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合集下载

我国生态批评理论发展综述

我国生态批评理论发展综述

17 年 , 国学者密克尔 出版 了 《 94 美 生存的悲剧 : 文
学的生态学研究 》 书 , 一 首次提 出 “ 文学生态学” (ir y cl y 这一术语 , 出要研究 “ 1 a o g) t re o e 提 人类与
维, 激起人们 的生态环保意识 ,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 生态分析 , 使人们形成新的生态 观, 最终实现人与
文学批评界所取得 的一些发展 。
【 关键词】 生态环境 ; 生态批评; 文学批评
【 中图分类号】 1 9 1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4 1 ( 0 ) — 06 0 1 7 - 22 9 2 0 7- 3 6 1 0 0 0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起 , 伴随着全球生态思 潮意识的不断发展 , 美国的一些文学批评家也开始 将 生态批 评这 一观念 引入 文学 批评 范畴 , 文学研 使
究 的基础上 , 探讨生态批评 的研究 现状和发展趋 势 。
与 深 化 ,0世纪 言 论 的两大 主 题 是人 本 主 义科 学 2 主义 。而 随着 环境 恶化 , 来越 多 的作 品突 出 了环 越
他与 2 0 年通过电子邮件对美国生态批评的代表 04
布依尔做了访谈并发表了 《 打开中美 境这一主题 , 突出了 自 然的重要作用。那用什么视 人物劳伦斯 ・ 角来解 读这些作 品 呢 , 这也 是摆在 批评 家面 前 的一 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一访劳伦斯 ・ 布依尔 》 阎一文,
1 生态批评的形成原 因
11环 境 因素 .
2 纪 以来 ,随着人 类科 学技 术 的不 断发展 , O世
他们在创作 人类 的生存环境也在急剧恶化 : 全球变暖 , 温室效 的作家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 的重要性 , 应, 海面上涨 , 沙漠化扩张 , 各种污染增多 , 珍稀物 文学作品或是对文学作 品进行分析时, 自然环境 对 生态批评理论通过从生态环境 种濒临灭绝 ,日 趋严峻的生态危机正遍布全球 , 人 的倾斜也突显出来。 类 的生存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正是在这样 的时代 角度对作品加 以分析 ,使文学作品回归于环境之

生态批评理论概述

生态批评理论概述

生态批评理论概述

生态批评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猛
发展,已成为探讨当今社会文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生态批评理论强调人与环境(environment)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认为作品内容受环境状况的因素影响;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文学作品不仅仅表达文学创作者的思想,也是受当地文化语境影响的产物。

生态批评理论的实质是文学的社会地理学。

它将文学视为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从而影响社会学活动的作用平台。

通过研究文学可以多角度洞察社会运动和经济变化,解读地域文化艺术与社会文化间的关系,以及文学文化产品大众体验的塑造过程。

此外,生态批评理论也强调环境与人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

它关注环境如何
影响文学创作者的个性,以及其创作内容如何反映特定环境中文化认同的声音。

借助生态批评的视角,考察者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文学作品,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暗示的意义,揭示作品内容在当前环境背景下的具体社会含义。

总之,生态批评理论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交叉的文学理论,旨在深入挖掘社会、
文化背景同时促进作品特定环境的形成性研究。

因此,它在今后的文学史研究中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生态批评在中国

生态批评在中国

生态批评在中国作者:艾新华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6期摘要:生态批评随着生态学的发展而产生。

西方理论界生态文学、生态文学批评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中的文学批评界,由此给中国当下的文学批评理论注入了新的批评元素和带来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生态批评;理论;中国;标志事件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53-01生态批评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具体在1987年,威廉·鲁克尔特在《爱荷华州评论》第9期上发表题为《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的试验》的文章,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ecocriticism)这一概念,认为应该把生态以及和生态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

此后,生态批评迅速发展,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对“生态批评”(ecocriticism),大多数人认同彻丽尔·格罗特菲尔蒂的定义“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

”它包括几层意思,第一,生态批评具有鲜明的叙事性。

生态批评家应该将叙述作为一种文学分析的策略来对待。

其目的不是与文学本身竞争,而只是为阐明并鉴赏阅读的语境,也就是说,将文学文本作为服务于我们“在外面的世界”的生活语言来加以亲近。

第二,生态批评注重研究的社会价值与功用,摈弃学者的平衡和中立姿态。

第三,生态批评是一种行动主义(activist)运动,即是一种走出书房,走向社会和旷野,积极参与环境运动的批评。

生态批评是一种思想批评和文化批评,它的主要目的是要挖掘和批判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它要揭示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恶劣态度和竭泽而渔式的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

还有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首先要面对文学或艺术文本,首先要研究它的思想文化批判的媒介。

西方生态文学发展、兴盛的同时也对中国的生态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特点

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特点

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特点“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倾向,它旨在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生态批评这股潮流产生时间较晚,同时与西方相比具有自身的某些特点:古老的生态文化背景和多元的生态思想,而后者尤为突出。

生态批评发展特点20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然而随之而至的生态环境状况的急剧恶化,也给中国带来了难以扭转的生态代价。

有关学者认为,“如果生态危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在可预见的将来,全国15亿人口将会沦为生态难民。

”可以说,中国生态批评的直接动因是日益恶化的现实生态。

生态批评作为一股兴起于欧美的批评文论潮流,有其自身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过程。

一、生态批评的兴起及在中国的发展生态批评的端倪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

面对自20世纪以来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学者们陆续将批评视角投向这里。

1978年,鲁克尔特在《衣阿华评论》当年冬季号上发表题为《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验》的文章,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一词,从而标志着生态批评这一文论的诞生。

其思想发展过程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动物中心主义,再到生物中心主义,最后向生态中心主义过渡。

”美国批评家斯莱梅克曾这样惊叹生态批评如此迅速地成为当今文学研究的显学:“从八九十年代开始,环境文学和生态批评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学现象。

‘生态文’(ecolist)和‘生态批’(ecocrit)这两个新词根在期刊、学术出版物、学术会议、学术项目以及无数的专题研究、论文里大量出现,有如洪水泛滥。

”在中国,生态批评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我国学者最早以生态美学为题发表的专文是1994年李欣复的《论生态美学》与佘正荣的《关于生态美的哲学思考》。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主要呈现两种理论形态,即“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主要以生态中心主义为思想基础,探讨文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属于生态中心主义型生态批评。

”迄今为止,国内已出版众多生态批评专著,如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2000年),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2000年)等。

“生态批评”的发展轨迹

“生态批评”的发展轨迹

2020年10月第32卷第5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TechnologyOct.2020Vol.32 No.5收稿日期:2020 05 12作者简介:梁 芳(1975),女,石家庄市艺术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西方文学与比较文学.文章编号:1009-4873(2020)05-0047-04“生态批评”的发展轨迹梁 芳(石家庄市艺术学校英语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031)摘 要:“生态批评”是20世纪兴起的文学批评流派,诞生于人类面临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之时,体现了西方文论“向外转”的态势,拓宽了文学批评的探索领域。

分析生态批评的源起、发展阶段及其呈现出的专业化、国际化与全球化特点,探寻这一文学流派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态批评”;发展阶段;发展特点;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风起云涌,相继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研究等理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国家面临严峻的自然生态危机,环境保护思潮在欧美兴起,“生态批评”应运而生。

“生态批评”是一支文学批评流派,诞生于人类面临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之时,体现了西方文论“向外转”的态势,拓宽了文学批评的探索领域。

一、“生态批评”的源起1972年,美国学者约瑟夫·米克尔在《幸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中首次提出“文学生态学”概念,主张探讨“文学对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影响”[1]。

后来,此类术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自然文学研究”“自然历史阅读”“环境文学批评”“绿色研究”“绿色文化研究”“生态批评”与“生态诗学”等术语纷至沓来。

系列术语中,“生态批评”的接受面最广。

1978年,威廉·鲁克特尔在《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践》中首次提出“生态批评”术语[2]。

1989年,在美国西部文学学会上,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提倡关注“生态批评”[3]13,得到时任学会主席格伦·洛夫的积极响应[3]138。

生态批评的源起与建设前景

生态批评的源起与建设前景

3
目前,生态批评已经渗透到文学、哲学、社会学 、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成为一种跨学科的研 究方法。
核心思想与原则
生态批评的核心思想是“生态中心主义”,即 认为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具有内在的价值和意 义,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
生态批评的原则包括: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态系 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揭示文学作品中的自然 主题和生态思想;倡导环保意识和生态行为。
实践应用的拓展
生态批评将继续揭示人类对自然 的破坏和掠夺,倡导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和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贡献力量。
THANKS
感谢观看
20XX-01-28
生态批评的源起与建设前景
汇报人:XX
目录
• 生态批评概述 • 生态批评的源起 • 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 • 生态批评的实践应用 • 生态批评的建设前景 • 结论与展望
01
生态批评概述
定义与背景
生态批评是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的方 法,它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之间 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学作品如何表现 这种关系。
生态广告
探讨生态广告在倡导绿色消费、推广环保产品、提高公众环保意 识方面的创意和策略。
社会现象中的生态问题探讨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以 及这些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探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 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气候变化的调节
生态系统通过吸收和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 速度,同时调节区域气候,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01
环境污染
02
资源过度消耗

生态批评理论

生态批评理论

生态批评理论生态批评这种文学批评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1972年,“文学生态学”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约瑟夫·米克的作品中;1978年,威廉·鲁克尔特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一词,提倡“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强调批评家“必须具有生态学视野”。

90年代开始似龙卷风般迅速发展并并蔓延至世界各国,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一、生态批评的含义生态批评是在长期以来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在文学研究领域的映射,它通过独特的生态视角重新思考和审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态批评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对“生态批评”这一术语的界定存在很多争论,其中最为大多数学者所能接受的,是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的定义:“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

”格罗特费尔蒂进一步阐释:“所有生态批评仍然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人类文化与物质世界相互关联,文化影响物质世界,同时也受到物质世界的影响。

生态批评以自然与文化,特别是自然与语言文学作品的相互联系作为它的主题。

作为一种批评立场,它一只脚立于文学,另一只脚立于大地;作为一种理论话语,它协调着人类与非人类。

”格罗特费尔蒂揭示了生态批评的主要目的:通过文学来重新审视人类的文化,通过文化批判来挖掘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进而去重构人类文化。

可见,生态批评作为一个新的批评体系,它既有文学批评也有文化批评的特性。

它以生态整体主义哲学为核心思想,以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目标。

二、生态批评的发展生态批评这种文学批评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1972年,“文学生态学”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约瑟夫·米克的作品中,主要探讨文学对“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关系”的揭示,要细致地审视和发掘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1978年,威廉·鲁克尔特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一词,提倡“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强调批评家“必须具有生态学视野”,应当“构建出一个生态诗学体系”。

四个视角统观生态批评的发展

四个视角统观生态批评的发展

四个视角统观生态批评的发展“超循环”是圈行系统中的各部分以及整体,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与旋升。

②它融合自然之道与社会之道、思维之道与存在之道、研究方法之道与研究对象之道,是世界万物生发的格局与态势。

近代,尤其是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地球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西方人文学科领域生发了拯救人类精神生态,呼吁环境保护的生态批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西方生态批评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生态批评产生。

中国生态批评作为一门新生学科,其生长态势自然也遵循了超循环之道。

一、“依生”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批评———与中国对应学科“看似一体”生态批评起源于欧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见端倪,九十年代兴起。

在中国发出的最初声音是司空草1999年11月在《外国文学评论》上发表的《文学的生态学批评》一文。

真正传入中国并引起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潮是在2002年,以王诺教授的《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为标志。

国内关于生态批评的综述文章主要有:李洁的《生态批评在中国:17年发展综述》以及其硕士毕业论文《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999—2005》、周玮露的《欧美生态批评在中国》等,另外在鲁枢元教授的著作《生态批评的空间》和刘文良教授的著作《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中也提到了中国生态批评的兴起与发展。

以上学者在阐释生态批评在中国兴起和发展的时候,一般都把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和生态文学归入生态批评的发展中来。

李洁的《生态批评在中国:17年发展综述》,文章把生态批评兴起的时间定为1987年,其根据是文艺学家鲍桑葵1987年主编的《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中的词条“文艺生态学”;把生态批评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定为1994年,其根据是有关“生态美学”论文的发表。

[1]周玮露的《欧美生态批评在中国》一文提到了生态批评在中国起步的标志———司空草1999年发表的文章《文学的生态学批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但她在提及国内生态批评文章和专著的时候把曾永成教授的专著《文艺的绿色之思》、鲁枢元教授的专著《生态文艺学》、姜澄清教授的专著《艺术生态论纲》和徐恒醇教授的专著《生态美学》列为生态批评的代表作,而且文章后面把国内的生态美学会议看成了生态批评研讨会,把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和生态批评看成了一体。

论生态批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论生态批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论生态批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作者:吕娟霞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2期摘要: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生态批评理论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发展与广泛的传播,它把文学批评放到地球生物圈这一背景之下,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学评论视角。

本文阐述了西方生态批评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中国生态批评理论的发展与实践以及国内生态批评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的生态批评理论和生态思想进行挖掘、分析和评论,达到缓解和消除生态危机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危机;文学研究;生态批评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2-0168-0320世纪90年代发端于英美的生态批评是在全球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新兴文学批评理论。

生态批评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它以生态哲学为批评的理论起点和依据,对人类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旨在探寻、揭露和批判导致产生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提高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

20世纪90年代生态批评传播到中国。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危机日益严峻: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约为9%,人均0.1公顷,是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不到1/10,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增加;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在农产品和水产品的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严重污染产品,对农林鱼牧业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由此可见,生态批评兴起的现实因素是国内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生态批评研究的跨学科、跨文化特性和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勃发为生态批评的兴起提供可能。

生态批评注重从其他学科及其他批评模式中吸取经验,它与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神学、生态社会学等学科的思想观点相结合,把生态哲学最基本的概念引入文学批评,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批评,也涉及整个人类的文化批评。

“提倡文化变革,考察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界的种种狭隘假设如何限制了我们想像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人类社会的能力”。

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

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

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批评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逐渐受到广泛。

本文将探讨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和渊源,以期更好地理解其背景和应用价值,呼吁人们和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批评在西方思想文化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环境运动和生态意识的兴起而发展。

自那时以来,生态批评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批评方法,不断吸收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生态批评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案例包括对自然书写的研究、环境正义的以及生态女性主义等。

这些理论和案例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对生态破坏和环境不公。

生态批评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态批评通过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审视,提醒人们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其次,生态批评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实践可持续发展。

最后,生态批评强调跨学科合作,促进各领域专家共同研究生态环境问题,为保护地球提供智慧支持。

生态批评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化和哲学。

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崇简约、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些思想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浪漫主义运动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也为生态批评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此外,20世纪初以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运动的发展,生态批评的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多样。

总之,生态批评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批评方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从渊源上看,生态批评与古希腊文化和哲学有着密切的,并在浪漫主义运动和环境运动中得以发展。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生态批评在揭示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应用生态批评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我们应当重新审视我们对自然的关系,寻求一种更加和谐的共生方式。

生态批评_定义_发展趋向及在中国的接受

生态批评_定义_发展趋向及在中国的接受

译 林 2008年第1期 当代外国文论218 TRANS LATI O NS生态批评:定义,发展趋向及在中国的接受韦清琦 袁 霞 摘要:数十年以来,随着生态批评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其定义也日渐完善,诸如格劳特费尔蒂、布依尔、斯洛维克等生态批评家通过各自的定义诠释从不同角度描述了该批评运动的缘起和今后的方向。

总的来说,鲜明的叙事性、对研究的社会价值与功用的注重以及行动主义精神或许可以作为其定义的较新阐释,这与国内比较强调的美学层次的生态批评研究(生态文艺学)形成了一定的对照,也为建设性的对话提供了充裕的空间。

关键词:生态批评 定义 中国的接受 作为文学研究中的绿色运动,生态批评从纪90年代自美国兴起后,便借助全球化时代的理论旅行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

如今在国内文学批评界,由于外国文学研究学者的译介和本土文艺理论家的积极接受及对传统思想资源的挖掘,生态批评正处于兴旺勃发的时期,其相关术语如环境主义、自然写作、生态文艺学等都已不再陌生。

在比较文学领域,生态批评的出现也标志着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又增添了新的活力,因为文学研究已不仅可以穿越其他的人文学科,也跨向了自然学科和自然本身。

文学研究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与外界不断对话的体系。

生态批评正是在学术的前沿展示了这一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关的人文学科都在“变绿”,如有史学家提出自然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这出史剧的舞台,它本身也参与了演出;人类学关注文化与地理的关系,重视考察生态环境对民族形成的关键作用;在心理学领域,有学者认为人与自然的疏远成为社会、心理顽疾的根源;哲学则提出了深层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特别是生态伦理学已成为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之一;甚至还有神学家也宣称环境问题是一个宗教问题。

在《21世纪批评导论》中对生态批评作了重要评析的学者凯特・瑞格比也说:“文学批评家,特别还有文化研究的理论家对于文化、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思考的变化反应迟钝,这已是臭名昭著的事实,而相邻的学科,首先是哲学,其次还有神学、政治学、史学,早在70年代初就开始对此进行表述。

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

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

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胡志红内容提要中国生态批评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与西方生态批评相比尚存较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缺乏自觉的跨学科、跨文化甚至跨文明意识、理论明显滞后等不足,从而严重制约了其发展与深化,徘徊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困境之中。

如果这种状况不尽快得到改善,它将会失去其独特的学术批判锋芒与文化建构力量,进而不能为生态文明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引发严峻的生态焦虑之后的生态学术危机。

在此,笔者试图透过比较文学的视野简要地分析中国生态批评的发展状况,既肯定其成绩,也指出其困境,并展望其未来。

关键词中国生态批评生态中心主义比较文学视野环境公正危机与转机前言生态批评是当代生态思潮与文学研究的结合,是文学研究的绿色化,是对生态危机的综合回应,其在20世纪70年代前期发轫于美国,成熟于90年代中期,后迅速发展成了生机勃勃的国际文学、文化绿色批评潮流,其内容庞杂丰富,学理探究深沉,学术视野宽广。

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日益恶化的现实生态危机的催逼和生态哲学的发展与成熟,中国生态批评的兴起也不例外。

在中国(主要指中国内地)生态批评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呈现两种理论形态,即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主要以生态中心主义为思想基础,探讨文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属于生态中心主义型生态批评。

总体上看,中国生态批评依然处于草创时期,与西方生态批评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自觉的比较文学学科意识,即跨学科、跨文化甚至跨文明意识;所运用的理论比较单一;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阐释存在简单化的倾向;对女性压迫与环境退化(或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说,对性别压迫与环境退化)之间的纠葛还远未深入展开;理论明显滞后,等等。

以上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国生态批评的发展与深化,徘徊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困境中,一直处于学术的边缘。

中国本土生态批评

中国本土生态批评

中国本土生态批评
中国本土生态批评是指在中国国内,由本土学者和专家对中国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的批评和反思。

这种批评通常是基于对中国生态环境现状的观察和研究,涉及到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水、空气、土壤等污染问题;生态系统破坏和物种灭绝等生物多样性问题;砍伐森林和开发土地等自然资源开发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存,也是全球环境问题的一部分。

中国本土生态批评的出现,反映了中国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认识的提升。

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批评和反思,人们对自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了更多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中国本土生态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多,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更积极的环保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双赢。

- 1 -。

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

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

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王诺内容提要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

生态批评最基本的特征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来进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

本文介绍西方生态批评的发展及其主要成果~追溯和探讨生态批评的思想根源~并指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应当解决的几个主要思想问题。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生态学生态诗学人类中心主义近些年来,国内有越来越多的批评家关注生态,关注表现人与自然之关系和描写人类生存环境的文学;也有一些批评家借鉴了生态学的观念、方法和思维方式,对文学理论、美学、语言学甚至整个精神领域进行研究,建立起自己的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生态语言学和精神生态学体系。

这些关注和研究,与国际学界的生态批评热潮形成了呼应。

当今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整个人类文明和所有人的生存都受到严重的威胁。

生态危机的全球化和绿色思潮的全球化,促使东西方的批评家不约而同地试图通过文学和文化批评来探讨人类摆脱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的出路。

考察一下西方生态批评的发展和成果,探讨一下当今生态批评的思想根源——古往今来最主要的生态思想,思考一下生态批评要继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思想问题,对推动我国生态批评参与世界性的生态思想对话,也许不无裨益。

一“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倾向,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美国形成,进而又在世界许多国家出现。

在众多的对“生态批评”这一术语的界定当中,最能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是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和发起人彻丽11尔?格罗特费尔蒂的定义:“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

”生态批评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将生态学与文艺学结合起来的批评,就像精神分析批评或神话原型批评那样。

其实不然。

虽然有的生态批评家引用了一些生态学研究成果、环境科学研究数据,但从整体来看,生态批评里的自然科学成分并不突出。

生态批评的产生特征与发展前景-文档资料

生态批评的产生特征与发展前景-文档资料

生态批评的产生特征与发展前景、生态主义在理解生态批评之前, 我们必须了解生态主义的始末。

生态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甚至更早。

威廉姆•霍华斯告诉我们生态是与文字表现的历史紧密相连的科学。

早期人们通过唱歌、念咒、跳舞来治病驱灾。

他们认为疾病和灾祸是由于自然界失去平衡与和谐的状态而导致的。

古典学者通过肉体与地球的类比来解释和表现平衡, 通过沉思和跟踪来界定知识的界限。

卢克莱修(Lucretius) 论证了物质与过程是不可分离的。

这种整体主义思维, 经过了伊斯兰缜密的数学研究以及基督教大学的分科, 知识分化为不同的科学- 语言学科。

迪卡尔的理性主义进一步扩大了这种分离。

而几百年来,自然、叙事科学一直局限在地方、世俗的文字之内。

1750年以后, 西方霸权的全球殖民化与探险促进了自然科学领域新的动态思想的发展。

有关洪堡(Humboldt) 、莱伊尔(Lyell) 、阿加西斯(Agassiz) 和达尔文游记的著作把时间不断延伸变化的认识传播开来。

他们把过去看作直线型的发展演进模式与哲学著作相提并论, 接着就寻找东西方语言史前的根源( 阿斯莱夫Aarsleff) 。

把词语看作是不断生根发芽的有机体与通过形式和功能来命名物种的生物, 两者不谋而合。

随后西方诸国在迅速工业增长的同时, 经历了环境危机。

生态学一词的创立应该归功于在耶拿任教的德国动物学家厄尼斯特•海克尔(Erns Haeckel)。

生态学一词是林奈提出自然秩序(Worster1985) 这个术语的变形。

海克尔的科学反映了他的社会主义信念。

他发现社会组织以不断扩大的螺旋方式复制原始的形态, 从组织结构、人口到群体无不如此。

他们周围或者“环境”的每一个层次都在编织着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网络。

利用统计模式, 他注意到了食物与能量之间交换与流动的规律。

这一规律表明了生态系统的能力。

因此, 生态学吸收了林奈的分类学,量化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且革命了蒙德尔的遗传学, 生成了具有世俗民主特征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意识。
关 键 词 :生 态 批 评 兴 起
发 展
的 发 展 有 着 密 不 可 分 的 联 系 , 生 态
随着 中国 经济 和 现代 科 技 的迅 猛 发 展 ,生 态 危 机 越 来 越 严 重 。 因
批 评 ”这一 中文 学术 术 语 ,是 以翻 译 国外生 态批评 文献的形 式 出现 的。 最 初 出现 于 2 0 0 1 年 ,清华 大 学 教 授 王 宁 编选 的 《 新 文学 史 一 I 》 中包 含 了利 物浦 大学乔 纳森 ・ 贝特 的 牲 态 批评》 。 总 之 , 生 态 批 评 这 一 文 学 研 究 方 法在 全 世界 范 围 内 的文 学界 的 主
作 品应 当 揭示 人类 与 其 他物 种 之 间 的关 系 。 同年 ,美 国学 者克 罗 伯 尔 在 《 现 代语 言 协会 会 刊》 上 发 表文 章 ,首次将 “ 生态学 ”和 “ 生态 的 ” 的概 念运用 于文 学批 评中 。1 9 7 8 年, 威廉・ 鲁克 尔 特在 《 爱荷 华 州评 论》 第9期 发表文章 《 丈学与 生态学 :一 次生 态批评实 验》,首次 使用 “ 生态
打破 人类 中 心主 义 的传 统 思想 ,使
人 类 了 解 全 球 的 生 态 境 况 ,正 视 人
类 所 面l 临的生 存 环境 现 状 ,从 而 提 高 人类 的 生态 意 识 ,认识 到保 护 自 然 环 境 的重 要 性 。 二. 生态批评 在中 国的发展 美 国 生 态 批 评 的 发 展 经 历 了 三 个 阶 段 。 生 态 文 学 批 评 的 第 一 个 阶
段 主要 研 究 自然 与环 境 是 怎样 在 文 学 作 品 中被 表达 的。生 态 文学 批 评 的第 二个 阶 段是 把重 点 放 在努 力 弘 扬 长期 被 忽视 的 描 写 自然 文学 作 品
中上 ,对 美 国描 写 自然 的 文学 作 品 的历史 、发展 、成就 及 其 风格 体 裁 等 作 了深 入 的探 讨 和研 究 。生 态 文
三个 分 支 :一是 自然 生态 研 究相 对 独立 的 自然 世 界 ;二 是社 会 生态 研 究政 治 与经 济 生活 ;i是 精 神生 态 探 究人 类 的 内心 世 界 与精 神 世 界 。 鲁 枢 元 教 授 不 仅 立 足 于 本 土 的 生 态 资 源 ,也 关 注 国 际生 态 资源 ,并 为 建设 有 中 国特 色 的生 态批 评 理论 做 出 了 巨大 的贡 献 。除此 之 外 ,张 红 梅 、蒋 学 志 、吴 景 明 共 同 编 著 的 性 态 批评》,陈小 红 所著 的 《 什 么 是文学 的生态 批评》,薛小 惠所 著的
批评 ” 一词 ,提倡 文 学 与生 态 学结 合起 来 ,强 调 批评 家 应 该具 有 生 态 视野。 “ 生态 批评 ”作 为文 学 术语 有 了诸多 的定 义 。其 中彻 丽尔 ・ 格罗 特费 尔蒂 和劳伦斯 ・ 布伊 尔 的定义最 为普遍 。彻丽 尔 ・ 格 罗特 费尔 蒂认 为 生态 批评 “ 就 是研 究 文学 和 自然环 境 之 间 的关 系 ……生 态批 评 就 是把 地球 为 中 心 的思想 意 识 应用 到 文学 研究 当中。 ” 中 国的 生态 意 识 可 以追 溯 到农 耕社 会 ,由于 中 国社 会经 历 了漫长 的农 业 社会 历 史 ,传 统 的生 态 文化 有着 深 厚 的思 想基 础 ,农 耕 社 会认 为人 与 自然 本 为一 体 ,是 一 种 亲和 关 系 。然 而 ,到2 0 世 纪 ,中 国的学
壁 凿 L — — — — — — — — — — — — — 一
简述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回 王 告
内容 摘 要 : 随 着 全 球 经 济 和 科 学 技 术 的高 速 发 展 ,人 类 与 自然 的 关 系发 生 了根本 的 变 化 。 越 来 越 多 的文
学作 品反映 了生态 系统 的不平衡性 。近年来 ,生态批评作 为一种全 新的批评方法 ,在我 国得到 了快速 的发展 与传播。本文主要探讨生态批评在 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在 生态批评 的视域下分析文学作 品,旨在提高人类的
二 是 对 影 响 深 远 的 生 态 文 学 作 家 和 作 品的深 研 究 。其 已经 出版 的学 术
此 以生 态批 评 的方 法分 析 文 学起
专著有 《 欧 美 生态 批评 :生态 学 研 究 概 论》 《 英 国生 态文 学》 《 俄 罗
斯生 态文 学》 《 美 国生 态 文学》 语 生态文 学》 等 。其 中王诺教 授 在 《 欧美 生 态 学》 一 书 中阐 述 了生
态 美 学 的 思 想 基 础 ,对 生 态 文 学 的
和 发展 既具 有 理论 基 础 又具 有 现实 意 义 ,其 目的 在于 提 高 人类 的 生态 意识 。 生 态批评在 中国的兴起
州大 学 生态批 评 研 究 中心 主 任鲁 枢 元教 授所 著 的 作 品有 《 文 学 的跨 界 研究 :文学 与 生态 学》 《 生 态文 艺
学 》 等 。 鲁 枢 元 教 授 将 生 态 学 分 为
著 《 生 存 的喜 剧 :文 学 的生 态 学研 究》 一 书 中 ,首次 提 出 了 “ 文 学 的 生 态学 ”这 一 术语 ,将 生态 批 评定 义为 “ 对 出现 在文 学 作 品 中的 生物 学 主题和关 系 的研 究 。 ”并主 张文学
一 .
生态 批评 这 一 文学 批 评 理论 出
思想 及其 生 态 审美 进行 了研究 。苏
现在 2 0 世纪7 0 年代 的美 国 。美 国学
者约 瑟夫 ・ 密克尔 于 1 9 7 4 年 出 版 的 专
要 任 务就 是 通过 文学 和 文 化研 究 来
重 新 审 视 与 探 讨 人 类 与 自然 的 关 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