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明中期儒学 代表人物
王阳明的心学 “良知良能, 良知良能, 良知良能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致良知” 致良知” 致良知 对儒家“ 对儒家“仁”的思想进一 步发挥
明中期儒学 代表人物
程朱理学的影响
• 消极影响: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消极影响:压抑、 • 积极影响: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积极影响: 如: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注重气节、 注重气节、品德 重视人的主观意志作用 讲求以理通情、自我节制、 讲求以理通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
宋明理学
(3)“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和“行”是同一个活动 的两个方面,不能缺一。知了要去行,不行不 能算做真知。
观点争鸣
观点1 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对朱 熹、王阳明全盘否定说: “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 治思想,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从政治作用 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
重新排列《周易》解释64 卦,系统的思辨,将宇宙 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合二 为一。邵雍力图构建一个 能够说明宇宙、自然、社 会、人生的完整体系,并 力求追寻出一个贯穿于整 个体系的最高法则。他认 为天地万物是由一个总体 的“道”产生出来的,这 种天地运化、道在物先的 自然观和宇宙观受到其他 理学家的推崇。
“宇宙内事乃己主分观内唯事心;主己义分内事乃宇宙内
事。”在京师,“士争从之游,言论感发,闻 而兴起者甚众”。当时名望之高,每开讲席, 学者群集,“户外屡满,耆老扶杖观听”。
1.陆九渊的主要思想
(1)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心即理也”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 “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 要将其剥落、扫除
2、王守仁(明)浙江人
(1)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 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 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 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并不存在。另一个朋 友打趣道:“哈哈!看来,我不认识的人,就 如同没出生一样啦。”
(2)“致良知”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⑶、作为一种哲学化的儒学,理学具有鲜明的双重性, 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第3课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
理学家把维护 专制统治 和纲常名分的观念 抽象为世界本原的理,建立起 理学体系, 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 等级的合理性。 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
程 “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 朱 ——哲学观 理 “格物致知” 学 内 ——方法论 容 天理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伦理观
2.程朱理学有何影响? 材料 伏尔泰推崇朱熹理学是 “理性宗教”的楷模,是唯以德教人, “无需求助于神的启示”。 “古今中外、影响深远”。 (1)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 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 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 朝形成“朱子学”学派。
(二)陆王心学
陆九渊 心学的开创者,提出 “心即理也”
王守仁 世称阳明先生。生活于明代,心 学集大成者。“圣人之道,吾 性自足。”
阅读材料归纳:陆九渊的主要思想观点
材料1: 人皆有是心,心 皆具是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 真理。 材料2:穷理不必外求,反 省内心即可。
宇宙观是什么?
心是天地万物的 本原 。
材料二 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 和教条。……着重于人的道德实践,缺少应有的抽象哲 学理论。……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证要么 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人教版教师用书
材料一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 材料二 (冯)道之为相,历五朝、八姓,若逆旅 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 怍,· · · · · · 当是之时,失臣节者非道一人。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宋明理学
形而上者无影无形,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 有状,是此器(气)。
—《朱子语类》卷九
理是世界的本原(法则、规律)
,
(理学核心思想)
材料一
人伦者,天理也。 —《河南程氏外书》
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 —《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
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
宋明理学的影响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
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强化“三纲五常”,进一步禁锢人们思想,
对封建社会后期的变革起了一定阻 碍作用
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自我 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 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对塑造中华民族 的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2、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 的阴阳变化。
如何才能不违背“理”呢?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
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
“存天理,灭人欲”
B、修养论:
①区分“小学”和“大学”(格物致知) ②“仁”是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
然…
③仁者境界不仅追求精神自由,还应有强烈的社会 责任心
程朱理学的影响
消极: 提倡尊卑等级、重男轻女观念等;用三纲五 常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 然欲求。
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自我 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 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对塑造中华民族 的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理学的发展——心学
1.陆九渊 南心宋学人:,是心学的开创者
王守仁—“阳明心学”(进一步发展)
阳明先生,明代人,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宋代产生的理学,盛行于南宋和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理学家所言之理,已非自然之理,而是性理,所谓“格物致知”,并非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是返求于内心时对性理本体的体认。
在理学家看来,理得之于天而存于心,是人心中抽象的超时空不变的道德本体;为了突出这种道德本体的绝对性和客观性,他们常在“理”之前加一个“天”字,以示价值之重,不容怀疑。
一、理义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
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
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天理的呈现,以主体的生理作用和情感欲望的消解为前提,以能体现封建义理、公而忘私的道德人格存养为进路。
这意味着外在的人伦日用的的社会道德实践,最终要以内在的主体心灵的道德自律为核心,一切价值问题归之于人的心性,由“理一分殊”来解决。
理学家是以极其严肃的态度对待人生的,对于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存本能和情感欲望,时时有一种大敌当前的焦虑,希望通过“持敬”、“克己”的修养获得一种忘我的心里体验和无私的纯正情感,达到与天地合德与万物同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崇高境界。
因此,理学家的“穷理”,不仅仅是对形而上学的性理本体的体认,也是一种追寻“孔颜乐处”的具有仁者胸襟和圣贤气象的理想人格的自觉。
这种理想人格体现的是主体内心超越性理本体与情感世界之间的对峙的“中和”之美,在朱熹以“心统性情”为基本命题的心性理论的建立过程中,就可以看到他寻求“中和”的努力。
二、理学的产生理学的形成,是宋代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最佳反映,亦是长期儒、佛、道融合的结果,也与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
第3课宋明理学
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二、程朱理学
1、背景: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北宋时,儒家 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 2、形成: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 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家体系。
“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 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 “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 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 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 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 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 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 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 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 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 内容: “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 “理”。他们所说的“理”都是指封建的 伦理纲常。
共同点:
影响:
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 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 起了积极影响。
尊卑等级、轻视自然科学、轻视个体自由、重礼轻法
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 (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 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 是( )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规范 人们的言行,压制人民的反抗 B、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C、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D、为了规范普通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理学一名始称于南宋,朱子曾说"理学最难",陆九渊也说"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
明代,理学成为专指宋以来形成的学术体系的概念。
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 1 )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
( 2 )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
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
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代表人物: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
即北宋五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代:王阳明。
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
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
宋明理学所讨论的问题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
理学与唐以前儒学尊《五经》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四书》成为尊信的主要经典。
价值体系和功夫体系都在《四书》。
《六经》为粗米,《四书》为熟饭。
理学的主要根据和讨论的问题都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紧密相关。
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理气、心性、格物、致知、主敬、主静、涵养、知行、已发未发、道心人心、天理人欲、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等。
宋明理学片论-李泽厚一、由宇宙论到伦理学二、理性本体的建立及其矛盾三、"心"的超越与感性四、遗产的两重性青年毛泽东说:"吾国宋儒之说与康德同"。
这是他1917-1918年读新康德主义者泡尔生(Friedrich Paulson)《伦理学原理》时的批语。
第3课_宋明理学
结合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思考:程朱理学 有哪些影响?
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 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力地维护了
封建专制统治。同时又具有和谐意识,崇尚道
德,注重气节,讲求自我节制等对塑造中华民
族性格产生了积极而深远影响。还传及日本、
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
学派”。 主要理论著作:朱熹《四书章句集
理学在今天……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 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 大师张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宋明理学的影响
消 极 影 响 积 极 影 响 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 压抑、扼杀自然欲求。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福建泉州老君岩
道教圣地武当山
③儒学的发展
儒学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 存在着严重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 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魏晋时期, 儒学开始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 新的发展。
此图绘佛、道、儒 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 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 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 合一”的社会思潮。画 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 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 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 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①佛教的盛行
佛教是外来的宗 教,它创自古代 印度,汉朝传入 中国内地,魏晋 时期盛行。佛教 宣扬人生一切皆 苦、现实世界一 切皆空的苦空二 谛学说,主张超 脱尘世,出家修 行,落发为僧。
②道教在民间传播
道教则是中国土地上自 生的宗教,它正式创始于东 汉末年,开始主要在受苦受 难的民众中流行,后来在上 层社会中也有不少信徒。 其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 战国时期的神仙方术思想, 乃至上古时代的民间巫术等。 道教追求长生不死成神仙。
儒学的世俗化——宋明理学
2.规范答题——确保答题要点对而全 (1)不同(比较类模板——分点列表,归纳异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问题
分层信息
主旨提炼
概括归类
材料
无
孔孟 儒学
所学
孔子:“仁”“为政以德”“有 教无类”;孟子:“仁政”“民
强调仁政、民本
不同:孔 孟强调仁 政、民本;
不
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董仲舒强
同
材料
无
强调大一统、天 调天人感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1234
解析 答案
3.命题点:对宋明理学内涵的理解 (2014·课标全国Ⅰ,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 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明本心等
发展:宋代儒学重 视孔孟儒学;重视 思辨、强调个人修 养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 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3.理学思想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 天理之件数。”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 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 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 “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2.形成过程
(1)创立——“二程”
人伦者,天理也
①哲学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与 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②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 ”,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
宋明理学
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的分支
01 发展
03 主要特点 05 总结
目录
02 简介 04 主要学派 06 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理学是中国古代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 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元 朝成为官方哲学。
总结
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南北朝;佛教徒提出佛为正,三教归佛。隋朝:儒学家提出“三 教合归儒””。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 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 学体系——“理学”。理学: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产物,囊括天人关系的形成的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思想体系。 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中明显地可以看出吸收了释教的“空有合一”的本体论,“顿渐合一”的认识论,“明心见 性”、“返本复初”的修持观等,因之有人说是“阳儒阴释”,或者“三教合一”的新形态。理学的开山祖周敦 颐的著作《太极图说》明显地是三教融合为一的代表作。二程主张“性即理”,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 并通过内心的修养功夫来“窒欲”,以恢复天理,这明显地受到过佛教心性论和禅宗修持方法的影响。朱熹是理 学集大成者,是竭力排斥佛教的一个人物,但是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无论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修持方法无不打上 佛教的烙印,有人说他是“阳儒阴释”,“表儒里释”,他自己也感叹说:佛教的“克己”,“往往我儒所不及” (《朱熹语录》卷二十九)。王阳明是心学的主要代表,通观他的“良知”道德本体论及“致良知”的修养方法, 与禅学的佛性论及修持方法有着很多相通之处。
3 第30讲 宋明理学
第30讲宋明理学一、理学的创立1.背景(1)魏晋时期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2)唐代的韩愈、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3)儒学自身的缺陷:儒学自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万物本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
2.概念: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
3.代表(1)周敦颐: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2)周敦颐和邵雍: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3)张载:开创“气学”一派,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
(4)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
二、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1.朱熹的理学体系(1)理气论:理先于气,理比气更根本。
(2)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强调“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强调要有社会责任感。
(3)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2.朱熹地位及影响(1)注解《四书》,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2)作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理学的特点及影响(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核心论点:宋明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实现了儒学的进一步思辨化,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3课 宋明理学
C.他提出“理气论”,认为“天理”是万物 的本原
D,他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欲”与
“天理”的辨证统一
C
5.下列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在今天还可取 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④“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
1、必要性——儒学的困境
2、可能性——儒学的复兴
儒学的困境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请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 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佛道盛行,儒学面临严峻挑战
儒学的困境
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 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 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 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 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 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伦道德沦丧
2、可能性——儒学的复兴 (1)隋唐儒释道“三教合归儒” (2)北宋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
二、怎样重建——融合与拔高
(一)理学的创立:
1.儒学的复兴: 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融合
道
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
目的
二、怎样重建——融合与升华 2、道把德儒价家值的体伦系理的道重德建上: 升到天理的高度,升形华
欧阳修:“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 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 可从而知也。”
激疑设问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指宋元鼎革为中国历史的一大剧变,崖山海战 后陆秀夫背负着幼帝投海自尽,后宫及群臣大多 随之殉国,华夏文明自此遭受严重断层。
宋明理学
知识结构
宋 明 理 学
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理 学 的 发 展 创立:北宋五子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反映了什 么“问题 ”?
自汉武帝以来,儒学 成为中华民族传统 文化的主流思想。
戴王冠的孔子像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背景)
1)、汉末——权威性被削弱; 2)、魏晋——道教兴起、佛教传播,使 得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念受直接冲击; 3)、唐末五代——官方儒学受质疑,统 治地位进一步削弱。 4)、 北宋面临统治危机。 5)、北宋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2)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 习、实践的学问,“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仁” 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3 )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 实践的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 掌握道,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 心”,达到国治、天下平。
3.对朱熹的评价
A
4、王守仁“致良知”的学说,应该属 于下列哪一范畴( ) A.认识论 B.行动理论 C.社会政治思想 D.传统伦理纲常
A
5、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 气关系论主要吸收了谁的思想?( ) A、张载 B、二程 C、周敦颐 D、李翱
B D
6、两宋三百年间,产生了许多哲学家和 不同的学派,学术气氛浓厚,这( ) A.反映了两宋时期政治清明 B.是宋代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的反映 C.表明了封建统治思想已经出现危机 D.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达的 表现
2.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
(1)先声——唐代的韩愈、李翱
道统论: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
韩愈在《原道》和《论佛骨 表》中,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抨 击。他指出佛教耗费大量财富, 加重了百姓负担,使“民不穷且 盗”。又指出“佛本夷狄之人”, 佛徒“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 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 父子之情”,让佛教凌驾于儒学 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 他认为佛教灭弃封建伦常,“子 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 韩 民焉而不事其事”。
宋明理学
天理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______, 认为其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____。 孔颜之乐 仁 仁者就是“ ”。
天理的实质是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理学的成熟
字元晦,号晦庵
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理学的集大成者
(南宋)朱熹
朱熹的主张和成就:
①理先于气,理是宇宙的本原
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不可取的观念: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2、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小结
理学 派别 程朱 理学 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 朱熹 主要观点
不同点
评价宋明理学
“ 贞 节 牌 坊 ”
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
“美丽”的三寸金莲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清)
宋明理学的评价
1、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 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
2.北宋五子各自的主张 周敦颐
《周易》 《太极图》 结合______解释________,建构了包括万 衍生规律 物、人类和道德等万事万物的_________,把人 “理”生万物 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_________ 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理学的创立
北宋五子(程颢、程颐与周敦颐、邵雍、张载)是理学 的开创者。 1.基本思想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
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和心学
对后世影响的比较
理学
理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尤其是对明清 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理学强调的社 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也影响了后世的文 化和社会发展。
VS
心学
心学的影响主要在思想领域,尤其是对明 代的王阳明等思想家。心学的思想也影响 了后世的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成为 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6
宋明时期新儒学的现代价 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心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01
02
03
朱熹的理学派
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 学家、教育家,他的理学 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 墨客。
陆九渊的心学派
陆九渊是南宋时期的心学 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强调 内心自省和自我修养。
王阳明的心学派
王阳明是明朝时期的心学 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强调 实践和行知合一。
心学对后世的影响
ABCD
对中国文化、教育、政治 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促进了儒释道的融合,为 后世文化交流和思想创新 提供了基础。
04
心学的发展与影响
心学的起源和形成
心学起源于北宋时期,由程颢、程颐 等人开创。
心学在明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 推广,王阳明等人成为心学的集大成 者。
心学在南宋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朱 熹、陆九渊等人成为心学的代表人物。
存天理、去人欲。
陆王心学
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 表,强调心即理、知行
合一。
永嘉学派
以叶适为代表,主张功 利主义、强调事功和实
用。
永康学派
以陈亮为代表,主张经 世致用、提倡事功。
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强化了儒家道德伦理观念, 成为封建社会后期主流价 值观。
对东亚文化圈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文化 发展受到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
宋明理学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 道德观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认为,“物”,指天理、 人伦、圣言、世故。“格物 认识论 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 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2)主要思想观点 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 家 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存天理,灭 人欲” B、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主要理论著作: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4)统治地位的确立: 明初
二、材料辨析题
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
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 ”,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3、参考思路:、 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 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 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 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C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 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 ①主张“格物致知” ②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 ③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 ④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的“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等的名句等几乎人尽 皆知,以上人物的价值观明显来自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宋明理学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 识。《礼记· 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 而后知至。”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 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 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 通明理。清末兴办新式学堂,“格致”成为 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
(1)尊卑等级观念 (2)重男轻女的观念; (3)因循守旧的观念; (4)重利轻义的观念; (5)重礼轻法的观念。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并加以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小结
1、“理”是世界的本 原 程朱理学 2、 “格物致知” 3、 存天理,灭人欲
三教合一 三教并立
指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 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 的道理并努力实行。
(2)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陆王心学
(3)主要思想主张
1.陆九渊的主要思想 (1)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心即理也”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获取“理”的方法:
“发明本心”
陆王心学:
2.王守仁心学的主要内容:
宋明理学代表人物
心学开创者 程朱理学代表人物
程 颢
程 朱 颐 熹
陆 王 心 学 代 表 人 物
陆 九 渊
南宋人
王 阳 明
(北宋人,兄弟俩) 南宋人 理学集大成者 理学开创者
明朝人 心学集大成者
程 颢 朱熹 程 颐
王 守 仁
孔孟儒学乃中华传统文 化的渊源和启蒙,至程朱 理学才使中国哲学形成世 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体系。 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 的里程碑。
宋明理学
二、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 ★ 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导致严重的社会危 机,宋朝急需重建社会秩序、伦理观念。 ★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印刷 术的进步。
★ 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 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书院教育发达。
三、宋明理学主要流派(一)、程朱理学表人:继承孔孟的“仁”“礼”。
?
“心”是万物的本原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内心反省(内在)
影响
商场着火了--
程朱理 学代表
陆王心 学代表 闭目静坐,想象着 火会自生自灭,千 万不能乱了方寸。
反复观察火 情,寻找逃 生方法
翻开历史一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贞洁牌坊的 是“吃人” 。 背后是血泪 ──鲁迅《狂人日记》
______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四、理学的影响 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 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 影响(郭巨埋儿、三寸金莲、贞节牌坊)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 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 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 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3)方法论:格物致知
二程观点
天理是万物本原,先理后物
朱熹观点
理之源在于天理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人性的最高境界 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把握“理” “格物致知”明 道德之善
程 世界观(核心):天理是万物本原,先理后物 朱 (道教) 理 (客观唯心主义) 学 道德观: 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道德规范 (儒家) 的 存天理灭人欲 (佛教) 观 点 方法论:
材料三 本不可离。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理学指宋朝以来的新儒学,又称道学。
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
广义的理学,即宋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潮,包括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苏轼的蜀学、二程的洛学、张载的关学、陆王的心学;狭义的理学,专指二程、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和陆王的心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异同相同之处:(1)同属儒学,承继孔孟之道。
(2)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3)核心思想的实质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过多的自然欲求。
(4)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之处:(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是内在的心,(2)认识论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发明本心”,进行内心的反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2李约瑟难题思想,文化,哲学角度的解答1、缺乏古希腊科学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没有完善的形式逻辑思想,很难产生严密的理论武器。
“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因果关系。
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中国是不具备“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因果关系”这两个基础的,所以在古代中国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所以我国古代的一切技术只能归结为经验技术,而非科学技术。
2 、缺乏解放普通劳动者的发明思想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主要是技术发明。
大多数的发明创造并非是古代政府的有目的的创造,很难形成一个产业,一个大方向,大多数的发明来自于普通民众,很零散,无法集中利用,统一规划,发明力量无法有力发挥。
3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逻辑思想是整个文明与科学的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1)东方思维方式通常不注意思维工具或手段的理性研究和系统锻造,而是注重工具的直接使用。
西方思维则不同,他们固然注意术的研究,注意思维手段及其他手段运用的研究,更注重工具的系统的锻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首先提出“四书”之名,对它们加 以注释并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等书。元 以后的科举考试,都首重“四书”,并以 朱熹的注解作为释读的惟一标准。
嵩阳书院(今河南登封) 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自宋以来在 历史上以理学大师每多宣讲于此而著称 于世,程颢、程颐在此讲学。
岳麓书院(今长沙岳麓山) 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宋明理 学一些学者曾在此讲学。
材料4: • “致良知为圣人教
人第一义”。 “知行合一”
活学活用
《赏花》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朱熹、王守仁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 放。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朱熹说:“天生的。” 王守仁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 百花才是美丽的。” 同:世界的本原是“理”。 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 “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 “心”。
春秋:创立
孔 子
战国:发展 秦朝:打击
孟 子 秦 始 皇 董 仲 舒
西汉:正统
这是江西庐山脚下的白鹿洞书院。800多年前,南 宋大儒朱熹在此举行了一次学术报告会,请当时主要 论敌陆九渊来此讲学。这次会上,陆九渊就儒家思想 的义、利问题慷慨陈辞,讲得许多听者感动得掉下了 眼泪。朱熹和陆九渊都是南宋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们各成一派,共同发展了儒学。他们发展的儒学新 体系称为‚理学‛,又称‚道学‛。
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三从” ——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 ——妇德、妇 言、妇容、妇功
• “三从四德”,是一种中国古代女性的 道德规范, 是为适应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 需要,根据“ 内外有别”、“ 男尊女卑”的原则, 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 的规范要求。所谓的“四德”是指:德、言、容、工, 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 后“言”,要有知识修养,言辞恰当,语言得体;其 次是“容”,即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 轻浮随便;最后是“工”,即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 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周礼· 天官· 九嫔》)
在我们最为熟悉的“西游记”里面,大家能否找出三 教合一的痕迹? 西天取经本身就是佛教故事。 孙悟空却是道教出身,72变就 是向道家师傅学的。孙悟空遇 到困难就向各路神灵求援,这 里面既有佛教的观音菩萨,又 有道教的太上老君。至于儒家, 在西天取经路上伸张正义的浩 然之气、唐僧舍生取义的精神, 还有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 如来佛的等级观念,都有儒家 思想的痕迹。
影响一种思想兴衰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有没有现实需要? 2、其他思想的冲击影响? 3、自身理论是否完善?(问题和缺陷)
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 以事其上,则诛。 ——韩愈《原道》
唐代儒学大师韩愈用什么方式让大家遵守纲 常?有何影响?
“恐吓”方式
2、汉唐儒学,利用粗糙的天命思想和 恐吓已无法控制人心
二十四孝故事
• 扇 枕 温 衾
• 恣 蚊 饱 血
• 尝 粪 忧 亲
• 郭 巨 埋 儿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二)陆王心学
陆九渊
王守仁
(1)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心学的出现,标志 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2)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 心学的集大成者。
三教图
■简介:右图绘佛、道、儒三教
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 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 画中释氏跌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 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 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问题:
右图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
三教合一
三教图(明·丁云鹏)
三教彼此在反复辩驳中也相互吸纳渗透。唐宋时 期,调和之风尤盛,许多知识分子兼修儒、佛或三 教并修,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王守仁的门人,夜间 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 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 大笑,问他:“请告诉我, 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 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 上身的衣服,又说:“还 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 也脱掉?”贼犹豫了,说: “这,好像不太好吧。” 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 的良知!”
(二)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上述思பைடு நூலகம்有何消极影响?
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摧残、迫 害女性的身心健康,维护男尊女卑的 等级秩序和专制统治。
1、主要思想:(3)方法论
材料二: 今日格一件, 方法:“格物致知” 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 格物,接触事物; 处。 ——《二程遗书》 致知,获得知识;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 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 《礼记· 大学》:“致知 了一物道理。 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子语类》 格,推究;致,求得。 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 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 探究事物原理,从而 请思考:从材料中可以 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 获得知识。 看出怎样才能把握‚理‛ ? 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 具体:接触……,体 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兄程颢
弟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
(一)程朱理学
代表人物
兄程颢
弟程颐
朱熹(集
大成者)
(一)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1、主要思想:(1)世界观
材料1:宇宙之间一 理而已。天得之而为 天,地得之而为地, 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性;其 张之为三纲,其纪之 为五常,盖皆此理之 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理—— 世界的本原,天 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 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 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 上帝的意志。 反映: 目的——从哲
世界本原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理学 心学
本体论
‚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不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同 点 强调‚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致良知‛ 方法论 (通过外物求‛理‛) (通过内心的反省) 相同点: 都是对孔孟、董仲舒等儒学的发展; 都承认理的存在 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统治。
道教的盛行
在外来佛教传入的 同时,中国的本土宗 教道教也在东汉时期 形成。东汉末年,神 仙方士之说、阴阳五 行之说与道家学说的 某些部分杂糅起来, 形成了道教。
佛教和道教的主要教义?
佛、
道
修炼养生,长生不老
因果报应,灵魂不灭,生死 轮回;忍耐顺从,死入天堂
不太关注现实生活
为什么这两种宗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传播呢? 1、魏晋南北朝以来,社会动荡不安和人生的 苦难造成人们对宗教的渴求 2、儒学本身的问题与缺陷(如思辩性、理论 性的不足) ,使人们对儒学产生了怀疑。
验……,明“理”。
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的区别? 同:‚格致‛与‚实践‛相似。强调通过对外
界事物的考察和实践,来求取‚真理‛。
异:‚知‛不同。
‚格物致知‛ 要‚明理‛,即儒家伦理道德
(唯心);
实践出真知:是指客观规律和真理。(唯物)
(一)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2、含义:以“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 3.主要思想: (客观唯心主义)
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世界观:心是天地万 物的本原,理在心中, 材料1:陆九渊说: “宇 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心”就是“理”。
材料2:一次,王阳明和 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 中美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 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 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 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 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 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 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 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 来时,它并不存在 . 是仁者心动。
学高度论证专 社会上——儒家伦理道德,即 请思考:程朱理学认 制统治和君臣 三纲五常 。 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它反映于哪些领域?
父子等级秩序 人身上——人性,‚存天理, 的合理性。 灭人欲‛。
1、主要思想:(2)道德观(对个人的要求):
材料2: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 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 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 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 则天理灭”。——朱熹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 ,人欲也。”
①世界观: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和普遍的法则; ③道德观: 儒家道德就是天理,要存天理,灭人欲;
②方法论: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4、理学实质:
用儒家伦理纲常来约束社会,维护封建专制统 治,遏制人自然欲望。
5、程朱理学的地位和影响
(1)为当时统治者提供了一种适现实统治需要 的统治思想,因而受到统治者重视,影响日益扩大。 (2)《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3)明朝,理学发展到鼎盛阶段,确定了在思想 界的统治地位. (4)还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
佛道盛行的缩影──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 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时人将 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事佛, 随着“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他推 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
思考: 佛、道的兴盛,对中国的文化格局产生 什么影响?
1、佛教、道教的迅速传播,使儒学出现危机
3、‚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
‚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
泰山名胜
— 红门宫
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 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
一、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儒学的危机
(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儒学无法控制人心。 (2)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 播,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3)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 个领域。
嵩阳书院位于登封 市城北3公里峻极峰 下,因坐落于嵩山 之阳,故名。是宋 代四大书院之一。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 寺,创建于北魏太 和八年(484),名儒 司马光、范仲淹、 程颐、程颢等相继 在此讲学。1963年6 月20日,由原河南 省人民委员会公布 为河南省文物保护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