等。
(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努力管理等。
3. 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偏好和习惯。
主要包括以下类型:(1)视觉学习风格:偏好通过图像、图表等视觉信息进行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名师张大均习题详解
《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名师张大均习题详解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的学科。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三层意思:①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
②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都是心理与行为的承担者和组织者,都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③教育心理学不仅要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和规律,而且要重点揭示有效促进主体健全发展的策略。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教育心理学侧重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的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a.研究主体(师生)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和规律;b.研究指导教与学、促进主体(主要指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或层面a.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构建学科基础和学科体系;b.研究主体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和规律,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规律;c.研究教与学情境中可促进主体心理发展变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d.研究制约和影响主体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及主体发展的条件和因素;e.新兴研究课题,如美育心理问题、教育社会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等。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与体系(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①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兼具有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特点和规范。
②从学科任务看,它既是理论性学科,又是应用性学科,承载着揭示主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规律等方面的理论任务,又肩负着指导教与学并促进学习者健康发展的实践任务。
③从学科属性来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科学的分支学科,又带有明显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色彩,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特点。
中学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中学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北京人事考试网:全国教师考试交流群:296261858欢迎来到中国教师资格网(),中公教师资格网是中国教师资格考试第一门户网站,提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推荐信息: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公益讲座中公教师招聘考试全国巡讲在线预约1、课时计划的差异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型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下去。
(2)吸引学生注意力专家型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新教师则相对缺乏这些方法。
(3)教材的呈现专家型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教师则不能。
一般来说,在回顾先前知识方面,专家型教师都能够意识到回顾先前知识的重要性。
(4)课堂练习专家型教师将练习看做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教师仅仅把它当做必经的步骤。
(5)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型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
最后,教师纠正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但没有记录每道题上学生的作业情况。
(6)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型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应用。
新教师或者缺乏或者不会运用教学策略。
而新教师往往只注意课堂中的细节,也难以解释他们看到的事情间的联系。
而专家型教师则试图从这些活动中做出推论。
3、课后评价的差异在课后评价时,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同。
研究发现,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型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
而专家型教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很少谈论课堂管理问题和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
专家型教师都关心那些他们认为对完成目标有影响的活动。
而新教师对课的评价却不相同:有的说了许多课的特点;有的对课的成功做了大致的评估;还有的集中关注于自己上课的有效性。
第十二章 教师心理 2012教师统考笔记
三、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1)在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方面 专家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 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 能坚持执行下去。 (2)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 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 法,新教师则相对缺乏这些方法。
三、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3.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 是教师成长过程中哪一阶段特征?( )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4.简述教师成长的阶段 。 5.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6.论述新教师与专家教师有什么不同。
二、教师成长的阶段和途径
(3)进行专门训练。 ①每天进行回顾;②有意义地呈现教材; ③有效指导课堂作业;④布置家庭作业; ⑤每周、每月进行回顾。 (4)反思教学经验。 (4) 波斯纳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布鲁巴奇认为有四种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 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三、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考论述
二三、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3、课后评价的差异 在课后评价时,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关注的 焦点不同。研究发现,新教师的课后评价 要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 节。而专家教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 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 很少谈论课堂管理问题和自己的教学是否 成功。专家教师都关心那些他们认为对完 成目标有影响的活动。
一、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2.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1)教师综合所获得的有关学生各方面的信息, 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学生未来发展做出预想,形成一 定的期望,并通过言行表现出来。 研究表明,教师对不同期望的学生表现出的行为有 很大的差异。对高期望的学生教师更容易表现出积 极的、肯定的行为。对低期望的学生更容易表现出 消极的、否定得行为。 (2)当学生获得教师传来的不同期望信息以后, 产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并根据此对教师做出不 同的行为反应,从而强化了教师原先形成的期望。
教育心理学完整笔记(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归纳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应专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 )的交错学科3、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五种要素,由三种活动过程交错在一起五要素① 学生——学习的主体要素(其集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 教师——授课中起重点作用(授课过程的主导)③ 授课内容——表现为:授课大纲、教材、课程④ 授课媒体——授课内容的载体、师生之间传达信息的工具。
⑤ 授课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授课设施及空间部署)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背景)三过程①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 授课过程——教师组织授课的过程③ 讨论/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授课前对授课方案见效的展望和评判;授课中对授课的监察和剖析;授课后的检测、反思)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中学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桑代克 1903 年初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俄国乌申斯基 1867-1869 年初版的《人是教育的对象》这本著作被认为“确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确实定人。
3.俄国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 1877 年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4.我国廖世承初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归纳一、心理发展的见解(含义):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度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色: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温序次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二、我国心理学家把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少儿期、童年期、少年期( 11、12 岁—14、15 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第12章教师心理12.1复习笔记一、教师的职业结构特点1.教师的职业活动结构(1)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容结构①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在此特指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
教学是教师活动最基本的内容。
教师教学活动的内容结构,主要表现为确定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选用教学方法,安排与实施教学过程,并对自己教育影响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质量作出相应的评价等。
②科学研究活动。
既搞教育教学,又搞科学研究,这是现代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科研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一是对自己所教专业、学科进行理论上的研讨,进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二是依据专业、学科的理论进行应用性研究;三是旨在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探索育人规律,进行教育科学方面的研究。
③人际交往活动。
人际交往也是教师的职业活动之一,教师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与学生的交往,与学校领导、同事的交往,与学生家长的交往等。
(2)教师职业活动的形式结构①教师职业活动的设计。
设计作为一种心智操作方式,它规定着活动的进程、方式、范畴和系统。
教师职业活动的设计,主要包括教育设计、教学设计和科研设计三个方面。
②教师职业活动的组织。
组织是根据设计而进行的系统性实施,使设计规划得以实现的活动。
组织是设计规划的具体行为表现,是按设计要求而进行的操作性活动。
教师的组织活动体现在组织自己的讲授、组织自身的课堂行为、组织学生活动和组织科学研究中的课题队伍等方面。
(3)教师职业活动的效能结构根据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活动的效果或质量,可以把教师的活动相对划分为七种效能类型(见表12-1)。
表12-1教师活动效能分类第一类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齐头并进,效果俱佳,他们既有渊博的学识,又有高尚的人格,并且才能与技能高度发展,是教育家与学科专家的统一,这类教师是学校中较理想的专家型教师,但在教师中为数不多。
第二、三类教师在学校中较多,他们都重视教学活动,而且教学质量与效果也好,但各自在教育或科研方面尚显不足。
浙江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专家型教师(p29):所谓专家型教师是指能够运用广泛的结构良好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教师。
专家型教师有三个特点:第一,专家水平的知识特点;第二,高效;第三,创造性的洞察力。
2.心理发展的关键期(p45):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3.图式(p50):图式就是主体动作的认识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4.同化与顺应(p50):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
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结构性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5.最近发展区(p57):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
围绕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1、最近发展区由教学创造;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
6.感觉剥夺(p110):指一个人对刺激的感觉全部被剥夺,或者受到了严重的剥夺。
7.儿童多动症(p116):儿童多动症又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以注意障碍和(或)多动为主要症状的身心疾病。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仅仅出现注意障碍,有的则会活动过度,而有的儿童这两个问题都会出现。
注意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涣散,对所有的事物或活动包括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均无法集中注意力;活动过度主要表现为冲动、多动、情绪不稳定、控制力差、无法安静下来等等。
)8.偶发记忆(p120):儿童尤其是年幼儿童记忆的目的性较差,在记某些材料的时候,往往把一些并不重要的东西记住,而将一些重要的东西忘记了,这就是偶发记忆,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记忆现象。
9.自我意识(p134):自我意识是儿童对自我各个方面的意识,包括对自身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关系上的意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专家型教师主要指在教学工作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胜任某一学科教学任务,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其教学成绩优于一般教师的一类教师。
其特征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1)特定的学科知识(2)专家型教师拥有所需要的教育学知识,即怎样进行教学的知识。
专家型教师还掌握特定内容的教育学知识,即怎样对所教的具体内容进行教学的知识。
熟练掌握教学技能(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专家教师所熟练掌握的技能主要有: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且有预见性。
教学技能实现程序化,自动化。
教学监控能力强。
采用深入的方法针对班级纪律问题制定计划。
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2.影响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系统过程。
3.教师成长的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景阶段,关注学生阶段4.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微型教学训练,教学决策训练,反思教学经验。
5.常见的教学反思: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为活动反思。
(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的陈述)6.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7.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8.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主要构成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
9.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1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
11.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相关研究,描述性研究。
(由描述性研究所得出的报告,可以是调查结果、对真实课堂教学活动的记录等)1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的创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走向成熟的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1.个体的发展:生理发展,人格发展,个体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发展及认识的发展几个方面。
个体发展的变化内容不同,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生长和成熟,受生理规律影响带来的变化,二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变化。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之教师期望效应_毙考题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之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它运用了暗示在心理态度建立与习惯的养成方面的作用。
影响因素:1、教师权威2、学生幼稚化3、教师同时在有(自觉)意识和无(潜)意识两个层面上传递信息,如利用面部表情、姿势、态度、活动方式、环境等变化去达到这个目的。
4、教师说话语调5、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6、学生的精神状态功能:1、激励功能,促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2、调整功能,即调整师生间的关系,形成认识、情感及思维上的共振3、转化功能,即促进教师由传统的教育观念走向现代的教育观;4、支援性功能,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索知识以及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如: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建议要求:1、期望要合情合理。
合理就是要符合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需要,符合时代的潮流,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期望要具有可行性。
这里的可行性是指符合行为主体的主客观条件,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如果从客观上讲是合理的,而主体行为上是不可能的,那么这种期望还是不能转化为主体需要,更不能内化为主体动力。
3、期望要具有挑战性。
只有那些具有挑战性的,超出于原有水平,但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期望,才有吸引力,才有激励性。
可望而不可即的或随手可得的期望都是不可取的,俗话说:跳一跳可摘到的桃子甜。
4、期望要内隐。
教育者的期待不应当是赤裸裸的现金交易,而应当是温情脉脉的感化;不应当是口头上的说教,而应当是满怀期望,含而不露地潜入学生的心灵。
大喊大叫只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5、期望要持久。
期望要有信心、决心和耐心,即使一时看不出明显的效果,也不要灰心丧气。
须知学生领会,接受师长的期望,需要一个过程,在活动中作出成绩,也需要时间,任何急躁情绪,都将适得其反。
6、不要把期望变成负担。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 教师的专业知识B. 教师的教育技能C. 教师的心理发展D.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答案:C2.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 情感耗竭B. 去个性化C. 个人成就感低D. 教学热情高涨答案:D3. 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A. 增加教学任务难度B. 提供负面反馈C.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D. 提供成功的教学经验答案:D4.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权威型教学风格,其特点是()。
A. 强调纪律和秩序B.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C. 强调师生平等对话D. 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控制答案:D5.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被称为()。
A. 皮格马利翁效应B. 罗森塔尔效应C. 霍桑效应D. 巴纳姆效应答案:B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来调整教学策略,这体现了教师的()。
A. 教学设计能力B. 教学反思能力C. 教学监控能力D. 教学评价能力答案:C7. 教师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皮亚杰B. 科尔伯格C. 埃里克森D. 弗洛伊德答案:B8. 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以下哪种方法被认为是不恰当的?()A. 忽略B. 正面强化C. 惩罚D. 消退答案:C9.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学生的成绩B.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C. 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D.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答案:B10. 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以下哪种心态是积极的?()A. 自我否定B. 自我怀疑C. 自我肯定D. 自我放纵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师的心理健康包括哪些方面?()A. 情绪健康B. 认知健康C. 人际关系健康D. 生理健康答案:A、B、C12. 教师的教育信念包括哪些内容?()A. 对教育价值的信念B. 对学生能力的信念C. 对教学方法的信念D. 对学校政策的信念答案:A、B、C13.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哪些领域?()A. 学科知识B. 教学知识C. 学生知识D. 教育政策知识答案:A、B、C14.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个人以往的成功经验B. 观察他人的成功经验C. 言语劝说D. 情绪状态答案:A、B、C、D15. 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包括哪些环节?()A. 计划B. 行动C. 观察D. 反思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其教学实践没有直接影响。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讲,教师职业心理的发展一、填空题1.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发展关注阶段。
2.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有:外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内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3.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规律有:系统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观摩、从事科学研究、自觉教学反思。
4.“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进步暂停时停顿或者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名词解释)5.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是: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
二、单项选择题1.大多数教师在从教一年后,开始关注“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质量”等。
这一阶段的教师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A )。
A.任务关注阶段 B.自我关注阶段 C.发展关注阶段 D.生存关注阶段2.教师对职业生涯中的外在需求的表现是(A )A.外生涯发展目标B.内生涯发展目标C.教学效能D.高原现象3.教师个体自身要达到的职业成熟是(B)A.教学效能B.内生涯发展目标C.外生涯发展目标D.高原现象三、名词解释教师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在教师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连续工作经历。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的主观判断与期望。
(如何实现?)影响的关键是教师的主观因素。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第三章)高原现象:原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用来描述在学习尤其是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是退步现象的一个概念。
职业倦怠:是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
四、判断分析题1、专家型教师就是有教学专长的教师。
答:错。
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专门知识,能高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2、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就在工作年限上。
答:错。
(1)与新手比较,专家型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更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2)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在对问题的表征认识上有本质的区别,专家对问题的表征认识更深入,更接近本质;(3)专家型教师低熟悉的教学情境的观察与判断比新手要快,具有直觉性的特点;(4)专家型教师在解读问题时更具有灵活性,他们是机遇的策划者,能够迅速地转变看问题的角度,而新手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具有刻板性。
2023年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题汇编
2023年重庆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备考题汇编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当某教师在课堂上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
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A.专断型B.民主型C.放任型D.无法确定2.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他进行了解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临床个案法D.自然实验法3.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叫()。
A.潜意识B.前意识C.定势D.潜伏学习4.儿童的判断主要是根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这是在()A.8岁前B.10岁前C.10岁后D.15岁后5.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其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A.强化B.惩罚C.消退D.逃避条件作用7.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开始,该书的作者是()A.詹姆士B.桑代克C.斯金纳D.布鲁纳8.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采用适当的惩罚()。
A.也是不行的B.也是违法的C.也是不必要的D.是必要的9.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A.思维品质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10.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学习迀移现象的是()A.举一反三B.由表及里C.触类旁通D.由此及彼11.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A.模象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12.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现理论,人处于青年期的特征是()。
A.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13.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十五章教师心理+实战演练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十五章教师心理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教师应具有的特征。
(2)教师期望的效应。
(3)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
(4)教师成长的历程。
(5)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考纲链接1.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
(2)良好的个性品质:①对教育事业工作怀有浓厚的兴趣;②牢固确定先进价值观的主导地位;③良好的性格特征。
(3)高尚的职业道德。
(4)深厚的知识基础:①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②广博的知识领域;③必备的教育科学理论;④丰富的个体实践知识。
(5)较高的教学能力:①敏锐的观察能力;②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③灵活的组织教学能力;④把握时机进行教育的能力;⑤一定的知识创新的能力。
(6)适宜的教育行为:①形成民主的管理风格;②合理地运用规则与惩罚;③充分发挥教育机智的作用。
2.教师角色及应具有的特征。
(1)教师角色: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2)应具有的特征: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种角色。
3.教师的角色形成: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4.教师的特征和职业成就的关系:(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5.教师的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6.教师威信:(1)含义。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2)教师威信的形成。
教师威信的形成过程是由“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的。
(3)教师威信的内容: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
7.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1)课时计划的差异。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①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②吸引学生注意力;③教材的呈现;④课堂练习;⑤家庭作业的检查;⑥教学策略的运用。
《教育心理学》笔记和习题详解
《教育心理学》笔记和习题详解不知不觉,教育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今学习的拓展,它的核心思想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探索学习者(学生)心理状态及其相关行为的学科,它是介于社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之间的渐变领域,也是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心理学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学习心理学,它研究学习者的心理状态,研究学习的积极性、特点、原则及其发展。
二是发展心理学,它研究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研究学习者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分析学习者的成熟的规律。
三是社会心理学,它研究学习者的社会心理状态,研究学习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与社会、文化环境交互作用以及学习者在社会中的行为。
教育心理学是认知驱动的一个学科,其研究的核心思想是以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不同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心理学还研究建立一种科学的教育管理理论,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进行管理。
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管理教室,以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成就。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制订有效的学习策略,改善学习效果,尽量提高成绩与CPA,从而获得更充足的满意度。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育心理学可以有效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者的真实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
如果教师还了解到学生的心理行为,并能够依据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调整课堂管理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有有效的帮助,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同时还可以客观评价学习者的表现情况,检查是否有心理问题,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同时,优秀的教育心理学家也可以帮助构建适合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习成效。
从上文可以看出,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以及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运用其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至关重要。
本文以《教育心理学笔记和习题解析》为标题,就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技术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作一番详细的介绍,以提高读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以期通过更好的教育实践,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一个更有指导性的学习环境。
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之知识的保持_毙考题
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之知识的保持第六章知识的学习第三节知识的保持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1、瞬时记忆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 2秒)。
2、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感觉记忆的,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的,它一般包括两个成分:1) 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
其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 2个组块。
如果信息得到及时复述,则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而被长久保存;否则会很快消失;2) 一是工作记忆,指长时记忆中存贮的、正在使用的信息,是将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
2、长时记忆1)概念: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
从1 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其信息的来源大部份是对短时记忆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结果,但也有由于印象深亥而一次获得的。
信息贮存方式是有组织的信息系统。
2)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统一的记忆系统的三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而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
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瞬时记忆、短时记忆才可能转入长时记忆,没有瞬时记忆的登记、短时记忆的加工,信息就不可能长时间贮存在头脑中。
二、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1、遗忘及其进程对此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早进行了系统的研发。
为了对结果进行数量分析,并排除过去经验的干扰,他采用了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
艾宾浩斯采取重学法,又称节省法)来检验记忆的效果。
其研究结果被绘制成曲线,这就是百余年来一直被广泛引用的经典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2、遗忘的理论解释1)痕迹衰退说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
心理学笔记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_毙考题
心理学笔记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也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以促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的研究内容1、概述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与教学环境五要素组成。
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评价反思过程三活动交织在一起。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都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这一要素主要从两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①首先,群体差异。
包括年龄、性别、社会文化差异等。
②其次,个体差异。
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它们是任何学习和教学的重要条件。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并不能否定教师的指导地位。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关键的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
3)教学内容:这是学与教过程中传达室递的主要信息部份。
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A、物质环境包括温度和灯光、教学设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机等)以及空间布置等。
B、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
山东省教师资格证中学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教师与教育心理学第一节怎样才是合格的教师一、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主要指在教学工作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胜任某一学科教学任务,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其教学效绩优于一般教师的一类教师。
专家教师的一般特征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2.熟练掌握教学技能专家教师所熟练掌握的技能主要有:(1)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2)教学技能实现程序化、自动化;(3)教学监控能力强;(4)采用深入的方法针对班级纪律问题制订计划;(5)关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二、从新教师到专家型教师(一)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Glatthorn认为,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系统过程。
(二)教师成长的阶段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和他们的需要,将教师成长划分为3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景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三)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1.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2.微型教学训练;3.教学决策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5.教师参与研究。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研究学生在学习活为中的心理现象及变化和发展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主要构成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有: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1.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2.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3.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三种:实验研究、描述性研究、相关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心理学的制度18世纪末到l9世纪,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都非常重视在教育中运用心理学,并把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之专家型教师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第二节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差异:
一、课时计划的差异
1、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2、教学的细节方面是由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行为决定的。
3、在备课时,专家教师表现出一定的预见性。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2、吸引学生注意力。
3、教材的呈现
4、课堂学习
5、家庭作业的检查
6、教学策略的运用
三、课后评价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