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十五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十五

6“梆子腔”、“皮黄腔”与“京剧” 的形成
• 明、清时代是我国各种戏曲腔调发展非常重要的 时代,由于多种戏曲腔调的发展和流传,各种腔 调之间相互影响和衍变,加上许多地方的民间曲 调逐渐被运用于戏曲之中,于是又有许多新的戏 曲腔调不断兴起,其影响日益增长。到清乾隆年 间(18世纪后半期),官办的戏曲演出的就有了 所谓“雅部”(昆腔)和“花部”(包括京腔、 秦腔、弋阳腔、二黄腔)之分。把“昆腔”放到 “雅部”,虽有尊尚之意,但在“花部”中这些 新兴的腔调已经具有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 在“花部”诸多新兴腔调之中,要属“梆子腔” 和“皮黄腔”影响最大。
京剧的发展 近代京剧的发展
• 公元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经 过十几年的斗争,由于满清政府勾结帝国 主义侵略者共同镇压和其内部矛盾而宣告 失败,使得政治、经济中心的北京得到了 暂时安定和繁荣。因为连年战乱,南方各 省的戏曲活动受到影响而无法开展,各地 的戏曲艺人陆续汇集到北京。这就使得 “京剧”在这一时期有机会和可能广泛地 学习和吸收各地方剧种的精华而得到进一 步发展。
• 《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杜丽娘鲜明的形象,揭露了封 建礼教的腐朽和虚伪。作品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细 腻,曲词优美,并突破了南北曲的旧格律,对后 来戏曲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 到了清代后期,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发展,而 “昆曲”却由于剧本内容和形式脱离群众,在艺 术上趋于僵化,逐渐走向衰落,但在“京剧”、 “川剧”、“湘剧”、“赣剧”、“婺剧”、 “晋剧”等剧种中,仍保留了很多的“昆腔”剧 目和较多的昆曲曲牌。“昆山腔”在我国戏曲发 展史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其所起的“承先启后” 作用是重大的。
• 谭鑫培 • 汪桂芬 • 孙菊仙 •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北京成 立了“喜连成班”(后又改成“富连成 班”)。这个班连续办了三十多年,培养 了很多学生和乐师,这些学生和乐师中有 许多人后来成为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第一章远古及先秦时期的音乐
第一章远古及先秦时期音乐
第一节远古音乐
第二节夏商时期音乐
第三节西周时期音乐
第四节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第三章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第四章宋元时期的音乐
第五章明清时期的音乐
第一章远古及先秦时期的音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远古及先秦时期的音乐历史及文化背景。

2、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古代音乐现象的分析能力,并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智力。

3、通过欣赏当时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西周音乐制度对后世封建时期音乐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周音乐的特点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思想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分析讨论法赏析法
〔授课时数〕12 课时
〔教学过程〕。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第一章远古及先秦时期的音乐
第一章远古及先秦时期音乐
第一节远古音乐
第二节夏商时期音乐
第三节西周时期音乐
第四节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第三章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第四章宋元时期的音乐
第五章明清时期的音乐
第一章远古及先秦时期的音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远古及先秦时期的音乐历史及文化背景。

2、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古代音乐现象的分析能力,并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智力。

3、通过欣赏当时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西周音乐制度对后世封建时期音乐制度的影响〔教学难点〕西周音乐的特点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思想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分析讨论法赏析法
〔授课时数〕12 课时
〔教学过程〕。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i[A]第一讲授课内容:上编中国古代音乐(远古——公元1840年)第一章中国上古音乐(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远古——公元前255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音乐的起源和先秦乐律学教学目的:学习本节应了解我国音乐的起源,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掌握先秦乐律学的成就;对中国古代十二律应熟悉。

重点、难点:三份损益法、十二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教学过程:1音乐的起源首先是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

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发端的最初萌芽。

音乐与舞蹈还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延伸;某些劳动工具的发现和部分生活用具对乐器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祖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是乐器的前身。

原始艺术的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乐舞”;2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①异性求爱说②语言扬抑说③摹仿自然说④信号说⑤巫术起源说2先秦乐律学关于音阶和十二音这样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后世文献一般认为“商以前但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

若根据传说,大概到了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了。

《国语•周语》中记载了公元前六世纪时,周景王(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22年在位)向伶洲鸠问乐的故事,可以向我们揭示中国音阶发展的历史线索。

3 三分损益法是齐桓公时的相——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员篇》中提出的乐律学理论,这是中国最早的律学理论。

“三分损益”的意思是把一个音律管分成三份,“损”是“减”(即从三份中减少一份),而“益”则是“增”(即再加三分之一),就是说以一根一定长度的发音管为准,把它减掉三分之一长,就形成了下一个律管,再把这个新律管加上其自身的三分之一长,便又产生出一个新的律管来。

这样延续的一损一益,便产生出十二律。

“三分损益法”每制出新的律管与原律管的音高都是上方五度,再下方四度,又上方五度,再下方四度……的关系,但需要再按音高次序调整排列,才能得出十二律,所以它又叫“五度相生律”,亦有称之为“五度相生法”。

中国音乐史讲义(1)

中国音乐史讲义(1)

中国古代音乐史讲义第一节 中国音乐史概论一、中国音乐史在历史中的地位1.中国历史发展概述1) 历史朝代歌曲:2)朝代体制的划分邦国制 帝国制 共和制2.认识历史的方法和作用3.中国音乐史在历史上的地位二、历史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历史1.历史中的音乐要把中国音乐的发展放到整个的历史发展中去看,乐器、乐曲、文人音乐、乐律、乐理的发展都跟每个时代的不同有所发展着,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但是又一脉相承。

2.音乐中的历史音乐的发展有前后的继承性,比如古琴有古琴的历史,民歌有民歌的历史,乐律学有乐律学的历史,不同音乐类别和乐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上呈现出这样那样的特点。

三、中国音乐史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中国音乐史的学科定位2.学习中国音乐史不单单是理论3.中国音乐史与传统音乐的关系四、中国音乐史的分类1.中国古代音乐史2.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五、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内容1.中国古代音乐(传统音乐)(20世纪以前的音乐)包括四大方面: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六个小方面:民歌、乐器与器乐、音乐家、乐律学、音乐美学、音乐文化交流2.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阶段划分:1)以钟磬为代表的先秦乐舞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2)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3)以戏曲为代表的近古世俗音乐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911年)2.近现代音乐两大方面:传统音乐的继续发展、西洋音乐的传入新式音乐体系的创立。

其中包括声乐和器乐两个小类别。

第二节 音乐起源的概念,古歌与古乐舞,古乐器,音阶形成的历史一、音乐产生假想1. 精神需求说2. 自然模仿说3.爱情说4. 劳动说5. 巫术说二、对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1.河南舞阳贾湖骨笛2.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遗址发现的骨笛和骨哨3.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盆4.河南洛阳二里头夏文化的挖掘三、上古歌谣1.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2.八阕,则是原始农牧生活的组歌,含八首曲子,表演者手执牛尾,边唱边跳.3.北音4.大腊 415.抢婚制度的歌曲四、古乐器1.打击类乐器鼓,钟,编钟,铙,编铙,磬,编磬2.吹奏类乐器骨笛、骨哨、陶埙、龢、籥五、我国音阶形成的历史我国音阶形成的历史大约有9000年前已经有了六七声音阶的观念,根据市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出土为佐证。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十、十一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十、十一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近古音乐(宋、元、明、清, 960-——1840)
• 教学目的:了解中古的音乐美学思想,特 别是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的主要观点; 了解近古音乐发展的基本情况。
• 重点、难点:《声无哀乐论》
1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 嵇康生平 • 《声无哀乐论》是一篇音乐美学著作。全 文是用“秦客”问“东野主人”的对话形 式写成。 • ①首先提出了“声无哀乐”的基本观点。 • ②嵇康认为音乐的本体是“和”。 • ③嵇康认为人的情感是人“心”受到外界 客观事物影响的一种反映,具体地说是受 政治影响的结果。
• 汉代桓谭的《新论· 琴道篇》有一段战国 时期的音乐家雍门周为孟尝君弹琴的故事 就可以给嵇康的上段话下注脚,更说明了 “声无哀乐”的理论古已有之,只不过是 这种理论被嵇康确定和发展了而已。 • ④嵇康还肯定了一般人在音乐生活中的地 位,并提出了“劳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功” 的理论,与“王者功成作乐”的统治阶级 垄断音乐的理论相对抗。
《声无哀乐论》的局限:
• 认为音乐并不能引起人的感情变化,人之 所以从音乐中感受到快乐或悲哀,只不过 是因为人的思想中已经有了快乐或悲哀的 缘故等论点,忽视和抹杀了音乐的社会性, 更忽视了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作用,因而 具有片面性和机械性。
《声无哀乐论》的意义:
• 嵇康的音乐实践和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 封建社会处于不断上升时期无疑是有其进 步、积极意义; • 《声无哀乐论》也为后来的音乐家研究音 乐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
2 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
• 我国唐代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在音乐美 学思想上以白居易的音乐思想尤为突出。 • 白居易生平 • 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 • ①白居易认为音乐是现实政治的反映, • ②白居易认为民歌、民谣表现了人民的思想、 意志、要求、愿望及人民的生活,代表了人民心 声。 • ③ 白居易还认为乐器只是发音工具,乐曲是音 乐思维的具体表现。 • ④白居易还认为“声”对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2020-2021年高二历史 中国的古代艺术(第二课时)复习学案

2020-2021年高二历史 中国的古代艺术(第二课时)复习学案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中国的古代艺术(第二课时)复习学案巩固练习3、20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次伟大发现是()A.湖北随县出土的青铜编钟 B.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C.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埙 D.唐墓壁画女舞图4、隋唐时期官办的乐舞机构有()①教坊司②梨园院③太常寺④布政司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我国古代宫廷乐舞的鼎盛时期是()A.周代 B.汉代 C.隋唐 D.宋元6、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A.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凶猛残暴D.刚直果敢7、京剧中的青衣一般是指A.品貌特异的男子B.大家闺秀C.武勇妇女D.邪恶的妇女8、元关汉卿的元曲代表作是()A、《汉宫秋》B、《窦娥冤》 C 、《西厢记》 D、《牡丹亭》8、京剧成为流行全国的最大的剧种是在()A、清朝时期 B 、明朝初年 C、明朝中后期 D、元朝末年9、下列作品,属于明代传奇中最出色的是()A 、《窦娥冤》 B、《汉宫秋》 C 、《西厢记》 D、《牡丹亭》10、中国最早的戏曲出现在()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11、下列剧种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杂剧②昆剧③传奇④京剧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③①④②12、对京剧影响最大的声腔是()A.海盐腔 B.余姚腔 C.弋阳腔 D.昆山腔二、阅读下列材料:1、阅读下列材料: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为春。

——徐渭在画上自题诗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

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郑板桥赞美黄慎请回答:(1)文人画有什么特点?(2)郑板桥诗反映了中国山水画的什么特点?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南宋初,画有变,风俗画,题广泛;有大师,张择端,上河图,成长卷。

北宋朝,汴梁城,百工业,最繁荣;人物众,前后拥,车马船,尽集中。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十二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十二

5《弦索备考》
• 《弦索备考》由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所编, 有嘉庆“甲戌”年(1814)“抄本”。这 是一本用“工尺谱”记写的由13套以弦乐 器为主的器乐合奏曲谱集,所以又称《弦 索十三套》。这13套乐曲的名称分别是: 《合欢令》、《将军令》、《十六板》、 《琴音板》、《清音串》、《平韵串》、 《月儿高》、《琴音月儿》、《普庵咒》、 《海青》、《阳关三叠》、《松青夜游》、 《舞名马》等。
中国古代音乐史
第十二讲
•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近古乐器和器乐发展 的基本情况,重点掌握弓弦乐器的出现; 郭沔的《潇湘水云》;琵琶音乐的发展和 乐曲《海青拿天鹅》、《十面》。 • 重点、难点:《潇湘水云》;琵琶音乐的 发展和乐曲《海青拿天鹅》、《十面》
1弓弦乐器的产生
• 嵇琴 •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 补笔谈》中有如下 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 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 用一弦终其曲。自此始为‘一弦嵇琴 格’。”《事林广记》中也有有关嵇琴的 记载:“嵇琴,二弦,以竹轧之,其声清 亮。”说明宋代时嵇琴已是一件十分普及 的弓弦乐器了。
• 江南丝竹乐曲在曲式结构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 第一类为一个基本曲调的变奏,如《中花六》、 《慢六板》、《欢乐歌》、《云庆》等; • 第二类是一种类似西洋音乐回旋曲式的循环结 构,如《老三六》、《慢三六》等; • 第三类是多曲牌联奏的套曲,如《四合如意》、 《行街》等。 • 《中花六》、《慢六板》、《欢乐歌》、《云 庆》、《老三六》、《慢三六》、《四合如意》、 《行街》又被称为“江南丝竹”八大套曲。
• 奚琴 • 宋代,我国还有一件弓弦乐器——“奚琴”。 据陈晹《乐书》记载:“奚琴本胡乐也; 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 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 焉”。“奚琴”到南宋时也叫“嵇琴”, 其形制与后世的胡琴基本相仿,是宋代一 件很流行的弓弦乐器。

【K12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2)

【K12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2)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2)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第一讲i[A]授课内容:上编中国古代音乐第一章中国上古音乐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音乐的起源和先秦乐律学教学目的:学习本节应了解我国音乐的起源,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掌握先秦乐律学的成就;对中国古代十二律应熟悉。

重点、难点:三份损益法、十二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教学过程:1音乐的起源首先是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

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发端的最初萌芽。

音乐与舞蹈还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延伸;某些劳动工具的发现和部分生活用具对乐器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祖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是乐器的前身。

原始艺术的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乐舞;2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①异性求爱说②语言扬抑说③摹仿自然说④信号说⑤巫术起源说 2先秦乐律学关于音阶和十二音这样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后世文献一般认为商以前但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

若根据传说,大概到了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了。

《国语周语》中记载了公元前六世纪时,周景王向伶洲鸠问乐的故事,可以向我们揭示中国音阶发展的历史线索。

3 三分损益法是齐桓公时的相——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员篇》中提出的乐律学理论。

这是中国最早的律学理论。

三分损益的意思是把一个音律管分成三份,损是减,而益则是增,就是说以一根一定长度的发音管为准,把它减掉三分之一长,就形成了下一个律管,再把这个新律管加上其自身的三分之一长,便又产生出一个新的律管来。

这样延续的一损一益,便产生出十二律。

三分损益法每臸出新的律管与原律管的音高都是上方五度,再下方四度,又上方五度,再下方四度……的关系,但需要再按音高次序调整排列,才能得出十二律,所以它又叫五度相生律,亦有称之为五度相生法。

《管子〃地圆篇》中的相生方法是先益后损。

《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之一

《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之一

《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资料之一第一讲授课内容:上编中国古代音乐(远古——公元1840年)第一章中国上古音乐(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远古——公元前255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音乐得起源与先秦乐律学教学目得:学习本节应了解我国音乐得起源,音乐起源得几种说法;掌握先秦乐律学得成就;对中国古代十二律应熟悉.重点、难点:三份损益法、十二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教学过程:1 音乐得起源首先就是劳动得进行、语言得出现与人类大脑得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得基础与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得表现内容。

劳动中有节奏得呼声,这就是原始音乐发端得最初萌芽。

音乐与舞蹈还可以说就是人类语言得一种延伸;某些劳动工具得发现与部分生活用具对乐器得出现也给我们得祖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就是乐器得前身。

原始艺术得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乐舞”;2 音乐起源得几种说法:①异性求爱说②语言扬抑说③摹仿自然说④信号说⑤巫术起源说3 先秦乐律学关于音阶与十二音这样一套完整得音乐理论体系, 后世文献一般认为“商以前但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

若根据传说,大概到了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七声音阶与十二律了。

《国语?周语》中记载了公元前六世纪时,周景王(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22年在位)向伶洲鸠问乐得故事,可以向我们揭示中国音阶发展得历史线索。

4 三分损益法就是齐桓公时得相—-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员篇》中提出得乐律学理论,这就是中国最早得律学理论。

“三分损益"得意思就是把一个音律管分成三份,“损”就是“减”(即从三份中减少一份),而“益”则就是“增"(即再加三分之一),就就是说以一根一定长度得发音管为准,把它减掉三分之一长,就形成了下一个律管,再把这个新律管加上其自身得三分之一长,便又产生出一个新得律管来.这样延续得一损一益,便产生出十二律。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专题课前小检测1、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和群众性的民间舞蹈,山东秧歌风格多样,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下面不属于山东秧歌的是A.胶州秧歌 B.高跷秧歌 C.鼓子秧歌 D.海洋大秧歌2.歌剧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18世纪~20世纪遍及世界各地,它是一种将()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A.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B.乐器演奏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C.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话剧等D.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灯光等3.“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

这首流传于东北的歌曲被巧妙的运用在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片尾曲中,与粗犷的男声相映衬,柔美的女声更显温馨和慈祥。

从歌曲的内容和意境看,它是一首A.少儿歌曲 B.小夜曲 C.摇篮曲 D.流行歌曲4 京剧不仅被炎黄子孙称为国粹,而且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下面有关对京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京剧以二黄和西皮为主要唱腔,其中二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适合表现沉郁、肃穆、悲愤的情绪B.京剧可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京剧中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值、勇猛甚至鲁莽的人物C.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D.京剧伴奏的三大件是京胡、二胡、小三弦(中国Chinese 偏牣屡5 京剧是我旧的国粹,西方人称“京剧”为“歌剧),其伴奏称作“场面”、又分“文场”和“武场”;其唱腔,三大件”其传统伴奏乐器称“西皮”为主要声腔;‘'以“二黄”和,京胡、C它们是指人.京胡、三弦、板胡R.京胡、月琴、板鼓.京胡、京一二胡、琵琶京三胡、月琴D 招.《百鸟朝凤》是一首著名的_民间乐曲,由演奏。

.山东唢呐.陕北管子 D.陕北唢呐 A B.山东笛子 C一”;写在音x-”写在音符的右力.称增时线,如“6.音乐符号“硜符的下方称减时线,如,其含义分别指的是 B.增加一拍、减少二分之一拍 A.增加一拍、减少一拍,增加二分之一拍、减少二分,增加二分之一拍、减少一拍D C 之~拍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鱼咬尾,7、《孟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种结构形式。

《中国古代音乐史》课件

《中国古代音乐史》课件
古代音乐的节奏变化多样,有规律循序的,也有 随性自然的。不同的节奏变化“点”、“拍”、“止”等, 表现出不同的感情。
现代音乐的传承
古代音乐的继承
现代音乐的转型
虽然现代音乐形式多样,但人们 仍在保留古老乐曲的基础上创新。 对中国古代文化音乐进行深入研 究,是传承古代音乐的重要方法。
现代音乐采用了大量西方音乐元 素,通过与古代音乐的结合,产 生了很多新的音乐形式,既有传 承了古代音乐的精华,也吸收了 现代音乐的特点。
中国古代音乐史
通过本次课程,您将会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演变和特点。让我们一起 探索这个古老而神秘的领域。
什么是古代音乐?
1 形式多样
巫乐、雅乐、俗乐、戏曲音乐,每一类都有自己的特点。
2 文化意义
古代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
3 表现方式
古代音乐的表现方式不仅仅是声音,还包括舞蹈、衣着、礼仪等多种因素。
礼乐
礼乐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尊敬神灵和长辈的传统价值观。
器乐和声乐
1
器乐
中国器乐丰富多彩,如古琴、琵琶、二
歌咏和吟诵
2
胡等。器乐演奏常会与诗歌、舞蹈、绘 画等其它艺术形式联合使用。
中国古代声乐琳琅满目,历史悠久。歌
曲和诗词的吟唱常常用来表达个人情感
和社会意义。
3
戏曲演唱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之一。它概括了唱、念、做、打等多 种艺术形式。
古代音乐的分类和发展史
古代音乐的分类
• 礼乐 • 军乐 • 雅乐 • 俗乐
发展史
从中国古代的氏族音乐、部族音乐到周朝的雅乐、 秦汉时期的少数民族音乐,再到唐朝时期的开元乐 舞和宫廷音乐,每个时期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和文化意义。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古代音乐史1.简述河南舞阳贾湖骨笛及其发掘的历史意义。

骨笛是1986年和1987年的两次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中出土的。

长约20多厘米,上有七个同规则音孔,末端上另有小孔,共18支。

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乐器,距今有8000年。

已经能够完整的吹出六声和七声音阶,对我国音阶发展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2.“葛天氏之乐”的丰富内容与原始乐舞的特点。

是原始社会极为著名的一部乐舞作品。

传说中有个远古氏族,叫葛天氏。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了八支歌,葛天氏之乐反映了人类进入农业定居阶段后的信仰、观念和愿望,勾画出一副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途径。

原始乐舞是处于萌芽的音乐艺术,音乐的早期形态。

是一种歌唱、舞蹈、奏乐结合在一起的乐舞形态。

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乐舞。

3.“弹歌”及其原始音乐内含。

《吴越春秋》记录了一首古歌谣,辞曰:“断竹、续竹、飞土、逐穴”。

这是一首反映远古时期狩猎活动的歌谣。

内涵:具有简单的节奏形态,体现了一往一复的原始节奏。

4.黄翔鹏关于古代音乐史历史分期的论述。

从音乐形态角度而言,黄翔鹏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历史上经历过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

”音乐的早期形态是一种歌唱、舞蹈、奏乐结合在一起的乐舞形态。

这种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乐舞,是处于萌芽状态的音乐艺术。

5.简述原始社会的典章乐舞。

黄帝时期的《云门》。

传说中的黄帝氏族是一云为图腾的,黄帝氏以云记事,所以各官之长都以云字命名。

《云门》就是一部崇拜云图的乐舞。

尧时的《咸池》。

咸池是天上西宫星名,古人称它是西方日落之处。

古人认为它主管五谷,人们祭祀它,也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

《咸池》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是一部远古时期优秀的乐舞作品。

舜时的《箫韶》。

这是一部反映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乐舞作品。

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并有着极为深远影响的作品。

6.原始社会时期出土的乐器(鼓、磬、埙)的形制、音乐性能如何?鼓鼓是原始乐器中最早产生的一种打击乐器,最古老的鼓为土鼓,后有木鼓,到商代才有铜鼓。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实践(3篇)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中国古代音乐史是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历程的重要学科,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音乐理论、音乐形式、音乐家等,还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音乐教育中,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实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实践。

二、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掌握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理论、音乐形式、音乐家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音乐史概述: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主要阶段、代表人物等。

2. 音乐理论:讲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理论,如五声音阶、十二律、乐律等。

3. 音乐形式: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主要形式,如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

4. 音乐家: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如孔子、嵇康、李白等。

5. 音乐作品: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如《高山流水》、《广陵散》等。

四、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实践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分析、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音乐作品或音乐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3. 视听教学法:播放古代音乐作品、音乐纪录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古代音乐的魅力。

4.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演奏古代乐器、演唱古代歌曲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如论文、音乐作品分析等。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专题课前小检测1、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和群众性的民间舞蹈,山东秧歌风格多样,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下面不属于山东秧歌的是A.胶州秧歌 B.高跷秧歌 C.鼓子秧歌 D.海洋大秧歌2.歌剧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18世纪~20世纪遍及世界各地,它是一种将()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A.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B.乐器演奏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C.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话剧等D.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灯光等3.“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

这首流传于东北的歌曲被巧妙的运用在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片尾曲中,与粗犷的男声相映衬,柔美的女声更显温馨和慈祥。

从歌曲的内容和意境看,它是一首A.少儿歌曲 B.小夜曲 C.摇篮曲 D.流行歌曲4 京剧不仅被炎黄子孙称为国粹,而且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下面有关对京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京剧以二黄和西皮为主要唱腔,其中二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适合表现沉郁、肃穆、悲愤的情绪B.京剧可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C.京剧中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值、勇猛甚至鲁莽的人物D.京剧伴奏的三大件是京胡、二胡、小三弦5 京剧是我旧的国粹,西方人称“京剧”为“Chinese OPcra"(中国歌剧),其伴奏称作“场面”、又分“文场”和“武场”;其唱腔以“二黄”和“西皮”为主要声腔;其传统伴奏乐器称‘’三大件”,它们是指人.京胡、三弦、板胡R.京胡、月琴、板鼓C,京胡、京三胡、月琴D.京胡、京一二胡、琵琶招.《百鸟朝凤》是一首著名的_民间乐曲,由演奏。

A.陕北唢呐 B.山东笛子 C.陕北管子 D.山东唢呐6.音乐符号“-”写在音符的右力.称增时线,如“x一”;写在音符的下方称减时线,如"x",其含义分别指的是A.增加一拍、减少一拍B.增加一拍、减少二分之一拍C,增加二分之一拍、减少一拍D,增加二分之一拍、减少二分之~拍7、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种结构形式。

高校古代音乐鉴赏教案模板(共5篇)

高校古代音乐鉴赏教案模板(共5篇)

高校古代音乐鉴赏教案模板(共5篇)第1篇:音乐鉴赏论文——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中国古代的音乐发展史根据神话传说及典籍,在距今五千年前至五六千年前地新石器时代左右,我们的祖先就创造的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乐器与舞蹈,当时的音乐并非是用于娱乐而是用来祈福,如打击乐器,管乐器及用以招来雨水,驱除乾旱之舞。

之后逐渐过渡到夏、商时期,根据古典文献记载,此时的音乐舞蹈已经渐渐脱离原始氏族乐舞为氏族共有的特点,它们更多地为奴隶主所占有。

从内容上看,它们渐渐离开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转而为对征服自然的人的颂歌。

例如对大禹治水的赞颂、对武王伐纣的称赞等等也因此出现了《大夏》、《大蠖》等音乐及舞蹈。

而在商代,巫风盛行,于是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男巫)。

他们为奴隶主所豢养,在行祭时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乐为职业的人。

奴隶主以乐舞来祭祀天帝、祖先,同时又以乐舞来放纵自身的享受。

他们死后还要以乐人殉葬,这种残酷的殉杀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隶主的残酷统治,而在客观上也反映出生产力较原始时代的进步,从而使音乐文化具备了迅速发展的条件。

继而到了周代,西周和东周是奴隶制社会由盛到衰,封建制社会因素日趋增长的历史时期。

西周时期宫廷首先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

在宴享娱乐中不同地位的官员规定有不同的地位、舞队的编制。

总结前历代史诗性质的典章乐舞,可以看到所谓“六代乐舞”,即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蠖》,周时的《大武》。

而在周代还有采风的习俗,在民间广泛收集民歌民谣,为后代保留了许多的民间风采,在春秋时期经孔子的的删定,形成了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深远的意义,《诗经》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秦汉时开始出现“乐府”。

它继承了周代的采风制度,搜集、整理改变民间音乐,也集中了大量乐工在宴享、郊祀、朝贺等场合演奏。

这些用作演唱的歌词,被称为乐府诗。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十六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十六

• 徐青山所著的《琴况》在总结了古琴表演 艺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和、静、清、远、 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 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 迟、速”等“二十四况”作为古琴表演艺 术的美学原则,对明末以前古琴表演艺术 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有所发展。
• 他在《琴况》中首先阐述了关于“和”的理论。 • 徐上瀛认为“音与意合”必须是“音从意转”, “意先呼音,音随乎意”,在这里,“音”与 “意”是相辅相成的,“音”必须服从“意”的 需要来进行表达。 • 在艺术风格方面,《琴况》认为风格是发自于 内、形之于外的。 • 在表演艺术创造方面,《琴况》强调了“神” (狭义即“音乐形象”)的问题,认为要达到 “神”的境界,就要用清淡、简洁的笔墨支好骨 架,然后在足以揭示“神”的所在,把作品所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交待清楚,才能“定将一段情绪 缓缓拈出,字字摹神”。 • 《琴况》还认为“神”与“远”(想象)有着 十分密切的关系。
王灼的《碧鸡漫志》
• 是一部属于“类书”的音乐著作。全书分 五卷,论述了上古至唐代歌曲的流变,考 证了唐代《霓裳羽衣曲》、《凉州》等28 首大曲曲名的来由、历史沿革以及与宋词 的关系等。此外,书中还把自己亲身见闻 的北宋民间艺人张山人、孔三传以及宋词 音乐等作了记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是研究宋代音乐的一部具有参考性的著作。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
• 也叫“十二等程律”,朱载堉在其《律历融通》 中把这种生律法的数理原则称作“新法密律” (1581年序言)。“新法密律”就是用“等比级 数”(也叫“几何级数”)来平均划分音律,这 就是平均律。 • 朱载堉在十二平均律的实验中,一方面发现同经 管律的错误,另一方面,他又找到了异经管律的 规律。所以他在其所著的《律吕精义》中,明确 地提出了“不取围经皆同”的主张,并用数字开 出了他对异经管律的设计方案。

中国传统音乐学案

中国传统音乐学案

第三讲中国传统音乐戏曲与曲艺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戏曲的发展及其种类2、了解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其特点3、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音乐重点难点:戏曲的分类,不同的唱腔与伴奏,说唱音乐的地域性特点歌舞音乐音乐的体裁形式之一。

其特征是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紧密结合,广泛流传于中国各民族地区。

其音乐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小调,因而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大体上北方的(),南方的抒情柔美。

歌舞的体裁形式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歌舞,即边歌边舞或歌舞相间;另一类是乐舞,即边奏乐边舞蹈,把奏乐和舞蹈两者相结合。

歌与舞结合时,音乐的旋律一般都较流畅平稳和优美抒情,具有歌唱性,其节奏也较轻快活泼,具有();乐与舞相结合时,器乐的旋律流畅如歌,其节奏较为强烈鲜明,具有()。

汉族歌舞:主要有流行于黄河以北各省的(),如《跑旱船调》、《推车调》、《采莲船调》《打花鼓调》等;流行于南方各省的(),如《十二月采茶》、《剪剪花》、《水仙花》等,花灯,如《四季调》《拜年调》、《扇子调》、《十二月》等;流行于东北地区的(),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山西和陕西北部的二人台等。

流行于广大汉族地区的还有踩高跷、跑旱船、推小车、霸王鞭、竹马灯、花挑、春牛舞,以及风俗性的伴嫁舞,宗教性的太平鼓等。

少数民族歌舞近代流传的少数民族歌舞,主要有: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赛乃姆;藏族的囊玛、堆谐、弦子、锅庄;蒙古族的安代舞;朝鲜族的();瑶族的();土家族的摆手舞;彝族的阿细跳月;高山族、景颇族、黎族的杵舞等。

此外,还有许多不带歌唱而用乐器伴奏的舞蹈:如()的孔雀舞;壮族的蜂鼓舞;苗族的踩鼓舞;西南地区许多民族流行的芦笙舞和铜鼓舞等。

戏曲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

它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授课内容\教学目的\知识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音响图像资料\思考题\参考文献

一、 音乐史和音乐史学
二、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目的
三、 中国音乐史学的学科特点
四、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
五、 谈谈如何学习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
教学目的:
使同学们在开始学习具体的中国音乐史内容之前,对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发展状况有所了解。为今后的中国音乐史的学习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章知识点:(略)
教学过程:
一、 乐史和音乐史学
1、 什么是音乐史
(1) 音乐史是人类从事音乐活动的历史,从理论上说他包括
人类创造音乐的一切物化形态的历史。
(2) 如何看待音乐是研究音乐史的基本出发点,不同的音乐
历史观将产生不同的音乐史学理论。
2、 音乐史和音乐史学
人类从事音乐活动的历史是一部客观的音乐史,而音乐家写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音乐史复习专题课前小检测1、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和群众性的民间舞蹈,山东秧歌风格多样,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下面不属于山东秧歌的是A.胶州秧歌 B.高跷秧歌 C.鼓子秧歌 D.海洋大秧歌2.歌剧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18世纪~20世纪遍及世界各地,它是一种将()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A.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B.乐器演奏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C.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话剧等D.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灯光等3.“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

这首流传于东北的歌曲被巧妙的运用在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的片尾曲中,与粗犷的男声相映衬,柔美的女声更显温馨和慈祥。

从歌曲的内容和意境看,它是一首A.少儿歌曲 B.小夜曲 C.摇篮曲 D.流行歌曲4 京剧不仅被炎黄子孙称为国粹,而且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下面有关对京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京剧以二黄和西皮为主要唱腔,其中二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适合表现沉郁、肃穆、悲愤的情绪B.京剧可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C.京剧中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值、勇猛甚至鲁莽的人物D.京剧伴奏的三大件是京胡、二胡、小三弦5 京剧是我旧的国粹,西方人称“京剧”为“Chinese OPcra"(中国歌剧),其伴奏称作“场面”、又分“文场”和“武场”;其唱腔以“二黄”和“西皮”为主要声腔;其传统伴奏乐器称‘’三大件”,它们是指人.京胡、三弦、板胡R.京胡、月琴、板鼓C,京胡、京三胡、月琴D.京胡、京一二胡、琵琶招.《百鸟朝凤》是一首著名的_民间乐曲,由演奏。

A.陕北唢呐 B.山东笛子 C.陕北管子 D.山东唢呐6.音乐符号“-”写在音符的右力.称增时线,如“x一”;写在音符的下方称减时线,如"x",其含义分别指的是A.增加一拍、减少一拍B.增加一拍、减少二分之一拍C,增加二分之一拍、减少一拍D,增加二分之一拍、减少二分之~拍7、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种结构形式。

《孟姜女》在创作上运用了鱼咬尾的方法。

下面谱例是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旋律片段中空缺一个音符。

应该是( )8、请将歌词“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请写在对应音符下。

一、华夏音乐之光我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到了朝,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已经使用文字,在甲骨文中保留了一些可供研究的音乐文化史料。

1986年,在河南()发现的(乐器)距今已8000年,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

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支七音孔骨笛可以奏出河北民歌《小白菜》这样的曲调。

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出土的编钟,显示了我国周代编钟艺术的惊人成就。

全套编钟共65枚,音域达五个八度之广,钟体刻有2800字的错金铭文。

1、八音:古代乐器分类法。

按乐器分为八音,为()。

2、《酒狂》:古琴曲,相传是时期的(“竹林起贤之首”)所作。

选自明代《》。

这首作品为拍子,表现了人醉酒后的神态,鲜明的刻画出一个醉意蒙胧,步履踉跄的醉者形象,实则“托兴于酒”,奏乐明志,表达了他们愤世嫉俗的放达情怀。

3、《阳关三叠》琴歌。

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绝句《》谱曲创作,又称、,因三次重复演唱原诗,故为“三叠”。

[扩充知识点]古琴:①中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

共七根弦、十三个徽位,又称“七弦琴”。

在八音中属类。

古琴音色纯厚、幽远,音域宽广。

在古代,古琴被列为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

唐代诗人刘长卿诗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其中,“七弦”指的是,“泠泠”指的是。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的古琴艺术列为世界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②古琴的演奏方式:、。

③古琴的记谱方式是:。

即用减笔字拼成某种符号作为左、右两手在古琴音位以及各种手法的标记,是一种只记弹奏音位与方法而不记音名的记谱法。

④古琴独奏曲:《流水》:诞生在公元前三世纪,相传为伯牙所作。

全曲共九段,分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琴曲以生动的音乐形象,描写壮丽山川,抒发宽广的胸怀和坚定不移的志向。

《梅花三弄》:以梅花为主题的乐曲,主题又出现三次,故为“三弄”。

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即使用该曲主题片断作为开场音乐。

《广陵散》:至晚东末已出现,现存曲谱载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

谱中有小标题。

这是我国现存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4、《黄莺吟》琴歌,单叠小令。

选自南宋陈元靓编的《事林广记》。

5、《湘妃泪》:选自琵琶文套大曲《塞上曲》第三段,描述了远嫁匈奴,思念亲人的情绪。

[补充知识点]琵琶:①民族弹拨乐器,既能独奏,又能伴奏和合奏。

约在公元350年前后(东晋)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北方,公元551年前又传入南方。

隋唐时代更为广泛流行。

形状为曲颈、半梨形音响,竖抱指弹。

②根据演奏技巧及表现手法可分文套和武套。

文套宜于表现文静细腻、柔和美妙的情趣,如《夕阳箫鼓》、《飞花点翠》。

武套适宜于表现威武雄健、豪放爽朗的气概,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元代)二、蛰龙飞起舞东方(1840---1949)1、学堂乐歌:即中国清末民初新学堂唱歌课中教唱的歌曲。

学堂乐歌多数是填词歌曲,少数是创作歌曲。

填词歌曲的旋律绝大多数来自欧美特别是日本的歌曲曲调。

代表人物是和。

2、《黄河》:我国近代学堂乐歌中最早的的唱歌曲,曲作者是。

3、《卖布谣》由作词、作曲于1922年,作品对由于受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自织土布卖不出去,生计维艰,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农村手工业者给予了无限的关心和同情。

这首曲子为5/4拍子,这是中国吟诵四言诗的节奏韵律。

曲作者还与刘天华之兄创作了一首艺术歌曲。

4、《开路先锋》:电影的插曲,词曲作者分别是、。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首歌曲,作于1934年。

了解曲作者的代表作品:音乐创作活动集中在1933---1935年之间。

代表作品《卖报歌》、《大路歌》(电影《大路》)、《毕业歌》(电影《桃李劫》)、《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与田汉合作《义勇军进行曲》(电影《风雨儿女》插曲)最终于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还该编了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是人民音乐的开路先锋。

5、《光明行》:二胡独奏曲,由我国音乐家作于1931年,一部对光明、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作品。

[乐器知识]二胡:中国拉弦乐器。

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

在北宋时有了用马尾制成的“胡琴”。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

刘天华:作曲家、民族器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江阴人。

曾发起组织“国乐改进社”,编印《音乐杂志》。

主要作品有二胡独奏曲10首《病中吟》《良宵》《独弦操》《空山鸟语》《烛影摇红》,琵琶独奏曲3首《歌舞引》《改进操》,丝竹合奏曲1首。

[补充] 华彦均,人称瞎子阿炳,代表作品《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等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三首琵琶作品,其中《二泉映月》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三、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改革开放)1、《全世界人民心一条》:作词、作曲的歌曲作于1950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该作品表现了全世界人民为争取持久和平,手挽手,肩并肩,团结一心的形象。

2、《瑶族舞曲》:作曲家、在民歌旋律基础上,创作了管弦乐曲《瑶族舞曲》,民乐大师在管弦乐曲的基础上移植改编为。

反映了瑶族人民歌唱新生活、歌唱社会主义制度的心声。

[补充知识]①瑶族乐器:长鼓,舞蹈:长鼓舞,节日:达努节②民族管弦乐队:上世纪20年代,在中西文化交流下产生的。

综合了传统丝竹乐队和吹打乐队,在部分程度上模仿了西方交响乐队的编制。

一般分为4个声部组:吹管乐声部(笛子、箫、唢呐、管子)、拉弦乐声部(二胡、京胡、马头琴、板胡)、弹拨乐声部(古筝、琵琶、扬琴、阮、三弦)、打击乐声部、(锣、鼓、钹、梆子)3、《挑担茶叶上北京》由作词、作曲,运用了湖南苗歌音调,表达了家乡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对毛主席的爱戴和尊重。

4、《我们走在大路上》:作词作曲,是一首歌曲。

是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的写照。

5、《在希望的田野上》由作词,人民音乐家作曲,反映了新农村的秀丽画面和农村劳动群众的心声。

6、管弦乐曲《春天的故事》是根据的同名歌曲(作于1994年)改编而成的,乐曲表达了对的热爱。

[补充知识]管弦乐队:是由弦乐器(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木管乐器(单簧管、双簧管、长笛、短笛)、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大号)和打击乐器(定音鼓、钹、三角铁、小鼓)组成的大型器乐合奏乐队。

②一首歌标志着一个时代,标志着一代领导人---这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歌曲创作。

《东方红》是歌颂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春天的故事》是歌颂第二代领导集体的;《走进新时代》是歌颂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作于1997年十五大前夕)随堂检测一、选择题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音乐就像一颗璀璨的宝石,千百年来一直以它绚丽的光芒,折射出华夏文化悠久的历史画面,透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

1、在赏读古典诗词名句时,会看到许多古代文人以音乐抒发情怀的诗(词)句。

如:“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是描写古人弹赏乐器时的雅致情境的。

下面有关该句正确的说法是()①是一首宋词中的诗句②所描写的乐器是琵琶③是一首唐诗中的诗句④所描写的乐器是古琴A余音绕梁B广陵散绝C高山流水D梅花三弄2、随同“嫦娥一号”飞天的有著名的古琴曲《高山流水》。

下列关于古琴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古代文人最喜爱的弹拨乐器②它的声音非常响亮,因此诸葛亮能抚琴退兵③它使用七根弦,但用宫、商、角、徵、羽五音定弦④它被称为八音之首,常在民乐合奏中担任领奏。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3 、我国20世纪初被称为“弘一法师”的音乐家是()A、萧友梅B、王光祈C、沈心工D、李叔同4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作曲家聂耳的作品()A、《义勇军进行曲》B、《铁蹄下的歌女》C、《咱们工人有力量》D、《梅娘曲》5 被称为“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的作曲家是()A、聂耳B、冼星海C、王洛宾D、黄自、6 钟磐乐从哪个朝代即在宫廷演奏()A、西周B、商朝C、汉朝D、唐朝7、从出土的原始乐器来看,我国最古老的乐器距今大约()A、一万年B、八千年C、五千年D、一万七千年8、礼乐制度在我国开始建立的朝代是()A、商朝B、汉代C、周代D、夏朝9、我国秦汉时期建立的音乐机构称为()A、太乐B、礼乐馆C、大司乐D、乐府二、连线题将以下曲目与相应的主奏乐器连缀起来《今昔》琵琶《豫北叙事曲》古筝《百鸟朝凤》古琴《流水》二胡《十面埋伏》笛子《渔舟唱晚》钢琴《梁祝》唢呐《夜曲》小提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